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崇和外面的朋友爽约两回,倒是有好几天没人上门约他了。寻思着外面既然喝不到酒,干脆就在家里整点,刚把树下的一坛绍兴白挖出来,倒了满满一酒壶,刚刚喝了一口,李莞那魔音穿脑就又来了。
“爹——爹——”
李崇重重放下酒杯,愤然回身:“你到底想干什么?又怎么了?”
回身一看,李莞被吓得站在门边,手里还拎着一个食盒,李崇愣住了。
李莞把食盒拎进门,放在圆桌上,把食盒里面放的四样小菜端出来放在桌上,很普通的四样小菜,油炸花生,煎炸小鱼,凉拌荠菜,花椒豆腐,全都是很好的下酒菜。
“爹,不能空腹喝酒。”李莞语重心长的说。
李崇:…
*****
李莞被禁足在家,闲来无事,想着干脆从花园里移植几株花回揽月小筑,亲身上阵,拿着小铲子正挖的起劲,就听见树上传来一些声音,李莞抬头看去,就见崔槐那秀气的脸从枝繁叶茂的树叶间露出。
“嘿,挖什么墙角呢?”
崔槐这人就一张嘴,开口就恨不得给他缝起来。
花园里就春兰和几个揽月小筑的丫头在,李莞才不避嫌的跟他回了一句:“挖金子呢?”
崔槐一愣,然后就笑了起来:“我是认真跟你说话,你就这么敷衍我是吧?”
李莞懒得理他,提着小篮子就要走,崔槐在树上喊住她:
“哎呀,可真是过河拆桥啊,怪道圣人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圣人诚不欺我啊。”
李莞抬头凝眉:“说什么呢?”
崔槐见她回头,又来了劲儿,对李莞招手:“你想知道吗?上树我就告诉你。”
李莞果断白了他一眼。
崔槐从树上跳下来,三步两步就拦在了李莞面前,吓了春兰一跳,李莞把小篮子递给春兰,说了句:“没事,这是崔二公子,咱在自己家,有什么好怕的。”
春兰接过篮子,福身退到一边去。
崔槐笑着靠近李莞,李莞的确不怕他,可也不想跟他太亲近,他进一步,李莞就往后退一步,退了两步之后,崔槐也就死心了。
双手抱胸,好整以暇看着李莞。
“你以为你爹怎么会去的那么及时?若非我告诉他,你只怕现在还在那衙门大牢里蹲着呢吧。我帮了你这么大忙,你见了我非但不感谢,还这般冷言冷语,我说你过河拆桥没说错吧?”
上回崔槐从汉子胡同经过,正好看见李莞从那儿出来,一时好奇就去打听了一番,没想到还真给他打听出来了。
得知这丫头第二天要干的事情,崔槐是既震惊又佩服,震惊她一个姑娘家,胆子居然这么大;佩服的也是这个,原本只以为她比寻常女子略微有趣些,不那么古板,谁成想她是这样的。
李莞不知道崔槐那天偶遇她的事情,对他说的话,还抱有怀疑态度。
崔槐见她不信,也是无奈,两手一摊:“好了好了,又不是来跟你表功绩的。我过两天要走了。走之前特地来见一见你,你知道我来见你做什么吗?”
李莞沉默凝视他,崔槐看得出来,李莞这姑娘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挺和善,其实骨子里防备心重的很,除了对她爹之外,其他所有人她都不信任,带着浓浓的疏离感,叫人觉得她难以接近。
崔槐从来就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交朋友尤其如此,合得来便做朋友,合不来又何必勉强呢。但是对李莞,他的这套准则好像瞬间失灵了。相反的,他甚至自虐的觉得,正是李莞身上那股子难以接近的感觉,才让他感觉与众不同呢。
得不到李莞的回答,崔槐只能自问自答了。
“我是来提醒你,下回做事之前,别再那么冲动了。第一回 让你混过去了,下回可不一定这么好运气了。”
崔槐生的颇为英气,意气勃发,他这样跳脱的性子,却阴差阳错生在崔家那样古板的家庭里,从小到大,可想而知他过的有多压抑,怪不得后来,他会那么叛逆,干脆把崔家给他铺好的路堵死,弃文从武去。
这份勇气,令人敬佩。
冲着他这份勇气,李莞也是佩服他的。
“多谢你提醒。我也祝你早日谋得中意之事,无需成天假装斯文,让人看了都替你觉得累。”
李莞的话说完之后,崔槐愣了半晌,直到李莞转身带着丫鬟们离开了花园,崔槐才反应过来,勾起一抹笑容,果真没看错人,她就是与众不同的。
作者有话要说:李崇:女儿天天烦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第22章
宁氏接过桂嬷嬷手里的参茶, 却是不喝,惊讶的问:“崇儿已经十天没有出门喝酒了?”
语气多有不信,桂嬷嬷知道她的想法, 笑答:“刚开始,奴婢也不相信,可后来把铭心院伺候的喊来一问, 确实如此。”
宁氏放下手里的参茶, 看着桂嬷嬷,听她继续说:“老夫人您猜, 是谁把八老爷拦在府里了?”
“谁?”
宁氏真是好奇,如今这府里,还有谁能把儿子留下,崔氏大家闺秀出身, 主持中馈还可以,但对儿子并不亲厚, 夫妻俩貌合神离, 至于后来崔氏给儿子纳的那几房妾, 儿子几乎连她们房间都没去过, 更别提有什么感情了,虽然她这个做母亲的偶尔说一说,还能有个几天的效用, 可几天过后,依旧如此,治标不治本。
桂嬷嬷用手指比了个‘四’, 在宁氏不解的目光下,凑过来悄声说道:“四姑娘。”
“她?”宁氏蹙眉,提起李莞就头疼。
而且在宁氏的印象中,李莞跟李崇并不亲厚,也就是最近出了一点事情,两父女才多了一些交集。
“她让八爷不出门,八爷就真的不出门了?”宁氏是一万个不愿相信。
直到桂嬷嬷将这些天铭心院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都说给宁氏听之后,宁氏才不得不露出惊讶之情:“果真?”
桂嬷嬷笑了:“老夫人怎的还不信呢。其实四姑娘除了有时候说话做事出格了些,也没有您想象中那么坏,至于说话做事出格,那也是因为从小无人好生教导的缘故,算是情有可原,更何况,从前咱们都不知道,八爷居然能受她一个小姑娘管束。我听铭心院的人说起八老爷和四姑娘相处时的情景,就真像一对普通的父女似的。”
宁氏垂眸理了理衣袖:“唉,若是真能管束好了,倒也是好事。若不成的话,还是空欢喜。”
她的儿小时候那样惊才绝艳,十几岁的解元,整个大兴府都找不出几个,谁成想后来会发生那些事儿,让他自此一蹶不振,终日饮酒,沦为笑柄,所有人都放弃他了,可宁氏作为母亲,又如何舍得真的放弃呢。
这么多年,用了无数办法,希望他能振作起来,最终都是无效泡影。
“不管最终是不是空欢喜,至少现在看来还是有点奇效的。四姑娘对八爷用了心,父女间血脉相连,情分总不假。”
桂嬷嬷伺候宁氏几十年,自然懂宁氏心里最在乎的是什么。
宁氏幽幽一叹:“但愿吧。”
****
李家的宅院在大兴府来说,可以算是数一数二,占地面积很大,后院连着一片桃林,只是这个季节,桃花谢了,桃叶枯了,林子里看起来光秃秃的。
胡夫人除了教女四书,还懂的劳逸结合,选了一个天晴日,带姑娘们到桃林里放风筝,姑娘们早早就到了。
李绣拿的是一只简单的三角风筝,,李娇拿的是一只红色的蜻蜓风筝,李欣和李悠拿的是两只蝴蝶风筝,李莞拿的是一只五颜六色的鲤鱼风筝。
李欣瞧见李莞的风筝,笑道:
“菀姐儿的风筝居然是条鱼。你们谁见过鱼能飞上天的?”
李欣的话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姑娘们凑到李莞身边来看,都对她手里的风筝啧啧称奇。
“能不能飞上天,待会儿就知道了。”
姑娘们把风筝凑在一起比较,七嘴八舌的评比,李绣指着李娇的风筝说道:“我们这些风筝里面,就属娇姐儿的风筝做的最好看,最精致,又数菀姐儿的风筝最别致,只不过这做工嘛,可就没有娇姐儿的好了。”
李欣听了也很赞同:“不错不错,别说跟娇姐儿的比,就是跟咱们的比,做工也很一般。哈哈哈。”
李娇难得露出笑脸:“大家都做的好,菀姐姐那个也挺好的。”
李悠嘴直,说不来奉承话,指着李莞风筝的两处接口,直言不讳:“哪儿好了,你们看着鱼嘴,里面的竹子都露出来了,光是看纸上画的鱼还成,可这风筝一反过来,这些纵横交错的竹子,我真怀疑待会儿这风筝能不能飞上天去。”
众人的目光落在李莞风筝的背面,果真竹子东拼西凑似的,一点也没有流线。
李娇抿唇笑:“菀姐姐不会做风筝,怎的不去找母亲,母亲做风筝可是最有心得的,经她指点一二,也不至于做成这样啊。”
众姑娘七嘴八舌,都说自己的风筝如何如何做的,各自母亲给了什么建议,然后在林欣和李悠的吹捧之下,众姑娘把李娇的风筝传了又传,纷纷表示赞扬。李娇虽然平日里看起来小大人似的,可说到底不过九岁的小女孩,最喜欢听的便是赞美之言。
女孩儿间的攀比,可以是大方向的攀比,比如出身如何,嫁的如何等,也可以是像这样小规模的攀比,一件衣裳,一块帕子,一个字,一张纸,一个风筝,都可以成为女孩儿之间比较的对象,所以李娇脸上的笑始终就没落下。
直到李欣问李莞:“菀姐儿你这风筝都是你一个人做的吗?”
李莞两手一摊:“我哪会做风筝。我爹做的。虽然做工一般,但我还挺喜欢的。”
李莞话音落下,就见园子里的姑娘们纷纷向她看来,李欣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爹…做的?”
李莞的爹是李崇,成天喝的醉醺醺不成样子,是李家,乃至整个大兴府的笑柄,他居然还会做风筝?当然了,李崇会做风筝也不算特别稀奇,稀奇的是,他居然会替李莞做风筝,一个大老爷们…替小姑娘做风筝。
因为李莞一句‘我爹做的’,她手里那风筝忽然就好像身价翻倍似的,刚才还嫌弃这里嫌弃那里的她们,居然开始啧啧称奇起来。
李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目光落在那鲤鱼风筝上,再低头看自己手里的蜻蜓风筝,被称赞的高兴瞬间消失。
课后,姑娘们都还挺尽兴的,虽然不是每个风筝都飞上了天,但至少在园子里跑一跑,跳一跳,笑一笑,还是很开心的。
李莞把绑起来的宽袖子放下,拿着风筝要走,被李娇喊住,李娇指着她手里风筝问道:
“那风筝,真是爹爹做的?”
“是啊。”李莞点头:“你喜欢啊?那也去让他给你做一个,他有了这个的经验,第二个肯定能做的好。”
李莞是真心实意提出建议,李崇是她父亲,却也不是她一个人的父亲,她还不至于独占李崇的父爱。甚至觉得,如果李娇也能因此缠上李崇的话,那就又多了个人阻止李崇出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了,最好不过的事情。
李娇眼珠子动了动,没说什么,拿着自己的风筝,骄矜矜的走了。
回到涵香苑,崔氏正在看账本,李娇把风筝放到桌上,闷闷不乐的坐下,崔氏见她如此,放下账本问道:
“怎的,风筝没放起来?”
李娇低头,犹豫好一会儿才对崔氏说出不开心的理由:“爹给姐姐做了个风筝。”
崔氏立刻明了:“你也想要?”
李娇沉默,但不断颤动的眸子出卖了她此刻的心思,崔氏摇头叹息:“真有出息。”
对于崔氏之言,李娇没有应答,满脸写着不高兴往内间换衣裳去了,当天晚上,李娇连晚饭都没吃,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谁喊都不理。
第二天,便让丫鬟准备了纸和竹子,往铭心院去。在垂花门前探头观望,正巧看见李崇从屋里走出,手里摇晃着什么东西。
李娇定睛一看,李崇手里摇的好像是骰子,只见他坐到院子里的石桌旁,一只手摇骰子,一只手拿着个小酒瓶,边摇边喝,疙瘩疙瘩的声音传出,十足的市井做派。
看着李崇这副模样,李娇的满腔热情就像是被人迎面泼了一盆凉水,这样行止无状的父亲,就算给姐姐做了个风筝,又有什么好叫人羡慕的呢。
李崇回头,看见李娇站在铭心院的垂花门外,愣了愣,然后才拿起酒瓶子,边喝边走过来,走近之后,对李娇问:
“有事吗?”目光落在李娇身后丫鬟手里的纸和竹子上,以为李娇也要做风筝。
李娇被他这地痞流氓般的模样吓了一跳,厌恶感自心中油然而生,恶声恶气的回了句:“没事。”
说完便头也不回转身离开了这个令她不舒服的铭心院,想起从小到大,因为这个上不得台面的父亲,她在同龄人中遭受多少嘲讽,就算她做的再好,表现的再端庄贤惠,也止不住别人在背后说她父亲如何如何。
眼泪不争气的从眼眶里流出来,李娇恨自己为什么今天要过来找李崇,他不过就是给李莞做了个风筝而已,怪到母亲说她没出息,这样不堪的父亲做的风筝,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她居然想了一晚上,眼巴巴的过来,可不就是没出息至极嘛。
李崇看着李娇跑开的背影,眼眸中没有过多情绪,瓶子里的酒喝完了,随手扔给垂花门外的小厮,李崇寻思着要不要出去再喝点儿。
这个念头刚起,那边李莞就钻了出来,举着两张写满歪歪斜斜字的纸,笑的比春花还要灿烂:“爹,爹——先生说我写的字太难看了,你教我写字。”
“…”
李崇真怀疑这丫头是不是在他肚子里放了一条蛔虫。
第23章
李莞从铭心院回来, 边走边看李崇给她写的几行参照字,不愧是将来要当状元的老爹,就算酒桌上耽搁这么多年, 可这一手字写出来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在进揽月小筑之前,看见墙角后探出的脑袋,阿成鬼鬼祟祟的躲在树后对李莞招手, 李莞一喜, 走过去。
阿成先给李莞请安:“姑娘,这几天府里管的紧, 我进不了内院,您等急了吧。”
自从李莞被宁氏禁足以后,只准在后宅内院走动,外院的人也进不来, 今儿好不容易借口送东西溜进来的,还不敢给人看见。
“快说快说, 外面怎么样了。”李莞催促。
“那天我按照姑娘的吩咐, 把银票送去给计镖头他们, 冯掌柜受了伤, 不算严重,计镖头他们把咱们如何营救他的事情告诉他,冯掌柜感动的直抽嘴巴子, 当时就要跟我回来见姑娘的,不过我告诉他,姑娘因着他的缘故, 约莫要被家里禁足,这才把他按下去。冯掌柜只在家休息了两三日,就到柜上去了,把姑娘和他签的聘书契约亮出来,几家铺子的掌柜都有点不高兴,冯掌柜不管他们,将铺子这几年的账本要去看了两天,我昨儿回来的时候,冯掌柜已经在安排人修整铺子了。”
阿成的这些消息憋了好多天,早就等着禀告李莞,一股脑儿说出来。
“我还没来得及把他介绍给那些掌柜们认识,让他自己找上门,也是难为他了。”李莞也是无奈,没想到那天被李崇救回来了之后,就直接被他拎到老夫人面前去了,虽然知道李崇这么做是为她好,因为她进衙门的事情,不可能不传到老夫人耳朵里,他亲自带她去跟老夫人请罪,把该受的惩罚一并受了,将来老夫人就算在外面听到了什么闲言闲语,也不好再找李莞的麻烦。
但这样一来也是把李莞的计划给打乱了。禁足是必须的结果,但在禁足之前,要是能把外面一切都安排妥当,李莞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如今只怕那些掌柜不服冯掌柜。
“姑娘完全不用替冯掌柜担心,从前说实话,小的也觉得姑娘犯不着对冯掌柜有那么高的期望,左不过一个做黑账的先生罢了,但是这几天小的亲眼看见冯掌柜那些治人做事的手段,不佩服不行,果然还是姑娘有眼光。您大可不必替他担心,那些掌柜的,根本不会是冯掌柜的对手。”
冯掌柜之前既然能做大掌柜,并且把那些铺子打理的有声有色,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我得禁足一个月,一个月以后,还不知道老夫人放不放我出去,你带话给冯掌柜,铺子里的事情让他看着办,要用什么就先从柜上支,至于原来的那些掌柜的,不高兴就由着他们不高兴吧,没理由他们成天算计东家的,东家还得好言好语哄着他们。”
“对了,谭家那边怎么说?我现在其他都不担心,就担心谭家会再去找冯掌柜的麻烦。”以谭家的做事风格,别人给他们使了绊子,他们说什么都要报复回来的。
“姑娘放心,谭家最近惹得官司不小,四五天前吧,官府出兵把谭家的私铸坊给抄了,听说他们跟朝廷做生意都不规矩,约莫是得罪了卫家,要不然官府不可能反应这么迅速。”
上回卫勉亲自带着人去找谭彪,肯定就是为了军器监兵器的事儿,上一世卫家被谭家蒙骗,三年后遭受报应,举族受到牵连,这一世,卫家倒是率先出击了,三年后不知道还会不会重蹈覆辙。
不过这些就不是李莞要担心的事儿了,只要谭彪被抓,谭家不再骚扰冯掌柜就好。
“情况我都知道了,在我出去之前,要没什么大事,你也别冒险进来。我要有什么想让你做的,自会叫银杏或者春兰去找你的。”
李莞看阿成为了回禀消息这般鬼鬼祟祟的样,想着好歹给自己在外面留一双眼睛,才这般吩咐。
阿成去了之后,李莞从小径走出,就见王嬷嬷黑着一张脸站在垂花门外,不知道站了多久,李莞对王嬷嬷露出一抹讨好的笑,低着头快速从王嬷嬷身边擦过进了院子,正要回房,就被跟随进来的王嬷嬷喊住了。
李莞以为又是一顿训,苦着脸转身,却听王嬷嬷说:
“刚才老夫人把奴婢喊过去,说三天之后,全家都要走一趟京城,得逗留个两三日。让奴婢务必叮嘱姑娘你要谨言慎行,莫让人家再看咱们家的笑话。”
李莞眼前一亮:“去京城?”随即明白过来:“哦,是了。二太夫人的寿辰快到了。”
之前似乎听过这么一耳,算日子应该就是最近。
“嗯。”王嬷嬷点头,见李莞的堕马髻上粘了片叶子,伸手替她取下,语重心长的说:“姑娘年纪说小也不算小了,可不许再像从前似的胡闹,女孩儿的名声多重要。”
李莞对真心待自己的人实在缺乏抵抗力,也不愿让关心她的人担心,拉住王嬷嬷的手轻声说道:
“嬷嬷放心吧,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女孩儿的名声固然重要,可若是一味的顾及,会错过很多原本我可以做的事情,我只是想给自己多点选择罢了。”
一个丧母嫡女,继母娘家势大,亲爹不管不顾,自己又不得长辈欢喜,这样的条件委实算不得好,上一世李莞正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以至于想嫁给宋策,还要被已经没落的宋家人挑三拣四,尽管这一世李莞不可能再嫁去宋家,但她也不想让自己沦为被人挑拣的对象,所以才会想另辟蹊径,如果她注定没有高贵的出身,那至少可以为自己创造一点优渥的条件,多点自我抉择的机会。
王嬷嬷从李莞眼中看到了认真,知道姑娘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了,慈爱的抚过李莞的秀发,如果太太还在的话,姑娘又何至于这么早慧,思及此,王嬷嬷不禁又是一叹。
****
李莞尚在禁足中,原本是哪里都不能去的,只是远在京城二太夫人的寿宴不得不参加,而老夫人定是觉得如果把李莞一个人就在大兴的话,说不准她还能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还不如带在身边保险。
于是乎,李莞就有了跟大家一同前往京城的机会。
李莞和崔氏、李娇同坐一辆马车,崔氏一路撑着头闭目养神,李娇也有样学样歪在一边,母女俩如出一辙的少言寡语,李莞自然也不会跟她们多话,一路上把车帘子掀开,趴在窗口看路边的风景。
大兴府到京城大约半日的路程,但因为李家车队众多,行走缓慢,因此她们很早出发,却在下午申时才抵达京城。
京城的李家宅院在百花胡同第三家,京城之地,寸土寸金,规模自比不上李家在大兴的宅院,却也精致。
早有家仆在外迎候,男眷们跟着李韬去书房喝茶说话,女眷们则全都跟着老夫人宁氏去后院。
京城李家,李莞上一世也来过不少回,二老太爷李放是翰林院的院士,分家之后,便在京城落户生根,如今颇有声色。
李莞她们这五个大兴李家的嫡女一起去到二太夫人跟前请安,二太夫人笑的慈祥,将孩子们一一打量过,与一旁宁氏笑言:
“也不知是不是大兴的风水好,怎么姑娘全都出落的这样好。”
两位老夫人坐在一起,做了一辈子妯娌,关系还是不错的。
“一个个都甚是没规矩,比不得青姐儿她们。”宁氏摆手谦虚。
“若是嫂嫂你教出来的孩子都没规矩,那这世上还有规矩的人吗?快别叫她们站着了,都来这边坐下吧。让青姐儿带妹妹们去喝茶吃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