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厅之中,谢家的丫鬟忐忑不安的等着,听到动静就连忙起身,等着明华入内这才跪下去请安。
“免礼。翠果,给这位姑娘搬个凳子坐。”明华很是随和,等那丫鬟坐下借着祈安寺的话头问了几句,你当时可跟着,我怎么没见到你之类的话,这才道:“你们家十三姑娘这些日子可好,上次她送来的药膏极是好用,我还未曾谢过呢。”
那丫鬟连忙回话,“得王妃惦念,是我家姑娘的幸事。那药膏王妃用着好就行,姑娘也是想起祈安寺中对王妃多有误会。如今时过境迁,她回想起当时情形,若非王妃仗义出手,只怕十二娘只怕是危险万分,这才让奴婢送来了这些小玩意。都是十三娘平日里面喜欢的,或是觉得好的。奴婢临行前十三娘说,这些东西没什么价值,不过都是她用心选了谢王妃当日救了十二娘的恩情的。宁王府赫赫威名,王妃定然是不缺这些小物件,只她一番心意,还请王妃不要嫌弃才好。”
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然而零零散散加在一起大约也有三四百两左右。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私下里能有这样的手笔,已经算是豪爽了。因此明华笑着道:“你们姑娘客气了。这些东西,倒都是精品。”
雨墨轩的二十两一支的雕花金丝墨、十八两银子一份的香染花笺,各色花香各一份,只这就顶得上这份礼单里面一大半的价值了。对于谢十三娘的印象,明华倒是深刻。只觉得那是一个毫无心机、容易被人利用的小丫头,如今她这神来一笔,倒是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对了,还有一事。”这是那丫鬟才又开口,“十三娘说,十月十八那日,翠菊园开,她得了几份请帖,到时候王妃若是得空,请王妃一同去赏花呢。”
翠菊园的每年开园当日的请帖,可是不好拿。据说是专门送给京中有名的才女的,若是没有半分才气,哪怕是公主也得不了这么一份请帖。明华虽然自认聪慧,可是在这诗词歌赋上,却不得不承认天份有限。再者,她在闺中之时,忙碌的与旁家姑娘不同你,自然也没有没了那些闲情逸致。
如今看着那丫鬟双手呈上了请帖,不由示意翠果接了,低头细细看了下,才道:“你回去回你们姑娘,那日若是无旁的事情,我定然会去看看的。”
翠菊园的菊花千金难求,若能去看看,到也不错。
不过谢十三娘不止能拿到请帖,还能多出来一份…人走之后,明华就笑着道:“把帖子收起来吧,谢十二娘也真是费心了。”
“这是谢家十二娘送的?”翠果收起帖子,闻言不由吃惊,“可是那丫鬟报的可是十三娘的名字。”
“这些笔墨纸砚的东西,应当是谢十三娘送的,只这翠菊园的请帖…”明华略微顿了一下,露出笑容道:“谢十二娘的才名,我纵然是不关心这些的人,也偶有听闻呢。”
只谢十二娘此举只是为了谢她救命之恩呢,还是另外有事?
谢家,若是可以,可是避开为好。
明华虽下定决心不去,却又觉得可惜。等临近翠菊园开园的日子,她才把那墨和花笺挑出了茉莉香味的,连着请帖一并让人给苏珊琪送去。
苏珊琪收了东西很是开心,直接对送东西过去的绿桃道:“回去告诉表姐,就说我那日定然会好好出一番风头的。”她这些日子,跟齐铮多有接触,齐铮文采风流,她跟着也学了不少东西,再不觉得课堂上先生讲的东西枯燥了。
回头明华听了绿桃转达的话,只觉得苏珊琪这般兴致勃勃倒是难得,转而就把这件事情给抛掷脑后了。
家中两个女官如今倒是还算老实,宁王查着禁军、京郊各处军营的账目,和户部也渐渐磨合开来,曲家四老爷曲舸不亏是在户部待了多年,各种门道都摸得清清楚楚,此时崭露头角倒是让任岩和石磊两人吃了几次亏。
日子过得宽泛而舒适起来,明华这边的帖子也渐渐多了起来。
她既不能逢邀请必去,却也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拒绝。此时,她正翻着手中的一张帖子略微愣怔。倒是因为下雪而早早回来的宁王见她这幅模样,过去从她手中把帖子抽了出来,低头一看道:“晋王妃的请帖?”他略微笑了下,“想去就去,不必忌讳那么多,你们总归是妯娌,有来有往才正常。”
见明华不言语,他微微扬眉挨着明华坐下,才道:“不过王妃这般忙碌之人,府中大小事务都要仰仗王妃来决断,没时间跟那些后宅女子一起赏花,赏雪,也是正常的。我的王妃,自然不似一般女子那般…”
他在明华似笑非笑的目光下渐渐消声,那夸赞的话实在是说不出来了。
明华想起当日宁王的点评,此时不由笑着道:“这般生硬又冠冕堂皇的夸赞,本王妃也只从王爷口中听到过呢。旁人赞我,都是情真意切,润物无声的。”说着她掩唇轻笑,“倒是王爷这般,让人印象深刻。”
齐王拉下她的手,道:“我可是真心实意赞王妃的。我自觉你与旁人不同,不管是一言一行,还是一举一动,都带着旁人所没有的气蕴来。”婚后四个月,两人却依然好得如同蜜里调油一般,此时见两人举止亲近,屋中伺候的丫鬟都纷纷退了出去,只隐隐听得里面传来说笑的声音。
之后明华却是应下了晋王妃的邀约,去晋王府赏早开的梅花。
连着几日下雪,等到明华出门这日却是天气晴朗,京城整个覆盖在白雪之下,主道路却是打扫的干干净净。明华一路顺畅到了晋王府后院,下车之时才看到竟然已经有人先到。
“宁王妃!”先下车的人此时却是笑着走了过来,屈膝行礼:“臣妇隋李氏见过宁王妃。”
隋李氏?
明华略微一愣,看着跟前行礼的人连忙示意红樱上前扶起,道:“隋太太多礼了。”她反应不慢,立刻就猜测到了对方的身份,恰好此时晋王妃过来,笑着道:“大表嫂我听人说你来了,就匆匆赶来,倒是没有想到六嫂也到了。”
晋王妃私下性子很是不错,热情大方,此时拉着隋李氏,也不与明华疏远,只笑着说出嫁前隋李氏对她就颇好,知道她喜欢梅花,这才约了她一同过来赏梅。
“只我们三人,并无外人呢。”她笑着对隋李氏道:“我与六嫂私下接触少,然而六嫂人却是极好的,之前还帮我解过围,免了我好大一场尴尬。”
这说的就是当初在楚王妃庄子里,她去晚的事情了。明华见她不提魏王妃的刁难,直说尴尬,心下倒是对她另有评价。此时却不宜多说,因此她只笑着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你倒是记到了如今。”
这般介绍之下,三人之间的那点生疏很快就不见了踪影。晋王妃带着两人直接去后院那一大片的梅花林,边走边道:“我早早让人准备好了炭盆,酒也烫了起来,今日咱们三人好好赏梅喝酒。不过,酒毕竟是烈性的东西,却也是适可而止。表嫂和六嫂可别嫌弃我小气,连着酒都没喝够。”
“你个机灵鬼!”隋李氏是真心疼爱晋王妃,此时伸手略微点了她一下,“难不成咱们还差你那一壶酒不成,下次再来,我自带着酒就是了。”
“才不是我小气,若是表嫂和六嫂喜欢,那酒我让人备好,一人给你们带回去两翁也是有的。”晋王妃笑着道:“我只怕嫂嫂们喝醉了难受。”
不得不说,晋王妃是个妥帖的人,这赏花宴安排的很是周全。加上只有她们三人,倒是热闹又舒服,饭后借着一股酒意暖了身子,明华裹着斗篷由红樱和翠果两人扶着出了暖阁,沿着小道细细看着那枝枝桠桠上开着一朵朵幽香艳丽的红梅,不由心神荡漾,只想着今年是赶不上了,明年开春在宁王府中也移植这么一丛梅树林,倒是一片美景。
宁王府多年未曾有人打理,如今虽然像模似样了,然而比起这些打理精致的王府还是差上许多。明华看了这片红梅,就寻着香味走到了更远一些地方的玉梅林旁。梅林颇大,为了怕客人迷路,晋王妃安排了丫鬟跟着,此时见明华看着玉梅发呆,笑着道:“这玉梅看着虽然不如红梅鲜亮,花瓣却是如玉一般,香味更为悠远绵长,还有助于睡眠。王妃若是喜欢,可以折上几枝,摆在屋中半个月都是香的。”
明华微微笑了下,道:“那就折上几枝吧。”说什么这花开得好好的,为何要折了只供自己玩赏这般矫情的话就算了,主人家既然这般说,自然是可以折的。
丫鬟应了,笑着道:“王妃挑着看,若是喜欢叫奴婢一声就好。”
明华倒是不客气,略微转了一圈,挑了两枝玉梅,回头又要了两枝红梅,放在一起由着丫鬟抱着,交相辉映之下倒是格外漂亮。
她这边算是满载而归,而暖阁之中晋王妃却是不见了踪迹,只有隋李氏一人倚在窗边喝茶赏景,此时见着明华身后丫鬟捧着梅花,不由一愣,笑着道:“这丫头今日倒是大方,平日里面那梅花可是宝贝得不成样子。”
明华一愣,还未说话隋李氏就自觉失言,笑着道:“看来,她是真的与王妃你亲近呢。这梅花,往年只怕也就送入隋家多些,旁的地方想要晋王府的梅花,却是没那么容易的。”
明华也不多言,过去坐下翠果这边就机灵地倒了热茶过去给她喝,顺带暖手驱走寒气。
隋李氏过去坐下,低声道:“王妃若是喜爱梅花,我娘家倒是有树苗,说起来,晋王府的梅林中的梅花,倒是大部分都出自我娘家呢。”
这…
明华略微一愣,想起她母族姓李,不由道:“隋太太母族,难道是沂州李家?”那倒是盛产梅花的地方,李家的梅园更是出名到了当年先帝冬日不畏严寒特意去沂州游玩的地步。
说起来,也算是一段佳话。只是自此之后,沂州梅树价格飞涨,让人望而生畏。
隋李氏笑了笑,道:“王妃见闻广博,我母族正是沂州李家。”她说着给明华续了茶水,才又低声说:“沂州紧邻北疆,虽然比这京城更是寒冷一些,我却是习惯了那样冷冽的天气,初到京城之时颇有些不适。不过,这些年来,沂州能够太太平平,也多亏了宁王殿下呢。那些年来,有他在北疆坐镇,只觉得底气十足。”
“…我小时候,”她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看着里面透明的液体,笑着道:“北疆正是不稳,加上沂州梅花出名,李家梅园更是得了圣祖和先皇赞誉,每年冬日都觉得过得心惊胆战。不止害怕北陵人冲过了北疆,还担心那些折花偷树的贼人…”
说起往事来,隋李氏话不由多了起来,言语之中带出来的对宁王的感激也是情真意切。明华听她说起那些惊心动魄的守护梅园的事情,只觉得心中一阵热血涌动一样,不由想到若是她又该如何。
“…那一场大火烧了两天,梅园毁去了大半…”
“百十年的基业,先祖的心血,虽说是情势所迫,然而你家中人倒是果决,竟然也下得去手。”明华听隋李氏说起沂州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只觉得惊愕又暗暗佩服。梅园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如果放在她手中,她不确信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决断,忍心一把火烧了。
“那个时候不烧也不行了,不然整个李家说不定都要陪葬其中。我当时不过六七岁的年纪,等着尘埃落定回去的时候,看着满院子的枯枝烧得黑压压的一片,忍不住抱着枯树哭了大半天,喉咙都没了声音都不肯走,晚上睡觉都不愿意回屋的。后来还是父亲劝我,说不破不立,浴火重生,等到明年梅花会开得更好的。那一年,我跟着家中人一起照顾梅园的梅树,移植新树苗…一眨眼就是十多年过去,当初嫁到京城的时候,我就跟父亲母亲说,旁的东西我都不要,只要给我带些树苗就好。”
此时暖阁的门被推开,晋王妃带着一股冷意进来,笑着道:“在说什么呢,怎么…表嫂怎么都哭了?”
第48章 巧遇
晋王妃惊讶地看着在座的两个人,不是说好了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跟宁王妃说说话吗,怎么说得都哭了?
隋李氏连忙擦了眼泪,笑着道:“是我失态了,只是想起了沂州家中一些往事。”她说着倒了杯酒一饮而尽,“我自罚三杯!”
“哎哟,这可是我准备的好酒,都让表嫂给牛嚼牡丹的浪费了!”晋王妃见没事,这才笑着过去凑趣。一场赏梅宴宾主皆欢,等送走了客人,晋王妃这才露出疲倦的神色。
“也不知道表嫂可如愿了没。”她喃喃自语,响起大舅舅隋墨的请托,和这些天的筹谋安排,最终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摆手让给她揉按的丫鬟退了出去,这才翻身趴在软榻之上,考虑着隋家这般做的意味。
难不成,大舅舅这是选定了宁王?准备在众多皇子中支持之前都不怎么有存在感的宁王?
为什么不是皇后嫡子的齐王,又或者根基身后的魏王?偏偏是宁王,看似军功赫赫,但是在京城并无根基,连着兵权都要被谢家抢走的宁王?
若是隋家真的选了宁王的话,那晋王殿下怎么办?
晋王与魏王一母同胞,虽然并不见魏王多有长兄风范,可是这…毕竟是撕扯不开的血脉关系,就算晋王想要转而另投他人,只怕也会被怀疑吧?
不过,宁王妃倒是光明磊落,从行事风格来看,不是那种小肚鸡肠、喜欢猜疑的人,也许…
晋王妃心思涌动,半响又猛然在软榻上翻了几下,弄得头发、衣衫凌乱,这才猛然起身叫人进来给她整理仪容。
如今皇上虽然看着还算康健,可是毕竟年岁已大,是该好好考虑晋王府未来的前程了!总不能还跟前两年一般装作懵懂无知,跟在魏王身边被他利用的好。
想起隋崛的死,晋王妃眼中恨意陡升。她的舅舅,自幼最为疼爱她的舅舅!若他真是羞愧自尽也就算了,偏偏是被人毒杀,还要背负那样的罪名!
就算他当年在南岭所做的事情罪该万死,也该是三堂会审,刑部发落,皇上下旨才对。哪里由得那些肮脏的小人,为了他们的利益动手杀人,还想要舅舅一人承担起那般杀头的罪责!
若非宁王查案仔细,隋家岂不是要为了给别人背黑锅而门庭败落!纵然如此,如今隋家因为舅舅的缘故受了不小的影响。而之所以会有这般祸事从天而降,不过是魏王想要对付齐王,动一动萧家而已。
魏王是晋王兄长,既然能够查出当初萧黎一案之中的几个逃兵藏身何处,如何会不知道隋崛当年所为?他又非蠢货,难道不知道一旦这件事情闹起来,齐王为着脱身怎么也不会放过隋崛的…
纵然隋崛做下那样的错事…可是,魏王的举动却还是让晋王妃寒了心。
若是这位兄长坐上了龙椅,他们夫妻只怕也沾不到什么光,说不得到了需要的时候还会把他们丢出去做他登上龙椅的牺牲品!
晋王妃不是个蠢笨的人,晋王也有些小聪明,然而比起上面几位已经有了多年根基的兄长们来说,他们实在是不值一提。魏王是如妃的第一个儿子,比齐王还大些,自然是从小就颇受重视。他的婚事也是如妃几经考量,选的最为有助力的王家。
等轮到晋王的时候,魏王已经展露头角,颇得皇上重视了。为了让这个小儿子能够踏踏实实的在日后帮衬魏王,不管是在日常还是婚事上,如妃都用尽了心思。
先是树立起魏王兄长的威严,让晋王对他崇敬。然后就是妻子出身要比魏王的妻族差上一两筹,免得等晋王年纪大了之后生出非分之想。两个儿子若是自己先争斗起来,岂不是皇后看了笑话!
不得不说,如妃这般的想法也算是正常。只可惜,魏王在她的灌输下只觉得晋王这个弟弟就应该为了他甘愿赴死才好。而晋王成亲之后有了妻子、儿女,为了这个家也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只附和魏王这个兄长,而不顾妻子、儿女了。
隋崛的事情,就是一记警钟。
晋王妃把这件事情揉碎了掰扯了清楚说给晋王听,终于让他对魏王的一举一动重新审视起来——你拿他当亲兄长,他可未必会惦记着你是他亲弟弟!
#
进入十一月之后,天气就更冷了。之前房顶的积雪还没化完,王府里偏僻些的地方,屋檐上还挂着一二尺长的冰柱子,就又是一夜大雪过去,冷得让人不想出被窝。
明华就窝在被窝里,看着宁王起身似乎一点都不畏惧屋内的寒冷,还是忍不住叫了外面守夜的绿桃多添了一个炭盆进来。
“冷了?”宁王回头看了她一眼,手伸进去摸了摸,觉得温热这才道:“炭盆也要小心着用,别中毒了。”
明华惊觉他掌心竟然不冷,一把抓住他的手惊喜地直接坐了起来,“你都起身有一会儿了,手还是热的?”宁王因为中毒和受伤的缘故,气血不足,时常会手脚冰冷。这些日子由着陈大夫调养好了不少,明华却没有想到会见笑如此快。
宁王一愣,连忙拉着被子给她盖上,“天冷,你也不小心些。”见明华睁着一双眼睛巴巴看着他,这才笑着道:“北疆比京城更是冷上三分,冬日里面一盆热水泼出去就能冻成冰。我不怕冷的,更何况,受伤染的寒毒有着陈大夫料理,也好了大半了。”
明华闻言惊喜莫名,只觉得这位大夫真是请对了。等着宁王出了门,她这才回过神连忙起身,一大早的让人去芙蓉园送了不少的东西,嘘寒问暖一番,回头这才精神十足地开始吃早饭。
等到早饭吃完,处理了府里的一些事情,听闻粉黛又开始动了心思往外递消息,明华这才笑着道:“查清楚她递的是什么消息,让孙半升把消息先拦着,不要打草惊蛇。”
放了这么长的线,若是不好好利用一下,怎么对得起粉黛一而再的作死呢。
她这边琐事刚处理完,就见紫葡匆匆进来,笑着道:“王妃,三姑奶奶和六姑奶奶一起来了,奴婢给安置在了莫离院的暖阁。”
“这两个人…”明华微微一愣,转而就想明白了。不知不觉,林明惠已经被送去京郊庄子上一个多月了。不过因为最近事情繁多,她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似乎也没有听闻她回京的消息,难不成魏家没有去接人?
明华略微惊讶,等在暖阁之中见到林明若和林明馨两人之后,才确信魏家真的没有去庄子上接人。
林明若性子绵软,胆小如鼠,虽然那日得林矍点醒,却还是顾忌左右硬生生拉了林明馨一同过来。林明馨原本是不想管林明惠的破事儿的,那日因为她连着受了两次惊吓,回头她就病了一场。一开始,林明馨还有些悔过,后来却是越发的觉得林明惠害己害人,是个祸害。
然而林明若说着说着就要哭出来的样子实在是太难堪了,这才不情不愿地出了门。
不过,既然到了宁王府,她自然要摆出一副姐妹同心的架势了。
因此两姐妹倒是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了个清楚,并且提出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建议。“如今天气越发冷了,只怕庄子上不好过,不然咱们去看看?”
明华看了一眼说话的林明若,想了想道:“这几日你们去过魏家没有,若是没有,咱们还是先走一趟魏家吧。”只这般把林明惠接回来送过去,未免让人觉得林家女儿做事太过于霸道。魏家的媳妇他们说押着去了庄子就押走,说送回来就送回来,算什么事情呢?
林明若见明华应下这事儿,自然是无忧不从的。林明馨不管心中如何想,面上却是一口应下。
姐妹三人一同出门,到了魏家也不说是突然来访,反而直言是越好了今日去祈安寺还愿的。
“那一日去祈安寺拜佛,得寺中高僧指点,说是四妹妹冲撞了煞气才会事事不顺,要与生母一同吃斋念佛一个月才能消去煞气。为了免得累及家中,四妹妹连着家都没有回就去了庄子上。”明华笑容可亲,一双眼睛明亮透彻,从容不迫地说着瞎话:“当时我们就定下了今日再去还愿的,怎么四妹妹不在家?”
魏府如今当家的正是大夫人魏张氏,此时听着明华这般说只觉得唇角发苦,心中更是把眼前的笑面虎给骂了个狗血淋头。
当初传话的时候,她以为林明惠是得罪了眼前这位宁王妃呢,巴不得让这个弟妹多吃些苦头。因此全然没有把林明惠的生死去向放在心上,如今舒心日子才过了一个多月,她们林家的女儿竟然上门跟她要人?!
不是你们把人送去京郊庄子的吗?
她唇角勾了勾,这才开口道:“原来是这样,竟然是我误会了!那一日弟妹让人捎信回来,所是要再多虔诚礼佛一些时日,暂不回府了…”
“原来如此,我倒是没有想到四妹妹这般为着家中考量,那高僧都说了一个月足以消除煞气,不会影响家中气运,没有想到她为着家中竟还未曾回来。”明华掩唇轻笑,“既然这般,那是我们姐妹打扰了。等我们和四妹妹一同去祈安寺礼佛还愿,再亲自送她回来好了。想来,有了高僧的箴言,她当不会再坚持在庄子上礼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