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老太爷和闻老夫人遇这样的大事,夫妻会一起端坐在主厅内,接受子孙们拜新年,顺带发红包。闻春意跟在闻雪意身侧,跪拜恭贺新禧,吉兆的话,自然由闻雪意一人说,闻春意只在一旁点头就可以应对过去。姐妹两人接下闻老太爷夫妻给的红包,再一起退到众位姐妹的立身处。闻春意不用刻意的去削弱她的存在感,闻府有众多的姐妹,她没有交好的姐妹。闻春意每逢这时,都有一种越热闹越能感觉到寂寥。
大家欢欢喜喜的说着话,闻老太爷夫妻欢欢喜喜的瞧着满厅的人。新年的第一天,闻老太爷夫妻都不拘着儿孙们,厅里摆了几桌牌叶子,闻老太爷夫妻分开坐下来,由着闻朝鸿夫妻分开陪着他们玩耍起来。闻春意听闻雪意讲解过那种玩法,有些类似斗地主,只不过玩的花样要多一些。四房里,通常只有闻雪意会给留下来陪侍在闻老太爷身边,别的人,则会早早寻别的借口归家。
闻春意很不喜欢这样的场合,闻老夫人瞧着她时,那冷冷的眼光,总是围绕着她身前身后。闻春意其实有些想不通闻老夫人的逻辑思维,按理来说,她要相爱相杀的人是老姨娘,而不是她这一个无辜到极点的孙辈。偏偏闻老夫人从年青时到现在,她对老姨娘的存在是万般的纵容。闻春意庆幸她是经了一世的人,要不就闻老夫人和一府人待她这种的纠结,都能生生把一个活泼灵动的人,生生的逼迫成阴郁至极的人。
厅里笑声不停,金氏手里抱着闻秀节,回头望一眼神情淡然的闻春意,她的眼里同样闪过不快的神情。闻老夫人大过年的日子,都冷眼瞅着闻春意不放松过。金氏瞧着身边的女儿,想了想问:“这次去舅家拜年,你和我们一起去,你爹说了,我们用过中餐,就去街上转转。”闻春意想起金府那几位姨母和表姐妹阴阴的眼光,她们一个个不敢对付闻雪意,就把注意力全放在她的身上。
闻春意是用不着在金府生活下去,可是乔姨娘和金风岩却是要在金府活下去的人。如今闻春意的年纪在这时代也不能算年纪小,她不能再借用小孩子不懂事的外表,来掩饰她的反驳和对抗。闻春意立时轻摇头说:“我不去舅家,等到以后小舅舅分府出来,我再去舅家。”金氏瞧了瞧闻春意,知道她是轻易不会改了意思,低声劝说:“雪朵,一府这么多的姐妹,你有时还是要跟姐妹们想法子亲近一些。”
闻春意笑着瞅金氏一眼,说:“娘,你和姨母们也是多年姐妹,你待她们这般的友善,彼此还是无法多亲近。娘,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亲近,还不如象现在这般,至少我们这一房的人,多少能保持一些安宁。”闻府别的房的人,常有交往人家的女子互相来往,那种面和心不和的小女子交情,闻春意觉得太浪费感情和时间。金氏瞅她一眼,说:“我和你姨母们,与你们姐妹是不相同,我们是嫡庶的区别。”
闻春意瞧瞧低落心情的金氏,笑起来说:“娘,那是你们在娘家的身份,你在闻府可是堂堂正正的四爷嫡妻,身份跟她们一样。凭什么,她们还能象从前那般冷待你,只不过知道娘的性情宽和,不会跟她们计较这种任性的事。”金氏笑看女儿欣慰不已,笑着说:“我们过好自家的日子,有些事情,何必去计较,惹得自已一家人不高兴。”

第一百二十章 伤心

  新年里,闻春意出了四房院子门几次,在府里的客人面前露了面。闻老夫人照旧在她请安时,如同眼中无她这个孙女一般,待她神色极其的淡漠。闻府来往的夫人们,都知闻老夫人对这个孙女的心结,她们瞧着闻春意淡然处之的神情,反而对她有些同情起来。
闻朝青和金氏两人自是知晓这些事情,两人待闻春意更加的贴近起来。闻春意每次都会按着闻雪意的提示,特意带着三丫和四丫在闻府最热闹的山下,坐在凳子上面一会,主仆三人又去往热闹的地方,打眼的转上一圈后,才缓缓往归家的路上走去。闻春意原本是不想走这些过场,只是闻雪意也提醒得对,她一天天的大起来,又不能真正永久的居住在娘家,那么就不能让外人觉得她是弱不禁风女子,以至于将来影响到她的亲事选择。
闻春意觉得如今府里少了许多徐府的客人,她的心情也跟着愉快许多,毕竟谁都不想在自家祖宅里转转,随处都要碰到对头人出来刺了几针。这个新年,别说四房的心情不错,就是三房人的心情跟着也不错,毕竟少了许多常在最热闹时,在众人面前提醒你是庶的亲戚们。徐府败落下去,听说徐府原来的三房,在安城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徐三夫人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把娘家给她的陪嫁两处小宅子,直接分给两个亲生儿子。
她又趁着徐府人和徐三爷心慌意乱时,直接把未嫁的亲生女儿徐小三亲事定下来,很快让娘家那边远方小舅子带往外地。徐三爷醒过神来,想要为姨娘和庶子们跟她争吵一番,她一脸轻快神色的表示,自已所生的孩子,日后都不要徐三爷来负担。他们夫妻老后,两个儿子还是有尽孝道的责任。徐三夫人的陪嫁一清二白分给自已的儿女,只余下日后薄薄的生活银两。徐三爷灰心丧气之外。总不能上门跟自已亲生儿女争那些陪嫁物件。
徐府三房因此乱起来,徐三爷一向不担事。又没有了徐府的经济来源,如今又少徐三夫人丰厚的陪嫁,那些姨娘们跟徐三爷日日想尽法子争利起来,徐府三房还有好一些的庶子庶女,他们将来婚嫁大事,又将要如何操办?徐三爷天天被吵得晕头转向,徐三夫人关起房门过自已的小日子。金氏跟闻雪意笑着说:“我原本以为是徐三爷重嫡生子女。才会由着三夫人行事,没有想到是三夫人先下手为强,把儿女大事很快安置妥当。”
徐府三房内宅的事情,因徐三夫人不如从前那般的严防死守。闹出的动静渐渐的传了出去。许多人家的嫡夫人,因此改变对徐三夫人的一些看法,大家都有些佩服她,至少她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能很快的为自已所生子女寻一条生路出来。闻雪意听到的消息最实在。她笑着跟金氏说:“徐三夫人的长子,在外面放话说,他和弟弟都想接双亲一块居住,可惜三房人太多,他们兄弟都是没有本事的人。合起来都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
如今徐府在闻府没有那么多双的眼睛,金氏也与几个好接近的夫人们,遇见了,也可以说上几句话。金氏笑着说:“我听钟家大夫人说,徐三爷这位长子,如今放下面子,在外面摆摊给人抄写书信,次子好象跟人跑腿。以前徐三爷总是说嫡子都不像他,样样都提不起来,如今这位徐大爷在外面撑起家事,那一笔字写出来,大家都说是徐府不成才的长辈,才会误了这么一个实在的人。至于那些话,大约是徐三夫人叫他放出来的话。
他们兄弟这般直接分出去居住,到底有些名不顺言不正。从前徐府这么多的夫人,只有这位三夫人待人瞧着还温和,子女的性情,瞧着一样温和。”金氏感叹着一丛歹竹里面,有那么一根好笋,可惜给埋没了。闻春意却觉得徐三夫人是一个很能忍耐的人,坚持那么多年夫唱妇随,一直等到无法坚持下去,才露出真面目出来。如果徐府不败,大约无人会知道徐三夫人这般的头脑清醒。
闻春意在新年里,听着徐府人的闲语,偶尔拜见一见闻老夫人的冷脸,日子一忽就过去几天,闻老夫人一直未曾发作过闻春意,而她也不敢放心得太早。闻老夫人余下的日子,纵使是年数,也是在数着在走。而她的日子刚刚开始,只要她稳得住自已,还可以有时间慢慢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闻春意跟着闻朝青去见过老姨娘,瞧着她待自已父亲那种不屑的眼神,听着她连声问:“老六呢?有没有托人给我送年礼过来?”
这年都已经过了一半,老姨娘还在梦中。闻朝城心里如果有生母,他总会有法子在送年礼回来时,捎带一份年礼背着人给老姨娘。老姨娘明显瞧着是老了一些,那双水眸眼睛都没有从前那么多的水份。闻老太爷不知还记不记得这个旧人,但是闻老太爷一定记得闻老夫人这个原配嫡妻,听说两人如今相处缓和下来,坐下来,也能说上几句旧时光的话。闻春意瞧着闻朝青一脸为难神色,她在心里暗叹一声,难怪无人愿意跟着他前来。
老姨娘瞧见闻朝青脸上的神情,她转眼瞧见闻春意,更加的恼火起来,用手指向她,冲着闻朝青发作起来:“你明明知道你这个女儿不受人怠见,这大过年的日子,你把她带到我这里来添晦气吗?”闻春意微微笑起来,她是因谁才会受一府人的不怠见?这个原罪如今可以这般堂而皇之大声音的指责她,这个最无辜的被迁怒者。闻朝青的脸色难看起来,他不过是瞧着过年的日子,顺势来看一看老姨娘,顺带让服侍她的下人们,许多方面不敢怠慢她。
闻朝青瞧着满院子的下人们,瞧向闻春意的那种眼神,他难得的恼怒起来说:“姨娘,谁说我小女儿不受人怠见?她不过性情直了些,不爱跟人套近乎而已。六弟,有没有给你捎年礼,你自个想法子去问他。”闻朝青扯着闻春意转身就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瞧向闻春意的神情,竟然瞧着小女儿明显心情愉悦的样子,他有些着急起来说:“雪朵,你别生气,你大伯一家人,知你性情后,待你就比从前好起来了。”
闻春意笑眯眯的抬眼瞧着他说:“爹,我才不会介意这些小事,大伯一家人是待我不错。不过,有爹娘兄姐和两个弟弟待我好,对我来说早已经足够了。老姨娘觉得见我晦气,日后我们不相见就是。老姨娘能出门后,她再来我们四房找麻烦事,我到时就可以让她多瞧瞧我,顺带给她多添上一些晦气。”闻朝青瞪眼瞧着闻春意,说:“大过年的日子,小孩子也不难乱说话,快往外吐两口气,把那晦气吐出去。”
闻春意笑着照做后,瞧着闻朝青一脸愁眉不展的样子,她扯扯他的衣袖,晃荡起来说:“爹啊,你都有我们待你好,用不着别人待你好。你以后就不要贴上去了,用不着她说好话来哄你。你要是实在想听,好听的话,回去叫峻弟多说两句给你听。要不,我多叫你两声‘好爹’?”闻朝青难得见小女儿这般娇蛮的小模样,给她哄得有了笑意,他扯回衣袖,低声警告说:“雪朵,在外面,可不能这般扯着爹的衣袖说话,给人瞧见,又会说你不乖巧。”
闻春意立时端正神色,书香世家,最讲究行之有度笑不露齿,她一定要牢记。闻朝青瞧着低头的闻春意,又担心伤了她待自已的亲近,赶紧开口说:“雪朵,我们回自家的院子里,爹的衣袖让你多拉扯几下。”他这般哄小女儿的话,闻春意好笑的抬眼瞧着他,微微笑着说:“爹,扯难了衣裳,开春后,不知要种上多少菜,才能够一件衣裳的银子。”闻朝青失语起来,闻春意和闻秀峻姐弟对待银两上面,都会算计清楚得失。
他们两人是四房最懂得珍惜物件的人,每一样东西,在他们的眼里,都能算出不可轻估的价值出来。两人往回走,看到四房的院子门,闻朝青放慢脚步,走前面两步的闻春意,惊讶的回头望向他,问:“爹,你走累了吗?要停下休憩?”闻朝青轻摇头,又瞧瞧闻春意的神情,他终是快步往前走两步,想想又回头说:“雪朵,我们回去,别跟你娘提老姨娘说你的那句话,行吗?”
闻春意本来也没有想要提及老姨娘说的那话,大近年的日子,她何必让老姨娘闹得一家人不高兴。她笑着点头说:“爹,我都忘了老姨娘说什么了,反正以后我不会跟爹再去看老姨娘了。”闻春意这一次跟闻朝青前去看老姨娘,也是因为金氏和闻雪意闻秀玉都有事,而闻秀峻和闻秀节对老姨娘更加没有情份。一家的人,没有任何人愿意同去。她一时的心软,才兴起跟闻朝青前往。结果是败兴而归。
闻朝青听闻春意的话,他放松下来,金氏贤慧,可是待儿女是极其的护短。她要是知道老姨娘如此那般咒语闻春意,只怕日后老姨娘四季的衣裳,只有公中那一份。闻朝青尽管心里怨着老姨娘到如今还这般的不着调,可那人毕竟是他的生母,他伤心过后,还是无法完全的硬心下来。他瞧着闻春意低声说:“开春后,爹帮你在花坛里种菜,让你娘来骂爹。”

第一百二十一章 晃荡

  新年的最后一天,阖家上下总要吃一顿散年饭。闻府历年来,这一天人人必到。平时不能出来见人的姨娘们,只要生育过儿女和正当宠爱的姨娘们,都可以进大厅共用餐。因此这一天晚餐,不管主事的人,如何妥善的安排,团聚餐都会掀起一些小小波浪。
闻朝青穿着暗红色的儒袍,腰挂着平安如意玉结,瞧着要比平日多几分浓浓文雅气息,他抬头挺胸,只当没有瞧着儿女们眼里的笑意。金氏难得的穿着锦绣梅花领的花团袍子,头上佩戴珍珠玲珑八宝簪,面色红润容颜舒展,瞧上去又比往年要年轻上几岁。金氏这几年,日子自在了,年纪也如同倒着生长一般,越活面容越显得年轻。闻雪意穿着花粉色花团簇拥的襟袍,头上只别两朵粉粉的娟花,小小年纪,意态悠然端婉书香气息浓浓,远胜过她的容貌。
闻秀玉梳着书生头,穿着大红色福字的书生袍子,一派小书生的优雅模样。闻春意穿着花粉色花鸟语花的袄子,下身配着同色的阔脚裤,头上梳着两个小花团包包。在一派热闹的气氛当中,她总显得有些神情淡漠。闻秀峻和闻秀节兄弟穿着同样的大红大花书生袍,头上是小童发束,兄弟两人眉眼间有些相似,只不过大的灵活好动,而小的沉稳安静。四房人,慢慢腾腾的往主院走去,这样的时刻,主角一向是主院的人,他们只是共进餐的家人。
闻朝青和金氏回头望着手牵手的儿女们,都是满眼的欢喜神情。四房人,进大厅,来得不早也不晚,恰巧跟在三房后面,一块去同闻老太爷夫妻请安。闻老太爷笑容满面望着一众儿孙们。闻老夫人瞧见这两房人,面上笑得欢喜,眼里神情淡淡。三房和四房两房的人。很快的退下去,大家分开入座位。闻三夫人和金氏坐在一处。互相说了两句面子话过后。闻三夫人瞧着金氏的神色,问:“四弟妹,你同你大姐关系可好?”
金氏瞪眼瞧着她,她一个庶女与嫡女出身的大姐,关系能有多好?可是闻三夫人这般问她话,分明是有别的事情要说。她转而笑着说:“近年来,我们在娘家遇上。还会说上两句话。”闻三夫人瞧着金氏的神色,问:“她的两个女儿,为人处事可妥当?”金氏顿时明白了一些事情,三房长子闻秀炎已到了婚娶时候。正是互相看看的时机。金氏用力回想金家大姑奶奶的两个女儿,她发现自已对那两个小女子的印象模糊。
金氏瞧一眼闻三夫人,这可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她交际广阔,只怕是有别的目的。她笑着说:“我回娘家时。见过她们几面,瞧着规矩不错。”大家出身的嫡女,有几个规矩不行的。闻三夫人听着这种面子上的客气话,想了想还是把底透了出去,说:“我娘家两个嫂子说你大姐家的两个女儿。大小姐为人处事周到细致。我想多打听一番,要是三爷不反对,想请人上门去求亲。”
金氏微微笑起来,两方都是她不能多口的人。她看着闻三夫人说:“一转眼,五少爷已到可以成亲的年纪,他这般人才品貌,亲事上面,可比一般人要好寻适合的人选。”闻三夫人稍稍有些失望起来,她原本想借着金氏,多打听一些事情。这桩亲事当中,她暗里觉得最不妥当的地方,是女方跟四房这边的关系。只是她娘家嫂子一再提及,那位女子最难得的是周到处事,那才是最适合做嫡长媳妇的人选。
仆妇上已经开始准备上菜,闻三夫人依旧在沉思中,金氏却暗自舒了一口气。十八道各样冷盘菜,二十八道热菜,新年里最后一次团聚餐,闻大夫人用心安排了菜食。闻老太爷非常满意瞧着桌上满满的菜肴,这么多花样的菜式,是家境兴旺的好兆头。男人们桌上摆了六样各地清酒,由人任选。女人们和孩子们的桌上,摆上的是果子酒,甜而不腻不醉人。闻老夫人满眼笑意,这样的时候,最能证明她的贤慧识大体。
大厅里,除去几声孩子的嚷嚷声外,只有静静的用餐声音。一个时辰过去了,仆妇整齐有序的收拾起桌面,把多余的桌子收整起来移出去。男人们和女人们分左右坐下来,因是自家人用餐,屏风早早的抽离开去。一府茶话会正式开始,闻老太爷夫妻是资深的主持人。闻春意抬眼注视着对面坐着的人,她要多认识一些自家兄弟们,长大的人,与年少时的人,相貌总有些变化,闻春意不想日后在府里遇见,她都不知那人是谁。
闻老太爷的话,在闻春意听来,照例是用字精湛,听上去依旧深邃难懂。可是众人都奉场般的叫好,闻春意不得不低头装作有听懂的样子,反正*不离十,都是一些展望家族未来的话,孙儿们竖立伟大人生目标类的话。闻老夫人的话,就好懂许多,她是主攻女人这边的主持人。话里话外都是夫人们要懂得贤良,姨娘们要安分守己,嫡子嫡女们要学会宽容处事,庶子庶女要安守本分,不要事事争风头。
闻府六房人,如今只余下四房没有姨娘和庶子女。在外地的六房,闻朝城已经有了娇美姨娘,听说那位姨娘肚子也大起来了。闻春意听到消息,想到闻六夫人那张扬幸福的笑脸,她的心微微凉起来,日后那位夫人笑起来还能那么的灿烂吗?两位主持人说过话后,闻朝鸿自是要说一番话,他的话非常的好懂,鼓励家中在进学的男子,闻府一族的将来,要靠他们去兴盛,要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总有到达阳光灿烂地方的那一时。
当然,闻朝鸿的话,说得比闻春意总结下来的话文雅许多。闻春意觉得许多人是化腐朽为神奇,而她是反道而行,她是化神奇为腐朽的高手。闻大夫人是话不多的人,她重点在儿女婚姻大事上面,要求各位夫人们定人选上面,一定要火眼金睛选最恰当的人。闻大夫人这话一开头,闻二夫人立时有了表达的机会,她的二子也到了定亲的的年纪。这一次,她一定要选一个合她心意的好儿媳妇。
厅里的话题,已经开始歪楼起来,闻老太爷笑着起身,带着一众男子们另移地盘说话。四房和五房的孩子们,都要差上年份,金氏和闻五夫人都以孩子为借口,提前带着未跟父亲走的孩子归家。闻雪意过了一年,又大了起来,她这个年纪,已经可以慢慢的相看起来,只是闻老太爷已经摆明说,闻雪意的亲事,由他和大房人亲自挑选,由不得闻朝青和金氏两人去添乱。
四房和五房人马很快在交岔路口分开去,闻五夫人进院子门时,停下来望一望四房的人行远的身影,她的眼里闪过羡慕神情,金氏瞧着就要比前些年过得好,皮肤色泽得透亮年轻许多。闻五夫人伸手轻触下眼角,早起照铜境,已能瞧见眼尾的细纹。闻五夫人进了院子门,谢绝姨娘和庶女的好心陪侍,她大步往自已的院子走去。这样的日子,她不想留那些让她心烦的人在眼前晃荡。
金氏和闻雪意姐妹在主房坐下来,闻春意立时倒在榻位上,她已经端正坐了几个时辰,那腰和背仿佛都一直绷直着。金氏瞧一眼她轻摇头,闻雪意皱眉瞧着她说:“雪朵,明日,你要去闺学,可不能如在家里这般的松散。”“嗯。”闻春意闷闷的应一声,闻府的闺学,在安城算是名气不错的家学,每年都会有一些人托关系进来一块就学。闻雪意终究有些不放心闻春意,她想想说:“雪朵,我明天送你去闺学。”
闻春意听她的话,赶紧摇头起来。闻雪意过了十三岁后,夫子们已许她从闺学结业。闻雪意送她去闺学,大约也是想为闻春意,去跟夫子们再去联络感情。只是闻春意一向觉得,那些都是白用功,小人才会因受恩惠,而改变为人师的态度,君子越发会瞧低,暗示要照顾的学子。闻春意知自已的资质,只要大家都不是天才,她大约还是能混一个中等出来。为了一个中等才学,就去托人情,那是一种浪费。
闻春意抬头望着闻雪意,慎重的说:“姐姐,我明天自已去闺学,哥哥已经带我走过一遍路。有三丫和四丫陪着我,又是自家的府上,夫子们一定不会挑剔我。”闻雪意瞧着闻春意的神情,知道她定下来的事情,容不得别人再改变,再说她原计划送闻春意去了闺学后,再带着闻秀峻跟着闻老太爷一块去访友。如今家中的兄弟都要进学,而不进学的人,年纪又太小,闻雪意便有心把闻秀峻带到闻老太爷面前晃荡。
闻朝青和金氏原本都担心闻秀峻的性情,那完全不是书香人家不识人间烟火的性情。他开口闭口最爱说:“算一算,这事这样做,可合算,省了时辰,还是节约银子的用度?”这语气,完全是偶然一次跟闻春意学的。只是闻春意说过后,就不再记得拾起一用再用,而闻秀峻却把这话用在实际各方面,已经成了他口头禅。

第一百二十二章 规矩

  第二日,用过早餐后,闻春意再次婉拒一家人的好意,她带着三丫和四丫前往闺学。闻府的闺学,设在主院附近的附院,瞧着跟主院距离不远,可是走起来,左转一个弯,右往里深折一下,还是要花些功夫时辰去走这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