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高祖叶承祜的第一个身份是什么?是李青瑶的丈夫。
世家勋贵们都很愤然。
亲爱的陛下,您怎么可以这样为难您的臣子们呢?画这么大一块饼在面前。您让臣是吃还是不吃呢?这皇夫是做还是不做呢?江山是篡还是不篡呢?到底是您真的老糊涂了,还是这只是一个阴谋呢?这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您真是太坏了!
在这样风雨欲来的形势下,伴读的人选就微妙了。
清流们自持身份,商量了半天决定就认一个死理。静观其变。是明主,咱就正常辅佐。是李青瑶之流,咱就拖她下马。叶氏皇族还是有一些旁支远亲的。
世家勋贵们心思各不相同,采取的方法倒是和清流很一致,也是静观其变。不过,这伴读人选还是要出的,皇帝只会选择世家的孩子。
承庆帝似笑非笑的对着勋贵们说:“朕只要嫡子。”
然后勋贵们就悲催了。
李若棠前辈有过很多划时代的伟大举措。在世家勋贵的传承上也是一样。
爵位无论高低,共分两种传承。第一种,是世袭罔替。第二种是一代代降袭递减。
世袭罔替是很珍贵的,连皇子们被封的王位都只能代代降袭。以无上荣华富贵酬谢无上之功劳,是莫大的恩赐。
然后李青瑶说了。我能理解大家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想要代代富贵的愿望。所以呢,就有了这么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不过,我只认嫡子说话。只有嫡子,才可以不降爵的继承。如果是庶子,就要降一级。以示嫡庶有别。当然,如果这位庶子生了嫡子,那就还是一样继承他老子的爵位。如果没有嫡子,还是庶子,就继续降一级。以此类推。
然后,李若棠又补充了,如果哥哥没有嫡子,爵位也是可以传给嫡亲的弟弟的。当然,只限于亲兄弟。隔代的就不行了。什么大伯、叔叔传给侄儿也是不行的。
至于代代降爵递减的,也是一样。嫡子降一级,庶子降两级。
勋贵们一开始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想想还是答应下来了。毕竟李青瑶才是老大不是。而且那个时候的他们每人都有嫡子,还不止一个。嫡孙也同样有不少。他们不认为自家会落到连嫡子都找不到的地步。即使偶尔有一代倒霉了,也不会代代都继续倒霉下去吧。
事实证明,他们的运气并不怎么好。李若棠开国共封了世袭罔替三十六位国公,六十四个候。三代之后,犯事的,没嫡子的,一番折腾下来只剩下了十五位国公,二十二个候。
所以,对于世家勋贵来说,嫡子是非常非常宝贵的。
陛下!您确定您不是在妒忌吗?妒忌咱们有嫡子,你没有。
不管怎么说,皇命还是要遵守的。只是进宫当伴读,又不是去边关打仗,勋贵们没有拒绝的理由。再说,他们也确实需要派出家族成员去探探这位公主的底子。只不过,原先本着节约成本,只想派庶子的,现在不行了。陛下生气了。鱼儿是很挑剔的,只吃香饵,不吃馒头屑!
谁家有几个嫡子,那是记录在案,逃不掉的。名单报上来后,承庆帝心情很好,打算让他可爱的小女儿亲自看着挑选几个。结果叶明净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父皇,是不是就像您选秀一样?”
承庆帝出了一身冷汗。当即冷静了下来。没错,士可杀不可辱。不能引起世家勋贵们的反感。清流们那里也说不过去。幸好,幸好!
叶明净其实只是怕烦。她不相信就凭一两眼能看出一个人的好坏来。再说都是些孩子,变性很大。而且,这些嫡子们的世家背景她都不清楚,真要她自己去选,还得做许多功课。何必这么麻烦呢?能者多劳,让承庆帝去搞定就好了。要得罪人也是他去得罪。
第十二章 上书房(一)
最后,承庆帝给她挑选了四个伴读。其中两个是老熟人,薛凝之和齐靖。
也难怪,这两人本就是他精挑细选了给六皇子的。现在依然可以继续给女儿用。
另两个。一个是庆国公胞弟的嫡次子,八岁的孙承和。一个是思康伯嫡孙,七岁的江涵。
过完年后,叶明净再次搬进了昭阳宫,不过这次不是住在西偏殿了,而是住在了东侧的芳菲殿。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正殿、书房、卧房、暖阁、衣帽间、储藏室等等。
得到了她要去上学的消息,安妃送来了新缝制的书袋和衣服。
薛皇后看了后点点头:“难为你有心了。去上书房就是应该打扮的素净大气些,方不失我皇家威严。”
安妃这次做的衣服,都是些淡蓝、浅青、浅粉、浅紫色系,料子是缂丝暗纹,竹子、梅花、祥云等纹样。式样是深衣曲裾,清雅隽秀。
李若棠前辈对女性服装文化也作出了一些改革,为了方便骑马,她一般都是穿着长裤,外罩深衣曲裾,束腰窄袖。行动间干净利落。后代的女性们在某些需要方便活动的场合,比如骑马、打猎、打马球时,也都会穿着这类的服侍。安妃没有让叶明净穿裙子去上书房,薛皇后对她的机灵颇为满意。
这天,叶明净午觉睡醒后,换上了新衣服出发。桔子和冯立捧着她的新书袋,一左一右的跟在后面。
在这里要稍稍介绍一下皇宫的建筑结构。整个皇宫为南北向巨大的长方形建筑群。外围环绕着一条玉带河。玉带河在皇宫的半中腰位置,自西向东的将整个皇宫拦腰分成了两截,前半截是外宫廷,皇帝和大臣们上朝办公的地方。有三大殿、文渊阁、上书房、内务府、太医院等等建筑。后半截是内宫廷,也就是俗称的**。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宣明宫、昭阳宫就在**的中轴线上。横跨宫城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桥,分别对应三道通往**的大门。西边的光华门、中轴的定坤门、东边的通善门。这三座门一关,前**就被彻底隔绝开。据说,这是由李若棠当年亲自设计的。
叶明净出了定坤门,跨桥而过,来到了夏朝的政治最高中心,外宫廷。过了定坤桥往左拐,就是上书房。皇子们读书的地方。过定坤桥往右拐的话,是南书房,皇帝处理日常事务之处。也就是说,皇帝想要查看儿子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只要遛两步,很快就能到了。
承庆帝已经在上书房等着她了,旁边站着三个文官大臣。
叶明净拜见过父皇后,三个文官给她见礼:“臣XXX参见五公主。”
承庆帝给她介绍:“这是朕给你请的老师。”他指着一个穿着一品官服,一脸严肃的老头:“这是文华殿大学士廖其珍,廖太傅。”
叶明净乖乖的行了个弟子礼:“叶明净拜见太傅。”
廖其珍纹丝不动的受了她的礼。
至于另外两个,其中一个穿着五品官服,大约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是翰林院学士林珂,相貌文雅。另一个则是六品官服,三十来岁,相貌普通。翰林院侍讲学士张奉英。
叶明净也给他们行了弟子礼。
夏朝极重师道,三个老师都安之若素的受了礼。
很快,小太监禀报,四个伴读来了。
齐靖领头,四个唇红齿白的小正太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了进来,见过了皇帝和她后,也给那三个老师行了礼。
叶明净好奇的打量那两个陌生的小男孩,孰料其中有一位也骨溜溜的转着眼珠在偷看她,一下两人对了个正眼。
承庆帝就摸着胡子对她道:“齐靖和凝之你都认识了。这一个,是庆国公家的孙承和。今年八岁。”
眼睛骨溜溜转的小男孩朝她咧嘴一笑。叶明净也回笑了一下。孙承和眼睛一亮,立刻就神采飞扬起来。
另一个不声不响的小男孩是思康伯的嫡孙,江涵。今年七岁,五个人当中年纪第二小。
承庆帝把该说的说完后就退场了。
廖太傅清了清嗓子,让这五个孩子自行找到座位坐好。
五个孩子拿着各自的书袋找到位置坐下。叶明净个子最矮,又是抱着好好学习的目的来的,便选择了正中间最靠前的位置。孙承和选择了她右边的座位,靠着窗户。他的后面是江涵。齐靖坐在了叶明净的左边,薛凝之坐在齐靖的后面。由于偌大的上书房只有这五个孩子,显得很空旷。所以,承庆帝撤掉了靠墙的三排桌椅,将其改成了书架和茶水柜。齐靖和薛凝之就是靠着那一边。
两个小太监负责在屋子角生火盆,煮茶水。教室里热气腾腾的显得很温暖。
五人选定了桌子后,摆上了自带的笔墨纸砚,笔洗笔架等等。由于今天是第一次来,廖太傅特意批准可以由仆役帮忙布置桌椅,以后再上课时,伺候的人就不许进教室了。
结果叶明净发现,齐靖和薛凝之的物品是自己摆放的,书童们只是帮着拿进来而已。孙承和和江涵是由书童帮忙,自己动手整理辅助。唯有她,桔子和冯立快手快脚的替她一手操办,锦缎椅垫,茶水、手炉、点心盒子,整整齐齐,一应俱全。
叶明净就看见廖太傅的眉头皱成了川字。林珂嘴角轻翘,张奉英面无表情。
她只有六岁好不好!这里的年龄都是算虚岁,周岁算的话,她才五岁。你能指望五岁的孩子有多麻利吗?还有,她现在正在长身体,很容易饥饿。带点吃的又怎么了?不就是两层高的点心盒子大了一点儿么。那是因为她知道会有四个伴读,所以带足了五份,才略显的夸张了一些好不好!
书是要好好读的,但生活方面也是不能马虎的。新时代的老师岳晶晶坚定的保持自己的观点。
廖其珍打心底叹了口气。开始说起上书房的上课时间。
每天早晨辰初两刻,也就是七点半上课。
说到这里他瞥了叶明净一眼。本来他认为应该是卯正,也就是六点钟上课。结果承庆帝告诉他,那样的话,小伴读们凌晨四点多钟就要起床往宫里赶,实在是太可怜了。好歹让孩子们多睡会儿吧。
廖其珍噎了半天,也只得算了。最终占了便宜的,是那个睡在**,路程最短的公主。
每天上午,廖太傅讲课。下午,林珂和张奉英轮流值班辅导。
又宣布了几条规矩。无非是不许迟到早退,有事要提前请假。不许打闹,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不完成作业等等。处罚就是戒尺打手心。
说到这里,他又头疼的瞥了叶明净一眼。
皇子不能打,公主就更不能打了。从来女孩子都是母亲教导,他这辈子就没教过女弟子。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小女孩听话呢?
唉!前路茫茫啊!
************
今天在上书房的任务只是大家互相熟悉一下。廖其珍又说了几本要准备的书后,就宣布散了。提醒五人注意,明早不要迟到。
四个伴读由太监领着出宫,叶明净则是回到了昭阳宫。
薛皇后和安妃都在那儿等着呢,见她回来了,立刻就询问上课的情况。
“今天就是大家互相认识了一下,明天才正式上课呢。”叶明净脆生生的道。
安妃见她一板一眼的行礼,想到是刚从上书房下学回来,眼眶立刻就红了。她的女儿长大了。
薛皇后问:“见到你的伴读了吗?”
叶明净道:“见到了。有凝之哥哥,齐靖哥哥。”
薛皇后就很高兴的笑了:“他们都是你的表哥,是亲戚。又都大了几岁,有什么不懂的,只管去问。凝之的功课向来是好的。”
“我知道了。”叶明净用力的点头,“有什么不会的,我一定去问凝之哥哥。”
第二天,叶明净五点钟起床。在院子里打了一套‘八禽戏’,出了一身汗。让小桃打了热水进暖阁,在火盆边用热水检了检身子,换了身内衫。梳洗完毕后,清清爽爽的给薛皇后请安,吃早饭,然后出门。
到了上书房一看钟,辰初过一点儿,大约七点十分的样子。把点心盒子递给管茶炉的小太监,然后便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起书来。
夏朝的钟和现代的不一样,一圈有十二个时辰计时。一天只转一圈,转满一圈为二十四个小时。叶明净刚看时,费了好一番劲儿才扭转过来。
又过了五分钟,薛凝之到。他惊奇的看了叶明净一眼,似乎很吃惊她已经来了。
齐靖进来时也是同样的表情。
江涵来的比较晚,差五分钟七点半,不慌不忙的坐到座位上。
最后,孙承和在指针就快要到点时快步冲进了教室,喘着气将书袋放下,去茶水炉给自己到了杯水喝。嘴角边还有没擦干净的点心屑子。
江涵递了手帕给他,他刚擦完嘴,廖太傅就进来了。
第一堂课,廖太傅讲的是论语。
“谁能背诵?”他问。
叶明净垂着眼脸,这不是明摆着的。搞不好这里只有她一个人不会背。
其他的人都不出声。
廖其珍点名:“齐靖,你来背。”
“是!”齐靖应声而立,声音清朗的背诵起来。
第十三章 上书房(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齐靖洋洋洒洒的背诵着,声音明朗,吐字清晰。
“好了,就到这里。”廖其珍没让他背完,截了一个中间段让停了下来。然后便问叶明净:“公主可会背诵?”
叶明净面不改色的道:“不会。”
廖其珍看着她波澜不惊的脸不禁有些意外。一般的孩子碰到这类情形,要么不平,要么羞愧。或者还会有妒忌、不甘等等其它的情绪。五公主这么平静的一张脸倒是有些出他的意外。
叶明净觉得这太傅也太无聊了一点。齐靖十岁,又是上过几年学的,会背诵《论语》很正常。华夏族古代,还有十二岁中秀才的呢!她才六岁,半年前刚刚启蒙,不会背诵很正常。这老头不知道要因材施教吗?
廖其珍的本意是想摸摸小姑娘的性子,这回倒是真的来了兴趣。他又叫了薛凝之:“可能接着继续背下去?”
薛凝之就犹豫的看了叶明净一眼,结果一愣。
清澈的瞳孔如同湖水一般静谧,只单纯的望向他,看不出半点情绪。
“学生能够背诵。”他起身回答。接着齐靖被打断的地方又背了下去。
背了一段后,又被廖其珍制止住。然后是孙承和和江涵。
这两人虽然要年幼些,到也都能把《论语》背的八九不离十。看来承庆帝找伴读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廖其珍一直在注意着叶明净。只见她从头到尾都很用心的在听,表情平静。平静的不由令人怀疑,其实她也是会背的。
叶明净的想法很简单,没有人教过她,她自然不会。所以用不着惭愧。太傅迟早也会教她的,也用不着着急。
廖其珍捋了捋胡子,让叶明净拿起《论语》,照着书读从头开始读。
叶明净坐在座位上翻开书,一字一句的照着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她读的不怎么流利,一来竖行阅读不太习惯,二来繁体字难认,不认识的字她就坦然的说不会。廖其珍就教她。这样读了大约有二十分钟后,廖太傅示意她停。
“将刚刚读的那段背熟。抄写二十遍。”
“是。”叶明净应声。
然后她今天的教学就算告一段落了,孙承和和江涵也是照此办理。
三人磨墨的磨墨,背书的背书。廖其珍让齐靖和薛凝之单独一个个上去,听他们背了些书,又讲解了些什么,最后在纸上写了些东西,吩咐了他们几句。想来那就是他们的功课了。
也对,本来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叶明净没什么想法。在师大上学的时候,学生会组织过几次希望小学义务教学活动。有些学校就是几个年级混在一起上课,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
可惜有人不这么想,孙承和狠狠的冲走下讲台的齐靖、薛凝之瞪了两眼,不善的情绪谁都能感受到。
两人的脸立刻就涨红了,齐靖狠狠的瞪了回去。
孙承和不屑的撇撇嘴。
叶明净看着想笑。这些傻孩子,别以为坐在讲台书桌后的廖太傅是在看书,你们这些小动作他都看在眼里呢。班上有四十个学生,当老师的都能把全班的小动作看的一清二楚。更别说这里只有五个人了。
她纹丝不动的继续背书。当皇帝可不能没文化,满朝的大臣都是从全国科举杀出来的精英,她要没些真本事,迟早会被架空权利。然后搞不好就落得李青瑶一般的下场。当年宿舍里历史系的室友曾说过,被赶下台的皇帝只有一个下场,就是死。所以,后来的皇帝们被逼着下台时都喜欢自尽了,死在皇位上到底还有些尊严。
她不想被人害死,也不想自尽。所以,好好学习是必须的。这可是保命的技能之一啊!
廖其珍将学生们的动作尽收眼底后,心里对叶明净不由多了几分好感。
沉稳大气,倒是有些皇家风范。观其眼神清澈,绝不是呆滞木讷之辈,与京中传言颇为不符。看来,是个可造之材。
一个时辰之后,课间休息时间到。
廖其珍告诉他们,休息时间两刻钟,可以去外隔间吃些茶水点心。然后就踱着步出门去了另一处房间,估计是教师休息的地方。
叶明净觉得自己的腿都要僵硬了。连续上课两小时,休息半小时。这万恶的制度太不科学了,不知道幼童的平均专注力为四十五分钟吗?还有,万一中途要上厕所怎么办?真是落后。
她伸着懒腰去净房解决了生理问题,洗了手后来到外隔间,小太监已经帮她把带来的点心热好了。桔子端了杯热气腾腾的五谷豆浆给她:“公主,喝点暖暖身子吧。”
“嗯。”叶明净接过杯子,“给几位公子也倒上。”笑着对齐靖道,“齐哥哥,别喝那茶了,对身体不好。喝点豆浆吧。我还带了点心,大家一起吃。”
齐靖笑道:“多谢表妹。”
孙承和就大声的“哼”了一声。
叶明净觉得好笑,推了一碟虾仁烧麦到他面前:“这是我从昭阳宫的早饭桌上捞下来的,你尝尝?”
外臣不可以往宫廷里带吃食。上书房点心时间供应的也都是正宗的点心,甜甜酥酥,小小巧巧。叶明净带来的,都是从早餐桌上拿的,什么鲜肉叉烧包,虾仁烧麦,五香牛肉丝,翡翠虾饺。对男孩子的吸引力,绝对比玫瑰糕、核桃酥、三丝卷之类的来劲儿。孙承和早饭原本就吃得早,到这会儿已经有三个小时了,肚子早已饿的咕咕叫。他只迟疑了一会儿,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叶明净也动作文雅,行动快捷的香喷喷开吃。她现在的身体好,消耗量大,食物需要的也就多。
江涵看看这两人,很快也毫不拘束的吃了起来。
薛凝之看的膛目结舌,齐靖一杯豆浆放在嘴边半天都忘了喝一口。
他们的早饭吃的也很早,现在的肚子也是饿的。肉食对男孩子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两人互看了一眼,最后也动作干脆的开吃。
叶明净带来的吃食,消耗一空。
廖太傅再次走进教室时,看见的就是五张红扑扑、油光光的脸。空气中飘着虾仁烧麦的香味。
他哭笑不得,这哪里还像课堂,食堂还差不多!
下面的课程是算术。这个对叶明净来说很简单,不过她没有表现出超前,仍旧按步就班的学习。
中午时分,五个人统一在去了另一处厢房,吃饭、休息。
午休时间较长,睡觉的话却又不够了。再说也没有地方可睡。叶明净就趴在桌子上打盹。
齐靖邀请薛凝之去散步,薛凝之欣然赴约。
他们走了一会儿后,孙承和撺掇着江涵也一起出去。
两人一块儿出门。
叶明净伸了个懒腰,揉了揉脖子。装睡还真难受。她的伴读们目前明显分为两派,齐靖和薛凝之一伙儿,江涵和孙承和一伙儿。外加她一个不尴不尬的夹心饼。共处一室,气氛还真有点儿怪异。难怪他们都憋不住了。
宫里是不能乱跑的,上书房的范围就这么大,这两帮人能到哪儿去散步?真是。
一个小太监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对着冯立耳语了几句。
冯立走到她身边轻声道:“公主,孙公子和齐公子吵起来了。”
咦?还有这事儿?
叶明净立刻来了精神:“走,看看去。”
小太监带路,找到一个绝佳的偷窥地点,隔着绿叶花枝,可以很清楚的看见那四个人。
孙承和红脸粗脖子的在叫嚣:“说的就是你!文不成,武不就。不就是仗着家里人的势么!六皇子选伴读的时候就硬舔着脸贴上去,怎么?现在人没了,就又来贴五公主了。亏你还好意思坐在这里,不要脸!”
齐靖气的浑身发抖:“伴读是皇上亲自选的,他选中了我,我自然能坐在这里。你嘴巴放干净点儿!”
孙承和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选中了你?天知道你是怎么当选的。你没诏哥哥聪明,没诏哥哥能干,读书、骑马、射箭全不如他。你凭什么能一次又一次的当选,还不是仗了你家里的势。你敢说,你母亲没有和宫里头说过这事儿?”
齐靖脸色发白:“我没陆诏能干,你就比他能干吗?你又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因为你大伯是庆国公。要是光凭才学,天下间才学好的人多了,那也轮不上你!”
孙承和大叫:“你当我稀罕当这伴读吗?”
江涵一把捂住他的嘴:“你小声点!”
孙承和拼命的扭。
薛凝之也同样发白着一张脸,拽住齐靖道:“算了,我们走吧。”
齐靖还想说什么。薛凝之就脸露哀求:“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被人听见可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