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怨之后, 她瞬间话锋一转,冲着儿媳笑出了花儿来:“红玫你去歇着,让学军去厨房里把饭菜端出来。”扭头又立马变脸,“去啊!不会烧饭做菜,你连端菜都不会了?”
许学军一脸的懵圈, 他刚把自行车从外头推进来, 都顾不得旁的, 只得先转身进了厨房,听从亲妈的吩咐, 把饭菜端出来。
唐红玫也有些哭笑不得,一面帮着把大门关上, 一面冲着婆婆解释道:“学军这不是骑着车带着我俩吗?”
“那他在你娘家那村里呢?抱娃儿不?”唐婶儿又问。
“这个……”唐红玫心道, 乡下地头哪里有男人抱娃的道理?再说了, 乡下本来就讲究, 就连祝寿摆酒都是男女分开坐的,也不全然是为了避嫌,而是男人那桌的饭菜明显要好上许多,还有粮食酿的酒。
“行了,我知道了。”唐婶儿抱着胖孙子稀罕了一会儿,见娃儿睡得喷香,赶紧小心翼翼的将他放到了一早就挪到了外厅里的摇篮之中,手脚轻快的脱了外头的衣裳,又给他盖了一床小薄被,毕竟这会儿虽然已经是初夏了,可夜里终究还是有些凉意的。
等安顿好胖小子,许学军也已经将饭菜都端出来了。
这家里头吧,虽说唐红玫每日里都要卤一两锅卤肉,可日常的三餐基本上都是唐婶儿在操持的。像今个儿,因为中午那会儿儿子儿媳都不在家,她就随便糊弄了一下,将头一日的冷饭热了热,又切了点儿咸菜下饭,弄得比平常的早饭还简单。晚饭就不同了,她提前就知道儿子儿媳会趁天还没黑赶回家来,所以晚饭是很用心做了的。
新蒸的白米饭,拿时令蔬菜炒了一盘,又拌了个黄瓜,还煮了一大碗的西红柿蛋花汤,以及仔细切成片状的一碟卤猪肉。
三菜一汤,有荤有素还有蛋,绝对的上档次。
别看唐婶儿骂起儿子来毫不含糊,自家的孩子她还是很心疼的,就见她把摇篮往自个儿身边放,让儿子儿媳坐到对面去,这样万一吃饭中间胖小子醒了闹了,也不会打扰到其他人吃饭。
还好,胖小子今个儿白日里玩疯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趴在他妈肩上睡过去了,现在睡得那叫一个喷香,估摸着一时半会儿的醒不了。
一家人吃着饭,难免会聊起白日里的事儿。正好,唐红玫她爸又过寿,唐婶儿就随口问了两句。
唐红玫回忆了一下,开口道:“乡下办酒还是老样子,这往年吧,家里条件不大好,想热闹都热闹不起来。这不是,国家政策变了吗?县里是可以做买卖了,乡下的鸡鸭鹅猪啥的,也全都允许放开了养,我娘家养了不少。这回摆酒用的不是地里产的蔬菜,就是自家养的家禽,菜色不错,大家伙儿吃得都挺高兴的。”
乡下摆酒就是图个热闹,再说了,唐爸虽然也想大办,可家里条件再好又能有多好?其实,请的都是近房隔房的亲戚,自家人弄点儿啥都无妨,更别提唐妈有心给自家做脸,结结实实的弄了八大碗,瞧着倒是比去年唐家大弟结婚的席面还好。
这也难怪,每年的光景都不同,去年为了给唐家大弟结婚,也算是倾尽全力了,好在大弟在男女关系上拎不清,旁的事儿还勉强算是靠谱,哪怕今个儿听人拿两场摆酒比较,也只是笑笑没搭腔。
不过,这些事儿倒是不用跟唐婶儿细说了,唐红玫只拣了几件高兴好玩的事儿来说,全当是给饭桌添个趣儿。
总得来说,她娘家那头都还算不错,就拿她大弟媳妇儿来说,早先给人的印象不大好,毕竟未婚先孕,哪怕她大弟不是个东西,另一边总不能半点儿错处都没吧?不过,这回唐红玫仔细的瞧了瞧,发觉她弟媳这人还不赖,性子偏内向了点儿,说话很小声,可干活倒是麻利,生火做饭喂鸡喂鸭打扫收拾等等,要不是早先就知道是个城里姑娘,还道是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呢。甚至于,唐红玫还听她妈说,前些时候春耕她也跟着下了地。
刚听到那话时,唐红玫都被吓了一跳,要知道,她弟媳去年十月里就有了身孕,到现在都七个多月了,顶着个硕大的肚子在灶间里炒菜做饭已经够吓人了,还下地干活?哪怕往前几个月月份还算大,可现如今又不是早些年了,至于这么苛待孕妇吗?
其实也是错怪唐家人了,说真的,唐妈作为连生了仨闺女才终于得了儿子的人,哪里会不在乎儿媳肚子里的孩子?而且她外孙、外孙女都有了,独独没有孙子孙女,对儿媳不说捧着吧,起码是真没苛待。然而,甭管家里的长辈如何,唐红玫这弟媳就是勤快,哪怕没人让她做事,她依然能不停的找出事儿来,那别人能咋办呢?
甭管怎么说,勤快总比懒惰强,腼腆内向也好过于精明厉害。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唐红玫她那能耐的二姐了。
真应了那句话,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她二姐自打出嫁以后,接连三年都开怀,在婆家那是见天的遭罪受蹉跎。万万没想到,一招爆发,直接收不回去了,尤其随着改革开放,她二姐直接把她男人撵了出去,说是没发财就甭回家。就连这回唐爸过寿,跟着一道儿去的唐家大弟倒是回来了,她二姐夫依然流落在外,有家回不得。
连男人都那么惨了,二姐那婆婆那日子哟,简直就跟泡在苦水里似的。
“这回我抱了孩子回娘家,可巧,我二姐也抱了她闺女回去。俩孩子只隔了俩月,虽说是一男一女,瞧着却别提有多像了。”唐红玫想起她二姐家那胖闺女,就忍不住露了笑意。话说回来,早先她还一直以为自己怀的是个闺女呢。
“这要是你生的是个闺女,还不得更像?”唐婶儿也想到一块儿去了,她还忆起了往事,多问了几句,“不是说你二姐那婆婆不好相与?那孩子是谁带的?你妈要照顾老人,要下地干活,你大弟媳也揣着孩子呢,总不能再叫你妈忙活吧?”
假如婆婆真的腾不开手,让亲妈帮着照顾也不是没有,别的不说,光他们这片家属区里,就有好几户是这样的。可那也是没办法,有些人家是当爹妈的双职工,爷奶也一样还没退休,只能叫外婆带两年,回头大些了就能送到厂区里的幼儿园了。
不过这也是少数的,极个别人家才会爷奶爹妈都有工作,多半情况下,家里总归是有一个闲人的。
当然,这个法子并不适用于乡下地头。
唐红玫笑着答道:“我二姐她婆婆要下地干活,孩子是我二姐自个儿带的,吃喝也不用犯愁,二姐夫每个月都会寄钱回家,缺不了她们母女俩的。对了,我还听二姐说,她过几天就要跟我大弟一道儿出门了,孩子让她婆婆带。”
“出门?”
“对,出门赚钱去,说是买卖做得不错。”唐红玫仔细回忆了一番,才道,“这买卖说来也简单,就是我大姐夫是铁路上的,一年到头全国各地的跑,他帮着给弄了个家属乘车的本本,上头盖了章的,填上名字就能用,免费乘车。我大弟就跟着我二姐夫南北两边跑,把南边好卖的东西买上,再卖到北边去。”
“不怕被人盯上?这政策可不好说。”
“怕啥?又不是大宗的买卖,小打小闹,就几个行李箱。买的还是些小玩意儿,像皮筋头绳、手帕、纱巾这种的,全都是花花绿绿的,跟咱们县里卖的不一样。可就是再不一样,还不是小玩意儿?上头要抓典型也抓不到他们头上来。”
说实话,像这种小打小闹,赚得就是个辛苦钱,也就是来回火车票钱不用出了,不然别说赚钱了,一个弄不好折了本也说不准,毕竟这年头,吃喝住行里面,行是最最费钱的。
唐红玫说着,又问她婆婆:“妈,我二姐这回还问我呢,要不要让学军辞了厂子的工,跟着他们一道儿南下做买卖去。”
“那你咋说?”
“我说不大可能,妈你不会答应的。”唐红玫笑嘻嘻的给唐婶儿挟了块卤肉,“这事儿上回不就问过了吗?再说了,学军有工资,咱们家又开了个小店,日子过得蛮不错的,何必非得辛苦奔波赚这个钱?”
“赚钱谁不想呢?也得有这个能耐呢。”唐婶儿瞥了埋头大吃的儿子一眼,点名问道,“学军你说呢?”
许学军倒是一直听着婆媳俩的对话,只是没想到这闲话说着说着,居然还能扯到他身上去,顿时吃饭的动作一滞:“呃……都听妈的。”
这话一出,唐婶儿立马把手里的筷子调了个个儿,往许学军脑袋上敲了一记,没好气的说:“没结婚听妈的,结婚以后听媳妇儿的,懂不懂?”
“那就听媳妇儿的。”许学军从善如流的改口道,心下却直犯嘀咕,这听妈的和听媳妇儿的有差?
唐婶儿不知道儿子心里想什么,听了这话好歹满意了几分,扭头看向儿媳:“红玫你说呢?”
“在家挺好的。”唐红玫想也不想的回答道。
开啥玩意儿,她二姐是因为跟她二姐夫不对付,又被婆家那一团乱糟糟的事情给逼的。要不然,这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得背井离乡跑出去赚那点辛苦钱?就不说钱不钱的,单说一点,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天知道在外头会吃多少苦头。
“是挺好,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跑出去?”唐婶儿又跟儿媳想到一块儿去了,她倒是不心疼几个大的,就是别过头看了一眼睡得连口水都流出来的胖孙子,又思及比自家孙子大不了两月的唐红玫那小外甥女,多少还是有些感概的,“爹妈都跑了,你二姐那婆婆又爱作幺,小丫头还不得被欺负?”
“不用担心。”唐红玫好笑的摇了摇头,“我二姐比我周全多了,她把她闺女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不安排妥当了,能放心离开?再说我二姐那婆婆又没旁的孙辈儿,这重男轻女我见得多了,没的现在家里头就独一个娃儿,还故意苛待的。”
得亏江家老婆子不知道这话,不然一准哭给唐红玫看。
故意苛待?她敢么?
她这辈子生了仨儿子,又辛辛苦苦把儿子们都拉扯大,一个两个都娶上了儿媳妇儿,不说是独一份的能耐,起码也是人人艳羡的。
结果呢?
仨儿子陆续都结了婚,老大老二是前后脚的,算着都有四年多了,老三年岁小点,比俩哥哥要晚了两年。可老江家到现在为止,就只有老大媳妇儿,也就是唐红玫她二姐生了个闺女,另外俩儿媳就跟撞了鬼一样,肚子是一点儿响动都没有。
江婆婆还能咋样?她就是想骂人,也不能逮着老大媳妇儿骂呢,人家好歹给她生了个孙女。再一个,唐家人多势众,真要闹开来,老江家还未必是人家对手。
最最重要的是,唐红玫她二姐精明极了,一眼看穿了婆婆的想法后,直接往人心口上扎了一刀。
二姐说,保不准是你老江家风水不好,好好的人嫁到你家就不会生了,万一我闺女就是你家独一个孙辈儿了呢?
这话太毒,简直就是快很准的扎到了江婆婆的心口,气得她躺床上小半月才缓过劲儿来。
可哪怕劲儿是缓过来了,这话也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了。这一般来说,新媳妇儿进门小半年就开怀才是正常的,当然天生体弱的例外,像他们家这样,仨儿媳妇儿哟,好几年不开怀,好不容易开怀还得了个丫头片子的,真当没听说过。尤其她给老三相看的媳妇儿,就是比着能生养的体格挑的,甚至还冒着被批.斗的风险找了半仙算命,人家说那姑娘命中必有一子,然后……
没有然后了,老三媳妇儿进门两年半了,肚子没动静啊!
更狠的还在后头,唐红玫她二姐生怕自家闺女被婆婆忽视,还特地吓唬了她一波,大意是,老天爷看着呢,你要是对孙女不好,哪个孩子敢投胎到你家?
甭管这话有多扯,反正江婆婆是信了。
也是棋逢对手了。
唐红玫告诉唐婶儿,她二姐大概就这三五天的会离乡,走之前说不准会来她家一趟,所以为了避免错过,这几天她哪儿都不去了,就待家里卤肉以及看店管儿子好了。
对此,唐婶儿当然完全没有意见。
“亏得你提醒我了,中午那会儿建民那孩子又来了,说是二桃在婆家闹个不休,差点儿把建民他妈给逼死了。早上又说要吃卤鸭头,可咱们今个儿不是没卤吗?我就答应了明个儿给他留。”
“嗯,我记下了,到时候卤好了不拿出去。”
唐红玫随口答应了一声,倒是许学军,这会儿已经吃完饭了,闻言抬头看了他妈一眼:“妈你不是跟婶子不对付吗?”
“再不对付那建民不也是你堂弟吗?再说了,人家变了法子给咱们家送钱来,凭啥不要呢?我下午还算了算,就这个月,建民在咱们家花了有四十块了。二桃要年底才能生呢,我估计建民起码还得在我这儿花个两百块。”
行了,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亲戚的问题,而是钱。
再不对付的人变着花样送钱过来,唐婶儿肯定得收,还得笑眯眯的收下,并且真情实感的欢迎他下次再来。
唐婶儿的心态是真的好,就是不知道许建民他妈咋样了。
……
怎么形容呢?应该是心态崩了。
本想着找个温柔听话好蹉跎的儿媳,结果来了个母夜叉。二桃这人跟唐红玫她二姐还不同,前者是作天作地的闹腾,后者虽然也不好惹,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像前者无风都能起三分浪。
就在唐婶儿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吃着晚饭时,隔了小半个县城的老许家,正在经历一场世纪大战。
点燃战火的是一把韭菜花。
参战的两方实力相当得悬殊,一方就李二桃一人,另一方则是老许家三口人。
据说,战况相当得惨烈,简直就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用世纪大战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至于最后的战局……
次日上午约摸十点,唐红玫先一步去了后院,唐婶儿在干脆就在前头厨房里把锅里的卤肉一块块挟出去码好。至于今个儿上中班的许学军,则抱着闹腾不休的胖小子出去买肉了。
刚一开门,唐红玫就被窗户外的那人给吓了一大跳,本能的回头唤道:“妈!妈!”
唐婶儿听着这声儿不对劲儿,连筷子都没放下,就三步并作两步的往后院跑来,正好跟窗户外的人打了个照面,“啪叽”一下,筷子脱手掉地上了。
“伯母!伯母你可害苦我了!你瞧瞧,我脸上这些道道,全是二桃挠的,全是啊!我可是照你说的那样,买了一把韭菜花送给她,可她她她她……”
窗户外头,许建民顶着一张大花脸,冲唐婶儿含泪控诉着。
唐婶儿和唐红玫皆是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仿佛写着“你逗我”。
再想想已经当了多年邻居的李二桃,哪怕早些时候就听许建民说二桃在婆家怎么怎么闹腾,怎么怎么威风,可不得不说,老印象是很顽固的,反正在婆媳俩的脑海里,二桃还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姑娘,顶多就是被逼急了梗着脖子嚷嚷几句,咋就……
“这个事儿吧,我觉得你应该找你丈母娘说说。”愣了半晌,唐婶儿总算回过神来,她觉得哪怕送韭菜花的主意是她给出的,可这事儿也不能全赖她,毕竟二桃不是她闺女呢。
然而,许建民接下来的话却大为出乎她的意料。
许建民说:“二桃说了,今个儿要是买不回卤鸭头,就要把我的头剁下来卤了!伯母啊!!”
唐婶儿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扭头对还在发呆的唐红玫的说:“卤鸭头呢?给他给他,全给他。”
卤鸭头当然不是白给的,等唐红玫急急忙忙的把东西端来,唐婶儿依旧是称重算钱。到了这会儿,许建民反倒是不着急了,在付完钱接过卤鸭头后,他还问:“你们这儿接不接定做的单子?”
“咋个意思?”
“就是……二桃她说,她想吃卤过鸡蛋,不是茶叶蛋那种,反正就是把鸡蛋放到卤水里卤过的,就跟卤肉那样的。”许建民绝望的抬头,“伯母您能听明白吗?”
唐婶儿心道,我听不听得明白有关系吗?横竖卤味又不是我在做。当下,她扭头瞧了唐红玫一眼,用眼神示意道,明白不?能做不?
“能是能的,可卤蛋的卤水跟卤肉的不一样。”唐红玫小声的答话,“咱们又得重新配,这价钱……”
卤蛋其实并不是唐红玫梦里那个她最擅长的,幸好,不擅长并不代表她不会,事实上她非但会,还知道好几个卤蛋的方子。
最常见的就是用五香卤料,也就是常说的五香卤蛋;小清新点的,可以用桂花卤料;还有香辣卤的,鸡肉汁卤的,酒糟卤的,甚至还有卤蛋后再进行熏烤出来的再加工品熏卤蛋。
当然,还是那句话,想要凑齐古方上的全部原料,至少在眼下是不可能的。可就算缺几个,唐红玫也有信心找到替代品,哪怕滋味上会差一点,可比起旁人做的卤蛋,她做的绝对更好吃。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价钱要咋算呢?
唐婶儿听懂了儿媳话里的意思,当下回道:“卤蛋也不是不能做,就是这卤水的钱,咱俩一人出一半。”
既然是定做,那就得有诚意。唐婶儿觉得自己愿意出一半的价钱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当然那也是因为她突然想到,自家小店还可以兼卖卤蛋。
许建民不是很愿意出这个格外的钱,可一想到家里的悍妻……
“行行行,就这么办!”
第24章 第024章
第024章
卤蛋做起来比卤肉更简单,一应的配料刨开最难得的几味, 旁的倒也容易买到。尤其家里早先为了熬制卤水已经备下了不少, 就算份量不大够, 唐婶儿也知道往哪儿去买。
正好, 昨个儿家里就卤了一锅卤肉,早有那吃不够的人掐着点跑来买,竟是比往日里提前了一个钟头卖光了。
关了店就轻松多了, 哪怕许学军下午两点就去上班了,唐红玫一个人也能照顾好胖小子。于是, 唐婶儿索性揣上钱和布兜子,出门买大料以及鸡蛋去了。
既然说了要卤蛋, 起码也得卤上一大锅,哪怕家里也常备有鸡蛋,那也就一二十枚,自家吃倒是能吃好几天,做买卖怕是不够的。
目送婆婆出了门, 唐红玫抱着午睡刚醒的胖儿子, 先是在家里头转了一圈, 随后在胖儿子的竭力要求下, 溜溜达达的出了门。
因着是机械厂的家属区,唐红玫倒是轻松得很, 锁上门抱上胖儿子, 出了楼道门就往前头树荫底下走去。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初夏虽然也热, 可这个点毕竟离傍晚没多久了,往树荫底下一站,倒也凉快得很。尤其等唐红玫抱着儿子过去时,那头已经有不少嫂子大妈聚着说话了。
都是熟人,哪怕唐红玫因为怀孕生娃的缘故,多半时候都待在家里,可架不住她婆婆人缘好。再一个,她家开了家小店呢,这街坊邻里的,谁家还没上她家店里买上半斤八两的卤肉解馋?
见唐红玫母子俩过来,早有人凑上来闲聊。
“听婶儿说,你昨个儿回娘家了?现在政策改了,乡下地头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我家也有亲戚在乡下,过年那会儿还给我送了不少鸡蛋鸭蛋呢。”
“怪不得呢,我小孙子昨个儿眼泪汪汪的跟我说,好不容易盼到他爸下班,结果唐姐说卤肉都卖完了。这不,今个儿还不到中午就拖着他爸去买了半斤肘子来,可算是解了馋。”
“你家胖小子上户口了没?前头听人说,国家好像规定每户人家只准生俩孩子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
街坊邻里闲聊的无非就是家长里短,又因着唐红玫家里开了个小铺子,倒是添了个话头。至于国家政策啥的,因为这一二年里,各种政策不停的下来,反倒是没引起大家伙儿的重视来。
唐红玫也不在意,她都有个胖小子了,回头再生一个便是。要她说,家里孩子太多也闹腾,毕竟她娘家那头人丁太兴旺了,光是她这辈儿的,亲的堂的加在一块儿,得有四五十个了。
闲聊了约莫个把钟头,唐婶儿就美滋滋的拎着布兜子回来了。见状,唐红玫顺势跟街坊道了别,又哄着怀里的胖小子:“瞧,那是谁?咱们去找奶奶吧!”
胖小子喜欢人多热闹,不过到底年岁小,被亲妈一忽悠,扭头就看到了熟悉的圆脸亲奶,当下小嘴一裂,随着一声“噢咿”的大叫声,哈喇子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还是唐婶儿不嫌弃,拿空着的那个手帮胖小子抹了一把,招呼上儿媳回家去了。
唐婶儿心里确实挺美的,这往年吧,哪怕手里捏着亡夫的抚恤金,儿子每个月也能往家里拿不少工资,可孤儿寡母的,就算日子能过得下去,总感觉家不成家。现在倒是好了,自打儿媳进了门,家里一下子温馨多了,等胖孙子一出生,尽管杂事多了不少,可那股子热闹劲儿,别提了。
卤蛋倒是不着急,比起卤肉,卤蛋反而更简单一些,时间也短,天热起得早,索性就先搁在橱柜里,把晚饭先张罗出来。
晚饭照例不用唐红玫操心,摸了摸胖小子后颈肉,感觉有些湿湿的,她干脆先趁着太阳还没完全下山,拿热水瓶里的水兑了一盆子温水,简单的给胖小子擦了擦身子。兴许是因为刚才溜达出去过了,胖小子难得的配合,任由当妈的把他擦洗干净,换上了新的汗衫裤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