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的胸膛都挺得老高了,只觉得这世上,自家侄子那就是一等一的人才啊!立马书信一封,给京城,给秦家,那都是快马送信,怎么也要把这喜讯在第一时间传到京城林家和秦家手里。让他们也一起分享一下林家的荣耀!
秦家那里路程太远,我们先说京城,林如海接到信的第一反应,那就是眼睛瞪得老大,他有点不敢置信啊!这个堂弟居然考了第七名!
在林如海看来,自家这个堂弟,那是什么都好,真的,无论是从知识面来说,还是脑子的机灵程度来说那都是一等一的,但是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写文章多了些匠气,少了些灵气,从他的角度来说,或许这是堂弟喜欢的东西太多了,对于文章不怎么上心,或者说从心底对于这样的应试文章没有什么大的兴趣,这才导致了这写文的时候有点像是茶壶里的饺子,底子里有货倒不出来!
不过在倒不出来,底气在哪里摆着,怎么着这中举还是可能的,最多是名次不好,所以他建议林朗参加乡试其实真的只是让他感受一下气氛,好紧紧神,说不得下次一下子就能考个好点的名次,甚至是什么解元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他真的是没有想到啊!不过是一次试水,自家堂弟直接考了一个第七名,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这样的年纪,这个第七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解元都要值钱啊!
解元这东西,三年一次,真心的在那些官员眼里不怎么值钱,只是百姓中名声大了些,可是如今呢!十五岁的举人,还是前十的,还是新皇登基之初的第一次乡试的举子,他甚至可以想见,以后自家这个弟弟在官场上会有怎么样的好运气了,真是让人羡慕妒忌啊!
至于林朗的文章怎么样?这真的是见仁见智的,最起码林如海就觉得自家弟弟写的这文章比起以前那些个堆砌起来的文章顺眼多了,多了生机,多了灵气,也多了一份潇洒的意味。也许正好遇上了喜欢他这样风格的官员直接推荐上去了也是可能的,至于主考官的想法?他不知道,不过想来也许是看着皇帝如今的年纪也不大,想着也许皇帝喜欢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说,做官的人想的就是多啊!不过是一个愤青加上一个热血青年,居然就让这些官员一个两个的都联系到了皇帝身上去了!这就是政治的牵绊性啊!
至于林朗定亲?林如海知道的比林朗自己都早,连礼物都准备好了,你还能说什么?林如海那是直接跳过了去看信的,顺便通知一声贾敏,把礼物准备的在加厚几分,谁让他们家麻烦了林朗这么多,还当了那么久的保姆呢!这在林朗大事的时候,那是怎么也要多表示一下的。比如送礼上要多费心些,比如定亲准备的东西里,好些个京城附近出产的,就有他们帮着采买准备什么的。一家人嘛!那就该按照一家人的样子办事啊!
第104章 秦家
岭南,将军府,一个三十来岁,上身穿枚红色比甲,浅枣红儒衫,□一条淡黄色襦裙,头戴八宝金凤头面的妇人正拿着一张单子和身边的婆子说着话,对着单子里头的东西,外头忽然就传来了一阵的喧哗,那妇人转过脸,露出一张银盘脸,远山眉,丹凤眼,眼神凌厉,脸带怒容。
“外头是什么人,这是内宅,怎么这样大呼小叫的,成什么体统,老大媳妇呢!去问问,是哪家的媳妇,这么不知道规矩。”
她这里才说完话,外头的声音越发的热闹了,隐约的还有她大儿媳的声音,这妇人诧异了起来,一项很是讲究体统的儿媳妇,今天这是怎么了?还没有等她问出口,门帘子一掀,一个看着二十来岁的,将将快三十的妇人走了进来,满脸的笑容,连身上那套杏黄色的冬衣上的牡丹似乎都鲜活了起来。一看到妇人就忍不住笑嘻嘻的开始行礼恭贺了起来。
“恭喜太太,贺喜太太了。”
说完故意停顿了一下,吊了一下胃口,果然那妇人一脸的疑惑。往四周看了看,只见那些才进来的人,也一个个都面带喜色,心里也知道估计是什么好事,索性便凑趣的说道:
“这是怎么说的?我有什么可贺喜的,难不成天上掉了个金子下来?”
这一说,大家都笑了,那新来的妇人拿着帕子,捂着嘴,笑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只怕是比金子还好呢!太太,苏州来信了,咱们三姑娘的未婚夫婿,您的亲亲小女婿,中了举人了,还是第七名!这才十五岁啊!就这样的出息了,可不是大喜事!?”
一听这话,那妇人果然欢喜无限,立马站了起来,脸上容光焕发了起来,伸着手,哆嗦了一下,忙不迭的说道:
“快,快,放赏,给送信的放赏,去告诉老爷,大爷他们,还有姑娘那里,都去告诉他们,咱们也一起欢喜欢喜,晚上让家里的孩子们一起吃酒,摆宴席!果然是比下金子还要好的事情!老大媳妇,这事归你置办了,好好的替你妹妹高兴高兴!”
另一边,后院的秦家三姑娘也从自家丫头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边上的丫头们一个个不断地恭喜,三姑娘还没有出嫁,不过是定亲,那三姑爷就已经是举人了,等到出嫁的时候,想来姑爷必定已经是金榜题名的进士,甚至有可能是状元郎了,这让那些丫头的眼睛一个个都开始闪着小星星,替自家姑娘欢喜的无以复加。
而三姑娘更是小脸羞得红红的,脸上绽开了甜甜的笑容,眼睛也变得分外的明亮了起来,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有什么比这样的消息更能让一个待嫁女儿心更安定的呢!
忙不得的,三姑娘往自己的闺房躲了去,直到自己亲娘过来,才羞恼的和娘亲说起了悄悄话,说着自己的喜悦。
说起秦家,秦老爷,也就是林朗的表伯父,和自家大伯差不多大,四十五六岁,在岭南也算的上是威名赫赫的人物,三品将军在这里,一个偏僻的边疆,绝对是属于位高权重的,除了岭南道的几个大佬,还有行军大总管之外,那是绝对的实力派大人物了。
他的原配妻子生了老大和老二,两个儿子,老大如今五品武职,就在军中,现年二十八岁,早就娶亲,有了一个嫡长女十一岁,还有个嫡子,今年八岁,庶子三岁,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老二六品,也是武职,驻守地方,今年二十四岁,也娶亲生子了,长子已经七岁,还有个庶长女四岁。
另外他还有庶子两个,一个是老三,二十岁,管着家中庶务,已经娶亲,刚生下一个嫡子,才一岁。老四今年十六岁,还没有入仕。
家中四个儿子,个个都是从小练武,随时能补入武职,这让秦家家教好,不出纨绔的名声,在岭南很是响亮。
至于女儿,长女,次女都是庶出,一个二十三岁,一个二十一岁,早就出嫁,嫁给了军中六品的武官,虽然都是寒门出身,也算是不错的亲事了。毕竟庶出这身份上的硬伤,若是一味想要嫁进世家,只能嫁给同样的庶子,别人家的庶子可不一定和秦家一样好好培养的。再说了,秦家孩子培养的好,还有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当家太太是继室,为了个贤惠的名声,为了不至于让嫡子专美于前,这太太也会对庶子庶女关照一二的。
最后三姑娘就是家中唯一的嫡出女儿了,也是继室太太唯一的孩子,十三岁的秦三姑娘。家中第七个孩子,也是目前她这一辈最小的一个。
要说这继室太太也算是个贤惠人,聪明人,当初原配先太太生了重病,仓促过世的时候,长子已经十岁,次子也是六岁了,老三和两个庶女也都已经出生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谁嫁进来当继室那其实都没什么前途,就是生了儿子,也不过是沾点幼子的光,其他一概没戏,那个时候给秦家说亲的人家,一个个说的都是人家的庶女之类的,只有这个继室太太的娘家说的是嫡女,就因为这继室太太自己也是有一个后妈的,还是没有兄弟,亲妈就生了她一个的那种。
好好的五品守备家的嫡女,居然给四品的将军家做继室,这让当时的一竿子人都傻眼了!只有这秦家太太很是冷静的就只给家里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嫁妆不能丢脸,愣是干脆的点头同意了婚事。
她想的很是明白,作为没娘的孩子,她的婚事永远都别想十全十美了,既然这样,还不如多要点实惠的。如今明显自家老爹老娘理亏,自己多要点嫁妆,他们必然会给,这样一来以后自己的日子就有了底气了。
至于什么别的什么浪漫的想法之类的,她更是早就没想法了!在她眼里,这样一个实权的将军,一个出息的人家,做一个继室,也比让家里嫁到什么名头好听的人家的纨绔子弟好多了!什么都是假的,日后的日子安生才是真的!秦家家教一向不错,她就算是继室,就算没有儿子,以后必然也能得到继子的赡养,她还愁什么!
果然,所有的事情都像是和她想的一样,虽然丈夫比她大了十三岁,虽然她进门四年才生了一个闺女,可是她在这个家里的地位确实稳稳地。丈夫敬重嫡妻,不是什么留恋美色的人,心思更是放在军营里多些,家里姨娘也都还算老实,不老实的也早就让先太太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她接手很轻松!
孩子的教养上,她更是直接放手,让自家丈夫自己掌控,父教子,母教女,理由充分,一视同仁,让她在府里下人的眼里也树立起了公正的形象。再加上不菲的嫁妆,管家理事的手段,便是秦家族里,她的名声也是很不错的,都说秦老爷有福气,先后两个太太都是贤惠能干的。
虽然她这么多年到底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四个儿子一个个对她都很尊敬,就是儿媳妇,也从不敢和她呛声。
到了如今,秦家第二代唯一的嫡女,自己的心肝宝贝终于要定亲了,这才是她最揪心的事情。她是武官的女儿,又是武将的妻子,还是武人的母亲,一辈子和武人,粗人打交道,没有离开过岭南半步,在她心里,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太苦,太累,自家的闺女怎么也该跳出这个圈子,到安生的地方去过好日子,林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家,苏州就是这样的好地方。
自家老太太的娘家,江南的书香世家,这绝对比岭南的那些个武将人家体面多了,这才配得上自家的闺女。为了这个她不知道费了多少的心思,这才说动了秦老爷,定下了这门亲事!至于什么老大家的闺女?她从来都不放在眼里,辈分在那里摆着呢!以前说起来也不过是好玩罢了,若是他们真的有心,林家又不是没人了!辈分年纪合适的好孩子多着呢!
果然她的眼光就是好啊!看看,这才多久,这孩子一下子就从小三元变成了举人老爷了。自家闺女果然天生就是享福的命啊!以后诰命是少不得得了。
“儿啊!如今你可知道了为娘的用心?那林朗,也算的上是你表哥,少年高才,从小就有神童的名声,如今小小年纪,就成了举人了,听说就是忠顺王爷,对他也很是欣赏,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要做官的,还是体面的官。“
说道这里,秦家太太拦住了自家的闺女,看着女儿依然羞怯的脸,懵懂的样子,小心的在她的耳边说道:
“别看咱们家如今也算是显赫,可是到底和林家是不一样的,那是出过侯爵的人家,是百年书香的人家,根底和咱们不一样,厚着呢,再说了文官也比武将值钱,尊贵的多。儿啊!你看看这个天下,除了京城那些个被夺了兵权的武将,那个不是在这样的边境荒蛮之地驻扎的,还时不时会有冲锋陷阵的危机,生命都不能保证,文官就不一样了,越是有本事的,越是在往京城里走,你表哥就是那种有本事的,以后说不得也会在京城做官,那样,孩子,你就不用再受边境之苦了,娘也算是放下心了。“
秦家太太第一次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把文武之别说的那样的清楚,让一直以自己爹爹,哥哥为荣的三姑娘有些傻眼了。
“娘,爹爹,爹爹很苦吗?可是我觉得爹爹很喜欢军营呢!“
“那是那些男人,他们性子粗,那里知道咱们女人受的罪,最要紧的是,这里的规矩太粗糙了,遇上个江南,京城什么来的人,一个个都喊我们是土包子,你说说,这不是打脸吗!娘我每次出门做客,都要打听清楚了,是不是有什么大地方来的客人,生怕给你爹丢脸,这憋屈啊!对了,儿啊!娘让你爹给忠顺王去信了,给你找个好嬷嬷,好好的教导你规矩,免得以后嫁人后不适应,到时候你可要好好学。“
秦家太太想起了关键事情,这事情原本不急,可是林朗中举了,那就表示他离做官也不远了,秦家自然也要抓紧时间,万一以后闺女嫁过去,和丈夫官场同僚的妻子不合群,那秦家可就出了大丑了!
秦家三姑娘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这嬷嬷有多厉害,只是觉得有些麻烦,可是想想也是为了自己好,便点了点头,再想想娘说的,才子什么的,脸又红了,随后突然想起,自己好像读的书也不多,女红也不是多好,还有管家也不怎么爱学,倒是舞枪弄棒的更厉害些,这下子急了,这可怎么好!到时候人家会不会以为自己也是个粗俗的女子?会不会给秦家丢脸?
可是这样的事情她能和谁说呢?娘?不好啊!以前自己老是拿丫头做的刺绣糊弄她,娘大概还以为自己女红不错呢!大嫂?这个时候大嫂正忙着自己嫁妆的事情呢!好像也不好麻烦!姐姐们都出嫁了!问不着!奶娘?在奶娘眼里自己什么都好!丫头更指望不上!
一家子都是武将果然就是不周全啊!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她的这些个烦恼,三姑娘忧伤了!
第105章 宝玉生病
林朗的成就是林家的光荣,林家兴奋的在不断的向所有认识的人家传递着喜讯,于是导致了这一个十五岁举人的影响力还在扩散,他一个人的崛起,导致衬托他这朵红花的绿叶们一瞬间就开始变得黯淡无光了,比如说贾家那个凤凰蛋。
贾宝玉虽然没有了玉,没有了含玉而生的荣耀,甚至成了京城的大笑话,一个他老娘为了家里的权利而人工制造光芒的大笑话,可是他的聪明,他的灵气,还有作诗时候的那种才华,在一些人的眼里还是很有些看头的,比如那个什么冯紫英,什么卫若兰,这样的世家子,他们愿意和贾宝玉交往其实很大程度就是一种武将人家对于读书人,对于文化人的一种天然的崇拜造成的。
在他们看来,没有了玉,宝玉还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将来说不得也能弄个功名什么的,比他们拿着命去打仗实在是太让人妒忌了!可是一瞬间,有一个神童,卫星般的崛起了。林家,那个林如海,贾宝玉的姑父家的堂弟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
虽然人还没有出现,可是凡是知道林如海的,和林如海有关系的人家,在林如海笑嘻嘻的,一反常态的得意的神色中看出了他心情很好,几经询问之下,得到了林如海小堂弟的好消息,一下子,京城世家大族的大人们妒忌了,深深的妒忌了!林家怎么就这么好命啊!出了一个林如海不算,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后备力量!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林家崛起那是必然的了!
甚至有些人还探听出了林家这个林如海的小堂弟居然还是忠顺王爷的表弟,这个关系更是火辣辣的实力派象征啊!
一时间探听林朗消息的人也多了起来,不少人家的下人开始和林家的下人接触上了,他们觉得,对于一个必定会到京城发展的官二代,他们还是知道的详细些比较好,万一对上,或者结交,自家也有点资料好参考不是!
林朗的资料很简单,可是也很震撼,打小是神童,十二岁就成为了江南十大才子中的一员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博览群书到了书院夫子,山长都赞叹的地步,十三岁就成为了苏州府历代科考以来最小的小三元,如今十五岁,成了举人,还是第七名的举人。
这一份履历太让人傻眼了,特别是有儿子的人家,那一个个都恨不得把自家儿子丢了,把林朗抢回家,塞到自家媳妇肚子里再生一遍!差距啊!这差距也太大了,太打击人,这样一比,自家的孩子这还用见人吗?简直都成了废物点心了!自己也不用见人了,生了这么些个没用的儿子,自己以后不是就成了教子无方的典型吗!太让人羡慕妒忌恨啊!
而那些个二十岁以下,或者说二十五岁以下,到现在任然一事无成,文不成武不就,当着纨绔,小日子过得很有滋味的人来说,林朗那就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啊!为了这么一个光听到名,还没有见到人的家伙,自己的屁股已经遭受了无数次的攻击了,这小子实在是太招人恨了。
贾宝玉第一次听到林朗的名字的时候是在外头喝冯紫英他们喝酒的时候,一听自己居然还有这么一个亲戚,傻眼了,这个时候他只有八岁,因为林黛玉没有住到贾家的事件,他和林家不怎么亲近,在加上家里的变故,让他变得有些敏感,也没有发表什么了不得的言论,甚至在玉也被带走后,更是失去了好些的精气神。
小孩子都有一种炫耀的潜意识,看看,你们都没有玉,可是我有,我就是不一样的,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这种被贾家所有人有意无意中培养出来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性子,让他很骄傲!
可是一瞬间,玉没有了,玉是造假出来的,不是自己生来就有的,这让他的骄傲被彻底打碎了!原来自己也不过是个凡人,是个和所有人一样的凡人,甚至,在贾政成了庶民,家里自家老娘没有了管家大全,还被关在佛堂,老太太都不在重视他之后,那种失落,那种被遗弃的感觉就充斥着他生活的所有环境里。
好不容易,他强打起精神,对比着贾环,想到自己还有的优势,自己是嫡出,自己还有朋友,世家大族的子弟都和自己做朋友,而不是和贾环,这让他心里又重新建立了信心。试着再一次走出家门,去感受自己的骄傲。可是打击又来了!林家的那个亲戚,算起来自己还要叫叔叔的人出现了。只是一个名字,就让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谈论他。
看看边上那些他的朋友们,嘴上说着讨厌,说着害人,可是他敏感的发现,这些人真的只是说说,眼睛里更多的是赞叹,是羡慕,是妒忌,他们也认为那个人的成就是了不起的,是值得骄傲的,值得人羡慕的。
贾宝玉沉默了,他听见了,那个人从小就是神童,自己呢?自己除了玉比较出名,好像没有神童这样的名声,还有他们说的,那个什么琴棋书画,什么天文地理,什么博学多才,他也比不上。他很妒忌,拼命的告诉自己,那个人比自己年纪大,学的多也是正常的,可是另一方面,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学这些要花多少时间,用去多少的精力。
听他们说起,他十二岁,这些才能在江南就已经排到了江南十大才子的行列,可见他真的是从小学起的,而且还是很有天分,学的很好的那种,不然不可能会这样的出名。这样一算,若是自己,给自己四年,到十二岁,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能不能也混一个京城十大才子?他真的不确定!
他不喜欢琴,听可以,弹不喜欢,他懒得动,棋?二姐姐也比他好!书!这个还行,还是抄书抄出来的,画?他没有耐心,四妹妹都开始学画了,他都没动过画笔!更别说什么天文地理了!他从不关心。
至于那些其他的科举的学问,他看着就头疼!这样一算,自己似乎差距大的都能让人甩出几条街了!
现实又一次的撕碎了他的骄傲!贾宝玉的精神又一次暴跌,怏怏的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并且一回家就倒在床上,第二天,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宝二爷又病了!起不来床了!饭都不喜欢吃了!
或许这是他唯一能用作发泄情绪的方式了,自暴自弃也好,逃避也好,他都不想出门了,深怕再一次听到林朗的消息,再一次给他一个打击!
只是在家也是有打击的,比如原本他一直以为他生病会让很多人来看他,最起码让他感受一下家人的温暖,可惜,他忘了,他已经不是以前的凤凰蛋了,他已经不受重视了!在没有了往来不绝的探望人群,就是老太太,也不过是打发人来看了一回,他的心更凉了。
更要命的是,贾政在知道贾宝玉生病后,来看了他一回,明明是探望生病的他,可是嘴里说的却依然是那个名字,林朗,口口声声的嘱咐他要学着人家的样子,多读书,要科考,要奋起直追!
贾宝玉含着泪,委屈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再也忍不住,躲在被子里痛哭起来,他觉得好生的委屈,觉得好生的凄凉!突然有了万事皆空的念头!
第106章 史家投诚
林家和忠顺王的关系再一些大家族里不是秘密,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更甚者,有些人还能知道些原本不该知道的秘密,比如说贾赦前些时候上的折子,史家就有人知道了。
史家三兄弟,如今只剩下了两个,一个是靠着自己立了大功,封了侯爵的,一个是继承了他家大哥的爵位的,一门双爵,端的是荣耀,可惜这好日子不过是过了没几年,皇帝换人做了,他们家立马就不值钱了,最要紧的是因为当初老二这个武功封爵,说起来还有些个猫腻,和当时某些实力派的支持很有些关系,这让史家一直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