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站在德妃身边的探春,胤祯漫不经心的道:“额娘,这个丫头好像在哪见过?”德妃瞪了他一眼道:“你来这里好几次,难道是没有见过的?几年刚选上来的,倒是个利落能干的丫头。你若是喜欢就领回府里去吧。”胤祯摇头道:“不对,这丫头...是贾家的人吧。”探春连忙道:“回十四爷,奴婢贾探春。”胤祯点头,“爷记起来了,那年和九哥十哥去贾家的时候见过一次。”德妃也记起来了,那次胤祯还被康熙罚跪跪的膝盖都青了。想到这里冷冷的哼了一声。

胤祯含笑打量了探春一番,回头对德妃笑道:“额娘,四哥大婚想必府里也没人服侍新四嫂。不如今把这丫头送给四哥吧。”德妃宠溺的看着儿子道:“你说是就是吧。回头额娘就给送过去。”胤祯笑道:“那玉格格可是个了不得的角色,儿子看这丫头长的不错。额娘可别让玉格格欺负她啊。”

探春跪在地上,听着胤祯和德妃言语之间就准备把自己转手送人。不由得咬紧了牙。身份低下的人是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未来的,所以她一定要的道权势和名位。虽然雍亲王府并不是自己想去的目标,但是如果只能去那里,就算要和玉格格争她也一定要争赢。

第十九章 难得逍遥 如海惜才

按理说,指过婚的男女婚前是不应该再见面的。但是林家到底不是一般的人家,林如海也不是死读书的迂腐之人。指了婚还不让见面培养感情难不成还要结了婚以后再慢慢培养?所以,胤禛每每的登门到访并没有被人拦截,不然的话,堂堂雍亲王很有可能要效仿宵小翻墙入户探佳人了。

十二月二十九,胤禛在康熙特派的礼部大臣和皇室宗亲的陪同下正式上门拜见了岳父岳母送上了聘礼,这桩婚事就正式的进入准备阶段了。这些倒不敢胤禛和黛玉的事情。自然有礼部和宗人府内务府的官员们忙的人仰马翻。而此时,这两个人正逍遥的在城外某处山灵水秀的地方培养关情呢。

“云淑姐姐.....”黛玉好奇的看着云淑手里好像软绵绵的小娃娃,几个月不见,云淑竟然连小娃娃都抱在手里了,“云淑姐姐,小娃娃什么时候生的?”云淑一脸幸福的抱着手里的宝宝笑道:“托每每和四爷的福,十二月初九生的。”正是黛玉和胤禛指婚的那一天,云淑打趣的看着黛玉笑道:“妹妹,四爷,恭喜你们了。”胤禛有些不悦的看了看眼前这对颇为碍眼的夫妻道:“你们来干什么?”他和黛儿趁着过年不用上朝的机会才出城来不过几天,这些人跟过来干什么?”

柳湘莲冷峻的脸上带着笑意道:“回四爷的话,上次的事情让咱们很是担心。四爷带着格格在城外湘莲放心不下,特地带了人前来护驾。”其实他是被云淑磨得没办法了才来的,多了个孩子现在家里云淑最大幸好找到个还算光明正大的借口。柳湘莲在心中庆幸。胤禛冷冰冰的哼了一声,他哪里会信柳湘莲这么撇脚的借口。

黛玉可没有功夫管这些,只是一个劲的听着云淑怀里的孩子看。刚刚张开了的孩子小脸水嫩嫩的让人恨不得捏上两把。黛玉好奇的伸手摇摇小娃娃的小手问道:“是个男娃娃还是女娃娃?”云淑笑道:“是个男孩儿。”

“叫什么名字?”黛玉是从来没见过婴儿的,对这个显得可爱无比的娃娃有无限的兴趣。柳湘莲笑道:“柳焱攸。”名字是云淑取得,他也不知道没什么翻了好几个月书的云淑最后给儿子去了三把火的名字,不过妻子喜欢就好。对于这些柳湘莲并不十分在意。黛玉扬眉浅笑道:“火花飘舞?云淑姐姐希望这娃娃自由自在的绽放自己的光芒?”云淑笑道:“我现在却有些后悔了,只盼望他长大了不要四处放火才好。玉儿妹妹要不要抱抱娃娃?”黛玉眨眨眼睛,“可以吗?”小娃娃好像很脆弱的样子,她有点不敢抱。胤禛将她拉了回来圈进自己怀里低声道:“等咱们以后有了孩子你再抱。”瞪了一眼那对无聊的夫妇告诫他们不要跟来,便牵着黛玉远去了。

看着那一高一矮相依的两个背影,柳湘莲轻声道:“你可以放心了吧?”云淑靠在柳湘莲怀里点头道:“恩,看来还不错的样子。我的眼光果然不错啊。只有玉儿妹妹才抓得住四爷的心。对了,九爷去见过阿玛的事情要不要告诉四爷?”柳湘莲想了想道:“已经放到四爷的书案上了。”昨天晚上,那拉家的人来找云淑说九贝子胤禟去他们家拜访了。话里话外都是雍亲王娶了新福晋,处处都压过已故去的元福晋一头之类的。总之就是给那拉家上眼药的意思。却不知道,云淑诈死后就回去见过那拉家的大家长他的爱吗费扬古了。当费扬古得知女儿未嫁之前还有那么一段情的时候吓得险些昏厥过去。若不是四爷帮着遮掩,不止他女儿就是整个那拉家也没有好果子吃,因此对胤禛可以说得上是感恩戴德。费扬古原本就是个颇为正直的人,就是从前身为胤禛的岳父也没有怎么参与过夺嫡之争,何况是现在。哪里会受胤禟挑拨。应酬了一番之后立即派人通知了云淑。

“他们就是不肯死心就是了。”

柳湘莲冷笑道:“那个位置的吸引力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让人死心的?不然的话从古至今也没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了。”

胤禛带着黛玉骑着马儿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黛玉不会骑马,小时候还可以由人带着,长大了就更少骑了。因此坐在马背上很是高兴,脸颊也是红彤彤的如摸了胭脂一般的美丽可人,“四哥,黛儿好没用,既不会骑马也不会武功。”黛玉有些沮丧,四哥好像什么都好厉害啊。要是她也会武功会起骑射,就可以和四哥一起并肩策马而行了。那是多美好的景象啊。胤禛低声笑道:“坐在四哥怀里不可以吗?四哥会永远带着黛儿的。黛儿用不着会骑马。”学骑马可不是个轻松地事情,他也舍不得黛儿去学这些。

黛玉偏过头看他,“无论四哥去哪里都带着黛儿?”

“当然。”生生世世,永不分离。黛玉舒服的靠在胤禛怀里,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她听到四哥心里说的话了呢。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原本的和硕格格府,在林如海进京以后奉康熙的旨意与旁边原本一座空置的府邸合并修葺了一番,改名为承安郡王府。林如海和贾敏也就从林家的别院移居到了内城的王府内。这段时间,胤禛每天带着黛玉出游,好不浓情蜜意,最厌烦的就是看到身边有多余的闲杂人等,所以紫萝几个丫头都很有眼色的自发自动服侍贾敏去了。

“老爷,夫人,贾家的贾老太君求见。”紫萝进来禀报。在林家几年,她们还是习惯称呼林如海和贾敏老爷夫人而不是王爷福晋。正在和贾敏弈棋的林如海皱了下没,“老太太亲自来做什么?”这次他进京以后并没有去贾家探望,听说了黛玉在京城这几年家贾家人的所作所为,林如海实在提不起精神来去见他们。贾敏就更加不必了,一个已经去了的人,自然不能去拜见长辈的。

贾敏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对于自己的娘家人,她是真的失望透了。这么些年来,贾家的人但凡玉儿有一点真心,她也不会如此待她们。可是他们做了些什么?除了想要利用的时候,有谁正眼看过她的女儿一眼?明明就又亲人在,却还要靠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来庇护她的女儿,这叫她情何以堪?“就说老爷不在,打发他们走吧。”林如海却没她这么乐观,淡然道:“咱们进京也有二十多日了,岳母现在才上门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打发走的。”

果然,不一会紫萝回来了,神色阴郁的道:“老爷,夫人,贾家老妇人说一定要见老爷。奴婢让侍卫送客,那位老太太便哭的老泪纵横,直说只是想要...见见女婿,问问夫人生前的事罢了。他们那么一群人,在门口哭着不肯走,十分的引人注目。”林如海淡淡的摇头笑道:“果然如此么?罢了,请他们进来吧。”贾敏不赞同的皱眉,贾家的人的做法她实在是太明白了,只要一见了他们就是没完没了。就算什么也没有答应,他们也能拿着承安郡王府的名头出去耀武扬威。林如海安抚着她搭配:“早晚都要见上一面的,有些事情还是趁早说清楚了的好。敏儿...你可要见上岳母一面?”

贾敏有些犹豫,她只要一现身,诈死的事情绝对瞒不住。因为根本就不能指望贾家的人保守什么秘密。摇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林如海也不逼她,只是道:“如果是担心你身份的问题,那也不必。我们原本就没打算再瞒下去。难道玉儿的婚礼你也不想现身不成?”从前诈死是因为他在江南得罪的官员太多了,遭来杀身之祸。又有康熙想要黛玉进京的意思。如今又有他承安郡王的身份,若是还有人不要命的来行刺,那才是真的脑子坏掉了。贾敏仍是摇头,既然决定了,还是不见也罢。

承安郡王府大门口,贾母望着大门不停地垂泪,傍边的人都忙着相劝。贾母的确有垂泪的理由,她怎么也想不到,玉儿怎么一下子就成了雍亲王妃,林如海怎么会有郡王之位。雍亲王啊,当今二十几个儿子,就封了三个亲王。其中最显赫的便是雍亲王,如今又有了林如海的支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这个天下的主子。到时候,身为雍亲王妃的玉儿就是那一国之母啊。她们之前怎么就没有和她处好了关系呢?如今虽说投靠了九贝子,将探春送进了宫,可惜一个宫女能有什么作为?

最重要的是,林如海进京这么久却没有想过要来拜见自己这个岳母,贾母就知道,林如海对贾家这些面对黛玉的态度相当不满了。如今自己亲自上门还被推拒在外,更让贾母觉得老脸上无光。宝玉好奇的看着气度不凡的承安郡王府,不由笑道:“老祖宗,林妹妹家里越发的好看了。”贾母抹抹泪,点头道:“是啊,你林妹妹家里如今越发的尊贵了。宝玉,一会见到你林姑父可千万不能无礼啊。若是得了你林姑父的喜欢,必定会提携你一二的。还有你们几个也是。“贾母这次却是得了上次见黛玉的教训,黛玉不喜欢宝玉的样子,说不定林如海也不会喜欢,因此将贾环还有年方七岁的贾兰都带了来。这些年紫鹃得了黛玉的吩咐照顾着一些,贾环也念了些书,懂了些道理。眉宇间的桀骜不驯去了许多,倒是多了几许英气,贾兰年纪还小,从小跟在母亲身边,在府里也不起眼,只是一味的读书,小小年纪倒是有一股书卷清朗之气,就是未免显得有些羞怯。听到贾母如此吩咐,两人都是乖乖的应是,低下头,贾环眼中闪过的是不屑,贾环眼里的是害怕。

 半盏茶功夫以后,承安郡王府的侧门缓缓打开,管家领着舒月紫茵出来到贾母等人跟前道:“贾老夫人,王爷请各位入内。”贾母看了看禁闭的正门神色有些郁郁,却也不再言语,跟着管家进去了,其他人见贾母如此,也不敢言语,跟在后面一道进去了。

管家领着一行人到偏厅坐下,又着下人上了茶这才退了出去。这一切原本并没有失礼之处,但是看在贾母眼里,自己是林如海的岳母,来了这里却只能容侧门入,坐偏厅心里自然是非常的不高兴了。她却不想想,满人重礼,特别是尊卑之礼。贾家虽称荣国府那也不过是因为匾额是世祖所赐才一直没有换下,贾家如今承袭的不过是个奉恩将军的爵位罢了。若是如此也罢了,贾家还是包衣出身,因此,管家将他们迎到偏厅并不为失礼。何况当初连和硕格格贾家的人都敢让人从侧门进,如今倒是想起端着自己的身份了。

喝了一会儿茶,林如海才从里面出来。林如海年龄已近半百,看上去却不过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风神隽秀,贵气天成。在这一屋子的人中显得尤为出众。他走到贾母面前淡淡的一拜道:“小婿如海见过岳母大人。”贾母连忙扶着他道:“可算是见到贤婿了。”林如海这一拜却并没有拜下去,只是微微的弯了下腰,贾母一扶便也顺势起来了。倒是贾家的人竟没有一个想到要拜见承安郡王的,林如海皱了下没,也没有说什么,自顾自的在主位上坐了下来,含笑看着贾母道:“小婿近来忙着玉儿的婚事,竟没有上门拜会岳母大人,还请恕罪。”贾母连忙道:“玉儿能够加入皇家,那时天大的福气,自然是婚事要紧些,只可怜我那敏儿...却是看不到这些了......”说着便是泪如雨下。林如海闻言皱眉,虽然贾敏诈死是他和康熙的注意,但是他可不高兴真的听到有人说他妻子怎么着了。淡淡道:“皇家的媳妇哪里那么好做的?咱们做父母的也不盼着她女儿家的光耀门庭,只要一生平平安安的也就是了。”

贾母连连称是,对林如海道:“如今贤婿也在京城有了府邸,咱们两家才正好多走动走动才是。”林如海淡淡的微笑,也不告诉他们等黛玉的婚事办妥自己就要去外地就任的事情。反而将目光转向其他人道:“小婿好些年不成进京,倒是有许多人都是不认得的。”贾母见他不愿多谈,心中一沉,面上却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意思笑道:“正是,这是你二哥哥的宝玉,比黛儿大一岁上下。还不见过林姑父。”宝玉好奇的看着林如海,只觉得他风采逼人,倒像是个文人雅士却半点也不想官场中的庸俗之人,连忙上前拜道:“宝玉见过林姑父。”林如海点点头,以他的阅历自然能一眼将这个宝玉看个头,心中便不甚喜欢。不是说宝玉有多坏或者有多顽劣,相反的,这个宝玉甚至可以说是个善良的。可惜就是太不解世事了。不知人间疾苦,不懂家道营生,更不愿意发奋向上。这样的人于家于国无益,上不能孝顺荣养父母,下不能庇佑妻子儿女,徒有善良而已。简言之,所有有女儿且想要选女婿的人心中的噩梦。谁嫁谁倒霉。

然后是贾环和贾兰一并上前,贾环跪地拜道:“奴才贾环拜见承安郡王。”贾兰有些懵懂,听着贾环如此,也跟着跪倒在地上拜道:“奴才贾兰拜见承安郡王。”闻言,贾母一怔,这才想起来他们竟然没有先拜见郡王。但是转念一想,林如海是自己的女婿,若是还要自己跪拜岂不是难堪也远了亲戚的关系,如此一来心中就有些厌恶贾环了。

林如海倒是没想到贾家还有知道规矩的人。并不是说一定要人跪拜他才会心里舒服。而是这些人明明知道这样的身份还直接视而不见,那藐视的并不是林如海这个人,而是承安郡王这个身份。抬手示意舒月等人扶起了两人,林如海向贾兰招招手道:“这可是珠儿的孩子?”贾珠林如海是见过的,那时候他们还在京城,贾珠也不过是个几岁大的孩子,每每在贾敏身边跟前跟后的,叫着姑姑姑姑的。却是贾家难得的一个钟灵毓秀的孩子,比那个什么贾宝玉强上百倍不止,却不知道没什么年纪大了反而身子不好了,娶了亲没多久就去了。在江南的贾敏接到消息好难过了好一阵子。

贾兰有些腼腆的看着林如海,见林如海对着他笑的十分温和这才大着胆子走了过去,看着林如海却不敢说话。林如海也不在意,低声问道:“兰儿几岁了?”

“七岁。”贾兰答道。

林如海点点头问道:“可有读过什么书?”

贾兰道:“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娘亲在教兰儿论语了。”林如海点头,才七岁开始学论语也算是相当不错了。贾家的情况他也清楚,李纨母子不得宠爱,贾兰到了七岁也没有去学堂,只是李纨自己平日里教他读书习字,李纨自己也并不是什么才女,所教的自然是有限。“兰儿长大了想做什么?”贾兰眨眨亮晶晶的眼睛道:“兰儿要去考科举,然后做一个好官。”林如海闻言挑眉笑道:“哦?为什么?”难得贾家的人竟然会有这样的相反。毕竟这两代贾家可没有一个人去参加过科考,就是贾政也是花钱捐了个官做。似乎想到了什么,贾兰脸上扬起了笑容,就连羞怯也少了几分,朗声道:“娘亲说爹爹的学问很好的,原本要去参加科举。娘亲说爹爹想要做一个好官。兰儿也要跟爹爹一样。”

“好孩子。”一堆的瓦砾之中看到一颗明珠,林如海对这个孩子的好感多了很多。得道夸奖,贾兰很高兴,平常除了娘亲从来没有人会夸他。环三叔之前跟他说过这个姑老爷是很厉害的人物呢。林如海回头吩咐舒月等一会取一些上等的笔墨书籍给贾兰带回去。对贾母笑道:“这孩子倒是个人才,七岁大也该上学堂了吧。”贾母点头道:“正是,回头就叫他到族里的学堂念书去吧。”有的时候,帮助人其实并不需要做太多,自己有这个能力,只是一句话就能够让贾母放在心上,给贾兰一个好一些的求学环境。太多的给予有的时候反而容易带给他们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毁了一个原本有可能成才的人。十年后,当贾兰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三甲榜眼的时候,贾家早已是旧日黄花,他依然还记得当初那个人一句话对自己这一生的帮助。

放开了贾兰,林如海在看向贾环。这个少年实在是不想富贵人家的孩子。沉默,阴冷,甚至是有些疾世愤俗的。林如海道:“这孩子有十二了吧。”贾母笑道:“是有了。”贾环沉默着,并不想纠正他们自己今年才十一岁。对林如海他是存着敬意的,他知道他是玉格格的父亲,虽然和玉格格只有一面之缘,但是他永远都记得她是除了娘亲之外第一个不拿轻视的目光看自己的人。

林如海道:“这孩子我看着倒是个练武的苗子,将他送到军营里老太太可舍得?”

贾母大喜,看也不看贾环笑道:“贤婿肯抬举他是他的福气。”林如海点头道:“既然如此,贾环,你可愿参军?那可是相当辛苦的。”但是若是有了军功,那也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能够比拟的。贾环惊讶的抬头看着林如海温和的目光,重重的点了点头。只要能够离开贾家,做什么他都愿意,只是...姨娘......贾环也是个很能决断的,当下就决定了,等他有了成就立刻就可以接姨娘离开贾家。林如海笑道:“军营里可是很辛苦的。而且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我不怕!”贾环大声道。富贵险中求的道理他怎么不懂?他没读过多少书,对读书也没什么兴趣,想要考取功名根本就是难于登天。这样一来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军营一条路可以走了。

..............

下章狗血~~~~~~~~~~

第二十章 亲情伤人 暗流汹涌

“好。”

林如海赞赏的点点头。坐在贾母身边一直不说话的王夫人眼中也闪过一丝喜色,进了军营便是要去打仗的。那一次打仗不是九死一生。若是贾环死在外面就能加不用愁有人跟她的宝玉抢家产了。此时的宝玉却是有些委屈,他从小受尽宠爱,哪个人不是把他当凤凰蛋一般的捧在手心里疼着,可是林如海见到他却只是点了点头,反而来着他一向有些看不起的贾兰和贾环说了半天话,听见贾环要去参军,便嘟囔着道:“去当兵的都是要杀人的,有什么好的,有辱斯文。”

林如海抬眼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个宝玉倒是个有善心的。”王夫人沾沾自喜道:“宝玉从小就是个心肠极好的。”林如海低头喝茶不予理会,却不知道这世上心肠好的都是活不久的。而且他也没看不出这贾宝玉心肠有多好,不过是自命清高又忍不住嫉妒罢了。贾母可以说是修了一辈子的老狐狸了,哪里看不出林如海的不悦,连忙岔开话题道:“你们姐妹还不来拜见林姑父。”

惜春和迎春听了贾母的话,连忙从后面站出来,到林如海跟前盈盈一拜,“迎春,惜春拜见承安郡王。”

林如海淡淡的点头,看着两个女孩子迎春已有十五岁了,脸上没什么表情,一副木头美人的模样。惜春十一岁,倒是冷冷淡淡的不卑不亢。两个女孩子林如海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跟她们说的,只是淡淡的叫起了。

和贾母寒暄了一会,林如海也不管贾母想要说什么,只是聊一些可有可无的话题,让一直无法进入正题的贾母心中焦急的很。就怕等到林如海都准备要送客了,她还什么也没有说不来。贾母心一横,便道:“贤婿,敏儿过世已经好几年了,如今玉儿又要出嫁了,你一个人每个人照顾也是不妥。”林如海闻言,俊眸微眯了一下,淡淡道:“岳母大人费心了,如海这一生便只有敏儿一个妻子。虽说玉儿已经出嫁了,林家却还有些资产,就是将来老了,雍亲王想必也不会让他的岳丈无处容身才是。”

贾母一怔,笑道:“雍亲王素来仁孝,我哪里是这个意思?只是这身边还是有个人照料来得好些。”

“那...不知岳母的意思是?”

贾母笑道:“迎春这丫头素来乖巧听话,今天年方十五,就给了贤婿做个屋里人如何?林家只有玉儿这一个女儿家,若是能生个一儿半女的,也不至让林家没了香火。”林如海就是再怎么样也没想到贾母竟然是打着这样的主意来的,再一看站在贾母深厚的迎春脸色煞白,一脸羞愤欲绝的模样,若不是被她身边的惜春抓着,只怕就要昏了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