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被孩子,特别是这样几个小孩子信任到了这个地步,拔高到了这个层次,他还是很高兴的!这说明自己被需要是不是!这是一种肯定啊!可是这奶爸不是好当的,特别是在他自己目前还处于半个孩子的状态下,还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情况下,这严重束缚了他的自由行动,比如他想要进空间做点什么,目前已经被夸张的排挤到了必须到茅房才能行动的地步了。
当然你会说,还可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可是人家奶娃想和你睡啊!你不同意人家就掉泪,你怎么办?而且来了一个,就会有两个,如今这林成瑄也加入到了他的卧房,成为了固定住户了,你怎么办?他不想自己突然从空间出来的时候看到两双亮闪闪的眼睛对着自己,于是乎,林朗只能委屈自己从茅房开展自己的地下活动了。
至于两个姑娘?如果她们能少往他身边凑,打着照顾弟弟的名头,偷吃自己私藏的私货的话,他会很高兴!
不对,如今也算高兴,毕竟是自己的侄子侄女,能和自己亲近,他也必须高兴!不过在这样的痛并快乐着的同时,他突然发现,自己也许可以理解贾政为什么对孩子那么严厉不近人情了,不是训斥就是责打,也许他也曾遭受到自己这样的待遇,可是他接受无能,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发明了用严厉掩饰自己的无措,与此同时也顺便解决了麻烦,这也是一些没有和孩子接触的经验,缺乏耐性,并且从法理上说的通的好法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和自己的茅房攻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第94章 林黛玉的厨艺

林朗对于自己这里的热闹说不清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老实说,他如今说是读书,其实该读的书,或者说科举用的上的书真的是已经读的差不多了,甚至在涉猎的范围上,已经不是一般人能赶得上的,毕竟他那个系统还是多少在这上头有些优势的,他真正需要下功夫的不过是多做一点文章,用熟练度来精益求精,争取到了考试的时候,随便什么题目都能一蹴而就,这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写,不断的练习。
也就是这样,他对于林家包子来他这里其实不是怎么在意,倒是让他多了好些事情可以做,免得一天到晚的读书写文章乏味,只是孩子,永远都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他会做什么,这才是林朗头疼的原因,这个时候,就是最大的林黛玉,其实也不过是虚岁七岁,原著中,刚刚到了第一次去贾府的年纪,天真,可爱,带着一丝骄傲的孩子,其他几个更是懵懂的很,毕竟林家不管是哪家,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后宅纷争,孩子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为难,孩子的天性更没有被压抑,这样的孩子都是可爱的,也是磨人的。
林朗感受到他们磨人的一面,那么自然也是会有让他欢喜感动的一面,比如这一次,他就觉得这些侄子侄女,就是再磨人些,他也是愿意和她们一起的,就因为他手里捧着的是一碗林黛玉同学亲手做的鱼片粥。
各位,你们有谁吃过林黛玉做的菜不?没有吧!林朗一下子得到这么一个待遇他能不激动?能不感到万分欣慰?是我也觉得万分荣幸啊!
只是这个粥,颜色好像有点不怎么样,怎么看着有点发黄?恩,也许,也许这鱼是煎过的?也是有可能的,每个人做法不一样啊!可以理解,只是怎么闻上去好像有点焦糊的味道?林朗不确定了!他是很感动,可是好歹他要先问清楚,万一被误伤了,这也是不怎么可取的,对吧!
“黛玉啊!这粥?这粥你是带着谁一起做的?”
古代大家闺秀学习厨艺,其实说白了,那就是知道怎么做的工序,然后坐在厨房,指挥着下人们动手,这就是亲自动手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洗手作羹汤的那种,人家大家小姐,手部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不会随便沾染些不必要的东西的,所以林朗决定问问到底是谁动手的,好确认一下。
不想一听这话,人家林黛玉眨巴一下眼睛,然后很傻很天真的说道:
“小叔?亲手做的为什么要带着人?亲手做不就是自己动手吗?黛儿很认真的,看了厨娘做了好多遍,每一步都看清楚了,这才动手的,除了鱼片是厨娘帮着片的其他的都是自己做的!真的。”
说道这里,人家林黛玉还不好意思,红着小脸,仰着脑袋,害羞的说道:
“小叔,厨娘说,我太小了,拿着刀不合适,所以黛儿偷懒了,不是自己片的鱼片,小叔是不是觉得黛儿做的不对?”
那求知的,委屈的,无措的目光啊!绝对是大杀器,林朗能怎么说?说就该自己拿刀,然后自己杀鱼,片鱼肉?他如今更想的是连做粥也不用她动手啊!还能怎么说?林朗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然后带着一丝僵硬的微笑,安慰她到:
“那里是做的不对,做的很好啊!你是女孩子,拿着刀实在是不像话,就是做粥,你也该让下人动手才是,万一伤着你怎么好!对了,黛儿,这粥你做了多少?是不是该先给六太爷送去?”
死道友不死贫道啊!这一个头一次做粥的孩子能做出什么来?林朗不敢想了,光是刚才那个焦糊的味道,泛黄的颜色,他就觉得自己实在是下不了口,还是接着送长辈的机会,消灭一下的好,至于送到六太爷那里以后怎么处理,到时候在想法子好了!
可惜,他的打算再一次被踢飞了,因为人家林黛玉很是乖巧的对着他说道:
“小叔,六太爷那里,黛儿怎么会忘记?这一次黛儿做了一锅呢!已经让人送过去了,就是叔祖母那里,黛儿也没有忘记,这一份是单独给小叔留的,感谢小叔一直照顾黛儿姐弟四人,这是是我们姐弟的孝心。”
完了,没法子推脱了,这都牵扯到了孝心问题上了,他还能说什么?他可以和林如海耍无赖,可以和别人比心机,甚至是算计人,也没有心理障碍,可是对于自家晚辈,还是一个名头传了不知道多少年,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拥有无数粉丝的侄女!七岁的侄女!他真的,做不出什么让她伤心的事情来。
看看这粥,林朗索性咬了咬牙,算了,大不了喝完粥直接吃一颗肠胃药好了,再不济也就是拉肚子,还能怎么的?又不会是毒药!最多难喝些!
心里建设了半天,林朗终于端起了碗,在周围或是眼红,或是期待,或是幸灾乐祸的眼神里,慢慢的喝了一口,咦!味道还行?意外啊!
林朗的眼睛亮了一下,迅速的再喝了一口,果然!出乎意料啊!居然没有让他觉得难吃,林朗眼睛迅速瞄了边上看着他喝粥,一脸欢喜的林黛玉,三口两口的把粥喝了下去,然后迅速打发了边上的人,跑到屋里,吞了一颗药丸子,想了想,又让人给自家祖父,伯娘各送了一颗,以防万一还是需要的。
至于是不是有后遗症,这个事情他需要调查一下,当然他不会傻傻的去问林黛玉,这样很容易伤害到人家脆弱的小心灵,他可不是什么残忍的怪蜀黎,让人去传来了厨房的厨娘,美其名曰是为了关照,以后不让姑娘亲自动手,免得伤了手,其实是为了询问着鱼片粥的加工过程,想知道这里头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正巧,人家厨娘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姑娘是个好学的,跟着婆子学了两日了,看着婆子煮粥,什么五米粥,杂粮粥,海胆粥,都看了个遍,最后才说是要做鱼片粥,说是看着就觉得清爽,婆子边说了些做粥的诀窍,今儿一早,姑娘就来找婆子,说要亲自做!婆子那里肯啊!这粗活那里是大家姑娘做的,可是姑娘愣是不停,把婆子关在了门外,不让婆子进去,除了最后实在是动不了那鱼,不知道这鱼肉怎么弄下来的,让婆子在外头片鱼,那厨房,婆子愣是没有能插上手啊!就是烧火,那也是姑娘的丫头做的,粥就是再拿小泥炉上熬得。别的婆子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大爷,您可千万别赶婆子走啊!婆子真是尽力了!”
厨娘都想哭了。当初大爷可是说过的,这厨房是自己的管辖范围,除了任何事情,坏了规矩,那都要把自己赶出去,这一次自己居然让姑娘进了厨房做了活,自己哪里还有活路啊!这不是抢饭碗吗!
林朗对于厨娘的饭碗问题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想头,他脑子里的反应是,这林黛玉怎么有戴笠的遗传,这保密工作做得够好的,愣是除了她自己,还有那个烧火的贴身丫头,就没有人知道这粥是怎么煮的,自己这下子想要知道这里头的事情,那是更不可能了,总不能去问她的小丫头吧!那不是摆明了不信任吗!这是要伤人心的。
哀叹一声,林朗只好作罢,只是这以后,对于黛玉的厨艺什么的直接放到了教程上,为了自己以后能吃的放心,或者说,吃的安全,他决定,找个好些的厨娘,索性在这方面好好的教导一下。
至于这粥到底造成了什么结果,这个林朗再也没有说过,只是第二天林朗去了主院,给六太爷看病,人家老人家一夜拉稀四次,差点虚脱,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好,至于这养病期间,林黛玉几次亲手做的爱心糕点什么的,林朗都以和药性冲突给回绝了!
当然这也是有代价的,比如他自己就不小心吃了几块,其中有一味还是黄连味道的,绝对的清火气,降血压!
当然人家也不是一点闪光点都没有的,林黛玉的熬粥的本事总算是出师了,连海胆粥也能顺利熬出来了!只不过这是在林朗关照了伯娘,教导了林黛玉有关于大家小姐保养手的一系列相关注意事项之后的事情了!
林朗深深的感谢这个时代关于亲手做菜的大家规矩,这让他的肠胃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就是六太爷在知道这有了厨娘教导厨艺,并严格遵守了世家大族规矩之后,偷偷的抹了抹冷汗!和林朗对视一眼,相互庆幸家理解,就差热泪盈眶喊同志了。
这个世道,当个长辈也不容易啊!当个和蔼的,有规矩的,受人爱戴的长辈更是不容易啊!绝对是冒着伤残的威胁的工作啊!

 

 

第95章 恩科的意义

新皇登基,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而且是历来从来没有变更的,一直作为保留项目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恩科,这一点从新皇和老皇帝还没有举行权利交接仪式,江南就开始大批出现南方远处州府的举人就能看出来,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是属于地球人都知道的了!
林朗呆在岛上,老实说,虽然依然消息灵通,但是心态上已经有了和在陆地上的人的隔阂,似乎变得格格不入起来,所以他在感受到自己心态变化的那一年开始,就把每年收账,年关查账的事情放到了安亭的老宅,也算是固定下了一个融入人群的习惯!免得自己以后真的成了那种‘世外高人’。
这一年他又一次在冬天的时候去安亭老宅,准备收取这一年的租子,接待各处管事,顺便查账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了不少的举人,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明年有将又一次大考!
林朗第一个反应就是算盘自家有多少的举人这次能上京参考!然后心里雀跃的让人去老家确认人数,并表示出资赞助他们路费。
林朗的这个举动,只要是这个时代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很理解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第一,家族利益问题,多一次科举的机会,那么家族就多了族人进入官场的机会,第二,那就是所谓恩科的特殊意义了。
前面说了,这新皇登基那是一定会有恩科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科考的事情,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政治手段的问题,从皇帝来说,这是示恩,是向天下表明他重视读书人的态度,是表示政权完美交接的一种仪式,而对于臣子们来说,大家族,用族中子弟参加恩科表示对于新皇的臣服,表示对于皇权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恩科一般考上的进士,那是属于新皇第一届天子门生,是有特殊意义的,在以后的官场上,只要你能活下来,绝对能混到实权部门。
至于说什么活下来,那也就是恩科进士的弊端了,那就是很有可能成为新皇和老皇帝新旧权利碰撞,或者说博弈中被摧残的炮灰!
不过人嘛,永远都是利益性的动物,只要有好处,自然就有人冲锋,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绝对不会是倒霉的那个,所以这恩科还是有很多人期待的,这不是,连林朗也觉得很有些搞头。
当然林朗和别人不一样,他还有一项杀手锏,那就是概率,他早先无聊的时候曾胡思乱想,恩,当然,他不无聊的时候也爱胡思乱想,他不是知道这个退位禅位什么的吗!就做了一个推算,用历代史书等书籍推算,发现,这个恩科有一个奇怪的规律,那就是凡是在恩科中名次靠前的,一般结果都不怎么好,相反倒是那些个名次一般的,不怎么惹人注意的,往往是最后的得意人。
有了这么一个结果他心里是很欢喜的,他早就摸清楚了自家那些人的底气,林家人读书好是不假,可是林家人身体不好更是事实,所以林家的子弟读书上又有些不务正业了,博采众长的有,喜欢杂学的有,甚至钻研其中一门钻研到了快要放弃其他学业的也有,但是就是没有专门往怎么考的再好一些研究的,没法子,一直以来他们都觉得自己和进士那是没缘分的,身体扛不住这九天的折磨啊!还能怎么的?弄个秀才什么的混个功名吧!就是有身体稍微强些的,弄个举人都要老命了,还能求啥!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对于应试文章绝对的没有多少优势啊!虽然这几年身体好的人多了,但是这习惯已经养成了,于是乎,先前林如海还曾感慨过,自家明明读书人多,聪明人也多,只是这考进士,只怕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力了,能多几个同进士也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可是想不到啊!如今有了恩科了,林朗心里偷笑啊!这才是好啊!林家出几个子弟,去京城考试,林家的态度表明了,考试中名次不好?炮灰的任务免除了,这才是大好事啊!
“大爷,老家的人说了,这次去的人只有两个,本来还有咱们家老爷的,这不是,咱们家老爷直接得了官职了吗!还有了进士的身份,这就省了事儿了,所以只有两个,听说大房的海老爷走之前就安排了,说是若有恩科,让他们直接住到京城他家去,那可是当初的侯爵府改建的,又大又好,划出个院子,那就不是什么事儿。”
阿吉已经是十j□j岁的人了,都定了亲了,身份更是直接巴拉到了管事,还是管着商铺货物的管事,走出去也算是有脸面的人了,消息更是精通,听到林朗要问老家的事情,都不用多交代,立马什么都弄清楚了,绝对是一个斥候的好材料啊!
林朗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然后带着一点考量的意味,继续问起了其他的情况:
“如今,咱们这里来的人多不?”
没说问的是什么人,可是阿吉确实是个人精,眼珠子一转立马明白了,笑嘻嘻的,带着一丝献媚的笑容,恭敬的回答:
“要说,这次人真是不少,就咱们安亭,这都已经有了三四十个举人了,听说是汇集到一起准备往苏州去呢!到了苏州在搭伙坐船往京城去,毕竟这人一多,凑着银钱坐船,更省钱些,就是咱们书铺,也接待了好几个关系不错的人家关照的借宿的举子。大爷,您说他们也是真会想法子,有两个是从福建路来的,一路上搭着伙,和咱们福建路的书铺掌柜说好了,每到一处,就住到咱们铺子里,省了房钱,饭前,还用帮着咱们带信,带东西的名头,挣了人情,读书人的脑子就是好啊!”
林朗笑了,阿吉这是说谁呢!这法子好像是他自己先提出来的吧,当初对着那些铺子掌柜的说要是交好读书人,多给些方便,力所能及帮着些,让读书人认可咱们书铺,以后书铺的生意能更好些。如今怎么一下子把这事情推出去了?
再看看他那招牌似的圆眼珠子滴溜溜的转,明白了,这是吃不准自己的态度,防着自己罚他呢!这家伙精怪啊!好在人还忠心,只要人忠心,有些事情他也不介意当不知道!
“恩,帮着些就帮着些吧!咱们家几代人力出仕的少,多结交些读书人总能让族人获利,人脉不就是这么累计的吗!行了,你去和铺子里的管事说,既然事情做了,那就做好,别花了力气还吃挂落。两面不讨好,恩,饭菜准备的好些,被子也厚实些,福建天热,他们不一定吃得消咱们这里的气候,对了,提醒他们,京城更冷,让他们自己准备棉袄。”
说道这里林朗挥了挥手,让阿吉出去,不想那家伙走了几步,又回头,欲言又止,林朗一看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说话:
“大爷,既然交好,那咱们要不把棉袄都准备上?”
他觉得既然说做了要做好,那全面些,弄好些不好吗?干嘛只是提醒,不是准备送去?
林朗又笑了,摇了摇头,原本不想解释,不过随即有改了主意,
“升米恩,斗米仇。这话你没听过?他们能依托咱们书铺,吃着免费的饭,住着免费的屋子,还有送信,送东西的借口,不落他们读书人的面子,没有了不受嗟来之食的尴尬,这就已经够了,提醒他们天时,告知要注意的地方,已经是做到了贴心,这就可以了,再送棉袄,火候就过了,他们会认为这是咱们林家的投资,在他们身上的投资,想着他们中了进士之后能给林家回报,这一下子就把林家帮助他们的恩情变成了利益的交换,不值钱了!明白了?”
林朗难得心情不错,好好的和阿吉解释了一遍,老实说要不是这阿吉是个可以j□j的,他还真是不想费这个功夫,不过看着他恍然大悟的样子,林朗满意了,功夫没有白费!再一次挥手,继续自己看账的工作。
年味越来越浓,直到进了十二月,安亭那些举人一个个都离开了,他们去了下一个目的地,苏州,接下来也许有人会直接往京城去,也有人会想着开了年再走,毕竟这一次过年就是新皇登基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京城不是一般的热闹,全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的官员进京,京城人气正旺,于此同时,京城这个时候物价一定也是最高,囊中羞涩的人当然更希望能在年后物价平复后入京,反正恩科时间再紧,也总要给天下举子一个赶路的时间不是!
林朗在收完了今年的入息,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岛上,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也许就是这样了!他如今还没有入仕,还能有笑看风云的闲情逸致!

 

 

第96章 京城风云

林朗这里舒服的享受着过年的乐趣,毫无压力的迎接自己十五岁的到来,另一边的京城却是风起云涌,让林如海在这其中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风声鹤唳。
林如海坐在京城林府的书房,揉着脑袋,皱着眉头,对着桌子上一沓子帖子发愁的很,这些都是一些旧识的帖子,有的是请戏酒的,有的是准备上门拜访的,还有的是提前送年礼的。看着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可是细细看看就能发现这里头暗藏的意思。
这些个旧识,旧交里有好些已经有多年没有怎么联系了,可是在这么关键敏感的新旧皇权交替的时候来了帖子,到底有什么目的?
还有几家那是家境属于很一般,甚至是属于官员中中等偏下的人家,往年最多见到了打个招呼的人家,这个时候却来送礼,还是厚礼,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家境承受水平,这又是为了什么?
傻子都知道这里头有问题,可是问题是林如海就是知道问题,一时间也没法子立马做出判断。他唯一能知道的是,这些人里,最起码有一半估计是以前和那些个皇子什么的有过联系,或者是表示过支持的,如今到了新皇确立了,从龙之功的美梦破灭了,所以开始慌张了,想着多找些关系,把自家保住,免得受了牵连,比如那几个以前关系还不错的,他多少心里有数,至于那个送厚礼的,他大约猜想,这礼物根本就不是他家出的,估计是后头有主子。
说来也是奇怪,这不管是当官的也好,一般的读书人家也罢,最喜欢调头的都是家里家底很不错的,或者说是位高权重的,至于那些寒门上来的,或者说是官职上差一些的,反而有点子认死理,这要真说出去有点不可思议,可是若是换位思考一下,倒是也能理解。
家大业大,责任自然也更重,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很有些缩手缩脚的感觉,因为往往一个决定,那就是全族的命运翻天覆地,这对于大家族的人来说,天然的就约束了他们冒险的勇气。不过像是贾家那样的额,也是怪胎,做的有点过了,人家最多暗地里不把事情做绝而已。没有他们那样做个墙头草还弄得明目张胆的人家,这已经不是谨慎,而是愚蠢了!
倒是那些个寒门子弟,负担小,属于一家一户的决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牵绊,有些个还保留着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节气,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事对于功名追求更富有下注的勇气,有着赌徒的疯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最后的关头,还是有些人为了那些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夺权者孤注一掷的。
林如海翻了翻那些帖子,心里免不得有些腻味。不管是为了断尾求生的,还是找人保护的,甚至是最后关头准备再次掀起风浪的,怎么一个个都想着来找我呢!如今江南,不对,应该说扬州盐政已经没有了以前那么敏感了,他们这死抓着自己,不是给自己添乱吗!他还想着安生的过完这个过渡阶段呢!再说了他们凭什么以为自己就是个能左右结局的人呢?没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