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忍不住哑然失笑,“看你说得酸溜溜的样子,你是不是对她有好感,要不要我们换个位子?”
“去你的,你正经点好不好?”
两人说说笑笑,不多时便来到了码头,范宁远远看见父亲站在码头台阶前等着自己,他顿时感到心中一阵温暖。
“我先走一步!”
“我们后天见!”
两人分了手,范宁快步向父亲走去。
第三十三章 三叔范铁牛
“宁儿,你的箱子呢?”范铁舟揉揉他头发笑问道。
几天未见,他还真想自己的儿子。
“只休息一天,明天晚上就得赶回来。”
“后天一早走也来得及,爹爹有船,保证不会让你迟到。”
范宁走上船,发现船其实不小,中间是船篷,里面很整洁舒适,篷上还有一扇小窗户。
范宁走进船舱放下包袱,四处打量一下。
“爹爹,这船是新的?”
“还好,七成新,我又重新用桐油刷了一遍,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
“生意怎么样?”
“才刚开始,不过一天七八十文是有的,比打渔赚得多,以后熟客多了,一天至少挣两百文。”
范铁舟心情很好,家里还有十几亩上田,一亩地一年可以挣两贯钱,种田一年就有二三十贯,加上运客,再除去田税和免役钱,平均一个月稳赚四到五贯钱,在村子里,这也是中上等收入。
“娘怎么样了?”范宁又问道。
“你娘好着呢,她做了一桌子好菜,就等你回去!”
范铁舟又笑道:“你四叔也不错,在小学塾教书,大家都说他比从前顾先生教得好,你阿公夸你能干!”
“他不说我傻了?”
范宁对自己的偏心祖父实在不感冒,只是看在父亲的面上,他随口应和两句。
“不会再说了,他还打算奖励你五贯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你阿公去一趟无锡,忽然想通了。”
说到奖励,范铁舟想起一事,对儿子道:“昨天镇上的范氏族长来找我,给了我们家十贯钱。”
“为什么要给十贯钱?”
“这是你三阿公前几年定下的规矩,他把所有财产都捐出来,设立范氏慈助金,凡是考上学堂的范氏子弟,每人奖励五贯钱,如果考上四大学堂,则奖励十贯,资助子弟读书。”
历史上范仲淹确实是捐出大部分财产,资助家族子弟读书。
范宁躺在船舱内,头枕在手上,望着天空悠悠白云,也不知范仲淹现在怎么样?

回到家,张三娘就像多年没见儿子一样,抱着他狠狠哭了一通,吃饭时,又发现儿子瘦了一点,心疼得直掉泪。
她坐在儿子,不停给他夹菜,“宁儿,这块肉好,娘特地给你留着。”
眼一瞟,她忽然咆哮起来,“范铁舟,那只鸡腿是给儿子的,谁让你吃了?”
范铁舟手中拈着根咬了一口的鸡腿,放也不是,吃也不是,呆在那里。

吃罢晚饭,范铁舟主动收拾碗筷,张三娘从箱子里拿出两件羊皮袄,这是她托人去藏书镇买的,用上好的湖羊皮制成。
“大郎,宁儿,你们两个先过来试试,一人一件,哎!去年七百文钱就够了,今年涨到一贯钱,这年头,钱越来越不经用了。”
“娘子说得对,早知道我们去年买就好了。”范铁舟讨好地陪笑道。
张三娘瞪了他一眼,“说这话有什么意义,去年我们家有钱买吗?”
她把羊皮袄扔给丈夫,“自己去缝扣子,我才懒得管你。”
她回头又眉开眼笑对范宁道:“乖儿子,给娘试试看,看大小是否合适?”
范宁穿上贴身羊皮袄,外面又套上直裰,果然暖和了很多。
“娘今天是怎么回事?”
范宁一回家就感觉到娘没有好脸色,当然不是对自己。
“哼!十贯钱是我儿子应该得的,他不高兴是他的事情,凭什么要我们退还给家族。”
范宁见父亲一脸尴尬,便问道:“爹爹,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铁舟坐在一旁苦笑道:“你四叔当初考上县学附属学堂,家族没有给他任何奖励,前两天你祖父听说你得了十贯钱,他心中不忿,就跑去家族要钱。不过家族一口拒绝,你祖父气不过,要我们把十贯钱也退还给家族,你娘当然不肯,所以你娘就一直在埋怨我。”
“本来就是!”
张三娘一边缝纽扣,一边对儿子道:“你别以为你娘是见钱眼开的人,我做事情有自己的分寸,昨天你祖父送来五贯钱,给孙子的奖励我没意见,但干嘛说是分家的补偿,我一气之下就没收。”
范铁舟正在穿针,他连忙放下针线解释,“他既然提到分家补偿,说明他心中还是为这件事愧疚,再说人年纪大了,说错话也很正常,我相信他的本意就是给宁儿的奖励,没有别的意思。”
“反正那五贯钱我不会要,不想欠他人情。”
张三娘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虽然生丈夫的气,让他自己缝纽扣,可真见他拿起针穿线,便上前一把夺回羊皮袄。
“算了,还是我给你缝吧!省得有人说我欺负他儿子。”
范铁舟长长松了口气,娘子终于消气了。

次日一早,范铁舟带着范宁去祖父家。
路上,范铁舟道:“你四叔小时候也真是个神童,不到一岁就会说话,三岁就能识字,五岁上学塾,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你阿公还特地带他去县里找最有名的相师算命,相师送你阿公八个字。”
“哪八个字?”范宁颇有兴趣地问道。
“官路商途,贵不可言!”
范铁舟叹息一声,“就是这八个字让你阿公象着魔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你四叔,对他千依百顺,宠爱万分。”
范宁沉默片刻,又问父亲,“昨天娘说四叔当年考上县学附属学堂,家族没有给任何奖励,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当时的老族长和你阿公关系很糟糕,当然,也不能完全怪家族不公平,其实是另有原因。”
范铁舟向两边看看,压低声音道:“有些事现在可以告诉你,你四叔当时其实没考上县学附属学堂,你阿公最后托人情花钱送他去学堂读书。”
范宁一愣,“四叔不是考进去的?”
“不是!”
范铁舟摇摇头,“连县学也是花钱的,花两百两银子买了个旁听生名额,为了供他读书,几乎把你阿公的老底都要掏空了。”
范宁忽然有点理解祖父那种近似病态的执着,一心想让四叔考上功名,实在是因为他在四叔身上耗费了大量金钱,如果四叔考不上,那这些钱就白花了。
来到祖父家中,只见祖母杨氏正在数落一个蹲在地上年轻人,祖母看起来气色精神都好了不少。
“阿婆!”
范宁喊一声,跑了过去。
杨氏顿时眉花眼笑,拉着范宁上下打量,笑眯眯道:“我家囝囝成秀才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从前范宁穿着短衣短裤,光着脚,怎么看都是一个乡下放牛娃。
现在他穿着读书人的直裰,头戴方巾,脚下也是厚底布靴,确实是个小秀才的样子。
“这是我在镇里给阿婆买的冻疮药!”
范宁将一瓶药膏塞进祖母手中,上次他就发现祖母手上有裂口。
杨氏爱怜地抚摸孙儿的头,“囝囝乖,还给阿婆买药。”
这时,范铁舟走进来,惊讶地望着蹲在地上的年轻人,“铁牛,你怎么来了?”
范宁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穿着黑衣的年轻人是自己三叔,范铁牛。
范家四兄弟,现在混得最好的,是老二范铁戈,在吴县长桥镇开一家杂货店。
混得最差的,是老三范铁牛,给人家倒插门,做了上门女婿。
吴县乡下有句俗话,叫做‘宁可钱无一文,也莫倒插一门。’
就是说宁可身无分文,也不要给人家做上门女婿。
上门女婿的命运比较悲催,在女方家屋檐下生活,没有一点地位不说,生下儿女都要跟女方姓。
走在路上,都会被人在身后指指点点,暗中嘲笑。
如果女方家善良一点,还能把上门女婿当半个儿子养,可如果遇到无良人家,上门女婿连下人都不如,打骂更是家常便饭。
至于范铁牛怎么做了什么人家上门女婿,范家人对此讳莫如深,从不提及。
范宁只听母亲在抱怨祖父时提到过一句,“当初他对老四如果不那么偏心,老三也不会走到那一步。”
不过范宁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三叔,只见他厚嘴唇,宽鼻梁,一脸老实憨厚的模样,穿了一身黑色的粗布短衣,包一个圆头巾,身体十分强壮。
这时,只听祖父在房间里吼道:“没出息的家伙,是不是又挨打逃回来了?”
范铁牛捂着头嘟囔道:“这次是不给我饭吃!”
范大川从房间里走出来,他瞥了范宁一眼,脸上依旧没有一丝笑容。
他怒视范铁牛道:“为什么不给你饭吃?”
范铁牛身体极为强壮,甚至比大哥铁舟还要壮实。
他很畏惧自己父亲,小声道:“去年老丈人答应我,只要我今年种两百亩地,他就让妞妞跟我姓。我今年拼死拼活种了两百亩地,好容易秋收了,我提出妞妞的事情,他却一口否认,说没这回事,我气不过,说明年我不种了,结果他就把我关在牛棚,不给饭吃,我饿得不行才爬窗逃出来。”
这时,老四范铜钟也回来了,他闻言大怒道:“陆家把三哥当成奴隶了,爹爹,这门婚姻离了也罢!”
范大川狠狠瞪了他一眼,“那两百两银子你来还?”
范铜钟顿时蔫了。
范宁这才明白,原来四叔上县学的两百两银子,就是三叔当倒插门的聘礼,他刚才还奇怪,凭祖父百十亩地的收入,怎么可能一次拿得出两百两银子?
范大川回头对长子范铁舟道:“你送老三回去,你告诉陆员外,我儿子不是奴隶,也不是牲畜,他再敢虐待我儿子,我就报官!”
“对!报官。”范铁牛跳了起来。
“你给我闭嘴!”
范大川怒斥他道:“回去老老实实过日子,不要有非分之想,等儿子长大了,你自然会有出头之日,听到没有?”
范铁牛默默点了点头。
范宁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个奇葩祖父,为了两百两银子,居然让儿子去当倒插门。
他对父亲道:“爹爹,我找周员外有事,先走一步了。”
范铁舟点点头,“给你祖父打个招呼再走!”
范大川耳朵却很灵,他听说去找周员外,立刻呵呵笑道:“去吧!替我向周员外问好。”
范宁点点头,又给祖母行一礼,“阿婆,我走了?”
杨氏连忙从厨房里取出一个热乎乎的煮鸡蛋,笑眯眯塞给孙子,摸了摸他的头。
范宁又给两个叔父打了招呼,便转身走了。
范铁牛探长脖子望着范宁远去,目光中充满了失落,阿呆把自己忘记了。
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
书房内,周鳞小心翼翼将圆柱型的太湖石底部放进热水,片刻,只见所有孔洞里都腾腾冒出热气。
“真是极品太湖石啊!”周鳞连声赞叹。
他第一眼看见这块太湖石,便认为是假的,不可能外面有这么密集的小孔而不断裂。
但他感觉又像是真的,所以试验一番,果然是真,这让周鳞又惊又喜。
“范宁,你真是有福之人啊!”
范宁也不隐瞒,便将他如何得到这块太湖石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周鳞点点头,“奇石巷我也去逛过,但那里的东西要么是假的,要么品质太低,稍微出现一块好点的太湖石都会被店铺收走,你能遇到这块石头,真是机缘巧合。”
“也不完全是机缘巧合,我觉得是奇石馆贪心。”
周鳞笑了笑道:“也不能说奇石馆贪心,李掌柜如果当时说这块太湖石是真的,那书生未必肯卖,关键还是那个小摊贩看走了眼。”
“说得也对!”
范宁现在关心是可以卖多少钱,他挠挠头笑问道:“老爷子,这块石头怎么说?”
周鳞笑眯眯道:“既然你是花一两银子买来,那我就十两银子买下,给你赚十倍的利益,如何?”
范宁一把将太湖石抢到手中,拉长脸道:“我宿舍的床有点不稳,正好缺一块垫脚石,老爷子,您歇着吧!我先走了。”
周鳞又好气又好笑,一把拉住他道:“你这个黑心小家伙,算我怕了你,给你两百两银子。”
“多少?”范宁连忙掏掏耳朵。
“两百两银子不少了,不准再讨价还价,否则我也要收听课钱了。”
范宁连忙笑嘻嘻道:“我一点也不贪心,两百两银子成交!”
“去!赚了两百倍,你还好意思说自己不贪心?”
“那是我运气好,老爷子,今天还有一件事找你。”
范宁从书袋里取出一个纸包,将外面的纸打开,里面是一堆撕碎的纸。
“您老看一看,这书能不能修复?”
“这是什么?”
周鳞翻了一下,“像是一册手稿。”
“是丁谓的手稿《平江集》。”
“什么?”
周鳞大吃一惊,居然是相国丁谓的手稿,他连忙小心摊开,见被撕得不成样子,他顿时怒道:“这是谁干的?”
“老爷子,我先申明,绝不是我干的,我是觉得可惜才带回来。”
周鳞越看越心痛,丁谓十年前已经去世,这本手稿应该是孤品,他的诗最多只有几首流传于世,这本手稿毁掉,那就意味着其他的诗词从此湮灭。
周鳞小心翼翼将碎纸一一摊开,看了半晌问道:“手稿碎片全不全?”
范宁点点头,“我找了半天,应该都在这里。”
“如果全的话,我可以找人试试,天下最好的裱糊匠就在长洲县,我正好明天要回去一趟。”
周鳞注视着范宁,“你告诉我,这是谁干的?”
范宁摇摇头,“我真不能说,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周鳞无奈地笑了笑道:“等我将手稿修复后,把它刊印出来,然后你把原稿还给朱老爷子。”
范宁愣住了,“您知道它的主人?”
周鳞没好气道:“我在他府中见过,这可是他的宝贝,居然被撕成这样,他如果知道了,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小子,你自求多福吧!”
范宁小声嘟囔道:“又不是我撕的,找我干什么?”
“好了!东西收起来,准备上课。”
范宁连忙坐好,周鳞将书稿小心翼翼收好,又从书柜里取出五块美玉,“今天我给你讲讲玉…”
范宁回家便将两百银子藏起来,他还不想告诉父母,家里现在暂时不缺钱,范宁准备用这两百两银子给父亲开医馆。
开医馆并不是拍拍脑袋就可以做的事情,还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至少他需要知道,开一家医馆,两百两银子够不够?
一旦父亲开了医馆,说不定他们就要搬家,方方面面范宁都要考虑清楚。
次日天不亮,范宁便和父亲离家返校。
范铁舟显得情绪有点低沉,昨天送三弟回陆家,陆员外一把揪住三弟脖领,骂骂咧咧将他拖回家。
老丈人打骂女婿在乡下很正常,范铁舟倒不在意,关键陆员外说话太难听,说什么三弟就是陆家花钱买来的,说什么三弟整天吃白饭,不肯干活,再不听话就赶到牛棚去睡。
这简直就不把三弟当人看,太欺负人了。
“父亲还在想三叔的事情吗?”范宁问道。
范铁舟点点头,勉强笑道:“你三叔昨天提到你。”
“三叔说我什么?”
范铁舟道:“你三叔说你把他忘记了。”
范宁愣住了。
“你三叔最喜欢你,那时你才两岁,他整天把你扛在肩膀上,有点什么好吃的,他都要留给你,别的孩子欺负你,他也会冲上去保护你。有一次你掉进河中差点淹死,也是你三叔从河底把你救起来,他自己却被水草缠住,差点送了命。”
范铁舟笑了笑道:“不过我告诉你三叔,你病了一场,过去很多事情都忘记了。”
沉默片刻,范宁小声问道:“如果还给陆家两百两银子,这门婚姻可以解除吗?”
范铁舟摇摇头,“不光是钱的问题,主要是你三叔犹豫,他受不了陆家的欺负,但又他舍不得自己的一对儿女,我今天还要去一趟陆家,当初结这门亲的时候,就讲好不准欺负你三叔,结果陆家不守信。”
“这个陆家在哪里?”
“在横塘茭白湾村,陆员外没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家中颇有田产,便招了上门女婿,你三叔四年前入赘他们家。”
范宁沉吟一下道:“如果需要两百两银子,爹爹告诉我一声,昨天我给周员外说了这件事,他很愿意帮助我们。”
范铁舟心中苦笑,周员外又不是自己的亲戚,两百两银子怎么可能说拿就拿,再说,老三的事情未必是钱能搞得定。
范铁舟还是笑着安慰儿子,“既然周员外肯帮忙,我今天去陆家,底气也能足一点。”

范宁几乎是踩着时间点进入延英学堂,伴随着上课钟声,他快步走进课堂。
课堂内闹哄哄的,不少学生和范宁一样,跟随着钟声走进来。
但让范宁意外的是,他的单人课桌椅居然不见了。
范宁又向靠窗第一排望去,小萝莉朱佩已经坐好,她扬着头望着屋顶,嘴角微撇,脸上带着一丝不屑。
她旁边的位子还空着,让范宁有点迟疑,那个位子自己该不该去坐?
“范宁,你还发什么呆?”
刘院主走进来,见范宁还在站在门口发呆,便瞪了他一眼,“还不快去坐下!”
无奈,范宁只好走回自己的老位子坐下,刚坐下,旁边朱佩低微地哼了一声。
范宁装作没听见,他打开书袋,取出作业交给了助教。
他们放假一天也并不轻松,每人要抄写《论语》一遍,那就是一万多字。
刘院主敲了敲桌子,课堂上安静下来。
“今天蔡教授有事请假,我来替他代一堂课,大家把《孟子》拿出来,翻到《告子》下第一篇,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讲讲这篇,该怎么理解…”
一个上午,朱佩没有和范宁说一句话,连个眼神都没有。
甚至范宁的胳膊有两次不小心越界,朱佩也没有理睬,就仿佛两人完全是陌生人。
上午一般是两堂课,中间休息一炷香时间,刚下课,学生们纷纷向茅厕奔去,刘院主却走到范宁面前。
“范宁,你跟我来!”
范宁只得起身,跟随刘院主向外面走去。
这时,朱佩的嘴角却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
来到刘院主的房间,刘院主指指椅子。
“坐下吧!”
刘院主坐在他对面,手指关节敲了敲桌子,对范宁道:“读书不光是学习经文,还要学习怎么为人处世?”
“院主是指前天发生的事情吗?”
刘院主点点头,“前天发生了两件事,都和你有关系,说实话,让我很失望!”
范宁冷冷道:“刘院主有没有了解事情的原委?比如我为什么用菜汤泼范疆?”
刘院主沉默片刻道:“我原打算开除范疆,延英学堂绝不允许辱人父母,但他父亲前来求情,愿意向你赔礼道歉,我才给他一次机会。”
有点出乎范宁的意料,他心中的抵触情绪也消除了很多,他摇摇头道:“道歉就不必了,如果还有下次,我就直接揍他。”
“这就是我要批评你的,堂堂男子汉,气量怎么如此狭窄,当然我不是说范疆的事情,我说的是朱佩,你知道她是小娘子,你要让着她一点,把她当做妹妹一样,不要动不动就换位子走人。”
范宁半晌问道:“朱佩的祖父找过院主了?”
“那倒没有,那天放学,朱佩跑来向我哭鼻子,说你欺负她,当众扫她的颜面,她说她本是一片好心,拿本好字帖帮你提高书法,结果你非但不领情,还将她狠狠羞辱一番,有没有这回事?”
范宁说不出一句话,事情是真的,但完全颠倒了,到底是谁羞辱谁?
范宁摇摇头,“事情不是这样的。”
刘院主笑道:“你不用解释了,其实我心里明白,朱佩性格要强,但心肠很好,那本字帖她确实是从祖父书房里偷出来给你的,你只要稍稍顺着她一点,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范宁懒得再说下去,刘院主偏心朱佩,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
他便直接问道:“她打范疆的事情,院主打算如何处理?”
“这就是我找你来的原因,范疆辱骂你要开除,但朱佩打范疆也要开除,所以这两件事就抵消了,你同不同意?”
范宁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哪有这样处理问题的?
刘院主却哈哈一笑,“我就当你同意了,赶紧去上厕所,马上就要上课。”
第三十五章 广记牙人行
学堂的麻烦虽然解决了,但并不意味着范宁和朱佩的私人矛盾由此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