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异闻录之糖菩萨


蜀中唐门,是以暗器和毒物闻名于江湖的门派,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传绝技。

唐家子弟中有一个叫唐梦白的年轻人,偏偏对于这两样绝技丝毫不感兴趣,一心痴迷于剑道。为了在剑术上有所成就,他不惜遍访三山五岳,四处寻找剑术名家切磋武功。因为他本身对于剑术的领悟能力非常强,加上人家往往看在蜀中唐门的份上,不敢过于压制他,所以经常取胜。久而久之,唐梦白意气风发,认为自己的剑术已经有了相当深的造诣,虽然不敢比美那些传说中的绝世高手,但若论当今天下,也算是罕见的一流好手了。

虽然自负,但他的性情慷慨激昂,没有什么心机,恃强凌弱的坏事倒是没做过太多。

有一年从湖北经过,路上遇到一个骑着青驴的中年男子,是时细雨天气,中年男子披着绿色的蓑衣,戴着青斗笠,背上缚着一柄剑。唐梦白打马经过他的时候,不由取笑他说:“这当今的世道真是奇怪啊,平平常常的百姓偏偏要附庸风雅,带着一柄剑出门,难道不是对剑的一种亵渎吗?”说着他就抽出利剑,向中年男子的头顶一挥,扬长而去。没走多远,一阵风吹过,那中年男子头顶的斗笠忽然断成两截,挨着头皮的斗笠尖顶随风吹落在地上,头发却没有损失一根。这样的技艺已经算是骇人听闻了。

但是中年男子非常生气,拍驴赶上唐梦白说:“真正的剑术就是用来削斗笠的吗?如果仅仅这样,那么我也会呀!”他抽出剑来,一边和唐梦白并肩而驰,一边在头顶舞着剑。两个人行了很远的距离,他的长剑好像在头顶布置成了一块寒光闪闪的屏幕,一滴雨也没有落在身上,而且看上去一点也不疲累,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唐梦白不由得骇然下马,要求和他比试剑术。中年男子哈哈大笑着说:“你的剑术和平凡人比起来,也算得上精湛,但和真正懂剑的高手相比较,那就像是萤火虫的光芒想要和月光比光亮程度呀!”说着就提起长剑,轻轻巧巧削断了唐梦白剑柄上的穗丝、勒马的缰绳、系斗笠的丝绳和腰间的长带。这四件东西都在不同的位置,唐梦白举剑根本连阻挡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婴儿般,毫无还手之力,任人宰割。

被这样的剑法所惊骇,唐梦白呆若木鸡。他发现对方在攻击的情况下防守仍然严密结实,浑身上下没有一星半点被雨水浸湿的痕迹。这样神奇莫测的剑术,当真令人叹为观止!

唐梦白立即丢下手中的长剑,跪在路边的泥泞里,请求中年男子将这种快捷无比的剑法传授给自己。但是中年男子没有答应,只是拈着胡须说:“真是没有见识的井底之蛙!你以为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也配得上‘剑客’的称号吗?真正的剑术高手,是能够驭剑飞行,用丹田的气息控制剑的来去,用心中的意思指挥剑的收放,用宽广的胸襟修习剑理,用平和的态度尊重剑道,把剑当作可以亲近的朋友,以领悟世间众生的善恶法则来驱使剑帮助自己趋吉避凶啊!我听说的这些道理,恐怕你闻所未闻吧?”唐梦白听了这样的言语,更加毕恭毕敬起来,听任中年男人用驴鞭侮辱地敲击自己的脑袋,不敢闪避。这样在雨中紧随中年男人很久,终于到了一间破旧荒芜的祠堂,借以歇脚。

到了夜晚的时候,雨下得更急了,忽然从黑暗的荒野里走来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年约六十左右,背上也各束有长剑,浑身上下没有一点雨水,看来也是武功很高强的人。他们三个彼此认识,打过招呼,唐梦白才知道自己跟随的人叫“董先生”。僧道两人却不知道名号来历。看见有陌生人在场,道士便开口询问,董先生随口说:“这是我新收的仆人。”命令唐梦白跪在地上侍候自己脱鞋,光着脚丫说:“一天跑了三千里路,真是累呀!”又让唐梦白燃火取暖。道士忍不住笑着说:“我看这个年轻人穿着锦衣,眉宇间有一股骄傲的气质,侍候主人的能力恐怕不见得很好吧?”唐梦白羞惭得脸都红了,站在一旁不吭声,听见他们聊起剑术和轶事,都是一些奇妙玄奥的道理、方法。半夜的时候三个人瘾发,居然抽出剑比试起来。剑光霍霍,清奇中带有风雷之声,招式里隐含着天地至理,看得唐梦白神魂欲飞,他这才知道自己以前潜心修炼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剑法,原来就像一场儿戏。天蒙蒙亮,三个人尽了兴,互相行礼道别,董先生拍拍他的头说:“我们三个人也不过是剑仙门下的仆人,经常见到主人们练剑,偶尔偷学了几招,一知半解罢了!”说罢就扬长而去。只有僧人被他坚倔清苦的神情所感动,告诉他说:“我的法号叫阿殊,是海外方丈仙山的一名扫地僧人,本身没有资格收徒弟。眼下方丈仙山受到魔教的大举侵犯,我必须马上赶回去,以后如果有缘,我们再相会吧!”然后传了唐梦白三招简单的剑法。

回到家中,唐梦白日夜勤练这三招剑法,每天都会在其中发现不同的变化奥秘,他苦苦回忆那个雨夜所见识过的剑法,用心揣摩,进境神速,和当年的技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蜀中唐门的同族兄弟嘲笑他舍本逐末,有上乘的暗器术和施毒术不去参研,反而要对外人花里胡哨的剑法痴迂不离。唐梦白不再像往昔那样争强好胜,只是低眉顺眼地听任别人指指点点,练剑的心思一丝一毫也没有消磨。

三年后,唐门中有一个擅长使用暗器的天才高手,叫做唐千山,叛出唐门,暗中勾结了邪教的很多精通邪异武功的高手,趁着掌门“断指先生”唐一葬闭关修炼一项武功的间隙,大举进犯,试图夺取掌门的位置,遭到了唐门上下的抵抗。别的邪教中人倒不算什么,独有唐千山的喂毒暗器,已经练得有如千手观音一般,疾密诡异,同门师兄弟根本无法对抗,就连一些长辈也被他杀得狼狈而逃。只有唐梦白仗着一柄很普通的三尺青钢剑,展开剑势,把密雨繁星般的暗器都一一挡在剑幕之外,无论唐千山用如何花俏的手法、准确的方位、凶猛的力道,都毫发无伤。他的剑法大大出乎敌人的意料,以至于计划受到阻碍,得不到正常实施,经过一番苦战,唐门的掌权人“断指先生”唐一葬总算及时出关,阻止了事态的恶化,而唐门暗器最杰出的嫡系传人唐千山,这时候已经被唐梦白杀得遍体鳞伤,再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这一战后,唐门的上上下下顿时对唐梦白刮目相看。据好事者透露说,“断指先生”唐一葬曾在郊外约唐梦白切磋过技艺。两个人甫一交手就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凶险局面,唐一葬的暗器就像流水一样无穷无尽循环往复,而唐梦白的剑法却像天外的一声鹤唳,瞬间清发变幻无方。直到最后,唐一葬才用闭关三年悟出的“暗气”之技,划断了唐梦白一绺头发,算是勉强取得了胜利。

唐一葬的武学造诣之深,就连少林、峨嵋等大门派的掌门也十分推崇,曾经在饮茶时喻之为“碧螺春”,取“吓煞人香”之意。唐梦白那年不过三十岁,能够在武学上和他比肩,真算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不知道哪一年,有一次唐梦白奉命向昆仑送呈一封很重要的书信。回程时,他沿着官道连夜打马飞驰,远远瞧见一个身影,骑着青驴,背负长剑,悠然自得地一边赶路一边赏玩风月,很像当年他所遇见的剑客董先生。

这时唐梦白的剑术颇有所成,举世难得遇上敌手。一时心动,正想仿效当年的轻狂举止,再度见识一下董先生剑术的神奇,就在他抽出剑的一瞬间,忽然头顶一凉,斗笠凭空被斩断了一截,露出他的头发来。而董先生似乎连头也没有回过,更别说是提剑动手了。唐梦白大是惊诧,赶上前去行弟子礼,果然是董先生。他恳请董先生再对自己指点一二,期图能够在剑术成就上有所突破,更上一层楼。谁知道董先生随口问他说:“你听说过余青鸾和杜百变这两个人吗?”唐梦白笑着说:“余青鸾我不认识,杜百变早两年曾有幸遇见过,也曾在一起切磋过剑术,不过,他悟自余青鸾所授的剑术,似乎不比我高明呀!”

董先生大笑着说:“所以我当年说你是井底之蛙,到了今天,眼界仍然没有开阔!你不知道杜百变练剑的前途一定比你光明百倍吗?以你的资质,虽然胜过他,如果有幸得到指点,潜心刻苦地练习,成为一代剑仙并不是没有可能,可惜的是对世界和人生的观感态度,由于执著而变得迷惑,由于迷惑而变得狭隘,和杜百变的差距愈来愈大,这辈子估计是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出息了!”

唐梦白很不理解地问其中的缘故,董先生直言说:“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吧!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建立在最初的根基上。沙滩上修筑的城堡怎么可能长久地经受潮水的冲击呢?在你年轻的时候,一心痴迷于剑术,想在这方面有一番成就作为,四方游历寻拜名师,却忘记要奉养服侍家中年迈的父母,以致于他们因为担心儿子的安危去向,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这是一个懂得真正道理的人应该做的事情吗?使剑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何曾有什么不同呀,一个人如果尽心尽力让自己品性完美道德高尚,才算是大乘之道啊,有什么样的理想不能实现呢?”

唐梦白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顿足说:“我的确小看了杜百变!原来当年先生在祠堂里故意视我为仆,是提醒我奉养父母双亲的意思!先生今天所说的这番话,比当年所教过的剑术还要精妙啊!”

回家以后,唐梦白闭门参悟,忽然退隐江湖,开始服侍父母,娶妻生子,性情温和,从来不和人争辩搏击。为了维持生计,他挑了一副担子,每天到城里以卖吹制的糖人儿为生。他的手艺非常灵巧,吹出的糖人儿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就连衣饰上的皱纹居然也细微可辨,很受人们的喜爱。因为他所吹制的糖人儿多为菩萨状,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别人都叫他“糖菩萨”。名声渐渐四处传播,远胜过他做剑客的名号。连长安城里的王侯,也经常远程派快马求购他的糖菩萨,用锦盒包装好,用冰块冷却,送到长安城里博得心爱姬妾的嫣然一笑,和当时名传天下的“慧茶”、“舒绣”并称为“蜀中三绝”。

也有些痴迷于剑道的少年人,听说那些生动可爱的糖菩萨其实暗藏着剑术的至理,如果能够明悟,会有了不起的收获,于是也像河里的鲫鱼一样挤拥着去求购。据说其中有两三个人,竟然果真借此修炼成了一代名家。至于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就没有办法细加考证了。

 

江湖异闻录之半尺罗


东海的渔夫罗某,五十岁时,妻子才怀上身孕。临产的夜里,天空有五彩祥云降落在他家的屋顶,人们纷纷说这是吉兆。结果他妻子却因为难产,血崩而死。人们又认为这是凶兆了。孩子出生以后手掌很大,到了七八岁的时候,虽然没有发生别的变化,但手掌比正常人长很多,展开就像一把蒲扇,有半尺来长,因为父亲姓罗,渔民们就叫他半尺罗。其实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的手掌竟然已经有一尺长了。

半尺罗的性格很迂痴木讷,别人开玩笑地诳骗他,他总是信以为真,而且对父亲非常孝顺恭从,半点也不违逆。

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邻居的儿子跑来戏弄他说:“有人在海上看到一个醉醺醺的老头儿,独自在摇船,模样很像你的父亲啊!”半尺罗就急忙驶船去寻找,却不知道父亲此时正卖掉了鱼在酒馆里和人猜拳呢。

摇着船出海没多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把渔船吹得偏离了航道,在一片茫茫的水域中随波逐流着,过了两天,顺风到了一个从来不曾听闻的岛上。半尺罗上岸细看,只见满眼繁花,都是不曾见过的品种,随风散发着奇异的香气,就像浓烈的酒一样,竟然让人久闻之后有醉意。岛上泉石冷冽,有如仙境。

一个相貌奇特的鱼脸老人发现了他,把他带到一个山洞里,老人的另一个同伴很惊奇地盯着半尺罗的手掌说:“有这样一双巨手的人,属于天赋异禀,我们不应该把他撕裂了作为晚餐呀!”就出洞了。

半尺罗这才知道自己差点儿被人活生生吃掉,顿时魂不附体,战战兢兢。洞里幽深阴暗,零零星星散落着一些人的尸骨,那鱼脸老人用来喝酒的器具,居然是用人的头盖骨磨制而成的,吓得他缩在角落里发抖,不停地求饶,哭着说:“我死了不要紧,七十岁的父亲日后靠谁才能活下去呢?”鱼脸老人温和地给他端来饭菜,半尺罗虽然饿得厉害,却不敢食用。鱼脸老人大笑着说:“你既然很想活着侍奉父亲,为什么却要饿死自己呢,这不是很矛盾吗?”半尺罗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大口吞咽食物,结果鱼脸老人又讥嘲地说:“贪生怕死而又饰以堂而皇之的借口,这真是太虚伪可笑了。”

过了几天,一位被鱼脸老人的同伴尊称为“宗主”的中年男人来看半尺罗,问他说:“你愿意师从于我,学习那种上天入地呼风唤雨的广大神通吗?”半尺罗垂着头,不愿意答应也不敢拒绝。中年人笑着说:“你的父亲已经被我派人接到了城里,过着锦衣玉食仆佣成群的上等生活,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人的际遇虽然一半命运来决定,另外一半也在于自己能够聪明地掌握各种契机呀!”说完就背着手出去了。半尺罗这才松了一口气,再加上心里也很仰慕神仙那种云随风生的境界,就答应了下来。他这才知道眼前的中年人竟然就是魔教中地位非常尊祟的“青木教主”谢中天。

已经拜师进入了魔教,没过几年,在谢中天的悉心指导下,半尺罗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过人禀赋,把种种魔教法术融会贯通。他迂讷坚忍的性格更使他很轻松就达到了同门师兄弟修炼多年也没有达到的境界,而且练成了一种上古魔法“巨木神手”,能借着天生的巨掌幻出一座迷人心神的巨木阵,威力之强大,同道中人几乎没有人能够抵御。这种功法属于阴阳五行中的秘技,同道中传说也许只有“离空洞”的金大佛才有克制的方法,但这两个人始终没有碰过面。

最初学习法术的时候,需要每天凌晨捕捉五种有毒的蛇虫,活生生吞食下去,半尺罗觉得很困难。师兄弟认为很简单的安之若素的事,他却只有痛苦地逼自己强忍着,克服性格里的恐惧、恶心、畏缩等弱点,居然慢慢习惯了。

后来修炼更艰深的法术时,得掠夺海边渔民家的婴儿吸吮天生的纯正精血,半尺罗觉得这太残忍了。谢中天却告诉他说:“平凡的人出生以后,面临的迟早是死亡,早一天死和晚一天死,根本没有不同。你不觉得活得更长,在人世间受到的折磨每天都在增加吗?平凡人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七种苦无法避免,我们是为了行善才帮助他们解脱的呀!”半尺罗从小没有读过书,受到的教导都很蒙昧,现在觉得师父的指点就好像拨开了迷雾,让他见到了人生的真谛,突然懂得了更深层次的道理,就死心塌地开始掠杀婴儿,并且渐渐固执地相信,让那些本应受苦的婴儿早日得到解脱,而不惜让自己双手沾满血腥,背负着邪恶的杀孽,这其实是最大的一种慈悲啊。

十五年过后,半尺罗的魔道法能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别说是同门师兄弟,连那些成名已久的前辈也远不是他的对手。曾经有人见过半尺罗与正道峨嵋派的长老宁心子在一座悬崖上对决。那一年宁心子一百二十岁,所练就的“宁心引”大法,是道教正统的御雷之法,因为久战不胜,竟然在与半尺罗对决的最后使了出来,从天空招来五道迅急的天雷,轰然往半尺罗身上炸裂下去。半尺罗却仗着天生巨掌,硬生生把五道雷光敛收于掌心,飘然而去。观战的人都知道半尺罗的退遁当然是敌不过宁心子身具两甲子的天雷功法,但能在破邪天雷的轰击中全身而退,已算是很了不得的修为了。

消息传到魔教中,很多人都向谢中天打听半尺罗的伤势,有些人甚至说:“以他的天赋,现在到了如此骇人的程度,过不了几年,只怕连宗主您也不是他的对手了,要防患于未然啊。”结果这些人都被谢中天活活地撕开胸膛吃掉了。半尺罗很感激师父对他的信任,就更加诚惶诚恐地侍奉师父了。

某一年,传说有一宗宝物“紫心印”到了解除封印破土而出的时候,地点居然应在海外方丈仙山上,那是道家很多高人聚集的地方,魔教经过周密的布置,倾巢而出,大举进犯。半尺罗在这一战中显得格外的突出,竟然以个人的力量在海面上布出了庞大的巨木阵,据说那一股股青气阴森森地从海面上一直高插入空,形成不可逾越的屏障,很多正道的高手因为不能越过这道屏障突围而出,竟然惨遭杀戮,谢中天也正是借着半尺罗的帮助,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对付当时方丈仙山功力最高的领袖人物石道人,两个人的法术都有毁天灭地的威力,打得性起的时候方圆几十里水域竟然没有能够逃生的。

也许是因为生生相克的缘故,修习土性法术的石道人在受到魔教的阴谋暗创后虽然竭力而战,仍然没有胜过谢中天,两人最后进入了苦苦相持的阶段,这样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半尺罗因为担心师父的成败,大显神威,将一只巨手化为五棵顶天立地的大树,杵在石道人胸口,并且炸出五道极其威猛的天雷,观战的同门都大惊失色。这五道天雷赫然竟是当年宁心子用以轰击半尺罗的道家天雷,竟然被半尺罗收藏在掌心这么多年没有爆裂,真是从不曾听闻过的神通啊!

果然石道人受到这样的重击,立即粉身碎骨。青木教主谢中天却顿着脚很生气地说:“半尺罗你误了我的大事啊!”

大家这才知道由于半尺罗急于攻杀石道人,全力以赴的情况下,那座用来阻止方丈仙山的道人逃遁的巨木古阵也失去了威力,致使石道人的元神借着一种很神奇的方法变成一条游鱼潜入了深远辽阔的水底,再也不可能拦截了。而且随着石道人捕捉一线生机及时逃逸的,还有不少修为精湛之极的正道中人,其中也包括当时声名之盛如日中天的方丈仙山下一代接班人卓无尘。

半尺罗知道自己闯了大祸,马上跪在谢中天面前请求自行了断。他这时的法力其实远胜于由于力战石道人而筋疲力尽的谢中天,态度却谦卑惶恐,魔教中人都为他可惜,只说如果能够把握机会铲除谢中天,魔教的首领本应该有他一席之地的啊。

谢中天没有处罚半尺罗,叹一口气说:“这是冥冥之中我用尽了所有的计谋和力气也不能违逆的天意啊!”取出“紫心印”后就交给半尺罗,然后飘然离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和魔教来往过。人们猜测他大约是因为与石道人一战,心力俱残,根本不可能有实力在江湖上硬撑下去了。但数十年后又有人在泰山顶上见过谢中天,坐在一株松树下闭目打坐,过了不久,树下的一块石头居然化为人形,恍如当年石道人的模样,提着一张棋盘,和谢中天相对而坐,谈笑风生地下起棋来。

至于半尺罗,就更奇怪了。得到紫心印后他并没有接掌青木教的领袖位置,反而大笑着说:“谢中天,你到底是误了我还是渡了我呢?”就从东海的海面上消失了。

之后半尺罗用了十年时间把那方紫心印炼化了,化为一颗紫色的心形印迹贴胸收藏着。他退出魔教之后,由于先前声名过于盛大,有很多正道人士四处寻找他,某次在北方的一条江里,有个擅长水术的游历僧人曾见过他独自坐在江心,身子就像游鱼一般摆来摆去,身体的位置却并没有因为水流而变化动弹,游历僧人觉得很奇怪,试图接近他,结果被震开了,感觉半尺罗就像水中的一道天雷般不可碰触。这个僧人与离空洞的金大佛有师门渊源,就把消息传了出去,结果金大佛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人,还是不要接触的好。”其实知道内情的人知道他是和半尺罗斗过一场的,当时金大佛据说已经是应付过三次天劫的半仙之体了,却仍然没有胜过半尺罗,最擅长的天罗金指虽然点中了半尺罗的胸口,却被那道紫心印挡住而毫发无伤。金大佛很诧异地说:“像紫心印这样的法宝是能够通灵的,难道半尺罗果真是一个要被上天保护的人吗?”就停止了这次比试。

半尺罗一百岁的时候,那道护身的紫心印突然离体而出,飞回了方丈仙山。他从此就失去了任何法力,一双巨手居然也变得正常,无论是形态和动作都和普通人没有两样。他隐居在海边的一个渔村里,每天早上喝一碗酒,然后出海捕鱼,看上去并不练习养生之道,也没有刻意地追求成仙之术。忽然有一天,天上降临五彩祥云,半尺罗突然肉身得以解脱,竟然飞升成仙了。

知道半尺罗经历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个人的整个一生,虽然际遇很奇怪,但始终没有超越生死得道成仙的缘由,难道世间有些事情果真是被注定了的,不管怎么样的善恶行为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吗?那么渺茫的命运,就未免太让人看不透了!

 


江湖异闻录之方友松


荆州书生方友松,生性倜傥风流,喜欢在青楼出没,拥着美女喝酒,兴致尽了才舍得离开,对求取功名利禄不太上心,别人都笑他没出息。只有当时的太守周义山,对他很是赏识,说:“这样至情至性的人,是不能用世俗标准来衡量价值的。”经常用上等的宴席招待他。

城南有一座废园,相传是后来被江湖上誉为“天下剑主”的李前溪幼年习剑之所,荒弃了很多年。传说经常闹鬼,夜半时分鬼影幢幢,车马喧嚣,到了天明却踪迹全无,恍如春梦。附近知道底细的都不敢去居住,只有方友松,有一天在妓院里喝醉酒以后,狂放地拍着胸口说:“我可以让你们看看读书人的正气,是邪污的恶鬼也不敢靠近的。”就提着一壶酒独自推开园门进去了。

废园的房间布满灰尘,他也不打扫,推开窗子借着天光,惬意地喝着酒,提笔写了一篇《讨鬼赋》,对仗工整而语句精炼华丽,其中有句子说:真正有胆识的人,是不会把鬼当作异物的,反而更不分彼此,和鬼一同居住,生活,甚至进行嫁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酣畅淋漓地作完赋后,墨迹还没有在纸上干透,方友松就呼呼地沉睡过去了。一觉睡到天黑,醒来以后酒意去了大半,四周万籁俱寂,草虫啁啾,带着一股阴寒的气息,他自己也觉得凄冷阴郁,就赶快点起了蜡烛,不敢再睡觉。这才发觉自己挥毫写就的《讨鬼赋》不翼而飞。心里对此又惊奇又疑惑,忽然有两个女子笑吟吟地捧着那篇文章,用手指叩响窗棂,说:“先生既然胆大,愿意要我们姐妹作陪,共度良宵吗?”方友松慨然开门,说:“这并不让我有顾忌。”

两个女子自称大小秀。大秀穿着红色软绡衣裳,小秀则身著鹅黄锦缎裙,都显得风致翩翩,言笑如仙。她们准备了美酒佳肴,邀方友松在园中赏月,并且从绣囊里取出古琴弹奏,用以助兴。方友山左拥右抱,十分快活。小秀问他说:“你觉得我们姐妹的姿色如何?”方友松赞叹说:“我想天上的神仙女子,也不过如此呀!”大秀哧哧地掩着嘴笑,对小秀说:“如果这个人见到了四妹,会怎么样呢?”小秀忙竖指在唇边,向她使眼色。方友松瞥见了,觉得好奇,暗暗记住了这件事。

因为每天和大小秀厮混,周太守听见了传言,就派人把方友松叫来,对他说:“耽于美色而一事无成的人委实太多了,我为什么如此器重你呢?是因为你能够在不遂人意的时候保持平稳的神情,在恣意作乐的场景中又有一份独醒的心态,这是以后有出头之日的表现,但是你现在居然和鬼魂混迹一处,贪图美色而失去志向,太让我不放心了!”方友松解释说:“她们并不是鬼魂啊!”周太守微笑着说:“那我就找人试一试吧!”方友松仗着周太守对他的赏识,继续辩论,结果周太守断言说:“如果你不是被迷了心窍,怎么会说出这样混账的话呢!像鬼魂这样的东西,如果能够安分守己,我也许能做到不管不问,但现在既然连你都迷失了神智,我就不得不铲除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