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应该等两个人长大成人之后,再行议婚。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成长变化之中的。所谓三岁看老,其实是胡说八道。只有两个人都成长到一定的年龄,才应该开始论婚嫁。可见等男女成年了才议婚,那等成亲的时候,男女肯定就熟透了,自然也能顺利的进入婚姻关系中。
当然,在古代这么长的时间里,女子的婚嫁年龄也是有变动的,也有提前到十三岁的,但是能查到的最早的法定结婚年龄就是十三岁。如果不到十三岁,一般是接过去做童养媳的。不会拜堂,更不会圆房。当然古代也有人喜欢摧残**的,那属于变态,从古到今都是违法行为。这里就不讨论了。(另外多说一句,写文的人应该有一些法律常识和良知,希望再不要看到低龄**和大叔眉来眼去甚至上床的桥段了,实在是有教唆犯罪的嫌疑。就算喜欢萝莉大叔配,这个萝莉的年纪,最好不要小于十五岁。社会上有很多猥琐的不法分子,有女儿的妈妈,要记得保护自己的女儿,有些变态连三岁大的孩子都不放过的。)
言归正传,古代女子婚嫁年龄提前到十三岁,都是有特殊原因的。一般都是在战乱年代,或者大的战争之后,人都快死光了,需要活下来的人尽快繁衍人口,充实社会,才有女子婚嫁年龄的提前。所以大家查一查历史,那些战乱之中、或者之后朝代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对于女性的婚嫁年龄不仅有所提前,而且对于寡妇再嫁也极为鼓励,甚至有官府不许守节,一定要再嫁的。
因此本文的女子婚嫁年龄,采用了一般常态下的十五岁。本文中的大齐朝,是一个朝代发展的中期,慢慢走向鼎盛的时期,自然不需要让女子早嫁来繁衍人口。
第七十七章 辟谣 (上)
“四姑奶奶这话有些道理,可是用在这里却不合适。——谣言分很多种,有的可以置之不理,横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是有的谣言,却是不可忽视。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的谣言是空穴来风,自然会自生自灭。可是有的谣言,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你若不理它,便会越传越盛。以后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看,两位还没有真正想过吧?”沈氏笑着绵里藏针接着道。
“隆庆元年秋的时候,京城有谣言说地龙翻身,各家各户都开始囤积米粮油应灾,导致有些无良商人囤积居奇,大赚了一笔。后来刑部的刑侦司揪出来幕后的造谣撞骗者,乃是囤积居奇的商人在背后操纵。——这些商家的下场,想必在座的有些人早已知晓。”
其实隆庆元年的那件“地龙案”,并不仅限于商业上的诈骗和哄抬物价。更重要的是,有人企图利用这个地龙翻身的谣言生发开去,说成是上天预警,帝王失德,并且四处串联,隐有反意。
隆庆帝当时刚登基,让他昏招迭出的庞贵妃还没有进宫。那时的他还是个头脑清醒的年轻人,因此立即在缇骑的配合下,以雷霆手段收拾了这一起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和一些企图浑水摸鱼、渔翁得利的不法分子。
这桩“地龙案”,将当时大齐朝里最大的三户皇商灭族。男的十六岁以上一律处斩,女的全部没入官家教坊司为ji为奴,世代不可以赎身从良。还有若干跟地龙案有关的官员吏目,也都被清扫一空。因此给当年新科的进士们,腾空了许多位置出来,也使隆庆帝能顺势安插启用自己的人手,让大齐朝也颇国泰民安了十几年。——而那三户皇商的家产之富,能当得了先帝时代十年的国俸。这番抄检,自然为大齐朝国库的充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裴舒芬听见沈氏讲古,眉头微皱。她这几年囫囵吞枣读的书不少,可是像这种大事要案之类的书,她在前世就不喜欢读,到了这个异世,她更是将这类的书都直接跳过去了。
无奈之下,裴舒芬站在堂上,迅速地往堂下瞥了一眼,见屋里的人表情各异,心里便有了计较,微笑着道:“大舅奶奶说得有理,其实我们也查过的。只是大舅奶奶知道,这种谣言无头无尾,实在是防不胜防。——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沈氏听了裴舒芬的话,似笑非笑地道:“若是能查出头尾,你们宁远侯府又当何为?”裴舒凡正经是宁远侯府的人,此事从明面上说,得由宁远侯府为她出头才是。
沈氏此次所为,在外人眼里,已经有些越俎代庖,仗着三朝首辅的余威,咄咄逼人了。
裴舒芬想了想,看向太夫人道:“此事事关重大,当由娘做主。”
太夫人在心底里盘算一番,觉得这谣言传了这么久了,要查头尾,可是大海里捞针呢,不知要捞多久……
“这事若是能查出首尾,老身一定上报皇后娘娘,治她个不敬之罪”太夫人便摆出了义愤填膺的样子。
沈氏点头道:“太夫人这话说得好——对一品忠贞国夫人不敬,就是对宁远侯府不敬,也是对皇后娘娘不敬,更是对圣上不敬。这样的大不敬之罪,依大齐律,轻则腰斩弃市,重则株连九族,实在是要好好查一查,看谁有那么大胆子,只图口舌之快,能拿着父母家人的命当儿戏”
话音刚落,堂下东面一桌上坐着的东乡侯继室胡氏已经咕咚一声从座位上跌下来,晕了过去。
胡氏带来的丫鬟赶紧上前一通拍胸揉背的急救,总算把她救醒了过来,又拿了热茶过来,让她慢慢喝了好压惊。
裴舒芬听了沈氏的话,也脸色煞白,好不容易才镇定下来,忙忙地走到堂下胡氏身旁,关切地道:“可是身子有不适?要不要我叫人送你们去别处歇息歇息?”
胡氏好不容易缓过劲来,拉着裴舒芬的手虚弱地道:“头疼得很,请恕我先走一步。”
裴舒芬正要点头应允,沈氏却从堂上缓步走了过来,对着胡氏道:“胡夫人,把话说清楚再走不迟。”
胡氏看见沈氏走过来,义正词严地问她,两眼发黑,又想晕过去。
沈氏冷冷地道:“若是再晕了,就只有直接拉到顺天府的大堂去问话了。”又好象说错了一样,轻轻拍了自己的左脸一下,道:“该打居然忘了,这样大罪,应该直接上刑部大堂才是。——顺天府可是不够格儿来审的。”
胡氏不敢再晕,只好挣扎着站起来,色厉内荏地道:“你不要吓唬我——大不敬之罪,是对君而言。裴舒凡不过是个一品国夫人,哪里就当得‘大不敬’三个字”
沈氏见胡氏还有些见识,微微点头道:“你也算有急智。不过是不是‘大不敬’之罪,也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也当有刑部说了算。——再说,就算不是‘大不敬’,治一个‘藐视朝廷’的罪是跑不了的。我们大姑奶奶的一品国夫人是圣上亲封,你诋毁于她,就是‘藐视朝廷’。你可知,‘藐视朝廷’同‘大不敬’是一样的罪罚?”
胡氏在大齐朝的律法上,当然没有沈氏术业有专攻,一时又被吓住了,双唇翕合了半天,才发觉自己被忽悠进去了,憋出一句话道:“如何说是我诋毁她的……关我什么事?真是荒谬”
沈氏绕着胡氏走了两圈,看过来,又看过去,意味深长地道:“这满屋里,就你一个人听说对一品忠贞国夫人言辞不敬,是要‘腰斩弃市’、‘株连九族’的,就晕了过去。——若不是你心虚,你怎么会吓成这样?这话不是从你那里传出来的,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胡氏绝对不认这个理儿,哆嗦着靠在一旁扶着她的大丫鬟怀里,嘶声道:“你胡说八道——你刚才说得那样吓人,我胆儿小而已……从来没有听过这样血淋淋的事儿……”
“东乡侯当年也是战功赫赫,杀人如麻的人物,怎么会娶了这样一个胆小如鼠的填房?——真是天大的笑话”沈氏嗤笑道,“你也别装了。那些话最开始就是从你们府上传出去的。——你以为我没有证据,就来胡乱指证别人吗?”
“你有什么证据?”胡氏有些不信。
沈氏停住脚步,立在她身前,平静地道:“刑部刑侦司、缇骑。”
胡氏这才痿了,脸色灰败,抓着身后丫鬟的衣袖,四处看了看,冲身后的一个婆子叫道:“不关我的事——是这个贱婢说得”
沈氏往她身后看过去,只见一个身穿深蓝色右衽棉袍,腰系青色腰带的婆子,在胡氏带来的一群丫鬟婆子身后躲躲闪闪,不敢抬头。
“你过来。——你们夫人说,是你最先传得话?我可要问你,宁远侯府内院里的事儿,你个东乡侯府上的婆子,如何知道的?还是你自己嘴贱招摇,胡乱编造的?”
那婆子本是胡氏的心腹,在东乡侯府内院也是一号人物。如今却脸若死灰的被几个丫鬟推了出来,跪在沈氏面前,全身不断哆嗦,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
“不说话?看来就是你的错了。——我们大姑奶奶不知跟你有什么仇,要你这个东乡侯府的婆子编出这样的瞎话诋毁于她。也罢,你这样无中生有,诋毁朝廷一品国夫人,罪当腰斩弃市。至于会不会连坐你们东乡侯府……”
沈氏话音未落,那婆子已经醒过神来,杀猪般地大声叫:“跟奴婢无关啊——是宁远侯府的张嬷嬷跟我说的……”张嬷嬷是宁远侯府正院中澜院里的管事婆子,宁远侯府的家生子,如今天天在裴舒芬面前鞍前马后,很会来事儿,而且是有名的大嘴巴。宁远侯府附近的几家公侯府里头,跟张嬷嬷有交情和亲戚关系的人不少。
“你怎么会认识宁远侯府的张嬷嬷的?你可知道,胡乱攀咬,可是要罪加一等的”沈氏很能顺藤摸瓜。
那婆子支吾了一会儿,才有些羞愧地低头道:“张嬷嬷……是奴婢的姻亲……”
沈氏微微一笑,不再追问,只是眼看着裴舒芬不说话。
裴舒芬在旁听见终于这根线终于绕到了宁远侯府,马上厉声道:“给我把张嬷嬷带上来”又转过身对沈氏赞赏道:“大舅奶奶真不愧是前朝刑部尚书的嫡长女。这一番问案缉凶,实在是厉害——多亏了大舅奶奶,我今儿才知道,这话原来是我们宁远侯府的下人传出去的。”
说着,裴舒芬在堂上给沈氏跪了下来,满面羞愧地道:“都是我治家不严,才让这等下溅之人兴风作浪,污言秽语,诋毁大姐。——大舅奶奶要罚,就先罚舒芬‘治家不严’的罪吧。”
沈氏笑道:“刚才不是说难找传话的源头的?现在我帮你们找到这‘罪魁祸首’了,你们可得好好审一审,这张嬷嬷,跟我们裴家的大姑奶奶,到底有些什么解不开的仇怨。要等她过世两年了,才传这些对这个下人来说,毫无好处的谣言……”轻描淡写地避过裴舒芬自称“治家不严”的过错。
裴舒芬苦笑了一下,低了头不说话。
太夫人在旁看见绕了半天,把自己府里居然绕进去了,心里直发怵,忙扶着大丫鬟抱琴的手,祭起生病大法,道:“我有些头晕,掌不住了,得回去歇着去了。”
裴舒芬见太夫人要走,忙起身道:“娘,这里可怎么办呢?”
太夫人头也不回地道:“你是主持中馈之人,你做主吧。——这等诋毁主子的下人,你不要手软。或打,或杀,或卖,要赶紧处置了才是。”
沈氏却上前一步,拦住太夫人的路道:“太夫人若是这样走了,这堂上没一个人够格给我们裴家的大姑奶奶主持公道。还请太夫人不要见怪,我就只有把有关人等送到刑部去审结了。”
太夫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想,在席上十分尴尬。
裴舒芬见状,急步上前把太夫人亲自搀扶到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下,又叫人去把张嬷嬷叫进来。十分坦荡公正的样子,让沈氏心里微微有些犯疑。
中澜院里的张嬷嬷听来人说是有关先夫人裴舒凡谣言的事,唬了一大跳。待来到堂前,听说诋毁一品国夫人乃是大罪,张嬷嬷立时叫起撞天屈来:“大舅奶奶明鉴这事跟奴婢无关。——这些话,奴婢都是听桐叶说的”
桐叶是裴舒凡的陪嫁丫鬟,在宁远侯府里也是裴舒凡的心腹。当年跟裴舒凡有过交情的贵妇人,都晓得这个丫鬟,乃是裴舒凡生前倚重过的。
沈氏听说这话居然是桐叶先传的,颇有些意外。——她本来以为,这样绕了一大圈,最后一定能绕到裴舒芬身上。就算不能找到直接证据,也能找到间接证据来敲打她。可是桐叶,却跟裴舒芬隔了一层……
第七十八章 辟谣 (中)
裴舒芬一脸惊讶,对跪在地上的张嬷嬷朗声道:“张嬷嬷,你可想清楚了。桐叶是先夫人从小的贴身丫鬟,跟了先夫人十几年,又做了陪嫁丫鬟,跟着嫁到宁远侯府,从来都是她的心腹。先夫人当年主动给她开脸,把她送给我们侯爷做通房。先夫人这样抬举她,她怎么会说出这种无稽的话?我会传桐叶过来对峙。——若是你有一句谎言,摸摸你腔子上有几个脑袋”
张嬷嬷吓得涕泪横流,哭嚎道:“奴婢不敢撒谎,的确是桐叶所说”
屋里来的客人,大多是大齐朝的武将勋贵。裴舒芬这两年来因为自己年岁的关系,只能跟一些年纪轻的填房有交情,年纪大一些的原配正室,都不大跟她来往。
而这些勋贵府上,有填房的不多,只有三四家的样子。如今座上大部分原配正室跟裴舒芬并无交情,不过是看在皇后娘娘和三个嫡出皇子份上,过来观礼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如许夫人一样文官的家眷。文官家里,小妾不多,规矩比武将勋贵家里也严,很少见到这样乱糟糟的场面,不由都看住了。而武将勋贵家里,都是承爵之家,这等事情是司空见惯的,倒也见怪不怪,都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只当冬日无聊,看场热闹罢了。
没过一会儿,桐叶已经被裴舒芬派的人叫了过来,同张嬷嬷并排跪在太夫人脚边的空地上。
“大舅奶奶,桐叶带到了。——您有话可以亲自问她。”裴舒芬为了避嫌,居然看都不看桐叶一眼,也不跟她说话。
沈氏却不上套,道:“自然是要问的。不过之前你派人进去叫她的时候,想必都吩咐好了。——是吧,桐叶?”
桐叶低着头,恭声答道:“夫人派的人说是大舅奶奶有话要问,奴婢就过来了。”
沈氏笑道:“果然是好丫头,说话滴水不漏。好了,我也不绕圈子了,你知道京城里近来有关你们宁远侯府一品忠贞国夫人的种种谣言吧?”
桐叶摇摇头,道:“大舅奶奶说哪里话。奴婢在宁远侯府内院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晓得外面的人都说些什么。”
沈氏见她一口否认,并不奇怪,点头道:“说得有理。”转身问跪在桐叶身旁的张嬷嬷,道:“张嬷嬷,桐叶说并不知道谣言,你怎么看?”
张嬷嬷伸手就在桐叶身上拍了几下,怒道:“你这下溅的小蹄子,明明是你跟我说……说……的那些话,你还想赖”
“诋毁一品国夫人,乃是大罪……”沈氏在旁又提醒了一句。
张嬷嬷这下急了,在堂上跪着,一五一十地把桐叶在何时何地跟她说得这些话,交待得一清二楚。许是平日里最爱传小话,张嬷嬷的记性特别好,说得头头是道,一清二楚。
沈氏听完,双手合起来拍了两下,赞道:“说得好”又话锋一转,对张嬷嬷道:“不过虽然这些话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你的错也逃不了。人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桐叶跟你说得这些话,完全经不起推敲,都是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之事。你为何全盘照收,还传得满城风雨?——传这些话,对你到底有何好处?”
张嬷嬷在这些人面前有苦说不出。她是爱传话,而且经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可是她也是宁远侯府的家生子,世代为奴,还是有几分分寸的。
这一次,她之所以敢昧了良心传胡话,不就是为了在新夫人面前卖好?——这府里谁看不出来?新夫人年岁虽小,却行事妥当,为人大方,还得了太夫人的欢心。再说侯爷那里,虽然还没有圆房,可是侯爷一向对正室高看几分。这位新夫人既是正室,年岁比几个妾室都要小,她以后不得宠,还有谁能得宠?
她们这些下人是在宁远侯府里做老了的,自然知道该如何讨好新夫人,也都知道有哪些事,是新夫人的心腹大患。若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帮新夫人这个大忙,以后的好处,自然是取之不尽的。
可是这些缘由,她一个字都不敢宣之于口。莫说新夫人并没有露出一个字让她们这些下人造势,就是桐叶,当日跟她抱怨的时候,也是绝口不提新夫人,只说她自己跟先夫人裴舒凡之间的事儿。张嬷嬷是聪明人,正愁找不到事情到新夫人那里上好,听了桐叶的抱怨,心领神会,便在府里先传开了,试探夫人的反应。发现夫人无动于衷,才壮了胆子,去东乡侯府的姻亲家走亲戚的时候,毫无顾忌地传了开去。
沈氏见张嬷嬷跪在那里瑟瑟发抖,再不敢狡辩,回头对裴舒芬道:“你是宁远侯府的当家人,你说这等以下犯上的奴婢,该怎样处置?”
裴舒芬见沈氏已经给张嬷嬷定了基调,叹息一声,道:“自然是要按家规处置。——也是我年轻,没有面面俱到,才让这些下人钻了空子。”便对自己的管事婆子道:“革了张嬷嬷的差事,把她归入圊厕一流去。再罚她半年的禄米。——至于我自己,管家不当,也罚半年的月例吧。”
沈氏点头道:“四姑奶奶管家真是慈善。这等犯了大罪的奴婢,要是上了公堂,性命都不保。可是在你们宁远侯府,只是革去差事,罚半年的禄米。——这份差事,真是当得不错。”也不知道是夸裴舒芬呢,还是夸张嬷嬷。
裴舒芬却正色道:“大舅奶奶过誉了。大舅奶奶熟知律法,如何不知要‘罪罚相当’?——这个奴婢虽然犯了错,可也只是口舌之争。再说奴婢下人也是人,若是因为说了几句话就要对她们赶尽杀绝,请恕我做不出来。”
这话一出,屋里的人都神情各异。有些人开始觉得这位宁远侯的填房夫人虽说年轻不知事,可是为人和软,性子实在是敦厚良善。而只有少数人在心底里微微摇头。
沈氏自然看不惯裴舒芬用大姐的名声来做人情的伪善,便一头看着宁远侯府的下人把张嬷嬷带了出去,一头道:“四姑奶奶有空,好好读读《御制大诰》,看看我大齐的‘因言获罪’是怎么一回事。——若是不知道,以后宁远侯府里下人因了四姑奶奶的宽待,再说出些别的什么来,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太夫人先还听着没有说话,等听到裴舒芬对于下人犯口舌的过错,处理得轻描淡写,再也坐不住了,出声道:“大舅奶奶说得有理。老大媳妇,此风确实不可长。也罢,等今日事了,我亲自来处置这个老货。”将处置张嬷嬷的事接了过去。
裴舒芬自然没有不应的。
沈氏见张嬷嬷处置了,便转头看向跪在地上一直不出声的桐叶,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还要说自己对此事一无所知?”
桐叶却抿了唇,一股倔强的样子抬头道:“奴婢要说不是奴婢说的,大舅奶奶也不信了。——既然如此,奴婢也用不着为旁人遮着掩着,反正奴婢这一辈子已经没了指望”
沈氏不动声色地站到了太夫人所坐的太师椅旁边,居高临下地对桐叶冷声道:“把话说清楚。一码是一码,别夹枪带棒的。”
桐叶眼望着堂上左面的柱子,恨声道:“奴婢不用夹枪带棒——这世上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先夫人裴舒凡生荣死哀,享尽生前身后名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她都做了些什么?”
“说仔细点,她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堂下突然传来一个软糯娇憨的声音。
沈氏和裴舒芬都是一愣。两人往堂下看去,正好看见是先前楚谦谦叫“娘”的那位穿苹果绿衣裙的姑娘。
“这是别人家的家事,别多嘴。”许夫人忙出言护着贺宁馨。
贺宁馨实在很好奇,自己是裴舒凡的时候,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让桐叶这样恨她。——她记得能做的她都做了,能给的也都给了,包括自己的丈夫,都让她分享了……
桐叶听了堂下的话,有一刻的怔忡。她定了定神,并不回头,只是斜望着面前左面地上的青砖,语带哽咽地道:“奴婢已经是个废人,就是因为先夫人,奴婢这辈子都生不出孩子了,还活着何用?——奴婢只恨自己人微言轻,只得跟人抱怨两句而已。奴婢不知,说真话也会被腰斩弃市”说着,桐叶突然站起来,往鞠翠轩堂前的楠木大柱子一头撞了过去。
屋里的人一阵尖叫,都惊得站了起来。
裴舒芬急忙冲过去,抱着桐叶的头,拿帕子紧紧压住了她头上汩汩流血的伤口,又对自己的丫鬟吩咐道:“赶快去请大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