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如今的本事,即使吃食再少,也饿不着他,自然也就不介意让大家一同分享了。果然听到马芳这么说,大家够高兴了起来,可别是那逃奴赵家的老二了,说起来他才是真的聪明人啊,让自家大哥跟着去打渔,自己跟着来学打猎,可见是哪儿也不想放过。如今听着马芳一样样的说着这山里的产出,只感觉自己跟对了人,果然跟着马头儿就是好啊。
第二十一章 冬储2
因为有栗子树在前头勾着,这会儿也不急着去打猎了,众人忙取了些背篓,准备每人都背上一篓回来。都不用说啥平分什么的,就看各自的力气了,想来一背篓下来,百十来斤总是能背回来的,去了壳怎么也能弄出一半的粮食,合上大米,怎么也能让人吃上好一阵子栗子饭了。
这还只是一背篓的,若是多来回几次呢?即使这一背篓回来,被大家看见了说不得要分润给旁人,可也绝对能有不少的收获,有了马芳说起的什么山药,什么大枣,什么竹笋,柯家老二也对着栗子树到是也没有了多大的占有欲,只觉得这山里吃的东西不少,不用吃相太难看了。
山里吃的确实是不少啊,就是这栗子树,在柯家老二发现的地方就有足足二十一颗,凭着马芳的眼神,嗅觉,在不远处又找到了十五颗,如此一来,足足三十六颗树的产量,真心不少,即使去除毛刺外壳后,每棵树不过是七八斤的量,也足足有近三百斤,更不用说就在这栗子树边上,大家还发现了好些核桃树,枣树,零零总总的,几乎让每一个人的背篓都装满了,就这一趟,各家的粮食储备就能直接多上一个月。
另外还有好些野苹果,松子,大家伙儿也用布袋装的满满的,一个个都欢天喜地,甚至还有人开始不住的往地上看,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山药之类的东西,好在多弄点回去。”这才走了多远,不过是不到半座山的地方,咱们就弄了这么多东西,果然我爹当初说的就是没错,这山里人即使穷的厉害,也不用发愁饿死。“因为老齐开始康复,虽然不能外出,却也能做起来,不用时不时换药,所以大家很放心的让他自己在家歇着,田二也终于能跟着出来,在山林里为自家忙乎,他也着急啊,这兄弟们一个个家里都置办了不少东西了,就他还是靠着老爹从家里带来的东西过日子,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自然是弄回去越多越好。从出来开始就没有停歇,这会儿看着自己满满的背篓,大大的布袋里的东西,终于能稍稍松口气了。”昨天那野猪去了不能吃的,足足有五百多斤呢,净肉也有三百多,村子里每人分了两斤,去了八十,你爹和安老爹帮着遮掩血迹的多分了五斤,咱们几个哪家不是有五十斤上下?我瞧着要是能隔上几日就来上这么一下子,靠着打上一次野猪,咱们就不愁吃的,我娘昨儿连夜就开始做腊肉了,只给我们吃骨头汤,就这骨头也能吃上好几日呢。日子比咱们以前不知道好多少。“马六砸吧着嘴,似乎还在回味昨日的骨头汤,转头又问马芳,”我刚才看到你招呼那两个留下的娃子中午炖骨头汤了?这是给大家伙儿吃的?你不是把肉分给你大哥家了吗?还养着老齐和两个乞儿,怎么还这么大方?这样折腾,你那肉可不够吃的。“”不止是骨头,我让窦掌柜帮忙把那些肚子,猪肝的都收拾了,今儿一并弄了,做个猪杂汤,给大家伙儿补补油水,我们能打猎,总不愁吃肉的机会,可那些娃子,那些老人呢?特别是那几个家里孩子多的,或是不会打猎的,可就不成了,好歹补补身子,多点力气。大家伙儿既然让我当个头儿,我总不能太小气了,反正等着他们都有了求生的本事,这东西说不得就不稀罕了呢,索性这会儿让我当当好人吧。“这话说的,虽说是说笑的口气,可也看出了马芳的心思,大家心里对他自然又多了几分敬重。”成了,少说些话,赶紧的打点东西回去是正紧,这要是光吃粮食,咱们这些且不够呢,粮不够,肉来补吧。“说话间,一箭射出去,就见边上不远处灌木中一阵的响动,一只山羊倒在了一边。”喝,这准头,头儿,可以啊!晚上我可要过去喝羊汤。“”成啊,你爹的本事学会没有?学会了赶紧的去血腥味去。别让那大蟒蛇寻到我们。“”好嘞,您瞧好吧。“
背着背篓,拎着布袋打猎毕竟不方便,众人不过是匆匆的行过了一圈,顺带教导了几下新人怎么分辨山中植物猎物分布,就开始往回走,有马芳的山羊垫底,旁人的收获就有些不怎么好看,野鸡兔子都不是每人都有的,好在好些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合作的,总能分到些东西,加上自己背篓里的东西,收获还算是不错了。至于那些新手,即使今天啥都没有猎到,总算跟着在几处合适的地方做了陷阱,想来后几日应该能好些。
当马芳几人回到山神庙的时候,好些人也已经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像是那些个在河岸边上劳作的妇孺们,就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正分着东西,果然,河边上东西很是不少,或许也是常年没有人烟,无人去搜刮的缘故,连着河蚌一个个都大的让人惊异不已,很有几个都有脸盆大小了。”乖乖,这都快成精了吧。“”成不成精的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啊,今儿我就回去把这些东西养在水缸里,养上几日,妥妥就是一盘肉。连蚌壳我都安排好了,正好当盘子,一点不浪费。“窦掌柜媳妇手叉腰,那个傲娇啊,这几个最大的就是她弄上来的,果然杀猪匠的媳妇就是彪悍,听得边上几个姑娘大娘的都忍不住大笑。”呀,真有野鸭子蛋啊,居然有足足一篮子,你们每个能分上五六个了?你们不是就在这山边嘛,怎么着,这是找到野鸭子老窝了?“”好些都臭了,早知道有,咱们前几天去拿,说不得还多些呢。“田二看着妹妹篮子里那些鸭蛋也有些瞪目结舌,原以为最多不过是十几个了不得了,不想竟然这么多,这里的野鸭子都成灾了不成?若是这样,光是捉野鸭子,估计也能得不少猎物了。不过人家田家小妹更绝,连着臭蛋都可惜上了,合着人家野鸭子就该你们的不成?”咦,这是菰米?这地方还有菰米?得了多少?“”足足有三篮子呢,散乱了些,不怎么好摘,二哥,那里估计还有茭白,我们都来不及弄,明儿再去,肯定还能的不少。“柯老二也忙着清点自家妹妹的收获,见着如今已经不怎么常见的菰米,很是诧异,要知道也就是在唐代以前,茭白才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只是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才形成了现在食用的茭白。因为如今麦子,水稻已经占了粮食的主流,所以这菰米几乎在没人在意种植了,而茭白反而成为了这种植物的主打产品。当然了,这稀少不代表大家不知道,每年总有那么些人饭不够吃的时候,往河边去寻这些菰米充饥,所以大家都还算是认识。
真是没想到在这深山居然也能看到这东西,柯家老二自是高兴的,好歹也是六谷之一,也是主粮啊。能当主粮的不止这个,还有边上一筐筐的芋头,那才是大头啊。”二弟,听了你的话,我们上去就寻了,果然有好多的芋头,就在河边那些湿地里头,今儿摸了半响,才过了两亩大小的地方,明儿再去必定是还有的,你瞧瞧,足足有十五筐,我瞅着怎么也有近二千斤了。要是全起出来,怎么也有四千上下,不过那地方种旁的或许不成,空着也是浪费了,我瞅着,不成就留了种子,咱们开年就种芋头你瞧着怎么样?“”这法子好,这东西产量高,做冬储粮也合适。就是不想吃了,和种地的人家换粮食也合算。“”那成,你分地的时候,不成咱们家就分那里好了,家里四个,你一个,那就是五口人,那里才四亩多点的样子,咱们就这些种芋头,旁的再开点合适的水浇地,种一亩水稻,加上打渔,打猎,挖野菜,家里怎么也能吃饱了。”
马桂媳妇也是个能算计的,这才一会儿的功夫,连分地的事儿都算计出来了,若不是瞧不准自家小叔对那小乞丐兄妹是不是有什么旁的安排,说不得连着他们的地都想一并由着她来安排呢。
那小乞丐两兄妹才几岁,能怎么安排,想想自家大嫂对着娘家弟妹的情分,也知道是个重情义的,索性马芳也不含糊了,直接对着大嫂说道:“多开几亩,把小乞丐兄妹的,老齐的一并算上,他们都不会种地,到时候让大哥一并料理了,到时候给租子就成。他们还小,我也不能不管,好在我这儿也就一个人,索性让他们给我看庙,捡柴火啥的,也能干不少活计。老齐也闲不着,也要跟着去打猎,有点租子出息多点粮食总是好的。”
马芳刚安排完,听见他说话的马桂媳妇还没说什么呢,一边的小乞丐立马就拉着妹妹,在马芳面前跪下磕了个头,大声喊了一声:“爹。”
妈呀,惊天地泣鬼神啊!
第二十二章 冬储3
马芳是真的给吓住了,他才几岁啊,二十出头啊,虽说因为当兵的关系,没什么好姑娘看的上他,生怕守寡,可也不至于捡个儿子闺女来养吧,就是边上马桂媳妇也傻眼了,自家小叔要是真收养了这两个孩子,那他们两口子可就打脸了,因为马桂家穷,所以一直到了二十岁才娶了个同样家境实在是不好,没有嫁妆的媳妇,就是马桂媳妇。
说来也是两口子运气不好,这才过上几日好日子,偏成亲没多久,岳家就有了丧事,守孝,抚养岳家的弟妹,几下里下来,生活越发艰难,自然而然的这生孩子的事儿就拖了下来,以至于如今马桂都快三十了,还没有个孩子,这都快成心病了,好在马芳连成亲都没有,总算有了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例子,两口子还算是不至于急出毛病来,可要是马芳这儿多两个孩子,那一下子,马桂估计就要直接上火了。
至于这边小乞丐怎么想,那就更简单了,这兄妹俩也是苦命人,从小就没了父母,靠着一个老乞丐接济才不至于饿死,到了前两年,这老乞丐也没了,至此这两兄妹就没有过吃饱的日子了,十二岁的小子,长得还没有十岁的娃子壮实,那妹妹更是像六七岁一般,可见这日子过成了什么样了。
这一次兵灾,虽说顺利的跟着窦掌柜他们逃了出来,可是旁人不是都有求生的本事,就是有家人能依靠,而他们兄妹呢?真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靠着马芳接济收留才能有如今的日子。
好在他们也算是遇上了好人了,这山里对于旁人来说或许不怎么样,可对于他们兄妹来说,却是从生下来以来,吃的最好的时候了。马芳对他们真是没得说,像是毛毡子,袄子这些东西,旁人有的,他们也有一份,即使衣裳都大了些,不合身,也想着让王大娘帮着改改,为了这个还给了王大娘一只野鸡做了工钱,这样的好,除了那死去的老乞丐他们从没有遇上过。
每日里跟着马芳吃饭,总是有荤腥,他自己都觉得才几日的功夫,自己就涨了好些个力气,虽然他们住在这里也要做活,可是却从没有做过出大力气的活计,像是挑水,劈柴的,马芳从没有让他们做过,都是自己操持的,让他们做的,也不过是捡柴,烧火,清扫院子这一类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小乞丐看来,就是亲爹也不过是如此了,这样的顾着,护着他们,在小乞丐的心里,那真是感激的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才好,每天晚上睡在那厚厚的垫子上的时候,都要想一回马芳的好,想这以后长大了如何的报答。
而今天刚回来,就听到马芳又帮着他们连田地家业这样的事儿都考虑的如此周详,不知怎么脑子一热,就这么直直的拉着妹妹喊了心里一直以来的妄想。他真的好想好想有这么一个爹啊。
“这个,我说二弟啊,这事儿可怎么整?这要真是认了儿子,那以后你娶媳妇可就难了,你可要想好啊。”
马桂媳妇真想把小乞丐揍一顿,你小子合着就是来给人添堵的,可眼睛往那两个孩子身上一瞧,这心头的火不知怎么就消了一半了,和自家弟妹差不多的年纪,却生生的小了一圈的孩子,看着就知道生存的有多难,他们想要认个爹,又怎么能狠心责怪,也是自家小叔实在是心善,让人亲近啊。
可不说却又有些忍不住,想了半响也只能寻了这么一个拿得出手的理由,想着劝上一劝,即使如此,这话也说的不够坚决,听着就含糊的厉害。可见这人也是个心软的。
马芳更是想要挠头了,他这个年纪,同僚之间有孩子的不是没有,可人家多半都只有一二岁,这出来个十一二的孩子算是个怎么回事儿啊,说出去只怕人家都不信。可看这两个孩子跪在哪儿,一脸的渴望,拒绝的话又不知道怎么说,想了想,这才说道:“你们愿意喊就喊吧,权当是干儿子,干闺女了。”
说完这一句,他自己也感觉轻松了些,从这两个孩子住在这山神庙那一天开始,他心里就清楚的很,这两个孩子太小,生存技能全无,这山里每一家都过得不怎么样,也不可能收留他们,而自己也不可能丢出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这样一来,必定是留着他们在身边,手把手教导,带着他们过活的。
而这样的日子不可能只有一天两天,按照最大的那个小子的年岁来算,也最起码要一二年,到那小子能独立生活为止。这样一来,有这么一个名分其实也好,最起码这两个孩子在这儿住着也不尴尬,而自己也不用太过避嫌,毕竟这两个孩子里可是还有一个女孩儿的。
听到马芳这么说,小乞丐兄妹固然是大喜,就是马桂媳妇也松了口气,干的就好,不至于让他们太尴尬。只是还有个问题。
“那啥,既然都是自家人,小乞丐,你们到底叫啥总该让我们知道吧。”
这确实是个问题,大家伙儿都小乞丐小乞丐的叫着,还真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我们,我们没有名字,我爹妈死的时候,我妹才两岁,我也就四岁,只知道爹叫我儿子儿子的,爹,要不你给起个名儿吧,我们也好有个正紧的名字,就跟着您姓成不?”
连个名字都没有啊,这一句话一下子让在场所有的女性都忍不住心生怜惜,有几个感情丰富的都开始抹泪了,马芳心下也是一叹,得,好人做到底吧。
“成啊,马家下一辈从水字,以后你就叫马海,闺女就叫马…马淑。怎么样,名还成吧。”
最后这一问马芳是在问围在后面的几个年长的人的。小乞丐回来了,那么自然那些个去青葱崖的人也回来了,还顺带看了这么一场感情大戏。田老爹听了点了点头赞道:“你小子这名儿取得不错,有点意思,安老哥,这么一比,咱们可都成了粗人了。”
“要不怎么人家能当什长,我们只能当个山客呢,这也是本事。”
“你啊,得了,今儿这事儿也是个喜事儿,马头儿,听说你打了头羊,怎么样,请大家喝一顿羊汤庆祝庆祝?”
“成啊,安老爹您来,这东西您必定拿手,我这也正准备让您帮着剥皮子呢。这羊皮做袄子最是暖和了。”
说话间这认亲的事儿算是就这么定了,而小乞丐,不是马海,人家如今有名字了,有爹了,听到自家新上任的爹说起那猎来的羊,立马很有眼色的开始跟着收拾起来,一副好孩子的样子,看的马芳眼里也忍不住带着几许笑意,而马淑更是利索的准备开始烧火了,可见都是有眼色的孩子。
“怎么样,这青葱崖的收获还成吧?”
“不错,是个好地方,野菜不少,今天各家孩子都挖了好些,看这山里的情况,还能有十天半个月能折腾,怎么也能弄出好些菜干来,冬天吃菜应该没有问题,下的套子,陷阱什么的,也算可以,大东西没有,野鸡,野兔,刺猬啥的倒是不少。瞧,我和安老头不过是教他们做套子的时候顺手下了几个,回来就得了这些。可见里头猎物还算是不少的。“田老爹拿着身边背篓里的两只兔子,示意给马芳看,马芳一眼看过去,只见那背篓里除了这些,只有些野菜,就明白,所谓的三成束脩,只怕这两个老人也只是取了些最不值钱的野菜,将其他的都留给了孩子们,也是,这些孩子即使再聪明,不过是头一天,又能得些什么好东西,还不如他们自己随手弄得呢,既然如此,还不如做个好人,让孩子们有个不错的收获,多点信心。
马海见他们说起收获,也忙将自己的背篓拿到了马芳的面前,对着马芳说道:”爹,你瞧,我挖了好几根山药,还有这,山药蛋,野菜,鸟蛋,都是能吃的。“”咦,还有鸟蛋,可以啊!“
今天真是运气不错,河边那些妇女们得了野鸭蛋,这些孩子们找到了鸟蛋,都是些不错的东西,虽然放不了多少时间,却也是能实实在在给大家伙儿补身子的好东西。
马芳忙问起了他们上山后的情况,这才知道,别看孩子们都不大,却也都是有些心思的,等着两个老头教导了一些常识之后,这些孩子都知道单靠自己力量有限,乱糟糟一窝蜂的去做也容易重叠,甚至产生矛盾,所以大大小小的,多半是三五个人一伙,在山林里分开了挖,各自凭着本事弄属于自己的收获猎物,而马海这边三个孩子里有一个爬树很是了得,他首先发现了鸟蛋,也是第一个爬上去掏的,甚至还在各的了五个之后,还知道告知附近的孩子这个发现。
还有个孩子原本家在村子里,对于山野上挖山药也很有些心得,这山药就是他发现的,马海在寻东西上最是没有本事,可他也有自己的强项,乞丐窝里的孩子旁的可能不会,可是抓蛇绝对是好手,所以他就负责看护周边的环境,还顺带弄了两条蛇出来,因为猎物收获是三个人平分的,他为了多点实在的粮食,好照顾到妹妹的肚子,那蛇最终没要,分给了另外两个孩子,从而获得多分了些山药的待遇。
听说过他们的合作分配法子,马芳对这些半大小子倒是也高看起来,不贪不占,懂得合作,懂得利用各自的长处,这不单是有人教导的好,同时也反应出这些孩子的本性,都是实在孩子,都是好孩子啊。”就剩那几个去找莲藕的了,怎么还不回来?“眼见着这天色都有些不对了,红霞已经沾满了西面的天空,可河边却依然没有人影,大家都忍不住有些担心了起来,该不是出了什么事儿吧?那边不是说有狼吗?可这一整天的,大家好像每听见有狼吼啊?怎么就还不回来呢?
人真是不经念叨,才说起他们,这河边隐隐的就传出了声响,河流转弯处也渐渐出现了竹筏的身影,只是让大家吃惊的是,这竹筏尽然已经几乎半沉到了水里?这到底怎么了?
所有人一股脑的都开始往河边跑去。
第二十三章 冬储4
今天真的是丰收的一天啊,这竹筏为什么这么慢?还半沉?那是因为这上头堆得东西实在是太多的缘故啊!所有人看着都有些不敢置信,那一个个满满的背篓,还有那船上堆放的东西,真不敢想象,这就是这么一次的收获。”那地方正好是个河湾地,就在那峻峰山到青岩山的这一段山脚,刚开始还没有发现,只顾着弄这些个莲藕了,还是老秦头,想要去弄点芦花,这才撑过去,不想这一过去才发现,这芦苇的后面居然是一片菰米地,咱们这么多人,弄了一个多时辰,这才收获了大半,足足有三筐,瞧着不下一二百斤,我瞧着那东西分的散的不成样子,还有好些有些低矮,就想看看有没有茭白什么的,不想往下一摸才发现,那竟然还有芋头,只是今儿实在是晚了,咱们还得明儿再去。“马桂说着这话的时候,脸上笑意是怎都遮不住,菰米,加上芋头,自己能分上不少,加在一起,五六十斤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再加上莲藕,还有今儿下的鱼篓里的鱼,这一天几乎就储备了家中近一个月的粮食,怎么能不高兴,更不用说明儿还有不少等着他去取呢,将那个地方细细的搜摸一边,想来这个冬天是不用愁了。”明儿去的时候再瞧瞧旁的,这边河里找到不少河蚌,野鸭蛋什么的,想来那里也不会少。“马芳也为这样的收获高兴,去撑竹筏寻东西的人,多半都是不会打猎,或是身子也算不得强健的几个人,他们能寻到这样的生路马芳自是感觉肩上的负担又轻省了好些。特别是自家大哥,说来他也是艰难的,这一家子四口人,就他一个成年的男丁,要撑起这样一个贫寒的家,实在是不容易。如今能有这样的生路,想来也能让他松快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