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有些好奇的是,这个季节,还没有到花开的时候吧,这些玫瑰花瓣哪里来的?
当然了,她更感到好奇的是,原来古人已经会拿花瓣泡澡了,真是会享受啊。
因为已经太晚了,她倒是没有洗头,美美的泡了个澡,再用清水冲洗了一番后,雅若就回自己的寝屋里休息了。
“格格,太后娘娘对您真好,早已下旨,只要是格格要的东西,都要给最好的,您是不知道啊,今儿个给您沐浴的水,是最好的山泉水,花瓣也是宫中暖房里种植出来的,在宫里,除了太后娘娘和之前的皇后娘娘外,就只有妃位以上的娘娘们可以如此享受了。”宝蓝一边给自家格格拉被子,一边笑着说道。
雅若听了之后忍不住轻轻咋舌,要知道…京城地处北方,风沙很大,气候干燥,不似温暖湿润的南方,所以也是比较缺水的。
城中百姓的饮用水都是挖井,喝地下水,水质不太好,听说很浑浊,要放上两三天才能用来吃喝,而且还微微有些苦涩。
宫中用的水却是山泉水,每天都有几百人负责运水进宫。
宫中的主子们,要用水也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除了皇帝、太后,其余的人根据自己地位的高低,还是有所限制的。
这山泉水也分最好的和一般的,毕竟水源地有所不同,一想到自己方才泡澡居然用了一大池子最好的山泉水,雅若就觉得有点儿负罪感了。
“以后沐浴还是给我用大木桶吧,用池子太浪费了。”雅若望着宝蓝,低声道:“这种大汤池,偶尔泡一下还成,不然太浪费水了。”
“是,奴婢记住了。”宝蓝连忙点了点头。
跑了个澡,雅若觉得浑身轻松,很快就睡着了,一夜都睡的十分香甜,一大早起来的时候也觉得神清气爽的。
她随意梳洗了一番,把自己的长发编了个大辫子甩到了脑后,换上宽松的衣裤便出去了,围着慈宁花园跑了几圈,感觉到浑身冒汗,有些累了,雅若才从偏门回到了屋里。
一看屋里的西洋钟,雅若便知道自己方才出去跑了接近一小时,心里挺满意的。
“对了,去问问门口那几个宫女,宫里的人是如何给太后请安的。”雅若一边换衣裳,一边吩咐道。
“是。”英歌应了一声,立即出去了。
片刻之后,她便小跑着进来了,在雅若身边笑道:“启禀格格,听欢沁她们几个说,太后娘娘喜欢清静,所以宫中的嫔妃,包括太妃们,都是初一十五才来请安。”
“那就好。”雅若不喜欢面对一屋子人,人越少越好,她迅速整理好仪容,出了西偏殿,快步往太后住的正殿去了。
她去的时候,太后已经起身了,正对着镜子梳妆,由宫女伺候着往脸上抹粉。
上辈子她在书上看见一些介绍,说古人的粉里大多铅汞超标,甚至有人直接用铅粉抹在脸上,所以才有一个词叫“洗尽铅华”。
这些粉抹在脸上非常显白,但也很伤皮肤的。
“小雅若过来了,哀家听宫女禀报,说你一大早的起来就围着慈宁花园跑,怎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吗?”太后笑着问道,还以为雅若那么做是心情不好在发泄。
“没有,雅若能陪在太后姑母您身边,开心还来不及呢,雅若晨起跑步,只是为了锻炼身体。”雅若上前嘿嘿笑道。
“丫头这小嘴倒是甜,你若真想练练,那哀家给你找个女师傅,在箭亭陪你骑马射箭,如何?”太后望着雅若,笑着问道。
雅若正觉得宫里的日子比较无聊,又不能天天出宫,免得太后不高兴呢,没想到还能骑马射箭,倒也不错。
“多谢太后姑母。”雅若笑着点了点头。
“苏茉儿,立即吩咐一声,找个最好的女师傅来陪雅若练习骑射,对了…她一个姑娘家,总不能和那些皇室子弟混在一块,得分开才是,女儿家又爱美,怕晒黑,那就辰时三刻到巳时三刻这一个时辰,箭亭由雅若一个人用,过后再让别的皇家子弟进去吧。”太后笑着吩咐道。
雅若听了之后,不得不感叹自家太后姑母想的很周到了,因为这么一算的话,那就是快到八点玩到快到十点,正是太阳不辣的时候,真是不错。
“多谢太后姑母。”雅若连忙谢恩,发自内心感谢自家太后姑母的照顾。
“另外,姑母知道,你跟着你母亲读书写字,文采不错,但你年纪还小,姑母打算再请个女师傅来教你读书,如何?”太后望着雅若,笑着询问道。
“一切但凭太后姑母做主。”雅若笑着点头。
自己上辈子是个大学生,但是对于古人学的这一套了解的也不多,最关键的是,古人用的是繁体字,而且进宫后满蒙文字用的多,虽然之前的雅若给了她一些记忆,但也还需学习。
“如此甚好,那哀家再给你请个师傅来,对了…多兰和宝勒尔她们两个,应该没有读过多少书吧?”太后低声问道。
“是。”雅若轻轻点了点头,身为蒙古贵女,多兰和宝勒尔又不像她,有个汉军旗出身的母亲,喜欢读书写字,所以自然不太会这些,她们能会点满文和蒙文都不错了,诗词歌赋、请棋书画的对于她们来说,太过遥远了。
第84章 所谓秃子
“那只能让她们以后慢慢学了。”太后叹了口气说道,因为她知道这并不容易。
就说她吧,从前连汉话都不会说,更别说懂什么诗词歌赋了,可是自从儿子登基即位,从盛京来到北京城,她成为了母仪天下的太后,那这些就必须会了,所以她学了很久,虽然非常吃力,但是从未放弃过。
她家儿子又是非常尊崇汉文化的人,自幼就有几个汉人帝师教导,所以对这些舞文弄墨的事儿非常喜欢,水墨丹青也画的很好。
“雅若,你会画画吗?”太后看着雅若,笑着问道。
“会一点点。”雅若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流行的水墨丹青,她其实并不会,但是上辈子,生活在那个大时代下,她可是从小就上各种…兴趣班的,所以…会点简单的素描和水粉画。
水墨画那种意境,她觉得自己差很多,如果实在要画,倒是能够依葫芦画瓢。
“会一点点也是好事儿,哀家就不会,说实在的,哀家连写汉字都很勉强,还是我们雅若厉害,哀家再请个师父来教你画画。”太后看着雅若,真是越看越喜欢。
虽然之前她嫌雅若太莽撞,太没心没肺了一些,加之雅若年纪小,她又急着想把皇后人选确定下来,逼着皇帝赶紧大婚,但是…她还是想培养一个能够得到皇帝喜爱,能坐稳皇后之位的人,而不是娶进宫的摆设。
如今看来,最值得培养的就是雅若,皇帝最喜欢读书写字,最喜欢诗词歌赋,最喜欢水墨丹青,她好好培养培养雅若,只要皇帝喜欢的,雅若都会,她就不信到时候雅若不能得到皇帝的宠爱。
雅若根本不知道太后是如此打算的,虽然她并不太想学画,但也点了点头,毕竟…技多不压身嘛,反正自己年纪小,多写点也是好事儿。
姑侄两个东拉西扯聊了很多,太后越来越喜欢雅若了,觉得和这孩子说话的时候,有种跟自家五丫头聊天的感觉,她不由得想念自家五丫头了。
雅若见太后看着自家的眼神有些飘忽,明白她家太后姑母有心事了,只可惜自己也不知道她老人家在想什么。
“从前,阿图进京请安时,也住过西配殿。”太后望着雅若,低声说道。
雅若闻言一怔,这才反应过来,太后说的是五公主阿图,太后的次女,她的表姐。
这么说起来,那自己不是占了人家公主住的地方吗?
“太后姑母,那雅若搬去东配殿,可好?”雅若连忙说道。
“不必了,阿图是出嫁的女儿,即便回来看哀家,也最多留宿几夜,到时候和哀家住在寝殿就是了。”太后轻轻摇了摇头。
雅若从太后眼中看出了一丝悲伤之色。
是了,五公主阿图和四公主雅图都是太后的爱女,听说太后还有一个女儿,不过夭折了,所以对这两位公主很是宠爱,又特别是小一些的五公主阿图,太后最宠她。
只是皇族公主们,虽然出身高贵,但是…也并不是事事顺心的。
四公主雅图还好一些,听说过得幸福美满,但五公主阿图就比较坎坷了,第一次出嫁过后,没两年额驸就病死了,前几年公主再嫁蒙古郡王,哪知道…那位王爷却染上了重病,听说怕是无药可治了。
若真是如此,那么五公主又要守寡了,太后姑母肯定很伤心,很心疼女儿吧。
“你五表姐性子活泼,开朗大度,爱说爱笑、不拘小节的性子,和你这丫头还真是有点儿像呢。”太后说到此,摇摇头道:“不说这些了,时辰不早了,用早膳吧。”
“是。”雅若轻轻点了点头,跟着太后去了偏殿用膳。
昨儿个她才进宫,很是紧张,今儿个一起来就时应多了,但是吃着早膳,她就无比想念自家母亲蒸的包子了。
这个时辰,额祈葛和母亲也应该在用膳吧。
因为有些想念他们,一顿早膳,雅若根本就没吃出什么味道来,太后也挂念着自己的女儿,所以情绪有点儿低落,姑侄两人都没有说话。
直到用了早膳后,外头有奴才禀报,说皇帝过来了,才打破了满室的宁静。
“皇帝来了,快请。”太后脸上满是笑意,毕竟…自家儿子能过来,她这个做额娘的肯定很开心。
片刻之后,皇帝进来了,雅若和太后都发现,今儿个的皇帝和昨日不一样了。
雅若定睛看了看,才发现皇帝头上多了一顶明黄色的帽子,而他昨儿个,包括自己之前见到的那几次,皇帝都是没戴帽子的。
这就奇怪了,大冷天的,皇帝都是光着头,露着他的大辫子,怎么今儿个却戴上帽子了?而且…脸色似乎有些不对啊。
太后也发现皇帝不对劲了,因为这孩子每次过来都是急急忙忙向她请安,怎么今儿个进来就一屁股坐下了。
“这屋里怎么这样热?额娘让人把地龙灭了吧。”皇帝坐下片刻之后,皱眉说道。
可无论是太后还是雅若,都穿的比较单薄,如今虽然已是二月初,但是熄灭地龙的话,她们穿这个肯定会冷了。
不过,皇帝看着心情不好,他这么要求,太后也没有拒绝,立即让人去办了。
“皇帝,你今儿个是怎么了?”太后很想说儿子太反常了,难道是被那些朝臣们给气到了吗?
“额娘…。”皇帝看了看太后,取下了帽子,然后又一下子戴到了头上,转身对一旁的雅若道:“你先出去。”
“是。”雅若闻言暗暗翻了翻白眼,她才不想留下来呢,不过…刚刚皇帝明明取下帽子有话要说,反应过来她在里面,才又戴上帽子赶她出去,难道他头受伤了吗?
雅若有点儿好奇了,所以到了外间后没有离开,而是躲在了外头偷听。
“皇额娘…今儿个不是二月初二龙抬头嘛,儿子便让剃头的来伺候,哪知道那个蠢货居然把朕头上一小块长发给刮没了,您看…儿子现在像不像个秃子?”
皇帝怒气冲冲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第85章 好像出事了【推荐票加更】
站在外头偷听的雅若一下子愣住了…皇帝一小撮头发被刮没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那个情景,她就忍不住想笑了。
这个时代的男人要剃头,从耳线往上的头发都要剃掉,只留下后面的头发编成长辫子。
那前面的头发长出来怎么办?当然是像刮胡子那样继续刮掉啊。
但是…如果把后头蓄发的部分给不小心刮到一点的话,那就难看了,的确像秃了一般,也怪不得皇帝生闷气了。
而且…还把她给赶出去了,难道是怕她知道了笑话他吗?
她虽然没有那么无聊,但真的很想笑啊。
不过…给皇帝剃头的师父,应该是十分厉害,技术纯熟的吧,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大概是有些害怕,所以才失误了吧,也不知道可怜的师父是否还活着,毕竟…犯了这样的错,依着宫里的规矩,怕是死路一条,没准还连累家人呢。
雅若有点可怜人家了。
“王全。”她出去后,冲着门口站立的小太监王全招了招手。
“格格您有何吩咐?”王全连忙小跑着过来,恭声问道。
“今儿个给皇上剃头的人呢?”雅若低声问道。
王全闻言,脸上闪过一丝骇然之色,随即低声道:“奴才那时在外头伺候,并不知里头发生什么事儿了,只知道…皇上突然把那剃头师傅一脚给踹了出去,还吩咐奴才们把人捉着打了二十个板子,赶出宫去了,皇上还下旨不许提这事儿,所以格格…。”
雅若听王全说,皇帝没有杀人,顿时松了口气。
毕竟…这可是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把皇帝的头发给多剃了一小块,的确是杀身之祸啊,可皇帝居然没杀人,那还是不错的。
“本格格什么都没问,什么都不知道。”雅若一边说着,一边快步离开了。
皇帝被人刮到了后头的头发,头皮瞧着暂时秃了一块,那一小片头皮要长出头发,头发再和后面的一起编起来,起码已经是一年后的事儿了,他现在肯定是非常郁闷,非常生气的,这种时候,还是离这个叫皇帝的“定时炸弹”远一些吧。
不过…一想到皇帝以后一年的时间里都要苦逼的戴着那种瓜皮帽子,雅若就有点想笑,也有点同情他了。
看来…身为皇帝,也有被坑的时候啊。
不知怎么的,雅若再看看这威严无比的紫禁城,也不觉得多可怕了。
毕竟…太后对她很好,皇帝嘛,偶尔也很二,还能让她笑一笑,挺不错的。
回到了自个住的西配殿中,见欢沁等丫头突然准备了大白布和剪子,说是按照宫里的习俗,二月初二龙抬头是必须要修剪头发的,雅若顿时有点心理阴影了。
虽然女人不用剃头,但万一这些宫女手抖,把她留的那点儿刘海给她剪的跟狗啃式一般,那就可怕了。
“不用劳烦你们了,本格格自己动手吧。”雅若笑着说道,说什么也不许别人碰她的头发。
按理说,这天是不应该自己动手修剪头发的,但是宫女们拧不过她,只好递上了剪子。
雅若正觉得她留的那点儿齐刘海有点遮眼睛了,便修剪了一些,这样的事儿她上辈子时常干,所以很顺手,一下就好了。
“可以了,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吧。”雅若望着镜子里露出来的眉毛,觉得整个人一下子精神了许多。
“是,格格.欢沁等人连忙应了一声,把之前准备好的理发的器具和物品全部收拾出去了。
等到下午用晚膳的时候,皇帝没有再出现了。
雅若心想,他大概是觉得有些丢脸,所以才不愿意过来陪太后用膳吧。
而雅若,很快就将这件事情抛诸脑后了。
二月初四这一天,雅若禀报了太后之后,拿了出宫的令牌便离开紫禁城,回归园去看望自家额祈葛和母亲了。
三天没有见他们,雅若可想他们,赖在他们身边一直到日落黄昏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雅若真希望两年时间赶快过去,这样自己又能回到额祈葛和母亲身边了。
回到慈宁宫时,天都快黑了,雅若直奔正殿,打算给自家太后姑母请安,顺便让她老人家知道自己已经平安归来了,结果去的时候才发现太后不在寝殿里。
“太后娘娘呢?”雅若看着守在殿门口的宫女,低声问道。
“启禀格格,太后娘娘去乾清宫了,听说…今儿个出了大事儿,皇上急招诸位王公大臣进宫议政,太后娘娘也去了。”小宫女连忙禀道。
“哦。”雅若闻言颔首,这才带着宝蓝她们回了自己住的西配殿。
她虽然来到这个时空不久,但也知道许多事情,比如…皇帝每日上朝,其实是小朝会,只召见重臣处理国事。
对于整个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
这是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参加议政的包括诸王、贝勒、贝子等宗亲贵胄,也包括满蒙尚书和部分备受皇帝重视的汉军旗重臣。
朝中的大事儿,都是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商定的,当然了…身为中央集权的皇帝,他有权利撤销任何人的议政资格,和任命任何人的议政资格。
议政王大臣会议,一般五日一次,上午举行,皇帝却在深夜召见那些王公贵胄们进宫商议大事儿,连太后都过去坐镇了,可见是出大事儿了啊。
雅若并没有去打听这些事情,因为轮不到她管,但是…她怎么着都得等到太后回来后,自己过去打个招呼,再休息,所以她便吩咐人掌灯看起书来。
大概一个时辰过后,一直盯着前头的欢沁等人便来禀报,说太后回来了,皇帝也来了。
雅若虽然不想去见皇帝,还是爬起身急急忙忙赶到寝殿去请安了。
去的时候,雅若见皇帝和太后脸色都不大好,请了安后就打算出去了,哪知道她才走到门口,就看见皇帝出来了。
“恭送皇上。”雅若连忙退到了一旁,静候皇帝离开。
第86章 出气筒
皇帝径直往前走去,并没有看雅若一眼,就在雅若松了口气站起身来时,皇帝突然转身走到了她面前。
雅若不知道皇帝去而复返是什么意思,但她能感觉到皇帝心情不好,所以,此刻的她还是规规矩矩站着,三缄其口的好。
“你的母亲是汉军旗出身?”皇帝看着雅若沉声问道。
“启禀皇上,臣女的母亲的确是汉军旗出身。”雅若轻轻点了点头。
所谓汉军旗,其实也是正儿八经的汉人血统,她不明白,皇帝突然问这个做什么。
“你了解汉人吗?”皇帝继续问道
雅若闻言十分吃惊,皇帝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她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了点头,因为自己上辈子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这辈子也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
“你和朕说说,汉人是什么样的人?”皇帝冷着脸问道。
雅若当真有点懵了。
身为皇帝,他的朝臣就有许多的汉人,他身边伺候的太监,包括大总管吴良辅在内,多的是汉人。
他后宫中的女人,不仅有汉军旗出身的,听说还有个汉人妃子,所以…他还不够了解汉人吗?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做什么?
雅若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只能实话实说了。
她抬头看着皇帝,低声道:“启禀皇上,在臣女眼中,汉人的文化博大精深,汉人的历史悠久绵长,汉人勤劳、聪慧善于学习…。”
雅若话还没说完,皇帝便打断了她的话,而且十分的生硬冰冷,高高在上。
“可如今,这是满人的天下,这是朕的天下。”
雅若听了之后一呆,以为皇帝蔑视汉人,她非常生气了,忍不住高声反驳道:“是,这是满人的天下,这是皇上您的天下,可皇上您也不要忘了,您的天下九成以上都是汉人,倘若他们都联合起来对付您,您觉得您的江山能够坐得稳吗?”
“放肆。”皇帝瞪着雅若,一脸怒气,沉声喝道。
若闻言心中一突,好吧,自己方才的话在皇帝听来的确是刺耳的,的确是太大胆了,可是她不说出来,心中不快。
“书上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上是天子,天下的百姓都是您的子民,您不应该分彼此才是,如果皇上心中有所偏颇,那么这天下自然不稳。”雅若壮着胆子低声说道。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皇帝突然上前一步一下子捏住了雅若的下巴,沉声喝道。
雅若从皇帝冰冷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杀,她虽然害怕,却也没有低头。
“你给朕跪在这,不到一个时辰,不许起身。”皇帝说完之后甩开雅若后,拂袖而去。
雅若也很生气。
皇帝今儿个太像个疯子,她根本就没有招惹他,她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皇帝居然罚她在这砖地上跪一个时辰。
真是可恶至极!
“你这丫头,哀家该说你什么好?”太后叹了口气,从里头走了出来,对着雅若轻轻招了招手:“丫头,过来。”
“是。”雅若连忙快步走了过去,跟着太后进了寝殿后,才一脸不解道:“太后姑母,皇上他到底怎么了?”
太后听了之后,一脸无奈道:“咱们大清朝打下这万里江山实属不易,所以当初皇上的祖父在夺天下之时,为了后方稳定,也为了稳住军心,便下令,只要是八旗将士们夺下的土地,土地上的人便是他们的家奴,经过这几十年动荡,大家的领地有所变化,家奴也跟随主人到了新的地方,有些人因为思念家乡,有些人只因为主子太过苛刻残暴,所以待不下去了,便会逃走,后来…朝廷颁布了逃人法凡是逃走的家奴,包括他们的家人都会施以极刑。”
雅若听了之后,心中一突,这也太过残忍了吧?
抢了人家的地,强行把人家贬为奴婢,还让人家一家子世世代代为奴为婢。也怪不得别人会逃走了。
“这么些年过来了,有些人遇到了好的主子,不仅能够读书写字考科举,还能升官发财,就说隶属咱们皇室的那些家奴吧,如今都过得挺不错的,做官的比比皆是,有些人得了皇帝的恩典,废除其奴籍,可有些贵族,对这些家奴们依旧十分残暴,所以,今儿个便出事了。”太后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