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优在一旁的懒人沙发坐下,自顾自地说:“你没听过借酒浇愁愁更愁吗?何况冰箱里也没有酒了。”
“谁说我要借酒浇愁了,这不是为了提神嘛!”
“别骗我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小优撇了撇嘴,“那个程医生,就是你前夫?”
她本来还不确定,但后来听到他们的对话就不难猜了。莫澜离婚单身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她的前夫是什么样的人却一直挺神秘的,她也没见莫澜在人前那么生气过。
不,应该说伤心才对。
莫澜知道她在想什么,笑了笑说:“不是你想的那样,他没有对不起我。我们之间的事儿,说不上谁对谁错。”
她暂时离开电脑放松片刻,席地而坐,怀里抱个抱枕,对小优说:“我在英国读书那会儿去意大利旅游了一趟,在罗马被偷了钱包,那张饭卡就在钱包里。我翻遍了附近所有的垃圾桶,好不容易才找回来,因为那是我妈留给我的东西。她以前是程东他们医院的护士,我考高中的前一年,她自杀了。”
小优恻然:“为什么?”
莫澜道:“医疗事故,她压力太大,顶不住,就自杀了。当时我在午睡,她把我反锁在屋里,自己从六楼跳了下去。我听到楼下警笛响才醒,已经太迟了。本来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但她自杀以后事态的确平息了。医院给了七万块钱,我靠这笔钱撑到读大学。”
“…”
“我是单亲家庭,我妈从小拉扯我长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钱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有的人觉得我妈就算活着也未必够积蓄供我读大学。但我宁可不要这笔钱,我宁可她活着,她活着就可以看到我读最好的大学,住最漂亮的房子,爱最好的男人。”
“所以你选择做医疗诉讼,跟医院打对台是因为他们当初在你妈妈出事的时候让她做替罪羊?”
莫澜笑了笑:“你这么想?”
小优摇头,她知道莫澜不是这么狭隘的人。
“我妈当年工作上确实出现了疏忽,只是罪不至死。他们的工作太特殊,稍不留神,就是人命官司。病患也是受害者,哪个家庭都不希望失去家人。我常常想,病患也好,医院也好,无论哪一方,当年如果有专业的律师引导,寻求正常的解决途径,也许我妈妈就不会死。我后来代表谁,都是巧合,法律的天平上没有孰轻孰重。“
她话里话外都是不悔——对自己的选择不悔。她只是遗憾,母亲一跃结束生命,看不到她后来未尽的人生。
小优想安慰她,又不知从何说起,沉默片刻道:“程东不知道?”
“他知道,很早就知道了。他对我好,说不定一开始是出于同情。”他父母都是医学专家,父亲中途下海从商,家境优渥。母亲的事当年在医院闹得沸沸扬扬,他多少是听说过的,初见她这个孤女,也许同情心泛滥才给予她关注。
“不会。”小优斩钉截铁地否认她这种说法,“他不会出于同情跟你在一起。”
“这么肯定?你才认识他几天?”
小优道:“可我认识你够久的了,你们明明就是一样的人,那么骄傲,才不会允许自己因为同情而跟什么人纠缠不清,还一纠缠就是十几年。他很爱你吧?”
“很爱。”莫澜喝了口咖啡,烫得差点流出眼泪,“我也很爱他。”
如烈酒过喉,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悲欣交集。
小优不在的夜里,她加班加到实在打不起精神,还是出门找地方喝酒。她不知道该去哪里,只是凭着感觉随便走,再抬头的时候看到熟悉的招牌,竟然是她曾经跟程东一起常来吃夜宵的地方。
这里离她住的地方还是有点距离的,她不知不觉居然走了这么远。


相濡以沫

来都来了,干脆就在这里吃点东西。
莫澜随便找了张露天的桌子,等她点的盐水花生和烤串儿上桌。
她抬头张望,好多年没来,这里还是叫那个店名,但招牌换过又旧了,餐牌还是永远油腻腻的,卷着边儿,东西全都涨过价,但依旧亲民实惠。点菜和端茶倒水的小妹已经换了不知第几茬,在烟熏火燎的烤炉前忙活的却依然是老板本人,让她想起《泰囧》里做葱油饼的王宝强最经典的台词:秘方就是我亲自做。
这里的卤味也很好吃,尤其是卤的猪下水,处理得很干净,吃口特别香。
以前白天路过的时候时常看到老板娘在厨房用一盆水、一盆盐和一盆面粉揉洗猪大肠。这么多年过去,老板还是原来的模样,老板娘却变富态了,坐在柜台后头收钱催单,想必已经不必亲自动手洗猪场。
不见得是多么体面的生意,她却羡慕这样相濡以沫的平凡夫妻。
程东走到店门口的时候,莫澜点的盐水花生刚刚上桌。她专注地动手剥花生喂进嘴里,没有留意周围。
她怡然自得,程东倒怔住了,实在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她。
莫澜见到他却没有特别惊讶,笑了笑并朝他招手,说:“这么巧,你也过来吃夜宵?”
相请不如偶遇,程东在她桌旁坐下:“你怎么会到这里来?”
莫澜指了指盘子里的东西:“就想念这一口儿,别的地方都吃不到。”
烤串儿里有肥肠,是卤透之后再烤的,炭火让已经被卤香由里到外包裹起来的肥肠带了一点烟熏的味道,吃到嘴里有点像小时候过年吃腊肉和排骨时的隆重感。加上辣椒和孜然的加成,这种刺激从口腔很快深入到血液里,夜间对食物的渴望就从这一口下去的惊艳开始。
有肉,有鸡翅膀,有肥肠,再配一碟小清新的盐水花生,这样一顿夜宵还有什么不满足?
现在多了一个人,莫澜豪气地朝店里的伙计扬声道:“再来二十串羊肉,十串肥肠!”
程东说:“不用帮我点,我吃不下。”
“客气什么,难不成你还减肥?”她故意眼神轻佻地打量他,“我觉得不用啊,前不久刚看到上半身,挺好的,很匀称。你要觉得腻,肥肠留给我好了,你吃肉就行。”
他已经习惯她胡说八道,淡淡地说:“不管腻不腻,这些东西都要少吃。而且现在已经这么晚了,你就不怕肠胃受不了?”
莫澜手撑着下巴看他:“你来这儿不是吃东西的吗?那你来干什么?”
程东沉默了一刹,对服务员说:“来两瓶啤酒。”
莫澜笑了:“这才对嘛,我请你吃肉,你请我喝酒,有来有往,谁也不欠谁。”
这话多少有点孩子气。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走到今天,他们已经很难真正互不相欠了。
莫澜喝啤酒不喜欢用杯子,直接拿酒瓶跟程东的碰了一下,说声“敬你”,就仰头灌了一大口。
程东却不喝:“敬我什么?”
温凉的酒液从喉咙淌过,抚平了她原先心头的那些焦躁。她扬扬眉毛,也想不到什么贴切的说辞,信口道:“唔,敬你…就当致青春吧!”
是的,青春。他第一次带她到这来吃东西时他还不知道她爱吃什么、不吃什么,装作老道却又有点忐忑地把每样东西都点了一遍。
肥肠是最先上桌的,他就更忐忑了,生怕她挑剔说不吃这个,甚至露出厌恶的表情。
他不是一定要请什么人吃饭的,照他那十几岁时的心性,说不定会直接起身甩脸子走人。
可她什么都没说,等到点的菜都上齐了,才问了一句:可以吃了吗?
油滋滋的肥肠隐没在各式各样的烤串儿里不再显得那么可疑,却成了当天最受欢迎的主角。他有点意外地盯着她瞧,她就笑:“你看我干什么,怕我吃穷你?”
“不是,只不过…女生很少吃这个。”
“谁说的,偏见!”她辣得直哈气,还眼明手快地抢走了他面前的最后一串肥肠。
这样的友谊有点奇怪,他甚至都不记得是因为什么事带她来吃饭,但她似嗔似笑的表情却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即便是现在坐在她面前,他仍然能看得见她脸上那样生动的表情,仿佛时光流去,她在他记忆里却是永恒的。
但也仅仅是在记忆里了。
烟熏得他眼睛有点酸胀,只好拿起酒瓶也喝了一口。
他们心中所想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然而坐在一起却没什么话好聊。
莫澜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问他:“有话跟我说?”
一瓶酒已经喝掉大半,程东却越来越清醒。他是想问她,当初送来的那个信封里,她是不是还放了一封信,信上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她有话不肯当面跟他说,就算要写信也可以发短信、发邮件给他,为什么送到他家里去?他发誓当时不知道她来过,否则一定不会错过两个人最后一面。
那之后,她就启程去了英国,很多年没有音讯。
可他现在却问不出口,喝醉了倒好,意识越清醒越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如果问了,他都可以料想到她的反应,一定是不屑一顾地撇唇一笑,把这当成是已经过去的事,提都不愿再提。
那就成了他一个人的执念了。有的事应该让它过去,有的人应该学会忘记,为什么会过不去又无法忘记…他的自尊都不愿意让他想明白这个答案。
莫澜却误以为他是因为那天在食堂吃饭的事想要跟她道歉,笑道:“哎呀,行了,我又没逼着你说对不起。你会误会也很正常,毕竟我妈留了什么东西给我你也不知道。那张饭卡本来在她过世之后就该由医院收回去的,他们大概是忘记了吧,我就一直留着了。现在时不时往医院跑,偶尔用用,倒也挺方便的。”
她避重就轻从来都是高手,程东没吭声。
莫澜说:“我回来以后去公墓看过我妈妈。我不在的这几年好像一直有人去为她扫墓呢,你知道是什么人吗?”
程东仰头喝酒:“我怎么会知道。”
“奇怪了,我家在南城又没什么像样的亲戚,难不成是医院的领导或者旧同事?也不会啊,当年我妈出事儿的时候他们可是一个个都生怕摘不清呢…”
“莫澜。”程东打断她,“你是不是还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才非要跟医院作对?”
“没有啊,你觉得我像那样的人吗?”
程东无声地看着她,答案不言而喻。
她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当年她妈妈的事给她的冲击太大,过早尝尽人间冷暖,有时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莫澜只笑了笑:“没想到过了这么长时间,你还是不明白。随你信不信吧,我不管代表谁打官司,都没有报复的意思。你不能理解法律的要义,可能就跟我不懂人体解剖是一个道理。我不强求你什么,但至少别把这些跟我妈妈的事儿混为一谈。当年的事我只替她不值,活着多好啊,什么事儿熬不过去呢,为什么要寻死?”
她喝光了瓶子里的酒,还觉得不过瘾,又扬手道:“老板,再来一瓶啤酒。”
程东看着她:“你不能再喝了。”
“谁说的,我这才刚开了个头,你让我喝尽兴了,否则不上不下的,回去又难受。”
想想她从十六岁开始肆意妄为,可真正放开怀抱好像都是在程东面前。他到底是有什么魔力呢,对她好的时候让她弥足深陷,对她不理不睬也让她不能自拔。或许是她从没真正走出来过吧,她这孙猴子,怎么也逃不出他的五指山。
程东不想看到她这个样子,既然问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留在这里也没意义。他起身去买单,老板娘还认得他,一努下巴:“新的女朋友啊?行了行了,那瓶酒不收你的。以后带她常来啊!”
程东笑了笑。也许莫澜变得太多,老板娘都认不出来了,其实他从来没带其他女孩子来这边吃过饭。
没变的人大概也只有他。
他付完钱要走,却见莫澜佝偻着身子伏在桌上,五官痛苦地拧到一起,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了?”
她一手撑着身体,一手捂着胃,虽然挺难为情的,但还是不得不告诉他:“我…我胃疼。”
程东长长吁了口气,他刚才怎么说来着,这女人从来就不肯好好听他一句!
“起来。”他伸手拉她胳膊,“趁着还没疼到不能走,我送你到医院去。”
“我不要去医院。我就是吃多了点,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程东耐着性子说:“你能有点医学常识吗?要是肠胃炎,你趴在这儿变成灰也不会好的。”
莫澜快哭了:“谁要变成灰了,你别咒我行不行?我就趴一会儿,一会儿就好,我不要去医院,这点小毛病去什么医院呐!”


不速之客

她执拗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程东蹙眉瞪了她半晌,像是想起什么,说:“跟我去医院,症状不严重的话,不一定要打针。”
“谁、谁说我怕打针了?”
“对,你不怕,那现在就跟我走。”
莫澜垮下脸:“真的不用打针吗?那光是开药的话,你也是医生啊,告诉我要吃什么药,我去药店买不就行了?”
好吧,她认怂。可能是天生对疼痛敏感,又从小跟着当护士的妈妈值班看了太多小朋友打针鬼哭狼嚎的情形,她对打针真的有发自内心的恐惧。中学时集体打防疫针,她宁可缺席不去上课也不肯去医务室,最后还是被程东给揪回来,冷着脸问:“你不想拿毕业证了?”
后来结婚前她得了一场重感冒,不得不输液,他把他值班的床让给她睡,哄着她、守着她,很温柔地用手摸她的额头,轻声说:“快点好起来,你不想穿漂亮的婚纱了?”
这样的小事瞒不了最亲近的人。两人如胶似漆的时候,他在这些事上的体贴足以溺毙沉浸于爱情中的女人,然而等到针锋相对时,她总感觉好像被人拿捏住了弱点。
她不服输也没办法,生理上的不适让她想要强也要不起来,再这么绞痛下去,她大概真要迈不开步子了。
程东只得妥协,扶起疼得直抽气的莫澜:“跟我来。”
没多远的路程,他还是打了个出租车把她塞进后座。下车的时候莫澜疼得有点恍惚了,弯着腰问:“你带我来这是哪儿啊?”
片刻异样的安静过后,程东讽刺道:“你才离开几天,连这儿是哪里都不记得了?”
她这才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她跟他婚后住的地方。
她怎么能想到他会带她到这儿来呢?她以为他早就把这里给卖了。
程东说:“药店关门了,你又不肯去医院,先在这里休息,吃完药再走。”
当时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买新房打算结婚的时候,看的都是附近的楼盘。离吃夜宵的这条小街很近,离岐门中学也近,周围的环境全是他们熟悉的。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甚至连进门之后所有的陈设都没有变化。虽然是内饰是开发商统一精装修的,但这屋里从窗帘到地毯,从锅碗瓢盆到墙上一副小小的装饰画,都是她跟程东亲自去挑选采买的,倾注了两人的心血和感情。所以再冷不防回来这里,她就像被拉入回忆的漩涡,不得不倚在墙边支撑住身体的重量。
程东给她倒了杯水:“你坐一会儿,我给你拿药。”
不仅是陈设,连那个总是装满常用药的家用药箱也照旧。
他把手放到她跟前,掌心里是两粒小小的白色药片。
“温水吞服,每次两片,早晚各一次。”
他慷慨地把整瓶药都给她了。她伸手接过,碰到他的手掌,干净温暖,却只是跟她轻轻一触就很快收回。
她牵了牵嘴角:“你还住这里?”
他不答,命令道:“先把药吃了。”
在医生面前,吃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她乖乖把药片吞下去,程东接着说:“还有一种药,过半小时再吃。”
“还要吃啊?”她有点无奈,“我撑不住了。”
不知是困还是累,她现在只想躺下好好睡一觉,说不定一觉醒来病痛就全部消失了呢。
“那你就躺一会儿,到时间了,我叫你。”
他忽然这么温情,莫澜反而不习惯了,盯着他的眼睛,像要看到他心里去。
“别想太多了,你现在是病人,我不能把你扔出去由着你乱来。”他太了解她,知道这个时间她不肯去医院就只会硬抗。
“我也没说什么呀!”她语调轻快起来,“那你等会儿叫我啊,不然我可能就睡到明天大清早了。”
她拉了个靠枕在沙发上躺下,没有一点灰尘的味道,干干净净的,是回家的感觉。
程东出去了,她撑起上半身看了看,客厅角落的植物架上什么空空如也,不见他当初手把手教她种下的火龙果。
两盆小小的刺球长到现在应该也很大了,说不定已经开花结果,做了祖母。
所以还是有变化的,很多东西消弭于无形,她不过自欺欺人一回罢了。
程东给的药很快起效,胃部的绞痛渐渐消失了,困意袭来,她没怎么挣扎就睡了过去。
她的手还搭在胃部,因疼痛蹙紧的眉头却已经松开了,呼吸均匀绵长。她能睡着就代表没那么难受了,程东在沙发边坐下,给她盖了薄毯,寂寂地看着她。
这世上怎么就没一种药能治治她的倔脾气呢?如今医学昌明至此,他能为人的心脏换瓣膜、放支架,甚至做完整的心脏移植,可她心里想什么,他却看不透也摸不着。
大概她也是一样。两个曾经相爱的人有朝一日分开了,说什么、做什么都只得猜来猜去,再不肯坦诚交心。
第二天大早,莫澜醒来发现自己睡在卧室的床上,床头柜上摆着她应该在“半小时后”吃而没有吃的药。她看了看另一侧平整的床铺,程东昨晚没有睡在这里。
空气里有白粥的香气,她光脚踩在地板上,跟踪香气进了厨房。
程东正把粥从锅里舀出来,听到她的动静,头也没回地说:“还有哪里难受?床头柜上的药你看到没有,昨晚你睡熟了我就没叫你,等会儿喝了粥还是要把药吃掉。”
莫澜没吭声,他又问一遍:“你听到我说的了吗?”
还是没听到回答,他刚要转身,腰上围拢来两条手臂,整个人已被她从身后拦腰抱住了。
他握着粥勺的手停在半空,顿了一下,问道:“你这是干什么,松手。”
“嘘,别这么大声,让我抱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莫澜的声音还带着刚睡醒时的惺忪沙哑,很用力地抱着他,乱七八糟的头发和脸颊都贴在他背上。
她的脸很凉,他背上却很暖。他身上永远是干净清爽的味道,不像她现在这么邋遢,还满脸病容。
两人一时都没说话,屋里安静极了,只听到火上的白粥沸腾的咕嘟声。
“昨天是你抱我到床上去睡的?”她问。
“嗯。”程东没有否认。
“为什么不叫醒我?不是说还要再吃一次药?”
“你能睡着就让你好好休息,对身体康复有好处。症状没有加重的话,消炎的药可以视情况吃或者不吃。”
她抬头在他背上蹭了蹭,笑道:“你就不能承认是关心我吗?那你现在为什么又给我煮粥?”
“谁说这粥是你的?我给自己做早饭,反正一个人也吃不了,才顺便让你也吃一点。”
她手揽得更紧了,闭上眼道:“我不管,我就当你关心我。”
如果病一回能让她再窥见他的真心,再多病几次她也甘愿。
程东去掰她的手,说:“把衣服穿好,洗手间里有新的牙刷和毛巾,你去收拾一下再出来。”
他跟她这样站在厨房里,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家常的,仿佛又回到以前双休日她拖着他赖床,揽着他脖子撒娇耍赖的日子。
她怀念那样的日子。从小到大,她信奉的是愿无岁月可回头,直至她遇到程东——她觉得她这辈子唯一的真正快乐幸福的生活都是跟他在一起度过的。
“程东…”她也有问题想问他,即使要抛开她的自尊,她也要问。
可是话到了嘴边又不成型,只好又咽回去,斟酌再三,却被门铃声打断了。
这个时间会有什么人来?莫澜一凛:“…谁啊,不会是你妈吧?”
程东没回答,箍在他腰上那双手终于放开了。他走去开门,门外是一张年轻鲜活的面孔:“师兄!”
莫澜有点愕然地看着来人,正是那天在医院食堂跟程东一起的实习医生。对方也看到了她,视线粘在她身上,话却是问程东的:“啊…你有客人?”
“是以前的同学。”他显然也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把人让进门,“进来坐。刚下夜班?我煮了早饭,一起吃一点。”
“好啊,我还怕你没吃,从食堂买了糕点和牛奶带过来。正好,我们拼餐好了,口味多一点。”
林初蕊才二十出头,到底是年轻,身体底子好,即使值完大夜班脸上也不见倦容。她在麻醉科做实习医生,平时下了手术就常跟外科的医生护士一起打饭拼餐,可以多吃几个菜,已经成了习惯。
程东接过东西放在餐桌上,也没有任何不自在,说:“你先坐,我去厨房把粥盛出来。”
“好。”
两人你来我往,似乎忘了这屋里还有其他人的存在。程东没有介绍莫澜的意思,或者他刚刚那句“以前的同学”就已经说明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