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拿着手里的单子,眼睛有些愣神,这是自家老爹给他的,让他拿主意的,是上皇禅位,新皇登基的贺仪,可是这个贺仪真的很难办啊!给上皇多了吧,怕新皇心里不舒服,以后给自己小鞋穿,要是给新皇多了吧,又容易让人觉得你人走茶凉,太现实。这单子怎么拟定都不合适啊!好在贾代化还有个当官的儿子好推脱,直接把这事情就交给了贾敬了,按照贾代化的说法,老子生了你,那就是让你替老子养老的,这样的事情不让你干,让谁干?白养你这么大了!
贾敬是一点的办法都没有啊!寻思了半天,这才把单子敲定,能怎么办?凉拌!他索性把上皇的单子比新皇多上几件,不过呢,这上皇的单子上的东西多是一些年纪大的喜欢的,或者说适合养心静气的东西,里头还有道家的一些东西,什么三清白玉尊位之类的,摆明了是代之无为而治的意思,符合如今上皇养老的心思。而新皇的单子里多加了几种实用的,七彩琉璃熏香炉,东海龙诞香,最是适合加班人士使用,名字寓意也合适,贾敬觉得,也算是自己用了心了,不管怎么说这单单是列了一个单子,贾敬觉得他就脑仁发胀了。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不说贾敬觉得头疼,礼部也正头疼呢!这事办的,这禅位,这老皇帝还活奔乱跳的,新皇帝就登位了,这几百年没出过这样的事情了,往上数数,要真找几个这样的禅位例子,也大多是被逼的,或者是为篡位找个借口,或者是老皇帝身子不行了的,如今这情况真的让人抓瞎啊!这仪式怎么整啊!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这老皇帝要禅位的话一出来,这个官场都有点崩溃啊!另外几个皇子也傻眼啊!这怎么说的,就这么着,自己就没戏了?最要命的是他们连一丝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啊!你说这要是皇帝死了,那老五继位他们还能编点瞎话什么的,说他继位手段不正当,自己要拨乱反正什么的,给自己创造出点机会来,可是如今这老皇帝还在呢!活的好好的呢!这话愣是没市场啊!
当然他们这样的人,钻空子,想阴招也是好手,立马又想到了另外一方面,自己固然是不怎么痛快了,可是那老五,日子估计也不好过,别看他这是继位了,可是这上头还顶着一个上皇,那就是一座大山啊!哪怕是为了孝道,为了他这个皇帝的名声,估计这也只能乖乖的做儿皇帝了,在反过来看,自己这些人倒是可以利用这一点,打着孝顺的名义和上皇老爹多往来,还不忌讳,顺带时不时还能给新皇帝添点堵什么的。
有了这个想法,那些个不怎么安分的皇子,心里立马舒坦了,至于这到底是他们自我安慰的一种方法还是真的有这个计划,那就不一定了,还有些小皇子们,像是老七这一类人,听到消息,那一个个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啊!得,这事情总算是有个了局了,虽然说这老爹当皇帝和哥哥当皇帝,总有些不同,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爱折腾的人。只要这局势稳妥,他们就能过安生日子了,要是运气好,这皇帝想表现一下什么兄友弟恭的时候自己还能得些好处呢!
至于后宫的那些妃嫔,有些不安分的,早在前些时候的围猎大事中就完蛋了一批了,这几年皇帝手段更是出奇的狠辣,她们也没有那个单子和皇帝做对,对于自己一下子涨了身份,还要搬出去什么的,也不敢吱声,那些小皇子的生母更是暗暗欢喜,想着等儿子开府之后,说不得自己还能被接出去,和儿子住,这可比一辈子关在这牢笼一样的皇宫里强多了。
总之这是各人都有各人的心思,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大典还是顺利的举行了,贾家作为勋贵,贾敬作为四品以上的官员,那是都有参加大典的资格的,就是林海他老爹也千里迢迢的赶了过来,还顺带带了儿子来。说是要让贾敬复查一□体什么的。
从祭天地,告宗庙,宣百官,接位,朝拜,等等,一系列的规矩都做完,整个禅位大典持续了整整十天,不单是前后两个皇帝累的快撑不住了,那些个跟着走完全程的大臣们也立马倒下了好几个,要不是这个时候传出什么病倒了有点不吉利,就是有病也只能自己偷偷熬药吃,说不得立马这个新朝的朝堂上能站班上朝的不会超过一半了。要知道这样的旷世大典,大家可是都穿着全套的礼服在折腾啊!这不是一般的繁复外带沉重呢!就是身上的挂件也比平常多了几倍啊!好些个老臣已经到了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含着人参片才出门的习惯了。
等到大典过去,各地地方的官员们这脑子还是没有转过来,这股风吹的太邪乎,他们一个个都有点头晕啊!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了!于是乎,京城的那些老牌子家族沾光了,最佳询问人选啊!就是林老爷也是为了这个,把林海带上京的,他距离远了些,想着吧儿子在京城放着,一来是隐晦的作为人质在京,让新帝心里放心,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和贾家能关系在近些,要是有什么动静,也好让林海早些传消息回去。反正林海考举人还有两年呢!到时候再回去也来得及。
这样的情况足足维持了大约近半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里,这进京的人多,运进京城的东西更多,倒是变相的让那些运河中的人日子好过了许多,皇家变动也能提高经济增长啊!
………………………………………………………
贾敬敲着腿脚,坐在自己的房里,翻着这些日子家里的账册子,微微皱着眉头,对着边上的刘氏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最近这送礼的还是这么多?不该啊!这里头好像好些人家和咱们家关系不是不怎么样吗?还有这几家,不是早就不联系了吗?这是?事情不是都过去了吗!他们还这么不依不饶的干什么?皇家的事情管这么多,有什么用,还不如好好的做好自己的本分来的稳妥些。都打听什么了?”
刘氏看着丈夫这样子,也叹气了,微微有些不安的说:
“哪里是打听什么,大爷,妾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理解错了,他们看着不像是问什么问题的,也不是打探什么消息的,妾身听着,怎么都像是想咱们家投诚,想要依附的样子,妾身心里不安的很,咱们家虽然是国公府,可是这朝廷的事情,除了家里爷们的公事,向来不怎么插手,他们也不知道怎么了,这说话什么的,恭维的不行,好像一副以咱们为首的样子,妾身,妾身觉得有些不怎么妥当呢!”
“以咱们为首?咱们家如今连当初的什么四大家族都不怎么在乎,早就甩开了去,这怎么又出来这么个事情?咱们没有想要拉拢什么啊!势力太大,这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贾敬不解了,立马就觉得这里头估计有什么猫腻了,一下子也谨慎了起来,他把朝廷上各个关系撸了一下,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头绪,他家老爷子和隔壁的叔叔,如今连上朝都不去,说是一门双公,可是贾家如今在京城低调的很,除了贾敬还在朝廷上当着官,其他人就是有谋取官职的,也都不是什么显眼的地方,贾敷更是在翰林院带着,老实的很,另外的几个堂弟什么的,说来还等着下次会试呢,目前也在家苦读,没有什么招惹人的机会,那么人家怎么就想到到咱们家来了?
虽然不知道这里头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贾敬就是觉得这里头估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警觉的不行,立马转身往外走去。想了想,又转头对着刘氏温言说道:
“你先回去休息,我去父亲那里,这里头说不得真的有问题,放心,我安排好了会和你说的。”
刘氏看着匆匆而走的丈夫,心下稍稍安定了些,她虽然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奶奶,可是这豪门大宅,门第依附生存,相互借势巩固自家的事情到底知道的少了些,对于官场上的风雨更是没有什么见识,好在她还有个能靠得住的丈夫,虽然有时候丈夫有些清冷,让她觉得有些抓不住,但是大多时候他还是很能让人依靠的。刘氏觉得她这一辈子最得意的大概就是找了这么一个夫婿了,有时候回想一下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她都会忍不住脸红,并且深信,这是他们的千里姻缘一线牵。若不是那一次偶遇,也不会有这样的一段姻缘。
贾敬到了贾代化的书房,开门见山的说了最近的变化,还有自己的疑惑之处,虽然他真的知道很多,心智也算的上厉害,可是他任然觉得,有些事情,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自家老爹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一定能看出些什么来。果然,贾代化一听,立马皱着眉头,摸着胡子,细细的琢磨了起来。
“确实有些不对劲,这些人,要说前些时候来,想要借助咱们家的关系,打听些消息,安安神,那倒是可能,不过,这都这么久了,依附?他们来依附做什么?难不成他们做了什么犯忌讳的事情?觉得自家顶不住了?新皇登基,必然大赦,短时间内,哪怕是为了上皇,为了稳定朝堂,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啊!他们这是担心什么呢?还是外头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想到这里,贾代化立马找了人,去喊隔壁的贾代善,还让人去喊了贾敷,把事情说了一下,让他马上去史家,问问史老爷,最经史家是不是有和自家一样的情况。莫名的贾代化也感受到了一丝的不安。似乎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一样。
等贾代善一来,几个人又相互互换了一下最近家里的情况,一时间都有点惊了,果然,不是一家有这样的事情,贾代善哪里最近这样上门拜访的人也多了不少,一个个都是些以前不怎么联系的,甚至是上几辈人就已经慢慢断了联系的人家的后人,这样的情况让他们越发的觉得事情不怎么对了,正说着,门口贾敷的声音响了起来,史老爷居然跟着贾敷一起来了贾家,在这个已经天色见暗的时候过来,可见,史家估计情况也差不多了。
果然,史老爷一进来,就是皱着眉头,一顿的询问:
“我还以为就我家呢,听你家老二一说,我怎么觉得这心里没底呢!这都怎么了?都连着几年了,怎么就不安生呢!你们说我们都已经不管这些个事情了,怎么就有人想着拉咱们下水呢?”
本来是抱怨的话,却不想这话一出口,贾敬的脑子里突然就是灵光一闪,抓到了些线索:
“舅舅,你,你这话最后一句再说一遍,什么下水,拉咱们下水?”
他这么一点,另几个老头立马也反应了过来,脸色立马沉了下来,他们同时想到了,这里头的问题。
史家也好,贾家也罢,如今确实已经不怎么在朝堂上出现,两家人低调的很,可是这再低调也改变不了这两家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可别是史家老爷还有贾家两位老爷都在的情况下,说句不好听的,要是他们合力。这京城周围的兵力估计有三分之一都能掌控了,这也是他们怕犯了皇帝忌讳,慢慢退出朝堂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先后在京畿大营当过指挥使,当年的手下,一个个也都有了些实权,甚至还有些门生弟子什么的,在军中属于中层将领,这样的两家人,确实有让人想要拉拢的资格。可是偏偏,如今这两家里史家虽然还有嫡系子弟子往武将的路上奋斗,可是袭爵的长子却是从文了,另一个贾家更是直接开始转型了,家中嫡系居然没有一个继续从武的,这样一来,就是摆明了车马放弃了兵权,这虽然是让当权者放心了,却也让那些心里有些想法的,对于两家有了老鼠拉龟,无处下手的感觉。人家都不看重权利了,你能怎么办?许偌?人家已经是国公了,难不成给个王爵?怎么可能?谁信啊!又不是开国什么的!收买?人家好假假也是近百年的世家了,也不缺钱啊!
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家,想要拉到自己这一边还能怎么办?联姻?好像贾家的闺女小子,到了年纪的都成亲了,这样一来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目前这样,拐弯抹角的拉拢,用一些小世家拉关系,然后用些个牵连什么的手段,逼到自己这一边了。
这屋子里的都不是什么笨蛋,有了一个提示,他们还有什么想不到的?这样一想,所有人几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太狠了,太不择手段了,太隐蔽了,这都什么人啊!
“这事情既然出来了,而且咱们三家都有,那么只怕皇帝哪里也有消息了,哪怕咱们什么都不做,估计也会让皇帝心里对咱们起疑心了。这是连环计啊!哪怕咱们不为他所用,他们也能让咱们有苦说不出呢!”
贾敷叹了口气,脸色有些沮丧,自己刚步入官场,正式意气风发的时候呢!这都干什么呀!要是皇帝真的有了疑心,自己的仕途可就还没开始就完蛋了呢!
倒是贾代化脸色不变,略略一顿,就开口了,只是这一开口,就能听出这声音中的狠厉。
“把我们当猴子耍吗?太小看了我们了,代善,老史,明天咱们三个一起请求陛见,不管这后头是谁,想干什么!咱们就一个法子回击,那就是直接捅上去,告诉皇帝去,让皇帝自己去查,想来想要拉上咱们的,必定是对着这新登基的皇帝有什么不对付的,咱们用不着自己动手,让皇帝给咱们出气去。呵呵,咱们是老粗,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有了疑惑,感觉不对,禀告帝王,那是咱们的忠心呢!“
贾敬的眼睛都亮了,就差没有星星眼看着贾代化了,哎呦,老爹,真是没有看出来啊!这釜底抽薪玩的这么好啊!高,实在是高!
664告状
贾代化和贾代善还有史老爷同时向皇帝请求陛见,这折子一上去,皇帝立马就糊涂了!脑子有点发蒙。这三个家伙怎么凑一起了?还一起请求陛见?这怎么说的?有什么事需要这三个人一起?这可是两家人!还是有名的不参与朝政的两家人!
说起来这新皇帝这个皇帝做的真的有点憋屈,虽说他属于馅饼砸头上的那种幸运人,莫名的就在兄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位,让一竿子争得你死我活的哥哥们看着他渔翁得利,一个个傻眼外带愤恨。对此他也很得意于自己常年的忍耐和谋划。但是他也不是没有难言的愁苦的。
这个愁苦的因由就是他虽然当了皇帝,可是他老爹还活着。就像是一座大山,稳稳地就在那里竖着,让他时时警惕,处处受制。就连那些个他对着那些个让他充满了威胁的哥哥们也不得不摆出一副温和的样子,这让他心里很是难受。再加上满朝的大臣,满京城的世家勋贵几乎都是他老爹的人,他自己的心腹手下愣是没有几个,更是让他觉得自己举步维艰。
你说他当皇子时候的班底?哎,别说了,要知道这官员里有摇摆着投靠皇子,想要赚从龙之功的人不是没有,可是一来他既不是嫡,也不是长,还有兄长们时时压制,弄得他不得不保持低调,这才能勉强自保,这样一来,自然什么都不敢动作太大,就是办差朝政上,也不敢太出彩!时间一长,自然吃亏了些,看好他的人几乎没有,再来,上一次老皇帝出手几次,一次比一次狠,基本上把皇子的势力清扫了一遍,让成年皇子的势力大减,那可不是单单他的几个兄长,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再加上登基以后,老皇帝虽然把朝政都放手了,可是好歹那也是他亲爹,他也不能再老爹还活着的时候,收拾或者收拢老爹的手下,这吃相也太难看了一些,万一引起老皇帝反感,来个废帝,换个儿子什么的,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所以他只能憋屈的忍者,顺着他老爹原来的脉络执政,默默的安慰自己,这是缓缓图之,老皇帝传位之恩,他也要还的,这在老皇帝在的时候,多给几分脸面,这也是孝顺。当然他也情愿受这份憋屈,因为他心里更明白,要是不想受着,他的那些兄弟里想替换他的人多着呢!
因为这种种的理由,种种的缘故,皇帝对着京城的勋贵们总是保持着不远不近的态度,于此同时,也默默的在观察和考量他们,勋贵多是开国功臣之后,历经百年,这些人家里也不是每一家都依然得用的,好些人家已经没落了,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蛀虫了,皇帝心里早就有了打算,到了以后时机允许,他是准备打一批,拉一批,直接分化这些老臣的,一方面是可以杀鸡儆猴,震慑这些老臣,树立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信,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清除一下朝廷中的腐朽之气。虽然这几年,老皇帝做了很多事,无论是清理国库欠银,还是上一次宫变后的整顿,但是在年轻的皇帝看来,这些还是不够的,朝中暮气依然浓重,还需要进一步整顿。
贾家和史家在皇帝看来,倒是这些老世家里算的上识趣又有些本事的,看看人家,在这救驾的时候表现的那么抢眼,得了那么些好处,可是事情一完,立马又隐退龟缩起来,不争权,不夺利,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可是手里的人脉关系,影响力依然让人侧目,这明打明就是老狐狸的做派,可是偏偏皇帝还要承情,因为他们放出来的兵权,正是皇帝最需要的,最想要掌控的,这简直就是一下子让皇帝舒爽到心底的大礼。另一方面他们两家的子弟,默默的由武转文,虽然不在掌控兵权,却开始在朝堂发力,还一副保皇派的架势。让皇帝又是忌惮他们的势力,生怕他们越发尾大不掉,又欣喜与他们对于自己的支持。真是重不得,轻不得,难以拿捏。而这两家更奇怪的是在他登基之后,很多的大臣不是向他慢慢倒戈,就是原本有嫌隙的死命的抱住老皇帝的大腿,可是这两家却依然是原来的做派,默默无声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让皇帝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是不是自己看错了,这两家还真是属于那种无欲则刚,一心为国的好人!正在他心里对两家的影响开始往这方面倾斜的时候,这两家突然又上折子请求陛见了!
皇帝是真的觉得自己摸不着头脑啊!不过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老臣,重臣,这面子还是要给的,立马给了回复,三日之后,南书房觐见。
“老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诸卿求见不知所谓何事啊!莫不是家中有什么喜事?”
皇帝笑眯眯的看着站在书桌前的三个老人,语气和缓,略带着一丝的亲近之意,甚至带上了些许的打趣,不管他心里对于这些老臣怎么忌讳,怎么揣测,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丝温和,到底老皇帝还在呢!他总不能做出一副要把自家老爹的手下斩尽杀绝的架势吧!再说了,这三人他相对还是看着比较顺眼的,也愿意多给他们几分脸面。这两家可是属于他心目中可以拉拢的那部分人呢。
当然他是皇帝,所以这什么客套,什么婉转,那就不用了,太过低姿态也有损他的身份,所以就直接来了一个开门见山了。
贾代化他们一听,倒是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由贾代化出面,直接呈上了一份折子。
“陛下,这次老臣是请陛下帮忙来了,这最近我们贾史两家都有些不太平,老臣有些百思不解,只觉得这里头怕是有什么老臣不知道的因由,陛下您也知道,我们年纪大了,平日里不是喝茶就是养花,不怎么关心外头的事情,问家中小儿,他们年幼,也不顶什么用,所以只好来麻烦您了。”
贾代化这话真的很是不客气,这不是吧皇帝当自己孩子使唤吗!可是偏偏他又表示出了自家目前百事不理,万事不管的架势,十足的无赖样子,摆明了这次是麻烦上传,皇帝只觉得一股子气憋在了心里,怎么都不舒服。连着运了三次气,这才故作平静的从太监手里拿过了那个折子。
另一边史老爷从听到贾代化说话气,就觉得这背心有些冒汗,这什么姐夫啊!这说话和吃了枪药一样,这可是皇帝,皇帝,你怎么就不能好声好气的呢!这里可是两家前途都摆上了,你就不能消停些?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不过人家史老爷也是讲义气的,这个时候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装傻的跟着站在一边,等着皇帝的反应,想着,这要是万一皇帝生气了,自己该怎么缓转一下气氛,或许把这家里来人的事情再夸大一些,恩,这也是个法子。
就在史老爷胡思乱想的时候,那边皇帝已经看完了折子,他是越看眉头皱的越紧啊!皇帝和大臣毕竟是视角不一样,他看的更全面些,或者说他更多疑一些,看着这两家在这个折子上说的事情,在看看这送礼的名单,立马联想出了无数的因由,阴谋化了起来。
这些送礼的人是什么意思?这些人又都是谁的人?为什么这两家要告诉他?是不是他们发现了什么?难道这是他们了解到了什么?这是投诚?还是其他?自己是不是该顺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