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欣意是大房里长相平平的嫡女,她上有一对受众人注目的嫡亲兄姐,还有一个容貌极其美艳的庶姐,下面有无数的容貌出众的弟妹们。她在家中能得到关注特别的有限,如果不是她嫡女的身份,只怕是连闻朝鸿都会忘记有她这样的一个女儿。闻欣意自卑与自家的容貌,哪怕闻大夫人直言她将来容貌上面还能有变化,如她一个嫡亲的姐妹一样,一定会有女大十八变的一天,她的心里还是没有多少自信心。
闻瑞意在临嫁的那夜,与她夜话说。要她的眼皮子放高一些,千万不要去学闻素意那般的浅薄,在亲事上面,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忘记看到内里的种种不妥。闻欣意是相当信服姐姐的话,她不会害了自已。她也信服闻大夫人的行事,闻秀桦和闻瑞意的两桩亲事,见证了闻大夫人在识人方面的锐意。闻瑞意特别的提醒闻欣意,她一定要跟大嫂处好关系,遇事可以寻她商量。
闻大少奶奶瞧着是非常温婉细致的一个人。她处事却能面面俱到。闻大夫人感慨闻欣意处事放不开手脚。直接把女儿教给长媳妇去调教。姑嫂难得的相容。闻欣意喜欢大嫂子待她的诚意,而闻大少奶奶欣喜闻欣意不是多事的嫡亲小姑,遇事也愿意给她指正当中隐匿的窍门。闻大夫人乐见她们相处融洽,不管夫人们私底下如何的说小话。她都不曾动过心思往儿子房里推人。哪怕是庶长子闻秀然,她问过他无心之后,都不曾往他房内塞通房丫头。
闻大夫人眼下的日子过得舒服,夫婿不再乱拉人上床,内宅里少了许多的脏事。长子夫妻融洽安乐,明年能添上孙辈。嫁出去的女儿,夫妻安顺,相处相得益彰。小女儿闻欣意跟着自家大嫂处得来,姑嫂常能说在一处去。瞧着性情也开朗了许多。闻瑞意时不时会书信回来,从书信里面,都能感觉到她的日子过得美。闻大夫人如今的心事,放在庶子闻秀然的身上。前不久,这孩子看中一个女子。实在逼得没有办法,才悄悄的跑来跟她商量。
闻大夫人待闻秀然自是比庶女们要亲近几分,他的生母是闻老夫人在闻朝鸿成年时,安排的通房丫头,她的性情平和懂事,只是命却不长,她生闻秀然时难产,临终前把儿子托付给闻大夫人。当时在场有许多的见证人,大家包括闻大夫人都诧异她执意把儿子交付给她。闻大夫人原本待闻秀然有些说不出的味道,只是这个孩子在自已身边长大,一天天瞧着大起来,孩子与她亲近,渐渐地她待他如子。
闻欣意瞧着闻大夫人的神色,她小心翼翼的开口说:“母亲,二婶说,二哥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就等吉日纳采。她说她娘家侄女,就是我们都见过那位五小姐,瞧着容貌不错性情不错,跟三哥年纪相近。她问我行不行?”闻大夫人盯着闻欣意瞧,听她赶紧解释说:“母亲,我没有乱开口说话。兄长们的亲事,那轮得到我一个做妹妹的人胡言。徐五小姐那样的人,我看她瞧十八妹妹的眼神就有些不对劲。
她如果要嫁过来,我们这一房的人,与四房的人就要失和。十八妹妹虽然不爱搭理人,却也不是什么多事的人,我实在想不明白,徐家人为何把她当成眼中钉看待?”闻大夫人却知道为何徐府的人,这般瞧不顺眼闻春意,他们不过是以为闻老夫人厌恶老姨娘,肯定会讨厌长得跟她有些想像的闻春意。这些年来,闻老夫人不管明的暗的每年都贴补不少给徐府的人。闻大夫人当家多年,自是明白当中的事情,只是做为晚辈的人,不能过多干涉长辈的事。
徐府的人,要抱紧闻老夫人的大腿,自然要跟着她的眼风行事。闻春意自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闻大夫人瞧着闻欣意满脸欣慰的神情,说:“欣意,你这样想就对了,不管怎样,你四叔一家人是自家人。你四叔为人实在,你四婶不是贪心人。他管着庶务,我们大家都安心。你八妹妹虽说是女子,受你祖父亲自教养,她将来嫁出去后,你父亲和叔叔们瞧在你祖父的面上,都要纵容她三分。何况她又是这般懂事知礼的孩子,更加由不得大家疼爱她。
你十三弟弟眼下瞧着,就是一众兄弟里面最会读书的人。他们两人都待下面弟妹亲近,你十八妹妹瞧着木然不动声色,实际上为人有主见。只要你不招惹她,她是不会多事的。你十六弟弟年纪小小,却知道执意跟着他姐姐种菜,将来只怕也是不能小瞧的人。你四叔的儿女,胜过他们夫妻太多。将来你们嫁人之后,谁能保证你们一世平安顺和?如果将来有难处,姐妹们来往,你在娘家容人一分,姐妹将来就能伸手帮你一分。”
这大半年来,闻素意常会回到闻府,她打扮得富丽堂皇,身后跟着四五个丫头,就怕别人不识她日子过得多么奢侈。闻欣意年经大起来,看事不再只看表面,何况闻素意的话,说得太过夸张炫耀。王家的消息,却透过来往的下人们,传进了府里面,王家三郎风流性子只在新婚时,安份了几月,后来很快的恢复成原样。闻素意美貌出众,也经不住日日看。这门亲事,是她推拒闻朝鸿定下来的人,自个亲选下来的,她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闻欣意轻轻的叹一声,闻素意面上笑得再欢喜,内里苦衷都无处诉说。她在王家的日子,只有过得下去,闻府的人,都不会主动去惹事生非。闻欣意低声说:“母亲,我们明白了。二婶子为人犀利,如果有侄女嫁过来,只怕你和嫂子的日子都不会太安稳。只是二婶跟我说,三哥是瞧中那位小姐。”“噗”闻大夫人笑起来,闻二夫人心里那些打算,她如何不知晓,只是不管怎么样,她的儿女,容不得别人来安排这些事情。
她笑着说:“你三哥是看中一个女子,却与徐府的小姐无关。你想法子,跟你三哥去瞧瞧那个女子,那个女子妥当,我也好开口跟你父亲说情。”闻欣意瞪大眼眼瞧着闻大夫人说:“母亲,三哥跟你说是那一家的女子?那女子我们见过没有?”“自是不曾来往府里的女子,你三哥都没有跟别人打过照面,只是远远的瞧着那女子行事,觉得那女子不错。他悄悄寻人打听过,那女子为父守孝,从前订亲的人家便悔婚了,才拖到眼下二十都未定亲。”
闻大夫人的话一出口,闻欣意已经摇头说:“母亲,你和三哥同意没有用,祖父和父亲一定不会喜欢三哥有这样一门亲事。”闻大夫人轻叹一声说:“我听你三哥的话,那女子品行不错。你三哥喜欢,这一辈子的大事,如果那女子人不错,家世不太差,我就想成全他。我无法找机会见她一面,你跟你三哥亲近,你们兄妹想法子出去,远远的见一见。”闻欣意瞧着闻大夫人的神情,那是分明已许可三分的神情。
闻欣意深吸一口气,她知道闻大夫人待儿女,要比祖父和父亲少着眼与利益上面。她沉沉的点头说:“母亲,我和三哥去面见她吧。”闻大夫人立时摇头说:“不妥,你三哥说他们从来没有面对面说过话,他只是心里喜欢而已。为了那个女子好,你们还是远远的瞧一瞧。那个女子常出来送绣品。哦,好象是送到跟你四婶有关的那个绣店里面,你们就在那附近瞧一瞧,你瞧得顺眼,我再想法子跟你四婶去打听一下。
这样的大事情,一定要妥当。”闻大夫人当时听闻秀然的话,她的心里其实已同意三分。闻秀然的处境,是他早早选定未来的路。他的眼光,从来不曾落在那些世家女子的身上。象闻大夫人和闻大少奶奶这样精心教养出来的女子,他是没有那个身份娶进门。而象闻二夫人那样面上瞧着平和,实际处处要占尽风光的世家女子,他不想以后的日子去受那份气。
第七十九章 打发
闻雪意带着弟妹们回到家里,闻朝青独自神情端肃的坐在房里,满脸的沉思默想。金氏有了身孕后,她对厨艺事来的追求,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她现在每天准时准点,去厨房里面用心煮食。闻春意认为将要来到的这位弟弟或妹妹,一家是兄弟姐妹中最勤快的一位。
闻朝青望见四个儿女,他指指桌上的一堆吃食,说:“你们先吃点心,填填肚子。一会,峻儿留下来认字,你们三人去厨房给你们娘打下手。”闻朝青在对待儿女事情上面,比金氏要显得开明许多,他在很多方面,待闻秀玉这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样。闻家四房兄弟姐妹比别的房兄弟姐妹亲近,与父母待他们的态度有着重大关系。闻春意从前是闻朝青和金氏最关注的人,也没有引起两个兄姐对她的妒忌心思,就与这对夫妻在面上,还是能端平一碗水有关。
闻雪意带着弟妹去厨房做事,闻秀峻一脸羡慕的神情瞧着他们三人。闻朝青已打开册子,示意他上前去认字。厨房里面,金氏带着两个仆妇热闹的开始准备工作,她瞧见三个儿女过来,立时招呼他们过去做事。闻雪意跟着金氏打下手,闻秀玉去搬运柴火,闻春意去烧火,两个仆妇负责洗刷。厨房里热闹的开工起业,过了一会,饭菜香味传出去。闻朝青带着闻秀峻来端菜,两个仆妇机灵的避出厨房,由着这一家人亲近互动。
餐毕,四个孩子没有离开,他们等着听闻朝青说着外面的事情。闻朝青或许是因为自已的经历,他从来不会拒绝四个孩子对他的主动亲近,哪怕他有时也会感觉羞赧。闻朝青扫了扫坐在身边的金氏,又望了望四个孩子求知的眼神,他低声说:“爹跟你们在房内说的事情,你们可不许在外面跟人提及,那样会害得爹爹回不了家。”四个孩子立时一脸的正色起来。个个立时应承下来,绝对不会跟外人说话。
闻朝青其实对四个儿女的懂事也非常的放心,两个大的孩子,跟府里的兄弟姐妹们都能相处得好,就是因为他们两人从来不多话,不会去涉及别房的事情。而两个小的孩子,瞧着都是好动的性子,偏偏两人动来动去的范畴,都不曾超过四房的范围,他们好象天生就明白。出去不如在家惹事一样。闻朝青低声说:“外面有风声说。上。听说近来身子不妥,大约要立太子。”
四个孩子,大约除去闻秀峻听不懂闻朝青话里的深意,其他三人都听白了那话里的意思。闻雪意立时反应过来。她凑近闻朝青低声说:“祖父已经多年不管事,只顶着一个虚名。伯伯们和叔叔们都不是重权利的人,我们府的人,平时也与皇子们无密切的交往。只要一家人这时安分,就能保平安。爹,你说我这样想,对吗?”闻春意听闻雪意的话,她是一脸佩服神情瞧着她,这么年轻的小女子。立时就能分析出闻朝青这句话后面的重点所在。
闻朝青一脸欣慰的神情瞧着闻雪意,他轻点头说:“你大伯已经跟我说了,近来要快些处置手里庶务,过些日子,天气冷了。让我就不要出门,在城里走来走去受冻。”闻春意跟着眼神沉了沉,那意思就是最上面那一位的身子,的确是有了不妥当。这样的时候,行错一步,就是一家端的时候。闻春意天天窝在四房里面,外面的世界,都是通过闻朝青和兄姐讲解。而闻朝青虽说会和儿女们说外面的事情,毕竟他不是官面上的人,只能了解一些表面的事情。
金氏的脸色变了变,她突然站起来去了外面,房内的人,听见她跟仆妇说:“我手里差一些线,身子又不便,你们去一个人,去问青寻掌柜娘子,几时带线进来瞧我?”外面立时有仆妇笑起来说:“夫人,这样的小事,我现在就出门一趟,只是还有什么要买的东西,我一准儿也顺带捎回来。”金氏仿佛刚想来事情一样,说:“那就顺带一些米面回来吧,到时天气太冷,我们这一房能用的人少,就不用赶着出去买。”
四房的主仆关系最为松散,闻朝青和金氏都是没有架子的人,仆妇们跟他们说话,用‘我’字来‘我’字去,这两人从来不会挑拣出来说事。仆妇听金氏这么一说,反而想起来事情一样,说:“夫人,我顺带叫人多送几趟柴火来,要是过几天,雪下得大太,这柴火就一天一个价。反正院子里空地多,多堆上一些,实在用不了,开春后也能用。嗯,夫人,你别怕雪水浸进去,坏了柴火。我们到时寻一些干草盖在上面,绝对坏不了柴火,
我家老娘就是这般干的,家里早早就趁着便宜,买下半院子的柴火。”房内人听着仆妇的话,就知金氏一定会点头应承下来。闻朝青满眼的笑意,他没有觉得仆妇这般说话,有任何犯上的意思存在,他只觉得自已这一房的仆妇实在个个忠心。闻雪意皱了皱眉,也没有多的话可说,自家爹娘已经定了性情。幸好四房的仆妇们,一个个忠厚老实没有歪心眼。闻秀玉才不会去管这些事情,他只关心自已开年后,能不能出府去学院读书的大事情。
闻秀玉开口说:“爹,那年后我去城里学院读书的事情,有没有定下来?”闻朝青打量这个儿子,闻秀玉读书相当不错,自立方面也不错。闻府里每隔几年,都会换请先生教导子孙们。从前的先生,到这时,也早就心痒痒的奔自已的功名去了。而费心新请来的先生,同样是跟前任们一样的想法,为闻府的少爷们打好基础的同时,也不耽误了自已的前程。闻府的少爷们,成年以后,都需要往城里学院去深造。
一般来说,府里的少爷们,都能过学院面试的关卡,至于在学院学多久,那就凭各人的天份和本事。闻朝青十二岁后,也曾在城里学院里学了两年。只是他学业上进时,老姨娘在府里更加的折腾起来,自以为生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她闹得太过火后,连同闻老夫人都担心起闻朝青学成之后的事情。刚好那时闻朝鸿功名在手,闻朝晖和闻朝磊学业上面,显得比朝青还要有长进。家中的庶务无人打理,闻老夫人问了闻朝青的心意,便请人教导他打理庶务。
闻朝青看一眼儿子,他是真心向学的人。不同与他,他那时只觉得上学,那是一条生存之路。而后闻老夫人给他另一条路选择时,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庶务这条路,他喜欢握在手里的东西,能感觉到那份踏实感。闻秀玉这样的年纪,原本没有到去城里学院进修的时候。只是闻老太爷一时兴起,让他跟着府里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兄弟,一块去见了城里学院的先生,结果兄弟几人顺利过关。闻老太爷欣喜之余,决定送他一块去读书顺带开拓眼界。
闻朝青安抚沉下脸的儿子,说:“不用着急,那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不管什么时候,城里学院的大门都不会关闭着。闻春意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她的小心思,全用在自已的一亩三分菜地上面。外面的风负雨雨,自有闻府的能干人去遮蔽。何况她早就通过大房和二房的几桩亲事,瞧得分明了,只要闻府是由大房当家做主,就不会发生冲动祸害一府人性命的大事。闻朝鸿夫妻都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哪怕是闻素意的亲事,由着她做了主,也没有走了大样。
闻素意只要在王家不要闹得太过,王家人就能压着王三郎一直尊重这个嫡妻。而闻瑞意的亲事,分明是天作之合的美满姻缘,小夫妻两人的日子过得美,听说杨家二郎在学业上面,又大有长进。而二房闻秀轩的亲事,差一点坏在闻二夫人的手里,后来还是由闻老太爷做主,为闻秀轩早早定下一门书香女子的亲事。闻春意觉得嫁进大房的媳妇,有闻大夫人这样宽厚的婆婆,日子能过得顺畅。
那位等走了一遍定亲程序,两年后嫁进二房的女子。她在还未嫁进来时,婆媳已经埋下不合的种子,想来以后的小日子可有得煎熬。闻二夫人的心思,历来最灵活多变的人。她管着的大厨房,府里宴客时,她是最欢喜最忙碌的人。闻二夫人这一年来,已经懂得变革的含义,她先从怠慢各房的菜蔬开始,至后面怠慢各房需用的柴火。闻二夫人的小算盘拔得响,可惜各房的人,没有人来请求她宽容度日,而是各自想法子,解决日常所用东西。
人善易被人欺,闻二夫人奈何不了别房的人,她记得要给四房穿小鞋子。闻朝青停月例的几月,是她最欢喜的日子。只是那样的日子,四房都未曾有人求上门去,白白让她生了一回的闷气,她在闻朝晖面前抱怨闻春意姐弟一次又一次,说这对姐弟坏了书香子弟的名,爱行那农家的事。闻朝晖不管如何瞧着闻朝青不顺眼,也不会去管两个小侄儿女的小事情。他只觉得闻二夫人闲得太无聊,正事不爱理,一天到晚瞎扯淡。
闻朝晖听得太多这类闲话,容忍不了自会开口反弹,结果夫妻两人大吵一次,闻二夫人对闻春意的仇恨,跟着提升了新的高度。闻春意在四房小日子过得舒服,闻二夫人的眼刀子追过来好几次,而四房独立开伙后,金氏的腰身挺直起来。她不会留着自已女儿,平白挨着妯娌的眼刀,而是当着闻二夫人的面,打发女儿去侍候菜地。
第八十章 才名
闻春意其实很想留下来观摩学习这种温柔过招本事,只是金氏从来不给她这种学习机会。她只能怏怏不乐的去把闻秀峻捉着一块去菜地,姐弟一起玩泥巴才有乐趣。闻二夫人离开后,闻春意姐弟两人才回到前院,他们瞧着金氏平和的神色,知道又是一场没输没赢的过招。
漫天飞雪时,闻朝青在家里静坐看书,顺带用心教导两个小儿女的学业。闻雪意照常去读书给闻老太爷听,闻秀玉被大房闻秀柏寻去一块用功读书。金氏满脸闲适的神情,做着手里的小衣裳。她日子过得安心,容颜都比以前显得年轻起来,以至于闻府里许多人猜她这一胎为女儿。闻朝青已有两子,对金氏再生儿女之事随缘,反而是金氏想再求一子。她说:“年纪大了,以后生育越更不易,多一子,两个女儿能多一个靠山。”
这时代的女子,活得没有一个容易的人。在娘家,要修练闺学贤淑,已便能有一人好的名声。嫁进夫家,首要的任务就是会生孩子,生孩子越多越好。可是不管怎样,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想生能生也会受到限制。如金氏这般生了两对儿女,从怀孕到生产都顺利的女人,世家媳妇里面并不多见。而金氏自从生下闻秀峻后,大夫们都暗示过她,她心里落寞过后,很快就没有多的想法,眼下这一胎算是意外的惊喜。
闻春意却觉得照闻朝青和金氏这般融洽相处下去,只要金氏的身体不错,只怕她不止添这一个弟弟或妹妹。别人家,嫡妻为何到一定年纪就不曾再有生育,那是因为妇人到了这种时候,对自家夫婿已经看透看破,加上身边这时已有儿女伴随,对夫婿上不了心,自是不愿意再生下儿女受累。而金氏,按闻春意前世所见。四十生子的人,都不是什么奇异的事情。闻春意听着金氏嘀咕的话,瞧一眼闻朝青安闲的眉目,她沉下心思练字。
闻春意再一次体会到,她天生就是废材,不管那一世都一样。她学东西,还是无法学到精深程度。琴棋书画什么的,她天生就少了那根才学弦,她就是杂七杂八乱学的命,什么都愿意去学。结果什么都只能做到摸到门口的台阶地步。她现在唯一能相信的话。就是‘勤能补拙’。她用了心下了功夫,总有一样两样将来能拿得出手。闻春意相信实用学,她觉得学什么,都不如学会生存之道来得重要。
琴棋书画里面。闻春意认为前两样学着太费劲,纵使学会了,实用性也不强。一个女子,不能靠着那两样挣银两,她认为书画两样实用性强,至少穷时可以写字画画挣银两。闻春意依旧是那个实用主义想法当家的人,她想通了未来的道路,立时放弃把自已打造成全才的梦想。闻朝青抬眼瞧见小女儿满脸凶暴的神情写着字,他轻轻摇头。他认为用心写字学画,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怎么到了小女儿这里,成了这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闻朝青有心让闻春意停歇下来,可是见她专注的神情。他又只能轻摇头。他已知道这个女儿的性情,是那种不碰得头破血流,绝对不会回头的人。闻朝青轻叹息一声,只能去瞧闻秀峻在纸上画着字,瞧着小儿子满脸欢喜的神情,他的心里稍稍舒服了一些。金氏有些担心打量闻春意的神情,她有心要打断,可是瞧着闻朝青的轻摇头,她只能咽下去自已这份担心。如果学习写字,是这么难受的一件事情,她宁愿意女儿只认字,不用继续写下去。
金氏是女儿家时,也认为琴棋书画是女子必学的四样本事。成亲之后,她立时明白那只是休闲时的点缀之物,代替不了居家过日子的衣食。金氏仔细的回想着,嫁进闻府之后,她好象不曾坐下来弹过琴,她白日里,十指不曾真正的停过,脑子里面想的都是如何为儿女多挣一些银两。而闻朝青明显是手握一本书,就能闲闲度一日的人。金氏打量一眼闻朝青,试探问:“你可要教他们两人下棋?”
闻朝青瞧一眼金氏,说:“我不擅长布局下棋,他们两人要是有心学下棋,可以跟他们哥哥和姐姐一样寻找先生学习。”金氏脸红起来,成亲这么多年,她才来关心夫婿的情况。她红着脸说:“我不会下棋,每次只能行几步。琴也弹得不好,只会几首曲子。字也写得不好,最多是大小相同。画,我也只是用来画花样。”金氏向闻朝青坦承起来,从前金府跟闻府说的是她琴棋书画样样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