婠娘就是因为本身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差,甚至比之她的姐姐妹妹还要好上不少,这才愈发难以接受低嫁。她没有多高的要求,只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嫁了,偏就因为那个责任不在于的事情,落得如今这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
但能教养好自己的闺女,不代表能中途接手一个已经被错误规矩定型了的半大姑娘。
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离家近一个月的二太太,在最初的懵圈后,倒是立刻就淡定了。就如同早先几位太太猜测的那样,她不着急啊!横竖她没嫡女,宠爱的孙女是去年生的,就算有影响好了,人们都是健忘的,总不能老拿着十几年前的旧事不放吧?
没能从二太太这儿得了法子,倒是少奶奶们通过二太太这态度,渐渐的安了心。
至于另外三位太太……
秦氏不信邪的又去了一趟娇娇所住的小跨院,她还是掐着点去的,专门挑丁嬷嬷教规矩那会儿。她琢磨着,就算再怎么样,教了有十来日了,也该有所长进吧?
长进还是有的,娇娇将那些错误的规矩,做得愈发的娴熟了。
“丁嬷嬷!”
“太太,您要不然就想法子请个专门的教养嬷嬷来?我原先也只是跟着老嬷嬷学了些皮毛,这事儿……”丁嬷嬷打了退堂鼓,只因她在娇娇处,看不到丁点儿希望。
娇娇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忍不住开口道:“太太,我觉得规矩这事儿是不是暂且放放?我可以学点儿别的。”
秦氏一脸冷漠的问:“绣活会不会?”
“不会。”
“诗词歌赋?”
“字多少认识几个。”
“乐器?”
“没学会。”
……
秦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打小的教养让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冲着娇娇发火。而事实上,她这会儿也确实没多少火气,有的只是满腔的绝望。
沉默了片刻后,秦氏又问:“那你觉得你能学什么呢?你擅长什么呢?”除了吃。
娇娇别的或许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自信。
她一脸认真的望着秦氏,圆嘟嘟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我觉得我可以跟着太太学管家理事。这个我会,以前学会,也当过家,管理中馈我一定没问题。”
秦氏突然想丢掉她这些年的教养,学一学乡下庄子上的老婆子破口大骂。可最终,她还是稳住了,只面无表情的吩咐道:“也行吧,那你就先试着管理下你这个小跨院,一个月后我来看成果。”
说完这句话,秦氏便离开了,只是那背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落寞孤寂而又透着一种看开了生死的感觉。
事情还能更糟糕吗?随缘吧。
这个时候,秦氏决计不会想到,事情的确还能更糟,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持续的恶化着,逐步走向不可预期的惨烈未来。
幸好,她这个时候还什么都不知道。
无知是幸福的,就是幸福不了多久了。
……
又两天后,娇娇掰着手指头算着她亲爹归来的日子,虽说跟亲爹不是很熟悉,可毕竟这个偌大的冯家大宅里,也就只有她亲爹同她血缘最接近了。再一个,她也想问问看,能不能给她养父冯源写封信,实在是不行,她也想知道下河村那头怎么样了。
结果,亲爹没等来,倒是等来了春日诗社。
冯家的长房姑娘一贯少,这一辈儿独嫡女澜娘一人,不过其他几房却是不少的。
二房虽没有嫡女,却有十一个庶女,虽说多半都嫁了出去,可如今尚待字闺中的还有三人。
三房这边,只三太太自己就生了六个嫡女,还有五个庶女,如今未嫁的嫡女有两人,庶女有三人。
四房……
呃,就娇娇一个。
而这春日诗社,却称得上是历史久远了,又在姑太太未出嫁时发扬光大,不仅邀了府中姐妹,连带族中的、亲朋好友家中的,以及冯家男丁们同僚家的姑娘们,一同参与。
因着邀请的姑娘颇多,每一次诗社都是提前许久准备的。嫡出庶出的都会邀请,不过一般每回的魁首都是嫡出姑娘。而在冯家姑太太未出嫁时,更是连着六年皆是魁首。
最近这些年的春日诗社都是由三房嫡女操办的,毕竟长房嫡女年岁太小,二房又没嫡女,这一应事宜可不得落到三房头上?
而今年,却是由长房嫡女澜娘操办了。
为此,三房的婠娘还颇有些不乐意,一整个冬日都没见她露笑脸,就连三太太都没能劝得了她。没办法,本身操办诗社就是能看出一个人的能耐来,她能力不弱,只是运道不好,若是继续让她当这个出头鸟,兴许还能碰上好亲事,若连这档子事儿都被抢走了,那亲事……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能乐意才叫怪了。
而早在知晓今年的诗社轮不到她来操办时,婠娘就绞尽脑汁的准备起来,打算在诗社上再度夺魁,可就算这样,还是叫她母亲给拦住了。
“婠娘,你不要再使性子了。老太太、大太太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她们是想让澜娘成为又一个姑太太,不然怎会特地求了姑太太将教养嬷嬷送回,仔细教导这些年呢?去年,老太太已经是怜惜了你,让你得了这魁首,今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了,你就歇着吧。”
婠娘捂着耳朵就是不听,眼泪簌簌的往下落:“诗社主人叫她当了,怎的连作诗都不让我来了?不然就公平竞争,看谁作的诗更有才气!”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唉,难不成你真的以为,写诗写得好就一定能嫁得好?嫁人又不是单纯的比才气的。”
“那姑太太……”
“姑太太是样样都好,所有的一切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了,全无瑕疵你懂吗?可你……”三太太没有把话说完,可她的意思早已明了。
“我不管,我哪里比她们差了?是长得不够好看,还是身段不够好?是教养规矩不行,还是诗词歌赋没有灵气?就连管家理事,母亲你都认真的教我了,咱们三房里的事儿,这两年不都是我帮着您的吗?”婠娘哭得无法自已,“我就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亲事,怎么就那么难?”
三太太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最终还是摆了摆手:“随你吧,我只一句话,万一得了魁首的人不是你,你千万不要当场恼了。这要是自家姐妹玩闹倒是无妨,在场的还有外人呢。”
婠娘含泪点了点头,这个她当然懂,也知晓决计不能丢了冯家的脸面。至于能不能夺得魁首……
她没说的是,她早先就留了后手,那是绝对能力挽狂澜的杀手锏!
魁首只能是她的!!
……
其他人或是信心满满,或是早已做了准备当好绿叶,唯独一人彻底茫然了。
娇娇何止茫然啊,她都懵圈了。
作为四房唯一的女儿,哪怕她是庶出的,那也是冯家正经小姐。春日诗社的帖子自然就被人送到她跟前,除了邀请帖外,长房嫡女澜娘还特地遣了位丫鬟过去细细的为娇娇解惑。
关于春日诗社的由来、意义,历任诗社的主人,每年开诗社的时间,今年参与其中的各家小姐,以及具体的步骤、内容等等,皆详详细细的为娇娇解释了一遍。
这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娇娇只会越懵。
其实,这也怪不了娇娇。
一般来说,像诗社之类的活动,本身就是只存在于未出阁姑娘家的。也就是说,嫁了人的,哪怕本身才华横溢,也少有机会展示。说白了,太太们比得就不是自身了,是夫君的官运,是儿女的前程,是管家理事的能耐。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本身就是尚待字闺中的姑娘用来提升自己的筹码,为的也是能让自己嫁得更好。
当然,多个才艺肯定是好的,哪怕用来解闷打发时间也好。
可娇娇上辈子,未出阁之前唯一一次走亲戚就是去外祖刘家,只待了短短月余时间,为的也是借用一下外祖母的名声,毕竟长女无母不娶,偏她又没祖母,也就只能借着外祖母稍稍挽回一些了。
然而,刘家也仅仅是商户人家,就算有钱,却也不会特地教导未出阁小姐们这些事儿,能识字便算是好的了,旁的才情却是真的没有。
再说了,娇娇上辈子一共也就在刘家待了月余时间,就算刘家再能耐,又能教多少呢?
等娇娇出嫁了,她嫁的是桑平县出了名的富商家独子,可商户人家,真的没那么多讲究。就不说只有未出阁的姑娘家才稀罕那些,事实上在县城里,已婚的未嫁的,多还是以不识字为主的。
面对这光是听着就分外复杂繁琐的春日诗社,娇娇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她懵了,前来讲解的丫鬟也崩溃了,两人默默的对视了很久后,最终丫鬟先败退了,表示要回去问一下姑娘,再过来回话。
于是,崩溃的人又多了一个。
听完了丫鬟的回话,澜娘仿佛梦回从前,就是那一日,眼睁睁的看着娇娇一筷子挟起一大块的酱肘子,她……
“这样吧,你去告诉她,诗社那天让她不要出风头,不要作诗,最好不要说话,或者少说话。”
澜娘还能怎么样呢?她恨不得让娇娇当天称病!
而再度得了丫鬟的话后,娇娇倒是松了一口气,拍着胸口保证道:“让你家姑娘放心吧,到那天,我保证少说话,一定拣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不过,到时候你们也得帮我,就是万一有人点了我 ,得帮我解围。”
丫鬟表示了解了,一定把话带到。
只这般,澜娘又紧急招了家中其他姐妹商谈,务必要团结一致,让危机彻底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
其他姐妹们,无论嫡出庶出都是满口子的应允。
这一个府的姑娘们,难免私底下会有所比较,都希望自己能拔尖。可因为吧,娇娇本身就跟府中其他姑娘不是一个画风的,弄得其他人根本就不想跟她比,只盼着她能像样点儿,别的就算了,别丢人,或者别那么丢人就成。
因此,所有冯氏女联合一致,务必要做到当日不让任何人找茬挑刺,万一真的发生主动邀诗的事儿,其他人也要帮忙一力扛下。
澜娘还临时想起一事。
“针线房有没有将她的新衣赶制出来?赶紧派个人催一催,务必要让她在诗社前穿上新衣。还有首饰,假如没有合适的,来我这边取,这关系咱们冯家的脸面!”
很快,长房的人就去了针线房,得知只剩下不多的收尾工作时,硬是逼着绣娘们挑灯夜战,终于在诗社前两日,先赶制出了两身春衣。
衣裳其实本就不难,难的是上头的绣纹,尤其府城这边喜欢暗纹,那些繁复的暗纹在不经意的手腕转动间、裙摆摇曳间,在阳光下波光流转,透露出阵阵低调的奢华……
不管怎么说,衣裳总归是赶制出来了,针线房派人将新衣送去了娇娇所住的小跨院里,而得知消息的澜娘还特地跑了一趟,她的理由很正当,万一有什么不合适的,她可以当场指出来,保证针线房不敢怠慢分毫。再一个,如果是首饰不合适,她也可以帮着挑拣,实在不行就由她来支援一二。
想法很美好,可变故往往就在一瞬间。
澜娘其实是慢了一步的,等她得知消息赶到时,娇娇早就已经去里间换衣裳了,就是怎么也出不来。
“出什么事儿了?”澜娘由大丫鬟扶着进了堂屋,她的身份在同辈之中是最高的,不过到底年岁小,也不能擅闯堂姐内室,因此只站在外头问。
里间的娇娇得知是长房的妹妹,便让张嬷嬷出去回话。
张嬷嬷一脸的生无可恋:“回六姑娘……”澜娘原本序齿是第六,不过若是添上娇娇的话,那么她该是七姑娘。张嬷嬷是一开口就意识到了,顿了顿后,她又道,“我们娇姑娘她穿不上新衣。”
澜娘也意识到了张嬷嬷那未尽之言,其实这就是令她最崩溃的一点。
她当了十三年的冯家六姑娘,如今娇娇一来,只等老太爷回府,这六姑娘就要换人当了。虽说对于女子来说,娘家的序齿不算什么,毕竟等嫁人了就该依着夫家那头走了。可她还是无法接受,一想到将来有人说,冯六姑娘怎么怎么不像样,她就忍不住胸闷气短。
因此,她一时间没明白张嬷嬷方才那话的意思。
在得了娇娇的允许后,张嬷嬷索性将她请进了内室。
本就是姐妹,也没太大避讳。更别提所谓的新衣,指的仅仅是外裳而已,里头穿的衣裳因为并不需要绣花,是一天就赶制出来的。
于是,等澜娘进了内室后,就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
丁嬷嬷并几个丫鬟正在给娇娇勒腰身,因为太用力了,所有人的五官都是扭曲的。
“吸气!大姑娘您倒是吸气啊!努力吸气,吸!”
“不行,我快被你们勒得喘不过气来了,停停停!哎哟……”
“再努力一把,能行的!只要把腰勒细点儿,回头盘扣一定能扣住的。来,再来一次,这次一定可以的!”
“为什么不做宽松的款式?盘扣扣不上啊,我吸气了,我真的有很努力的吸气!”
“没问题的,再来一次!”
澜娘瞪圆了眼睛看着嬷嬷和丫鬟都满脸狰狞的做着最后的努力,也看着娇娇那被勒得涨红的脸盘子,她就感觉自己仿佛也要跟着喘不过气来了。
终于……
“好嘞!总算是穿上了。”丁嬷嬷擦了擦额头上渗出来的汗,刚松了一口气,就听到呲溜一声,“这是啥声儿?”
娇娇低头看了看胸口爆裂脱开的盘扣,懊恼的道:“衣服裂开了!刚上身的新衣呢,唉……我就说要做宽松的款式,你们为什么非要给我做紧身的呢?这会儿我感觉好多了,能放心喘气了,太好了。”
澜娘:……!!!
目睹了惨案发生的澜娘整个人先是打了个寒颤,紧接着两眼一翻,直挺挺的就往后倒去。
“六姑娘!”
“来人呢,快去喊大夫!”
“快去通知大太太!六姑娘晕过去了!”
……
一时间,娇娇的小跨院里彻底乱成了一锅粥,用兵荒马乱、鸡飞狗跳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甚至可以说,因着娇娇的到来,原本平静祥和的冯家大宅,一下子就变得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就连府城的名医们都要排着队感谢娇娇,因为她,原本只是隔三差五请个平安脉的冯府,已经是半个月内第二次请大夫看诊、扎针、开方、抓药。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8100+
更新√
我啥时候才能日万呢?ε(′ο`*)))唉!


第029章

第029章
“半个月前才量了身形做的新衣裳, 这就穿不上了???”
待太太秦氏得了消息立刻赶到小跨院时,事情其实已经告了个段落。
长房嫡女澜娘经过大夫诊断后, 就被仆妇送回了自己院子;针线房留了一人下来, 毕竟那被娇娇撑破了盘扣的衣裳还要等下一步指示,看是改尺寸还是修补一番;至于娇娇本人则已经换上了她原来的宽松衣裳, 懵逼的坐在堂屋里等着太太秦氏。
秦氏在来的路上就大概的知晓了前因后果, 不过她瞪着那盘扣脱落的衣裳, 愣是半晌没能回过神来,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太太, 这衣裳……”针线房的人迟疑的问道, “若是改尺寸,怕是一时半会儿的完不成。”
“最快需要几日?”
“这衣裳本就是改小容易改大难, 偏这款式又是府城近段时日最时兴的, 要是腰背都放宽了, 就失了美感。还有一点, 很多地方都绣了暗纹, 若要改大,怕是得将暗纹拆掉, 再重新……”
“我问你, 需要多久!”
针线房的人一个哆嗦,噗通一下就跪下了地上:“回太太的话, 至少七八日。”
秦氏脸色阴沉的几乎能滴下水来:“才半个月!你们到底是怎么照顾大姑娘的?”
这话一出,除了娇娇以外的其他人尽数跪倒在地,脸色煞白, 却又不敢辩解。
娇娇看着嫡母,犹豫片刻后,开口解释道:“我来家前大病了一场,差不多有十来日都没好好进食,又舟车劳顿的,这才那么瘦。在家养了半个月,可不得稍稍补回来点儿?”
秦氏不敢置信的望向她:“你……你那么瘦?”
“对呀。”娇娇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指了指自己,“我刚回来时,比我原先瘦了至少百来斤。”
“什、什么?百来斤?等等,你让我仔细想一想。”秦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其实算是整个冯家头一个知晓娇娇存在的人,不过就算如此,她也并不知晓全部的真相。
道理很简单,所谓的秘密,本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的。因此,娇娇亲爹只统一了个说法告诉家里人,没说娇娇是奸生子,只道是外室女。至于为什么明明家中嫡妻不介意他纳妾,他偏还要在外安家,借口还是挺容易找的,譬如对方身份太卑微,与其让她入府,不若养在外头更合适些。又说对方已病故,这才将女儿带回了府中。
“老爷说,你的生母刚过世?”秦氏倒是能理解娇娇不曾戴孝,毕竟对方身份卑微,加上老爷要带她回来认祖归宗,那肯定不能给亲娘戴孝。事实上,就算是冯家正经的妾室没了,其亲生儿女也仅仅是在心中哀悼,根本就无需戴孝,冯家也不会允许他们戴孝的。
娇娇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对,我亲娘已经过世了。”过世是真的,只不过并非刚刚过世。
秦氏显然没意识到娇娇的回答里故意略过了刚过世的“刚”字,她只以为当闺女的不愿意提起生母离世一事,因此也没过多追问,而是岔开话题道:“所以你在回府之前大病了一场?”
“是的,病得很严重,前后大概有半个多月,差不多二十天吧。”娇娇回忆了一下,“其实具体日子我也有些迷糊了,反正就是病得昏昏沉沉的,每天醒来就哭,哭累了就晕过去,也没怎么吃东西,就婢女拿米汤硬灌了一些……就这样吧,应该是的,反正后来我就被父亲带回来了,路上也挺累的。”
娇娇其实不太愿意回忆那段时日,甚至有时候,她更愿意去回想上辈子的事情,毕竟除了最后的死亡外,她整个人生都是很顺遂的。就连最后的死亡,也谈不上有多痛苦。她只觉得,生离比死别更叫人难以接受,不愿回想。
而娇娇在说这段话时,秦氏一直认真的看着她,看她一脸的难过,眼底里也都是满满的痛苦,这才信了她的话。
可要是娇娇说的话句句属实,那么她刚才所说的,瘦了百来斤……
秦氏觉得自己要疯,但她还是坚强的问了出来:“也就是说,因为前不久的那场大病,你一下子瘦了百来斤?百来斤!!”
“是啊,我本来挺胖的,一下子掉了一半的肉,其实生病还好,主要是我当时人太难过了,想不开,就有种不想活了的感觉。好在,后来我还是走出来了。到了府里后,我就开始正常的吃喝,肯定会稍稍补回来一些的。”娇娇觉得没问题啊,任谁大半个月光凭米汤维持生命,都能掉肉的。可她已经缓过来了,那还不兴她给自己补补?
真要说补身子骨,娇娇觉得自己也没吃什么,无非就是很正常的吃喝,而且对比先前,她吃得已经很少很少了。如今的她,是刚去刘家那会儿的一半,掉了百十斤肉呢!
“太太,我已经很瘦很瘦了。先前您叫人给我量体裁衣的时候,我也有提醒他们,不要做紧身的,要稍稍宽松一些的。可那些人说,都做,有宽松的,也有府城里最时兴的,还说是太太吩咐了的,让给我多做几身好衣裳。我听她们都这么说了,就没再说什么。”
秦氏一个眼刀子甩向针线房的人,后者忙不迭的开口解释道:“太太,我们针线房一共给娇姑娘准备了十二身春装,里头有一半是宽松的,另外一半则是府城里最时兴的款式。这不是赶了巧了,急赶出来的正巧是时兴的衣裳,想着春日诗社上好叫娇姑娘不叫人笑话了去……”
得了,原因倒是找出来了,可解决办法仍旧没有。
这时候,娇娇开口建议道:“不如这样吧,我不参加那什么春日诗社了。反正我也不会作诗,我认识的字都没多少……”
“不行。”秦氏摇了摇头,叹息着道,“你以为只是单纯的作诗吗?整个府城的官宦人家都知晓咱们家新来了一位小姐,偏生你出身不够高,又不能专门为你办一场宴请,其他的借口也没有,只能借着这春日诗社的名头,将你介绍给其他人。你若不参加,这不是涮人玩儿吗?”
“介绍我?”娇娇震惊了。
“放心吧,你肯定不是主角。”秦氏看了看眼前这个体态丰腴的庶女,她其实不太能够想象这胖丫头再胖个百十斤是个什么情形,可她还记得刚才娇娇说起病倒暴瘦时那一脸难过的样子,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怜惜的,“就是因为不能直接拿你当主角,所以咱们冯家才必须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将你介绍给其他的亲朋好友以及你父亲伯父他们的同僚。懂了吗?”
“那春日诗社……太太,我真的不会作诗。”
“有澜娘在呢,诗社如今的主人是她,她又是咱们冯家长房嫡女,你们这一辈儿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姑娘就是她了。所以,你更要参加诗社,到时候澜娘会抢过你全部的风头,这样你既能在众人跟前露个脸,又不至于让人一直盯着你看,咱们冯家也就暂时将这事儿糊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