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荨麻疹并不传染,只是十几个孩子一起发病,怎么看都很奇怪。
有人怀疑这些孩子是不是去了什么不干净的地方,冲撞了鬼物之类的惹来了报复。于是一群病孩的家长又上山去请上官风来捉妖。
想见上官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新任的副观主叫梅清和,卜算之术也很准,他接待了马四叔等人,卜了一卦。
“并没有妖鬼作祟。”梅清和淡淡道,收起了铜钱。
马四叔不信,满脸的焦急。他可只有马宝宝一根独苗,要是马宝宝有个三长两短,可要了他的老命了。
“梅道长,梅仙长,您就发发善心,救救俺们吧。俺们给您磕头了。”
梅清和一摆拂尘,沉声道:“天道自有因果,尔等只逞一时口舌之快,命中当有此一劫。速速离去!”
他这话说得文绉绉的,马四叔这些人都是大老粗,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听得晕晕乎乎的。
“可是俺家…”
“天机不可泄露!”梅清和皱起眉头道,“尔等先回去,以贫道的卜卦结果来看,他们命不当绝,自有贵人前来相助。这贵人乃是天仙下凡转世,尔等切不可怠慢才是。”
说完之后,梅清和就让小道童送客。
马四叔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半信半疑的下了山。
马四叔家在村头上,他第一个到了家,闻着院子里浓浓的药味儿,心中十分愁苦。
他自诩从来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就得了这么个绝后的结果?
越想越悲愤,埋怨老天不公,又想到纯阳观的道士拒绝救治马宝宝,马宝宝这样重的病肯定活不了了,居然裂开嘴大哭了起来。
“俺的儿啊--你怎么就得了这么个病啊--”
得,马宝宝还没死呢,而且荨麻疹理论上不会死人,但是他就先嚎上了。
“你个死鬼,大白天的嚎什么丧!”马四叔的媳妇儿气得推开屋门走到了院里,“瞧你那熊样,咱家儿子的病好了!”
“什么?!好了?!”马四叔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抹了一把鼻涕跳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了屋里,一眼就看见,马宝宝正坐在炕上喝稀饭呢!
而且马宝宝脸上的荨麻疹都不见了,精神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昨天马郎中来开药之后,就算喝了药,马宝宝脸上的荨麻疹也没有都消退,怎么今天一下子全没了?
马四叔记起梅清和说的那个“贵人”,急忙问道:“这是咋回事?俺走的时候不还躺着呢吗?”
他媳妇白了他一眼:“你知道个屁,一天到晚就知道瞎叨叨。俺可告诉你,宝宝的病是陆金瑶治好的!人家陆银玲还送了点心来,抓的药都没跟咱要一文钱!”
“啊?!”马四叔更傻眼了。
自从知道陆家的第一笔钱是陆金瑶上山挖草药卖掉后挣来的,马四叔之前也挖了草药去镇上卖,结果只得了二钱银子。
他自然不知道陆金瑶卖的是灵药,所以能买大价钱。他只知道自己是被陆金瑶给忽悠了,于是逢人就说这件事,跟别人说陆金瑶是个骗子。还说过陆金瑶跟仁和堂的合作也是骗人的,早晚要被仁和堂给收拾掉之类的话。
他天天在家里说着这种话,又说不能跟陆家人往来以免以后被他们拖累,马宝宝听过后就记住了,于是带头就排挤陆银玲,不跟她一起玩耍。
这回马宝宝生荨麻疹,陆金瑶居然来给马宝宝治病,还没收到医药费。最重要的是,居然还把马宝宝给治好了!
马四叔现在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头蠢驴。
他不由得开始后悔之前在村子里说陆金瑶是骗子的事情,这万一传到了陆金瑶的耳朵里,以后不给他们看病制药了可怎么办?
所以说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就是这样,不去想自己错在哪,反而想着自己以后要怎么获得利益。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信,站起身来出了门。
“你待咋去?”他媳妇喊道。
“俺去看看陆金瑶是咋治病的!”马四叔说着已经出了大门。
他在村子里问了两句,知道陆金瑶在马六福家里给他家的马小燕看病,马郎中也在。
乡里乡亲的,打个招呼就能直接进门。
马四叔迈步进了马六福家的门,就听见陆金瑶正在说话:“可别小瞧了蝉衣,这是一味极有用的中医。而且只有夏秋才能得到,所以价格也不低。要是谁手上有,或者愿意去捡,可以卖给仁和堂,就说是我介绍去的,让他们价格给高点。嫌麻烦的也可以直接卖给我,价格不会坑人。”
“好好好。”
“瑶妮子你还收别的药不?”
众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全都对陆金瑶很敬佩的样子。
陆金瑶配好药,洗干净手后笑道:“当然收了,不过质量可得过关。诸位叔叔婶子大爷大娘要是感兴趣,回头我把采药的方法交给你们,以后好歹也能补贴家用不是?”
“瑶妮子,俺听说你要招人做工咧!”一个声音有些沙哑的女声响起。
“这个啊…”陆金瑶正要说话,马四叔大步踏进了屋子里。
“瑶妮子,俺家宝的病真是你给治好的?”
陆金瑶还没说话,旁边的几个媳妇脸上就都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题外话------
。最近牙疼,火气有点大
但是身为一个作者,我要严正声明,这篇文写的不好,人物不好情节不好…这些事情,如果看不顺眼的话可以骂我,随便怎么骂,因为是我写的,写的不好被喷很正常。
骂文中非渣渣的人物,恕我不能原谅。
四十三、一箭四雕,一石四鸟
这一屋子基本都是女眷,马四叔贸贸然的就闯进去,无论怎么看都是很无礼的事情。
山东是孔孟之乡,对这些看的很重。
一屋子的人都是鄙视的眼神看过来,马四叔也觉得自己太莽撞,急忙又退了出来。
大小媳妇们急忙把屋子收拾好,马郎中一挑门帘出了屋子:“老四,进来吧。”
马四叔这才进去。
顺带一提,马四叔的全名叫做马四喜。
陆金瑶这时候已经把各种注意事项交代给了马小燕的娘王氏,被其他几个大小媳妇拉着问来问去。
马四喜腆着脸走进屋里:“那什么,瑶妮子,俺家宝的病…”
“怎么,四叔您不信我能治好啊?”陆金瑶扬起眉毛笑笑,“马宝宝的身上、脸上,荨麻疹不是已经都下去了吗?您要是不信,可以去看看小燕啊。”
王氏白了马四喜一眼:“俺家小燕的病,是俺们眼瞅着瑶妮子给治的。涂上那个叫什么什么的水,接着就全下去了。”
“是叫‘冰清水’,对蚊虫叮咬很有效。我看了,小燕他们的荨麻疹是属于丘疹性荨麻疹。这种荨麻疹是由于被蚊虫叮咬后引起过敏,继而发了荨麻疹。通常,七岁以后就不会再有这种症状。不过用我药也一样有效。”
陆金瑶笑着科普道,把那些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实际上,丘疹性荨麻疹只有过敏倾向的儿童才会发病,总不能这些孩子都有过敏倾向吧。
这自然是陆金瑶的计策。
首先,她派出蜜蜂等收来的虫子去进行调查,发现的确有这么一波孩子不跟陆银玲玩耍。
其实不玩就不玩,陆金瑶倒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她是二十一世纪来的,小时候根本没有这么一大帮小伙伴。
但是那些“侦察兵”带回来的消息却让她直皱眉。
以马宝宝为首的这群孩子,居然打算要好好教训一下“骗子的妹妹”,想要把陆银玲骗到后山那个据说有妖怪出没的山洞里去,然后把她丢在山上。
原因,自然是因为“陆金瑶是个骗子”这样的说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人们的心目中,骗子、小偷这样的人是为人不齿的,欺负这些人根本没什么关系。
理论上,这样自然也有道理。可问题在于,陆金瑶是骗子吗?根本没那回事啊!完全是那些卖药没卖出去的人在造谣生事。
为首的,自然就是马四喜。
陆金瑶很清楚,那些所谓的“天真”的小孩子如果残忍起来,甚至比一些穷凶极恶的犯人都要残忍的多。
幸好她对这件事情上了心,还派出侦察兵去探听了情报。不然,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再干什么可就来不及了!
这群人,必须得好好教训!
于是第二天,陆金瑶就派出了一群空间里的虫子。
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必须要有这些虫子存在,所以陆金瑶才会时不时的捉一些有用的益虫进入空间里。现在,它们全都派上了用场。
咬了那些孩子的虫子,就是陆金瑶派出去的。
陆金瑶很清楚古人的脑抽程度和谣言水平,故意在那天出门去镇上,以免有人把她之前种种的妖孽行为和今天的事情连在一起,说她是妖孽。
之后那些孩子全都得了荨麻疹,陆金瑶知道那些虫子都在空间中喝灵水吸灵气,比起一般的虫子来说要强悍的多。村里的马郎中虽然也是一把好手,但绝对治不好这样的病。
荨麻疹一旦发病,脸上、身上都是红肿,看起来好不吓人。有的还会发烧、昏迷、呕吐,那些孩子的爹娘必然不能坐视不理,一折腾就是一晚上,能把人累死。
等到第二天,陆金瑶故意攒机着陆银玲带上礼物去看她的小伙伴们,借机拿出自己最新研制的,介于药水和爽肤水之间的,被她命名为“冰清水”的东西来,给生病的孩子当众涂抹。
冰清水里除了多种消肿成分之外,更多的是灵泉净水,效果绝对一流,没一会儿就见了效,把那孩子的娘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随后陆金瑶又主动给号脉、开药,又主动表示这些药可以到陆家免费拿,如此一来病孩家长更是感激。
而相对比其他人的敬而远之,陆银玲主动带着礼物上门探望小伙伴,小伙伴心里也很感动,陆银玲在各家长辈的心里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细细算下来,陆金瑶这一手,不仅惩罚了那些居心不良、背后泼污水的村民,教训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熊孩子,还跟村民们搞好了关系,洗清了自己的“骗子”身份,更是借机推销了自己的新产品“冰清水”,简直是一箭四雕,一石四鸟啊!
马四喜看着已经在地上跑来跑去的马小燕,直接愣住,那叫一个瞠目结舌。
因为马宝宝是那个“把陆银玲丢在妖怪山洞”计划的提出者,所以陆金瑶特意吩咐虫虫们对这家伙下点猛药。而其他人则是病情要轻很多。
马郎中的药本来也挺有效,再配合上陆金瑶的“冰清水”和一副新药,本来就病得不重的马小燕喝了药之后居然就能下地了。
“瑶妮子还真有两下子啊。”马四喜笑得有些尴尬,随便拉了两句之后讪讪的离开了屋子。
马郎中也是马族的本族长者,德高望重,马四喜也曾去跟他抱怨过陆金瑶是骗子的事情,当时马郎中还仔细给他解释过药材的价格问题,但是马四喜一句也没听进去。
见马四喜出了屋子,马郎中也站起身跟了出去,在门口把马四喜叫住:“老四,你看看你,天天说瑶妮子是骗子,人家还不计前嫌给你家宝治好了病。今个儿老头子可是在这里亲眼瞅见的,瑶妮子的医术比老头子我高明得多,你但凡还有一丝良心,也得亲自上门给瑶妮子道歉!”
“哎,哎,叔,俺晓得了。”马四喜说着,灰溜溜的离开了。
马郎中站在门口自言自语:“瑶妮子瞅着是个大有福气的,不行,这件事情,老头子得去找找族长。”
------题外话------
。女主的另外两位家人马上就要回来啦~
四十四、神童回来了
几天之后,所有生了荨麻疹的孩子全都康复。马族的族长马天河召开了村会,把陆金瑶大大的表扬了一番。
陆金瑶借此机会把自己需要招工,也会收各种草药的事情公布了出来。
几家之前帮着陆金瑶做枕头的媳妇纷纷跟周围的人道:“瑶妮子出手大方,一个枕套给俺们十文钱。”
“瑶妮子画的那画,可稀罕人了。”
“俺娘以前睡不好,用了瑶妮子给的枕头,一觉睡到大天亮。”
那些孩子的家长纷纷提着礼物上门感谢陆金瑶,陆银玲也可以继续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有人突然想起了在纯阳观,梅清和说的那些话,联想这次的事情,认定陆金瑶就是梅清和说的“贵人”,对她的态度也变得有些小心翼翼。
陆金瑶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并没有在意。
她已经招到了足够的人手,从镇上买回了大量的纱布,让人缝制成6×6厘米的小布袋,把那些已经制好的茶叶塞了进去。
这就是她想出来的,出售品质不良茶叶的办法--做成茶包。
她还在空间里采好了许多的花来制成花茶,也做成茶包的样子。
最初,茶包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减低或提升茶叶的质量,而是为了方便携带和冲泡。
因此茶包里的茶叶都是末子,根本看不出原本的形状,泡起来也没有茶叶在杯中灵动的美感。
真正讲究的大户人家,出门在外,马车上也会备下茶壶茶几,但是带着一盒一盒的茶叶毕竟不方便。
可如果是用茶包来泡茶,那就方便得多了。更何况茶包不仅冲泡速度快,而且还易清洗。
像陆金瑶喜欢奶茶,用茶包冲茶会更加方便。
相比较之下,茶包价格便宜,普通百姓喝得起,大户人家也用得上,又不会跟那些高端茶叶抢市场,属于另辟蹊径。
作为样品的茶包做好之后,陆金瑶专门又去了一趟仁和堂,把茶包给云泽宇品尝。
为了有冲击力,她选择的是用牛奶冲茶。
云泽宇之前把那些茶叶枕头送给老客户,反响很好,连带着仁和堂在上流社会的评价又升了一步,他简直已经把陆金瑶当成活财神了。
这次喝到了奶茶,牛奶的醇香和茶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但是对于陆金瑶想要出售茶包的想法,云泽宇皱眉道:“上档次的酒楼不会用这样的东西,茶馆更不必说,普通人家平常又不喝茶…虽然是好东西,但是难卖出好价钱。”
“原来如此,是我想的太简单了。”陆金瑶笑道。
“陆金瑶,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茶叶,舍得弄成这样?”云泽宇有些不解:谁会好端端的把茶叶给弄碎了呢?
陆金瑶眨眨眼:“这些茶叶都是我们家自己种的。”
“什,什么?你们家种了茶树?这怎么可能!”世人都知道茶树生长在南方,北方怎么可能有茶叶呢?
故作深沉的点着头,陆金瑶道:“那可是我爹费了好大劲儿才种活的,不过涨势不是很好,现在正在想办法改良。”
“我能去看看吗?”云泽宇激动的站起身来。如果茶树能在北方种活,那么,那些大家认为只能在南方生长的药草也可以种活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不仅能省去许多的麻烦,很多药材的价格也可以降下去。
云家官高爵显,家大业大,开办仁和堂本就不是为了逐利。那些黑心的药材商人对仁和堂低廉的药价恨之入骨,但云家在天启王朝的地位可以说是难以撼动,他们也无计可施。
云泽宇是云家家主嫡次子的嫡长孙,继承家业跟他没什么关系,他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悬壶济世上。
陆金瑶当然不会拒绝,两个人定了日子,陆金瑶就起身告辞。
冰清水她没打算在仁和堂出售,这东西就跟芦荟胶一样,应该放在洗化用品里。
而关于洗化用品,陆金瑶也已经有了大致的方案,不过最近太忙,没时间实施。
离开了仁和堂,陆金瑶就直奔王家老店。
不过她今天运气不太好,没有买到扒鸡,只能满腹郁闷的回家去。
一进院门,陆金瑶就听见屋里传来欢乐的笑声。
今天有人来串门吗?陆金瑶心中疑惑,推门进屋:“娘,我回来了。”
“大妹妹回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
陆金瑶抬头望去,就看见一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满身书卷气息的男孩两眼放光的盯着自己。
瞧他的眉眼,有五分随了连素素,五分随了陆炳文。
很明显,这就是被称为“神童”的陆博明。不过他小小年纪就成了童生
“哥哥。”陆金瑶脆生生的叫了一声,把男孩乐得眉开眼笑。
“大妹妹也比以前漂亮多了。”
真是个小大人,陆金瑶在心里吐槽,突然发现连素素眼睛红红的,奇怪道:“娘,您怎么了?”
连素素欣慰的看了关心自己的女儿一眼,随后目光落在了陆博明的身上:“你大哥中了案首。”
…神童啊!
案首,即是院试的第一名。
天启王朝的科举制度沿袭前朝,却又有一些不同,主要体现在考试时间上。
院试时间在每年的七月,通过者便是秀才,又称生员,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
考中秀才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天启王朝规定,生员名额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
在文风盛藻地方,可能有数千童生参加院试,经过学政和大宗师考核,争这几十个秀才名额中的缺额,竞争可谓非常激烈。
因为如果没有高中、被革去功名、亡故等产生的秀才缺额,每个县就这么点有功名的读书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陆暖眼高于顶,因为每个县顶多也就有那几个秀才。
而现在,陆博明中了案首!
他在曲阜读书,参加的是兖州府的院试。那里的竞争是莱州府的十倍,神童果然名不虚传。眼看要到八月十五,加上又有好消息,陆博明便回家来过中秋团圆节。
陆金瑶正在高兴,忽听屋外有人高声道:“娘!大哥,大嫂,我回来了!”
------题外话------
。正好也快过八月十五了,文文也写到八月十五之前~
四十五、陆寒枫
云氏本在炕上坐着,满眼欣慰的看着大孙子,闻言忽地站了起来。
可把陆金瑶吓了一跳,幸好云氏没有现代流行的心脑血管疾病,不然这么一下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心念一转,立刻明白了。
能让云氏如此激动,甚至超过了对陆博明归来程度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二儿子,陆炳文的亲弟弟,陆金瑶的二叔--陆寒枫!
据说陆寒枫少小离家,是被一位世外的高人看中,带走去山上教导武艺。
他走的时候是八岁,陆金瑶那时候还没生出来呢。
之后,陆寒枫似乎也只是在陆金瑶出生之后回来过一次,因此陆金瑶对这位二叔根本没什么印象。
但是他每个月都会写信回家,所以陆家上下也常常提起他。
有时候陆银玲想出去玩而懈怠练武的时候,连素素就会把陆寒枫当做榜样教育陆银玲。所以陆银玲对这位二叔,虽然从未见面,但从骨子里很是敬佩。
一家人急忙出去迎接陆寒枫。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就见来人身高七尺,体形矫健,细腰窄肩,双肩抱拢,穿了一件荼白色圆领长衫,暗绣翠竹花纹。外披一件圆领宽袖白纱的褙子,在前襟,后襟的下摆及袖口处均绘有水墨兰竹,白纱的飘逸和水墨的雅致完美结合在一起,整个人翩跹宛如谪仙。
头发用点金玉簪高高挽起,腰系五彩丝鸾带,套玉环,悬玉佩,脚上踩着一双青缎压云根的薄底窄腰快靴,肋下悬剑,白鲨鱼皮的剑鞘,金吞口,蓝挽手,绒绳摇摆。
往脸上看去,天庭饱满,真是面如美玉,白中透亮,亮中透光,光中透润,润中却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健康的粉色,宛如出水的桃花般吹弹可破。
两道漆黑的剑眉如铁划银钩,一双醉人的桃花眼,眼梢微微扬起,二眸子皂白分明,放出两道寒光。鼻若悬胆,口若涂朱,牙排碎玉,左脸颊上还有一个浅浅的酒窝。
虽然风尘仆仆,却挡不住这人的风姿和满脸的笑意。
陆金瑶直接看呆了:这就是二叔陆寒枫?
她瞅了瞅陆寒枫的这身行头打扮,再回头看看自家院子--完全的,格格不入!
云氏原本笑容满面,见陆寒枫穿成这样,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枫儿,你回来了。”
陆寒枫二话不说,跪在地上给云氏磕了十个响头:“娘,不孝儿回来了!”
院子是土地,一跪下去,陆寒枫这身衣服上立刻沾满了黄土。他浑不在意,站起身来,笑着看着云氏。
“娘,师父他老人家有事,就给儿子放了一个月的假。”
“娘,儿子扶您进去。”
“娘,儿子给您带了四川的特产,最是益寿延年了。”
“娘…”
“好了好了。”云氏绷着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这么大的人,还是这么噪聒,让你侄儿侄女看了,成何体统。”
陆寒枫笑嘻嘻道:“娘,这您就不知道了,师父他老人家闷得跟个葫芦似的,在山上,儿子都没地方说话去。现在回家来了,当然就要多说点儿。”
“你啊…”云氏伸出指头在陆寒枫脑门上点了一下,“还不去给你嫂子见礼。”
“嫂嫂,多年不见,方才这一打眼,小弟还以为您是个刚及笄不久的姑娘呢。嫂嫂,小弟给您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