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武士,拉开他们!”
眼瞅着情形不对,马奇可就顾不得许多了,端出领侍卫内大臣的架子,跑到了殿前,喊来了在殿外轮值的大内侍卫们,一声断喝之下,自有一众大内侍卫们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将打成了一团的三人尽皆拉将开来,可拉得住人,却堵不住三位阿哥的嘴,大殿里的骂声、哭声、吵嚷声噪杂成了一旁,当真好不热闹!
第190章 养心殿里耍太极(一)
康熙四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巳时过半,碧空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京郊五里亭外,连绵之枫树尽皆火红,风起处,树叶齐动,摇曳出一派绚烂之妖冶,好一副秋高气爽之美景,只是端坐在亭子里的胤礽却无心去欣赏,脸色木然地低着头,虽无甚言语,可微皱着的眉头却显示出了胤礽的心情并不是太好。
太子心情不好,等候在亭外的大小官员们自也就不敢乱说乱动,数千人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道旁,远眺着官路的尽头,默默地等待着,只是不时瞟向太子的眼神里却不免多了几分的复杂,没旁的,只因即将归来的那位主儿三爷可是挟不世之功凯旋而归的,相形之下,本该光芒万丈的太子显然就黯淡了不老少,一众人等可都在等着看太子与三爷碰面之际,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来着。
“看,来了,来了!”
等待复等待,巳时将尽之际,官道远端的弯角处一阵烟尘滚滚而起,旋即便见数百骑兵簇拥着数辆马车从山弯处冲了出来,当先一面明黄大旗迎风招展,一见及此,原本安静等待着的众官员们不禁便为之骚动了起来。
“启禀太子殿下,诚郡王车驾将至。”
眼瞅着三爷一行人马正高速奔驰而来,原本站在亭子外看动静的东宫副主事宦官赵晓潇自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一旋身,匆匆行进了亭子中,凑到了太子的近前,小心翼翼地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
胤礽显见是听到了赵晓潇的禀报,可人却依旧端坐着不动,甚至连头都不曾抬上一下,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
“殿下…”
胤礽此番乃是代天子郊迎,为的便是给三爷以礼遇,倘若摆出一派太子的派头,显然是要遭人诟病的,万一被言官参上一本,那可不是好耍的事儿,有鉴于此,赵晓潇自不敢放任太子任性胡为了去,这一见太子半晌没动弹,不得不再次小声地轻唤着。
“哼!”
太子如今最不待见的便是三爷了,不为别的,只因三爷这几年来功勋卓著,对胤礽已是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偏偏老爷子此番还要他胤礽来给三爷送礼遇,这不是往他的伤口上洒盐么,一念及此,胤礽的脸色可就更难看了几分,奈何皇命难为,纵使再不情愿,太子也不好再端坐着不动了,只是心中的块垒却是难消,这便将气撒到了赵晓潇的头上,不单怒瞪了其一眼,更是重重地冷哼了一声,而后,满脸悻悻然地一拂大袖子,缓步行出了五里亭。
“臣弟叩见太子哥哥!”
“臣侄叩见太子殿下!”
三爷一行来得极快,太子方才步出五里亭不多会,大队人马已是来到了近前,马车方才停稳,就见车帘子一掀,三爷父子已是一先一后地从马车里行将下来,各自一整衣衫,疾步抢到了太子近前,齐齐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免了,三弟这一去辛苦了,为兄奉皇阿玛之旨意,特来此迎候三弟之大驾,且就一并进宫去好了。”
胤礽虽是极度不待见三爷,可在这等隆重之场合下,却也不致于弱智到给三爷脸色看之地步,面对着三爷父子的行礼,胤礽面带微笑地虚抬了下手,煞是和煦地叫了起,只是话却是说得颇显急了些,也没等三爷父子谢恩呢,便急吼吼地打算将此番郊迎仪式草草收尾了之,显见是不想让三爷有甚荣耀之感。
“谢太子殿下隆恩。”
三爷原也没指望太子能有啥好礼遇,自是不会因太子这般做作而动气,也就是依着朝规谢了恩,便即站了起来,并无甚旁的寒暄之言,至于弘晴么,虽是看太子极为不顺眼,心底里倒是狠狠地鄙夷了太子一把,可并未表现出来,跟着谢了恩,而后便即默默无语地站在了三爷的身后。
“三弟,请罢,皇阿玛可是在宫里等了多时了的。”
太子显然没甚寒暄的兴致,三爷父子方才起了身,他便已是有些个急不可耐地出言催请了一句道。
“太子哥哥,请!”
照常规,这等郊迎之规格仪式繁多,奏乐、夸官之类的都属于题中应有之义,可被太子这么一催,后头那些荣耀的玩意儿就全都省了去,这显然是在公然落三爷的面子,然则三爷却似乎并不在意,压根儿就没提那个茬,笑呵呵地躬身一摆手,从容地应了一声。
“嗯,好!”
太子本以为三爷受了冷遇定会有所不满,却没想到三爷浑然无事人一般,自不免有些个一拳打到了空处的郁闷感,脸皮子不由自主地便抽搐了几下,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而后便自顾自地一旋身,丢下茫然不知所谓的诸多官员,径自上了边上的马车。
“有劳诸公前来迎候,小王感激不尽,今皇阿玛有急召,小王实不敢多有耽搁,怠慢处,还请多多包涵则个。”
三爷并未急着走,而是恭谦地等候太子上了马车之后,这才朝着一众前来迎接的官员们作了个团团揖,满是歉意地致歉了一番。
“王爷客气了,您请!”
“王爷辛苦了,下官等恭送王爷!”
…
众官员们都是一大早便奉旨前来京郊的,这都等了近一个时辰了,虽说是圣命有定,心下里自也不免有些不甚情愿,再被太子这般胡搅一通,自是更觉无趣,可一听得三爷如此说法,众人的心可就暖了不老少,纷纷回礼不迭,一时间场面倒也乱中颇见热闹的。
得,老爹表现得不错,有点明君之气象了!
三爷这么番举动虽无甚稀奇之处,也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儿罢了,可效果却是奇佳,至少在弘晴看来是如此,自不免在心里头狠夸了三爷一把。
“小王先行一步了,诸公也都请了罢。”
三爷风度翩翩地再次行了个团团揖,交待了句场面话,而后领着弘晴便在众人的恭送声中上了马车。
“哼!沽名钓誉,走!”
太子虽先上了车,可隔着车帘子却是将三爷的举动全都瞧在了眼中,心中嫉妒之火登时便大起了,阴沉着脸,低骂了一声,也不等三爷那头准备就绪,便已是气急败坏地下了令。
“起驾!”
太子既已开了金口,赵晓潇自不敢怠慢了去,赶忙扯着嗓子呼喝了一声,旋即便见太子车驾缓缓启动,在千余东宫卫士的簇拥下,一路向京城行了去。
“跟上。”
三爷方才刚进了马车,车帘子都尚未放下,入眼便见太子那头的车队赫然已是开动了,眉头不由地便是一皱,可也没多言,只是声线淡然地吭了一声,旋即,三爷一行的车队也缓缓启动,遥遥地跟在了太子一行的后头…
“陛下有旨,宣,诚郡王胤祉,多罗贝勒弘晴养心殿觐见!”
待得到了皇城宫门前,太子并未等候三爷父子,自顾自地便进宫去交割了郊迎的差使,只留下三爷父子俩在宫门处等着,好在父子俩也没等上多长的时间,一炷香之后,便见奏事房总管太监秦无庸领着两名小太监急匆匆地从天安门里行了出来,宣了老爷子的口谕。
“有劳秦公公了!小王此番从河南归来,行色匆匆,不曾带甚奢侈之物,也就是几盒鱼干,若是公公不嫌弃,回头小王让人给您送了去。”
三爷领旨谢了恩之后,借着起身的机会,手指轻轻一弹,一张折叠好的银票子已是顺顺溜溜地弹进了秦无庸的宽大衣袖中,口里头还没忘客套上一番,礼数当真是周全万分。
“呵,那敢情好,老奴离乡多年,还真就想着黄河鲤鱼干了,能得此物,实在老奴之幸也,就多谢王爷赏赐了。”
秦无庸受惯了礼,对银票之类的其实并不是太感兴趣,倒是对三爷所说的黄河鲤鱼干分外的激动,不为别的,只因其正是河南兰仪人,六岁离家入宫,这都已是近四十年过去了,还真就没能再回过乡,对来自家乡的特产自也就格外的想念,一张老脸都因此笑成了朵菊花。
“公公客气了,顺手之劳而已,皇阿玛这一向可好?”
三爷的礼自然不是白送的,要的便是让秦无庸感激,为的便是探问一下老爷子眼下的心情究竟如何。
“四爷、八爷都正陪着圣上呢,就差您了,三爷,您请。”
秦无庸能成为老爷子身边最听用之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哪怕三爷问得含蓄,可他却是一听便懂的,这一回答起来么,自然也就跟着含蓄上了一把,至于三爷能否听得懂,秦无庸可就不管了。
“公公,请!”
三爷乃精明之辈,只一听便已明了了秦无庸此言背后的未尽之言,左右不过是在提醒三爷此去必是为了议清欠之事,要三爷有个打艰苦战的思想准备,这一点,三爷心中早已有数,却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也没怎么多寒暄,笑呵呵地朝着秦无庸拱了拱手,一抖大袖子,领着弘晴便行进了宫门,疾步向养心殿方向赶了去。
第191章 养心殿里耍太极(二)
“儿臣(孙儿)叩见皇阿玛(皇玛法)!”
天安门离养心殿虽是有段距离,可也并不算远,走上一炷香的时间也就到了,待得进了殿,入眼便见老爷子面色微黯地端坐在上首,几位阿哥以及众大学士们则分列两旁,三爷父子自不敢稍有耽搁,紧赶着抢到了御前,各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平身罢。”
这一见三爷父子到来,老爷子原本平板着的脸色顿时便和缓了下来,虚抬了下手,甚是和煦地叫了起。
“儿臣(孙儿)谢皇阿玛(皇玛法)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尽管早已料到老爷子对自个儿河南一行的结果相当之满意,可没见到老爷子之前,三爷自不免还是有些忐忑的,此际一见老爷子丽色和言,心中的些许不安立马便烟消云散了去,但却不敢失了礼数,恭敬万分地磕了个头,谢过了恩,这才站了起来,垂手而立,作出一派恭听老爷子训示之模样。
“老三此番差使办得不错,朕心甚慰。”
望着三爷那远比往日要见清瘦的面容,老爷子心中不禁微微一荡,嘉许地点了点头,对三爷此番赈灾差使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此言一出,太子等几个在殿中的阿哥尽皆脸色微变,望向三爷的目光里尽皆闪烁着嫉恨之精芒,此时此刻的三爷赫然已成了众矢之的。
“皇阿玛谬赞了,儿臣不过尽本分事耳,但有所成,皆有赖皇阿玛之鸿恩浩荡,又有下头官民一体用心,儿臣惶恐,实不敢贪天功为己功。”
一听老爷子如此夸赞,三爷一开始还真有些飘飘然,可猛然感应到一众兄弟们投将过来的不善之目光,心头不禁为之一沉,立马便警醒了过来,好在城府足够深,却也没露出啥不应有的破绽,紧赶着躬身逊谢了一番,应对倒也得体大方。
“嗯,尔能知进退而懂谦让,怕不是好的,然,于朕面前,却也无须过谦,此番河南一事,赈灾无碍算是一功;身先士卒,平灭白莲教匪患又是一功;治河有道也是一功,上海运折子,敢为天下先,还是一功,有此四大功在,朕若是不赏,岂不昏庸?秦无庸!”
老爷子微笑着伸出了一只巴掌,板着手指算起了三爷的功劳,每算一桩,几位阿哥的脸色便更黑上几分,没旁的,就是被浓烈至极的嫉妒之情生生憋得喘不过气来。
“老奴在!”
听得老爷子点了名,侍立在一旁的秦无庸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了诺。
“宣!”
老爷子没甚废话,只是一摆手,道出了个字来。
“喳!”
老爷子金口一开,秦无庸哪敢稍有耽搁,紧赶着应了一声,几步走到了前墀的台阶前,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圣旨,缓缓地摊将开来,中气十足地高声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诚郡王胤祉公忠体国,识大体,知进退,当为臣工之楷模,特晋封为成亲王,钦此!”
“嘶…”
“呼…”
…
三爷此番功劳立得大,众阿哥们自是早就料到老爷子会有重赏,却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晋升三爷为亲王,这可是所有阿哥里的头一个,一举将众兄弟们全都踩在了脚下,论位分,也就仅仅只在太子之下,这等情形一出,众阿哥们全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了口凉气,陪侍在侧的一众大学士们同样也被这等赏赐震得个头晕目眩地尽皆呆愣在了当场。
亲王?老爷子这是要作甚来着!
别说一众人等没想到老爷子会来上这么一手,便是自认已熟知大势的弘晴也同样为之一愣,概因这等赏赐实在是太重了些,如此一来,原本就惹众阿哥眼红的三爷岂不就将成了公敌?弘晴一时间还真有些看不透老爷子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是真的看中了三爷,还是要拿三爷出来当众阿哥们的标靶?前者么,弘晴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可万一要是后者,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不为别的,只因三爷眼下所拥有的实力虽已是不小,却断无可能扛得住几方面的夹攻,一旦稍有闪失,那绝对是倾巢之祸!
“皇阿玛在上,儿臣实当不得如此之重赏,儿臣虽薄有微功,却尽皆是托皇阿玛之鸿恩浩荡所致,既不如大哥日夜坐镇宫禁之勤勉,也不及四弟操持户部之劳心,前番犬子晋多罗贝勒,已是超拔,今若是儿臣再受此爵,物议难免,还请皇阿玛收回成命,儿臣万不敢从也!”
亲王的爵位固然是好东西,三爷可是心动得很,然则却并未被此封赏冲昏了头脑,一念及自个儿十有八九将成为众矢之的,三爷可就不免有些心惊肉跳了起来,哪敢真就此谢了赏,忙不迭地趴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般地出言请辞了起来。
“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朕意已决,尔不必再辞。”
三爷说得倒是诚恳,可老爷子却是不为所动,一摆手,语调决然地否决了三爷的请辞。
“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爷心中虽依旧忐忑不定,可老爷子既然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三爷自是不敢再强辞,也就只能是诚惶诚恐地谢了恩。
“嗯,尔且平身罢。”
这一见三爷已是受了赏,老爷子欣慰地点了点头,一捋胸前的长须,和煦地叫了起。
“儿臣谢皇阿玛隆恩。”
三爷小心翼翼地谢了一声,而后站将起来,躬身垂手而立,恭谦地等待着老爷子的训示。
“老三,你这段时日虽远在河南,可想来对朝中近来之事也该是有耳闻的罢,且说说看,这清欠一事当何以为继方好?”
赏赐之事一毕,老爷子也没多寒暄,直截了当地便转入了正题。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于路上曾阅过邸报,对清欠一事仅略知一二,实不敢妄言。”
一听老爷子果然将清欠的事儿挑明了出来,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三爷还是禁不住一阵紧张,并不敢一上来便大炮乱开,而是谦逊无比地应答了一句道。
“无妨,言者无罪,朕只想知晓尔对此有甚看法。”
老爷子既已起意要将此事交给三爷去收拾,自不会因三爷的几句自谦话便作了罢论,但见老爷子一摆手,语气决然地往下追问着,摆明了是要三爷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皇阿玛明鉴,儿臣对此事仅仅一知半解,实不敢言有甚看法,然,若是皇阿玛信重,儿臣愿担此责。”
看法自然是有的,弘晴早就将一切都已尽皆剖析得个分明了,只是火候未到,三爷并不打算在此际将四策尽皆道了出来,不过么,对于承担收尾之重任,三爷却是没半点的含糊,干脆无比地便自请了起来。
“皇阿玛,儿臣以为三哥虽是理政之能手,然,毕竟未经事由,骤然担之,恐有不妥,儿臣愿接着办将下去,还请皇阿玛成全。”
四爷如今管着户部,自是不愿三爷在自家地盘上横插一手,再说了,这清欠的差使本是四爷经手的,如今若是换上了三爷,岂不是明告天下人他四爷不及三爷能耐么?这等后果可不是四爷所能担得起了,这一听三爷自请,自是有些吃不住劲了,也不等老爷子开口,便已是从旁闪了出来,高声请命道。
“皇阿玛,儿臣以为四弟所言甚是,还请皇阿玛三思!”
太子虽看四爷也不怎么顺眼,可更忌惮的人却是三爷,自不免担心三爷又在此事上建了功,这便跟着也站了出来,高声附和了一句道。
“皇阿玛明鉴,儿臣以为四哥勇于任事之用心怕不是好的,只是前番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实不宜再接着硬办下去,倒是三哥一向宽仁有度,又严于利己,确是办此差使之不二人选也,还请皇阿玛圣断!”
眼瞅着太子与四爷又有了合作的迹象,八爷可就有些沉不住气了,只是他自己却是不好在此时出面唱反调,这便悄然朝着九爷使了个眼神,旋即便见九爷昂然而出,一边猛贬四爷,一边狠狠地捧了三爷一把。
“皇阿玛,儿臣以为九弟所言大谬也,此乃追比之要务也,宽仁有度实不足以成事,还是由四弟接着为之,方是正途,此儿臣之浅见也,还望皇阿玛明察。”
这一见几个弟弟都冒了出来,大阿哥也忍不住了,他可不想再看到三爷又立新功,这便也跟着从旁站了出来,毫无顾忌地将九爷之言驳斥了一番。
“皇阿玛,儿臣以为大哥所言殊为不妥,四哥也说了,三哥乃理政之能手,似如今这等乱麻一般之局面,还须得有三哥这等大才方能稳妥行了去,除此之外,再无一人可为之!”
八爷此番算计良多,为的便是要坑三爷一把,又岂能真让大阿哥等人搅合了去,眼见九爷势单力孤,他可就稳不住了,也从旁站了出来,力挺了三爷一回。
嘿,还真是群魔乱舞来着,得,这帮家伙怕都没安啥好心,这回可是有热闹看了!
一众阿哥们争先恐后地冒将出来,意见完全相左,争执得好不热闹,当即就令一众大学士们全都看得有些个傻了眼,唯独弘晴却是从其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脑筋立马便高速运转了起来。
第192章 养心殿里耍太极(三)
看来八爷此番是准备得很充足么,这是要挖坑等咱家三爷往下跳的节奏来着,嘿,走着瞧好了!
弘晴的脑筋转得飞快,电光火石间便已猜到了八爷力挺三爷的用心之所在,只是一时间还无法看透八爷究竟都准备了些啥大餐,可不管怎么说,此等情形下,三爷其实都没有退缩的余地,哪怕再难,也须得硬上,只消过得了这一关,在夺嫡路上,三爷就已领先了其余阿哥一大步,只要后头不犯下太大的错误,众阿哥们要想超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老爹啊老爹,您老可千万要顶住了!
尽管事先已是跟三爷商议过多回了,可还真就没预见到眼下这等众阿哥们乱争的情形,弘晴自不免有些担心三爷沉不住气,真要是当庭将善后四策全盘托出,倒也不是不行,可如此一来,却有可能会令老爷子起了猜忌之心,道理很简单,你三爷人在外地办差,赈灾事务千头万绪,居然还能分心去整出清欠的善后之策,还不早早报将上来,偏偏要等到局势不可收拾之际,方才跳出来抢功,这等居心怕就有些叵测了,正因为此,弘晴还真就怕性格上有缺陷的三爷会顶不住压力,只是这当口上,弘晴也实不宜出头干预局势的进展,否则的话,便有喧宾夺主之嫌疑,还真就只能是默默地祈祷三爷能雄起一回了的。
“老三,你几位兄弟都信你不过,尔可有甚要说的么,嗯?”
老爷子没去理会一众阿哥们的进言,眉头一扬,似笑非笑地看着三爷,声线平和地问了一句道。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愿担此责!”
三爷乃是精明人,自是清楚此际断不容退缩,甚至不能有半点的迟疑,否则的话,原本在老爷子心目中所树立起来的形象便会有崩塌的风险,自不敢有丝毫的迁延,脸色一肃,已是毅然决然地再次请命道。
“嗯,尔能有此信心怕不是好的,朕自信得过,然,此事干系朝廷基石,朕却是须得心中有数方可,尔这便说说看,当何如之为妥?”
老爷子要的可不是三爷的表决心,而是想知晓三爷的全盘部署,这一见三爷始终不肯转入正题,老爷子似乎有些不满了,眉头微微一皱,语带一丝不悦地往下追问道。
“皇阿玛明鉴,儿臣对眼下之局势尚自朦胧,无调查,实不敢妄言,还请皇阿玛给儿臣几日时间,容儿臣理清干系之后,再来禀呈。”
老爷子的眉头虽只是微皱着,可带给三爷的压力却是极大,心中忐忑之下,险险些就有些吃不住劲了,善后四策都已到了嘴边,好在及时猛醒了过来,这便强压住心头的撞鹿,恭谦地回答了一句道。
“嗯,朕准了,回头朕给你旨意,且与老四一道交割了,后日一早,朕可是要看你的条陈的,能办到否?”
老爷子可不相信三爷心中毫无韬略,此时一见三爷光玩太极推手,却不肯吐实,心中本有些不喜,可转念一想,此事干系重大,三爷要求稳妥,谨慎些倒也是应该的,自也就没再往下催逼,而是沉吟着点了点头,答应了三爷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