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琳又说:“你这样很好,作为比你年长的女人、一个结婚多年的女人,我想告诉你,婚姻从来不是一个人努力就足够的事情,如果有一方不愿意努力,那么你就该想想,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她不清楚张文雅和查理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但张文雅明明可以留在洛杉矶,却突然扔下丈夫回了纽约,不得不说太奇怪了。她在爱丽丝名单的工作根本不需要每天上班,不来也没事。据她所知,张文雅的毕业论文也已经写完了,就等着答辩,她大可以留在洛杉矶。
所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弟弟去参加了老瓦伦蒂诺的葬礼,这她知道。然后呢?张文雅和约翰之间发生了什么吗?
离开办公室后,卡罗琳马上拨打了约翰的电话。
“约翰,你知道阿妮娅和查理分居了吗?”
*
挂断电话,肯尼思先是站了起来,略为激动的走了几步,接着走回来,又从柜子里拿出威士忌和酒杯,倒了一杯酒。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显然一切都在朝着他意料之中发展,甚至发展的……很快。
当了一年多联邦众议员,他已经很快学会了用另一种方法达成目的。政治家们从来不会直接承诺什么,他们总是在玩弄手段,有时候A事件看上去不是A事件,它会绕一大圈,然后看上去终于像是A事件了。
不管分居的原因是什么,意义在于张文雅这个逃跑专家终于要逃离丈夫了。
好呀!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
张文雅最近在做募捐活动。
爱丽丝名单只接受女性会员,但捐款是不限性别和族裔的。四月份,她在法拉盛举办了几场活动,有自己的几本书的签售会,付费演讲,还有爱丽丝名单的专场募捐宴会。
募捐宴会十分成功,一共募捐到了二十万美元的“巨款”,这在素来节俭的华裔社区是一大笔钱了。参加宴会的华人华裔完全出自对她个人的支持,他们中的一半都没弄清爱丽丝名单到底是做什么的,另一半觉得“女性参政”跟华裔无关。
他们担忧华裔在美国属于饱受歧视的少数族裔,华裔心不齐,不像非洲裔那样团结;而华裔中一直没有出现像她这样有名气、受到白人主流群体欢迎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没准以为她要参选呢!
确实有人——华人百人会的人——跟她谈话,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参选。如果她想竞选议员还不够居住年限,但如果竞选其他部门的职位,她已经在美国居住了将近五年,即将达到最低居住年限的要求。
但她没有入籍,只拿绿卡是不行的。
百人会很诧异,问她为什么没有入籍。
啊这,这还用问?
张文雅很认真的回答,我爱我的祖国。
百人会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可惜她的知名度和亲和力。
米兰达也问过她,为什么不入籍,以她在白人中的受欢迎程度、在亚裔中的高知名度,她要是入籍、参选,获胜率很高。
张文雅表示她想参与美国的竞选,但不想自己参加竞选。
米兰达觉得老可惜了。
作者有话说:
*小肯:只要锄头挥的勤。
第208章
◎哈佛女孩冲向耶鲁◎
工作很忙碌, 忙起来就会忘了另外一些事情,倒也不错。
第一次独立操作募捐宴会大获成功让她自信爆棚,张文雅本能知道要如何利用自己的知名度, 并且运用的很好。纽约的媒体也来了不少, 次日几家大小报纸包括法拉盛的中文报纸都报道了这次募捐宴会。
华裔社区更看重她中国人的身份,而不是什么美国王子的前女友、媒体巨子的妻子。草根喜欢她,因为她确实出身低微;中产喜欢她, 因为她聪明、优雅、得体;有钱人喜欢她,是因为……本地大地主之一张家全力支持她。
张文雅在法拉盛很快变得家喻户晓,在唐人街同样名气急升,唐人街也邀请她去做了演讲。
她演讲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参政”, 华裔族群不能再默默工作而不在政治层面发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全世界共通的真理, 有钱但没有政治家的华裔只会是肥羊而已。
“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适用广泛,为公众服务确实跟华裔传统的“自扫门前雪”的哲学有冲突, 但一个族群如果没有勇于发声的少数人, 那么这个族群的大多数人终将消散在美国这个民族大熔炉中,华裔将再也没有“归属感”。
几家报纸同时刊登了张文雅的专访,她透露九月将前往耶鲁法学院入读, 又在全美华裔中掀起了“哈佛女孩冲向耶鲁法学院”的热潮。耶鲁法学院在全美法学院中排名常年第一, JD专业每年只招收两百多人,女性只占百分之二十,录取率比哈佛耶鲁的本科还要低,并且想靠家世或是金钱都很难如愿进入耶鲁法学院, 耶鲁法学院引以为傲的就是历年培养了无数的律师、法官、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乃至总统。
哈佛本科、耶鲁法学院, 妥妥两块金字招牌, 有这份学历出身, 张文雅仅凭自己就能跃身美国中产阶层了。
*
查理在洛杉矶过了一周,两周,三周,仍然没有返回纽约。
他没回来,倒是小约翰·肯尼思每个周末都返回纽约。
肯尼思姐弟约了米兰达与张文雅见面,讨论了一下卡罗琳的竞选策略。
民主party纽约州委员会也派人参加了会面。
民主party希望肯尼思姐弟能够捆绑竞选,他们之所以同意卡罗琳竞选曼哈顿区的另一个联邦众议员席位,是因为全都默认两任众议员任期之后小肯尼思将继续竞选联邦参议员,为此民主party正在全美五十个州寻找将要退休的参议员。
参议员的位子较少,而虎视眈眈的政客很多。
目前纽约州的两名参议员全都是民主party,其中一人将在今年退休,已经预定了新的候选人。小肯尼思由于太年轻而经验不足,今年仍然是众议员而不是参议员。
参议员的选举十分特别,任期为六年,但采取“2+2+2”的轮流竞选制度,每两年有三分之一参议员重新竞选;如果任期内参议员被开除(极其稀少)、主动辞职(极其稀少)或死亡(最常见),一般由所属州的州长指定继位者。
小肯尼思去参议院,卡罗琳去众议院,完美。
以他们父亲的遗泽,姐弟俩哪怕只满足于当议员都可以无限期做下去,这对于民主party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事情,肯尼思总统子女的光环就是吸引力、向心力;如果美利坚要有一位女总统,他们想不出来会有人比卡罗琳更有可能、机会更大。
至于美国王子能不能当上总统,在民主party来说唯一的问题就是小约翰想不想当总统的事儿,他们就是使劲砸钱,也能把他砸上去。
张文雅听懂民主party委员的意思之后就觉得,嗐,约翰到底想不想当总统呢?要是不想当总统,这份压力也未免太大了。不是,是想不想压力都很大。美国群众都默认他要参选总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遗志。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确实大极了!
民主party也非常支持爱丽丝名单,对他们来说,政治行动委员会多多益善。爱丽丝名单和艾米莉名单的职能是部分重合的,但因为张文雅能拉到亚裔族群捐款和选票、卡罗琳愿意出来竞选,所以已经迅速上升到能跟老资格艾米莉名单平起平坐的地位了。
“为人民服务”也同样适用卡罗琳,姐弟俩用同一个竞选口号也没什么问题。“人民”不分阶层,完美之极。
民主party专门委托民意调查公司在亚裔区调查了张文雅的支持率,得到的数据非常令人满意,亚裔根本不在乎什么民主party共和party,百分之九十的亚裔都表示张文雅给谁背书就投票给谁。亚裔内斗厉害,华裔日裔韩裔平时几乎不来往,但对张文雅的支持率差距不大,华裔最高,韩裔最低,韩裔的支持率也不低于百分之八十。
所以他们也建议张文雅多多参与公众活动。
*
会面是在爱丽丝名单办公室进行的,会面的第一阶段结束之后,民主party委员先告辞了。
会面的第二阶段继续。
苏珊这个月在纽约,也参加了会面,她同时代表姐姐艾普尔。
卡罗琳已经挑好了竞选经理,名叫格蕾丝。格蕾丝为卡罗琳设计对外形象、前期公众活动,她希望张文雅能够跟卡罗琳一起出席这些公众活动,比如去小学与孩子们做活动、参观公立幼儿园、慈善义卖会、参观公司等等,都是直接跟选民和选民子女会面的公众活动,对提高候选人形象很有好处。
“我也要参加吗?这不会导致选民们弄不清楚到底谁才是候选人吗?”张文雅问。
“别担心,这些是前期活动,有些选民可能对卡罗琳不感兴趣,比如——其他族裔的移民,特别是新移民,但他们会对你感兴趣,你是新移民的代表人物,他们很喜欢你、崇拜你。”格蕾丝向她微笑,“你九月就要去耶鲁,到时候我会给你录一个或两个广告,让你为卡罗琳背书,争取你的支持者的选票。他们爱你,也会爱你支持的候选人。”
“好吧。不过我下周要去哈佛答辩,下个月底要去参加哈佛的毕业典礼,记得空出下周和五月的最后一周。”
格蕾丝点头,记在笔记本上。
呼!没想到竞选活动那么早就要开始前期活动了。
张文雅想着这也正常,总不能你真的到了竞选周期的九月才开始做活动,早做活动,潜移默化,才是正常的。所以年初的女DA竞选失败也在于之前的曝光度太少了,选民都不认识你,也不知道你做了些什么,怎么会给你投票呢?
有道理。
美国人不像中国人这么含蓄,做好事不留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美国人特别是政客们做点好事恨不得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所以说“作秀”,美国群众也是又爱又恨,真人秀这种东西在美国发展的红红火火,不是没有原因的。
*
爱丽丝名单办公室的楼下没有狗仔队,很安静。
散会后,张文雅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接着,肯尼思进来了,“阿妮娅。”
她指了一下墙边的沙发,他乖乖的过去坐下。
张文雅则坐到办公桌后面,翻着文件夹,假装他不在。
“阿妮娅。”过了几分钟,他又喊她一声。
她便抬眼瞥他一眼,“What?”
“我给你挑的酒你带回来了吗?”
没头没脑的。
“带回来了。”
“喝了吗?”
“没有,我不是很喜欢睡前喝一杯。酒精损害大脑,你也别喝酒。”
他笑,“好,我记住了。”
他站起来,坐到她办公桌前面的座椅上,“查理伤害你了吗?”
“不算吧?”她不确定的说。
“他是不是质问你……你和我?”
她点点头,很不高兴,“他要么就说不允许我见你,他不敢说,是知道我肯定会生气。要么他就放弃你,别想着再跟你做朋友、做你的竞选经理。他这是典型的虚伪白人精英男的思维方式!”
肯尼思轻笑,“他是很虚伪。”
“你也一样。”
他耸肩,“honey,我没有对他做什么,是他通知我去参加葬礼的,他就该想到我会见到你。他要是无法承受……后果,可以选择不通知我。”
虚伪!查理无法放弃与小肯尼思的友谊,这是他最大的弱点。
查理不信任她,也是因为约翰不肯放弃她,但不信任是一回事,问出来是另一回事,她就是气恼这一点。他们应该先解决“信任”问题,弄清楚这种不信任是为什么,而不是他霸总发作,不许她这样不许她那样。
“婚姻不该限制我的自由,如果他要想限制我的自由,他该去找那种听话的女人,而不是我。”
“honey,你永远有选择权。”
“查理已经令我厌烦了,你也是。”
肯尼思神色不变,“我想到了。”
她右手指尖夹着钢笔,向外挥动两下,“你现在可以走了。”
作者有话说:
*聊个两毛钱的天。
小说其实不太适合什么都写的很清楚的,需要适当的留白留给读者去思考。
比如上一章,卡罗琳从文雅换了住宅电话知道她不住上东区了,那么说明夫妻感情可能出问题了;也知道瓦伦蒂诺家的亲戚反对老头给文雅的遗嘱赠予,说明文雅在夫家不受欢迎,查理也没有及时处理好叔叔姑姑。
比如文雅为什么会跟查理吵架,是因为查理没有证据只是猜测她和约翰有暧昧举止,因此质问她,这就是欧美最看重的夫妻之间的“信任”问题。而为什么文雅可以问查理的封面绯闻呢,是因为被八卦杂志踢爆了,不是她瞎猜。
文雅有决定跟谁见面的自由,不能因为约翰还爱着她她就要“避嫌”,“避嫌”的本质是讨好丈夫、失去决定自己跟谁见面的“自由”,文雅从第一章就在争取“自由”,我没有想到她还要跟读者争取“自由”。
还有要注意一点,约翰是确定恋爱关系之后马上就对文雅坦白了有几个前女友,文雅虽然嫌弃,但没有说“我不听你别跟我说”。查理从来没有主动说过,就连曾经有个未婚妻还是查理的妹妹戴安娜告诉文雅的,文雅也从来没有主动问过,表示她不在乎。
*我不太喜欢什么细节都掰开说清楚,是默认读者不需要作者给他们做阅读理解,但我发现真的有一部分读者压根没看出来,所以大概之后会解释的稍微详细一点,希望阅读理解南波湾的这一部分读者能够理解一下作者的无奈。
第209章 营养液2.9万加更
◎芝麻,开门!◎
他皱了皱眉, 他不习惯被人赶走。
但还是很有风度的站了起来,扣上纽扣。
一言不发,转身走出她的办公室。
*
十分钟后, 张文雅走出办公室, 看了看:苏珊已经走了,卡罗琳还在跟米兰达、格蕾丝开会,因此约翰还没走, 回到了刚才会面的会议室。
“约翰。”她推门进去。
肯尼思抬眼看她。
“我要回家了,你要送我吗?”
他又皱眉。
等了三十秒,或者一分钟,他才站起来, “我送你。”
*
张文雅斜背着一只深棕色的邮差包,牛仔薄衬衫, 水墨蓝牛仔长裤,帆布鞋, 穿的像个女学生。
小肯尼思推着她的自行车, 沉默的跟在她身后下了楼。
走了两条街,快有一公里,张文雅才说:“查理质问我是否跟你私下见面。”
他点点头。
猜到了。
以她的性情, 绝不允许查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胡乱猜疑她, 虽然他们确实“私下”见面了。查理只要问了,阿妮娅一定会生气。
“我不喜欢。”
他又点点头。
“谁喜欢那些艺术品呢?也只有他家的人那么斤斤计较,吵得像菜市场。”
他一下子笑了,“可以想象。”嗐, 有钱人更在乎金钱好吗。他恍惚想到这有点像当时宣布母亲的遗嘱那样, 两份遗嘱都给她带来了麻烦, 也可以说都很不怀好意。真喜欢她就会直接给她现金或是公司股份了, 艺术品麻烦得要死,没有人买就是废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