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生一抬头,就见到那小内监紧张的青白色的脸。
他没想到刚醒来就会听到这个,怒喝了声:“滚远点儿!朕管它什么尸首!”
那小内监慌了神,急忙退下。
苻生呆坐了下,伸手向案,想拿杯子,杯子却是空的。
他痛哼了一声:“酒。”
——想治这宿醉,最好的办法无过于再来一大樽酒了。
可小内监已经退下了,没人答应。半晌,才听得一个宫女怯怯的声音道:“奴婢给皇上斟。”
苻生抬起眼,就见到了小鸠儿。
小鸠儿是扶病过来当值的。洛娥姐姐走得急,没来得及吩咐人替代她。
只见这小宫女脸上土黄土黄的,像都没认真梳洗,辫发里的飞丝蓬了出来,逆着窗口的光,朦朦胧胧地带着点少女式的哀切。
不知怎么,苻生一时竟把自己那只独眼盯在小鸠儿脸上,半天都没挪开。
迟起的人心情都不会好,总觉得错过了早上的太阳就错过了很多,而窗外的光景又让人判断不清这是什么时候。若是这时见到一个打扮谨严的宫女,苻生多半会为猛地被拉回现实而感到恼怒:只有自己一个人被隔绝在生活之外,不梳不洗地面对满床的凌乱,那时他多半会被逼出活生生的怒气……可眼前,竟见到这么个同样不梳不洗的十三四岁的女孩儿,他心里,倒似觉得有些妥帖了。
小鸠儿本接了杯子,见皇上那只独眼一直盯在自己脸上,一时被盯得心里发虚,渐渐连膝盖都打战,终于熬不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苻生愣了愣,嘴张了一下,却没说话。
小鸠儿的眼只敢盯在地上,不停碰首,轻声道:“皇上饶命!”
她声音很小,细弱得像一根线,像苻生小时看到过的母亲强氏用五彩丝编成的绳——那绳是拴在他弟弟苻柳的腕上,或是哥哥苻苌的腕上,苻生从未有过这种彩线绕腕的幸运。
可小鸠儿那低低的声音像一根弱弱的线,在就着阳光飞舞的飞灰里怯怯地爬出来。
苻生一时有些迷茫:“饶什么……”
“那晚,奴婢本来要禀告皇上,只是皇上醉了,可能没听见。可奴婢确实是哀告过皇上……那晚……奴婢不争气,正好赶上……月事,不小心玷污了皇上,请皇上千万别为这事恼怒奴婢。奴婢情愿调入溷厕行受罚,以此为自己赎罪。”
苻生慢慢想起来了,那晚,他跟小安乐喝酒,然后,小盒子送上那朵冰花来,再然后,小安乐不顾夜深,打马出城去了……想来就是去见那个什么奢奢……小盒子口中“这一个‘美’字哪说得尽她”的那个奢奢……
……而自己,摇摇晃晃地回到后宫,摇摇晃晃地扯住一个女子,想多少有人可以跟自己一齐摇晃下,却碰到了一大摊的血……
想起这些,他的心中竟奇怪地没有恼怒。
他隐隐约约想起那一夜是在下雪,他从宣室殿走回菖蒲宫,还绕了道,看到了那些没修好的宫城是个什么样子。
整个世界如此荒凉……他低头看着眼前的宫女,她的脸低垂着,朝着地,只看得到一个头顶,那头顶上的短发从辫子中挣扎出来,有点儿蓬蓬的……
他像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女孩儿,没梳洗净的,好像也就多少带着点私密的。他有些不解,为何碰到这小丫头时,总是在彼此最仓皇的时刻?
想及那种仓皇的感觉……他有一点哑然失笑。
原来被这感觉笼罩的竟不止有自己……他是从来很少体会到这种失笑的味道,而这失笑无语中,像浸润着一点儿什么……算是什么呢……人生中那不多的一点安慰吧?这安慰让他难得地现出点儿耐心来。
他竟没发怒,反倒尽量和声道:“起来吧。”
小鸠儿惊讶于皇上的语气。
这种语气也是她从未听过的,但她在皇上的口气中听到了从没有过的一点安全感;她轻轻抬起头,在这一点崭新的安全感中望向皇上。却见皇上赤着上身坐在那儿,肌肉虬结的躯干上带着好几道刀疮,让她想起洛娥姐姐提过的、在老帅鞭下挣扎的那个孩子。
这念头一时让她不那么怕了,却见皇上的那只独眼中也全没平时那股戾色,他还……伸出一只手来,轻轻兜向自己的下巴。
她知道自己的眼泡是肿的,头发是乱的……可奇怪的感觉是,她像已明白皇上不会责备自己那两只肿眼泡,那没梳好的发辫……那一刻,她只觉得自己一向懵懂的、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像什么都未曾明白过的心里忽裂开了一条缝儿,外面的一切像终于可以钻进她那条心缝里,让她明白些什么了。
* * *
洛娥走向永宁宫时,脑中想起的却是父亲留下的图。
——在南宫通往北宫的这条路上,父亲曾想依着汉制,在空中架设起一条复道。
她听父亲说起过那条复道。据说,这复道,长安城中并没有过,倒是洛阳作为后汉都城,做过如此建制。
洛娥看着身边那些雄伟的宫殿,心中忍不住想,若是在空中这么走着,一路望去,衬着殿脚墙边那些堆积的积雪,整个宫城只怕真如神仙楼阁。
可她接着忍不住苦笑了下:再好的楼阁,毕竟也不是给神仙住的,而是给人。她脑中一时走神,竟悬想起自己若是传说中那西王母的宫女,住在彩云之巅,行走俱依悬空复道,眼见仙山宫阙,那时的感觉会是如何?
她颇通经史,住在这宫殿里,有时她会忍不住悬想:这里曾是汉武帝住过的地方啊!这里曾经设过甲帐,为了给汉武帝追寻他早已仙逝的爱妃李夫人。那李夫人该会有多美?所谓“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样的佳人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形貌体态?为什么自己枉居深宫,所见过的女子纵偶有一两分姿色,却个个粗陋愚笨,不过如此呢?
直到将近永宁宫殿前,她才从自己飞逸的思绪里回过神来。
想到要面见太后,她的神情立时变得谨饬。
太后强氏年纪五十许,一共生了五个儿子,数个女儿,从兵荒马乱中闯出来,凭着她的刻板一直挺到现在。自己不打起精神,无论如何是应付不过去的。
洛娥跪拜下去时,见到太后脚上那双五色福履还是自己的针线,一时略微安下心来。
她平时也忙,少做针线,却一直力求自己的针线可以穿在太后身上。只要太后还肯穿她的孝敬,哪怕她原来服侍的皇后已获罪身死,还连累她娘家满门,自己总该还可以苟安吧?
太后稍微做了个手势,叫她起来。
她一起身,就见太后这殿中竟堆满了东西。这些物事平时没见过,想来不是太后的,却样样珍贵。
只听太后道:“看到这些东西了吧?”
洛娥忙点头称“是”,屏息等着太后说话。
她知道太后年纪大了,讲究排场,可惜毕竟出身氐族,身边服侍的人少知礼仪,一向并不如愿,自己只有更加谨严才能讨得欢心与安全。
却听太后冷嗤了一声,鼻子里出气地笑道:“当年进城时,鱼遵抢得那叫个欢儿啊。我就知道他该不是无故这么赶忙,果然,你看他攒下了多少东西!当年杜洪的爱妾那个叫什么红樱的,她父亲可就住在洛门东边,鱼遵就抢了那府邸做了自己的住处。这些东西都是那时得来的吧?他总当这些宝贝他拿到手就可以安安稳稳守到陪葬,可今儿他灭了门,底下人就把这些精细的送过来让我过目,好多东西我竟不认得。所以叫你来,把这些妆奁珠玉、宝镜锦绣的名称给我说说,也方便他们好好地登记在簿,收进库里去。”
说着,她小手指一翘,指向一件小物事,鼻子里出气道:“这玩意儿颇精巧,你可知道来历吗?”
洛娥应旨,小心地拿眼细看,敬禀道:“这是一个镶玉的犀角杯,看样式、质地,可能还是原来汉代宫里的东西。这犀角,该是交趾进供的,不说这杯雕得多精细,单底下那个玉座,怕也是和阗得极为难得的东西了。”
她口里这么说着,眼角却扫到了那犀角杯旁边的一个小摆件,那摆件是玛瑙做的,迎光的地方红得鲜丽。不知怎么,这红让她觉得一时触心——这该都是鱼太师珍藏把玩过的吧?汉去今也有百数十年了,不知这东西来自西汉还是东汉,而在鱼太师之前,这些又是谁的珍藏;更别提那之前的之前,又有谁把玩过它们呢……
她不敢多想,一件一件,就自己所识给太后细禀。
东西既多,又样样珍贵。她一边说着,身边太后叫来的少府的仓等令就在旁边记着,足足也弄了近两个时辰才把这些东西清点完毕。
太后一边面露鄙夷之色、似颇看不上这些珍宝,一边又看得紧、用眼神盯着洛娥迫使她轻拿轻放,格外小心,怕伤了东西。
洛娥不敢稍微走神,生怕应对失措以致无法挽回。直到她清点毕了,才见太后眼神中露出一点满意之色,只听太后口里道:“真够麻烦的,谁耐烦听这些,我真懒得听了……你们小心点儿把它们都收走吧,放在跟前真是碍眼。”
说着,她拿眼在那堆宝物里扫来扫去,口里道:“也难为你半天说得口焦,该赏你点儿什么好呢?”
洛娥情知她不会舍得,忙禀道:“臣应该的,些许小劳,怎当得赏赐?太后若真要惠赐,只求太后把前儿那梳子赏给臣吧。”
她说起的梳子,却是太后一个缺了齿的却没舍得丢的氐人女子的老配饰。
太后脸上就一笑:“你竟爱那个?跟了我也几十年了。也罢,就给你吧。小句儿,去拿来,可包好了。那东西,也算有年头了。”
洛娥连忙叩谢。
她现是宫中女官,却听太后吩咐道:“对了,还有点儿事儿。这不抄了鱼遵府吗?还收押了些鱼府的女眷。都是些罪人,我叫他们挑了挑,拣精细点儿的选进来,回报说总有近百个吧,可以没入掖庭以事打扫。你去看看,何人堪司何责,都怎么分配?你给料理下。我这儿并不缺人,就不用送来了——说起来,鱼家有什么好人可使,免得看了惹气。”
洛娥连声应“是”。
她估计该要退下了。
却听太后似又闲闲地问了句:“皇上这几日,几处妃嫔那里都有去过吗?可有召幸过哪个宫女?”
洛娥一惊,却面色不动,敬禀道:“臣这几日都在忙着画太后吩咐的小样儿,估计明日就能弄好了。外面事都没敢关心,怕耽误了太后这件大事儿。等明儿画完,臣就去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