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晚上,厨房里送来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寒向蓝看着桌上这些菜大吃一惊:”这么多菜…都是给我一个人吃的?“扣儿舀了一碗鸡汤给她,”姑娘肚里可怀着公子的子嗣,这算什么?现在只是按着府里的惯例来吃,等回了长安,恐怕府里的主子们都要赐菜下来,吃的穿的更不能少了。姑娘只放开了享用就成。”
除了“主子”这俩字让寒向蓝心里略略不舒服些之外,其余的一切都让她兴奋新奇不已。好不容易吃完了晚饭,扣儿将她吃过的饭菜撤到耳房里去,吃过了自有粗使婆子送到厨下去。再去服侍她洗漱上床,寒向蓝这才觉出孤寂来:“夫君呢?怎的还不见他人?”白日里想着他被正事给绊住了,怎的晚上还不见人回来?
扣儿听得这话,顿时脸色都变了,忙劝她:”姑娘可不能这么说!公子之于姑娘,那是主子,府里能叫公子的也只有二奶奶一个人。其余的可都只能叫主子的!“心里暗叹这一位进了府还认不清现实,一个通房丫头还叫公子做夫君,胆子可真大!
寒向蓝这会儿才觉出不同来,之前她被秦少宗骗上床,也被他逗着叫过”夫君“,秦少宗是逗趣玩闹,随口一说,寒向蓝却是真心实意,满怀幸福,只觉身子都给了他,也要嫁了给他,他要不就是自己的夫君吗?
这会儿被扣儿告之不能叫“夫君”,只能叫主子,心里落差可想而知。有心要反驳扣儿,“以前…以前我也叫过夫君的…”便被扣儿给拦住了:“姑娘若想回长安,在大长公主府里过安生日子,就千万别再提以前的事情。”你一个良家女子未出阁就被公子搭上手坏了身子,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拿以前来说事儿,让府里的主子奶奶们知道了,岂不要留下孩子,将你给发卖出去?免得坏了府里门风。
寒向蓝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她心情简单,从不曾在大宅门讨过生活,再问起秦少宗,扣儿就更有道理可讲了:“公子身边有一妻三妾,只主子奶奶能问公子的去向,其余的姨娘们都不能问公子的行踪,何况姑娘?姑娘以后只要安安份份养胎,生下孩子来就好了,公子的去向可不是姑娘能问的。”
原本寒向蓝觉得进了府就能与秦少宗双宿双飞,哪知道现实如此残酷。
她在这院子里住了三日,要出门只被扣儿拦着,不能到处乱跑,只在屋里养胎便好。起先还想着出去找秦少宗,哪知道这偌大的府第也是不能胡乱走动的。整日抬头看着这四四方方的院子,起先进来的那点子兴奋便渐渐给磨没了。一日三餐倒是丰盛,菜色都是不重样儿的,点心也是赶着新鲜的送了来,陆续新衣首饰送了进来,如今她倒可以大白日穿着华衣走动了,可连院子也出不得,既不能上街又不能去舅舅家炫耀一番,就连秦少宗都不踏足这小院子,她打扮给谁看?
这一切,都跟她预想的太不一样了。
寒向蓝觉得心里越来越慌,慌的落不到实处。
华阳大长公主府位于长安城朱雀街最好的地段,七进的大宅子,如今也快住的满满当当。
华阳大长公主乃是今上的皇姑母,在皇家辈份颇高,满头华发,膝下儿孙满堂。生得三子一女,女儿外嫁就不说了,这三个儿子各自成家立业,又生了孙儿来,如今孙儿辈的孩子们也都在府里跑动,算是个大家口了。
一大早的府里的儿媳妇孙媳妇们来请安,二房里长媳许氏便笑道:“给祖母报喜了,夫君在洛阳城里养病,房里一个通房丫头有喜了,说是等过了三月之期,便送到长安来安胎。祖母可是又要添个小曾孙了。”
华阳大长公主见得这孙媳妇儿果真是个欢喜的模样,便赞赏一回:”你倒是个好的!“吩咐贴身丫环满月:“将我那套镶红宝的芍药花的金头面拿来给二奶奶,那还是我年轻时候戴过的,只后来年纪大了就收起来了,上面的红宝还是从波斯国进贡而来。“这算是补偿受委屈的孙媳妇儿。
当初她还想着,大理寺卿家的姑娘端庄稳重,配她家这个性子跳脱的孙儿,说不得就能督促的秦少宗上进。哪知道适得其反,二孙儿听不得劝告,竟然愈加的不上进。
许氏只生了一个闺女,若是这通房能一举得男,抱到她房里养着,倒也算不错。”这胎不拘男女,生下来都是你的孩儿,她一个通房只要安守本份,府里也少不了她一口吃的。只她若是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那府里就容不得她了!“华阳大长公主虽对着孙媳妇慈眉善目,只这句话出来,许氏心里便跟得了定海神针一样,再不怕了。
丈夫不着家不要紧,只要老祖宗向着她,婆婆自来也不找她的麻烦,这日子尚且过得。
秦少宗在洛阳有了喜事,刘保便代写了家书派人送往长安去,许氏收到信一夜辗转反侧,还是她房里的奶嬷嬷劝她:”不过是个通房,难道还能越过奶奶去。若是生个哥儿,还是奶奶要抱过来养着,至于那丫头,一身一体俱是奶奶的,还不是由得奶奶发落?“许氏垂泪,”我这是没得生儿子的命,才要抱个通房丫头生的来养…”送子娘娘她不知道拜了多少回,成亲这些年也不知道往寺里添了多少香油钱,还是没得音信。
奶嬷嬷心里暗暗愁苦:这世上就没有女人一个人生孩子的。二爷自来不喜奶奶劝他,不喜欢往正房里来睡,二奶奶如何生得出孩子来?”二爷这个年纪,就连二太太都不肯劝说儿子,奶奶再瞧着二爷荒唐又如何?劝了他也不听,反而将夫妻情份给磨没了。不如这次二爷回来之后,奶奶就别劝他了,拢了他回房,奶奶好歹自己也怀一个。就算是抱了通房丫头生的,可到底跟奶奶不亲的。“许氏这几年受丈夫冷遇,这会儿听得通房丫头有孕,总算是想通了。”待他回来,我必不再多说一句,就随他去吧。“年少时倒还盼着能得个上进的夫婿,红袖添香夜读书,也算是闺中之趣,如今想来,不过少年痴想,此生无望。
夏家人举家回城的时候,就得着了消息,寒向蓝竟然真的进了秦府,听说还是卖了身做了通房丫头的。
夏南天气的拍桌,”糊涂!好好的良民不做,非要做人奴仆!“得亏这不是他养的闺女,不然得气的吐血。
夏芍药劝他两句,他还念叨一回:“阿蓝小时候瞧着也是活泼可爱的,怎的你姑姑就将她养成了这般模样,既无廉耻,眼皮子又浅,一肚子歪念头,不肯好好嫁人过日子,以后…就看她的造化了!”碰着个厚道些的主子,还能保得命在。若是碰上个心狠些的,去母留子,将她发卖了天南海北,哪里还能再找回来?
更有那起子宅门里的阴私事,生孩子的时候弄个大出血,孩子倒是保住 ,做娘的一条小命就交待了。
他世情通透,经见的多了,从外甥女儿如今的处境思来想去,竟然没一条好的出路,最后只能撂开了手,是福是祸,随她去挣命罢。
倒是夏南星那边这次再没上门闹腾,还算安静。
夏南天父女却是不知,自寒向蓝被逼卖身进了秦府,她便病倒了,发了几日的烧,烧的满身火炭一般,睡里梦里只喊着寒向蓝的名字。
这闺女可是她的心尖子,忽被人摘了去,心上受不住可不就发起病来了。
两个儿媳妇,刘氏还奶着孩子,抱了孩子回房,只推说,“我去侍候娘,孩子可就没人管了。若是我也发了烧,孩儿可是连奶也没得吃,万一再传染给了孩子,可如何是好?不如我管了吃喝,让弟妹去侍候,她纵发热也不要紧,睡几日便好了。”
孙氏恨的牙痒,有好事她倒知道抱着孩儿来了,讨巧的活儿都拿孩子来作由头,这么丁点孩子,每日非要抱到公婆房里去,说是给祖父母请安,等到婆婆病倒了,倒没她什么事儿了。
可她这借口也拿得出手,无奈只能自己带着钏儿去侍候,日夜守着夏南星,败火的汤药灌了一碗又一碗,夏南星都只昏昏沉沉反复发烧,等她略微能起身了些,烧也不再反复,已经是一个半月以后了,再派人去秦府门上问,想要见一见寒向蓝,门上却回说,“蓝姑娘被送到长安去养胎了,府里有奶奶照应着,生孩子也放心些。”
寒向蓝在洛阳别院里住 一个半月,只除了开始收到的新衣首饰,从头至尾竟然是连秦少宗一面都没见着,天天盼的望眼欲穿,竟苦等不到心上人,最后等来了长安公主府里派来的四个婆子,说是最会照料孕妇,二奶奶专派了来路上照应她的。
扣儿喜的恨不得念佛,“二奶奶最是妥当不过了,她既派了人来照料姑娘,最好不过了。”说明这孩子二奶奶是认下了。
寒向蓝是个通房丫头,可她怀着二爷的骨肉,若是生下儿子来,那便是二房的大功臣。扣儿算着,就算是到时候提了做姨娘,那也是生养过的姨娘,与没生养过的姨娘差别可大了,她这做丫环的也有些体面的,强如在洛阳别院里等着主子们一年半载来上一回。
到底当初送给管事嬷嬷的银子没白送,竟给她安排了这么个好差使。
寒向蓝委委屈屈上了马车,往长安去了。这里寒家派来的婆子去回话,夏南星听得闺女竟然已经教送到了长安去安胎,而秦少宗还在洛阳城里花天酒地,只觉天眩地转,“可了不得了!这是要跌进虎狼窝里去了!”没了男人在旁看顾着,她一个小孩子家家去长安生孩子,不知道会不会搭上命来?!
不等孙氏来劝,她便晕了过去,只等大夫请了来,在她鼻端扎了好几针,才将人扎醒过来,顿时号啕大哭:“蓝儿啊…我的闺女啊…”这辈子竟是没机会得见了!
这个闺女算是白生养了!
夏南星病的这样沉,夏南天统不知道。他劝说过的,也提过的,只妹妹不听,倒要反咬他一口,说他不尽心,还能怎的?
等到了十月中,幽州燕王府有燕王的亲笔信送了来,说是辽国边境竟有异动,已有小股辽军在边境骚扰滋事,燕云十六州加紧防备,但恐战事即时要起,召了夏景行前往幽州,连赵六也要回去的,另请了夏南天暂时看顾燕王府的产业。
夏景行接了信,愁的不知如何是好,左右矛盾,既放不下怀孕的妻子,又不能置前程于不顾,便压了两日,直等到赵六收拾了行囊,来夏家约他同行,夏南天与夏芍药才知道燕王有召。
“这事儿你怎的不早些告诉我们?”
夏景行将压着的信给了夏南天,他一目十行看过了,又递给了夏芍药,赵六还要笑:“这是他舍不得媳妇儿,这才不告诉老爷子的。”
夏南天便拍板决定了,”等两日,先将各铺子里掌柜约齐了,将柜上事情交待清楚了,你便跟赵六去罢。“女婿要挣前程,这是好事。虽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可他正年轻,却不好拘管在家里,令其郁郁不得志。
夏景行去瞧夏芍药面上,她看完了信只微微一笑:”早就说好了的,也没有事到临头就反悔的道理。夫君只管放心去,家里有爹爹跟我。“她这般大方,反让夏景行无言以对。
他是男子,却不只能儿女情长,却没能力护住妻儿。当初让晋王吓了她一回,就不能有第二回,幽州之行,却是势在必行。”我只担心你!“他也不顾岳父赵六皆在场,上前去握了夏芍药的手,”你还怀着孩子,生的时候我也不能陪在身边,怎么能行?“”你又不是接生嬷嬷,留在身边又有甚用?“夏芍药嘴里说笑,只心里却已经难过了起来。夫妻一年多,都从来没红过脸,也算得举案齐眉了。没想到恩爱日子这样短,才互相了解了,交了心有了孩子,丈夫就要远行。
夏南天便拉了赵六出去,将书房让给了这对小夫妻,到得院子里还感叹:“我年轻时候做生意东奔西走,将媳妇孩子扔下来,当时也没想过这么多。轮到自己闺女了,倒舍不得她受这分离之苦了。”
赵六跟夏南天也算得忘年之交,来夏家次数多了,也喝了夏南天不少好酒,他市井里打过滚的,嘴巴甜起来真要命,安慰人也颇有法子,“夏伯伯不必担心,景行是我干儿子的亲爹,就算是拼着我这命不要,也要护得他周全!”
倒让夏南天重重拍了两下他的肩:“知道你重义气,可也不能拿自己的命来换,我在家里准备好了庆功酒,等着你们兄弟俩回来,到时候你干儿子可就落了地了。”
战争一旦打起来,恐怕没这么快停下来。
赵六孑然一身,从无家人挂念,夏南天这话真正暖到他心窝里去,他语声微凝:“到时候我还要跟景行回来看干儿子呢,夏伯伯就在家里待我们的好消息!”
夏家书房里,夏芍药小夫妻俩执手相看,都恨不得将对方多瞧几眼,好刻在心里。
夏芍药忽想起一事,拉了夏景行往黄花梨平头画案前过去,上面置着熟宣云笔狼豪颜料等,却是上次自芍药花谱被撕了之后,夏景行后来又抽空开始重新画,如今已经画了四五十张芍药花了,只等凑齐了夏家花圃里的品种,再装订成册的。
“夫君多画几张你的小像,到时候等你走了,我想你了就可以看看画像,免得许久不见我都忘了你长什么模样。等孩子生出来,也好瞧瞧爹爹长什么样儿。”
夏景行目光如水,在她面上痴看两眼,提笔就画,几笔就将云鬓花钗涂了出来,却不是个男子,分明是女子形容。
“你这是…”
“趁着娘子在身边,我先画副你的小像,到了幽州倒好时常拿出来瞧瞧,省得想你的时候连块画布也寻不到。”打起仗来,哪里还能寻得画纸颜料来做画。
夏芍药拿纤纤玉指在他额头轻点了一下:“夫君傻了吧?你若真要画我的小像带走,何不在丝绢上做画,也好容易带?画纸上千里路带过去,多折几回就烂了。”
夏景行一拍额头,悔不可及,“可不是事到临头我就昏了头,竟没娘子想的周到仔细。”果真去寻了一方丝绢来,因是专用来画工笔画的,他手下画功了得,竟然片刻之间便有个美人跃然绢上,等细细的描眉画眼,涂了颜色,妆扮起来,活脱脱一个临水而立的夏芍药,身上衣衫还是夏日那件绯色罗衫。
他既画了夏芍药,夏芍药便让他画自己,先画了一张,夏芍药便觉得不够传神,“这画中人哪有夫君长的好看?且眉间气韵也不对啊。”真是好生奇怪,怎的还有这种事情,他画别人,或者花鸟虫鱼便一挥而就,轮到自己了倒与她眼中的人不相符。
夏景行比她还要苦恼,“我自己什么模样,还真没细瞧过。”家里的黄铜镜子里倒瞧过两眼,不过是个模糊模样,又没细端详过。
夏芍药这会儿就后悔自己往日竟没好生学画,不然自己也可以提笔来画。”要不等夫君去打仗,我便开始学画,到时候咱们不光通书信,还可以互相画画呢。你将幽州的风景画给我,我画了孩子模样给你瞧?”
还未出门,她倒已经惆怅的不行,谈起别后联络,也觉路程遥远。
次日便将燕王府各处的管事掌柜都齐聚一堂,当场拿出燕王手书来,又有夏景行手持的小印当场全交了给夏南天,安排妥当了。当晚夏家便摆了送行宴,连同赵六一起吃了一顿。
当晚夏芍药夫妇俩难舍难离,头并头说了半夜的贴心话儿,一个叮嘱夫婿到了战场 上一定要万千小心,一个叮嘱妻子在家里务必要小心养胎,好不容易到得三更,夏芍药怀着孕身子重,才睡过去了。夏景行倒是一夜没闭眼,天亮趁着她熟睡,悄悄儿起身收拾停当,便跟赵六准备走了。
保兴死活也要跟着,被夏景行留了下来:“你去了连点拳脚功夫也不会,怎么能行?在家服侍好老爷姑娘,我也放心些!”
夏南天也是一夜未睡,这情景倒好比他年轻的时候,自己出远门,唐氏一夜未睡,忧心不已。他暗叹自己年纪越大,胆子倒越小,好男儿志在四方,自己风里浪里都闯过来了,轮到小一辈了倒不忍心了。
转念再一想,他自己前往各地行商,都是太平年月,可女婿这次可是往前线战场上去的,怎么能相同?
人老觉少,思虑了一整夜,天亮了站在大门口送夏景行与赵六,又有准备好的程仪给赵六,夏景行的包袱前一晚夏芍药就打点好了,当时理出好几个箱笼来,都是装的满满当当的衣裳鞋袜,俱都是秋冬穿的,被夏景行给拦住了,“我与赵六哥是骑马过去的,这些个箱笼也带不了。”
夏芍药索性只给他理出一个大包袱来,“那这些东西回头再派了人慢慢押车送过去也就是了。”
夏景行骑在马上,回头瞧一眼夏家大宅子,又求夏南天:“爹爹劝着些娘子,也看着她些,让她别吃凉的,好好养着。”自从妻子怀孕,他上了桌都练就了挟菜技能,尽量要着夏芍药吃饭,这事儿做熟了,如今要出门,倒有千般的不放心,万般的不舍,总觉得自己走后,没他盯着挟菜,她必不肯好好吃饭。
夏南天年轻时候离家,可没这么磨缠,唐氏自来柔顺,也没自家闺女这么难缠,这会儿给打了包票,“你放心去,我必将她盯着喂的胖胖的,你只管到时候当爹就好,只上了战场 一定要小心,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啊!”
夏景行一头答应着,才与赵六打马出城而去。
等到夏芍药一觉睡醒,枕边孤寂,日头老高,哪里还有夏景行的影子?只房里案上摆着几张他的画像,或坐或站,许是人不在眼前的原因,倒瞧着很像了。
丫环们都想着她怀着身子,姑爷去了前线,心里必是难过的,走路脚步声都轻,又不敢与她说笑,待得吃早饭之时,夏南天来思萱堂陪闺女吃饭,她倒不好意思:“理应是我到静心斋陪爹爹用饭的,倒让爹爹跑到这里来了。”
夏南天小心打量闺女的神色,见她并无悲容,这才心下大定,“景行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定要我陪着你用饭,就怕他不在了你不好生吃饭。爹爹这不是就过来陪你了嘛,难道你是嫌爹爹麻烦?”
这话说的?
夏芍药莞尔:“我一个人对着一桌子菜也没胃口,跟爹爹吃才觉得肚里饿呢。以前没成亲的时候,还不是咱们父女俩一起吃饭的,现在夫君去幽州,又是咱们父女俩,也没什么不同的嘛。”
到底还是不同了。
以前心无挂碍,如今肚里揣着一个,身边又少了一个,起先还只是不习惯,过得两三日便想的不行,特别是到了晚上,睡梦中都叫过一声。
她房里原本是没丫头值夜的,只夏景行不在,夏南天不放心,素娥也觉得她怀着身子晚上必要人侍候的,便睡在床下脚榻上,夏芍药让她上床来睡,她也不肯。没奈何,便让她睡在房里的罗汉床上,她拗不过这才同意了。
自此之后,夏芍药房里四个丫环倒是轮流到始值夜,有天半夜她小腿抽筋,从梦中疼醒过来,还是榴花点了灯过去快快揉开了筋,才止了疼的。
夏景行才走了二十多天,圣驾南巡完毕,才走到半道上,辽国大军便直逼燕云十六州,齐辽大战爆发。
燕王的奏章沿着圣驾一路追过去,呈到了圣人手上,他这才相信上次在洛阳行宫,燕王所提并非虚言。
边境战起,圣人又不在朝中,恐会民心惶惶,圣驾便加快了速度回长安,只带了文武重臣,倒将后宫女眷以及文武朝臣的女眷们都丢在了半道上,如宁景世宁景兰兄妹二人,也随着女眷们同行。
这一路上宁景世倒是再没纳新人,姚仙仙使了手腕将他房里四个通房大丫环都压了下去,自己独占鳌头。在路上他若出去寻欢作乐还罢了,若是回来必是姚仙仙侍候的。
这使得宁景行的贴身大丫环都心有不满,憋了一肚子的气,想着等回府之后,自有南平郡主收拾她,倒都盼着回长安。
姚仙仙是什么出身?哪里比得上她们的出身,好歹也是清白的家生子被选上来的。
这一路之上,姚仙仙倒是时常往常氏身边去侍候,她是晋王府世子赎来送给外甥的人,很该跟常氏亲近的。
常氏原本对姚仙仙这样的女子不放在眼里,又嫌她污糟,但架不住姚仙仙知情识趣,自来在行院里走的又是才女的路子,琴棋书画原是下苦功练过的,模样又出挑,打扮上只往淡雅的路子上走,倒真不比那下三流的地界儿浓装艳抹里打扮的妓子,打个照面脂粉味儿就能熏的人头疼。
况她说话知情解趣儿,往常氏这边走动过几回,奉承的又好,还打着谦虚向学的旗号:“蒙世子爷伸手搭救了奴婢,奴婢对世子与世子妃娘娘感恩戴德!只一桩事儿让奴婢犯愁,奴婢就怕自己不懂规矩,将来回了长安城,冲撞了府里的郡主娘娘。求世子妃教导!”
这话说的谦恭,却也令常氏想起自己那糟糕脾气的大姑姐,路上便派了两个随侍的积年老嬷嬷教姚仙仙礼仪。姚仙仙拿出当初在行院里苦练琴棋书画的劲头来学,不独她学,还拉着丫环坠儿一起学,“咱们初进府,我自己尚且自身难保,咱们爷这毛病你也瞧出来了,见一个爱一个,到时候万一你哪里冲撞了上头主子,我可也保不了你!只你自己学起来,学得明白了日子也好过。”
坠儿跟着她这些年,再不曾受过委屈的。如果脱离了苦海,学跪拜礼仪这点子苦楚,比起行院里到了年纪挂牌接客,倒轻松太多。因此主仆二人竟然学的十分刻苦,就连教导她们的嬷嬷也被姚仙仙奉承的十分熨贴,回头跟常氏讲起来,倒也替她说几句好话:“这姑娘可惜了落在那种地方,人倒是很聪明 ,学礼仪也快,又知轻重,世子爷送这么个人去服侍宁哥儿,倒也是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