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还不大信:“爷爷,既然是灰尘呛着您了,您干吗还要干这活啊?”
“所以说你们不懂事,爷爷家里人多地少,不多干活哪能吃饱饭…”再说两个儿子得盖新房娶媳妇,他们这里离着县城还有十里地,没钱哪家的姑娘会嫁过来受罪?
袁师傅没解释太多,他知道才五、六岁的小姑娘听不懂的,其实他光说地少丫丫就不懂:“地少还不好吗?我爷爷说地太多种不了,我爹和我二叔每次下地都好辛苦的…”地少点不是就能少辛苦些吗?
这些还真是当官的!袁师傅好笑的摇摇头,没说话继续干活。
隔壁的夏百合听到丫丫这么说却觉得不妙,夏侯不肯留下卢嬷嬷和瑞珠时便说过夏家是不能享福的,他后来也说过能得土地自己耕种是“皇恩浩荡”留给他们的活路,那要是传出去夏家居然嫌给的地多…
夏百合带上帷帽拿着药去厨房,装作路过叫丫丫:“丫丫,你帮姑姑捡点柴来。”
“哦!”丫丫还是能干活的,一叫她和云姑都出来了。
夏百合若无其事的说话:“盘炕的活我也知道一些,你有没有问那位袁爷爷,为什么不用湿布将口鼻掩上,可以遮挡灰尘的?”
“还可以这样吗?我去问?”丫丫又跑出厨房。
厨房离袁师傅干活的屋子有一定的距离,夏百合听不到袁师傅是怎么回答的,不过丫丫很快跑回来转话;“袁爷爷说湿布又不能完全挡住,浪费干什么?”
“总比不挡强啊,”所以舍不得怕浪费才是主要原因吧?“灰尘进嗓子进肺里多难受,生病了还要花钱,不是更浪费?”
丫丫又往外跑,把夏百合的话带给袁师傅,然后再跑回来:“袁师傅说,村里人哪有那么金贵,我们一辈子也不去药铺找郎中的,挺挺一辈子就过来了。”
丫丫说话童声清脆,夏百合却听出袁师傅的不易和苍桑:“丫丫,你再去问问,袁爷爷祖辈便精于盘炕的活,他们家是不是有不少人都会在干重活后呼吸困难,喘不上来气,咳嗽胸口疼?”
这话专业词较多,丫丫一遍记不住,她和云姑两个人合着记,重复又重复,两个小姑娘才手拉手又去找袁师傅,去的时间比上两次要长,回来只带了一个字:“是。”
夏百合已经准备好三条崭新的布巾,听丫丫和云姑带回来的话,才把布巾沾水交给丫丫:“灰尘吸多是很痛苦的,最严重时坐卧呼吸都困难,你们系着布巾去把这条给袁师傅。”
两个小姑娘才跑了一会儿,没见识到灰尘的威力只觉得有趣,她们笑嘻嘻把口鼻掩上,然后又跑出去替夏百合把湿布巾交给袁师傅,只是一会儿她们又带着湿布巾回来了。
“袁爷爷说工钱饭钱都是提前说好的,这个不在商量的范围内,”丫丫说着看看云姑,云姑点头证明她没重复错,她才继续说,“袁师傅说谢谢三姑姑的好心,他家里有的。”
一条布巾的便宜都不贪,人品应该能信得过,夏百合笑笑说道:“雇人干活,如果不知道危险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怎么能不防护着?我们夏家可不是什么黑心的主人家,这条布巾是施工的材料之一,和那些砖土并没什么不同,不算在工钱里。”
丫丫和云姑又学着重复一遍,然后再去找袁师傅,再然后空着手回来了:“袁爷爷收下来了,他说这个得算在工钱里,夏家是好人,袁家也不是贪小便宜的。”
只要收下就好,夏百合笑笑也没非要白送,她继续忙着煮药,丫丫则闲不住:“三姑姑,您还有什么让丫丫问的吗?”她觉得来回传话实在是很好玩的游戏。
“暂时不用了,而且盘炕灰尘太大,你们最好能躲远些,三姑姑是不能抛头露面才麻烦你们的,辛苦了。”夏百合拍拍两个小姑娘口头表扬。
两个小姑娘回来后仍不舍得摘掉脸上的布巾,她们带着布巾在院子的玩耍,这打扮让拎水回来的夏伯洗吓了一跳:“你们怎么了?”
一见夏家的大人,云姑先红了脸,乖乖的解下蒙面的布巾低头站好,丫丫还在兴奋着:“爹,三姑姑说干活要用布巾挡灰尘,不咳嗽…”她又重复一遍自己来回传的话。
灰尘有如此危害?夏伯洗拎水进厨房顺便问夏百合。
“当然,在灰尘大的地方长期干活,那些脏东西吸到嗓子里肺里排不出去,人哪受得了,你看灶台几天不擦还厚厚一层灰呢。”夏百合解释得简单易懂。
夏伯洗想到刚学着自己照顾自己时,他们家谁都不会生火,一到做饭时整个院子全是烟,人人熏得嗓子疼,不由得叹气:“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啊,不过我们夏家再落魄,也不会苛待雇工的,三妹妹你做的对。”
之后尤氏回来,看到袁师傅蒙着布巾干活,听夏百合说了原因也认为做得对,对决定重整他们夫妻房里的炕,她犹豫一下也同意了:“不过冬天的柴禾量得大了…”她悄悄和夏伯洗说道。
“这附近就有山,到时候我多去捡些就行,你已经很辛苦了,三妹妹说的对,不该省的不能省。”夏伯洗柔声对妻子说道。
有他这句辛苦,尤氏顿时觉得身上暖洋洋的,艰辛的日子似乎也不再可怕:“我还得去送东西,你在家看着丫丫她们,别累着…”本来想多歇会再去的尤氏,忽然连腿脚都觉得有劲了。
袁师傅是个实在人,直干到黄昏时候夏侯和夏式明从地里回来他才收工,夏百合给夏侯和夏式明准备了水,也给袁师傅准备了。
脸盆放在院子里,不能抛头露面的夏百合还是躲在厨房,她依然让丫丫招呼袁师傅清洗干净再回去。
“袁爷爷,你家有白萝卜吗?我三姑姑说,生的白萝卜绞成汁喝了,能治灰尘引起的咳嗽。”丫丫在旁边看着袁师傅洗脸边说道。
“是吗?替我谢谢你三姑姑啊!”布巾和洗脸水是袁师傅自进西溪干活头回享受到的待遇,虽然夏百合始终没露面,但袁师傅对丫丫口中的三姑姑印象十分好。
第五十八章 省下饭钱
丫丫说宁愿为了桂姐儿不吃午饭,为了培养她懂得言行一致,夏家真的没让她吃午饭,但孩子小,又是在做好事,当大人的怎么舍得真饿着她,午饭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尤氏便找借口给了丫丫一块点心。
然后丫丫把云姑带回家玩,黄氏借口照顾客人,也让两个小姑娘吃了点心,点心是夏莲心送的,对现在的夏家来说是奢侈品,所以尤氏不用心疼女儿没吃午饭。
倒是夏式明,他没吃午饭是被罚的,而且下午夏侯下地干活他也去捡柴禾了,尤氏和黄氏想给他点心也找不到机会。
尤氏心里最惦记这件事,等送完了东西,她急忙去厨房准备做饭,结果一看灶上有锅,锅里的米饭已经煮熟了。
“我药熬好了,又看大嫂正忙着,我也是闲不住干脆就把饭做好了。”正准备炒菜的夏百合说道。
三妹妹一定也是担心式明饿着,她向来最疼式明的!这么想的尤氏感激得很:“有劳三妹妹了,你去歇着吧,我来炒菜。”
“今天家里盘炕有灰,我想着清清肺所以把白萝卜洗了,现在是夏天我担心腊肉不能放。”夏百合指指案板上已经切好的白萝卜和肉片。
白萝卜是很普通的菜蔬,在邻村便有卖的,一文钱能买两个,夏百合不洗它尤氏也打算今晚或明天做了它,尤氏心疼的是腊肉,要是她来做顶多割下几片,让菜有个肉味,夏百合则切了足有三、四两。
“三妹妹说得对,腊肉要坏了扔掉更可惜。”尤氏想着夏百合一定是找理由让夏式明吃些好的补补,当然没法拒绝。
把厨房的活交给尤氏,夏百合拿着配好的药油去见夏侯:“爹,我往江东去找二姐时,路过的农家告诉我,拿些草药和油配搭,涂在脸上有驱蚊虫的效果,您下地干活应该能用得上。”
“好,明天我就试试。”屋里熏了苍术后再没蚊虫进来,夏侯对小女儿的本事是有信心的。
夏百合送完药油之后乖乖坐着,她对药油也是有信心的,这可是他们朱家专门的秘方,气味小威力大,是丛林行军必备的。
夏侯看着不说话的小女儿倒有些奇怪:“怎么,你只是来送药油的?”
不然呢?夏百合反应不慢:“还有什么事比爹爹和大哥二哥的健康更重要?”
夏侯笑了,也不和女儿绕圈子了:“我以为你要为式明求情呢。”夏家最疼夏式明的是夏百合,这是全家公认的。
夏家教育孩子她干涉什么?再说她能护夏式明一个月,还能护他一辈子不成?“爹爹和大哥是罚他不许吃午饭,如今该吃晚饭了。”惩罚已经结束她更不须多嘴。
“我以为你会怪为父和你大哥,我们罚式明罚重了,毕竟他还病着呢。”夏侯话里倒是露出他在后悔的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往大了说,往小的说则是,咱们一家吃独食,别人家瞧见了能不红眼?送东西是堵他们的嘴,所以我赞成爹的。”夏百合低头看看地上多出来的影子说道。
“…这话还是别对孩子说…”其实夏侯之所以要送东西,也不是想穷大方,他就是怕别人眼红惹出事来,但读书人讲的是仁和义,他不想让才八岁的孙子变得市侩,他甚至不想让女儿懂。
“式明是夏家的嫡长孙,爹爹想好他今后要走的路了?”夏百合可不认为什么事都不告诉孩子便是为他们好,比如真正的“夏百合”,她要是有出门独立生活的经验,未必不能从莲花庵逃离,要是早离开,哪会因疫病没了命。
“他才八岁,等把书读好再说吧。”将来哪是容易计划的,夏侯甚至不知道夏家能不能在江北长住呢。
“我回来了,你们看我带什么回来了!”夏仲谈要送步行很慢的卢嬷嬷和瑞珠进县城,要看着她们和镖局的回去,还要去衙门报备他们夏家依然老实,这就费了一白天的时间,但他回来的时候刚刚好,正是夏家要开饭的时候。
“回来就先洗手吃饭,正好不用给你留了。”尤氏先招呼道。
“你们先看看我带回来什么。”夏仲谈献宝似的将手里捧的布兜放桌子上,小心翼翼的解开,里面居然是一堆的鸡蛋!?
“家里还有鸡蛋,你又买这么多做什么?”夏侯看了并不高兴,夏家是有点钱了,但钱得花在刀刃上。
“一,二,三…九,十,有十个呢!”听到二叔回来也进堂屋的丫丫很眼馋一堆的鸡蛋,伸手数了数。
“是十个,丫丫真聪明!”夏仲谈赞赏的摸摸小侄女的头,然后解释,“咱们邻村卖鸡蛋五文钱一个,实在是贵,我这回去县城问了,人家十文钱三个,我和他还价,三十文买了十个!”
“邻村三十文才能买六个,这一下就多了四个,等于省了二十文呢,二十文能买三斤小米呢!”夏式明也忍不住算算帐。
“谁说不是!”要不是因为这原因,夏仲谈也不会舍得一次掏钱买这么多。
“还是二弟脑子灵活,之前我们进城可没想着问问价钱,带回比邻村便宜的东西,这下弟妹和小石头能多吃几个了。”夏伯洗也表扬弟弟,回忆自己之前进城居然空手回来,他实在是后悔莫及。
夏仲谈却更正大哥的话:“鸡蛋便宜大家就都吃,爹年纪大应该补补,式明还病着呢,丫丫也在长身体呢!”只他们二房享受,他心里一直过意不去的。
“谁说我年纪大了,为父头发都没白几根呢,这些东西给孩子吃就行了。”夏侯故意板着脸,但看大房照顾二房,二房知道感恩,他是很欣慰的。
“…三十文全买鸡蛋了,那二弟你中午吃饭了吗?”尤氏忽然想起来,她就给了夏仲谈三十文午饭钱啊!
夏家没分家,凡是有点收人便交给尤氏全权支配,以往每回进城,尤氏是只给夏伯洗或夏仲谈五文钱,可以买两个烧饼或一碗素面,能让人吃饱就行,如今钱财终于充足了,尤氏一次便给了夏仲谈三十文,可他买鸡蛋却花了整好三十文。
夏仲谈可没私房钱,他甚至连怎么藏私房钱都不知道,一听大嫂问他,他答得也老实;“一顿不吃有什么关系,早晨吃面条我饱饱的,现在还不饿呢!卢嬷嬷和瑞珠她们是和镖师们一块吃的。”他没亏待别人也没去占便宜。
怎么可能不饿!尤氏忙把碗筷摆上,饭菜盛上,夏侯和夏伯洗拉着夏仲谈赶快坐下来,连丫丫都把饭碗往夏仲谈面前推:“二叔真厉害,我才一会儿不吃午饭就饿得受不了了!”
“丫丫中午没吃饭吗?”夏仲谈早晨出去晚上才回来,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
“丫丫是为了朋友…”夏伯洗面带赞赏的看着女儿,向二弟讲今天家里的大事小情。
今天是怎么了,夏家好几个没吃午饭的?夏百合觉得有意思,她看看夏式明,这孩子倒是尽量沉默不语往阴影里躲,是了,他是被罚不吃饭的。
晚饭大家倒是都吃了,吃完饭夏百合开始跟夏侯商量明天的事:“爹,我听说在你们干活的庄稼地附近有座山,那山大吗?”
“正确说我们种的地就靠着山,所以我们每回下地干活顺便也让式明在山脚拾些柴禾,那山看着不算大,但我们也不敢让孩子往里面走,虽然没听说有野兽,但万一迷路也不好办。”
“山脚就有不少柴禾,那山中植物一定茂盛吗?”夏百合寻思道。
“看着是郁郁葱葱的,你想做什么?”夏侯说着说着发现小女儿好像不是单纯的和他闲聊天啊?
“看有没有药材,不是说大山里有宝吗?真要采到草药去县城里卖,家里也能多点儿收入不是?”夏百合是真想看看古代土生土长的好药材。
夏侯想到的是女儿带回的几十万银票:“三丫头你实在不用这么辛苦的,你的嫁妆爹和你哥哥嫂子谁都不会动,你只要安心待在家里,过些时候爹再给你寻门好亲事,风风光光嫁出去才是正理。”
“就因为你们不肯动这笔钱啊,看着丫丫从自己午饭里给朋友省出活命的面条,看着大哥大嫂舍不得自己屋里烧炕,看着二哥中午饭不吃只是为了多买几个鸡蛋,看着爹您每天下地干活,我能心安理得独吞那笔钱吗?”
夏百合由衷的苦恼,本来她带回原主留给家人的巨款,看到夏家对待钱财很理智,不张扬不挥霍,确定这笔钱不会反而给夏家带来灾难,她是很欣慰的。
可夏家人接着的行为显示,他们始终是认为这笔钱是属于夏百合的,他们动上一两银子都会很心疼,那她将来怎么离开,她怕自己留下钱走人,夏家依然不动巨款替她保留着,她要永远不回来,这笔钱她还给夏家又有什么用?
“怎么叫独吞,你大姐二姐出门,哪个不是十里红妆,你大哥二哥娶亲,聘礼从街头到巷尾还拐着弯,你娘亲说要留给你最丰厚的嫁妆,这些爹还少了你的呢!”夏侯依然坚持,他最对不起的便是这个小女儿了。
第五十九章 偷吃丢羊
爹娘给儿女出聘礼出嫁妆,在夏侯和无数古代人心中,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他做梦都没想过有天会因为生活困难去花女儿的嫁妆银子,动了一二百两他心里已经沉甸甸的了,要是让他用女儿的嫁妆大吃大喝,他还不如一头撞死!
观念不同啊!夏百合心里惋惜又没劝成,但也替原主高兴,毕竟也有古代人将女儿或妹妹卖了换钱的呢,夏家连原主的嫁妆都舍不得动,不也证明他们对原主真心的好,没枉费原主临终还惦记他们吗?
“好,先不说那笔钱,可家里几口人吃什么用什么,光那几亩地够吗?女儿也不是非要往山里面走,就是打算在式明捡柴禾的附近看看,要是有草药可以让大哥二哥拿去县城里卖,多少能填补些家用?”钱的事可以缓一缓,但要她从此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夏百合做不到,她得为自己争取行动自由。
要是还在京城夏家仍是太傅,夏家三小姐说想去山里,那非得是阳光明媚的踏青好日子,不但得几十个下人陪着,她两个嫂子也得跟着,还可能再邀上三五官家千金,浩浩荡荡的方能出行,至于说采药?这理由能出口吗?
可现在的夏家是真不能回想当年了,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夏百合一再说家里的困难,夏侯还真被她说动了,是啊,采药能换钱,只要三丫头去一回,采些可卖钱的,下回大可让她两个哥哥照样子采嘛!
只是去一回教他们该采什么样的,又不是让小女儿常时间干活,夏侯寻思着终于松口了。
只要夏侯同意,夏家其他人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只是夏家大哥和二哥面对夏百合很不好意思,仿佛没能让妹妹在家里养着,是他们欠了她的。
“不单是夏家,整个西溪就没有哪家是让女人下地干活的,不过送饭到田间还是可以的。”尤氏提醒不懂庄稼人规矩的夏百合,不要往地里踩。
“我就去山脚瞧瞧。”夏百合得庆幸没有不让女人进山的规矩。
夏百合注意过了,尤氏出门送东西是带着帷帽的,袁师傅来家干活,黄氏还让丫丫先给她拿帷帽再许她出屋,所以她要进山,行头里是少不了帷帽的。
“这里就是我们夏家的地,式明你带你三姑姑进山,注意不要走远了。”夏侯庆幸他们家的田地正好在山脚下,而且不与旁人家的地连着,没谁注意到夏家多了个人过来。
夏百合则先看那分给夏家的四亩地,苞米,白菜,大葱,萝卜,夏家还挺厉害,居然每亩地种的还不一样,可惜的是每亩地的农作物长的都不好,又小又不精神。
是分的地不好,还是夏家种菜的水平不行?夏百合记得尤氏的提醒没下地里去细看,她乖乖的和夏式明往山里走。
这几亩地还真是属于山脚下的,往山那边走了两百多米,夏百合回头还能看到田地里的夏侯父子时,夏式明已经开始低头寻找枯树枝了。
夏百合则又往山里望了望,前方再走上五百米是片林子,林子大概有个四五百平方米的面积,再往前全是密集的绿,应该属于往大山深处走的路了。
“三姑姑,这里有草药吗?”夏式明是明白草药比柴禾值钱的,他希望自己能学会采药,为家里尽量减轻负担。
“有的,不过我们不着急采药,式明你能让三姑姑为你诊脉吗?”夏百合走到夏式明身边。
夏式明脸色顿时变了,慌张得很:“三姑姑我没事的…不用了…”
“我回家已经两天,嗯,加今天是第三天,头一天大家都说你的病快好了,我就当你快好了,可这三天我没见你吃过一次药,我问大嫂,她说你不喜欢吃药,一吃就想吐,你说你不用吃药也快好了,她才停了药,而我特意要来你的药方看,开的是补气血的药,大嫂说你没进城看过,是大哥向药铺的郎中转述你的症状,郎中以为你是因为家庭变化伤心伤身,才开的药。”
“家里的药已经吃完了,昨天二哥进城,我却没让他给你带药,不是因为我和你娘一样信你吃不得药,不吃药也能好,我是因为药方根本不对症才不打算继续抓的,而你不吃,也是因为你知道你得的是什么病,药不对症吧?”
夏百合刻意缓缓说道,而她越说夏式明头垂得越低,再后来她都担心这孩子会挖坑把自己埋了!
怎么办?她根本没给孩子当知心姐姐的经验,她家小侄子要敢闹,都是大包子用武力镇压的,而且她那小侄子虽然是熊孩子但最会看人脸色了,更不会藏着沉甸甸的心事。
“…三姑姑…您能看出来…”好在原主对于夏式明来说就是知心姐姐的存在,他许多对爹娘都不敢说的话,却愿意告诉三姑姑。
“我看出来你得的是什么病,但只怕你自己还不知道。”看夏式明愿意说,夏百合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她这话却让夏式明听不懂了,他呆呆的看着她。
这孩子脸都瘦得要脱形了,夏百合拍拍他:“你可以三五天说病情好转不用吃药,但时间长了呢?你认为全家人会对你视而不见,看不出你一天比一天瘦?”
夏式明又把头低下来,身上他可以多穿衣服掩饰,但脸呢?
“你咳嗽,有时会胸口疼,低热,睡着再醒后身上是又湿又凉,还有痰,我问你,你吐的痰是不是铁锈色的,你怎么处理了?”夏百合尽量让自己问的不要太严肃。
她问的夏式明大概全能听懂,明明三姑姑这三天和他接触不多啊,尤其是晚上,三姑姑居然连他会因为出汗难受醒了都清楚!
夏式明还小,没把夏百合往“料事如神”上想,他想的是三姑姑果然最关心他!他大着胆子问:“是铁锈色?不是血吗?”
“不是。”夏百合不想吓坏他,“你怎么处理的?”
“烧了,用草纸包着悄悄烧掉…”他怕家人看到他吐血再为他花钱,对会暴露的当然要“毁尸灭迹”了。
烧了好,对病菌烧掉是比掩埋更好的办法,“不错,做得对,”夏百合再拍拍他以示表扬,“那现在你可以告诉三姑姑,你是怎么得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