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姚鼎倒很清楚刘马二人的矛盾在哪里?这里面涉及党争,刘知县是王荆公晚年的门生,而马县丞是司马相公的同乡,蔡京立元祐党人碑后,刘马二人就很难在一起共事了。
不过这两人在朝廷人微言轻,斗归斗,上面却懒得管,倒并不是汤正宗说的那样为了争权夺利。
只是姚鼎并不关心汤阴县的官场内斗,反正就算知县或者县丞被免职,他儿子也升不了官,相反,他潦倒半生才遇到一个佳徒,他可要将李延庆保护好了。
“我想庆哥儿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马县丞虽然不是宰相,但也不至于器量小到连六岁的孩子都容不下吧!退一万步说,真有什么小鞋之类,我们退赛回乡下就是了,犯不着和他们争这个虚名。”
第0031章 另谋良策
时值傍晚,城北的卫川酒馆生意兴隆,顾客盈门,临街的大堂内坐满了酒客,格外的喧嚣热闹,北宋的高足凳已经逐渐普及,虽然低矮的坐榻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一种身份,在一些官宦家庭中还保持着微弱的生命力,但在市井民间,围桌而坐已经成为常态。
酒馆除了临街大堂外,里面还有院子,院子三面也是酒馆的一部分,不过档次稍高,用木板和屏风相隔,变成了一个个小隔间或者厢房,在最西面的一间厢房内坐着何振和马县丞。
县丞马符正端着酒杯望着窗外的一艘大船出神,窗外便是汤水,河水已经结冰,将十几艘船冻在了河面上。
但马符却显得有点心绪不宁,就在刚才,何振无意中勾起来他不堪回首的一件往事。
马符花了上千两白银才让上面相信他和李大器作弊案无关,是家人背着他所为,但这桩案子还是让他整整三年抬不起头,直到去年换了知州,他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一点。
但何振又提到了那个名字,就像被一根蝎尾毒刺不经意地扎了一下,他原以为已经愈合的伤疤又开始疼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他是李大器的儿子?”
马符端着酒杯的手微微有点发抖,他极力保持着镇静,就仿佛这个名字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影响。
“为了这次童子会,我特地派人去调查了各家学堂,尽量做到知己知彼。”
“连鹿山镇学堂也要去调查,你这信心也够足的。”马符嘴角带着一丝讥讽的笑容。
何振嘴角抽搐一下,可就是这个从来都不足为虑的鹿山镇学堂今天把他们淘汰了,他们成了这次童子会最大的笑柄。
“我们该怎么办?”
何振焦虑地问道:“我们没有了进入复赛的资格,这次童子会还能进前四吗?”
“我会争取将你们排为辨试第五,然后你们自己争气一点,在策试中拿到前三,进入前四就没有问题了。”
“可是…光凭实力,我们很难进入前三,如果县丞能够——”
“这次绝对不行!”
马符的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打断了他的话,“昨天知县也说了,李知州要来观摩今年童子会,今天我已经失态了,不能一错再错,这次我帮不了你们。”
何振心中失望到了极点,两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啊!就这么不声不响没了?马符瞥了他一眼,又淡淡道:“又没有人说今年是最后一次了,你急什么?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嘛!”
何振心中又涌起了希望,这是不是一个暗示呢?他急忙取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放在马符面前,“这是三百两银子,寄托了我们卫南镇父老的期望,还望马县丞务必助我们进前四。”
马符眯眼看了片刻,白花花的三百两银子他怎么能拒绝,他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尽力吧!何师父,我们下不为例,以后有什么事就来县衙,本官一定公事公办。”
说完,马符拎起银包,起身便匆匆走了,等马符走远,何振狠狠向地上吐了口唾沫,“呸!装什么装,有本事就别收银子。”
…
王贵和汤怀写完了字,又胡乱做了几首诗,便先后逃回房间了。
“看看他们两个!”
岳飞没好气地对李延庆道:“如果读书有这么一半的热情,师父也不至于总是对他们发脾气了。”
“小说嘛!肯定是比功课吸引人。”
李延庆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做了半天诗,他也有点累了,说实话,如果《大圣捉妖记》不是他写的,他跑回屋的速度绝对不比王贵慢。
他看了一眼岳飞,见岳飞脸上还是那么严肃,便笑道:“再说师父也同意他们做完功课后看一会儿,总比他们偷偷溜出去惹是生非的好,凡事有弊就有利,要往好的那一面看嘛!”
岳飞这才没有再生气,李延庆说得有道理,比如他一直以为外祖父很古板,但这一次他才发现外祖父其实也很精明,知道外面的大雪会把王贵和汤怀引出去,所以宁可同意他们看小说,也不准他们外出,这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
当师父从王贵衣服下搜出小说时,竟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翻了翻就把书还给了他们,让他们做完诗再看,笑容居然那么温和,真和平时不一样啊!岳飞胡思乱想着,一时间忘记了写诗。
李延庆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抓过王贵的软坐垫放在自己身后当靠背,试了试,舒服多了,他这才笑道:“说说明天的比试吧!五哥对汤北乡学堂了解多少?”
他们彼此的称呼比较随意,李延庆也是乱叫一通,由比如他称呼汤怀有时叫老汤,有时叫阿汤哥,有时又叫汤哥,一般看心情来定。
王贵也是,有时叫老王,有时又叫阿贵,不过他们都称岳飞为五哥。
岳飞摇摇头,“我和你一样一无所知,可能汤哥知道一点。”
“我去问问老汤,要不要一起去?”
“你去吧!我想抓紧时间再多写几首诗。”
李延庆站起身向隔壁房间走去,岳飞又开始琢磨他的诗了,他不太关心汤北乡学堂怎么样,关键自己要学踏实才行。
但李延庆可不这么认为,就凭他们今晚写几首诗就想超过汤北乡学堂,简直是痴人说梦,运用策略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今天何振的策略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卫南镇学堂最后还是失败了,只能说何振的运气不好,偏偏就选了一个自己的强项。
房间里灯光明亮,王贵和汤怀蜷缩在床上,两人贪婪地读着每一行字,狠不得把每一个字都咀嚼透,这是他们从未读过的小说,让他们兴奋而痴迷,刚刚读完一页,又翻回去重新读,看样子,这本小说不看上三五遍他们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老汤,你说红孩儿到底是谁的儿子?”
王贵已经看完一遍了,最后的悬念着实让他心痒难耐,观音菩萨把红孩儿带走了,罗刹女去积雷山求丈夫救儿子,牛魔王却恶声恶气大吼:“他又不是我的儿子,你去找他的亲爹就是了。”
汤怀比王贵看得快,他已经在看第二遍,王贵也说到了他的痒处,他便放下书道:“我想过的,我觉得应该是太上老君。”
“为什么?”
“你想想嘛!红孩儿会三昧真火,他爹牛魔王怎么不会?天下除了红孩儿,就是太上老君会三昧真火了,还有罗刹女的芭蕉扇,说是和太上老君的芭蕉扇是同枝而生,明摆着就是太上老君送给罗刹女的啊!”
“你们在胡说八道什么啊!”
李延庆笑着走了进来,“红孩儿就是牛魔王的儿子,只是他当着玉面公主的面才这样说,回头他肯定就会去救儿子。”
王贵一头雾水,眨眨眼问道:“没见你看书啊!你怎么会知道?”
“我躲在茅厕里看的,你当然没看见。”
李延庆坐在汤怀的床边,一把揪住了汤怀长得特别长的耳朵,汤怀捂着耳朵大喊:“啊呀呀!快放手,快放手,痛死我了。”
王贵捶床大笑,唯恐天下不乱地喊:“索性把这厮的驴耳朵割了下酒,我去拿刀!”
李延庆放开他的耳朵笑道:“明白了吧!假如牛魔王承认红孩儿是自己的儿子,就等于欺骗了玉面公主,肯定就是这个下场。”
汤怀狠狠给李延庆肩窝一拳,揉着被扯红的耳朵不服道:“牛魔王什么时候对玉面公主说过红孩儿不是他的儿子,书上根本没写。”
“下本书就有了。”
汤怀撇撇嘴,“你还以为自己是鹿山潇潇子呢,你说有就有啊!”
王贵是个傻小子,汤怀却是个人精,李延庆知道言多必失,便不再说这事,岔开话题道:“给我说说汤北乡学堂的情况,我来想个对付他们的办法。”
第0032章 复赛激战
休息房内,岳飞怀里抱着题目袋,心事重重地坐在小凳子上望着地砖发怔,李延庆坐在他身边劝道:“如果师父要责打,我一个人承担,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除非你不想再杀进决赛了。”
岳飞也反复考虑了一夜,虽然他承认李延庆的方案可行,但师父事后绝对不会轻饶他们,叹了口气,岳飞道:“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师父说一下,征求他的同意后再做。”
“你明知道问了也白问,师父不会答应,我都说了,师父那边我去承担,你就照我的方案去做吧!”
岳飞的求胜之心最终战胜了心中的顾虑,他挺直腰板点点头道:“也罢,如果师父真要责打,我们一起承担吧!”
王贵和汤怀刚从茅厕回来,入场的云板便叩响了,他们四人站起身,向场内走去,从复赛开始,师父都要退场,姚鼎站在窗外向他们挥挥手,让他们打起精神来。
主堂内,六位审评官已经就坐了,主审官还是昨天的那位老学究。
汤怀低声对李延庆道:“看见没有,最边上那个身材最高的学子就是张佑,他父亲是进士,在朝廷做官。”
李延庆点点头,却见张佑旁边坐着一个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学子,不由好奇地问道:“他旁边那位是谁?年纪好像也不大。”
“听说是张佑的胞弟张显,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估计是准备接替他兄长的。”
正位上,县丞马符一边喝茶,一边打量着李延庆,李延庆让他想起了李大器,一种难以抑制的仇恨便从他心中涌起。
他熬了十一年,四年前即将获得提升,但就是李大器的失手使他丧失了唯一一次提升的机会。
现在他已经五十三岁,这辈子基本上已没有升迁希望了,儿子又不争气,整天眠花宿柳,挥金如土。
而李大器却又有了一个可以继承学业的儿子,让他心中怎么能平静得下来。
“当!”一声钟响,辩试开始了,大堂上鸦雀无声,主审官开始站起身宣读规则,师父都不在场,复试就由学子们自己选择题型问对方,不过每种题型只能出现一次,这样便加大了临场较量,使比赛更有对抗性。
“抽签论序!”
主审官喝喊一声,岳飞和张佑走上前抽顺序签,岳飞抽到了答签,也就是对方先问,他们先答题。
“我们第一题选择默经,我想请对方背默《过秦论》三篇。”汤北乡率先提出了他们的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很难,符合第一轮的特点,但也不简单,主要是要求背默《过秦论》三篇,一般人都只学了上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结束了,很少有人去读中篇和下篇,但这题难不住鹿山镇的学子,师父给他们背默过。
李延庆回头对汤怀笑道:“这个你最熟,一个字没有背错,你来答吧!”
汤怀还第一次起来回答问题,他心中十分紧张,索性闭上眼睛慢慢背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他语速很慢,刚开始有点紧张,但到后来,汤怀紧张之心渐渐去了,眼睛也睁开了,又仿佛回到了学堂,侃侃而背,越来越熟练,最后他背道:“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背完了,汤怀才忽然惊觉,他惊恐地看了一眼几位审评官,慌忙坐了下来,“庆哥儿,我背得有不对的吗?”汤怀紧张地问道。
“没问题的,背得比我们都熟练。”
这时,主审官看了看知县,知县点点头,主审官便敲了一下磬,“过了!”
汤怀欢呼一声,忘情地一拳将王贵打翻在地,吓得他连忙扶起来,“对不起啊!我忘记了。”
王贵摸着腮帮子,哼哼道:“下一题归我答。”
轮到他们问了,四人商量一下,决定问诗,岳飞便抽出题,站起身问道:“半山先生曾写《胡笳十八拍》共十八首,请至少背诵出其中的十五首。”
半山先生就是王安石,他写诗文无数,其中《胡笳十八拍》共写了十八首,题目也不算难,但要求背十五首,就是要求全部会背了,毕竟能背出十五首,另外三首也不在话下了。
不过姚鼎出这个题目有讨好知县之嫌,马县丞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这一声虽然很低,知县刘祯还是听见了,他目光凌厉地向马县丞望去,王相公是他的师父,马符这个元佑党人胆敢轻辱自己师父?
两人都是汤阴县父母官,有身份的人,二人立刻口眼观心,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这时,汤北乡的学子张显已经背到第九首了。
自断此生休问天,生得胡儿拟弃捐。
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
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
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
所有审评官都暗暗赞叹,不愧是家学深厚,兄长实力超群,弟弟也不差,看来汤北乡学堂后继有人啊!
虽然大堂上辨试进行得如火如荼,姚鼎却没有站在窗前观战,他坐在台阶上眯眼望着学堂大门,这座熟悉的大门让他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之中。
他十六岁考中举人,但连续五次省试落榜,十五年光阴虚度,他也心灰意冷,回家乡汤阴县当了县学助教,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年,儿女们长大各自成家,长子还当了学正,成了他的上司。
姚鼎七年前去了鹿山镇学堂,他就准备在那里度过晚年了,没想到居然遇到一个李延庆,使他对未来又有了期望。
这时,身后忽然有人笑道:“姚师父好悠闲啊!”
姚鼎一回头,却是渭南镇学堂的何振,姚鼎淡淡一笑,“太阳不错,冬日很难得有这样的阳光,何师父也是出来晒太阳吗?”
何振在姚鼎身边坐下,笑了笑道:“我也很关心今天的辩试啊!说实话,我祝愿鹿山镇再创佳绩,杀进绝赛。”
“这话有点言不由衷吧!”姚鼎瞥了一眼何振。
“不!不!不!我是真心的。”
何振故作诚恳道:“虽然有一点私心,但我说的是实话。”
何振说的或许是实话,可态度未必真诚,姚鼎早看透了此人,他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昨天鹿山镇学堂已经超实力发挥了,今天可是汤北乡学堂,前四届一分未丢过。”
何振向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据我所知,知县对你那位爱徒非常欣赏,这可是机会,姚师父可要好好把握住哦!”
说完,何振嘿嘿一笑,起身便走了。
姚鼎望着他的背影走远,重重啐了一口,“什么东西!”
第0033章 奇兵突起
大堂内的辩试已经进入第三轮了,第二轮汤北乡选了问诗,问迄今为止所有出现的词牌名,岳飞一口气将所有的词牌回答出来,为鹿山镇学堂赢得了第二分。
李延庆则客串了主问人,他选了即作,要求对方以汤阴县童子会为题,作七言诗一首,限时一炷香,结果张佑便脱口成诗,赢得了一致赞赏,也赢得了一分,两轮已过,双方战成了平局。
这时,辩试进入决战的第三轮,大堂上的气氛明显开始紧张起来,学正姚万年低声对刘知县道:“鹿山镇刚才选了即作,有点失策了。”
既作从来都是出现在第三轮,今天却出现在了难度要求偏中等的第二轮,使汤北乡学堂占了大便宜,姚万年便觉得李延庆他们在战术上失策了。
刘祯饶有兴致地看了李延庆一眼,淡淡笑道:“我看不一定。”
果然,第三轮一开始,汤北乡学堂便选择了即作题发问。
“我们要求对方填词一首,押筱韵,填词牌《青玉案》,正好县学对面是报恩寺,我们就要求以寺院为题材。”
《青玉案》本来就写得不多,最有名的一首是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可对方居然要求以寺院为题材,冷僻中的冷僻,这就是一记绝杀了。
记时香已经点燃,半个时辰必须做出来,一时间大堂寂静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向鹿山镇学堂的四位学子看来,汤怀用肘轻轻捅了一下王贵,小声道:“刚才你不是说你要答题吗?”
王贵的脸上可以拧下一缸水,他连对方在说什么都没听懂,还填词呢!填他个大头鬼。
岳飞绝望地看了李延庆一眼,这题他做不出,李延庆正抱头冥思苦想,他当然也做不出,他只能想一想有没有现成的词,他读了很多唐宋诗词,现在是北宋,那么他可以用南宋的词,可对方有限制,要押筱韵,否则他倒可以把贺铸的《青云案》拿出来了。
李延庆冥思苦想,筱韵,筱韵,他只想起苏东坡的《水龙吟》是筱韵,李白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是“筱韵”。
“不用急,慢慢想!”刘知县笑着安慰他道。
李延庆不由抬头望去,正好和知县双目对望,只见刘知县轻缕长须,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这个刘知县和他四叔李大光一样,也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仙风道骨!”
李延庆脑海里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
等一等!好像有一首筱韵的《青玉案》是描写修道成仙的,他曾经读到过,作者忘记了,但肯定是北宋以后的词。
这时主审官柔声道:“这道题确实有点偏难,按照规矩,你们若实在作不出,可以拒绝。”
主审官着实对李延庆有好感,他是在暗示李延庆,反正他们做不出也是丢三分,拒绝了也是丢三分,结果没有区别。
相反,他们拒绝了对方却做不出,那么他们就得三分了,所以拒绝反而有一线希望。
这时,岳飞低声道:“绝不能拒绝,他们肯定是做出了才出此题,不会无缘无故出这道偏题的。”
李延庆摆摆手,让岳飞不要打乱他的思路,他已经快想起来了。
又过了片刻,李延庆忽然笑了起来,他起身抱拳道:“请问主审官,道观算不算寺院?”
主审官和几名老学究商量一下,最年长的审评官笑道:“寺院是出家人的修行之地,虽然一般是泛指僧人,但道士也是出家人,所以我们认为道观也可以称为寺院。”
这三名老学究就有点偏袒李延庆了,因为对方是用县学南面的报恩寺出题,那肯定是指佛寺,说道观就有点牵强,可谁让李延庆昨天对上他们的眼呢?
知县笑了笑道:“两晋以后佛道就很难分家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确实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出家修行便可。”
知县加上三个老学究是四票,马县丞就算拉拢了姚学正也只有两票,马县丞便保持了沉默,目光复杂地望着李延庆。
李延庆便提笔一挥而就,将他写的《青玉案·修道》呈送给主审官。
“无为大道人难晓。只为工夫少。猛悟回光常返照。三田之内,六府之中,尘垢频频扫。诸缘断处清怀抱。一点虚灵自耀。认得玄元清静道。百关调畅,一性圆明,得出游仙岛。”
众人一起高声夸赞,“好词!”
一声磬响,鹿山镇学堂率先拿下三分,几名汤北乡的士子传阅这首词,皆无言以对,比他们准备的《青玉案·清贫僧》确实要好得多。
主审官点点头道:“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词,确实不容易,看得出家学深厚,也罢,回头再与你细聊,该你们出题了。”
岳飞激动万分,最后的一丝顾虑也抛得无影无踪了,连忙低声道:“用你的方案吧!师父那边我们一起承担。”
李延庆缓缓点头,他昨晚苦思一夜,要想赢得今天的胜利,他们只能出奇兵了。
李延庆低声对王贵道:“阿贵,你出题吧!出杂考。”
今天他们都有表现,就剩王贵了。
王贵接过岳飞递给他的题封,站起身结结巴巴道:“我们第三题出杂考!”
汤北乡学堂几名学子不屑的撇撇嘴,杂考又能怎么样?李佑很平静,四年来还没有他答不上的题。
王贵抽出题念道:“我们出一上联,请你们对下联,上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
李延庆写了上联送上去,这就是他的奇兵,用历史上的妙对来难倒对方。
本来他想的是“烟沿檐烟燕眼”,可这个下联他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对出,若对方拒绝回答,他们就输了。
另外,他还考虑了“烟锁池塘柳”,这也是千古绝对,而且他有下联,只是这实在不符合一个六岁孩子的水平,会露马脚的。
最好的题目看似平淡,却又不平常,他们这些学子也偶然能想得到那种,他想了一夜,才终于想出这副对联。
半晌,主审官叹口气道:“不愧是姚老牛儿,出题也是这么犟得慌,请汤北乡学堂答题吧!限半个时辰。”
这幅上联让汤北乡的四个学子说不出一句话,张佑看出了这副对联的玄妙,回文又兼谐音,正反读都一样,让他怎么答这道题?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了姚鼎的怒喝声:“这道题不是我出的!”
他刚才听到了王贵的读题,半天才明白过来,不由怒火中烧,忍不住喊了出来。
大堂内顿时一片寂静。
第0034章 不欢而散
李延庆沮丧地低下头,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被师父姚鼎听到了,师父啊!师父!你干嘛就这么倔呢?非要跟自己的徒弟作对,装作没听见不行了吗?
这时,县丞马符抓住了机会,一声怒吼,“你们好大的胆子!”
李延庆一抬头,看见了马符狰狞丑陋的面孔,一双三角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目光,李延庆忽然想起了父亲,不仅光明的前途被毁,还穷困潦倒这么多年,母亲也因此病故,他们家不幸的根源就是这个县丞。
李延庆心中也燃烧起了怒火,他索性豁出去了,起身抱拳道:“辩试中师父不能在场,请审评官务必阻止他入场。”
刘知县点点头,吩咐学正姚万年道:“姚鼎无故咆哮,扰乱辩试,将他赶出县学!”
王贵和汤怀脸都吓白了,庆哥儿居然要把师父赶出去,他们回去非要被师父抽筋剥皮不可。
尽管姚鼎愤怒异常,但还是被姚万年带着几名从事劝出了县学。
但县丞马符却不肯放过李延庆,他恶狠狠道:“你们竟敢换题舞弊,破坏童子会,好大的狗胆,说!是谁干的好事?”
李延庆不卑不亢道:“这道题是我出的,但绝对谈不上舞弊二字,我们没有违反规则。”
“你还敢顶嘴!”
马符一拍桌子,咆哮道:“来人,把他们赶出去!”
几名从事快步走上前准备驱赶他们,三名老学究也束手无策了,只能同情地望着他们,对面的汤北乡学子却暗暗欢喜,他们居然要翻盘赢了。
就在这时,知县刘祯忽然一摆手,“且慢!”
几名从事停住了脚步,马符一愣,十分不满道:“刘知县不会是要包庇他们吧!”
刘祯淡淡道:“刚才是你在问他,他据实回答了,你却斥他顶嘴,如果他不回答呢,你是不是又要说他藐视上尊?”
马符一下子被顶了回去,半晌,他恨恨道:“但他们在舞弊,这总没有错吧!”
“是非曲直自有公道,你且听听他们的申述再说。”
刘祯又对李延庆道:“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说吧!”
李延庆深深行一礼,“感谢知县给学生申述的机会,这道题确实是学生所出,按照复试规则第五条,由双方学堂各自出题,但并没有规定题目一定要由师父来出,学生也是学堂一员,学生出题完全符合规则。至于师父刚才斥责,是因为学生事先没有和师父沟通,但这只是师徒之间的内部矛盾,和比赛无关,请知县和县丞两位上尊明鉴!”
刘祯点点头,“童子会的规则是由我制订,当初制订规则之时就没有想过一定要由师父来出题,只是因为学子学识有限,所以才形成了师父出题的惯例,但惯例不是规则,本县觉得李学子出题并没有违反规则。”
他又问三位老学究,“三位认为呢?”
三位老学究商量了一下,主审官便道:“坦率地说,这道题出得非常高明,或许是我见识太少,这条上联是我迄今见过最绝妙的上联,连我都未必想得到,我们觉得既然童子会是为了选拔英才,那么处罚李学子就有违初衷了。”
三位老学究也不想得罪县丞,便从对联本身来发表意见,含蓄地支持知县。
“你们觉得不应该处罚,对吧!”刘祯紧追不舍,一定他们表明态度。
三人只得明确表态道:“确实不应该处罚!”
刘祯又问姚万年,“学正的态度呢?”
姚万年倒没有回避,坦率地说道:“仅从规则而言,他们确实没有违反规则。”
马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刘祯明显是借题发挥针对自己,他克制住满腔怒火,冷冷道:“既然刘知县认为他们没有犯规,那我就没法再审评下去了,今年的童子会我退出!”
他一拂衣袖,转身扬长而去,让众人目瞪口呆,知县和县丞闹僵,县丞退赛,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
学正姚万年有点紧张道:“县君,县丞不能退出童子会,还是让属下去把他劝回来吧!”
刘祯不屑哼了一声,“不用去劝他,随他去,明天李官人就来了,他保证比谁都积极。”
刘祯一摆手,“继续吧!不要受影响。”
众人又坐下,主审官看了看记时香,已经快结束了,便问道:“汤北乡可想出答案了?”
汤北乡四名学子呆了一下,闹得这么沸沸扬扬,谁还有心思做题,四人商量了一下,就算申请延长时间也对不上,不如拒答,让对方来破题,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李佑起身施礼道:“回禀各位审评官,这道题我们拒绝回答。”
主审官点点头,便对李延庆道:“按照规则,对方既然拒绝回答,就要由你们破题,如果连你们也答不上,或者答案有失水准,那么对方就得分了,请破题吧!”
李延庆胸有成竹地写了下联,将它呈上去。
众人连忙凑上去看下联,只见李延庆对的是下联是:书临汉墨翰林书。
刘祯又取过上联,结合起来读了两遍: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墨翰林书。
“好一幅绝妙之联!”
众人一起夸赞,刘祯更是爱不释手,便对李延庆笑道:“这副对联就送给我吧!”
李延庆连忙施礼,“知县喜欢,是学生的荣幸。”
主审官趁热打铁,当即宣布道:“第二轮首场辩试,鹿山镇学堂胜出。”
四人一声欢呼,激动得拥抱在一起,汤北乡学子们却神情黯然,五年来,他们第一次落败了。
…
客栈房门外,李延庆和岳飞四人跪在门口恳求师父息怒,姚鼎没有暴怒责打他们,而是关上门不理睬他们,他们已经跪了两个时辰,连晚饭也没有吃,姚鼎就是不睬,他们也不敢起身,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跪下去。
就在这时,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只见汤正宗兴冲冲地走了进来,一眼看见了跪在地上的四名学子,不由惊讶道:“这…这是在做什么?”
四人连忙用目光向他求救,汤正宗顿时明白了,向他们眨眨眼,故作生气道:“你们啊!胆子也太大了,难怪姚师父要生气,要是我,非打你们个皮开肉绽不可。”
这时,房间里传来姚鼎的声音,“汤郎君有什么事进来说吧!”
汤正宗走进房间,见姚鼎正坐在桌前生闷气,他便上前笑道:“姚师父何必和一群孩子生气呢?他们虽然聪明,但毕竟是孩子,还不懂人情世故,再说他们今天击败了汤北乡学堂,已经在县里传开了,马上县里的同乡们都要来客栈祝贺呢!”
姚鼎听说同乡要来祝贺,只得叹了口气道:“他们几个让我既高兴,又生气,击败汤北乡学堂着实让人意想不到,但偷换题目却不给我说一声,分明是不把我这个师父放在眼里。”
“他们哪里敢轻视师父,其实是害怕姚师父不答应,他们平时也是敬重师父之人,看在他们替师父争光的面上,姚师父就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记住就是了。”
既然汤正宗说情,姚鼎不好不给他面子,其实他的气也快消了,只是需要找个台阶,正好汤正宗来了。
“你们四个进来!”
四人连滚带爬起身跑进屋,乖乖低头站到师父面前,姚鼎喝道:“把手伸出来。”
四人伸出手掌,姚鼎用竹鞭重重抽了他们三下,尤其在李延庆手掌上抽了五鞭,狠狠瞪了他一眼。
姚鼎又怒斥他们道:“你们以为师父是古板不懂变通的人吗?徒弟拿出好的题目,师父会不高兴?你们也太小瞧我了!”
李延庆羞愧道:“学生知错了。”
岳飞也连忙道:“学生不该隐瞒师父。”
王贵和汤怀也低头认错,姚鼎又道:“责罚你们,是因为你们不敬师父,虽然不是本意,但你们却这样做了,以前算是我没有教你们,但今天我要让你们明白,你们记住了吗?”
“我们记住了!”
“这次看在你们汤大伯的面上,饶你们一次,下次再敢犯,我就把你们逐出学堂,断绝师徒关系,快谢过汤大伯,去吃饭吧!”
众人感谢了汤正宗,纷纷跑去前院去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