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同艰难共富贵的妻子,之前是我错了,今日开始,我一定会修身齐家,不会再让你失望的。”关大爷抱紧了她道。

修身齐家…竟然现在才想要来修身齐家?关娘子觉得真是讽刺得想大笑,可心里除了悲哀还是悲哀。

她推开了他,用力地忍住泪水,有些沙哑地道,“我知道了,时候不早,你先去梳洗早些睡下吧。”

关大爷深深看了她一眼,心知不能急于一时要她原谅他,只好温柔地笑着答应。

关娘子并没有将关大爷的话放在心上,以为他又是在哄自己,他总是这样,在惹她生气之后就会甜言蜜语地哄她开心,她也会觉得累,不可能总是站在原地等着他。

已经失望了那么多次,怎么还敢对他存着希望。

翌日,关大爷清早就起身,和关娘子一起到上房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见他们夫妇结伴同来,脸上的笑容愈加温和,只是叮嘱大爷要尽心尽力做事争取早日升迁之后,就让他们回去了。

随喜却无比的忧心,她一点也不相信阿爹真的就痛改前非了,肯定是想利用阿娘来让大家相信他并没有宠妾灭妻,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姿态来。

阿娘,你千万不要被骗了!

她心里焦急,却不能真的跑到阿娘面前对她这样说,该怎么办?

郭静君听说大爷和那个罗惠云一起到上房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将妙琴端来的安胎药打落在地上,把妙琴的手烫得又红又肿。

她声音尖锐地叫道,“蔡大夫来了没有?”

妙琴忍着痛,“已经去请了,姨娘,您再等等。”

“等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死丫头,还不快去给我看看到底来了没有。”郭静君脸上表情狰狞,如果不是怕伤了肚子里的孩子,她都想狠狠踹这个笨拙的丫环几脚。

她一肚子的怒火无处发泄,只想拿两个贴身的丫环出气。

妙琴喏喏地应是,刚转身就见到刘妈妈面无表情地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碗补汤。

郭静君嫌恶地撇开头。

刘妈妈看了妙琴手上的红肿一眼,嘴角挑起讽刺的笑,“大夫就要来了,把屏风去搬过来吧。”

郭静君恶狠狠地瞪了刘妈妈一眼。

刘妈妈似没看到郭静君的臭脸,客客气气地请她将补汤喝了下去,“姨娘动了胎气,总是动怒对自己也无益,这安胎药也喝下的好,免得…”

“下去。”郭静君咬牙切齿叫道,“不必你来啰嗦。”说完,转向妙琴,“还不去给我再煮一碗安胎药。”

妙琴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巴不得赶紧离开屋里。

妙音领着蔡大夫走了进来,刘妈妈就站在旁边看着。

郭静君瞪了她几眼才隔着屏风有些迫切地问蔡大夫,“大夫,我这孩子可是儿子?”

蔡大夫莞尔一笑,只道了一声凭脉象不能确定下来。

郭静君焦急地还想再问明白,刘妈妈已经将蔡大夫送了出去。

“该死的奴才!”郭静君咬牙切齿地将刘妈妈诅咒了一遍,心里却开始不安起来,如果不是儿子该怎么办?如今大爷已经有了新欢,又和罗惠云重修旧好,将来还会再宠爱她吗?

她一定要生儿子!

&&&

《重生之逆流》

简介:就算逆流而上,也要拼出一个别样人生。

[bookid1914326,bookname《重生之逆流》]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千金(上)

原本以为关大爷只是一时愧疚才会做出那副改过自新的姿态,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真的正心修身,别说没再去偏院,连刚收在屋里的妙雪也被他打发出了书房,每天下差之后都留在正院里,偶尔帮关娘子捏捏肩膀,既体贴又温柔,哪里像个宠妾灭妻的人?

关娘子的心并非铁打,本来是已经坚定了心肠,不管他如何甜言蜜语都不会再心软,更不会再陷入他的柔情蜜意中,可是一个月下来,还是不知不觉多了些笑容。

原来心软是一瞬间的事情,原来恨一个人才是最花力气的。

而对于关大爷和关娘子能够重新过上恩爱的日子,家里各人的态度都不一。老夫人是真心感到高兴,儿子和媳妇相敬如宾,彼此有商有量,还怕外面什么传言呢?相信假以时日,儿子很快就能官复原职的。

郭静君却是越来越焦虑不安,每天看着自己隆起的小腹,心里总是担心不知里面究竟是儿子还是女儿,问了大夫几次都没有个准确的回答,她几乎就要崩溃抓狂了,偏偏总是传来大爷如何疼爱那罗惠云的事情,她心里既是嫉妒又是恼恨,可又什么办法都没有。

随喜每天看着阿娘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甜蜜,心里就越来越沉重,她一点也不想阿娘原谅阿爹啊,明明她已经改变了许多和上辈子不一样的安排,明明就已经不一样了啊,为什么阿娘还会心软…为什么…

难道她只能改变过程,却不能改变结果吗?可她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想到阿娘会因难产过世,随喜的心就一阵绞痛,她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阿娘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她到底该怎么样才能保护阿娘?

“随喜,随喜…”只顾沉浸在自己思绪中,连关娘子唤了几声都不知道,随喜被轻轻推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在想什么呢,叫了几遍都没听到。”关娘子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看着阿娘眉欢眼笑的艳美娇艳,不仅有些发怔,她好久没看到阿娘笑得这么开心了,好久没看到阿娘笑得这么美丽了,笑含桃花,艳艳动人,如果不是心里真的欢喜,又怎么会笑得这么动人?

原来,阿娘的笑是来自于阿爹,那她用尽手段分离阿爹和阿娘,是不是做错了?

她到底是不是做错了,其实应该有别的办法来改变命运的吧。

“过两天你谷分城陈姑妈就要来了,你还没见过你杏儿表姐呢,她这次也一起来了?”关娘子轻声问道。

随喜一听到谷分城的陈姑妈和那个动不动就尖叫的表姐,顿时觉得一阵无语,没错了,现在是元历二十年,陈姑妈一家很快就要搬到西里城来做生意,到时候是经常会到家里来走动,唯恐天下不乱的陈姑妈每次到关家来都要指指点点一番,一会儿跟郭静君好得更姐妹似的,一会儿又在阿娘面前痛骂郭静君,简直就是一株墙头草,她实在非常不喜欢这个姑妈。

阿娘后来会过得那么不开心,这位姑妈的功劳也不小,若不是她在老夫人面前搬弄是非,又在阿爹面前直赞郭静君,阿娘到后来也不至于每天都郁郁寡欢。

至于那位跟肉球一样的杏儿表姐,随喜更是仰天长叹,十二岁那年,本来有一户家世不错的人家跟随喜提亲,后来不知怎么着就变成了跟陈家定亲,后来还娶了杏儿表姐。

她隐约记得那户人家姓王,但从来没见过那位差点和她定亲的少年,听说生得一表人才,才华横溢的…只是与她无缘而已。

对于陈姑妈的即将到来,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夫人了,自陈姑妈出嫁到谷分城,八九年来母女也没有见过面,当年关家落拓生计艰难,老夫人虽想为长女寻一门好亲事,无奈好一些看不上他们,家世差的老夫人又瞧不上眼,最后竟把陈姑妈留成老姑娘,双十年华才嫁了出去,还是嫁给了远在谷分城的商贾陈家。

好在陈家对女儿不薄,老夫人这些年来才没那么愧疚。

关娘子本来打算在二爷关炎海的院子收拾两件房子出来给陈姑妈母女住的,老夫人却道在上房腾两间空屋出来便是,不必去二爷的院子住。

老夫人是想和自己的女儿多亲近吧,关娘子心领神会,便带人亲自收拾出两间厢房,换上全新的被褥床帐窗帘,屋里各色摆设也是一一俱全。

随喜冷眼看着关娘子和老夫人在为陈姑妈的到来忙碌着,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偏院的郭静君身上,这女人已经许久不曾露面,就免被阿爹禁足,她也不是那么容易安生妥协的,怎么这次就这么安静。

她倒是希望这个女人再搞出一些动静来,否则要拿什么借口将她赶出关家?

“阿娘,陈姑妈什么时候来呢?”随喜放下毛笔,问着关娘子。

关娘子笑道,“已经在路上了,谷分城离西里城比较远,大概还要半个月呢。”

“哦。”随喜提不起兴趣地应了一声。

重新拿起临帖练字,就有上房的小丫环来传话,老夫人请夫人过去商量事情,关娘子有些歉然地摸了摸随喜的头,让她自己先在这里临帖,然后就去了上房。

随喜有些失望地收拾笔墨,这几天阿娘都很忙,根本没空教她识字,今日好不容易有了空闲,没想才不到半分时辰又要忙了。

陈姑妈来西里城之后,阿娘是被诊出有了身孕的…也就这几天的事情,随喜闷闷地洗了手,心情越来越沉重。

正要走出内屋回自己房间的时候,就见到厚重的帘拢被撩了起来,一道宝蓝色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之中。

随喜愣了愣,才敛下眼睫,恭敬地叫了一声,“阿爹。”

关大爷也有些愕然,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女儿,只是淡漠地点了点头,“你阿娘呢?”

“刚去了祖母那里。”随喜低声说着,心里浮起复杂的情绪,眼前这人明明和她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她却觉得和他相处如此陌生而抗拒。

自她恢复记忆之后,对他便只有怨恨,再无其他。

两人都沉默下来,父女之间的相处竟是如此尴尬,关大爷轻咳了一声,想要让女儿回上房去又觉得太过冷漠,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随喜打破了僵局,“阿爹,我先回去了。”

才只是八岁的孩童,到底是自己的女儿,他这样冷落无视她似乎也有些不妥,关大爷伸手向摸摸女儿的头。

随喜脸色微变,肩头瑟缩了一下。

关大爷的脸色沉了下来,快速地收回手,“回去吧。”

刚刚阿爹…不是要打她吗?随喜低低应了一声,有些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内屋,嘴角吟着自嘲的笑,阿爹怎么可能会想慈爱地摸她的头,他根本没将她当女儿。

回到自己屋里,随喜才听说了老夫人与阿娘商量什么事情,原来那郭静君最近总是噩梦连连,好像说是梦到什么妖孽,想求老夫人答应,请个道士到偏院去做法,也好消了魔障,她才能安心养胎。

随喜嘴角吟着冷笑,这郭静君果然还是按捺不住了啊。

“老夫人答应了吗?”随喜问道。

平灵回道,“已经让翠丝姐姐去居士林请道长过来做法了。”

老夫人虽不喜郭静君,但其实心里还是希望她能生下阿爹的子嗣吧,随喜有些嘲讽地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带着平灵去了后罩房。

妙雪正在坐在门外的台阶上打璎珞,见到随喜笑盈盈地走来,立刻就放下膝盖上的绣篓,恭敬地行了一礼,“姑娘。”

随喜笑眯眯地看着她,笑容既娇憨又纯真,“在打璎珞吗?”说着拿起绣篓里的璎珞,“真好看。”

“姑娘若是喜欢,奴婢给您打一个?”妙雪讨好地笑道。

随喜摇了摇头,在台阶上坐了下来,状似天真地问道,“你这些日子都没去书房了吗?”

妙雪卑微地站着,眼角轻扫随喜一眼,低声道,“大爷说不必奴婢服侍,如今谁不知大爷和夫人鹣鲽情深,奴婢如何近得了身?”

随喜眼色沉下几分,没错,现在连外面的人都知道阿爹和阿娘其实恩爱无比,之前那个宠妾灭妻的谣言不攻自破,再也没有人说阿爹一声不是。

这就是阿爹突然对阿娘好的原因了,实在替阿娘不值,可她又不能在阿娘面前说什么,如果阿爹能一辈子对阿娘好…

如果阿娘觉得这就是幸福,那她一定会帮阿娘铲除所有的障碍,只要阿娘过得好,只要阿娘能活下去。

“听说你以前的主子最近过得不好,你可有去看望过她?”随喜笑着转移了话题。

妙雪心中一惊,不知随喜说的是什么意思?

“有空应该去看看郭姨娘,毕竟你们曾经主仆一场,将来她若是生下儿子,更是风光无限呢。”随喜笑道。

妙雪心中已经波涛暗涌,声音抑不住轻颤,“奴婢知晓该怎么做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啊~~~

书名:管家很忙

作者:夜凰

简介:爱国爱家爱小姐,防火防盗防管家。[bookid1920642,bookname《管家很忙》]

正文 第五十三章 千金(中)【加更】

第二天清早,随喜是被冻醒的,外面不知何时纷纷扬扬飘下雪花,夹杂着北风,呼呼作响,屋里虽然烧着暖盆,她仍然觉得很冷,只有老夫人的屋里能烧地龙,他们只是寻常人家,还无法每个屋里都烧上地龙。

时候已经不早,随喜急忙穿上秋香绿的棉底小袄,外面罩着一件雪白的银鼠褂,领口和袖口压着精致的花卉纹绣,下面穿着窄棉裤,套着碎花百褶裙,整个人穿得密密实实的,手里还紧抱着暖手炉。

多亏了前阵子她得老夫人的眼,这才有了这一套保暖衣衫,否则照着以前,她也只能哆嗦地躲在屋里,哪里敢走出来。

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雪呢,原来这么白,这么漂亮。

地面积了厚厚的一层雪,树枝也压着雪白的雪团,天地仿佛只剩下一个颜色了,除了白还是白…

“姑娘,不能总是盯着地上的雪看,对眼睛不好。”翠丝从耳房走了出来,就见到随喜站在屋外的空地上发呆。

穿着雪白银鼠褂站在雪地中的随喜就想一尊精致的陶瓷娃娃,漂亮,脆弱,但看起来有些不真实,她对站在屋檐下的翠丝露出羞涩的浅浅的微笑,闪忽闪忽的大眼充满了好奇。

就像一株在雪地里含苞欲放的白色茶花,翠丝看得有些发愣,她们的姑娘是越来越好看了。

好不容易能看见了,随喜可不想眼睛又出什么问题,听到翠丝说不能对着雪地看,她已经跑上了石阶,吐着白气问道,“翠丝姐姐,家里来了客人吗?”

翠丝手里端着茶盘,上面有三个茶盅。

“请了居士林的道长来做法,老夫人正与他在花厅说着话。”翠丝笑道。

“是青居真人吗?”随喜有些惊恐地问道,不知为何,她对那个青居就是有一种抗拒感。

“不是,是青居真人的徒弟。”翠丝笑着道,“姑娘可要一起进去?”

随喜摇了摇头,“我从来没见过雪呢,就在外面玩会儿。”

“那姑娘可要仔细了,别盯着雪地看太久,也不能玩雪,会伤了眼睛和受寒的。”翠丝不放心地道。

“翠丝姐姐放心,我就在这里站着。”随喜甜甜地笑道。

翠丝想了想,决定先把热茶送进去再来看顾姑娘。

“姑娘,今天妙雪放休一天,一大早就出去了,也不知去作甚,她老子娘都没在西里城。”过了一会儿,就见到平灵穿着青色的短袄,脸蛋红扑扑地从院门走了进来,来到随喜身边轻声说道。

随喜扬唇一笑,眼色攸地明亮如星,“她一个年华正茂的姑娘能放休,自然是要出去逛街的。”

平灵疑惑地看着姑娘,只觉得姑娘这样明媚绚烂的笑容越来越有一种看不明白的神色。

阴霾的天空,飘飘洒洒的雪花,随喜低头看着手中的暖炉,她的手很纤细,而且白皙干净,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这种洁白的干净,就好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随喜转身看了过去,一位穿着灰色道袍的道长从花厅的门走了出来,眉目清秀,是个很年轻的道士,前面是翠丝和翠碧。

随喜微微眯眼看着那个道长,嘴角抿开一丝诡谲的笑。

那道长在看到随喜的时候,也是变了脸色,但很快镇定下来,对着随喜轻轻点了点头。

就听到翠丝在跟随喜解释,“老夫人说既然已经请来了悟明道长,就顺道看一下各院的风水是否也需要作法。”

随喜乖顺地点头,一副天真烂漫无知的模样。

悟明深深看了随喜一眼,带着小道士在翠丝的带领下将关家走了个遍,最后认定随喜所住的东厢房需要做一场道法。

老夫人听到随喜那边的屋里也要作法,脸色有些不自然,悟明便解释道,“关姑娘自幼多灾,若能做一场道法,便能压住各房魔障,保姑娘一世平安。”

原来不是什么妖孽缠身,而是要保她平安?随喜在旁边听着,淡淡地扫了那道长一眼,老夫人的眼底已经重新出现了笑意。

在去东厢房的路上,随喜小声地问翠丝,“…怎么是这样年轻的道长,真有那么厉害吗?”

翠丝笑道,“是青居真人的徒弟,怎么不厉害?”

随喜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到了随喜的住所,悟明低敛眉目,开始认真地布置道场,翠丝把围观的小丫环都打发了离开,只剩下悟明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还有随喜和翠丝平灵。

还没开始作法,关娘子就闻讯赶来,上次在偏院发生的事情,她仍心有余悸,必须亲自盯着方能安心。

悟明只是淡淡看了众人一眼,问明大家属相生辰,最后竟都相忌冲撞,只能留下随喜和平灵二人,其他不得留在法场里。

关娘子不放心随喜,是翠丝解释悟明道长乃青居真人的徒弟,绝不会像上次那神棍一般对待随喜,关娘子这才稍微放下心,带着翠丝等人离开。

随喜似笑非笑地站在一旁看着悟明作法。

悟明嘴里念念有词地在屋里走了一圈,然后在门楣上贴了三张黄符,便道已经消灾解难了。

平灵被指使去帮那小道士收拾东西。

随喜和悟明道长面对面站着,眼底尽是笑意,“道长这次作法真能佑我一世无灾无难?”

“关姑娘…”悟明脸上闪过一抹难堪,有些错愕地看着她,他刚刚在她眼底看到一丝狡黠的笑意,似是威胁似是嘲讽…难道她看得出是他故意要在她这里作法的?怎么可能,眼前这女娃还没十岁,哪能看穿他的心思?

随喜歪着头,声音显得很稚嫩天真,“悟明道长看着好生眼熟,不知在何处见过您呢?”

悟明眸色一沉,“姑娘可否当不曾见过贫道?”

“可是明明见过了啊,怎么能当没看见了?”随喜睁大眼看着他,一脸的困惑。

悟明顿感一阵无力和挫败。

随喜突然呀了一声,很惊喜地叫道,“我想起来了在哪里见到道长您了,在凉亭那里,还有个很漂亮的姐姐,咦,奇怪了,你们怎么会抱在一起呢?”

“关姑娘!”悟明急急地阻止她继续问下去,“你能否不要将那日的事情说出来?贫道…贫道定会记着姑娘的大恩。”

“为什么不能说出来?啊,你喜欢那位漂亮的姐姐吗?你们成亲了吗?”随喜假装听不明白悟明的意思,眨巴着明亮的大眼天真看着他。

悟明只觉得背脊冒出冷汗,他今日才知道当日看到他和心上人幽会的小女孩是就是师父一直在等的有缘人,如果她跟师父说了那日见到的…他被赶出居士林没关系,可万万不能连累了心里的她。

“贫道…不能成亲。”悟明艰涩地开口,他只是一个出家的道士,而她却是养在深闺中的千金小姐,他们之间隔了万丈鸿沟,所以不能被人知晓,只能成为秘密。

“那你们是为了什么?”随喜眼底伸出有讥讽的笑,明知自己不能成亲,为何要与人家姑娘幽会?如果被别人看见,他们还有活路吗?那姑娘一定会被家里族人拉去浸猪笼吧。

悟明大窘,要跟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女孩谈他的心里隐私吗?“关姑娘,有些事贫道不能说。”

随喜笑了笑,“那就是要我帮你保密吗?”

小道士和平灵已经将法场收拾得差不多了,悟明见着心里更加着急,不知该如何才能让眼前的小姑娘替他保密,不要跟任何人说起那日的所见。

“听说这次主要是来替郭…姑娘作法,想不到竟然能请得动青居真人的徒弟。”随喜眼睛弯成月牙儿,笑眯眯地看着悟明,在外人面前,老夫人特意叮嘱,要称郭静君为郭姑娘。

怎么突然转开了话题,“贫道只是师父的愚钝小徒,比不上大师兄他们。”

他虽是师父的徒弟,但实际上却没见到师父几面。

“听说老夫人请您一会儿要给郭姑娘算算,这次是否能顺利生下男孩。”随喜脚尖轻点着地面,低声像在自言自语。

悟明看着眼前这个笑起来娇憨纯真的小姑娘,心里有丝不确定,“关姑娘的意思是?”

平灵和小道士已经收拾完了,正准备向他们走过来。

随喜也不再和悟明兜圈子,只是压低了声音道,“悟明道长,我替你保密,跟谁也不会说那日见到的事情,可是我帮了你,礼尚往来,你是不是也该帮我一个忙?”

悟明一喜,“关姑娘请说。”

随喜底下头,眼底闪过一抹狠厉的光芒,须臾,才坚定地道,“如果,郭姑娘能生个女儿就好了。”

悟明愣在原地,瞠大眼想看清楚眼前这小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不管他怎么看,都觉得眼前的小姑娘是个普通的娇憨天真的孩子,连说话的语气也是娇憨柔弱的,可细思她的意思,却教人如此寒心惊悚。

“姑娘一定会如愿的。”他觉得自己的嘴里都是苦涩的味道,嘴角强扯了一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