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更是惊喜了,那些都是贴身的东西,没被发觉不但证明夏百合将来会衣食无忧,更证明她真的没吃亏,曹家…没能把三姑娘怎样。
黄氏其实就比夏百合大两岁,在娘家是娇娇女,在婆家是小儿媳妇,她活得比尤氏单纯,但对夏百合是当亲妹子的,她还在哺乳期没出月子,夏百合没敢和她细说自己是死里逃生的,怕吓着她。
但等夏家的男人们回来,她一切都会告诉他们的,别让他们再对几个所谓的亲家抱有天真的幻想了,尤其是夏侯,两个女儿的婚事都是他做主的!
“三妹妹…”尤氏带着卢嬷嬷进来了,“东西都搬进来了,瑞珠在收拾着,卢嬷嬷说要给二少奶奶请安,我就带她来了。”
外面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没人看着是不行的,而之所以守着的是瑞珠,进屋的是卢嬷嬷,是因为卢嬷嬷当过奶娘对孩子经验丰富,尤氏还不知道夏百合医术过人,她惦记着小石头的情况,想让卢嬷嬷给看看。
单单这先带谁进来,便能看出尤氏处事的周到,虽也是经历磨难的,但有自小的教育打底,她不愧是夏家的大儿媳妇。
“给二少奶奶请安,给大姐儿请安,给小哥儿请安。”卢嬷嬷恭恭敬敬的跪下来,还不忘补上给丫丫见礼。
丫丫顿时恍惚,记忆里快要忘掉的规矩开始慢慢浮现,不过她还小,规矩真正代表了什么,她并不懂。
“卢嬷嬷快请起,二姑娘可好,侯爷可好,孙家老夫人可好?”黄氏还没忘,一一问候着。
“都好,请二少奶奶放心。”卢嬷嬷眼也不眨的回道,黄氏不能受刺激她也是清楚的。
“卢嬷嬷在这里帮忙照顾二少奶奶吧,我得去田里请爹他们回来,三妹妹回来了是大喜事呢。”尤氏还得自己跑一趟,因为实在没能用的人。
“二嫂子先歇着,我和丫丫出去帮大嫂整理东西。”黄氏这屋子是越待越闷热,健康人待久了非生病不可。
有夏百合跟出来,尤氏才能放心出门:“三妹妹你看,这些东西有的堆在院子里,有的我放厅里了,你要是知道怎么分,就把它们放各屋吧,堂屋那里面的一间就是爹住的,我和你大哥住左边的正房,靠我们这边的是式明和丫丫的房间。”
康关城跟来的镖师已经先一步离开,他们一大群人肯定不会住在夏家,因为现在的夏家根本住不下,不过他们也没急着返回江东,夏莲心的意思是夏百合看望过亲人,还是回她这儿住才好,最好能把夏家的第三代也全带回,流放之地有多苦,她多少是清楚的。
夏百合的去留她能自己决定,夏家孩子的事还得夏侯做主,现在尤氏去叫人,她也没忙着分东西,而是环顾四周,看清夏家如今生活的地方。
第四十三章 父兄出场
夏百合目前站的地方,就是尤氏说的堂屋,十几平方米大小,中间放张大的八仙桌子,桌子下面四条长板凳,左边窗户下还放了把椅子,和桌子板凳一样掉漆有毛刺了。
一般讲究些的村民,家里的堂屋还应该有茶几太师椅,挂着中堂画的,夏家这布置一看就很穷了,但好在房子还不少,她要是也住下来不愁没地方。
堂屋右边最靠里挂了个布帘子,帘子上的补丁比黄氏屋里窗帘上的多多了,这是她便宜爹的卧室,夏百合伸手掀帘子就进去了。
正房的采光还挺好,夏侯的卧室又连窗帘都没有,屋里的摆设简单的一目了然。
一面靠墙的土炕,炕上有一个枕头和叠得整整齐齐的薄被,上面依然都带着补丁,夏百合过去翻翻铺在炕上的布毯子,最下面垫的是稻草。
都带味了,夏天很容易生蚊虫进而得传染病的!
“也不晒晒!”夏百合不由得嘀咕着,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夏家从富贵到贫穷,不说心理上的落差要调整,就是让这些生来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生存,也是需要时间的。
可身为医者,她不能对有可能传染疾病的东西视若无睹吧?
夏百合卷起袖子就开始给夏侯收拾房间,她先把枕头和被子拿到院子里放到角落处,这些要不要还得让夏家人自己决定,但一定得洗过再铺!
“三姑娘,我来吧!”正在清点东西的瑞珠忙过去要接手。
“你去收拾丫丫他们的房间。”夏百合喊丫丫过来给瑞珠带路,“先把要换撤下来的东西堆院里的,等我爹他们回来问问有什么要留的吗再决定是扔是洗。”
“是…”在瑞珠看来,这些东西都太脏了,要是在以前的夏家和现在的护国侯府,就是干粗活的下人也不会用的,可这些却是夏太傅日常用的!
瑞珠忍不住心酸,隐隐还有些庆幸,幸亏她是与二姑娘年纪相当,很小时便被选为夏莲心的贴身丫环,二姑娘嫁人她自然得跟着,可她又舍不得爹娘哥哥,二姑娘干脆把他们一家子都要来了。
当初瑞珠只是高兴又能服侍二姑娘又不用跟亲人分开,至于夏家和侯府,对她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可谁会想到夏家说完就给抄家流放了,家里的奴婢全被发卖,她一家子要是还在太傅府,那…
夏百合利落的忙活着,等她开始往外抱铺垫的稻草时,黄氏那屋的门也开了,卢嬷嬷也抱着一堆衣物出来了,显然她也认为干净的环境更利于产妇和婴儿。
“三姑娘,您怎么还伸手了?!快放下让老奴来!”卢嬷嬷吃惊的赶快过来。
“我爹的房间我来收拾就好,瑞珠在给丫丫他们收拾,卢嬷嬷你忙我二嫂的好了。”夏百合手不停,干活对她来说不算啥,她也不会真把自己当千金小姐,尤其是夏家现在都这样了。
三姑娘要给老爷尽孝…卢嬷嬷是不好硬拦着了,再说只她和瑞珠,是没法在老爷回来之前将这里布置得焕然一新的。
夏百合动作的麻利,是因为她习惯了争分夺秒,可卢嬷嬷不了解啊,她以为夏百合是要给夏侯个惊喜,还感叹三姑娘的孝心呢!
把炕上的稻草全清理了,夏百合找了块布拿盆从缸子里勺水,又把夏侯的卧室全擦洗一遍,等她做完这些,卢嬷嬷和瑞珠还在往外抱衣物呢。
这可不是证明二房和大房的衣物比老爷的还多,这只是因为卢嬷嬷和瑞珠没她能干,这两人别看是下人,但无论在夏家和侯府,论身份也是二主子的,平日身边都有小丫环伺候着,像今天这样的“大动作”,多少年不曾有了。
清洗之后,夏百合又去翻箱子,找出她专门带的苍术,在中医学里,有好多记载说古代的名医推荐用苍术来熏屋子,说苍术能除恶气,古代的细菌变异的远少过现代,苍术又很好买,夏百合又配不出来苏、84之类的,就从善如流就地取材用中药材来当空气消毒剂了。
“三姑姑,这是什么香啊?”丫丫一直在一边看着,她还小帮不上什么忙,可她看着也知道这是在为家里换新的,心里是欢欢喜喜的,再看夏百合开始在屋里点苍术,终于找到机会问了。
“这个叫苍术,是用来熏屋子的,熏好了能让丫丫好好睡觉,不受蚊虫叮咬了…”之前给丫丫号脉,夏百合没查出小姑娘有什么不对的,真要说病,就只是皮肤上有几个小红包,看颜色再根据季节判断,就是蚊虫咬了的。
果然,丫丫一听眼睛是亮晶晶的,小姑娘被蚊虫可是给咬怕了!
夏百合想着趁机再多说些药理,培养一下丫丫对医术的兴趣,将来说不定也能靠它吃饭呢,结果却听到院外有许多人毫不掩饰的脚步声,匆匆往这里过来了。
一大波亲人来袭啊!
夏百合拿出要上战场的警觉牵着丫丫出屋,当朝太傅,吏部的员外郎,翰林院编修,都是见过大世面的精明强干的人才,他们比较不会感情用事,所以,千万别发现她的不对劲。
夏百合和丫丫刚站进了院子里,一群亲人就冲进了院子,彼此之间面对面,一下子都愣了。
当朝太傅?吏部员外郎?翰林院编修?
落魄了,憔悴了,一下子老了十岁,不如当官时光鲜了…这些变化都好理解,夏百合心里也是有准备的,可满脸红包是什么情况?
是,夏侯他们满脸的红包,夏百合一看就知道是和丫丫一样,是被蚊虫叮咬的,不是恶疾不难治,但看数量,怎么会这么的多,他们下地干活连最基本的防范都不会吗?
百无一用是书生,头一回见这辈子的亲人,夏百合却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很没亲情的一句话。
夏侯他们可是非常激动的,在地里听到尤氏说三姑娘带着二姑娘的人带着东西来看他们了,夏侯父子是惊喜交加,自从他们一家能平安到江北住下来之后,心里最牵挂的自然是不在身边的夏家三姐妹了。
夏家大姑娘是太子妃,现在与太子是荣辱与共的关系,真要出事必将是天下大事,所以京城那儿暂时没消息反而是好消息。
夏家二姑娘嫁的是护国府,孙老侯爷没了的事夏家也知道,想着夏莲心到底给孙家生了三个孩子,夏侯他们不认为孙盘石会狠心抛妻弃子。
夏百合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家里最小的娇娇女,平常就是在家里走动,也得有四个嬷嬷四个大丫环四个小丫环紧跟其后,可如今为了避难,只带了一个嬷嬷两丫环一辆马车就长途跋涉,她能平安到曹家吗?
夏侯父子惦记得吃不好睡不好,结果今天一下子知道两位姑娘都没事,夏百合更是亲自来了,能不喜出望外?
他们急着要往家里去,可尤氏却吞吞吐吐说,夏百合告诉她,曹家不是好的,三姑娘是逃出来的,可能二姑娘那儿也发生了大事,不过危险已经过去了。
夏侯父子一听,简直是不敢相信,用尽全力飞快的往家里跑,所以夏百合才听到奔进院子的大波脚步声。
“…”
“…”
夏侯父子望着夏百合谁都没开口,一是跑的急上气接不来下气,二是一看夏百合如今布衣荆钗,黑了瘦了的样子便能明白,曹家真是亏待她了!
是夏百合先行礼的:“见过爹爹,大哥,二哥。”她跪下磕头行的是大礼,心里对此并没有负担,人家女儿的命给了她,她才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她没办法报答原来的夏百合,只能谢原主心心念念的至亲了。
“三丫头!”夏侯和两个儿子这才回过神了,忙去搀夏百合起来。
“女儿不孝,没能一直伺奉在爹爹身边,爹爹和哥哥们受苦了…”夏百合这话自然也是替原主说的。
“我们有什么苦的,为人臣子自当尽忠尽职,”说起被流放夏侯还是一付铁铮铮宁死不屈的忠臣模样,然而再望向女儿,便又是慈父了,“只是可怜了你,曹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儿一路是顺利到的江东南丰城,因为怕惹人注意,是在曹家后院的小门,找人通传说夏家来人了,倒是很快就被接进去了,是曹家的夫人亲自来见我,她是认识我的,我呈上爹爹的亲笔书信,她说要和曹大人商量,然后起身离开,我之后再也没见到她了…”
“我和陈嬷嬷她们等在厅里,不到一顿饭的时间便来了一群壮妇,领头的是曹家夫人的亲信武家媳妇,她说知道夏太傅遭难,老爷夫人都很着急,而南丰城外的莲花庵香火最是灵验了,请三姑娘去那儿为夏太傅祈福吧…”
“我当时还没说话,是我身边的晚霞先急了,她说我们家三姑娘是你们曹家的未来少奶奶,你们怎么能这么对她?”
第四十四章 细诉别离
夏百合说起原主在曹家的遭遇,声音也不由得抖颤,那是属于原主死不瞑目的怨气:“晚霞说的也不过是事实,武家媳妇却冷笑一声,说你们夏家老爷都那样了,怎么你们还想着男女之事呢?真是厚脸皮,你是不是想着急着给我家大少爷做个姨娘啊?”
“混帐东西!”夏百合的二哥夏仲谈听到这里就忍不住骂上了。
夏侯和夏伯洗也气得发抖,曹家趋炎附势他们能想象,可这么羞辱夏家的女儿做什么?!你怕被连累了,大可以不让夏百合进去啊,难道夏家还会硬赖上你们曹家不成?
这就气急败坏了?那接下来呢?夏百合决定等他们缓过来再接着说。
“三妹妹,你接着说,我倒要听听曹家究竟做到什么地步了?”她不说了,夏仲谈还不让呢,听着曹家要赶妹妹走却没了下文,他着急不是。
“武家媳妇说,夏家的下人一看就是没规矩的,这样的人在我身边,我怎么能安心给爹祈福?她让人先将陈嬷嬷和晓霞晚霞带走,见我要拦着,又让人将我绑了,堵住嘴塞进马车,送进了莲花庵,莲花庵的主持师太见了我泪流满面的样子,本来是不敢收的,可武家媳妇说你怕什么,她惦记爹惦记家,茶饭不思很正常啊,就是死了我家老爷夫人也怨不得你…爹…”
夏侯听到这儿身子晃晃上了,夏百合一直注意着忙上前扶住,她是想替原主把所有的委屈都好好向亲人诉苦的,可没打算再搭进亲人的命——这也不会是原主的本意。
“我没事,三丫头你接着说…”夏侯自己站稳了,摆摆手不让女儿搀也不用儿子扶。
夏百合看一眼夏仲谈,还真是父子:“莲花庵的主持师太倒是个稳重的,武家媳妇走之后她就问我是什么人,怎么得罪的曹家?我如实告诉她,我是当朝太傅的小女儿,是太子妃的亲妹妹,现在朝中局势不明,我爹我姐姐未必就真起不来了,曹家也是想到这点,才不自己动手,将我送来的莲花庵,分明是要借刀杀人…”
“莲花庵的主持师太听了之后并没为难我,她只是让我待在庵里的后院,一日三餐让人给我送,不许我离开莲花庵,庵里那么多人,我想逃也不容易,就这样我在庵里一住便是五个月,其间曹家有没有来人我也不清楚,京城家里怎样我也不知道…”夏百合说到这里看向她大哥夏伯洗。
似乎兄妹间的默契还在,夏伯洗被望一眼就明白妹妹想知道家里出事的时间:“爹爹就是准备上书为太子鸣冤,才让你先离开的,他本来是计算等你到了江东的曹家他折子才往上递,可局势不等人,好几个与爹爹相熟的大人都上了折子,爹爹要再不动,会让人误会的…”
夏百合点头表示理解,夏家自持是君子,君子怎么能结党搞串联呢?可因为没互相通气,拖着不动的夏侯很容易让别人误会他怕了,“爹爹是太子的老师,又是太子的岳丈,本该第一个上书的,都是为了女儿连累了夏家的名声。”
“不是为你,老夫之所以没第一个为太子鸣冤,是因为老夫还没弄清楚太子到底是为何被废的,真要是太子大逆不道,就算他是老夫的学生,就算他是老夫的女婿,老夫也不能为一己之私不顾天下百姓的将来!”夏侯又挺直了身躯,能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是问心无愧的!
为天下百姓将来能有个好皇帝才冒死上书的…虽然夏百合对封建统治的选举权没啥好感,但夏侯为国为民的心,她也是敬佩的。
“爹爹说的是,女儿后来在外面,也听人家说咱们夏家是忠良呢!”比如杨家村的就对她说出忠臣烈女的评价,可见还是有懂夏侯一心为公的。
“你是如何从莲花庵出来的?”夏侯解释了一下便接着关心女儿,至于别人如何看他的,他其实并不在意,夏家人做事只求无愧于心便好。
夏百合重新细算了下时间:“我到曹家时,按时间算爹爹应该已经上折子,皇帝大怒全家下狱了,不然曹家不会公开对我翻脸的,后来我住在庵里,也没什么人和我说话,对外面的事我也不能去了解情况,光着急流眼泪了,具体的时间我也记不住…”
“…差不多是五个月左右,莲花庵一带忽然发生了伤寒疫情,庵里上下都倒下来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也染上了,病倒了没人管,可我不甘心啊,我要这么没了可就如曹家的愿了,他们说不定将来还会骗爹爹哥哥,我要没了,谁能来告诉你们曹家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想再见到你们呢…”
记不清具体时间的是夏百合,她在原主咽气之后才穿越,得到的是原主最不甘心和最惦记的以及最美好最难忘的那些记忆,其他的,活了十七年经历了多少事,谁会一一都记住不忘了?
不甘心就这么没了的原主,她坚信父兄会有力量再起来的,她害怕自己就这么冤死了,甚至还让仇人利用自己再往上爬,夏百合现在说出来的,便是原主死不瞑目的怨恨。
“我不甘心,不甘心就这么倒下来,可怎么才能救自己呢?我烧得昏昏沉沉的,忽然想起自己读过那么多的医术,里面不是有治疗伤寒的方法吗?我挣扎着起身,按自己想到的办法给自己配药喝,还好莲花庵有许多香客送的药材,什么都不缺,可能是老天保佑,我真的把自己给治好了,还把莲花庵其他活着的人也给治愈了…”
“莲花庵的主持师太感激我,她给想了个办法,借着这次疫情,让曹家以为我死了,这样一来曹家就不会想着追杀我,我于是顺利从庵里出来,当时想着反正同是在江东,我就先去找二姐,她是护国侯的夫人,应该能得到京城夏家的消息…”
夏百合现在说的则是她的经历了,她从莲花庵清醒到离开,不过她有意省略了关于杨家村的一段,杨家村村长夫妻和杨老奶奶,以及几位村中长者看着都是有故事的,而这样的会武功的人,避世往往等于在避难。
杨家村上下对夏百合都不错,她也没有必须把杨家村的事告诉夏家人的理由,干脆就不说了,她只说她巧遇杜世明一家,救了杜玉蝉,与他们结伴同行到了康关城,然后说的就是夏莲心的事了。
听到夏莲心也遇上事了,还是已经是她婆婆的老侯爷夫人曲氏在找事,她和三个孩子差一点儿就死得不明不白,夏家父子是气得说不出来话了。
夏百合将自己出主意让杜家帮忙,结果公堂之上曲老夫人果然丑态百出,夏家父子才觉得稍稍解气,夏百合边说边注意着,看这些男人也没有愚腐到修理婆婆是不孝,夫家要你死你就不该活的地步,心里也是松口气。
看夏家父子的接受能力,他们应该不会还把她当曹家的未来媳妇,也不会认为她算是弃妇了,逼她出家吧?
不能怪夏百合会多想,原主的记忆里她父兄就都是端正的君子,别说在外喝花酒了,就是谁家新纳了一房小妾,他们也不会去给人贺喜的,夏家的男人自身守的正,也看不惯别人言行上的不正派。
当然原主的记忆中也没有夏家逼寡妇守节,逼未嫁女守望门寡,甚至让活人嫁给牌位这些不近人情的事,之所以想得多,其实在于夏百合对古代的读书人没啥好感,谁让他们居然还写诗词赞美贞节牌坊和裹小脚。
低头看看自己如今身体的一双天足,夏百合还是不敢放松警惕,这时空的女人虽不用裹足,但一样是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讲究个三从四德,她不怕世人将她看成个弃妇,却担心夏家人因此给她安排她不愿意的亲事。
“事情就是这样,二姐夫我走之前和他见了一面,他对二姐姐的委屈是明白的,见了我这娘家人很不好意思,听说我要来见爹,一再说要和岳丈舅兄道歉。”暂时看孙盘石,夏百合觉得这人还有救。
夏仲谈可是余怒未消:“他孙家有什么了不起的?爹,大哥,我去将二姐和外甥都接过来,就是吃糠咽菜也比在孙家受罪强!”
“你能离开这里?别忘了我们是犯官,受人看管的。”夏伯洗斥弟弟尽说没用的话,可他没反驳要接夏莲心和孩子过来。
夏侯也明白,他犹豫再犹豫才问夏百合:“你二姐在孙家真的没事了?不会再有什么变故吧?”
“目前二姐夫对二姐正有愧,只要京城不再有事,护国侯府二姐应该能撑得住。”夏百合想了想说道。
夏侯叹息:“京城再有事便是天大的事了,我们在这流放之地也未必安全,还是让你二姐和孩子在孙家暂避吧,毕竟律法上女儿嫁出去就不是夏家的人了。”
第四十五章 问心无愧
流放未必是最终的惩罚,不但是夏家父子,就是夏百合从小说电视上都看过,只要人不死就有人不放心,鼓动皇帝追加圣旨赐死的不要太多,相对这情况来说,可能夏莲心在孙家还是比较安全的。
要不是早这么考虑,夏百合早就鼓动夏莲心带孩子来江北了,孙家孙盘石看着还勉强,但他那个亲妈,谁和她做婆媳谁倒霉,而断绝母子关系远比断绝夫妻关系难多了。
夏侯是为了女儿和外孙的安全,才不得不让他们继续留在孙家的,他一说京城的事还没算完,夏家两兄弟也沉默了,是啊,太子被废总要再立新储君的,谁知立的新太子会不会要斩草除根?夏家目前并不是尘埃落定了。
夏百合看看夏家父子,心里倒不那么沉重,他们考虑事情的角度是夏莲心母子能否真正安全了,而不是坚持什么生是孙家的人,死也要做孙家的鬼,这样护自家女儿的态度,很好,很好。
夏家父子跑回来的速度太快,夏式明是想追也追不上,尤氏心疼儿子,哪能自己跟着跑把孩子一个人丢后面,她带着夏式明,回来的时候夏百合已经说到她在莲花庵得了疫病,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