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因为黄氏有着身孕,夏家紧着她吃喝,但黄氏从没真正吃独食过,她总是吃一半悄悄藏一半,找机会往夏式明和丫丫嘴里放,黄氏以为自己做的没人发现,其实两个孩子吃完了不懂得擦干净嘴,夏家其他人早发现了,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是认为同甘共苦是应该的,二来也是心疼两个孩子。
在夏家富贵的时候,尤氏和黄氏就处得很好,在江北受苦时,她们妯娌的关系就更好了,能共富贵也能共患难,尤氏可没想过再回京妯娌还会因为一点小利益成仇人了。
袁氏还想再说什么,外面却有丫环轻声说道:“夫人,四姑娘,老爷说让你们去饭厅。”
丫环说话声很小,尤氏隔着门几乎都没听清楚,袁氏却像突然耳边雷响似的全身一抖,然后额头上汗都出来了,吓得实在不轻。
“怎么了!?”尤氏被袁氏的反应吓了一跳。
“没事,只是没想到外面会有声音。”袁氏还没恢复过来,却冲女儿和外孙女强自镇定的笑笑。
尤氏没被瞒过去,她还想细问问,袁氏却把门打开转了话题:“你既然回来了就好好陪陪你爷爷,你爷爷几个孙子孙女中最疼的就是你了,你奶奶在过世前还把她的嫁妆特意多给了你一份,说是将来给你女儿的,可惜她老人家没能看到丫丫出生…自你奶奶走后,你爷爷的身体就不如从前了,再得知夏家出事…”
“我听十七弟说,爷爷是老毛病犯了…”尤家二爷爷年轻时苦读没注意,得过肺炎,治愈之后每到冬天屋里烧炭后,他就容易肺燥咳嗽,一开始以为是受不了烟味,家里还专门改成烧地龙,可结果还是一样咳嗽,不过平常都不算严重,一般也就是气侯忽冷忽热时候犯上几天,但这回病得厉害,尤氏明白还是因为她。
“那你十七弟有没有说,你爷爷的病是他给治好的?”袁氏笑道。
“爷爷的病好了?!”尤氏惊喜着还有些不大敢信。
“不是去根的那种,但至少能控制住不咳了,你爷爷说他肺舒服多了,然后又接到你十七弟说夏家没事的消息,当晚饭都多吃了几口呢!”袁氏欣慰道,公公婆婆对她极好,说尤家是出过大儒的世家,不许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进门,更不想生出低人一等的庶子女,所以不但公公自己没纳小的,也不许儿子纳,婆婆对此也一直赞成着,没给儿子塞什么伺候的丫环,还对孙女比对孙子还好,她能不感激不尽孝?
“十七弟还有这本事?”尤氏终于信了,然后看着过来的夏百合她们笑道,“本来我还想让三妹妹给爷爷瞧瞧呢。”
夏百合和黄氏过来给袁氏见礼,然后夏百合伸手去接丫丫,丫丫犹豫一下还是改为搂住自己姑姑了,袁氏正心疼女儿抱孩子久了怕累着,瞧着夏百合如此懂事对她印象大好,又见丫丫在夏百合怀里待得自在又舒服,可见没少被抱着,更是欣慰。
“二婶,弟弟…”丫丫很懂礼貌,叫了黄氏还向小石头招招手。
黄氏冲丫丫温柔的笑笑,小石头则欢喜的向丫丫乱挥手,嘴里叫着大家都听不懂的词。
“这孩子真活泼…”小孩子的情绪做不得假,袁氏慢慢相信夏家大房和二房关系的确没变化。
“娘亲您继续说,十七弟是怎么治好爷爷的病的?”小姑弟妹那都不算外人用不着客气,尤氏就继续问袁氏。
“你十七弟的娘亲长宁公主不是从她婆婆那儿继承个梨园吗?今年三房老太太过寿,你十七弟过来祝寿兼摘梨,他还真会想主意,将梨子熬制成梨膏糖,给每房都送了一些,又专门过来看望安慰你爷爷,听着你爷爷咳得难受,又特意熬了些加药的梨膏糖,你该记得的,你爷爷不喜欢吃药,他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后来闻到药味就想吐,你十七弟一说吃他的糖就不用吃药了,你爷爷当时就乐了,你爹还不高兴呢…”
袁氏对尤少君一家的印象都很好,长宁公主是她和尤氏她爹去京城后唯一答应帮他们的,而且人家也帮到了,尤少君为太子求情挨打的事她也知道,太子要没事夏家自然没事,她女儿也会没事,所以尤少君等于在帮她,还是舍命的那种,袁氏当然感激。
“梨膏糖,加了什么药居然能治好爷爷的宿疾?”尤氏好奇,她头回听到吃糖也能治病的。
“加了什么药我可不好问,那是人家的秘方,现在公主在安州镇的店里已经卖上了梨膏糖,不过是不加药的,只要能吃梨子的就能吃糖,”袁氏招手让身后的丫环拿过一盒包装挺朴素的梨膏糖,“这就是,你们也尝尝。”
袁氏亲自解开盒子,拿出一小方块梨膏糖,亲自讨好的递给外孙女,丫丫没接,抬头望向尤氏。
“这是你十七舅舅做的,尝尝吧。”尤氏冲袁氏手里接过梨膏糖,递给女儿。
丫丫这回接了,放嘴里咬了一口顿了顿继续吃起来,显然这梨膏糖不难吃也对她胃口。
袁氏高兴了,招呼夏百合和黄氏:“来,你们也尝尝…”
夏百合在旁边一听到尤少君居然在这里做出了梨膏糖就想笑,之前他们见面的时间太短要谈的事情又太多,还没来得及说到梨膏糖,她其实不用吃,光看梨膏糖的样子就知道大包子手艺没退步。
当然夏百合还是拿了一块品尝,这种是最普通的梨膏糖,谁都能吃的,黄氏也拿了一块,自己先咬一口,觉得味道是不错,便递到小石头嘴边,让他慢慢舔。
“这个稍微加点热水就能散开的…”袁氏喂孙子吃过梨膏糖有经验的,她又让丫环拿给小碗把梨膏糖弄碎了,方便黄氏喂小石头吃。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又被吓着
安州镇离京城很近,自尤氏她爹卸任回乡之后,袁氏就没少进京城去看女儿,她甚至还参加了夏仲谈的婚礼,之后也和黄氏接触过,她还和女儿私下说,夏家的小姑弟妹都是好相处没啥坏心眼的,对尤氏在婆家的生活她能放心。
所以这回再见,听袁氏疑心这个怀疑那个,尤氏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意外,她娘亲怎么变成这样了?
现在看袁氏留心小石头,眼中的慈爱不是装的,尤氏心里松口气,她就说嘛,才一年不见,她娘亲还能和变了个人似的?
不过又说了一会话,尤氏发现她放心的早了,丫丫自觉已经大了,不习惯被长辈抱着吃饭,她要自己坐一张椅子上去,夏百合也见过丫丫能独立吃饭的,自然没反对,她照顾丫丫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坐好,饭厅伺候的丫环还机灵的给丫丫坐的椅子多垫几个垫子,好高一些,更方便丫丫夹菜。
丫丫很满意,她坐着的时候并没乱动,丫环调整椅子时也是尽量放缓放轻了,不过坐了人的椅子重量上毕竟增加,于是发出了一点声音。
声音不算大,可专心给女儿夹菜说话的袁氏忽然一抖,手又捂上心口,脸色很不好看。
“怎么了?”这点动静就被吓着,尤氏没法当没事了。
“没事,没事,年纪大了而已。”袁氏还是强自镇定的安慰女儿。
尤氏没再继续问,她动手给袁氏夹了一筷子的菜:“没事就接着吃,您不吃菜都要凉了。”
“好,好,我吃…”之前只要一块吃饭,尤氏没少给长辈夹菜的,但今天意义不同,袁氏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饭后尤氏带着丫丫,又领着被夏伯洗送过来的夏式明,去她爷爷住的院子陪老人聊天,丫丫对这位太外公倒是亲切,不一会儿就坐在老人的怀里,有说有笑的讲她在西溪养的大母鸡,家里种的大白菜。
“有那么大…”丫丫小胳膊尽可能的伸长,以示她家“丰收”了多少自己辛苦种的菜。
“好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们将来会越过越好的。”尤家二爷爷欣慰道,小孩子是跟着大人遭罪了,所以更要遭得有价值,要对他们的成长有利才算没白遭罪了。
夏式明没妹妹的脸皮厚,说不出他家“大丰收”的话,他看看妹妹小胳膊再伸也没多长,又回忆了一下西溪家里那一堆白菜加萝卜,也差不多就这些,于是没矫正妹妹。
说了一会话二爷爷要午休了,他也拿出两盒梨膏糖给两个孩子,丫丫这回是欢欢喜喜的接过,声音清脆的道谢,让尤氏感慨得很。
小孩子也要午睡的,夏式明不用人守着,尤氏哄睡了丫丫就托给夏百合照看:“之前可不只是在饭厅,她和我在屋里说话,丫环在外面不过轻轻叫门她就吓得慌,她之前可没这样…”
尤氏小声和夏百合说了她不放心想去找人问问,夏百合懂医术,要真有事她也想让夏百合给袁氏瞧瞧呢。
“大嫂也别太担心,我看婶子她的确是憔悴许多,但面容上不像有大病的,养养能养好。”不过袁氏一点儿响动就吓那样,是不正常。
听夏百合说袁氏不会有大病,尤氏宽心些了,自家小姑的本事她是亲眼瞧见的,而袁氏怎么说也是她亲娘,还是一心为她的亲娘,就是太“一心”了。
尤氏去问的人是她亲爹,她亲爹娘感情向来很好,她不信她刚来就能发现的,她爹会一点儿都没察觉,至于她弟弟,她娘要不许说,那小子是不敢告诉她的,问也是白问。
尤氏她爹叫尤文亮,尤文亮也是心疼牵挂女儿的,他当初之所以狠心拉走妻子,是听到袁氏为了让女儿出来,居然连外孙外孙女都能不管,就明白妻子是急糊涂失去理智了,怕袁氏再急到闯下大祸,才不得以硬带人走的。
尤文亮在走后还托人给女儿送银子想让她和孩子在牢里能好过点,但离开京城就等于不管女儿,尤文亮无法因为给银子了就心安理得,他一直都恨自己没用,这一年的时间他看着也老了不少,也是,女儿外孙外孙女命悬一线,父亲妻子都愁病了,对他的折磨能不大?
“紫儿不孝,累得爹爹如此…”尤氏一见尤文亮便哭道。
尤文亮此刻也不说什么“进夏家门就是夏家人”,“有女如此值得骄傲”,这些对着亲家才说的场面话,他单独对着女儿满脸歉意:“紫儿,是爹对不起你,爹不该图夏家的好地位好名声,早知道这么危险,爹当初把你嫁给秀才也好啊。”
夏家门风正,有男子年过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的规矩,夏伯洗年纪轻轻便金榜题名,尤文亮读过他的文章的,心想这种自己有才还有家规的女婿人选到哪儿找,尤家要不是曾出过大儒,还高攀不上呢!
结果如何?高处不胜寒才是真的,他还不如替女儿找个没身份地位人又蠢点的,不惹事能踏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夏家的家风不错,我夫君没什么歪心思,公公小叔也是正人君子,小姑弟妹更比亲姐妹还好,换个人家也未必强到哪里去,娘亲当初不也是看中夏家有不纳妾的规矩吗,我可还记得她说过的那什么李秀才,宠妾灭妻连亲生儿女都不要,还有哪个村的庄户人,成天喝醉酒打媳妇,还把孩子卖了换赌债…”
尤氏看得明白,人的好坏其实与地位身份无关,有权有势的也有他们的苦日子,没钱没权的也未必全是善良人,只不过是有权有势的要坏起来,影响会更大而已。
尤文亮被女儿堵得说不出来了,末了一叹:“你打小便是有自己主意的,还是你爷爷说的对,紫儿无论穷富都能生存下去的,你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
尤氏轻轻摇摇头:“我可没我三妹妹厉害…”见尤文亮没把她说的当真,她就简单的说了下夏百合怎么从曹家逃出来的,又怎么在西溪行医给夏家改善生活。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吓得不轻
“我说什么来者,曹家就不是东西!曹向明不过就是会写几首诗,文章好不代表人品好!”尤文亮一听便拍桌子道。
尤文亮,夏侯,曹向明等人年纪差不多,是属于同一时代的,可惜的是,曹向明一个人风头太胜,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子”,至于其他的人,任你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新秀,当年谁会注意谁理你?
曹向明当年曾亲口说自己:“天下文章若有一石,我独占八斗,其它两斗天下人分之”,这话够狂的吧,可世人还说他谦虚,说什么“天下文章君独得一石”,更甚者说其他人“给曹向明提鞋都不配!”
就因为出了个曹向明,尤文亮别说是大才子了,就是连“才子”的名他都没捞到,这还不算,曹向明不但文章好,他还会做沙发做玻璃镜子,还会设计出新式的记账法,当上了户部尚书迎娶了宰相的孙女,怎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尤氏看着她爹,缓缓又缓缓的补充一句:“我听三妹妹说,赶她走要她的命是曹家夫人…”
“不会吧?!”尤文亮初听这话,和当初夏侯听到时的反应那叫一个像。
尤氏没再说什么,就那么静静看着她爹。
尤文亮察觉了,老脸不由得一红,有些遮掩的解释:“那还真是想不到…”
“想不到一个娇滴滴的弱女子怎么会那么心狠手辣?您也不想想,她都有五十了,就算年轻时怎么天真烂漫,时间也会让她成熟的,何况她就那么一个儿子,女人为了孩子其实做什么都不奇怪的…”尤氏幽幽的道。
“咳咳…”尤文亮清清嗓子才说道,“你既然清楚女人为了孩子什么都敢做,那就别怪你娘了,她也是心疼你急糊涂了…”
“我知道了,娘亲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可别说不清楚,曹家的事我还没和娘亲说呢。”尤氏还是静静看着她爹,目光中却大有深意。
难怪她先提曹家,话里居然给亲爹设好陷阱了…尤文亮不知该可笑还是欣慰,女儿是聪明的,“你娘不让告诉你,怕你担心,她说你受了不少苦了,她对不起你不想再让你烦…”
“胡思乱想更吓人…”尤氏轻声道,她要是得不到答案可不会走的!
“你娘就是胡思乱想吓病的…”尤文亮还是说了。
原来当时尤文亮把袁氏硬拉回来,那时候天气冷,袁氏又心急挣扎,出了不少汗,等回到安州镇就病了,郎中说是风寒,当时开药倒也给治好了。
只是心病难医,袁氏惦记夏家女儿那边,是天天睡不好,一睡着就做恶梦,白天她也时刻警觉着,下人来报她怕是带来京城不好的消息,别人说话她用力去听,怕家人把坏消息瞒着她,等知道夏家是被流放,她又成天担心女儿受不了苦。
每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疑神疑鬼的,谁能受得了,才一年多的时间,袁氏头发就全白了,只要有一点儿的响动就能把她吓得不轻。
“我现在已经没事了,娘亲再调养着会没事的。”尤氏擦擦眼泪,对袁氏的心疼比怨气占了上风。
“你娘亲自小便不愿意吃药,她现在药不断还是因为不想让你担心,可她吃了许多效果都不大好,紫儿等你回了京城,看能不能从京城请了好郎中来。”尤文亮也是心疼自己妻子的。
“不用等回京城了,我让三妹妹给娘亲先看看,江北的临江郡主府医太医民间的知名郎中瞧了多少,结果还是求上我三妹妹,才吃了七天药就救回了她的命!”尤氏对夏百合信心十足。
尤文亮也信女儿不会拿亲娘的命开玩笑,他问了问江北归义侯和临江郡主的事,就让女儿自己去和袁氏说,才“露怯”,他不敢去见妻子。
爹娘感情还是很好,尤氏欣慰一笑便去找袁氏,袁氏那边更好说话,她自小便对女儿百依百顺的,何况是现在正觉得对不起女儿的时候,女儿让她做什么她都会答应的,何况女儿还是在关心她。
尤氏直接拉着袁氏去找夏百合,正好丫丫午睡醒了,夏百合给小姑娘在梳头呢,丫丫一见到外祖母也来了,本来在笑的小脸板了起来,不过她什么也没说。
尤氏不能怪丫丫无礼,她当没发现和夏百合说了袁氏为什么病了,夏百合听得很认真,听完了拿过丫丫睡觉的小枕头当脉枕给袁氏号脉。
郎中诊脉时不得吵扰是常识,尤氏站在一边只能紧张的候着,袁氏看女儿对她是很关心的,忽然就觉得原来昏沉沉的头清醒不少,身子也不那么发沉了。
夏百合号脉的时候病人脉搏的变化她是最明白的,当下抬头看看袁氏和尤氏的表情,再诊了一会松开:“不是什么大毛病,婶子她是因为太担心大嫂才吓得,既然大嫂回来了就多陪婶子待几天,让她开开心心的,慢慢的就调养好了。”
“我就说没什么嘛…”听着让女儿多陪她住几天,袁氏更高兴更觉得精神了。
“那需要吃什么药吗?”尤氏亲自拿来纸笔让夏百合好开方子。
“婶子之前也吃了不少药,药吃多对身体也不好,婶子能喝酒吗?我给您制些药酒,每天中午晚饭喝上一小杯就行。”夏百合微笑着问道。
“怎么不能喝,去年女儿节的时候,我还和三姑娘你碰过杯呢。”袁氏笑道。
居然还一块喝酒过…不过袁氏和尤氏只当夏百合是为了慎重考虑才又问的,没想到她是没这段记忆,夏百合则赶快写方子:“我需要桂圆肉,桂花,白糖和酒,不要烈酒,把这些东西给我送过来,我自己来泡,别人弄的我不放心。”
“三姑娘放心,我这里的下人手脚都干净利落,也是信得过的。”这是女儿的小姑,夏家嫡出的千金,袁氏哪能让人家动手干活。
“不是信不过的问题,药酒也是药,泡的分寸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就白泡了,所以我必须自己来。”夏百合解释道。
尤氏轻轻扯扯袁氏的衣襟,没让她再客气,三妹妹说要自己动手,一定是其中有什么秘密是不好言说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以吓治吓
等送袁氏回去歇着,尤氏又回来想找夏百合问问,结果是夏百合先说话:“大嫂,婶子的病我还想单独和你说说。”
尤氏脸色顿时就变了。
“婶子身体上的确没大毛病!”一看尤氏吓着夏百合忙接着说,“我说的是她易受惊吓是心病,所谓心病还得心药医。”
“怎么个医法,你刚才不是说那药酒就是宁心安神的吗?”尤氏听没大毛病才松口气,她是气她娘,但也明白她娘亲只是把她看得太重要了。
“药酒只是起辅助效果的,另外我给婶子诊脉发现她体内还有寒气,所以才想着用酒给她舒筋活血,现在正好是冬天,喝些酒没关系的。”夏百合说道。
寒气…尤氏想到她爹说她娘被带回来时在马车里受凉生病的事了,她刚才没好意思说,一是因为她爹说她娘的伤风已经好了;二是你让她怎么和夏家人说袁氏让她和夏伯洗和离,把她一个人摘出来?
她没说的,夏百合却能凭诊脉诊出来,更证明自家小姑的确有真本事,尤氏忙点头:“我爹说我娘一年前得过一次风寒的,因为郎中说好了所以我没注意,那三妹妹你说,我娘的病具体该怎么治,我都听你的!”
“药酒得喝,另外安州镇能买到黑芝麻吗?”夏百合之前无论是在江东康关城还是江北的西溪,她都只见过白芝麻没见过黑芝麻,她不知道是自己没机会遇到还是这时空黑的很稀罕,所以才单独问尤氏,还特意说是在安州镇这一小范围内。
“有的吧,市面上应该有,不过黑的不如白的卖相好,比较好卖。”还好尤氏是想了想才回答,没像夏百合问袁氏那时候说什么“世上哪有黑芝麻”或者说“那可是高档货,三姑娘你之前不是最喜欢吃它吗?”
卖相?也是,烧饼或点心上要是黑黑的一层,是不招人喜欢,谁让这里的人还不了解黑芝麻的营养价值,要换成她那儿的现代,还有专门把白芝麻染黑来卖的呢。
“黑有黑的好处,比如它能乌发,婶子要是嫌黑芝麻不好看,那就磨成芝麻酱,做麻酱烧饼之类的,也看不出多大区别的。”夏百合给出建议。
听到黑芝麻能乌发,尤氏忙点头:“行,我让我小弟去找黑芝麻做芝麻酱,这个应该不能难找的。”
“找来后常吃,真要找不到吃白芝麻也行,就是没黑的见效快,”因为黑色食物主肾,夏百合没太深奥的解释,她接着说袁氏的心病,“婶子是惊吓过度才会有点动静就怕成那样,得把她这毛病去掉,不然边调养边再受惊,怎么能养好?”
“家里上上下下已经很小心了,说话走路都不敢大声,我弟妹还把我小侄子暂时送到她娘家去,专心服侍我娘,可我娘还是有一点点动静就吓得慌,哪怕她现在知道我没事了,不可能有什么坏消息,她还是会怕,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惊恐。”尤氏头疼道,也不能大家不说话不走路了吧?
“既然小心谨慎不行,那我们不如换个方法来治,大嫂你这些天就带着丫丫在婶子跟前玩,别拘束着丫丫,就让她蹦蹦跳跳的,婶子要是惊着了,你也别着急,要很平静的对她说,不过是小孩子玩,有什么好怕的。”夏百合说道。
尤氏初听是意外这个办法,但细想想又觉得能理解,不过关心则乱,她不敢马上答应,她怕家人以为她还气袁氏想整自己娘亲,“我得和我爹商量一下,看他能不能同意,我会劝他同意的。”她最后这一句是表示对自己小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