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没想到迟芸帆会为自己出头,但又觉得不是那么意外,她是一个看起来不可亲近但内心柔软善良的人啊。
陈年俏皮地眨眨眼,“我早就左耳进右耳出啦。”
只是心里多少还是会觉得悲哀。
虽然随着社会发展,男女平等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上,女性还是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陈年没有想到,这种性别歧视不仅来自男性,原来连女性都在其中推波助澜。
她们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在男性面前低人一等,可怕的是,她们认为这是非常正常且自然的事,对于那些想要打破性别枷锁谋取平等权利的女性,她们是嗤之以鼻的,甚至觉得这是吃饱了没事干,就算真有人做出了什么成就,在她们眼中,无非就是靠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或者背后有什么靠山……
就像陈年这次拿了198的高分,她们也不会相信她是靠实力得到,反而妄加揣测她是借了泄题的东风青云直上,更有心思狭隘者,盼望着她从高空坠落狼狈不堪地跌到泥里,到时还能凑上去踩一脚。
连女人都看不起女人。
这才是真正令人沮丧难过的事。
不过,陈年并没有感到灰心丧气,她更加坚定了要在不久后的物理复试中拿到更好成绩以打消所有质疑的念头。
***
这段时间程遇风飞国际航线,加上公司还有事务要处理,他几乎忙得分身乏术,好在9月18日这天终于有时间飞S市,可天公不作美,A市遇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台风。
A市机场三防预警由橙色升级为红色。航班大面积延误,甚至取消。
机场里滞留了无数乘客,怨声载道,其中大部分怨气都对准了机长和乘务人员,抱怨、骂骂咧咧和诅咒还算轻的,遇上些没素质的,嘴上没把门,连祖宗十八代他都能一代代地用生殖器去问候。
可天气的事,谁能做得了准?
截至下午2点,A市机场航班共计取消66架次,延误169架次。
陈年从新闻上看到消息,打了几次程遇风的电话,想让他不要过来了,可机械女声一直提示不在服务区,她的心开始慌了。
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她又安慰自己,机长那么成熟稳重的人,他一定会把所有事都安排妥帖,不会让自己发生什么危险的。
但还是担心,很担心。
S市并没有受到台风太大影响,只是零星下着小雨,陈年特地和曾老师请了一个小时的假,准备去跟住在附近酒店的叶明远打听一下消息,他是昭远航空公司的总裁,一定比她有更多办法联系上程遇风。
出校门,往右走了几百米远,陈年的手机就响了,看到屏幕上跳动的“机长”两字,她呼吸一滞,手忙脚乱接通。
“机长,你现在在哪里?!”
“我看新闻说A市刮台风了,很危险,你不要过来了,充电只是开玩笑的,我只想要……”
她说不下去了,眼圈慢慢变红。
我只想要你平安无事。
回应陈年的先是一阵沉默,然后才是她熟悉的低沉声音,“陈年,你回头。”
陈年怀疑自己听错,木然地站着,或许每个字都听到了,只是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她慢慢转过身去——
不远处的树下,站着一个身形挺拔的男人,简单的白衣黑裤,一如初见时的清俊模样,两人的目光隔着薄雨轻轻碰上,他微扬唇角笑了笑,目光温柔,像一张铺天盖地的网,笼罩住了她。
“可我还是来了,怎么办?”
语气听起来似乎有些无奈,但更多是不自觉的宠溺。
陈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冲过去,又是怎么用力抱住了程遇风,她只知道,在他怀里的那一刻,闻着那令人安心的清冽气息,她已经拥有了整个世界。
原来,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见你,不管怎么样,他都会有办法。
第34章 第三十四坛花雕
他一路穿过风和雨, 只为她而来。
陈年感动得几乎要落泪, 她揪住了他后腰的衬衫,抓出一片褶皱,紧握的实物和源源不断传过来的体温,都在提醒她,他是真实的。
然而, 时间和地点都不是很合适,陈年抱了一会儿就准备松手了, 尽管心里很不舍。
前一秒还在担心的人, 就这样出现在面前, 对陈年来说是惊喜, 但更多的是心安, 这两种蓬勃又柔软的感情相互交织,给予了她巨大的勇气, 在松开之前, 她仰起头,按捺着失去规律的心跳,嘴唇飞快地在程遇风喉结下方碰了一下……
就跟蜻蜓点水似的,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感觉到?
陈年松开手,往后退了两步, 眸光带了几分羞意去看程遇风的表情,一丝不落地观察着, 可到底在这方面几乎白纸一张, 根本无从分辨。
要不要……问问他?
在陈年百般纠结时, 程遇风出声打破沉默,“这时候不应该在上课?”
本来是应该在上课。
陈年呐呐地说,“我有跟老师请假的。”她不是拐弯抹角的性子,也藏不住事,“一直联系不上你,我很担心,所以想去找叶伯伯问问情况。”
在看到她独自走出校门往酒店方向走去时,程遇风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但听她说出来,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还是不设防地被击中了。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在离地面三万英里之处,天高云阔,自由肆意,是程遇风此生追求,飞上云巅,云下之事看得淡之又淡,可如今好像不一样了,他被一个小姑娘牵挂在心里……
将近二十八年的人生里,从来没有人给过他这样的感受。
云层厚薄不一的缘故,透下来的阳光也不怎么均匀,有些是灰色,有些灰中带着白,呈现出一种朦胧的银灰色,陈年觉得映在程遇风身上的是最亮的光,他的轮廓看起来那么清晰,眼底仿佛也有光华跃动。
“机长,你怎么会在这里?”半晌后,陈年才想起来问,“ 从A市来S市的航班不是都取消了吗?”
这次的台风来势汹汹,A市全城戒严,进出不得,成了一座被风雨锁住的孤城,连高铁也停运了,那他到底是怎么来的?
她实在太好奇了。
程遇风像是存了心想吊陈年胃口,盯着她看了好几秒,这才不疾不徐地说:“我坐了别的航空公司的航班。”
虽然过程有点波折,好在最后还是顺利抵达S市。
之前天气预报就预测到了将有强台风登陆A市,公司连夜开会就是为了商讨应对措施,昭航飞S市的航班取消是意料中的事,所以天刚亮,会议结束,各方面也做了妥善安排后,趁着台风还没来,程遇风直接就坐了其他航班飞往S市。
他又压低声音:“这件事别让你叶伯伯知道。”
陈年不禁疑惑。为什么?难道是怕叶伯伯担心?想想也是,就算没有正面遇上台风,可天气不稳定,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程遇风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会被扣工资。”
陈年扑哧笑出声来。
因为坐了别的公司的航班所以就要被扣工资?叶伯伯才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这是把她当三岁的懵懂小孩骗吧?
不过,因为程遇风开的这个小玩笑,陈年的心情也像此时头顶的天空般晴朗起来,乌云散开,天光在周围各处涂抹得更均匀了,视野中一片明亮干净。
她也看到了对面男人脸上无法遮掩的疲色,不需要去问他为什么这么辛苦,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她面前,此时他站在她面前,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相对论诚不欺人,和程遇风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好像才眨眼间的事,一个小时就快过去了。
好在两人就在学校附近,走几分钟就到,进校门之前,陈年又回过头,映着阳光的小脸莹白如玉,脖颈抬着优美的弧度,淡青色的血管清晰可见。
“机长,你再等等我。”
没头没尾的话,彼此都心照不宣。
程遇风目光柔和地锁着她。
小姑娘的所有情绪都写在脸上,些许的紧张害羞,如清晨林间薄雾,掩在薄雾后的是坚定坦然,太阳出来,云雾终将散去,他和她那颗坚定坦然炽烈的心相对,拿不出任何的盔甲去抵御,两手一舀,只能舀到一缕清风,握不住,指间散去,只剩无尽空虚落寞,他不甘心,再次伸出手去……
这次,程遇风的手搭在了陈年细肩上,他一愣,随即又勾唇笑了起来,“嗯。”
这一声“嗯”,意味深长又缱绻不已。
陈年用力点头,笑容明媚,眼底风神,像落过一场雨后被阳光重新照耀的山,清新怡然,充满生机。
***
9月19日下午,在曾老师的带领下,尖刀班的四个学生来到了G省省城,第二天上午九点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笔试在省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准时举行。
正式考试前几分钟,陈年坐在座位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她被周围严阵以待的环境感染得也有些紧张,于是把脖子上挂着的红线牵出来,用力握住底下的玉坠。
这个玉坠是以前观音庙祝时买的,当时妈妈花三十块钱买了一对,分别刻上“如”和“意”字,陈年这块是“如”,妈妈那块是“意。”
合在一起是妈妈的名字如意。
当年那位须发全白的的庙公还笑呵呵地说,这两个字好,如意如意,即心想事成之意。
陈年从小随身带着这块玉坠,就像妈妈陪在自己身边一样。
思绪被考试铃声拨了回来,陈年的心情缓和不少,她拿到卷子,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
三个小时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十二点整,复赛理论考试结束。
陈年最后一个走出考场。
叶明远和容昭站在校外等待的人群里,目光关切又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看着她从远处走来,又看着她慢慢走向远处,夫妻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陈年对此一无所觉,她吃了午饭,回到宾馆沉沉睡了一觉,一直睡到曾老师来敲门,恍惚醒来,原来外面天色已经黑了。
五个人在楼下餐厅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曾老师就地开了个短暂的会议,见大家都神色疲惫,就放他们回去休息了。
走着走着,欧阳脚步慢了下来,他垂着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你们先回去吧,我去找一下曾老师。”
秋杭杭和张玉衡对视一眼,无声交换了某些信息。
只有陈年毫不知情:“欧阳怎么了?”
“没什么事,”张玉衡说,“大概是紧张过头,找曾老师做心理疏导去了。”
这段日子,曾老师已经被他们四个人锻炼成了心理专家,办公室书柜里除了物理学相关外,也多了很多心理学的书。
用心良苦,为他们保驾护航。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次日复赛成绩出来后,陈年还是知道了欧阳情绪异常的原因,欧阳理论考试发挥失常,无缘接下来的实验考试。
为了不打击其他三人的士气,欧阳又是以笑嘻嘻的面孔出现,甚至还安慰他们,可谁看不出来他的心有多难受?
他的强颜欢笑背后,是那双几百个日日夜夜下来熬得通红的眼睛,是一套套卷子堆起来的汗水和努力,是多少人殷切的期盼……
然而,竞赛就是这么残酷,倒下的人止步于前,获得通行证的人还要继续前进。
9月22日,陈年、张玉衡和秋杭杭带着欧阳的遗憾走进了实验考试的考场,经历了另一个更加煎熬的三小时,再次出门时,简直犹如迎来一场新生。
告别省理工大学那天,欧阳哭了,先是双眼慢慢变红,然后是压抑地啜泣,最后大哭出声,陈年也跟着哭了,张玉衡也哭了,秋杭杭哭得浑身发颤。
这四个在理科楼303教室里一起拼搏奋斗一同欢声笑语,约好将来要考同一所大学的小伙伴,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不被现实划出的无形路口将他们分开。
他们一遍遍地重复并承诺——
不管以后大家去了什么地方,变成了什么模样,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啊!不管时光走了多远,也永远都不要忘记那段我们以最好青春作为赌注孤注一掷的日子……
曾老师看到这一幕,眼底也涌现一股温热,他摘掉眼镜,看向车窗外,阳光丰盛,树木葱郁,穿行过四季的风轻轻拂面,他看到了比这眼前一切更美好的东西。
一份清澈纯粹的青春和友谊。
9月底,全国物理竞赛复赛成绩公布,陈年和张玉衡秋杭杭都进了决赛,这个可喜的消息传到S市一中,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省第一名比市第一名含金量高多了,所有质疑陈年在初赛中作弊的声音几乎一夜之间消失得干干净净,她的名字再次高调出现在校门口的LED宣传屏幕上,也有不少记者循风而来,争先恐后扑向一枝独秀的陈年。
连S市电视台也邀请陈年去上节目,不过,陈年婉拒了,当然这也是曾老师的意思,相比声名大噪,他更想要陈年在决赛前仍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尘埃落定之前,过多的宣传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曾老师对陈年寄予的厚望,并不只是希望她在这条竞赛路上走得最远,然后顶着竞赛的虚名进入国内顶尖高校,泯然众人矣。不是他悲观,从事教育行业二十多年,看到过类似的血泪教训实在太多。
多少惊才绝艳的人,在名利场中迷失初心,如昙花一现,最终被现实的滚滚洪流吞没,可叹可悲!
这孩子在物理上有天赋,又勤奋谦虚,肯吃苦下功夫,只要一直走下去,将来在物理领域必定会有一番建树。
物理决赛定在十月底,具体时间还没出来,曾老师给三个学生放了两天假,让他们回家和亲人团聚,顺便好好放松一下。
陈年回到了桃源镇,一是想拿些秋天的衣服,二来恰逢爸爸陈烨的冥寿,每年这个时间妈妈都会回来,母女俩一起上山,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一家团圆了。
奇怪的是,今年妈妈那边却没什么消息,陈年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有人接听,最后妈妈只回了一条信息,说是她这几天要赶一批出国的货,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回来。
陈年有些生气。生自己的气,如果妈妈不是为了赚自己上学的费用,怎么会忙得连这么重要的日子也回不来?
其实妈妈不用这么辛苦的,等上了大学,她可以去打工,多辛苦都不怕,反正她还年轻,可妈妈哪次听进耳朵里了?还反过来安慰她,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赚钱是妈妈的事。
既然妈妈回不来了,陈年只好独自拎着木篮子上山。
爸爸生前喜欢喝的小酒,她早就准备好了,还带了几样点心,一一在墓前摆好。
陈年看着泛黄照片里的男人。生命在黄土下安息,照片却还要经受人世间的风吹雨打,那张轮廓其实已经看不怎么清楚了,只依稀看到是国字脸,笑得很憨厚,应该也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可惜,他对她来说太陌生了,尽管他是给了她一半生命的爸爸。
陈年和爸爸说了很久很久的话,聊生活聊学习聊未来,天南地北地聊,她还帮妈妈说好话,让爸爸不要责怪妈妈的缺席。
回应她的,只有轻轻吹过的风。风带来一股线香和香烛燃烧后的味道,并不好闻。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陈年准备下山,她揉揉发麻的双腿站起来,不经意一望,又看到了那座无名墓碑。
黑幽幽的大理石碑身,碑面干干净净,在阳光下发着光,耀眼刺目。
陈年若有所思起来。
这座墓碑怎么会出现在外公和爸爸的墓之间?难道……也是路家的人?可没有听说路家有什么人去世啊,就算有,这座无名墓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
太不寻常了!
下面埋葬的人……是谁?为什么会连名字都没有?
太阳底下,陈年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第35章 第三十五坛花雕
陈年回家路上, 顺便去买了一把铜锁和牙刷。
说起来这也是一件怪事,上午她刚到家, 发现里屋的门锁不见了,找了一圈才在墙角湿润的青苔里找到,看上面的痕迹, 倒像是被人砸开的, 陈年没有怎么惊慌。
虽然说不上家徒四壁, 但家里最值钱的也就那台她妈妈花了100块钱买来的二手彩电, 还经常接收不到信号,平时都放在角落积灰, 更别说存折现金什么的了,要是真有小偷光顾, 注定要两手空空失望而归的。
陈年屋里屋外检查了一遍,彩电还在, 花雕酒也还在, 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更是一样都没少,倒是……她的牙刷不见了。
一把几块钱的牙刷有什么好偷的?何况那还是她用过的牙刷。
张艺可曾经说过有些变态专门喜欢偷女孩子的贴身衣物, 以满足自己某种畸形的欲望,想到自己的牙刷可能也……陈年阵阵头皮发麻, 手臂上也迅速起了鸡皮疙瘩。
她不要再想象下去了, 尽管牙刷不翼而飞是铁板钉上的事实。
陈年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葡萄架上的葡萄到了季节因为没有人采摘, 大都成了鸟儿、蜜蜂和蝴蝶们的点心, 没有了果实的点缀, 叶子依然绿意盎然,上面窝着的水珠,折射着午后的阳光,像一粒粒碎钻。
水井边环着一圈青苔,色泽嫩绿,应该是雨后新长出来的。
周围还是她熟悉的一切。
陈年走到矮墙边,一不小心惊扰了隔壁栖息在树上的公鸡,那双豆绿色的小眼睛很是受惊地瞪了她一眼,抖擞着双翅跳下去了。
舅舅家也是安安静静的。
一路从镇上回到家,从街头巷尾的热议中,关于舅舅舅妈的事,陈年已经整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他们从叶伯伯那儿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后,立刻去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有人说是全款,也有人说是贷款,说法不一。
舅妈还去做了试管婴儿,这是桃源镇有史以来的第一例,也帮舅妈赚足了面子,她昂首挺胸走在镇上,人们看着她的肚子,啧啧称奇,说她随身带着一个聚宝盆。
可不就是聚宝盆吗?听说做试管婴儿整个流程下来要十多万呢,这年头谁家生孩子这么金贵的?从这么一个金窝里生下来的儿子,将来必定也是大富大贵的命。
何况,不是还有路招弟这么一棵摇钱树吗?养育了她十几年的恩情,是一笔钱就能清算完的?苗凤花这条盘踞在桃源镇的吸血蚂蟥,按照她不知餍足的性子,尝到了甜头,哪有这么容易收手?
风水轮流转。镇上所有女人,包括过去明里暗里嘲讽过苗凤花是只生不出蛋的老母鸡的女人,全都羡慕起她来,连以前和她结下梁子的老豆腐西施,也在一个月光淡淡的夜晚和儿媳妇带着礼品前来,腆着一张老脸,低声下气地说了许多讨好的话。
曾经险些大打出手,在言语上杀个你死我活的纠纷,也被稀释成了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不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吗?
这方一主动低头,那方考虑到要为生儿子多多积德,又看在赔罪礼品还算丰厚的份上,双方愉快地握手言和,恢复了和谐友好的邻里关系。
陈年摇头笑笑,大人的世界真是太复杂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因为掺杂了利益变得庸俗不堪,不复纯粹,可她还是很想长大,只有长大以后才能把压在妈妈身上的重担移到自己肩上。
想到这里,她拿出手机,给妈妈发了一条信息。
“妈妈,你说奇不奇怪,有一座墓出现在外公和爸爸的墓地之间,最重要的是,墓碑上没有一个字,也不知道是谁的墓,明明清明扫墓时还没有的。”
看到这条信息的程立学,忍不住老泪纵横。
孩子,那是你妈妈的墓啊,是我亲手把她葬下去的,不在墓碑上刻字,也是你妈妈的遗愿,她千方百计想瞒着你她去世的消息。
她把手机交给了我,之前发给你的每条语音都是她病重时事先录好的,为了不让你听出声音的异样,她强忍着悲痛录了一遍又一遍……
可这些事,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让陈年知道呢?那她妈妈的所有心血不是都白费了吗?
程立学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复陈年,可又怕她起疑心,在路如意留下的一百多条录音里挑了很久,也没挑到合适的,最后只好回了两句话。
“可能是别人家的墓吧。年年,你什么时候物理决赛啊?”
前半部分猜测,后半部分疑问。人的注意力会更容易被问题吸引。
果然不出程立学所料,陈年回道:“听曾老师说在十月底,不过还不知道哪天呢。”
程立学模仿路如意的语气发了一大段鼓励的话过去,成功打消陈年的疑虑,结束聊天后,他觉得偌大的屋子冷清得令人窒息,放下手机,拄着拐杖走到外面去,双眼被天上火辣的阳光钢针般狠狠一刺,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那边,陈年在家里住了一夜就回到S市一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封闭集训。理科楼303教室里没有了欧阳的身影,显得更加空荡了,连笑声都少了很多。三人都尽力忽视心底的失落和遗憾,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决赛的备考中。
决赛及颁奖大会的时间也出来了,就在10月31日到11月5日,地点定在A市。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气氛更加紧张,连向来沉稳的曾老师都焦虑得整夜睡不着觉,更别提三个学生了,眼底清一色的黑眼圈,疲惫神色也跟复制粘贴似的,曾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个个神经都高度绷着,随时都可能断掉,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于是,在决赛前两天,曾老师跟学校请示并得到批准后,带着陈年、张玉衡和欧阳、秋杭杭出去玩了一天,上午去郊区农家乐摘西瓜、钓鱼摸虾,中午满载而归回了市区,又包下一个KTV包厢,让他们尽情唱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