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重生家里家外
- 另类小说下一章:军少暖妻:重生全民歌后
“她自己说话不算数,便以为别人都和她一样,这是防着咱们反悔呢!”卫妈没好气的说道,“咱们过节送他们衣服那是情谊,愿意送就送,不愿意谁又能说什么。可要是今儿在饭桌上下了承诺,以后咱家可就是卫如汇一家三口的永久服装赞助人了!要是哪天不给了,你奶奶可不有理由上咱们家闹腾了?”
“我好像觉得奶奶刚才脸都绿了…”
卫妈扑哧一笑,想起刚刚发生的事。卫奶奶让卫爸和卫国梁赞助服装和日用品,结果还没等卫爸卫妈说话,董华就沉不住气了。直截了当的告诉卫奶奶,无论是毛巾肥皂还是其他的东西,除了他们家自用的,剩下的都让她拿回娘家了。
董华说的原因更是简单,舒宁现在是她姥姥姥爷带着,知道卫国梁家过日子也不容易,不但不管他们要伙食费,反倒月月贴补女儿女婿点退休金。就前几天董母生病住院还惦记着舒宁没人管。她和 卫国梁无以为报,只能把家里闲着不用的东西送给舒宁姥姥表表心意!
接下来还不等卫奶奶插话,董华又说就算卫如汇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可还能找个轻巧的工作挣点零用钱呢,如今梁冰也要上学了,更是没有什么牵挂了,要是想找工作,她和卫国梁倒是可以帮着介绍一个。
可如果卫如汇就是想呆在在家里做太太,也没道理让娘家的兄弟养活老梁家的儿媳妇,虽说明面上是离婚了,可不还跟着大姐夫一块儿过呢嘛,上有婆婆下有小叔子,哪个不能帮衬一把?更何况卫奶奶本人的退休金也很可观,比起卫国梁的工资也没少多少,其他儿女也不需要卫奶奶惦记,生活费什么的也没少给卫奶奶,和卫奶奶一起生活的卫国华也不是一个把住老人的钱不让花的儿子,每个月也都给卫奶奶家用钱,如果老太太心疼女儿,还不如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抽出一部分贴补过去,反正老太太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就算以后岁数大了生病住院什么的也用不着自己出钱,不是还有卫国华呢么?不是说以后老太太的生老病死都归他管么?
董华的话像珠子似的一串儿跟着一串儿蹦出来,愣是堵得卫奶奶说不出话,最后直接青着脸起身就张罗要回家…
“你奶奶就是自找的!”卫妈说罢冲着卫爸大笑道,“我今儿才知道董华的口才那么好,你妈愣是跟不上趟…那嘴张张合合了好几回,却一句没说出来…”
卫爸无奈的笑笑,他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被他妈锻炼的越来越强了,估计以后在难缠的客户他都能坦然面对了。
“你说日用品才能值几个钱?也值得我妈去跟国梁要?”
“你真当你妈和你姐图的是那点毛巾肥皂啊?那日用品的范围可是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毛巾肥皂是日用品,锅碗瓢盆床单床罩就不是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就不算了?那日用品不就是生活用品的别称么,你自己合计合计咱们家哪样不是日用品了?”卫妈冷哼。董华想必也是想到这点了,要不也不至于那么激动。
卫爸叹气,有那些心眼子就不能想点正经事,非要算计来算计去的。
“我知道你心软,惦记你大姐,可她穷怨不得别人,她原来的工作多好啊,又不是没有产假干嘛非要辞职啊,你妈对她那么好,以后还能不帮着带孩子?她现在这样都是她自己捉的。”
“…我大姐从小身体就不好,别人发烧感冒几天就好了,她就能拖上一个月。我妈心疼她,就越来越惯着她。可她除了爱占点小便宜之外没有什么坏心眼…”卫爸耐心的和妻子解释,卫家的这些兄弟姐妹中,卫 如汇、卫如珍和卫爸年龄相近,可卫如珍性格淡漠孤僻,很少参与同龄小孩子的游戏中,所以卫爸更喜欢和自己大姐一起玩笑。所以在感情上卫爸和卫如汇是最亲近的,即使卫奶奶明显更喜欢女儿,卫爸也从没嫉妒过她。可惜长大后,卫如汇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巴结那些能够帮衬她的弟弟妹妹,渐渐地也就和卫爸疏远了。
“这不是有没有坏心眼的问题。就像董华说的,干不了重活还有那轻巧活呢,挣不多还挣不少么?如果她工作了,劳动了,结果还是吃不上饭,我也不在乎多养那么一两口人。”卫妈冷声说道:“可她现在不是有了生存问题,她是想要享受!你们家谁不知道你妈的退休金月月都给她,结果如今却说她遭了难,我倒是真想知道她怎么遭难了?天天吃的是国华的,用的是你妈的,她还好意思说自己困难?”
“…”
“我也不是不让你帮衬,你妈要是不这么说,我一个月拿出几件衣服给梁冰他们几个孩子也没什么,可如今却万万不能了。我要是给了,你妈准认为咱们接受了她的提议,以后那可就成了定例,变成甩不掉的麻烦了!”卫妈认真的说。其实她从来都没指望卫国刚完全摆脱卫家人,谁家没几个难缠的亲戚?可只要分得清是非和里外,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顾全自己的家庭,那就是有责任感的好男人。毕竟重感情也算不上什么缺点。如果有一天卫国刚变得冷情冷心了,他也就不是她认识的那个男人了,那她才要担心了…
卫爸叹口气,他其实也知道这么做不妥,只是对卫如汇有些不忍心。
“更何况咱们家出事儿的时候怎么没见她为你说过一句好话?”卫妈又说,“或许就像你以前说的,你大姐和如眉不一样,你和卫国华之间,她心里其实更向着你,当初也是一心想让你妈把房子给你,可她心里想着没用啊,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她为你说过一句话么?”
“…”
“而且衣服这个东西和钱不一样,你给了冰冰难道不给舒宁和文萃,宁落一群不落下一人,何况咱家还是卖衣服的,你不给没人说,你给不均就有人挑理了。别人可不会认为你大姐家困难就应该多得东西。只说就国华和小云那对小心眼还爱算计的夫妻能不埋怨他们?能不说咱们抠门?说起爱占便宜,卫国华可没比你大姐强多少。你就看看他今天干的那事吧…”
原来在卫奶奶一气之下张罗着要回家时,还发生了一段儿小插曲。因为是卫国华请客,便张罗着让算账,结果账单来了他却只顾着在那计算价位是否正确,直到向书平掏出钱 来要也要拿钱给服务员,结果被坐在旁边的卫如眉拦住了,到底那钱也没从兜里掏出来…
&&&&&&&&&&&&&&&&&&&&&&&&&&我是卫国梁家的分割线&&&&&&&&&&&&&&&&&&&&&&&&&&&&&
卫国梁哭笑不得的望着自家妻子,明明是她把老太太气的说不出话了,结果回家后她倒是委屈的哭了起来。
“你以为我愿意这么凶啊,刚嫁给你时,我感激她给咱们买了房子,也是一心想着和她好好相处,做个恭敬孝顺的好媳妇,可你妈对我却越来越不满意。她向着大女儿小儿子,我也没说什么,我过好我自己的日子就得,可她却越发的对我没好脸,她对舒宁不好,大不了我不让她帮着带孩子,可如今却把主意打到咱家来,凭啥让我们养着卫如汇,她怎么不想想我们也不容易…”
“…你当时也是太激动了,直接和她说你也六七个月没开工资不就行了?”卫国梁叹气,董华也太好强了,这二年她的工厂效益越来越差,今年更是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董华心里着急,却嘱咐卫国梁不准对外透露一个字。
“我偏不说!”董华哭道,“你以为我说了你妈就会同情咱们?我告诉你,她只会越来越看不上咱们,越来越看不起我!”
“哪能啊,去年我们厂不也亏损么,我妈知道了也跟着着急,后来厂里整顿好了她才放心。”
“那是因为你是她儿子,不管怎样她总归还是希望你好的。可儿媳妇就不一样了,她就算当面不嘲笑讥讽背后那张嘴也饶不了我!”
“…那咱就不说。反正省着点我一个人的工资也够养活咱们一家三口。”
“可我真不甘心啊,当初咱俩的工作在你们家也算好的了,就算没有如眉婆家富裕,可比起其他人也只强不差,卫国华工作好,可工资也没比咱们多几块钱,但如今呢?差距越来越悬殊。再看看你大哥家,原来那么穷,现在人家又是什么光景?要不是当初我笨,连数个钱都不会,咱们也不至于这样…”董华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董华父母只生了两个孩子,父亲在银行工作,母亲也是事业单位,家庭条件在八九十年代算是好的,她和卫国梁算是自由恋爱,否则以董家的条件,绝对不会考虑卫家这样平凡家庭出生的男人做女婿。
董父退休前将大儿子弄进了银行上班,之后也给小女儿做了安排。董华中学毕业没多久就去银行面试,因为照顾内部员工,当时去的基本都是家属子弟,招聘的岗位又是基层的点钞员,因此考察的内容也比较简单,第一个 环节就是让他们几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点完一摞钞票。结果董华没合格,当时银行领导也想给开个后门,无奈职位只有两个,却有五个人报名,都是员工亲属,得罪谁都不好…虽说后来董父给女儿安排的工作在当时来讲也算不错,可没能进银行却是董华一直的遗憾…
“咱们不用和别人比,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至于我妈,她是笑话还是同情也影响不了咱们。”
董华抹抹眼泪,倔强的说道:“我爸和我哥说了,一定给我调工作,等成功了再告诉她,我绝不给她笑话我的机会。”
第三十三章 日本数学 ...
中午,卫如汇一脸怒色的拖着哭哭啼啼的梁冰进了卫奶奶家,唬的卫奶奶和卫如眉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听话,磨了我一路,非要学什么日本数学!”卫如汇坐在床上恶狠狠的瞪着缩在角落的女儿。
“那就让她学呗,孩子爱学习那是好事啊。”卫奶奶不理解,外孙女想学知识,怎么还让如汇这么生气,她不是一直很重视梁冰的学业么?
“一个月要五十块钱呢,就学那么不到四个小时。”卫如汇冷声说。新港三小最近开展了一项业余课程,据说是引进了先进的教学思维,每周三下午一堂课,学生可以自愿参加。梁冰便在中午放学后和卫如汇说她要报名。
“五十就五十呗,难得孩子有兴趣,咱们得支持。”卫如眉说道。
“本来家里就困难,她还一点都不知道节省,她上的这三年学我都费了多少精力花了多少钱了。可她还不是一事无成?”卫如汇越想越生气。
卫如汇可是极度重视梁冰这个费劲千辛万苦才求来的女儿,而且一心认为自己闺女不比任何人差,起码不能比娘家的几个侄女差。为了让女儿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逢年过节那是必去班主任家串门,虽说没送过现金,可罐头和水果却没少给买。
大侄女暖日不是学过舞蹈么,那自己闺女也得学,可她又没钱让孩子参加少年宫的舞蹈班,刚巧新港三小有个舞蹈社团,负责人姓林,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舞蹈老师,曾经在全国大赛中得过奖。而本校的舞蹈社团也不是单凭爱好就可以参加的,除了天分外还要看毅力。而林老师每年都会到新生中去挑选优秀的舞蹈苗子,动员其参加社团并认真培养。因此新港三小的舞蹈在全市都是很有名的。
或许是因为暖日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所以当年刚上小学时就被林老师挑中,可惜因为舞蹈社要求每天清晨五点钟到校练舞,这对于家远的暖日来说很有难度,卫爸卫妈衡量了一番后就决定放弃了。
而卫如汇却一心想让自家闺女进入这个社团学舞,可惜梁冰却没能入林老师的眼睛。当然这并不是说梁冰不漂亮,梁冰长的很白,所谓一白遮三丑,因为年纪小,五官还没完全张开,但仅看这肤色和眉眼,就能断定长大后必是个小美人。梁冰个头很高,八岁大的孩子身高却和暖日相仿,怎么看都是个好苗子。可林老师却偏偏没看上,这让卫如汇和卫奶奶等人十分疑惑。
其实林老师顾虑的是梁冰的性格。那天林老师去梁冰的教师挑选合适的学生时,虽说第一眼相中的是梁冰前座的一个女生。可对梁冰也是很有好感的。正想着和那个女生聊几句之后就找梁冰谈谈,可梁冰却眼泪汪汪的哭了起来。一问才知道她居然是在生气老师没第一个选她,心里觉得委屈。林老师在惊讶之余也觉得好笑,便随口问了一句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哭。梁冰的班主任答的也挺随意,笑着说这孩子有点娇气。林老师一想,学舞蹈可是个体力活,这么娇气的孩子怕是不能行,要是上课的时候天天嚎,她可受不了。于是梁冰落选了。
卫如汇知道后气得够呛,觉得班主任老师太不够意思,入学时都收了她送的礼品了却不肯替梁冰说两句好话。后来在卫如眉和卫国华的提点之下直接找了那个班主任帮忙,到底是进了新港三小的舞蹈社团。因为是走后门,卫如汇有点心虚,怕林老师对自己闺女不好,便选了几个图样,给那林老师织了三件毛衣留着入冬穿。
如果梁冰争气的话,卫如汇的付出倒也算得到回报了,可梁冰偏偏真的像班主任说的,太过娇气。学了两个月的舞蹈后便开始抱怨睡眠不够,说自己胳膊腿儿都疼,不想再学。卫如汇逼着梁冰又学了一段时间,结果却发现梁冰的成绩明显下降,后来连班主任都找卫如汇谈话,建议她让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于是梁冰的舞蹈之路就是终结。
“孩子还小,你怎么就确定冰冰一事无成了?”卫如眉反驳,“总不能因为没继续学舞蹈你就这么埋汰自己姑娘啊。或许冰冰就是不适合学那个呢?要是找到她喜欢的,说不准学的比谁都好。”
“…可这都三年级了,一次双百都没考过…”
“那又能证明什么?冰冰的老师不都说了孩子很乖巧,上课也爱发言…”
“你快别说发言的事儿了。”卫如汇急忙打断,“说起这个我都脸红,天天早上送她上学时都要嘱咐一遍让她积极发言,告诉她老师就喜欢那样的孩子。可她倒好,我一天不叮嘱,她就绝不举手,我中午要是不问,她下午就不积极。你说说有这样的孩子么?”
“不举手怎么了?不举手不代表孩子不好,也不代表学习不好。”卫如眉不耐烦的说道,她大姐也太斤斤计较了,不发言就是不认真学习了?她自己上学的时候倒是积极发言,也没看她学的多好。“大哥都说了,暖暖上课也不爱发言,可人家学习就是好,老师也喜欢她。上回大嫂还说呢,今年考初中就让她报实验中学,老师说她一准儿能考上。”
卫如汇一听,心里又别扭起来。她素来就爱把自己的冰冰和暖日、舒宁两个侄女比较,可如今却发现差距越来越远。暖日从上学开始就一直是第一名,而冰冰上学以来别说没考过双百,每次的成绩还都在中游逛荡,不上不下的。要不是她天天晚上督促,怕是还不如现在呢。再说才艺,暖日钢琴弹的好,平时也爱画画和跳舞,虽说没得过什么奖项,算不得太专业,可人家起码能画出来两笔,能跳上一段儿舞蹈啊。可自己闺女呢,也跟着学舞蹈,结果连没几天就放弃,接着又比学习,可期末成绩一出来,卫如汇更是难受。其实要是论家庭条件,自己给冰冰创造的环境可是比当初卫国刚颜梦两口子给孩子提供的好多了。自己有母亲和姊妹帮衬,又没有工作能够可以全心全息为女儿服务。可暖日刚上小学时家里才刚刚解决住房问题,还在为温饱发愁。可人家孩子却比自家闺女争气多了。
几番比试之下,她也认输了,自己闺女不如大侄女,她不和国刚颜梦比了。她换人,不是还有国梁家的舒宁么,去年也上了小学了,她闺女总不会连舒宁都比不上吧。可结果却让卫如汇更生气更失望,人家舒宁不仅考了双百还捧回个三好学生的奖状!
“冰冰哪能和暖暖比呀…她连舒宁都比不上…”卫如汇有气无力的说道,又将话题拉回到了日本数学上,“学习不好还啥都爱跟着参合,老师上课时跟着认真听就得了呗,非要学什么业余班…我哪有那些闲钱给她挥霍啊…”
“学习的事咱们做家长的都要支持,难得冰冰这次这么积极主动更是不能打击,你倒好,居然把孩子骂哭了…”
“就是说嘛,孩子喜欢你就让她学呗。”卫奶奶附和着卫如眉,顺便把梁冰搂进怀里哄了起来,“冰冰不哭,姥姥今儿做了你爱吃的,这就去给你端过来。”说罢就起身去了厨房。
卫如汇叹口气,冷声对着梁冰说,“给你报名之后要好好学。”
梁冰急忙点头。
“那走吧。”卫如汇站起身,拉过梁冰往门外走。
“这是去哪儿?你们还没吃饭呢。”卫如眉疑惑的问道。
“我不得给她回家取钱么。下午就要交补习费了,我身上就10块钱。”
“行了行了,你也别取了,我给你拿吧。”卫如眉说罢从包里翻出200块钱扔到床上。
“那哪行,我家里有钱,我还是回家取吧。”
“你可别整这一出儿了,就算你回家把钱取来了最后拿走的还不是我的钱?”卫如眉不耐烦的说道,这种事又不是第一回了,这么装模作样的有啥意思。
卫如汇一下子被噎住说不出话来,脸上有些发讪。
“赶紧把钱收起来吧,这200块钱应该够冰冰上一个学期课了。”卫如眉皱着眉头指指床上,有拉住梁冰说道,“吃饭去吧,下午还得上学呢。”
&&&&&&&&&&&&&&&&&&&&&&&&&&我是暖日的分割线&&&&&&&&&&&&&&&&&&&&&&&&&&&&&&&&&
“咱们暖暖长这么大也没学过什么日本数学德国英语的,还不是年年考第一。你大姐一家净办那稀奇事儿。”卫妈嘲讽的说道。前儿卫如眉单位发了两筐苹果,也给他们家送来了一些,闲聊中问起了暖日怎么没像梁冰似的报个补习班。卫妈当面没说什么,私底下却没少抱怨。
“人家家里事你别掺和,又没管你要钱。”卫爸说道。
“明眼人谁看不出来那补课费全是如眉给的,倒真是姐妹情深呢,只是没看她怎么帮衬如珍家,这可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卫妈嘲讽的说道,她家暖日长这么大也没看哪个叔叔姑姑关心关心她的学业,问问需不需要补习。
“她有钱就让她给呗。”卫爸满不在乎的说道,要是跟着他们计较这个,估计他的气死。
“是呀,反正咱家现在也有钱,我要喜欢新桌子就自己买,才不要他们送呢。小姑喜欢冰冰就喜欢呗,我还不稀罕她买的东西呢。”暖日撅起嘴说道,前段时间她去卫如汇家,结果发现他们家几乎焕然一新,新电视新沙发新茶几,梁冰的小屋里还有一张新书桌,梁冰说都是这二年卫如眉陆续给买的,说是庆祝她上小学,要给她创造一个好环境。
卫爸想了想,低头认真的说道:“闺女,咱不用羡慕别人,你有我和你妈妈的喜爱就够了。咱家将来一定会过的比别人好,爸妈只会让其他的孩子羡慕你!”
第三十四章 自行车事件 上 ...
这天卫爸从卫奶奶家回来后特别沉默,脸上的表情不像生气也不似悲伤,仿佛只是看透一切的顿悟与释然,这样的神情让卫妈和暖日担心不已。
看着小心翼翼观察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卫爸轻轻笑了两声,心中感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么两个人关心自己的心情,在意自己是否开心的。
再想想自己的亲生母亲和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卫爸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关怀和体贴似乎就是一场笑话。他付出自己的真心,人家却弃之如履。所行之事仿佛就是为了让他为难,让他失望,让他伤心,也让他彻底对这种母子、姊妹之间的亲情死心。
就像二十一世纪的很多人都喜欢去买福彩、体彩一样,九十年代中期的惟州也流行一项活动——抽奖。二元钱一张奖券,掀开纸片上的封口儿,就可以当场开奖。市府广场和各区的中心广场时不时的便要举行那么一次大规模的现场抽奖。各项奖品都整齐的摆放在广场上,引得路过的行人心动万分,难免想花上那么十块八块的去试试手气。而奖品的种类也很多,就像这次新港区中心广场的抽奖,一等奖居然是一台夏利车,二等奖三等奖分别是电视机和自行车,虽说奖品的价值比照一等奖降低很多,可数量却很多,尤其是三等奖更是引人注目,广场后身居然整整摆放了近千辆自行车,不时的便有中奖的人去推出那么一两辆。
便是这次的抽奖,和暖日一家三口扯上了一点点微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