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一食堂拒绝参与任何合作之后,不但其他四个食堂自动失去资格,在整个华夏高校界,也找不到第二个比C大食堂更适合的了。
也许那些学校食堂菜色丰富、口味上佳,可他们一没有以黑暗料理出名过,二也没有能把网红餐厅都击败的自种菜——这也是众多媒体前赴后继的原因之一。
被一食堂拒绝的多了之后,难免有运营者在微博上抱怨:
又失败了,我好像是同行里已知第七个被拒绝的人了,还特意叫了个有魅力的小姐姐一起去邀约。唉,C大一食堂是为爱发电吗?不要名不要利,找他们合作的全都被拒绝了。做吃播会占人家学生的份;录节目宣传也不要,不对外开放,学生都接待不过来;你说帮你打招生广告总行了吧,人家说这属于招生办的活儿。油盐不进,我的天啊,食堂老板家里是有矿吧?
这条微博不知怎么被C大的学生看到,还转了起来。话题不知不觉,也从“一食堂就是好,一食堂就是棒,暑假我也想回学校”“如果长得好看能当钱那老板真的有矿还超大”“有魅力的小姐姐我们一食堂老板根本不稀罕好不啦”……等等,转移到了“招生广告里就该出现一食堂”。
毕竟,这条微博已经证实了:只有就读C大,才能吃到一食堂的菜!
老板拒绝媒体,还明确表示,你们过来只会占学生的份额,我们不需要宣传,因为只做学生的生意。大家有点小激动,他们每天吃的食堂,还是别人求不到的独家供应。
众多学子倾情为一食堂代言,免费提供广告词,热情欢迎各位学弟学妹选择就读南海市C农大。
在这里,除却强大的师资力量之外,你还能享受最美味性价比最高的食堂菜,观赏纯天然田园风光。附上若干食堂照。
上独一无二的C大,享受独一无二的一食堂。
黄伟河也乐呵呵地转发了,支持母校食堂,“个人认为如今的一食堂,绝对能成为就读C大的理由之一。”
网友们汗颜道:“我的妈,想吃个美食必须先考上重点大学!我去继续看书了!”
C大的官方微博都从善如流地发起了广告,表示一食堂的水平绝对等同C大的教学水平,希望各位学生家长多多考虑。
正值暑期招生季,#为了食堂报C大#话题下的讨论越来越多,给C大、一食堂好好刷了一把存在感。
让话题热度达到最高的,就是有个地方频道采访考生,问他们报考的志愿学校,其中一个学生说“C大”,记者问为什么报考C大,这学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提到C大的专业,而是笑嘻嘻地说:“不是都说C大的食堂好吃么,我就报了C大。”
学生的家长在旁边也大笑,连记者都在惊愕的“啊”了一声后笑出声来。
这显然是带了点玩笑意味的,但并不妨碍网友们玩梗。
“……只有学霸才能这样说好吗?我觉得C大食堂好吃我也考不上C大!”
“我X,这是我们市的理科状元好么,省里排名也很高的,好多学校找他,没想到……”
“致其他学校招生办,现在知道你们输在哪儿了吗?”
“一食堂老板快醒醒啊,现在招生真的不止是招生办的工作了!”
“@本校食堂,麻烦睁大眼睛看好了,承担起你们的责任啊!!”
“教练,我也想吃C大!”
“吃C大可还行?上C大吃食堂啦!”
……
……
仍旧对外界消息毫不关心的崔栖潮,沉浸在辣椒选育工作中。他的辣椒选育试验有了初步成果,这一系列的辣椒都被他以大学名CX命名,从CX一号到CX十一号。
以塑料大棚栽培为主,结果出来,最高的CX三号产量比市面上销售较好的同类辣椒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之多。平均下来,每种增产达到百分之十二。
其中,崔栖潮觉得最为均衡的是CX七号,增产百分之十六,发病率也低了六个百分点,抗病性优秀。
在接下来,崔栖潮还要再进行比较试验,并拆了大棚,来个露地栽培,又需要一段时间。
经过多组试验之后,崔栖潮需要进行多点区域试验,也就是在土壤、气候各异的不同地区栽培,观察辣椒的在各地的表现情况是否稳定。
这个试验,显然不是被困在校园副本的崔栖潮能够随便完成的,不过他最近一直在玩孟畅介绍的那个APP,于是在上面发了个帖子:
辣椒良种,私人选育,年底有货,免费赠送。数量有限,需要先请留下联系方式。
有话叫“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与良法农业最重要的两大基础。
不是每个农业从事者都有崔栖潮那样精准的判断力,也就是优秀科学的种植方法,那就非常倚靠良种。
良种有两个意义,好品种,和好品种的好种子。
崔栖潮提供的,就是好品种的好种子。但是,他在农学界毫无基础,哪有人会无缘无故做他的试验品。人家土地放在那儿,当然不愿意花几个月试验不知名种子。
崔栖潮已经想到了这点,这才提前几个月放上去,聊胜于无,这几个月里,兴许他能在APP上积累一点人缘,帮他试种。
他都想好了,如果APP上也没有反响,那就去找崔校长,学校肯定不止孟畅一个家里务农的家庭,找一下资料,就算倒贴钱,他也要把试验完成。
……
与此同时,“小农问答”网的许多用户,都逐渐注意到了一个叫崔栖潮的用户。
这个个性签名写着“神农后人”的家伙,流窜在几乎每一种作物板块,回答着几乎每一种类型的问题。
一开始关注到他的都是认证后的专家,普通用户看到这种签名以及光秃秃的头衔,基本都会略过,更加重视专家的回答。专业人士才能注意到,这个崔栖潮回答得其实很准确。
很多时候,提问者描述得不会特别准确,专家也需要从多个角度判断,或者进一步询问情况。
这个崔栖潮,好像一直在线,专注刷新新问题,只要在线看到了新问题,五分钟内作答。就如同他告诉孟畅爸爸辣椒出了什么问题,多半是某某原因,如果不是,看看某处,如为某种情况,则是某原因。
他这个回答,第一原因基本是对的,整体的准确率更是百分之百。
从粮食作物到果蔬作物,从食用菌类到块茎作物,中草药和花卉作物也难不住他,有时候还特么跑到家禽类去客串一下。
普通用户起初是注意不到这个情况的,也就专家们私底下念叨一下:这多半是哪个农业机构的技术人员共用账号吧?
直到某一天,空降一个小白,提问:
我家的阳台长这个样子,想利用一下空间,尽量多种些吃的改善生活,请问我该怎么办?
这种问题专家根本不想回答,或者敷衍一下“建议种植葱姜蒜”。
这个崔栖潮又来了,他还拍了一下自己家的阳台,放出来说:“我的公寓阳台大小和你家的差不多,你可以参照一下。”
那张图片中的阳台,可以说把立体种植应用得淋漓尽致,在最大限度内利用了阳光、空气、空间。
从崔栖潮最开始来,只有一株盆栽辣椒,到现在,满满当当。
图片有小字标注种类,两角的超大长方形盆里长出藤蔓,挂着几个硕大、黄橙橙的南瓜。南瓜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太高,理论上阳台是可以栽种的,但是,后续管理却具有相当的难度,普通人根本不会选择在阳台种南瓜。
更别提这还只是作物之一。往旁边,架豆的藤蔓都要爬到外墙去了,还没结果,却足见茂盛。立体种植架上,以叶类蔬菜为主打,茄果类蔬菜辅助,各类叶、花、果,堪称五颜六色。
藤蔓类爬得满架,搭了竹架的阳台顶部几乎没有间隙,被绿色铺满,色彩丰富的立体种植架前还有盆栽式的特色蔬菜高低错落。
整个空间像是蔬果构成的密林,杂而不乱,种类多但每一种都被精心照料,生机勃勃,状态好得宛如在专门的大棚里精心培育。
整张图片的像素也很高,放大可以看到细节,足以让大家辨别出不是PS成果,也不存在蔬果道具,更甚者,连调色也没有。
拍摄者真的就是随便一拍,就拍出了个略带魔幻的蔬果密林效果。
外行人可以从中看出美感,内行人则能看到技术所在。这可不是阳光房,而只是一个阳台,这个密度,这个生长水平,这到底有多用心啊!居然还轻描淡写装逼,说给新手参考一下!
“我去,答主这是原创的?”
“这造的太好了,像花房一样。”
“服气就两个字,技术流。”
“建议你们去看一下答主的资料,看他过往答题!亮瞎我了!”
这个回答不止在“小农问答”火了,还被人截图搬到了其他处,表示:“这才是华夏人阳台的正确打开方式。”
都说华夏人的天赋技能是种地,这位弄阳台菜园的,不但实用,还那么具有美感。
而且到这时候,众多普通用户再折回去看崔栖潮的过往正确率超高、涵盖率超广却因为没专家认证鲜有人理睬的回答,以及他那个冷冷清清的送种帖子,这才惊了。
什么叫你以为是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就是了!
第22章 走红
小农问答上的用户因为这个热门回答而注意到崔栖潮, 他那个免费给种子的帖子下面立刻多了很多回复, 有当机立断要种子, 留下联系方式的,也有询问崔栖潮这辣椒种具体什么情况。
崔栖潮看到突然间这么多人关注, 不像对待那些美食节目的制作人那样冷淡,而是详细地写起了回复。这是在南海省选育的辣椒,目前实验结果, 相比市面上某种辣椒产量提高多少,病株率多少,等等。
他说明了自己是私人选育, 所以区域试验需要借助网友的力量。
一般选育工作都是什么农科院、技术站、农大之类农业系统单位进行,人家专业干这个。但是凡事总有例外, 民间也有自己捣鼓选育, 还不乏喜人成果的。
崔栖潮先是在阳台作物, 还有问答速度与准确率上现了一手——不管他背后到底是不是一个团队吧——又声称产量提高了那么多,自然不缺地多愿意尝试的。
现在的崔栖潮不是一个无名无姓的网友, 而是小农问答新蹿红的用户了。
现在不止是有人愿意要种子, 他再在小农问答上进行解答,很多用户也不会再略过, 而是认真参考。这位大神虽然没有资格认证, 但是过往的解答正确率证明了他的实力。
崔栖潮看了一下那些回帖愿意试种的用户, 根据所在地挑选了部分,联系上他们进一步沟通。
这里头还有小农问答认证的专家,发站内短信问他, 真是私人选育,没有单位么,现在从事什么工作。
崔栖潮答:我在南海省的C大。
对方过了一会儿才回答,显然是去搜索了,但是搜索完却更糊涂了。“为什么搜索出来C大,有的全称是CX大学,有的是C农大,你们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校,和南海农大有什么关系?你是学校老师?”
崔栖潮也愣了,什么C农大,“你查错了吧,C大是C大,南海农大是南海农大,C农大这个学校应该不存在。我不是老师,只是在这里种点菜。”
人家还以为崔栖潮是故意搪塞,这个C大和农大分明有着什么联系,而且在学校里种菜是什么意思?
专家也不老上网看热门的,只在心底想,这人背后说不定一个学校的年轻学者,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玩儿这些神秘,阳台的搭建看起来也很当代审美。
……
提到当代审美,再说崔栖潮那张阳台图片流传到了别的社交网站,作为神回复的案例。
“这是华夏人天赋技能点满了啊!说实话我家的玻璃花房不如这个漂亮!”
“注意到这个答主的签名没哈哈哈,神农后人。”
“笑死,我信了你的邪啊。”
“有没有人认出这是哪个小区,我要去偷菜了。”
“我婆婆也天天在阳台种菜,但是看看我家阳台,再看看别人家阳台,不是一个级别的啊!”
“???是我眼花了吗,南瓜是来真的吗?还那么大??”
“简直华夏特色阳台。这图里有些菜我都没见过,但是内心莫名蠢蠢欲动啊!”
“大家都别看了,散了吧,这个要手的。”
“……”
小农问答其实只是一个非热门领域、流量普通的农学网站APP,偏偏这波操作给他们带来了一批用户,基本都是看了图片顺着摸过来的。
一来,就直接@崔栖潮提问。
“大神,这是我们家阳台的茄子,请问怎么能够长得和你的茄子一样优秀?”
“神农后人,我们教室窗台种的土豆还有救吗?”
“能不能帮忙规划一下,现在的植株怎么排列,才有你家阳台那样的美感?”
各种问题出现在小农问答上,不同寻常的流量,引起了网站方的注意,
这些新用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在家种点小菜,或者被那张图吸引,有在阳台种菜打算的,除了膜拜一下崔栖潮,他们也会浏览网站,问点其他问题。
和老用户画风虽然不同,但是大家居然还挺和谐,有的老用户还会跑去解答一下他们的问题。专业大棚种菜是种菜,业余阳台种菜也是种菜,都挺好的。
这对网站方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崔栖潮没有证书无法认证为专家,但是鉴于他这特殊贡献,网站也给崔栖潮私人改良了一下系统。
主要是普通用户后台界面和专家的不太一样,查看过往提问之类的都不方便,添加好友的数量也有限。他们帮忙优化之后,崔栖潮使用起来确实更好了,淡定地道了句谢。
另外,那些新来问阳台种植的用户,崔栖潮也都在空余时间一并回答了,他甚至很有耐心地找阳台一开始的图片给大家看。
对于崔栖潮来说,这是在种植过程中做的记录,学校的菜地他也有拍照。
而对于广大网友来说,这个搭建、种植、生长的过程,看得人简直也想动手。
从一开始光溜溜的阳台,只放了一盆假花,到假花拔了种辣椒,搭架子,移来更多花盆、立体种植架,一点点发芽,生长,茂密。
十几张图片,阳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色蔓延,覆盖整个空间,继而绽放出红、白、黄、紫等色彩。
后头还有彩蛋。
“这是刚刚摘了一只南瓜,还有一些辣椒、大蒜、茄子、青菜,在家做晚餐。”
茄子肉末,里头加点辣椒,茄子肉非常肥厚,吃油,单看就能想象出口感了,旁边一盘清爽的翠绿蔬菜,解腻。
剩下的肉则和南瓜一起做成了猫饭,崔栖潮没有出镜,倒是小白吃猫饭的样子被拍了下来。
这段回答同样被转了出去,配上过程图后,观看的人更多了。
过程图透着一股真实接地气的感觉,尤其是后头蔬菜被摘下来炒成一盘,形成了完整的流程。
“答主不但有那么多菜,他还有猫!!”
“我家也有阳台,现在只缺猫和种子了。”
“我觉得我血脉里的华夏力量要觉醒了,不行我要下去买花盆!”
还有去让崔栖潮开个微博,放点种东西过程的,被崔栖潮拒绝了,他觉得小农问答就很好,忙碌之余,在这里回答点问题,送点种子。
·
·
自暑假开始后,崔校长就一再催促崔栖潮回家看爸妈,“这都放假了,你还不回去?”
一提到这个,崔栖潮又满脸忧郁,一声不吭。
崔校长一看,哎呀,这是又犯病了吧,可能是父母给的压力太大了,他顿时不好说什么了,转移开话题:“这个……你工作做得好啊,最近不是开放参观,很多学生、家长来之前打电话咨询,专门问到,参观期间能不能在一食堂吃饭的。”
那些未来有意就读前来参观的学生与家长,甚至合作的夏令营活动,都会令C大在假期还要进行招待,他们专门有一个时间段供参观,毕竟假期学校人少。
今年有意来参观的,就格外多。崔校长都有点怀疑,除了招生大热之外,是不是还有这些人趁机来吃饭的缘故,毕竟侄子一直坚持不对外开放食堂,想来一食堂吃饭这是大好机会。
崔栖潮保持表情:“供应是没有问题的,但要提前通知,否则不好估算。”
崔校长有点感慨,说起来,因为食堂C大竟然莫名火了一把,现在他出去,看到别人,尤其是爱上网的年轻人,说到C大时除了重点大学的标签之外,就是“为了食堂上C大”这个梗了。
追根溯源,还是侄子干得漂亮。崔校长不由得有点骄傲,不愧是他侄子,办个食堂都顺带把招生办的活儿干了。
过了些天,到了参观期,许多学生、家长出入C大。
崔校长没有猜错,今年报名参观的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今年大火的一食堂来的——开什么玩笑,一食堂连美食节目都不愿意参加,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把握住!
那些想到了这个主意的人怕说出去傲娇的一食堂又有所限制,比如参观的也不能进食堂吃饭的,都没有传扬。不然,来的人还要更多。
比起冲着吃饭来的人,真正为了参观学校来的人即便目的单纯,也会被校园异样的风景吸引。
学生们还是感觉有趣,这就是网上说的那个连约会圣地都被食堂刨了种菜的学校,果然到处都能看到蔬果,连水池里都是,甚至能看到鸭子在嬉戏。
家长们好评就更高了,“我家儿子,连小白菜都不认得,这下好,参观学校还可以认认蔬菜。我看啊,C大确实很好,注重实践,上大学就该考C大。”
“不是,什么实践啊,这菜种了又不是给学生照料的。”有学生说道。
“咱们应该去建议一下,这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勤工俭学。”
“……”
有的家长自己就会种菜,更是研究起来,“这个菜长得真是好,你看这挂果,老多了。还有那个白菜,水灵得很。”
光看不够,还要合影,发朋友圈:“今天来到了C大,久闻大名,用蔬菜当绿化的学校,非常有创意!”
到了中午,就是大家非常期待的用餐环节了。
能进来参观都是要提前预约的,因为没有校园卡,所以会发放餐券,用餐券去食堂换午饭吃。
红烧鱼块、木须肉、炒苋菜、香菇青菜、排骨海带汤……荤素汤,免费供应的辣椒油,一应俱全,按照食堂的价格,十块钱以内完全可以吃得很丰富。
无论目的如何,这一顿饭都吃得大家大为满足。
首先这辣椒油绝对是不负虚名,吃过味之林的人很多,还有其他各位川湘菜馆,相比较起来,C大食堂的辣椒油格外突出,香,辣,爽,白芝麻被牙齿一磕,在嘴里蹦跶起来的时候都冒着香辣味。
青菜也很突出,鲜嫩清甜,听食堂的人说,煮饭前才从后山薅下来的,直线距离也就几百米,直接洗洗下锅然后到大家餐盘里了,这能不鲜不嫩吗?
他们老板,连浇水施肥都严格要求大家,能不甜不好吃吗?
吃完之后,大家可就肆无忌惮了,在社交网络上晒起了餐券和饭菜的照片:“都说想吃C大的食堂就得考重本,幸好我虽然过了考重本的年纪却有一个打算考C大的外甥……PS:辣椒油是真的好吃,我非常没良知的打了三勺!”
C大食堂余热未消,晒饭菜的微博下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外加恍然大悟的网友。
靠,原来还有这种方法!
C大办公室的电话都要打爆了,一夜之间就多了很多询问现在是否还能报名参观的来电。
起初还没反应过来,随着来电数量越来越多,多到办公室的人觉得不大对劲,尤其是在接到其中一通电话时,对方居然问:
“去你们那边吃饭……哦不,参观有什么要求吗?”
“……”
这还能不明白吗?都是冲着食堂来的啊!
办公室这边连忙往上报告了一下,然后临时截止报名。
饶是如此,前头也已经预约成功了一批人。
某日,食堂的工作人员还眼睁睁看到一个小姑娘举着自拍杆进来,一边吃饭一边直播。吃完了哀求她们说没吃饱,餐券不够想再打点儿。
这食堂的人也不好拒绝啊,打饭的阿姨递餐盘时往她那手机屏幕上瞄了一下,被那蹭蹭刷的礼物给吓到了。阿姨对现在的直播文化不太懂,对吃个食堂还能火成这样更不懂。
都照这样弄,咱C大那些勤工俭学的孩子也别去打工了,每餐直播挣礼物多好啊?
别说,阿姨没想错,C大后来还真出现了各种直播食堂饭菜的学生,偶尔还去直播食堂的开荒……不对,也不能说开荒,只是在校园内开拓而已。也就是直播本校的食堂在各种出人意料的地方,种,满,菜。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么一批又一批走偏门才能进C大吃饭的案例在前,今年因为食堂而最红火的大学就此给广大路人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好吃。
·
崔校长催促崔栖潮时,他是故意在崔校长面前扮忧郁的,因为他觉得很有可能触动恋爱剧情,他在这里年纪也差不多,说不定在这里的父母会给他介绍女朋友。
“我不要女朋友。”崔校长走后,崔栖潮还说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