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同学眼睛都转过来看着颖颖,颖颖却垂着眼皮,冷静地收拾桌上的书本。
蒋心怡和沈景云都考上了省农学院的大专班,她有些同情地悄悄握了一下颖颖的手。
颖颖对她笑了一下:“只有老母鸡扑棱翅膀占窝呢,真正的雄鹰,眼里只有是宽广的天空!”
吴艳艳一撇嘴:“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
“我早就吃过了。”颖颖不客气地撂下一句,“我是学的是果栽,机关大院能长几棵树?在那里只会徒耗青春,我才不会做出那么没出息的选择。”
说完,颖颖背着书包就走了,她还要在学校图书馆查资料呢。
吴艳艳说不过颖颖,气得跺脚,刘涛低声嘀咕了一句:“苗圃让她也去不了,看她还得瑟不?”
吴艳艳眼睛一亮,抿嘴笑了。
终于毕业了,颖颖收拾了东西,打包好了,便去苗圃报到。
她本就是卖树苗才有了眼下的身价,对苗圃有特殊的感情,才不是吴艳艳说的那样在强装笑颜。
颖颖听说苗圃那里交通不好,得步行十多里路,第一次去的时候,特意换了双轻便舒适的旅游鞋,这还是振先在上海的外贸商店给她买的。
苗圃以前有很多知青,生活区和办公在一个大院子里,院子很大,可惜知青都走了,留下一大溜空房子。
颖颖找到场长办公室,递上派遣证,张场长接过来看了一眼,又从老花镜上面看了一眼颖颖,不客气地把派遣证推了过来:“接到行署领导的电话,说你作风有问题,暂停分配,等待调查。”
...
第102章 打听
“?”颖颖跟没听懂一样愣住了。
张场长很不高兴地摘下老花镜,瞪着颖颖:“你站我这里也没用,领导有指示,我就得执行。”
“请问是哪位领导的指示?我昨天还在学校呢,为何没有听到任何处理我的消息?”
张场长沉下脸儿:“你问我,我问谁去?”说完,他站起来,出了办公室,不搭理颖颖了。
这是有人和自己过不去,故意整她呢,颖颖提着行李,调头就走,冤有头债有主,她和张场长较劲没有任何作用,也没有任何意义。
颖颖回到学校,把派遣证交了回去,校办的梁老师万分诧异:“没有接到你被调查的通知呀?”
颖颖能说什么?”
梁老师打电话给苗圃,那边坚持说领导说的,被追问不过,透露了一点消息:“行署的王专员知道吗?”
听到专员二字,颖颖的气儿就不打一处来,那个姜水仙,不是因为有个亲戚在行署当专员的吗?就是那个专员的老婆,帮她和杨磊牵线搭桥,硬生生拆了颖颖的婚事。
颖颖又回到女生宿舍去住。
自从王桂香出事,宿舍大门派了个大妈守门,颖颖平时都叫她秦阿姨。
秦阿姨听说颖颖的事情,很是同情,过了两天,悄悄告诉颖颖:“你们果栽班有个女生,她姑妈是行署专员的老婆。”
联想到刘涛顶了自己的名额,颖颖总算是摸到了一点事情的脉络——又是吴艳艳搞鬼!
在教学楼前坐了半上午,颖颖把事情想了又想,这才去吴老师家,借了她的自行车,骑着去找赵曙光。
行署大院的人家,几乎都买的是赵曙光家做的沙发,颖颖想,他对那里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
没想到赵曙光对行署大院的了解,比颖颖想象的多多了。
“行署一共三个专员,你说的情况,大概是王副专员,农校、苗圃都归他管,若是别的专员,不会把手伸到他的地界。”
“关于王副专员,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
“好!”赵曙光知无不言,一边回想一边说了起来。
“王副专员的老妈瘫痪在床八年,除了雇了个保姆,常年还有年轻女孩在家帮忙做家务,嗯,以前是个姓姜的,管王副专员的老婆喊阿姨。”
颖颖立刻便联想到了姜水仙:“是不是一个个子瘦高,皮肤白白的女的?小眼睛眯缝着,有点呲牙,嘴巴侧边有个痣。”
“你怎么认识?王副专员妈妈刚病了的时候,很能闹,得有人日夜看守着,姜家两姐妹都在,后来姐姐嫁了,你说的这个女的,在这里干了好些年,前年还是大前年走了,嫁人了。”
颖颖气恨地咬咬唇,原来姜水仙就是这样和行署专员成了亲戚的,王副专员的老婆,当姜家姐妹是保姆,最后用手中的权利,为她们安置工作,甚至连婚姻都帮上,用国家的资源为自己买单。
姜水仙的行署亲戚,大官儿亲戚,就是这么“干”出来的,难怪她结婚之后,对杨森帮助很小。
颖颖示意赵曙光继续说下去:“那个小姜结婚后,换了一个姓任的女人,哦,上个月,我还看到吴艳艳了,王副专员的老婆,就姓吴,吴艳艳把她叫姑姑。”
说到这里,赵曙光停了下来:“是不是吴艳艳坏了你的事情?”
“很有可能,苗圃的场长说,行署领导打的电话,不许接收我,我还得想办法核实一下,是不是这个王副专员。”
“我来帮你打听吧,我在行署大院有几个同学。”
颖颖不想给赵曙光造成太大的困扰,便说了一句:“你方便的话,就问一声,不要太刻意,你家现在事儿也挺多的,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赵曙光笑了一下:“没有你说的那么麻烦,我现在有老丈人罩着,生意亨通达三江。”
“那就好,先谢谢了。”
看到颖颖留下一大兜蔬菜,赵曙光变了脸:“你来就来了,带这些做什么?”
“赵曙光,我家就是种菜的,若是不带些过来,你让我怎么见老同学?我是那种抠门的人吗?”
“你家种菜,就不值钱了?”他瞪着颖颖,颖颖也回瞪着他。
赵曙光忽然嘿嘿笑了几声:“你厉害,我甘拜下风。”说着,拿起蔬菜看了看,“真好,真新鲜,今晚,我让妈妈加菜,你来不来?”
“谢啦,我还有事要忙,再见!”
“再见!”
颖颖看时间还来得及,便去了杨森的工地,让他帮忙打听王专员此人,他有战友在行署工作。
因为姜水仙的原因,杨森对王专员也不是一无所知,当即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颖颖。
王专员是解放前在石睿山打过游击,是老抗日,完小毕业,就是小学文化,这在那一代人中已经是高学历了,****前是沁水的********,****初期受到过冲击,后来不知怎么,受到造反派青睐,十年时间,升到了行署专员。
七九年八零年,文学作品很多是伤痕文学,其中很多是老干部被迫害的故事,颖颖随意问了一句:“这个王专员,是不是出卖了哪个老革命,换来自己好日子的?”
杨森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
颖颖更诧异:“难不成是真的?”
杨森摇头:“真不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听战友说的,原来行署专员李绿城,就是被他写材料揭发有敌特嫌疑,含恨自杀的。”
“李绿城?不是前一阵开追悼大会平反的那个老干部?”
“是的,所以这段时间,很多人背后悄悄议论王专员呢。”
“那他还这么猖狂,到处伸手?”
“王专员说他问心无愧,李绿城的确被捕过,在被敌人押解的路上,幸遇游击队救了回来。”
“这就怀疑人家叛变,是敌特?”
“嗯,****初期,不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吗?”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那是红卫兵年轻不懂事,瞎叫唤的,他多大了,也跟着胡闹?
...
第103章 舆论
杨森叹口气:“唉,王副专员不这么胡说八道,还能怎地?”
“死不悔改,他才是特务汉奸叛徒呢,这样的人怎么没有被揪出来呢?”颖颖气恨地说。
“谁知道怎么回事。”杨森嘀咕了一句,问颖颖,“你打算怎么办?”
不等颖颖回答,他就小心翼翼地接了一句:“要不,你就不去上班了,我现在一个月都能赚两三千。”他没敢往下说,反正就是那意思,他养得起她,还能让她过得体体面面舒舒服服。
“上不上班还在其次,我得先出了这口气。”颖颖似乎没有听出杨森话里的意思。
杨森有些失落,没想到颖颖下一句更让他伤心,“杨森,在我眼里,你和振先没区别。”
杨森难过地低下头:“我知道,我也把你当亲人,你有什么难处,别忘了告诉我。你,要怎么对付这个姓王的?”
“我先得打听打听情况,我来找你,就是想要知道多些那个王副专员的事情。”
“行,我在城里工作的几个战友,成天喊我去坐坐,我都推了,今晚,我就去找他们。”
颖颖告别杨森,回到学校,把吴老师的自行车还了,第二天,听了杨森打听到的消息,她便有了主意。
颖颖换了一件普通白的确良衬衫,一条蓝的确良裤子,买了个三轮车,在行署附近的菜市场交钱租上摊位,从空间拿出些蔬菜来,生意就算是开张了。
颖颖的菜也算是市场上的稀有品种,而且新鲜、价格不贵、品种还多,很快就吸引了地委大院里的一群奶奶大妈,颖颖并不为了赚钱,那些大妈想沾点便宜也由她,很快就和几个爱说话的熟悉起来。
“这姑娘,看你打扮,不像个农村人。”一个胖胖的奶奶和颖颖拉话。
“嗯,我是农校毕业的。”
胖奶奶很惊讶:“咦?那怎么不去上班?”
这句话勾起了颖颖满腹委屈,她忍不住眼圈一红:“有个领导,给单位打电话说我不好,我,虽然退过婚,那也是男方攀了高枝,不是我的错,后来我都没谈过对象,他却说我,呜呜,说我作风不好,那单位不肯接收我,呜呜——”
“哎,别哭,别哭,谁这么缺德呀,说人家姑娘这坏话…”胖奶奶忽然意识到不对,说不定那领导自己惹不起,她匆匆付了钱,提着菜走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和颖颖闲聊,探听她秘密的人也有十多个了,地委大院都传遍了,有个领导吃错药,硬生生卡了一个大学生,不给人家分配工作。
“是谁呀?”
“你说到底为什么要卡人家?一个农村姑娘,读书多不容易?”
“就是,学校都没说人家有问题,他怎么知道?”
“说不定看人家漂亮,有那个心思。”
“有可能!”
有好事的专门过来问颖颖:“姑娘,你分在哪个单位呀?”
“苗圃。”
“知道谁打的电话吗?”
“不知道,苗圃的场长说,是行署的领导。”
“行署的领导?你认识行署的领导吗?”
“我怎么认识呀?我是农村长大的,都没进过地委大院的门儿。”
“你是不是得罪谁了?”
“我不知道,本来,科协点名要我,却被人顶了,顶了就顶了,我去苗圃也没意见,可是,呜呜——”
“为什么科协点名要你?”
“科协要推广温室大棚技术,我家就建了一个大棚,我也帮爸爸妈妈干活儿,对这块技术比较熟悉,过年的时候,科协不是在郭镇办了个技术学习班吗?就拿我家的温室大棚做现场教学基地的,那时我就帮着北京来的专家工作,大概科协的老同志觉得我做熟了,实习时,点名要我去他们单位,还说,要我毕业就去他们那里,谁知分配时,换了人了。”
颖颖的哭诉,也很快传遍了地委大院,那里有大干部的家属,也有普通小干部的,小干部家属住在筒子楼里,就是学生宿舍一般的那种楼房,一条走道,一连串的人家,大家常常一边做饭一边聊天,闲话传得非常快,而且,这些人多少知道些大干部们的事情,闲聊完了,还喜欢揣测一二。
没几天,有人看到科协的常主任找到地区行署办公室,脸红脖子粗的,非要退掉今年分去的学生,说什么心地不纯,业务不精,只会耍嘴,没有实干精神,等等。
有人立刻就联想到那个可怜的卖菜女子:“科协领导想要那个女娃去他们单位,没有达到目的,这是跑到行署泄愤来了?”
“不想活了,在行署耍脾气?”
“科协那伙老头,哪个不又倔又硬的?他们有本事,和中央能搭上话,怕谁来着?”
听者表示反对:“科协哪有那么厉害?”
“是那个常老头挺厉害。”
另一个人解释:“常主任当然敢耍横,他在五七干校改造时,和********住一个窝棚,前一阵省委郑书记来咱们这里考察,就是常主任陪着的。”
“难怪常主任说,有人趁他不在,做手脚换人了。”
可是常主任在行署走了一圈,也没能如愿,筒子楼里的人,立刻推测出掉包的领导职位肯定很高。
“肯定是王副专员,他分管农林。”
“也是,别的领导也不会为这点小事,把手伸到他的地界,徒惹人非议。”
“大概就是王副专员,他和郑书记不是一派的,而且,郑书记退二线了,他不怕常主任。”…
流言蜚语,传了很多版本,其中自然也有说颖颖不好的,但多数对她都很同情,而且,矛头也都对准了王副专员。
这几天,王副专员饭后散步,总觉得背后有人指指戳戳。
因为李绿城的事儿,他前一阵没少被人议论,三四个月都没敢在外面走动,好容易把舆论压下去,怎么又有人背后说自己坏话了?
王副专员很清楚舆论的力量,众口铄金啊,不能不防,第二天,他把秘书叫来:“去调查一下,是不是有人造谣中伤我?”
...
第104章 挑起争端
秘书小卫脸上有些不正常,他想给领导汇报,却又怕惹事上身,这会儿见躲不过,一脸的紧张神色。
王副专员一看就火了:“到底是什么事?”
“很小的一件事。”小卫讪讪地低声道出颖颖的事情。
“我哪有掉包,不许人家分配?去查一查,谁在造我的谣。”
小卫嗫嚅着:“王专员,是阿姨让我打的电话。”
“啊?”王副专员大吃一惊,“还真有此事?”
小卫不敢说话。
“到底这个女学生有没有作风问题?”
“学校说没有实据,是她同学说她和老师关系暧’昧。”
“胡闹!无凭无据,你也不给我汇报一句,就给下面打电话?你是不是看我没有倒台!”
小卫吓得瑟缩了一下:“王副专员,农校校风很不好,今年还有一个女生怀孕了,那样大的事情都压住不报,郭颖颖的事情他们肯定也会极力隐瞒。”
王副专员气得拍桌子:“还有学生怀孕?你知道了为何不告诉我?”
“前几个月,那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副专员不好再训小卫,只得摆摆手:“把校长姜明给我叫来,怎么管理学校的?”
小卫出去摇了电话,一个多小时后,姜明骑着自行车,一脸是汗地到了行署,他洗过脸,稍稍消了汗,这才进了领导办公室。
王副专员就像训一个小学生,说话很不客气:“听说,你们学校有个女学生怀孕了?”
姜明的脸上立刻又汗涔涔的,高瘦的身材,本来就有些佝偻,弯得跟个黄瓜似得,这会儿更是紧张,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是!”
“怎么回事?”
“是我疏忽,工作没做好!”姜明擦了一把汗。
“事情怎么处理的?”
“调林场了,两人都去了。”
王副专员大怒,拍着桌子道:“这样的人为何不开除?他们就是革命队伍中的败类,一颗老鼠屎,会坏了一锅汤的。”
姜明嗫嚅着低声说了一句:“他是王行辉的儿子。”
王专员的脸皮抽搐了一下,强词夺理地道了一句:“这样的大事,怎么没有给我汇报?”
见王副专员不再要求开除王步,姜明暗暗松口气。
王行辉何许人?为何让王副专员这样忌惮?
王行辉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他是李绿城的秘书,李绿城想办一所农业学校,跑前跑后的便是王行辉,这也是农校领导觉得王行辉是学校创建人之一的原因。
若是没有王立峰王副专员的诬告,李绿城就不会自杀,王行辉不顾性命地为李绿城喊冤,被红卫兵打死,妻子也含恨自杀。不然,王步有爸爸妈妈好好教育,说不定就不会是个性格扭曲的人,不会那么迷恋神经病一般的王桂香…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发生了,罪魁祸首,便是这个副专员王立峰。
王副专员的面子一时下不来,姜明又是个只知道教学,不懂人情世故的书呆子,低着头一个劲地检讨:“都是我工作没做好,请求领导处分!”
姜明为了把农校建好,呕心沥血,王立峰若是把人处分了,谁都替姜明抱屈,王立峰肯定又会背后被人指脊背地议论。
王副专员简直能憋死,只好换了话题:“你们学校那个郭颖颖,到底是不是有作风问题?”
姜明摇头:“没有,没有,学校保卫科以前调查过,还调查好几次呢,大概是那个女生长得好,又不合群,有人看她不顺眼。”
调查过好几次都没问题,现在若是硬说人家有问题,那岂不是污蔑?
王副专员又是一肚子气。
“为何科协点名要她?”
“这女生家里种大棚菜了,我们学校没有开设这方面的专业,她为了家庭,自己查资料,去试验田,还上了科协的培训班,大概那时就帮着常主任他们工作,毕业实习时,常主任就点名要她给北京来的武教授做助手,听说表现很好,武教授很欣赏。”
“什么?给武教授做助手?”武教授可是农业部派来的,他虽然不是官员,可身边一群官员,甚至能影响中央关于农业政策的制定。
王副专员气得要死,他家那个死婆娘,这回又给他捅了一个大娄子,他这个行署副专员,在石睿山,官儿是很大,可到北京,那就是给人提鞋的材料,上面一句话,他头上的帽子说没就没了。
本来今年他这条船就风雨飘摇,十分艰难,现在居然还在这样的小事上栽跟头,王副专员打发走了姜明,不等下班,就往家走去。
王副专员刚走进家属区,就看到老婆的外甥女任小云一脸汗水地跑过来:“什么事这么慌张?”王副专员非常不高兴,老婆家侄女外甥女特别多,来来回回的转,他都没法当她们是亲戚。
小任猛地刹住脚步,眼光躲闪,欲言又止。
“到底什么事,快说!”王副专员很看不惯小任,做什么都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难道他家的事情,是那么见不得人的吗?
“王专员,出大事了,阿姨在外面和人吵起来了。”
“谁敢!”王副专员说完,才觉得不对劲,看小任的样子,肯定是有的。他压下怒意,继续追问道,“怎么回事?在哪儿?”
“就在旁边巷子里的菜市场,那个卖菜的女人好凶。”
“走,看看去!”王副专员也是气糊涂了,平时,他都是让秘书去处理的。
和王副专员老婆吵架的,就是颖颖,在这里摆了一个多月的摊儿,她打听了很多王副专员家里的消息,再加上赵曙光和杨森帮忙,颖颖把王副专员和她老婆的事情,也算掌握得差不多了。
颖颖认出了王副专员家的帮闲小任,便不卖菜给她,尤其是这个月,她拿出了空间的草莓,鲜红欲滴,口味酸甜,价格便宜,每次都被哄抢一空。
王副专员的老婆吴三凤很馋,听人说起草莓,便让小任去买,但小任怎么也买不到。
——大群人围着抢购,颖颖故意不接她的钱,也不搭理她,小任总不能硬抢吧?
...
第105章 对峙
被吴三凤骂哭了好几回,小任也学乖了,这天大清早,她就在菜市场等着,颖颖九点多才姗姗来迟,她第一个冲上去买草莓。
没有第二个顾客,颖颖想装都没法装,再说,她也打算要撕破脸了,便面无表情地道:“走吧,我不卖给你。”
“为什么?我那里惹你了?”小任大怒。
“你没惹我,你的主家惹我了,你走开。”
“你,你知道我主家是谁吗?你敢不卖?”
“我就不卖给你,走开,不要耽误我做生意!”
“你——等着,我告诉吴阿姨去,今天,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狗仗人势说的便是这种货色。
小任走了,旁边卖菜的好心好意地劝颖颖:“她能让你在这里混不下去。”
“我也不打算在这里混了。”
一句话把旁边摆摊的都说得闭了嘴。
吴三凤很快就气势汹汹地过来了,她不相信小任的话,那些菜贩子,巴结她还巴结不上,竟然会不卖东西给她?
小任被训得直哭,指天画地地发了毒誓,吴三凤这才决定亲自来看看。
吴三凤很白,矮矮胖胖,穿个白绸衫月白宽腿涤纶裤子,远看着就像一个大面团,她走得一脸通红的来到颖颖的摊位前,十分威严地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