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不懂,我们体育老师不会训练,老是让人跑步,运球,可没意思了。”
“那好吧,没意思就从体育队里退出来。”
振兴十分委屈地看着颖颖:“不,我明天还要打比赛呢。”
“振兴希望姐姐去看不?”
振兴立刻高兴了:“希望,姐姐,我可厉害了。”
颖颖也给弟弟一个笑脸。
饭熟了,一盘西红柿炒辣椒,一盘红烧里脊肉,一盘青菜豆腐,一盘鸡蛋羹,还有一盆酸菜鸭汤。
颖颖最爱吃妈妈做的鸡蛋羹,把鸡蛋和水,按接近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放进深盘子里,上面盖盖,放进锅里蒸熟,然后放上酱油、醋、葱花油,妈妈最喜欢给里面烹上芝麻,只因为那是女儿的最爱。
家里只有四个人,四个菜一汤,每个盘子里份量都很足,颖颖还以为家里富裕,妈妈改性了,不像以前那么扣扣索索,等看了振兴吃饭的样子,她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振兴简直就是一个小饭桶,一大碗米饭,是颖颖碗里的三四倍之多,然后,颖颖和爸爸妈妈一共吃的菜,也没有他一个人多。
振兴风卷残云,把桌子上的盘子全都清扫了,这才满足地摸摸肚子。
颖颖看着他干瘦的脸:“你吃的都长哪儿了?”
“嘿嘿嘿,姐姐,我也怕你笑话我,前几次你回来,都没敢放开吃,今天实在太饿了。”
“吃了就吃了,咱家现在也不怕你吃穷了。”颖颖怕弟弟有什么病了,吃那么多,还不长肉。
大概能猜出女儿的想法,郭连弟为儿子辩解:“小伙子长个儿,都能吃的很,一个小伙子,一顿吃五六个人的饭是正常的。”
“难怪姐姐每次见你,都觉得你长高了。”颖颖也满是爱意地看着弟弟。
吃过饭,弟弟去上学,颖颖跟着爸爸去菜地。
郭镇现在是睿城中大棚菜最多的一个镇,出了村子,满眼都是塑料薄膜反射的白光,大棚里是忙碌的人影。
“九江还担心种的人多了,菜价下来,不好卖,没想到来了好多菜贩子,不但不愁卖,还方便了很多。”郭连弟给女儿感慨。
颖颖数了一下,光村子东边就不下几十个大棚。
“没想到秋天里又起了这么多大棚,这段时间我来得少,也没注意。”
“春季买咱菜秧的人家,一个季节就还了外债,多数都还有余钱,其余的人家都眼红了,幸好你当时多了个心眼,和木得木娃他们签了合同,王长贵那个大坏蛋,竟然还想把人拉他家呢。”
“呵呵,别看他比我多吃了几十年的饭,爸爸,王长贵耍不过我。”
郭连弟一点也不觉得女儿这是吹大话,还连连点头呢。
过了会儿,他又道:“木得木娃也是个好的,不是他们诉你九叔,我怎么知道?王长贵那么点儿地,又有两个儿子在家,根本不需要雇人,他看上的是木得木娃跟你学的本事。
木得说了,王长贵偷师成功,肯定过河拆桥,把他扔一边了,他可不傻。”
“嗯,嗯,没想到,这两个咱们还雇对了。”
郭连弟犹豫了一下,还是狠狠心给女儿说道:“王长贵也看出来育秧比种菜挣钱,又把二小子送到省里学习了,现在也在家捣鼓呢。”
颖颖却不以为意:“哦,爸爸,这是很正常的,若是人家儿子学好了,和咱叫板,咱也没办法,咱们两家竞争,最后受惠的是菜农,秧子又好又便宜。”
“那咱就没钱赚了。”
看到爸爸有些黯然,颖颖笑了一下:“谁走在前面,谁就有钱赚,像王长贵这样,看到咱们挣钱了,这才去学习,等他家做起来了,很多家也起来了,那时候育秧就不挣钱了,我们就不包地了,改做别的生意。”
“还能做什么呢?”
“呵呵,爸爸,边走边看呗,咱们先走一步,手里有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王长贵跟着咱后面跑,永远都是喝刷锅水的,我们肯定比他强。”
“哦!”郭连弟对女儿笑了一下,即便挣不来钱,他也坚信自己能让家里的日子过下去。
...
第120章 郭九江的弱点
到了菜地,颖颖非常意外地看到了郭大伟夫妇,她和这俩不熟,打过招呼,四下查看起来。
郭大伟老婆叫水莲,除了有些富态,长相倒也算漂亮,很白,皮肤水嫩嫩的,她手里拿着锄头锄草,常年不干农活,胳膊没劲,锄头在手里就不那么听话,颖颖看着锄头左歪一下,右斜一下,紧张极了,真怕她把西红柿苗儿锄掉了。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噗一声,她就把一个根部砍断了一半,气得颖颖立刻瞪圆了眼睛:“大伟哥,嫂子没干过农活,你就别勉强她了。”
郭大伟的脸涨得通红。
水莲气恨地瞪了颖颖一眼。
“嫂子,咱们家怎么也不缺你干活儿,这不雇了人吗?”看在郭九江的面子上,颖颖好声好气地道,“你看我也不干活,没人说的。”
没想到水莲眼睛瞪得更狠,但很快就收敛了,堆起笑容道:“颖颖,我这不开始学了嘛,很快就好了的。”
颖颖看着那苗西红柿心疼啊:“嫂子,你想做农活,先去麦子地里练习,那里锄坏了不值什么钱,这一苗西红柿值一块钱呢。”
水莲重重地把锄头往地上一撴:“颖颖,我知道你是咱两家的大功臣,可嫂子我也不是吃白饭的。”
“是,嫂子,你说得对,我听说了,你和大伟哥在城里,可给九叔挣面子了,好容易回家来,你就好好歇歇吧,我是村里长大的,不会干农活九叔九婶都能理解,更别说你,从小城里长的了。”
颖颖本来是好意,没想到越说水莲的脸色越难看,连最起码的笑容都没了。
郭连弟急得一个劲地暗示女儿回家,颖颖却不动窝,她不能让水莲再这样祸害了。
颖颖不走,就那样看着水莲,水莲拄着锄头低头站着,和颖颖别劲儿。
郭大伟实在没法装看不见了,讪笑了一下问颖颖:“咱家这一亩大棚,一年耗费也挺大的吧?”
颖颖点头:“是啊,大伟哥,化肥农药种子地膜,还有雇工,一年最少也要两万块呢,去年刚开始就更多。”
大伟咧咧嘴:“这么多?”
“是啊,大伟哥,想要多收入,就要多投资,九叔为了这块地,可真操碎了心。”
因为郭九江强势,郭连弟只管干活儿,这样两家人才能合作下去,不然,你想指挥我,我想指挥你,那不光吵架了?
说起来郭九江人真不错,从来没有因为谁干多干少有意见,颖颖真心为他点赞。
“颖颖,这种大棚菜赚钱吧?”
颖颖奇怪地看了一眼郭大伟,赚钱不赚钱他不知道吗?
郭大伟有些讪讪的:“我和你嫂子在城里工资很低,过得紧巴巴的,也想回来种大棚。”
“哦,好啊!”
“颖颖也觉得好?”
“大伟哥不觉得好吗?”
“颖颖,我爸最听你的,你给我爸说说,让我回来吧。”
颖颖摇头:“我只负责技术问题,别的九叔未必就听我的。”
“试试,颖颖,你不试怎么知道?”
颖颖看了看肥嘟嘟的水莲,又看着发了福,挺着小肚子的郭大伟:“大伟哥,种菜很辛苦的。”
无奈,郭大伟根本不信:“颖颖,我每次回家,爸爸妈妈不都在家闲着嘛。”
儿子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若没有非常紧要的事情,爸妈难道还在他们面前秀辛苦吗?何况还有那么可爱的孙子,九叔九婶恨不能不错眼地看着,怎么能到地里干活儿?
“我们分苗、移栽的时候,那是一天十二个小时蹲着,连吃饭都在地头进行的,一天下来,脖子、腰、胯、腿,哪儿哪儿都酸得不会动了。”
“一年也没几回那样的,不是还有雇人吗?”
郭大伟不撞南墙不回头。
“大伟哥,这片地是我和九叔承包的,你们想练手,另外换个地方,嫂子又锄断了两苗,我实在受不了了。”颖颖心疼地从地上捡起断苗,举到郭大伟面前:“就我来的这会儿,四苗,四块钱就不见了。”
“不是说一年能挣几万吗?四块钱算什么?”水莲白了颖颖一眼。
“嫂子一天能挣几个四块?”
水莲在城里也不过是临时工,站柜台一个月三十块,她的脸立刻就黑了。
一天只能挣一块钱的人,竟然对四块钱不以为意!
郭九江能耐,能挣钱给儿子贴补,他们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把钱不当回事儿。
“大伟哥,我说了,这地是我家和九叔合伙的,你们不是分家了吗?要种大棚,自己另辟一块地,不要拿我的东西练手。”
颖颖翻脸了,她没想到郭小伟勤快、聪明,这个郭大伟怎么又蠢又自私还自以为是?
郭大伟的脸也黑了下来:“哼!这地有我爸一半,就有我的份儿。”
“你去叫九叔过来,先商量好锄坏的苗儿怎么算吧,我和他的合同里,可没有这一项练手费。你们一个人半个小时坏了四苗,这样算的话,一人一小时八苗,一天八小时就是一百二十八苗,一个月就是三千八百四十块钱,你们不在乎这些小钱,我在乎,我赔不起。”
水莲气狠狠地把锄头掼在地上,又压着了两苗西红柿,颖颖心疼地蹲下去,一棵还有救,另一棵被砸掉了上面的尖儿。
颖颖狠狠瞪了郭大伟一眼:“你就作吧,再这样,我就退出,你家人爱怎样折腾怎样折腾去。”
颖颖拉着爸爸的胳膊,气呼呼地出了地头,回家了。
天黑的时候,郭九江提了一瓶城固特曲,一块猪头肉来找郭连弟,说是老兄弟坐一起喝几盅。
一瓶城固特曲才一块多钱,供销社还有洋河大曲呢,三块多,郭九江不是没钱的人,却舍不得喝。
这个世道,真正创造财富的人,因为深切感受到一分一厘得之不易,反而舍不得花钱,凡是能大大方方毫不心疼花钱的人,常常不是真正做事的,就算那个花钱大手大脚的是个创业者,那肯定也是利用关系和权利,空手套白狼的,而不是殚精竭虑、一颗汗水摔八瓣儿靠劳心劳力赚钱的。
...
第121章 大伟和小伟
郭九江其实是给颖颖道歉来的,几盅酒下肚,酒色遮住了颜面,或者他心中压抑太大,真的有些控制不住情绪,在郭连弟面前就掉了眼泪。
颖颖正在给弟弟辅导功课呢,被妈妈叫了过去。
“颖颖呀,九叔对不起你,九叔让颖颖受委屈了。”
“九叔,你这说的哪家话,九叔对颖颖和亲生的一般,颖颖没有受委屈。”
“颖颖,你就不要替大伟遮掩了,我已经听说了,是大伟两口子不好,********想挣大钱,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吃几碗干饭。”
颖颖没说话,她得听郭九江怎么处理这件事,能把儿子惯成这样子,这个当爹要负主要责任。
“颖颖,我给大伟说了,今后,再也不管他们两口子的事情,他们也不许插手我的事情,想种地?村北那块给他们,我秋天下了很多羊粪,来年正有劲儿,明年种早西瓜很不错,大棚我来建,苗儿我来出,化肥也是我买,别的我一概不管,收成好坏,我不管。”
什么都给了,赔死也没后顾之忧,颖颖暗想:这样的地自己怎么就没碰上呢?
难怪郭大伟夫妻俩能作,郭九江这个当爹惯的。
郭九江给颖颖的感觉,简直快成了完人了,有脑子能吃苦,既不骄又不躁的,原来短板在这里。
郭连弟是个老好人,什么也没说,颖颖也不说话。
郭九江大概也觉得自己过分,叹了口气道:“可他们俩什么都没有,怎么弄?”
颖颖笑:“还是九叔你有本事。我要是有你这样的爸爸,那就躺着吃了,还工作什么呀?大伟’哥真不错,竟然还想奋斗一把。”她摇摇头表示不可理解。
郭九江听出颖颖讽刺的意思了,老脸一红,嘴巴张了张,最后叹口气。
“九叔,我给你提个小意见,你怎么不那么对小伟呢?都是儿子啊,小伟大夏天在工地砌砖,晒得脸上都起皮了,好可怜哦!”
郭九江被口水呛住了,剧烈地咳嗽起来,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他看了看郭连弟:“七哥,你对振兴和振先,能不能一碗水端平呢?”
这下轮郭连弟咳嗽了,两人最后苦笑无言。
“九江,你说得对,我对振先还能要求一二,对振兴,的确有些娇惯了,若不是颖颖帮我看着,这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样呢,老兄弟我知道错了,我这就改。”
郭九江长长叹口气:“振兴还小,还能矫正过来,大伟?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他下不去决心啊!
郭九江最后还是喝醉了,整个人都失控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原来他在大伟前面还有一个闺女,十分的漂亮乖巧,养到了两岁得了肺炎,病死了,两口子伤心异常,九婶差点疯了,幸好没多久怀了大伟,才让九婶缓了过来,那时大伟的爷爷还在,终于看到了长孙,老头更是娇宠。
大伟七岁小伟才出生,他已经养成了很多坏毛病,吃穿玩,要什么就得有什么,有了弟弟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毛病更加严重,所有的东西都是他先挑过才能给小伟,喜欢吃的就霸占在自己怀里,他吃得打饱嗝儿,给小伟吃还得看心情,小伟小时候,就像哥哥的小奴仆,一天的日子好不好过,得看哥哥的脸色。
郭九江和九婶明知道儿子这样做不对,偏偏舍不得看见他哭,他俩无数次下决心:下回一定要公平,直至小伟长大,还成了亲,他俩也没做到。
大伟这些年,不光是自己独占,连老婆水莲都被养刁了,弟妹倩倩进门,她事事都要压一头。
过年时,倩倩穿了一条十八块钱的半毛哔叽裤子,倩倩娘家日子也不错,这是新娘子的嫁妆,那裤子非常提人,裤缝笔挺,显得人又瘦又高,身材玲珑。
水莲看见了,撅嘴吊脸抹眼泪,九婶就悄悄给了她二十块钱,水莲又添了几块,买了一条全毛的哔叽裤子,她穿就穿了,偏偏还要在倩倩跟前得瑟。
倩倩看着柔柔的,脾气挺执拗,见公公婆婆这么偏心,就不想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她没办法得宠,也就不要这份宠爱了,惹不起躲得起吧?
九婶劝倩倩,他们两口子在家吃喝,挣的钱自己花,这样的好事,为何不愿意呢?
倩倩说,穷富不算什么,她也有一双手,不信就过不好日子,她不能稀罕老辈人的钱。
这是赌上气了。
小伟虽然一直很听话,可从小看多了爸爸妈妈的偏心,也不是没有意见,媳妇和爸爸妈妈置气,他一言不发。
郭九江夫妇对倩倩也不错,见她这样闹,颇为伤心,便分了家。
大伟小伟夫妇四人,虽然户口在农村,郭九江却都帮着在城里找了临时工。虽然在县建筑队比跟了杨森清闲,但后者有前途,小伟毅然辞了那份临时工。
杨森很欣赏小伟,他承包的工地多了,管不过来,便继续让小伟做副手,夏天高峰期的时候,小伟一个月工资加奖金,能挣二三百块钱。
那也是小伟该得的,为了赶工期,他夜以继日的加班苦干。
小伟领头那么干,他带的那些工人就得紧跟着,何况大家知道,干的多挣钱多,也喜欢小伟这样有能力的领导。杨森对小伟特别满意。
小伟也在郭镇建了好几个大棚,倩倩心疼丈夫,下班了少不了会做点好吃的,骑着车子送过去,建筑队的人没人不羡慕他们的,都夸小伟的媳妇漂亮又贤惠,小伟听了,心里甜如蜜。
入冬,小伟清闲了些,便和媳妇到城里,给她买了那件大红的呢子大衣,花了八十块钱。
倩倩人白,又年轻,穿大红衣服别提多耀眼了,前几天水莲回家看见了,也想要一件。
她和大伟一个月总共挣不过七十块钱,就算有郭九江贴补,也是月月光,哪里有钱买这个?
水莲故意在九婶面前,艳羡倩倩的衣服,以前九婶儿会立刻掏腰包,可这回,她却跟没听见似得。
...
第122章 闹腾
不是九婶不想给水莲买,而是九婶有顾虑,只因为过年时给了水莲二十块钱,她不得不把家都分了。若是再给水莲钱,谁知道还会出现什么事情?
水莲两口子挣多少钱,小伟和倩倩清清楚楚,她每穿一件好衣服,那俩都知道是谁掏的钱。
水莲穿了也就穿了,小伟和倩倩也不是那么眼窝浅的,可水莲不应该在倩倩面前说些有的没的,倩倩本来就觉得吃亏了,若是还被奚落了,欺辱了,她会怎么做呢?
郭九江夫妇发现自从有了两个儿媳妇,考虑的问题一下子就多起来,而且,以前极简单的一件事,也变得非常复杂。
自打倩倩进门,水莲就一直稳稳压着她,吃的用的,什么都比倩倩好,而且,水莲还有个十分可爱乖巧的儿子,倩倩结婚快两年,肚子还没有任何动静,水莲只要有机会,便拿儿子说事儿,倩倩不得不咬牙忍着。
倩倩人也挺狠,尤其是能对自己狠,明明可以回家蹭饭,又舒服又好吃,还能减少花费,但她一顿也没有,只有大伟夫妇放假,全家团聚,九婶让人捎话她才回来,而且从不白吃,必然带着礼物,还有,她每次都和九婶一起做饭,从不坐等吃现成的。
九婶凭良心说,倩倩和水莲相比,那是好到天上去了。
可好到天上去的人,却不被她们夫妇垂怜,那个不好的,却理直气壮伸手要,什么都要,不给就不高兴。
水莲见婆婆不给钱,心里特别恼火,就在这时,九婶给孙子小宝买了一包芝麻糖片,就是麦芽糖和芝麻压出的薄片,又香又甜,很好吃。
大伟夫妇都自私,吃东西只顾自己,就是郭九江夫妇给孙子买的,他们也要分一多半儿去,小宝习惯这样,有了吃的,反而不忘和爸妈分享。
当着九婶的面儿,小宝举着糖片,往水莲的嘴巴里塞。
以往,水莲都会笑吟吟用双唇叼了糖片,吃进自己肚子里,这天她气儿不顺,有意让九婶难堪,一巴掌把糖片拍掉在地上。
小宝才三岁,还不懂事儿,见自己被妈妈嫌弃,委屈地张嘴哭起来。
九婶心里难过,跑过去抱小宝,水莲却抢先一步把儿子抱走了,她进了房子,把门关上,也不知道怎么折磨孩子,小宝哭得哇哇的。
九婶敲门,求水莲别这样对孩子,水莲还来劲了,狠打了几下,小宝很乖巧,特别招人喜欢,还没人这么狠打他呢,小孩子真的好委屈,哭得都没气儿了。
水莲狠呐,她这是要九婶长记性,今后,不要违逆了她的心意。
小宝是九婶的命根子,他的哭声,就像刀子一般剜着九婶的心,但九婶是个明理的人,知道这回不能掏钱,不然,二儿子夫妇就和她们老两口彻底离心了,而且,若是真那样了,外人还都同情小伟夫妇,说到底,是他们做老的不公道。
明白是明白,九婶还是心疼孙子,小宝的哭声,就像刀子剜着她的心。郭九江回来了,看到就是这样一幕,孙子在屋里哭,老婆在院子里哭。
若是小伟没有恰好也回来了,郭九江说不定就会掏钱,把事情给抹过去。
经过一年辛苦劳动,小伟的脸晒得又黑又粗,眼神却变得犀利又敏锐,他看向父亲的时候,连郭九江都忍不住感到有压力。
水莲隔着窗户,看到公公回来,竟然也没有任何表示,更是怒火熊熊,虽然郭九江对她极好,从没有给过脸色,但他的身上,有股自然而然的威势,水莲不敢再折磨小宝。
郭九江让把小宝抱出来,水莲乖乖照做了。
九婶的情绪安宁下来,一家人好容易团聚一次,她在厨房做了一大桌好菜,倩倩一如既往,跟婆婆在厨房忙进忙出,水莲也一如既往,在屋里不闻不问。
这还罢了,饭做好了,她借口自己不舒服,不吃。
水莲不吃饭,还把大伟也拦住不让吃。
大伟也不是那么爱老婆,他已经觉察到了家中的变化,在他眼里,爸爸的就是他的,可现在,显然小伟得分去一半儿,这让他很不舒服,他想逼着爸爸做出选择,不顺着他,他就让他们难受。
大伟最让郭九江夫妇难过的一招,就是自虐,他不仅不吃饭,第二天还不上班,在家闹着要回来种大棚菜,把郭九江气得没脾气。
大伟夫妇在家作够了,又跑到地里作,碰上了颖颖,被颖颖好一通训斥,灰溜溜回了家,居然还有脸给郭九江告状——以前,郭九江就看不得儿子受了委屈,即便明知儿子不对,也要想办法给他撑腰。
这一回面对颖颖,郭九江怎么敢无理取闹?而且,郭九江还害怕颖颖生气了呢——若是没有郭颖颖,他一年能挣一千块都能乐得晚上睡不着了,还想成为万元户?做梦呢。
虽然人也不能光为了钱而活,可颖颖占理,对他郭九江又是那样的尊重,郭九江无论如何也不能为了大伟,和颖颖胡搅蛮缠。
郭大伟见自己一番诉说,老爸非但没有去找颖颖算账,竟然还把他教育了一通,又是伤心又是焦躁,关着房门闹脾气,晚饭都不肯吃,水莲也十分没眼色,不劝阻着,还火上浇油,跟着闹腾。
郭九江真的好伤心,大伟这都三十了,竟然还这么不懂事。
都说养儿防老,可郭大伟这样的儿子,能指望他养老吗?他现在非但没有一丝孝敬老人的心思,还尽给爸爸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