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云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很不高兴地为自己辩解道:“可是,任谁作为一个男人,听到那样的说辞,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吧?”
“如果做不到无动于衷,还是放手,不要找郭颖颖这样的女子了,除非…”
“除非怎样?”
“除非把她关进笼子里,像养一只金丝雀一般,这样,男人才会有安全感。”
沈景云想了想:“俞老师,你是说,不让郭颖颖做生意?”
“她也不用出去工作,在家里,守着丈夫孩子,做一辈子没见识的家庭主妇。”
沈景云想了想,摇摇头:“那怎么行?一个人工作挣钱太少了,不够生活。”
俞老师叹息了一声:“这就是我们男人的自私,还想让女子能干,为自己分担经济负担,还想让自己觉得安全,又想拥有女人的美丽,什么好的我们都想拥有,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义务。”
“俞老师是说,我挣不来钱,养不起颖颖,就不该追求她吗?可颖颖总得嫁人吧?有几个男人,能把她供起来,不用上班工作呢?”
俞老师摇头:“我不是说,娶颖颖的男人,一定要那么大的财力,能把她供养起来,郭颖颖是个能干的姑娘,逼着她做一个家庭妇女,她也未必会愿意。”
“这不就是了,她还是得工作,还是得嫁人,我,我,也不是那么差的呀。”
俞和光叹口气:“景云,我没有说你差,只是,你有没想过自己最近的行为妥当不?”
“怎么了?”沈景云很不高兴地辩驳道,“换做别的男人,听了那些话,也没法淡定的。”
俞和光再次叹气:“景云,你想过没有?你看着颖颖美丽,别人会看着丑吗?你想拥有她,别人就不想吗?即便你俩成立了家庭,还有人起了怀心思呢?他刻意制造些谣言,你听了,会不会疑神疑鬼?会不会跟踪?打听?窥视?责问?
做妻子的,行的端立的正,却还得承受那些风言风语,心里该多么难过,可是回到家里,她非但不能得到慰藉,还得接受丈夫的拷问、责难,她何错之有?她如何承担?唉,自古红颜多薄命,女人苦难的命运,都是我们男人太自私太过分造成的啊。”
沈景云羞得无地自容,俞老师的话针针见血,直指他灵魂深处的龌龊卑鄙,他觉得自己被放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剥光了衣服,剥去外面的皮肉,露出他最本质的丑陋无能…
即便是最尊重的老师,被这样指责,沈景云也有些愠怒,只是不敢反抗,用疑问,表达自己的情绪:“俞老师,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说,该怎么办?”
俞和光郑重地道:“信她、敬她、爱她、护她。”
沈景云咬着牙沉默着,以前,有刘涛挡着,他自忖不是对手,那份心思强压着,不知忍地多么痛苦,但他也忍了,朋友妻不可欺,但现在刘涛另有所爱,他觉得,郭颖颖就该是自己的,放眼果栽班,还有谁比他优秀呢?就是整个农校,他也算是优秀一列的吧?
就是刘涛,沈景云也不服气,只是他怕了刘涛的狠辣而已。
可了,若是用俞老师的标准来衡量,他还差得太远了。
...
第68章 不甘心
俞和光也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很难,尤其是沈景云这样,不爱说话却却很执拗的,但他依然耐心地和他谈心,毕竟,他所知道的沈景云,还是个善良、上进的大好青年。
“景云,婚姻,工作、生活,我们谁不想拥有最美好的?可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我们都能拥有的。”
沈景云不服气地道:“难道,眼看着美好,任由它从身边错过,不去争取一把,谁又能做到?”
俞和光点头:“是的,美好的东西摆在眼前,是个人都会动心。但我们要懂得取舍,只拿有把握的,尽力追求自己能够把握的,至于人生中最美好的景色,我们欣赏,我们感悟,但若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还是放开手,让她随风去吧,她有她的归宿,我们有我们的日子,各不相干。”
“不,俞老师,我不甘心,我心里很痛,难以割舍,自打元旦那日在你这里和郭颖颖在一起玩耍,我的头脑里,便时时刻刻想着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想,见过郭颖颖的男子,很少没有不欣赏不心动的,心动就去追求也合乎人情。但你想两人在一起合适不?若是不合适,那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不然,今后的日子一团糟,你娶了个最好的女人,却没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沈景云不想听这些,凭什么他就不能追求郭颖颖?但他性格乖顺,并没有反抗,而是辩解道:“我真的很难过,不想失去郭颖颖。”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感情之事,亦然,但我们没有任性的资格。”
沈景云没想到俞老师还是劝他放手,心已经全乱了,他想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呢?
“俞老师,我再考虑考虑,好吗?”
“好吧,希望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耽误了学习。”
看着沈景云蔫头耷脑地离开,俞和光的手攥紧又放开,放开又攥紧,他知道自己说的都对,沈景云就是个老老实实做技术工作的,最好找个实实在在的媳妇儿,可想到那么优秀的郭颖颖,被比沈景云还有粗糙无能的汉子觊觎、诋毁、恶意中伤,他的心里,就难受地无以复加,他忍不住涌出一股冲动,想要保护她,安抚她,为她挡开一切暴风骤雨、热浪寒流。
可那样,自己回京了之后呢?俞老师深深叹口气。
若不能牵手一生,他还是离得远一些,让她在风浪中搏击,练就一双高飞的翅膀。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引导她,教育她,让她学会保护自己。
国庆节到了,一连有三天假,颖颖紧迫的脚步终于可以缓一缓,九月三十日下午,她在小山那里转了一圈,见一切正常,便拿了些糖炒栗子烤红薯还有鲜枣嫩包谷,外加自己空间的黄瓜西红柿,装了一篮子,送给纺织厂的顾阿姨,人情往来,在于平时一点一滴,不能等用人的时候,才想起抱佛脚。
顾阿姨很高兴,为了答谢颖颖,非常热情地几乎是硬拉着颖颖,在厂里内部处理的商店买便宜布料。
“小郭啊,这毛涤华达呢,可结实可挺括了,若不是染色处理出了点岔子,一米卖十多块呢,拿回去给你爸爸做身衣服,保准特别精神。”
布料的边缘有些深浅不一,裁剪的时候,注意些是可以避开的,颖颖很满意,除了爸爸,她还想送给郭九江和郭旭各一身,爸爸妈妈初来乍到,有这两人帮助,难处就会少很多。
“我能多买些吗?”她小心地问道。
商店的女人一口应诺:“可以的,反正染坏了,卖不出去。”
顾阿姨脸上有些僵硬,辩解道:“谁说卖不出去?厂里只是为了照顾职工,没有对外而已,不然还不哄抢一空?”
“这倒是,白坯布还十块一米呢,厂里这一批可赔了不少钱。”
颖颖立刻满是感激地谢过顾阿姨,她表情这才好看了。
颖颖在处理品商店看了又看,有一种蓝色的含毛哔叽,大概先织的格子,效果不好,又重新染成蓝色,阳光下,能看到深浅不一暗格,并且,布料染色也有瑕疵,价格是六块一米,颖颖给妈妈买了一身,然后,又买了几米深军绿的涤纶布料给弟弟,最后,她还给自己买了一件紫红底色黄色细线格子纯毛呢大衣料子,这料子在外面市场,要卖到二十多块一米,在这里也要二十块,说是有瑕疵的处理品,颖颖找了半天也没看到瑕疵在哪里,显然是纺织厂给职工的福利品,颖颖按照售货员的建议,又买了里衬等辅料。
售货员见来了个小财神,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又向颖颖推荐一种浅粉底色、上面有金色细线条纹的涤纶布,她建议颖颖做一件小西装,配穿玫红西装裙:“绝对好看。”
“冬天怎么穿裙子?”
“那就配一条毛蓝西装裤,姑娘,阿姨绝不骗你,你做好了穿到街上走一圈,保准那些小伙儿口水都能流到地上去。”
颖颖见她说得这样肆无忌惮,有些娇羞,那售货员根本不当回事,把布料搭在颖颖身上,让她对着镜子看,结果,颖颖又多花了三十四块钱,她包里原本只有二十块,还不得不在商店的试衣间,从空间取出二百块,才算解决了问题。
总共花了一百九十五块钱,颖颖提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出去,高兴得合不拢嘴儿。
女孩子没有不爱购物的,即便颖颖一向节俭。她心满意足地将布料放进手提袋里,这才发现耽搁时间太久了,她匆匆告别顾阿姨,往长途车站赶,还好,末班车没走呢。
商店里,售货员和顾阿姨聊天:“老顾,这女孩谁呀?挺有钱的,就算是布料便宜,我也没见过谁一下子买二百块钱的。”
“农校的学生,你别看人家是农村考出来的,可会赚钱了。”
“大学生?”
“是啊。”
“长得还真好!”
“怎么,看上了?”
“可不,我侄子,我哥的老二,怎么样?很帅吧?你说般配不?”
...
第69章 琐事
顾阿姨心里很不屑:只是长了一副好皮囊的绣花枕头,还想觊觎郭颖颖?人家可是外表漂亮,内里有料的大学生。
见顾崇心没有接声,售货员有些不高兴。
顾崇心在工会工作,成天和人打交道,自然会察言观色,也会说话转圜一下:“两个孩子长相倒是很般配,只是,生活习惯不一样,没法在一起过日子啊。”
售货员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便不再言声。
顾阿姨道了再见往家走,却有了心思,她姐姐的儿子是七五年保送的大学生,去年毕业在睿城人事局工作,长相英俊,性格又好,她给外甥介绍了不下三十个对象,到现在也没成,条件好的女孩子看不上外甥家在农村,条件差的外甥看不上。
郭颖颖就是农村来的,肯定不会嫌弃外甥,而且长得又这么好,又有钱,外甥肯定会喜欢。
顾崇心越想,越觉得这事儿能成:“哎哟,我怎么这么粗心呢?没有问问人家姑娘到底有对象没。”顾崇心懊丧地拍了拍脑袋。
颖颖却不知道顾阿姨还忽然有了这样的心思,末班车到郭镇时,太阳已经落山了,隔着车窗玻璃看到爸爸伸长脖子眺望的样子,她心里又温暖又感动,这就是家人啊,无时无刻不惦记关怀着自己。
颖颖下车的地方,和宅基地很近,刚才路过,地基已经初见轮廓。
“爸爸,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呀?”
“呵呵”郭连弟笑,“你比你妈妈还急,这里地势低,地基可不能掉以轻心。”
“哦,我,嘿嘿,爸爸,石头够不够?”
“够啦,足够建五间大房子的。”
“爸爸,地基最重要了,你一定要把地基升高三尺,九叔说了,这里到夏天很有可能会聚很多水。咱不能让王长贵看了笑话。”
“呵呵,放心。”
父女俩说着,已经走到地基跟前,大小的石头,用水泥密实的砌起来,已经快和路面平齐了。
“速度不快呀。”
“现在都收秋去了,谁有时间给咱家建房?就这,还是爸爸从杨家圪崂叫来的人,再说,慢工出细活,可不能马虎的。”
“爸爸,咱家地里的包谷豆子也都熟了,你和妈妈很忙吧?”
“没事,没事,爸爸妈妈忙的过来。”见女儿这么关心自己,郭连弟心里美滋滋的,他一挥手,“回家吧,你妈妈饭都做好了。”
晚饭比较简单,小米粥里下了些嫩玉米,还有蒸熟的新红薯,麦面和玉米面二合一的贴饼子,一碟凉拌黄瓜,一盘盐水花生,还有一盘颖颖最喜欢的卤猪耳,妈妈切了丝,用蒜泥、酱油醋辣椒油拌了。
“最爱妈妈做的贴饼子,学校麦子面馒头也没这个好吃。”
一句话把妈妈说得心花怒放,把贴饼子的盘子往颖颖跟前推了推:“好吃就多吃些。”
振兴有些不高兴地嘟着嘴:“哼,妈妈,姐姐一回来,我就成了捡来的孩子。”
颖颖大笑,很快吃饱了,她放下碗筷,簌了口,又擦干净手脸,这才拿出那块军绿色的布料:“振兴,姐姐给你买的,这叫将军呢,照着振先寄回来照片,按军官装的样子,给你做身衣服,穿出去肯定很威风,睿城现在特别流行。”
振兴眼睛亮了,嘴角一翘,立刻就忘了自己是谁家的孩子的问题。
颖颖一块一块料子拿出来,给妈妈展示,桂枝又是喜欢,又是心疼:“这得花多少钱呀?听你九叔说,你让人送回的塑料薄膜,花了上万块,建那些大棚是不是还得好些钱?颖颖,这时候你还要买这些,咱们又不是没穿的。”
“妈妈,这些布料便宜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再说,这些布料能穿好几年,洗干净总跟新的差不多,比买棉布划算。”
“知道知道,你过年买回的布料,就好的很,你弟弟那么淘气,现在还跟新的似得,真的又结实又耐洗,可就是太花钱了。”
“妈妈,别担心,我能挣钱,我让小山看的那个店子,这个赚了两百块呢,这些布料,才花了一百多。”
“花了一百多?”桂枝也知道肯定花了钱,可一听这么多,还是难以接受。
“妈妈,我们从山里搬到郭镇,若是不穿得体面些,容易被人小瞧的,你就不怕爸爸和弟弟在外面受委屈?”
一句话说得桂枝心里直发酸,忍不住向女儿吐槽:“可不是,你爸爸带人筑地基,好多人跑去指手画脚,最可恶的就是魏先娃,竟然说什么不能建那么高,咱家在镇子最东头,会占尽全镇的好风水。”
“怕咱们压过他家,占了风水,当时别给咱们家的地基划那里呀。”
“哎哟,真是你爸的闺女,你爸当时就那么说的,把魏先娃噎得说不出话来。”
颖颖把妈妈的话匣子打开了,冯桂枝各种吐槽,有欢欣还有无奈,颖颖听得津津有味,爸爸在这里有兄弟,家族的人,妈妈能很快融入,她就放心了。
颖颖收拾了那块料子:“妈妈,这些衣服,不能让镇上的王裁缝做。”
“王裁缝的活儿做得细。”
“可他的样子太老土了,还是让从南方学回来的张家闺女做,我看了,人家做工也很好,样式还时新,穿上精神。”
“都说张家闺女做的衣服太窄了,干活儿不方便。”
“那给她说一声,你和爸爸的做宽些,振兴的衣服不仅得略宽大,缝头也要留多些,他长高时,放一放还能穿。”
见女儿很会过日子,当妈的嘴都合不拢了,她高兴地应了一声:“知道,知道啦。”
国庆期间,正是收秋种麦的关键时刻,颖颖家的玉米已经收回家了,下一步要施肥耕地播种,第二天,颖颖便跟着爸爸妈妈去干活,包谷穗子已经运回家了,但包谷杆儿还在地里长着,得用镰刀砍断,运出去,然后还有包谷根,也得弄出去,地里的杂草都得清理了,不然,阻碍种子发芽。
活儿又多又累又脏。
...
第70章 种地
原来生产队里也养牲口,现在分到各家各户,它们能帮着干活,母畜还能下小崽子,创造财富,因此,争夺很激烈,颖颖家弄到土地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牲口当然就别想了。
王长贵要了一匹五岁口的牝马,他牵着马,一车一车将包谷杆儿拉出去,颖颖家的却要人工一抱一抱地送到地头。
包谷杆上的叶子划得人脸上生疼,灰土呛得鼻子直痒痒,老想打喷嚏,脚下的地里还有包谷根,让人走路高一脚低一脚的。
颖颖吃得了苦,那些真不算什么,她着恼的是速度,这速度太慢,自己上学走了,爸爸妈妈得干多久?
最可恶的是魏先娃,每次看到颖颖家人抱包谷杆儿,都故意大声吆喝:“驾!驾!”
还在颖颖家的地头,大声地奚落着:“哦,有人不是有钱吗?怎么还累死累活地干牛马活?哎哟喂,这么多地啊,什么时候才能耕种出来呢?呵呵,有人不是吹大话,说什么科学种田吗?那就跟咱科学一下,让人看看。”
颖颖把一抱包谷杆儿猛地摔到地上,魏先娃吓得一愣神,随即恼羞成怒:“你厉害谁呢?有本事今天就把地耕出来啊?”
冯桂枝哪里能看着女儿受委屈,扔下包谷杆儿就接上话茬:“你说清楚,我闺女怎么你了?她怎么厉害你啦?说你什么,你说!欺负人也不是这么样的,我闺女多大点儿,你多大了,老大不要脸的%#¥%%#¥%…”
魏先娃虽然泼辣,却没有桂枝嗓门大,也没有她嘴巴快,冯桂枝这一通机关枪,把她堵得出不来音儿。
王长贵见老婆吃瘪,却没办法,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和女人吵架吧?
“闭嘴!满地里就听见你在吵,丢人不?”他虽然是骂自己老婆,实际上却影射的是冯桂枝。
郭连弟不高兴了,凭什么你老婆欺负我女儿,你还想骂我老婆?他狠狠瞪了一眼王长贵:“有人嘴巴就是那样贱,不说几句多余的,心里虫咬哩。”
王长贵若是接声,两家很可能会打起来,他看看郭连弟结实高大的身体,很后悔两个儿子没在身边。
三姓人家待在一个村子,政府对打架事件管得特别严,不管对错,都要蹲黑屋子。
今天是魏先娃多嘴惹的事儿,王长贵怕自己继续拼火,被人打了,最后还要挨顿训。
王长贵悻悻地闭上嘴巴,却狠狠瞪了一眼,郭连弟毫不犹豫地瞪了回去。
王长贵扭头在自己家的牲口身上抽了一鞭子,发泄一肚子的不爽。
魏先娃是个没眼色的,心疼了,低声埋怨道:“它一个牲畜家的,又没有惹你,你发的什么邪火。”
“闭嘴!”王长贵是真生气,魏先娃果然一声不吭了。
颖颖再也没心思干活儿,觉得这简直是没事干找虐的,她走出地头,骑着自行车去了郭镇的农机站。
秋收大忙,农机站冷冷清清,好些工作人员家属也在农村,都回家忙去了,院子里只停了几辆拖拉机。
农机站只有一个职工家在农村,地早就耕过了,一般农民,宁可慢一些累一些,也花不起这个钱,因此,农机都停在院子里。
农机站的人很热情,他们除了耕地的拖拉机,还有一台功能不全的联合收割机,帮助清除包谷杆儿包谷根的功能尚在,颖颖点名要了这个,一亩地收费二十,颖颖交了钱,前面带路,一天时间,她家九亩地施肥耕地播种,全解决了。
“烧包,有多少钱呀,使用拖拉机,也不看看,一年的庄稼能收够本不?”使用骡马干活再快,也快不过机器,一天时间,王长贵家也不过清理了包谷杆儿、包谷根,下一天,他们才能把积攒的农家肥运进地里,然后用铁锨均匀散开,下来才是耕地、耙、耱、播种,最少要披星戴月地干一星期,若是碰上天公不作美,飘点小雨丝,时间可就更长了。
魏先娃妒火中烧,出来进去便是这句话,弄得全镇的人,都知道颖颖家用了拖拉机。
“没想到这么有钱,还以为从杨家圪崂来的,肯定穷得底儿掉,什么都没有呢。”
“那闺女念大学了,能挣钱。”
“一个闺女家家,能挣多少钱?”
“哎哟你可别这么说,郭马驹的媳妇陈叶子,就是听了她的话,在果品厂门口摆摊儿,听说一个月挣了一百多。”
“啥?就卖烤红薯烤玉米,能挣那么多?”
“不然呢?那些小混混把她的炉子砸坏三次,有一回打架,这么大的石块差点就砸在郭马驹头上,吓得叶子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挣不上钱,他们冒那么大险干嘛?”
“我也听说了,那钱不好挣,上次一群混混打架,抢了她的板车挡刀子,胶皮轱辘上扎了一刀,里外轮胎全不能用了,炉子也推倒了,叶子气得走一路骂一路,一根轮胎不便宜呢,叶子说,好几天都白干了。”
“若不是那些杀才,叶子岂不挣得更多?”
“哼,要我说,叶子就挣不了那么多了,若是没有那伙儿混混,估计咱们都去摆摊了,烤红薯谁不会?”
“哎,听说了没?昨天,新来的母女俩提了一大兜的布料,要做新衣服,听说都是好料子,衣服都要带挂里,手工费挺高的,把张家那个闺女喜得见牙不见眼的。”
“我去看过,那件呢子大衣的料子可好了,挺括密实,颜色鲜亮,张家闺女说,一米得二十多,妈呀,两米多的布料,要六十块,还有衬布、里布、手工费,做下来还不得七八十?”
“什么?一件衣服七八十?,我们一家子过年买衣服也没花那么多钱。”…
村里的妇女,即便早上起得比鸡早,晚上睡得比牛晚,忙得恨不能多长两双手,依然有力气说闲话,而且,都在自家的地里干活,距离远,说话声音就特别大,闲言碎语传播地也特别广。
颖颖第二天去了珍珠泉地里,那些言语都听不到。
...
第71章 出口转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