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姑娘穿了一件大红底色绿色小碎花棉袄,蓝色棉裤,笑得一脸灿烂,看到颖颖,急忙往她妈妈背后藏。
颖颖从兜里拿出一大把糖果:“叫姑姑,这些都给你!”
小姑娘怯怯地露出脸儿,看着糖果馋诞欲滴,声音小的跟蚊子叫一般:“姑姑!”
“你说什么?我没听见。”颖颖故意逗她。
“姑姑!”小燕大声喊了一句,颖颖展开手掌,小燕飞快地跑过来,两手抓得满满的,见颖颖手里还有几个糖,有些求助地扭头看着母亲。
大山媳妇在颖颖面前还是很拘谨,搓着手一脸羞涩:“你看这孩子,这孩子…”
颖颖把糖塞进小燕的衣服口袋里,笑着说道:“我专门带给她的,嫂子,有什么困难不?”
大山媳妇急忙摇手:“没有,没有,你给了些钱,大山又卖了一只羊,米面油盐都有,还给我们买了衣服。”她穿了一身蓝色咔叽布罩衣,的确是新的。
看到她满足幸福的笑容,颖颖点点头:“嫂子,有什么事情可要告诉我,咱们出来闯,谁都不容易,要互相拉拔着,你们的难处,说不定我很容易解决,我的难处,说不定你们也觉得不是事儿,大山哥就帮了我很大的忙呢。”
女人有些感动,重重地点头:“燕儿她姑姑,我会的,你有事情若是用得上我们,也说一声。”
“好的。”
颖颖下午又给他们送了些菜,还给小燕了一本《大闹天宫》的小人书。
杨磊还真是好本事,不管多么恨颖颖,在背后如何的算计,当面总能堆上一脸笑容,他给颖颖看了申请修路的报告:“我这就让人送上去,颖颖呀,你这个建议很好,修条路的确有利于苗圃发展。”
颖颖来就是看这个的,她接过报告,从头至尾仔细读了一遍,杨磊的文笔不怎样,但好歹把事情说清楚了。
颖颖第二天,又去找杨森,明年春天,她需要大量的化肥,得提前让他给战友打招呼,还有,颖颖要顺道在纺织厂的商店里,买便宜布匹。
杨家圪崂的人来了,从衣服到被褥,她都得准备。
纺织厂的印染分厂已经正式投入生产,试染的大量布头,都要处理,这给农村的小贩带来了商机,现在,不走后门都买不到。
颖颖依然给顾阿姨送了一篮子菜,却并没有说自己的请求,而是找后勤科王科长家,王科长的老婆一看颖颖拿的不仅有菜,还有很多鸡蛋,非常高兴,热情地带着颖颖找关系,一下子就给了她五百块钱的布。
这些布染的最不好,简直堪比迷彩服,是称斤斤卖的,真的便宜到家了。
“我还想要一些棉花,做棉衣用,阿姨,能帮忙不?”颖颖觉得自己有些小无赖,她真的没办法,棉花是战略物资,国家统购统销,市面上根本买不到那么多。
王科长老婆迟疑了一下:“厂里有是有,都不好,还限量。有一种特别不好的,梳花车间的废品,那个随便卖,很便宜。”
“能做褥子也行。”
王科长老婆释然:“这个倒是行的。”
颖颖买了上百斤的最次等棉花,绒头倒是行,就是里面有很多杂质,肯定不能做衣服,却只买到了十来斤可以做被子的,因为东西太多,不得不让杨森开着他那辆旧轻卡,把她送到苗圃。
杨森知道杨磊在这里工作,却没有去见一面的打算,和颖颖道了再见,就走了。
...
第127章 大伟创业
布匹棉花全都交给了大山媳妇:“嫂子帮我缝二十二床褥子,三床被子吧。”
“行!”
“嫂子,这块格子布,给自己做件罩衣,你这蓝布衣服,实在太老气了。”
“我,我不能要,你大山哥说,不许我给你添麻烦。”
“哎哟,嫂子,这布料就是给你买的,我穿上太老气了,你不要的话,我怎么办?退掉也不可能啊,这才麻烦了。”
大山媳妇立刻就急了:“那我,就收下吧,燕儿她姑姑,你不要再花钱了,我们有钱了,什么都有呢。”
“好的,嫂子,你和我大山哥好好过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大山媳妇的脸上,浮出幸福的笑容,没想到,她五官还是蛮秀气的,只是总是低着头,含胸驼背,似乎肩负着沉重的担子一般,没有精气神,颖颖都没看出她什么模样。
颖颖把布放到门口的木凳子上。
大山媳妇帮自己缝那么多被褥,颖颖又不好说工资,便用这种形式对她补偿。
安排好苗圃的事情,颖颖回了郭镇,大棚里的秧苗已经该分苗了,那里人手严重不足,她好歹还是专业的,闲着实在浪费了。
颖颖没想到,大伟夫妇也在,看到颖颖,水莲的脸儿噗啦就吊下来,郭九江有些内疚地看了颖颖一眼。
颖颖很认真检查分出的苗儿,即便水莲狠狠瞪着她,她还是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这个不行,九婶,你教她,教会了再动手,死一苗可就少挣一块钱呢。”
水莲扔下苗儿就站了起来,眼睛铜铃一般瞪得溜圆。
颖颖并不妥协,站起来和她对视:“你去家里把合同看清楚,我负责技术,说你不行是客气的,就是把你赶出去也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
九婶的脸红得能滴出血来,她闹不过大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这两口子到地里,这不是给颖颖添麻烦吗?人家郭连弟一家,为何要承受这样的憋屈?都怪她啊。
颖颖又去看了大伟干的,倒是还行,就是速度慢些:“大伟’哥,你来教嫂子,慢些不要紧,一定要保证质量,这些小菜苗儿,就是咱们兜里的钱,锅里的饭,你不想让日子不好过,就照我说的来。”
郭大伟标准的窝里横,对外人一点脾气也没有,他乖乖站起来,走到媳妇身边,不知低声说了些什么,水莲重重地哼了一声,却乖乖地蹲着,照大伟的话去做了。
九婶有些诧异地看了丈夫一眼,她没想到,颖颖竟然能把大伟夫妇管住。
郭大伟这样被父母惯坏的人,很多都是这样,见了比自己硬的人,立刻就软下来,甚至被欺负了,也不敢做出反抗。
颖颖对他们一点也不客气,郭九江不敢有意见,郭九婶更是惭愧得恨不能把脑袋钻到地底下,郭大伟和水莲没有依仗,立刻乖得猫儿一般。
接下来几天,两家人夜以继日,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总算是把苗儿分完了。
颖颖诧异水莲居然还能吃得下这个苦,没两天就听到消息,水莲当供销社主任的爸爸退休了,她因为服务态度恶劣,拖累大家拿不到奖金,供销社的人早就有意见,没了保护伞,那边借口她随意离岗,把她开除了,甚至还连累了大伟,也一同被辞退。
他们以前瞎闹腾,有工作不去,现在,想去人家也不要她们。
郭九江气得牙疼了两天才好。
打击水莲的不止这一件事,倩倩怀孕了,她有儿子,倩倩有可能也会有,而且,郭九江没女儿,倩倩若是生个女孩,或许更宝贝。
倩倩现在跟个公主一般住在家里,九婶什么也不让她干,小伟前后跟着倩倩,连看水莲的眼光里,都满是防备。
当着大伟夫妇的面儿,小伟给了九婶三十块钱,说是他们两口子一个月的菜钱,他还给家里买肉、买大米、买面。
大伟被臊地抬不起头,不去上班,他俩就没有钱,自己拮据难忍,更别说能和小伟别劲儿了。
小伟那双锐利的眼睛,就像是探照灯,郭九江和郭九婶每次动了心思想给大伟钱,都被他一眼给盯了回去。
其实,大伟和水莲前几天那样闹腾,也着实伤了郭九江夫妻的心,他们俩也不是那么愿意给大伟和水莲钱。
大伟和水莲听说去菜地干活,可以拿工资,便闹着来了,他们本来是去混的,没想到碰上颖颖,颖颖毫不留情的作风,给大伟和水莲很大的压力。
颖颖只是担心他们弄的质量不过关,可大伟和水莲却吓得不敢偷懒——郭颖颖铁面无私,万一被训了,可就更丢人了。
其实当天下午,大伟和水莲不想去地里,他便说自己肚子疼,小伟和倩倩就对视了一下,两人的嘴角都绽出了然的笑容,那里面,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大伟当即脸上就红了,水莲也是无地自容。
干了几天活儿,大伟实在受不了了,他又听爸爸的意思,要单独给他们弄个大棚,不能在一起混,他和水莲就得和木得木娃一般,以菜地为家,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不要啊,我不要过那样的日子!”大伟和水莲在肚子里哀嚎,那日子是怎样一个苦字了得?
人被逼急了,就会想办法,这天也是机缘巧合,小宝手里拿个小喇叭嘟嘟吹着在巷子里玩儿,一群小朋友跟屁股后面看稀奇。
这种小喇叭只有指头长短,城里的小孩子都玩腻了,一个也只要两毛钱,市场的批发价才七分钱。
郭镇的人家,夏天即便没有弄大棚,也家家种菜,现在手头都有活钱,两毛钱拿得出来。
可是村供销社没有卖的。
大伟想了又想,和爸爸商量上了:“我想开个商店。”
郭九江觉得这是个正经营生,大伟和水莲都被惯坏了,根本就不是能下苦种地的人,何况他俩在供销社也干了多年,有经验。
“爸爸好好想想。”郭九江没敢答应。
人都是这样,若是没有依靠,便**自主,若是发现有比自己能干的,这人又靠得上,就想依赖一二。
...
第128章 郭九江难摆平
郭九江晚上,又提了酒肉到了颖颖家,说是找郭连弟叙旧的,喝了几口酒,又把颖颖叫到了客厅。
“叔这心里没底儿,你说,大伟不会赔钱吧?”
颖颖想了想,觉得大伟的想法靠谱,郭镇供销社在村子西头,东边的人都觉得特别不方便,郭九江给郭大伟申请的宅基地,就在东边,距离街边也挺近。
自家建房,没有房租,若是经营得当,一家人吃喝不愁,小日子肯定红红火火的。
“九叔,事情倒是可行,但也得看怎么做,谁来开。”
郭九江很紧张:“颖颖觉得大伟不行?”
“不,我担心九叔不行。”
“我不行?”郭九江很诧异,“大伟开店,跟我有什么关系?”
“九叔,开商店也辛苦呀,一天站柜台那么久,哪里也去不了,怎么不烦?若是你还像现在这样,对大伟’哥颇多关顾,他有依靠,少不了会嫌这个烦那个的,和顾客吵架啦,吊个脸儿啦,生气了不开门呀,这就挣不了钱了。”
郭九江深以为然,他的儿子媳妇也确实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想起自己有依靠,竟然会和颖颖商量,大伟和水莲有依靠,是不是也会继续“作”呢?
郭九江明白颖颖的意思,回去了。
郭大伟等了五天,见爸爸根本不提开店的事情,有些着急:“爸爸,眼看就要年关了,正是挣钱的时候,你还磨叽什么呀?”
“大伟,爸爸是怕你开不下去。”
“肯定能的。”
郭九江摇头:“供销社的临时工,唯恐被单位开除了,个个服务态度一等一,可你和水莲却例外,你俩,唉,爸爸不敢指望啊。”
“爸!”郭大伟急了,“我肯定行的,自家开店,怎么能不好好干呢?”
郭九江还是犹豫,大伟简直想给爸爸跪下。
被开除之后,他真的看够了别人的白眼,尤其是小伟,总是那种一副看不起他的笑容,曾几何时,他郭大伟怕过弟弟?
这天晚上,郭九江开了个家庭会议,他拿出两个一万块的存折,还有两个契约书,分别交给大伟和小伟。
“这是你爸和你妈的养老钱,今天拿出来,是想让我的儿子日子好过,更有出息。”
大伟知道爸爸这是什么意思,眼神热切,小伟却非常不高兴——爸爸还是要给大哥钱,只是碍于他。
“爸爸,你这是干什么?”他郭小伟,是那种啃老人的无能之辈吗?
“小伟,你听爸爸说完。爸爸拿出两万块,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钱来的不容易,你爸你妈这老胳膊老腿的在菜地里滚打摸爬,的确辛苦,这是辛苦钱。”
“嗯!”
“可爸爸还是把钱拿出来了,是为了你们俩的日子能好过,为了你俩更有出息。小伟,爸爸听颖颖说,杨森想买大卡车,还想买水泥搅拌机,建立一个能盖楼房的建筑队,可他手头资金有限。”
“爸爸想让我入一股?”
郭九江笑:“对!杨森对你很器重,他巴不得你在建筑队有股份,那样,你和他的心就联到一起了,你呢,也可以多挣钱。”
小伟感激地看着爸爸,对自己那么小心眼感到惭愧。
郭九江又把钱给了大伟:“小伟的事情,爸爸不担心,爸爸就担心你。”
大伟没有吭声,却咬紧了牙关,他不服气小伟,一向只有被他欺负的弟弟,竟然被他强,连爸爸都这样认为,大伟觉得有一股怒火在肚子里翻腾,但他还说拼命压住了,这时候,再多的言语,都不如实力能说明问题,郭小伟这一年,赚了不止上千块钱,比他郭大伟两口子赚的都多,多很多。
有钱才是硬道理,郭大伟在心里发狠,一定要超过的小伟。
郭九江清清嗓子:“爸爸刚才说了,这钱是我和你妈干出来的,给你们投资用,却不是给你们乱花的,你们还得还给我,三年期限,必须还清。”
“行!”小伟答得特别干脆。
大伟本来心里很犹豫,但看着弟弟的样子,也拍了胸脯:“行!”
郭九江松口气,指了指契约书:“签字吧。”
其实郭九江还是偏爱大伟,他竟然在这几天时间里,悄悄帮儿子买下村子一个已经过世的五保户家院子,那院子很小,但临街,并且还有一间旧房,郭九江让工匠帮着重新抹墙刷白,还在外墙上开了个门。
郭大伟莫名其妙地跟着爸爸,看到房子,大喜,立刻拿钱去进货,从衣服到吃食,还有小孩玩具,第一次是雇车拉的,一车花去了五千块钱。
没想到五千块并没买出多少东西,小店虽然不大,货架却并不怎么丰富。
赚钱不赚钱,就看货物全不全,大伟深谙其道,接下来十几天里,他在方圆五百公里的几个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和郭镇之间跑了好几个来回,将军肚都下去了,把小店塞得满满当当。
没钱的日子太难过,为了赚钱,水莲一改前头站柜台,一丝笑容都没有的模样,笑得嘴巴都能咧破了。
据说,大伟那么累,回到家还得帮老婆揉脸,不然嘴巴合不拢。
——也不知道是那个缺德鬼这样编排的,反正,郭大伟总算有了事儿干,而且还颇下力气。
见儿子的生意很不错,郭九江非常高兴,这才发现小伟有点闷闷不乐,他仔细想了想,不由得暗自叹气,小伟要做什么、怎么做,他从来没有问过,也没有管过,大伟要开店,他就买院子、收拾房子、给钱,各种援助,小伟心里肯定失落得很。
郭九江悄悄拿了两千块钱给小伟:“你哥那院子总共才花了一千三,我给你两千块,这样扯平了行不?爸爸不是不爱你,看你不高兴,爸爸心里也不舒服,可,你哥他不成器,爸爸没法放心呀,小伟,你就原谅爸爸吧。”
郭小伟却有些想不通,他拒绝道:“爸爸,这钱我不要,我有钱呢,你给我一万让去投资,我已经很内疚了。”
...
第129章 相亲
郭九江心情沉重:“小伟,爸爸辛辛苦苦挣钱,就是为了咱一家人好过,给你那些也没什么,当时卖树苗、弄大棚,你跑前跑后的,拿钱也是理所应当。现在,你已经在这个社会站稳了脚跟,有出息了,爸爸知道你不指望我给钱,你也是我的儿子,还是我最好的儿子,爸爸为你骄傲。
可是,你哥也是我的儿子,他过得苦,爸爸这心就放不下,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再不成器,那也不能撵出去不管了吧?”
郭小伟能说什么?
“小伟,你哥这商店开起来了,还挺红火,等他走出低谷,也过出了人样,爸爸就再也不管了,可好?”
爸爸不可能不管哥哥,小伟心里明镜一般,但他是个孝顺孩子,爸爸这样低三下四给他说好话,小伟心里很不舒服:“爸爸,这些我都懂,都是我点小心眼,你生气了,骂我几句都行,你别这样,你这样我难受。”
郭九江更觉得内疚,在街上转了转,买回一头奶羊:“小伟,我去你七叔家,看他们有个奶羊,颖颖说,喝奶多的孩子长个子,还聪明,你让倩倩每天喝一碗吧。”
小伟这回是真感动了,从这以后,郭九江不管怎么对大伟,他都没有不高兴——爸爸没有处处为他着想,那是他能干,若是什么时候爸爸大事小事盯着了,证明自己能力退化,自己就和哥哥大伟一样熊了。
郭九江总算是松了口气,却看到郭连弟一家,穿戴齐整,往火车站而去,这才猛然想起,郭连弟的大儿子回来了。
看到别人家风平浪静,郭九江十分羡慕,想想自己家,又忍不住叹气:“唉——”
是的,郭振先放假回来了,他在郭镇火车站下车,就看到爸爸妈妈和姐姐站在月台上张望,一个和他颇像的小伙儿看过来,脸上闪过惊喜:“哥哥——”
“振兴?!”没想到当年的豆芽菜,长这么高、这么壮。
“爸爸——妈妈——姐姐——”振先仔细看着爸爸妈妈,他们比在杨家圪崂的气色好多了,一点也没显老,姐姐更漂亮了,气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是个可亲可爱淳朴的山村姑娘,现在,比城里的女人还洋气,浑身上下,还有一股高贵典雅的气质。
进了在郭镇的家,振先的眼睛都不够使了,没想到家里的房子建得这么气派,高大敞亮,家具也一应俱全,客厅放着个电视机,居然是进口的,还带彩。
振先走的时候,家还在杨家圪崂,吃穿不缺,但也不怎么好,他没想到现在家里的日子竟然如此红火,新鲜蔬菜、肉、蛋、奶,应有尽有,爸爸妈妈姐姐都有呢子大衣、纯毛毛衣、牛皮鞋,弟弟有整套的学习参考书,崭新的运动服,外贸商店买来的运动鞋,听说一双好几百块钱。
姐姐还给他买了便装,振先换上觉得很不习惯,勉强穿了一天,第二天重新穿上了军装。
姐姐和妈妈去市场买年货,振先拉着爸爸问:“咱家真这么有钱吗?”
“是的,振先,去年分地都快收秋了,塑料大棚只种了一季,不仅收回投资,还分了八千块,今年满满一年,分了两回钱,一共三万多四万。”
振先眼睛瞪得老大,他以为家里就是人人称羡的“万元户”,没想到竟然一年就挣好几万。
郭连弟继续用骄傲的口气道:“你姐还另外有生意,挣了多少钱爸爸也不清楚,你九叔说,你姐至少有十万。”
振先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这么多?”
“是啊,振先,等你毕业,在军队待一段时间,就转业吧。”
振先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不不,我舍不得部队。”
郭连弟性子好,从来不勉强孩子,便改了口风:“你乐意哪里就哪里吧,振先,爸爸也没想到你姐那么能干,特别能干,没有她,就没有家里这一切。”
“姐姐以前也很能干,就是那时候没什么能干的。”
郭连弟深以为然。
一家人终于团聚,年节过得特别开心。
唯一不和谐的音符,就是颖颖相亲,数次失败。
头一个是九婶的弟妹介绍的,就在九叔家相亲。
男的是七七年高考进清华的大学生,毕业在省建筑设计院工作,个子不高长相也不行,但好歹有点才气吧?
冲着这个,家里人极力撮合。
颖颖本来就比较听话,再说,她也的确得解决个人问题了,便去了。
那家伙大概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漂亮又阔气的女孩,他即便清华毕业,专业上是一把好手,但刚刚工作了一年,还是穷小子一枚,他怕被颖颖小觑,坐下后便大谈功课,从高数到理论力学,最后发现颖颖英语几乎不会,言语间就满是单词,听得颖颖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非要把女孩压下去,他才会觉得有尊严吗?颖颖的脸沉了下来,那男子也觉察到了,一声告别也没说,起来就往外走,这样还不算,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离开家的时候,他还嘟囔了一句:“花瓶一个,我养不起!”
颖颖是花瓶吗?再说,要他养了吗?什么人这是!
这样的人颖颖也看不上,她在妈妈跟前吐槽:“没想到清华大学毕业的也有渣滓。”
桂枝很是难过,女儿聪颖明丽,乃是人中龙凤,老天为何要她承受这样的磋磨?那一刻,若不是有一丝理智尚存,她就要说出:“乖女儿,我们再也不相亲了,你能找到良人就嫁,找不到,就在咱家过活,爸爸妈妈绝不嫌弃你。”的话了。
颖颖相亲的第二个男人是张裁缝介绍的,上海人,听说是祖上是宁波著名的红帮裁缝,手艺一等一的棒,办裁缝班赚了很多钱。
这个男的个子不高,瘦瘦的,很白净,穿上女装都能归到美女一列。
颖颖之所以这么想,是他说话的时候,扭扭捏捏地掐个兰花指,细声细气语气低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