两口子回去后兴冲冲地每样给江老爷子和大房拿了些。结果李氏刚出来就听见小卫氏的大嗓门从窗内飘出来,“这腌菜也好意思拿来送人,真是越有钱越抠门。”把李氏气得直锤胸口。
江又书说着小卫氏,“娘。你说什么咧,人家拿来的红桔和糖你看不到,只拿腌菜说事。梅子能干,她能送腌菜给咱们,指不定这腌菜好吃咧。”
“大哥说对了,真是好吃得紧咧,娘快偿偿。”这是江又枣惊奇的声音。
“还真是好吃咧。”小卫氏吧嗒着嘴说。
咋不撑死你,李氏心里冷哼着进了西厢。
正房的老两口此时正笑眯眯地品尝着红桔,卫氏一脸满足地说,“咱现在也借了梅子的不少光。这红桔原来咱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几个祭祖用,你看这不年不节的竟拿来这么多,足足有两斤咧。还有这大红枣,看着这品相就不会便宜了,这里也有一斤多了。”
江老爷子点头表示认同。“陈府富贵,这些东西咱们稀罕,人家可是平常得紧。相反却稀罕那不值钱的新鲜菜疏、醪糟这些拿不出手的乡下东西。”
去省城的头一天,江又梅先把一些好东西都藏了起来,又同江大富夫妇一起把羊牵着、鸡笼提着,背了一背篓的东西去了江家,他们在村里招摇走过。感觉她家值钱的东西都被搬到了江家老宅。
虎娘一家三口当晚回来了,虎娘拖着一只野猪,虎娃拖着一只羊,狗崽刁着一只野鸡。这么多野物江又梅还真弄不动,明天一早就要去省城,只得又去了江家把江大富找来。看怎么处理。
江大富说正好李员外今儿从镇上回了东河村的老宅,这些有钱人都好这口野味儿,就直接去问问他要不要。说着就快步走了,现在有了碧水桥,到东河村也不绕路了。大概两刻钟后。江大富带来的两个男人赶着一辆牛车就把门外的野猪和羊拉走了。
这只野猪很大,一共给了他们三两银子。江又梅收起银子就让江大富把鸡拿走了。
看来买人势在必行,不然一点事情都要跑去找江大富,还真麻烦。
两个小崽又健壮了不少,如今虎娃的体重应该同小包子差不多了,小包子根本抱不动它,只能蹲下和它们疯,几天不见的三个小家伙打闹了半天,院子里又热闹起来。
在树下悠闲趴着的虎娘满足地看着疯闹的孩子们,目光柔和得像泻下来的月光。江又梅想着这双此时无比温柔的眼睛那晚怎么能把二狗子吓成了疯子呢?还真是应了前世的一句话,眼刀子也能杀死人呀。
她走过去跟虎娘说了她这几天都不在家,它们就去山上玩几天再回来。
然后去卧房把小人参出来,扯了几根须用清泉和红枣熬了汤,准备给江又山第二天喝。毕竟他的身子比较弱,得喝点补充能量的东西。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两母子吃过饭把虎娘三个送走了,就往江家走去。小包子又开始撒娇,抱着江又梅的脖子不肯自己走路。
来到江家,江又梅把大哭的小包子递给李氏,赵老头的牛车早就候在门口,他们要坐牛车过碧水桥去码头。
如今已是深秋,晨风也有了十足的寒意。江又山穿着大棉袄,头上围了个帕子被江又书背出房。一行几人坐着牛车离开江家,小包子的哭声也渐行渐远。
来到码头上船,同江又书挥手告别。
船到了青华县,看江又山情况还好,就直接换了去金州府的船。为了让江又山晚上休息好,江又梅坚持买了六张船,虽然江大富看到江又梅把六百文钱拿出去肉痛得要死,但看到疲倦的儿子脸色苍白得吓人也只有认了。江又梅把松软的蛋糕拿出来三个人吃了几块,又把人参红枣汤给江又山喝。江又山躺下卷着身子睡觉,江大富父女两个就坐着打盹。
等船到了金州府,江大富把江又山扶下来,又找了辆马车,直接去上次住的旺财客栈。
三人休息到中午吃了饭,就直接叫了辆马车去回春堂。张老大夫诊室门外依然排着长队,江大富陪着江又山在这里等着。江又梅就去找回春堂掌柜,她想着这个回春堂的名声很好,如果给的价钱合理,就直接把人参卖了算了。
她先找了卖药的小徒,说了自己有稀世好药材想请掌柜的过过眼,如果价钱公道就卖给他们。小徒一听就把江又梅领到后院,找到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说这就是王掌柜。
他们来到一间房里,江又梅就把人参拿了出来,王掌柜一看两眼直放光,激动的手都有些发颤,赶紧走到门口大声喊着廖师傅,没动静,又大声喊了几声,一个五十几岁的精瘦老头才慢腾腾地走了进来。
“王掌柜何事如此慌张?”老头很不高兴地说,“我正在制药,耽误了火候咋办?”
王掌柜忙拉着老头说,“廖师傅快看看这人参,我觉着恐怕会是少见的珍品。”
廖师傅一看江又梅手里的人参,也是激动得不行,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这人参长得可真俊。”
王掌柜没想到懂行的廖师傅说了一句外行话,不满地嗔道,“这又不是相媳妇,管它俊不俊。我是说这人参品相如何?”
“当然好了!这参白胖水嫩,饱满润泽,似才从土里挖出,就像个白嫩嫩的人参娃。”
“你的意思是这人参年份不会太长?”王掌柜有些失望。
廖师傅忙摇着头说,“当然不是,这参虽然看似水嫩,但根须又密又长,再闻闻这味儿,芳香甘醇,微苦绵长,是难得一见的上上品。”顿了顿,又无限惋惜地说,“可惜了,有些根须断了。”
“廖师傅觉得这参大概有多久的年份?”王掌柜最关心这个。
“从主根和根须判断,不下八百年,甚至更长。关键是这参和其他千年人参也有不同,不知是不是地域原因造成的,这参汲取的养份似乎更丰沛一些。”廖师傅若有所思地说。
王掌柜便问江又梅,“小娘子想卖多少钱?”
江又梅说,“我听说回春堂童叟无欺,便直接拿到这里,王掌柜先给个价,如果合理我就卖了。”
王掌柜给廖师傅使了个眼色,两人便出去商量了一会儿,又进来。王掌柜说,“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人参看着是好看,但我们还真不知道这种饱满的人参有没有那些皱纹多些的人参好卖,就给小娘子八百两银子,你看如何?”看江又梅愣在那儿没反映,又赶紧说,“这种参我们买下来也有风险。再说如果这参根须完好,我们可以考虑多添五百两。可惜卖相不好了,虽然效用不变,但毕竟不完整,所以只能给这个价。”见江又梅还没反映,又咬咬牙,“顶多再添一百五十两,不能再添了。小娘子也得要我们赚些才是。”
其实江又梅愣在那儿根本不是熬价,她纯粹是没想到这么多。她原来想着最多能卖五百两,实在不行三百两也卖了。有时莫大的惊喜会让人短暂的灵魂出窍,江又梅就属于这种,结果还多赚进了一百五十两。等灵魂归了位,她赶紧点点头,表示成交。
ps:
感谢奶油珍珠米的粉红票。书友445921872竟然催了三更,真把清泉吓着了,这对没有存稿的清泉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黯然神伤地说声sorry了。
第六十五章
王掌柜又问江又梅是直接要银子,还是兑成银票。江又梅就要了五百两、三百两、一百两的银票,剩下的五十两要银子。
王掌柜把帐房叫进来,把银票和银子付给了江又梅,江又梅就把人参给了廖师傅。廖师傅宝贝似地捧着人参跑到一个空屋欣赏起来,他活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人参。
王掌柜和江又梅说着以后有品相好的人参或别的药材还拿到这儿来卖,他家的价钱最公道。江又梅点头表示认可。
江又梅怀里揣着巨款惴惴不安地来到张老大夫的诊室,江又山正好诊完。张老大夫看江大富一家是乡下村民,就说,“如果开疗效好的药太贵,吃一个月至少要二两银子,你们怕是付担不起。我就把几味贵药用普通药代替,疗效虽然打了些折扣,但多吃一段时日就是了。”
江又梅说,“谢谢张大夫为我们着想,但我还是想要最好的药。”
江又山赶紧说,“梅子,咱家已经为我花了好些钱,我不能再拖累家里了。再说,普通些的药也能治好,只是多花费些时日而已。”
“哥哥不需要担心,你的药钱我来付。”江又梅说,其实之前江又梅托人到省城买的药都是她付的钱。
“那怎么行?这钱爹会付的,哪有每次都要出嫁的女儿付钱。”江大富说,“张老大夫还是开些普通药吧,让我儿多吃些时日就是。”
“爹,这个钱我还负担得起。早些治好,哥哥就少受些罪。”江又梅坚持道。
现在只要是女儿坚持的事情江大富都会听从,他就不再说话了。
张老大夫就把药开了,十副,吃一个月。拿到前堂,算下来二两八钱银子,江大富父子心疼的脸都抽搐起来。
王掌柜正好出来。就给他们打了个八折,一家三口高兴地谢过。
江又梅痛快地给了银子,拿着药几人出了回春堂。
不提江又梅这夜如何激动难眠。
第二日,江又梅坐着车去了兰韵阁。万掌柜正在店里。看到江又梅忙请进去,江又梅提出想见崔青正和李华云,有要事相谈。
“林家娘子请稍候,我马上叫人去请。”万掌柜说。
万掌柜告诉江又梅,崔青正半个月前才从吴城回来,那边的店已经开起来了,生意好的超出想像。现在附近几个府城及江南富贵人家的女孩儿都喜欢戴兰韵阁的系列饰品,甚至有京城的商家专门来这里进货。
“那怎么崔公子没想着去京城开家分店呢?”江又梅问,“据说他家在京城也有些势力,更容易在那里站稳脚才是。而且京城更容易引领服饰的潮流。”
“这个,我们少爷的府上有些复杂。这个兰韵阁是我们姑太太,哦,就是少爷母亲的嫁妆铺子。”万掌柜言语有些躲闪,江又梅就不好再说了。
店里生意极好。虽然东西价格昂贵,但两刻钟就看到做成了好几单生意。
江又梅心想,崔青正付她的设计费怕是早就赚回了多少倍。
“江姐姐,你怎么才来找我?”一阵清脆的嗓声传来,李华云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崔青正。
崔青正也笑容可掬地打着招呼,“江家姐姐。你来了。”这称呼让江又梅愣了愣。
江又梅和他们客套寒暄了一阵,就从袋子里拿出一套女式秋装递给李华云,“这是我给云妹妹做的,试试看合不合身。若不太合身,我马上可以改改。”
“谢谢江姐姐,我知道就你对我最好了。”李华云高兴地拿着衣服去了二楼试衣间。
“每次从我这里拿了东西也是说我最好了。”崔青正嘟囔了一句。又死死地盯着江又梅的袋子,看江又梅没什么表示,忍不住说道,“嘿嘿,江家姐姐也没忘了我吧。我可给你们村修了桥,还给了你那么多活计。”
“崔公子干嘛那么着急,事情不得一件一件来?我也给你带了几样款式,等看了云妹妹的衣裳再说。”江又梅不紧不慢地说。
崔青正急得跳脚也没法子,正气江又梅拿把端架子,就听楼上一阵喧闹,接着看到几个身影跑下楼。
冲在前面的李华云拉着江又梅的胳膊高兴地说,“江姐姐,好漂亮的衣裳,我好喜欢。”
只见她穿着妃色的镶着五彩菊花的锦锻褙子,领口和对襟是杏黄色锦缎绣着水绿色虫草花纹,配上桃红色马面裙,再配上和衣裙相配的四朵杏黄色布艺小雏菊及一朵稍大些的桃红色多层布艺牡丹花。把她的俏丽、娇憨显得更加淋漓尽致,而且也更加亭亭玉立。江又梅在裁剪时专门把腰身稍稍往上提了提,袖口处稍稍收拢了些,整体感觉就比现在传统做法好了许多。只是衣裙稍显长了一点点。
“原来表妹竟如此漂亮。”崔青正的嘴都有些合不拢了。
“我什么时候不漂亮?”李华云嘟着嘴冲了崔青正一句,又咯咯地娇笑着对江又梅说,“江姐姐,你好巧哦,京城翠云阁的衣裳都没有你做得好看。谢谢你啦。”
“这些料子还是你们送给我的,不值当谢的。”江又梅笑着说,“你下次穿着去比较隆重的场合,头上再戴一枝镶红宝石金钗即可,不能再繁杂了。”又理了理她长了一公分的袖子说,“我想着这时候已经开始冷了,这套衣裳明年春天你正好穿,你还在长身子,就稍稍放长了一点。”
“谢谢江姐姐想得如此周到。不行,我得把它脱下来,明年我参加桃花宴的时候正好穿。”小姑娘又上楼去了。
“这回我该看看你会卖给我什么东西了吧?”崔青正故意把“卖”字说得重一些,心道没见过这么蠢的妇人,卖钱的不先拿出来,送人的倒是满着急。
江又梅从袋子里拿出两双男式靴子、两双女式鞋子,崔青正极其诧异,原来鞋子还可以这样做,虽然跟现在他们穿的不太一样,但看着就是有种说不出的亮眼。
“你先穿上这双棉靴试试。”江又梅拿着一双棕黑色靴子说,她把靴子的鞋带解开,告诉他如何穿,如何系鞋带。
崔青正迫不急待地拿着鞋试起来,其实这个时代男人当着毫无关系的女人的面脱鞋是一种轻薄的表现,崔青正太激动已经想不到这么多了,而江又梅又压根就没多少这方面的觉悟,所以也不觉得自己吃了亏。万掌柜此时也同崔青正一样激动难耐,这一次或许是他们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这种靴子说白了就是现代那种带舌头系鞋带的高帮运动鞋样式,鞋面和舌头是棕黑色的,棕色络子当鞋带,扣眼儿是用黑线锁的,白色千层鞋底。为了好走路和跑步,江又梅也借鉴了现代运动鞋鞋底前面稍薄且微翘的样式。
崔青正穿好鞋子站起来走了两步,感觉既舒适又熨帖,关键是更好走路了,而且特别好看。想当初他也是京城的八大纨绔之一,专爱鲜衣怒马招摇过市,曾几何时黯然退出京城来到这千里之外的金州府外祖家猫着。此时穿着这与众不同的鞋子竟又有了当初引领服饰潮流的感觉。
李华云下楼看到崔青正的靴子也张大嘴巴惊诧地说,“天呐,这靴子好漂亮,我还第一次看到这种样式。”说着又拉着江又梅的胳膊撒娇道,“姐姐,你再给我做双不一样的鞋子嘛。”
“我说表妹,你能不能不要捣乱,江姐姐和表哥我正在做要紧事,你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儿过会儿再说。”崔青正不高兴地说着李华云。
李华云刚想还嘴,就看江又梅拉了她一下,“崔公子说得对,咱们先说要事。”
又拿起另外一双较鲜艳样式大同小异的单靴给崔青正,“再看看这双如何?”
崔青正接过靴子,“不用试就知道很好看。”
又把两双女鞋拿过来,一双丁香色绣本色小花棉靴,靴筒侧是一溜紫色盘扣做装饰。一双艾绿色敞口系带单鞋,脚尖处缝了一只松柏绿小蝴蝶结,鞋带是一公分宽的松柏绿丝带。李华云喜欢得不得了,又想讨要,刚张嘴就被江又梅制止了,“这两双鞋云妹妹穿不了,小了。”
江又梅开始进入了正题,提出能不能在场的三人合股,成立一个专门制做高档鞋的作坊。自己技术入股,李云华出钱就行,崔青正出钱兼主要管理。
看到另外两人都感兴趣,就把前世有关股份公司的一些最简单的章程说了一下。
“可行,我虽然没有太多银子,但我把这间兰韵阁押上,我要占最大股份。”最具优秀商人头脑的崔青正抢先说。
“我愿意出银子,你们说要多少,我回去就找我娘要。”李华云积极参与。
三个商量好久,连吃饭都是摈弃了古代最讲究的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讨论着具体细节。最后决定,崔青正、李华云先期每人投入二百两银子,江又梅出创意及技术,做出来的鞋子无偿在兰韵阁寄卖。崔青正占四股,江又梅、李华云各占两股半,剩下一股将来送给对他们最有帮助的贵人。
ps:
谢谢褪色的记忆08的粉红票
第六十六章 买人
股份定了下来,当然就要把股东们及重要主管的职位分配一下了,当官这种问题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人们最在意的问题,也必须是最先解决的问题。架子搭起来了,才好各司其职不是。
崔青正当仁不让地任大老板,江又梅任创意及技术总管,李华云任营销总管,她当然只是挂个名,具体的事有人帮她做。
其它的重要职位也定了下来,万掌柜任大掌柜,李华云家的一个李管事任生产主管,黄芝娘任销售主管,江又梅提议自己的三叔任大帐房。还有一个技术主管待定,这得找一个资深绣娘才行。别的职位由崔青正自己看着办。除了黄芝娘及江大车,其他人都在省城。这个班子十日内就必须运行起来。
崔青正下了第一道命令,黄之娘和江大车必须在十日内上岗,十日没来就另聘他人。
江又梅又走了个后门,举荐了江又书到县城紫衣阁接替黄芝娘做掌柜,也得到了崔青正的同意。
人事问题解决了,又开始讨论业务问题。
生产作坊的名子就叫旗之韵工场,江又梅可不敢提议叫公司,古人哪搞得懂啥叫公司。工场场址在省城,就以原来专为兰韵阁做成衣和饰品的人为主力,再扩充些就是了。
工场生产的男鞋叫旗牌,女鞋叫韵牌,牌子的图案由江又梅设计,每双鞋子必须有牌子的图案。鞋子一做出来就先由兰韵阁推出。
一切商量完毕已经暮色四合,江又梅又要回客栈了,还有些事情改日再说。
走之前,江又梅说了自己想买下人,最好是一家子,问万掌柜这省城的牙行哪家信誉好些。
万掌柜本来就是个人精,现在刚升了职,江又梅又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当然要竭尽全力相帮了。他介绍了金州府的几家牙行。并说明天上午陪着她一起去。这肯定是再好不过,江又梅乐得接受了他的好意。
江又梅回客栈后,同江大富和江又山讲了自己和崔青正合股开工场的事情,并说了已经举荐江大车任工场大帐房。江又山任青华县紫衣阁的掌柜。江大富高兴得直搓手,连连点头说大伯家和三叔家以后日子好过了。
江又梅看到江又山沉默不语,想到他肯定又觉得自己病重帮不了家里,就冲他说,“大哥安心把病养好,以后凭着你的学识,想继续科考就科考,不想科考还有更重要的事让你做咧。”
江又山心里才好过了些,叹了口气说,“都是哥哥没用。害得爹娘操劳,连妹子都要为我操心。等哥哥病好了,哥哥一定要好好读书,给你们撑腰,不让那些人再欺负你们。”
第二天。三口人刚吃了早饭,万掌柜就找来了。
江大富、江又梅、万掌柜就去了牙行。因为江又梅的条件比较与众不同,所以第一家牙行和第二家牙行都没看到合适的。
第二家的牙婆劝她说,“小娘子选人的条件和别家不一样呢,别家都不愿意要一家子,觉着一家子都在一起的奴仆都有些小心思,怕对主家不会太忠心。小娘子实在想要一家子。就买一男一女凑成双不结了,回去就让他们洞房,明天不就成了一家子?”
这牙婆说的话让江又梅想起了前世有同事想要自家的母狗怀孕,和有公狗的人家约好,把公狗母狗牵在一起成就好事的事情。
这买来一男一女凑成双马上洞房好像跟上面的情况有些相似啊,真是没人权的世界。自己虽然改变不了,但让她这么做还真做不出来。
又去了第三家。这里还真有,而且还是两家。
一家子是夫妇两个带着一儿一女。两夫妇三十岁左右,儿子十岁,女儿十二岁。
一家子是夫妇两个带个老爹。及二儿一女。两夫妇也是三十岁左右,老爹五十岁左右,大儿子十四岁,小儿子六岁,女儿十二岁。
江又梅心里还真瞧上了那一家四口,因为人少,还都能干活。而另一家有个老的,有个小的,她也不是圣母,愿意白养闲人。
万掌柜就问了问这两家的情况。
牙人说这两家都是邻省一家官宦人家的家奴,由于主人家犯事被流放抄家,家奴就都被卖了。由于这种奴才较便宜,这家牙行也去买了几十人回来,其他的人都被卖出去了,唯独这两家要求一家子卖到一处,就到现在也没卖出去。 “我也是想着要做做好事,不忍他们骨肉分离。”牙人说,“不过再遇不到合适的买家,我也只有分开卖了。”
“你说的主家是绵城原知府宋传雄?”万掌柜问。
“就是他家。宋传雄家也是受了京城宋家连坐,本人被斩首,其他家人被流放充军。”牙人叹息着说。
万掌柜悄悄跟江又梅说了京城宋家原来也是名门望族,由于夺嫡占错了队,本来新皇建仁帝仁爱,并没有一杆子打死,只是罢了官。哪曾想今年年初被举报曾暗杀过建仁帝,这可是大罪,所以主家被灭了门。宋传雄是京城宋家的旁支,也受了牵连。具说宋传雄的官声还不错。
江又梅想着这两家人原来也是大户人家的奴才,曾经日子比普通百姓过得还富贵,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府奴才,这些人可能也不见得愿意跟她到乡下去,而且心眼子忒多,她打心里就不愿意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