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败阵还有的说,那是经常的事情,但孙悟空确是有名的是筋骨强硬,金刚不坏之体,竟然被蝎子精蛰的败下了阵,连孙悟空都感慨:“我这头,自从修炼成真,盗食了蟠桃仙酒,老子金丹;大闹天宫时,又被玉帝差大力鬼王、二十八宿,押赴斗牛宫外处斩,那些神将使刀斧锤剑,雷打火烧;及老子把我安于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俱未伤损。今日不知这妇人用的是甚么兵器,把老孙头弄伤也!”这也是除了黄风怪的黄沙,红孩儿的三昧真火以外,能不凭法宝,靠自己的修为伤到孙悟空的第三个妖怪了。
但蝎子精和黄风怪以及红孩儿又不是一个级别的,黄风怪的黄沙已经被如来佛祖研制出来的飞龙杖和定风丹给破了;红孩儿的三昧真火也被观音菩萨的羊脂玉净瓶水给灭了;唯有这蝎子精的刺,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竟然都无计可施。
当孙悟空对蝎子精无计可施时,观音菩萨出现了,观音的出现却不是去帮助孙悟空收服蝎子精,而是向孙悟空描述蝎子精的厉害,观音说:“这妖精十分利害,他那三股叉是生成的两只钳脚。扎人痛者,是尾上一个钩子,唤做倒马毒。本身是个蝎子精。他前者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即着金刚拿他,他却在这里。若要救得唐僧,除是别告一位方好,我也是近他不得。”
看观音菩萨的话很有意思,如来“不合用手推他一把”,观音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如来做的不对,最起码欠考虑,他不知好歹,所以被蛰了也不亏。而观音菩萨自己呢,“也是近他不得”,这个蝎子精简直是太强悍了,强悍到笔者都有点喜欢她了。
蜈蚣精不但毒药毒,心肠更毒,为了吃唐僧肉,连兄妹情谊都顾不上了。黄花观大战中,孙悟空施法术用毫毛幻化小悟空,让七十个小行者,按住七个蜘蛛,那里肯放。行者道:“且不要打他,只教还我师父、师弟来。”那怪厉声高叫道:“师兄,还他唐僧,救我命也!”那道士从里边跑出道:“妹妹,我要吃唐僧哩,救不得你了。”
这话听起来让人何等齿冷!嗜利如蚊虫嗜血,哪管六亲家眷,小人之毒可见一斑!

而蜈蚣精与孙悟空打斗时,本领也不怎么样,只是金光厉害——那道士与大圣战经五六十合,渐觉手软,一时间松了筋节,便解开衣带,忽辣的响一声,脱了皂袍。行者笑道:“我儿子!打不过人,就脱剥了也是不能彀的!”原来这道士剥了衣裳,把手一齐抬起,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利害!此乃妖仙施法力,道士显神通,幌眼迷天遮日月,罩人爆燥气朦胧;把个齐天孙大圣,困在金光黄雾中。行者慌了手脚,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退后不能动脚,却便似在个桶里转的一般。无奈又爆燥不过,他急了,往上着实一跳,却撞破金光,扑的跌了一个倒栽葱,觉道撞的头疼,急伸头摸摸,把顶梁皮都撞软了。
可见,正大光明处,小人并不厉害,小人之利害在于阴毒,突然发难,防不胜防!连孙大圣这般厉害的人物也要遭殃。
而有意思的是,孙悟空被蜈蚣精伤到的地方跟被蝎子精伤到的地方一样,都是头。
寓意很明确,小人伤人,伤的都是致命之地!
但是,如果是要详细的对比的话,蝎子精属于真小人类型的,蜈蚣精则属于伪君子类型的,相对于真小人来说,伪君子更可怕!
蝎子精真小人的风格在于人家有什么话都只说了,老娘就是坏人,怎么着?
但蜈蚣精就不同了,蜈蚣精是伪装的高手,黄花观伪装的可以,自身的形象更是一派谦谦道士,谈吐也不凡,和唐僧所说的仅是不俗之事,喝茶论道,何其雅也!
可这种人偏偏是口蜜腹剑,满嘴仁义道德,一心男盗女娼。但看表象,如何防范得了?
所以,再次说,小人厉害啊!

二、如何对付小人
小人厉害,如何对付?
看原著中蝎子精和蜈蚣精是如何被剿的?
连如来佛祖都怕的蝎子精,其克星却是一个小小的神仙——昂日星官,昂日星官在天界就是一个管打鸣的神仙,说的好听一点是神仙,不好听就是一只大公鸡成精,但就这么一只大公鸡,平日里显不着他,关键时刻恰能派上用场。降妖时,只见那星官立于山坡上,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昂起头来,约有六七尺高,对着妖精叫一声,那怪即时就现了本象,是个琵琶来大小的蝎子精。星官再叫一声,那怪浑身酥软,死在坡前。
由此可见,蝎子精对战昂日星官,是被秒杀于阵前的,人家昂日星官连手都没出,叫两声就解决了战斗,估计孙悟空和猪八戒看的连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而昂日星官只不过是一只公鸡精而已,这正应了一句话,一物降一物。
由此可见,降服小人者,往往绝非大人物。从蝎子精的所作所为来看,她首先在灵山听如来佛祖讲经,后来因为被如来佛祖驱赶才蛰了如来佛祖一下,而在观音菩萨看来,如来佛祖此举是大大的不明智,这其中就蕴含一个为人处世的哲理,小人物不能轻易招惹,不管你是不是领导,领导也惹不起小人物。
你如来佛祖是三界中的政治巨擘,而人家蝎子精只不过是一小小的虫精怪物,她来听你讲课,你不想让她听,就让手下人驱赶她出去即可,你干嘛自己动手推人家?人家还是一个女的,如来此举可是大大的孟浪了。
而这等小人物的归宿就是让小人物来对付的,身为领导一定要讲身份和地位,你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随便出手的,即便是实在忍不住要出手,也一定要有一击必胜的把握,也一定要想好事后的影响力。
就像如来佛祖对付蝎子精,即便是如来佛祖真赢了,那也是胜之不武,没什么可夸耀的,传出去,人家会说,堂堂一个佛祖降服区区一个蝎子精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输了,那就是丢整个灵山佛界的人,连个蝎子精都打不过,还谈什么普度众生,佛法无边?你还让徒子徒孙怎么去做佛老菩萨罗汉啊?
所以说,对于小人物,要敬而远之,既不得罪,也不深交。得罪了小人,他会给你使绊子,让你死的很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死在或断送在小人手里的,李斯死于赵高之手,长孙无忌死于许敬宗之手,寇准遭殃于丁谓,而大家最熟悉的大文学家苏轼不也是反复地被小人戏弄吗?
而如来这等人物也不例外,照样是在蝎子精手里吃了大亏。到了观音菩萨那里,观音菩萨就学了个怪,事先对孙悟空等人声明我也弄不过她,你们别找我,我给你们推荐一个人来降服她,你们去请吧。
这样,一切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降服蝎子精这样的小妖怪,就得是昂日星官这样的小神仙,不然,什么事情都得让老大亲力亲为,天界和灵山养那么多人干嘛呢?
而且更有趣的是,降服蝎子精的是昂日星官,降服蜈蚣精的却是昂日星官的老娘,毗蓝菩萨,一只老母鸡。

而这只老母鸡也偏偏好作怪,孙悟空请她出山的时候,她说:“我在这里隐居三百多年了,没人知道,是谁告诉你的?罢罢罢,我本来不想下山,只不过既然你齐天大圣亲自出面了,我就下去一趟吧,也算是积了积阴德。”
为啥会三百多年都没人知道?原因很简单,小人物哪里会受人关注。老母鸡这番话,难免有作秀之嫌,但孙悟空既然求到人家门上了,就不得不低头,而且孙悟空很聪明,知道老母鸡的爱慕虚荣心里后,就愈发的谦逊,说什么“我忒无知,擅自催促,但不知曾带甚么兵器”,“菩萨,妙哉妙哉”,表现的也很到位,“行者惊骇不已”,这一番功夫下足,老母鸡也就心满意足下山除妖了。
所以,笔者很佩服孙悟空能大能小的本事,孙悟空也极其熟稔小人物的心里,特别是老母鸡这种平日里极难显摆的人物,她也就能在降服蜈蚣和蜘蛛的时候出来露一下脸,所以作秀的戏,必须作到十足之处,既然如此,何不满足她呢?
甚至到最后,老母鸡降服了蜈蚣精之后也不杀他,而是让他去看门。这等小人为何不杀?原因也很简单,杀了之后,如何再显着老母鸡这等小人物的厉害?
最后,笔者要说明的是,蝎子精和蜈蚣精真的很厉害吗?事实上一点也不厉害,蝎子精论叉法,不及孙悟空棒法的一成,蜈蚣精更是五六十回合就手软脚麻,那么多腿弄不过孙悟空的两条腿,他们之所以让如来佛祖吃亏,让孙悟空、猪八戒败阵,就是因为他们太阴毒!
而阴险毒辣正是所有小人的特点。
所以,笔者再叨扰一句,对于小人,君子最明确的做法就是敬而远之,让小人物去降服小人,以毒攻毒,此招最管用。

第十章 六耳猕猴——心魔能翻天
一、我是谁
终于说到六耳猕猴了,实际上在笔者一开始读《西游记》的时候,就总是被一个名称纠结着,这个名词就是“心猿”。
“心猿”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孙悟空吗?
心猿不定,意马四驰,有人说,“心猿”就是孙悟空,“意马”就是白龙马,而笔者佛法上的造诣不深,几乎上可以说是没有,所以按照笔者浅显而又通俗的理解,心猿不是孙悟空,确切来说,心猿不是孙悟空的本身,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孙悟空的心魔,是一种思想。
当孙悟空的心魔实体化的时候,心猿就真正作为一个个体出现了,这个个体就是六耳猕猴。
笔者在前文中说过,孙悟空被如来佛彻底收服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一是压在五行山下;二是戴上紧箍咒,西天取经;三是诛灭六耳猕猴,得成正果。
而事实上,孙悟空在整个取经过程中一直都有反抗,反抗观音菩萨,反抗如来佛祖,反抗唐僧,反抗紧箍咒,反抗自己的内心,而最终,孙悟空对统治者妥协,亲自诛灭心魔,也就是一棒打死六耳猕猴。
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孙悟空随风而逝,服从领导的孙悟空立地成佛。
在此,笔者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六耳猕猴是怎么出来的?
六耳猕猴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妖怪,因为他都没有山场,没有领地,没有部署,孤身一人,谁都不知道从哪里蹦了出来,即便是如来,也只是说明了他的品类,没有说明他的出处,天知道那是不是如来故意胡诌的结果。
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出来却不等于没有出处,六耳猕猴的出处很简单,就是孙悟空的内心。
六耳猕猴出现的章节的题目就叫做“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孙悟空打死了一干强盗,唐僧不爽,逐走了孙悟空,孙悟空到珞珈山诉苦,六耳猕猴此时出现。
“神狂”指的是孙悟空,“道昧”指的是唐僧,为什么这样说,书中有一句话,大有深意——“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
任何时候,取经路上的任何问题都不是仅仅因为一个人而引起的,那都是整个取经团队的问题,六耳猕猴的出现也不例外,虽然说他是孙悟空的心魔,但是孙悟空让心魔出现却是在整个取经团队集体作用下完成的,孙悟空的不睦正是来自于其骄傲自大狂妄以及压抑许久终于又爆发的叛逆共同组成的心魔,八戒与沙僧对孙悟空的羡慕嫉妒恨以及唐僧的不加体谅更是助长了心魔的膨胀,乃至六耳猕猴最终出现。
“师徒都面是背非”说的好!当面团结,暗中不合,取经团队的大灾难再次降临。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疑惑了,你凭什么说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心魔?还有,六耳猕猴为什么出现,他的目的是干什么的?他明明能打死唐僧,为什么不打死唐僧?孙悟空又为什么打死六耳猕猴?如来又为什么不阻止?
为什么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心魔,笔者有以下几点论据借以支撑:

首先,上文已经交代过了,六耳猕猴是在孙悟空被唐僧驱赶走以后紧接着就出现了,而且是假扮孙悟空的身份出现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六耳猕猴知道孙悟空不在唐僧身边,所以他才会会这么出现的这么凑巧,他才敢假冒孙悟空。而进一步推测,如果他和孙悟空没有联系,他怎么知道孙悟空被唐僧驱赶走了?原著中——那师父独炼自熬,困苦太甚,正在怆惶之际,忽听得一声响亮,唬得长老欠身看处,原来是孙行者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磁杯道:“师父,没有老孙,你连水也不能彀哩。这一杯好凉水,你且吃口水解渴,待我再去化斋。”长老道:“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行者道:“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也。”三藏道:“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泼猢狲!只管来缠我做甚!”那行者变了脸,发怒生嗔,喝骂长老道:“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轮铁棒,丢了磁杯,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长老昏晕在地,不能言语,被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筋斗云,不知去向。这六耳猕猴说的话竟然和孙悟空一样无二,甚至说出“十分贱我”的话来,这分明是孙悟空不满唐僧两次驱逐自己,几番求情不得原谅的心声。
第二,前文也说过,六耳猕猴没有山场、领地和部署,这不符合一个寻常妖怪的特点。在后来,六耳猕猴占据的山场是花果山,他为什么要占据花果山?因为花果山是孙悟空内心深处的家。要知道,假冒一个人的外形可以,假冒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就大不可能了,如果六耳猕猴不是孙悟空的本心,那他凭什么能让那些从孙悟空一出世就跟着孙悟空的猴子猴孙们,对他有认同感,认为他是孙悟空?
第三,六耳猕猴和孙悟空的本领一模一样,这不扯淡吗?天下间可能有和孙悟空本领差不多的妖怪,比如牛魔王,但怎么可能有和孙悟空本领一模一样的猴妖?都会筋斗云,都用着金箍棒,都是七十二变,都知道孙悟空的过去现在。如来佛祖说,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这六耳猕猴就是四种猴子中的一种,这一点仔细推敲根本说不通。因为除了六耳猕猴和天生石猴以外,另两种猴子即通背猿猴和赤尻马猴都是孙悟空的属下,本领有限,大不到哪里去,样子也不像孙悟空,凭什么六耳猕猴就有很孙悟空一样的本事?而且有一模一样的外形、声音?
第四,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在一块的时候,观音菩萨都分辨不出来——菩萨唤木叉与善财上前,悄悄吩咐:“你一个帮住一个,等我暗念《紧箍儿咒》,看那个害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他二人果各帮一个。菩萨暗念真言,两个一齐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菩萨不念,他两个又一齐揪住,照旧嚷斗。菩萨无计奈何,即令诸天木叉,上前助力。众神恐伤真的,亦不敢下手——由此可见,观音菩萨念紧箍咒的时候,两个都疼,而且都是真疼,不然观音不会分辨不出来,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紧箍咒对两猴都起作用,为什么都起作用?只有一个原因,一体两分。
第五,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在李靖的照妖镜里分不出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是谛听为什么就能听出来呢?原因很简单,照妖镜分辨的是外形,谛听听的是心声,躯体本就相同,内心有所挣扎而已。
所以说,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就是六耳猕猴,六耳猕猴的出现让孙悟空有看清了一次真正的自己,六耳猕猴的死亡也预示着孙悟空亲手结束了过去的自己。
下一个问题,六耳猕猴为什么出现?他的目的是干什么?

二、大圣的抉择
在原著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六耳猕猴出来以后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假冒孙悟空,打上了老和尚唐僧,抢走了取经的行李,跑回了花果山;二是和孙悟空大闹三界,扬名海内。
而后一件事情也是被前一件事情而引起的,总的来说,六耳猕猴的出现就是为了抢走取经的行李,然后自己找几个猴妖代替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去西天求取真经,修成正果。
但是,六耳猕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想要解决掉这个问题,还得回归到孙悟空的理想中去,孙悟空追求自由和平等,蔑视等级制度和歧视。
好的,答案出来了,凭什么只有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可以去取经,可以修成正果,为什么普通的妖怪就不行?
在取经一路上,我们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妖怪中,有多少妖怪的本领远比猪八戒和沙僧强大?为什么他们不可以?
六耳猕猴不服,就是要打破这个规矩,就是要打破暗箱操作里的潜规则。
但是,注意,游戏的规则由制定游戏的人来定,六耳猕猴不能改变,不要说六耳猕猴不能改变了,五百年前的孙悟空也不能改变。
所以,六耳猕猴注定又要失败了。
但是,六耳猕猴的结局出乎笔者的意料,原著中——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六耳猕猴为什么会死在孙悟空的手里?如来佛祖既然不忍,为什么不出手阻止?孙悟空公然在如来面前行凶,而以如来佛祖无边的法力,真的无法出手制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而事实上,原因很简单,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是为了表明心迹,如来佛祖不加阻止,是为了验看孙悟空的心迹。
孙悟空亲手解决自己的心魔要比如来佛祖去解决更好,因为孙悟空的行为向如来表明,是我真心诡异,而非被强迫诡异。
有心魔的孙悟空,不能令如来放心,而当心魔伏诛之后,如来佛祖终于也放心了,所以他说:“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当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以后,心魔消失,彻底皈依,如来佛祖开心,观音菩萨开心,唐僧、沙僧和八戒也开心,就连当初因为孙悟空打死强盗而引起的不愉快也顿时化于无形了。师徒众人甚至连解释都不用解释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孙悟空却知道,最后的一次抗争也结束了,也失败了,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第十一章 牛魔王——牛氏家族的覆灭
一、牛魔王失败原因揭秘
牛魔王的势力应该算是所以草根妖怪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哦,不是应该,而是确实是。
我们可以先算一算牛魔王的属地,首先是大本营铁扇公主所在的翠云山,其次是儿子圣婴大王红孩儿的号山,然后是弟弟如意真仙的解阳山,还有小妾玉面狐狸精的积雷山,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火焰山的广阔属地基本上也归牛魔王管辖,而万圣龙王应该也属于牛氏阵营中的一员。
再看牛魔王派阀中的个人实力,大力牛魔王自身的本领基本上不要说了,在本卷前文已经说过,基本上放眼整个妖界,无人抗衡;铁扇公主的本领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芭蕉扇威力巨大,可以算得上是草根妖界中最厉害的宝贝;红孩儿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他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却取得过击败孙悟空的战绩,仅凭此一点,足以在妖界笑傲称雄;如意真仙和玉面狐狸的本领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二人却是富得流油,财大气粗,本钱雄厚!火焰山也是牛家生财有道的商场,万圣龙王则可以算是牛家的援兵。
除此之外,我们不要忘了,牛魔王还有五个结义的兄弟,也就是消失不见的五大圣,这五个大妖怪虽然书中不提,但是应该存在,或许他们对待牛魔王与他们对待孙悟空是一样的态度,但那只是他们兄弟间内部的问题,在不涉及生死的一般性事务上,那几个兄弟应该和牛魔王是站在同一个阵营上的。
所以,从上述分析上来看,自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以后,牛魔王收起了狂傲的作风,低调做妖,苦心孤诣经营了五六百年,终于有人有钱有地,已然取代孙悟空成为了草根妖界的老大,而且当之无愧,但是牛魔王最终的结局却是惨败,从这一点来看,他和他的义弟孙悟空是相同的,但是,牛魔王失败的原因和孙悟空却有很大不同。
孙悟空揭竿起义的早,并且直接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了,所以被镇压的也早,而牛魔王低调做妖,虽然当老大当了很多年,却一直逍遥法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统治阶级没有借口,当孙悟空受阻火焰山时,统治阶级终于找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把牛魔王端掉,解除了心腹大患。
那么势力庞大的牛氏家族的掌门人牛魔王究竟为什么会失败呢?
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点:第一,个人腐败;第二,力量分散;第三,不识大局;第四,心胸狭窄;第五,太过显眼。对于这五个原因,笔者在下文一个一个慢慢分析。

我们先说一下牛魔王的个人腐败问题,在所有的妖怪中,只有牛魔王包了二奶,而且是在二奶那里做了上门女婿,长时间对自己的结发妻子不管不问。这个就做的有点过分了,男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的,但也要分清妻和妾啊,更不能当上门女婿了,你完全可以把玉面狐狸娶回家做老二嘛,你这一不在家,家中发生什么变故,那不是把大本营给毁了吗?个人腐败问题几乎是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军壮大以后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一点,笔者对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尤其印象深刻,据说这位哥在南京的天王府中搞了一张可以同时睡一百人的大床,其用意何在,估计各位看官都能猜到,而天国中其他诸王的腐败也是惊人无比,杨秀清、韦昌辉等人大修宫殿,就连后期的忠王李秀成也是四处建立行宫,大量囤积金银珠宝,所以围困天京的曾国荃部下打起仗来都跟疯了一样,因为天国内有大大的金银珠宝啊!天国之失败,一大因都要归结于个人腐败上。
第二个,力量分散。牛魔王家大业大,但是力量分散在各处,难以相互照应,容易被别人各个击破,红孩儿、如意真仙、玉面狐狸都是这样被干掉的,如果这些人的势力分散在翠云山和火焰山周围,一方有难,四方支援,牛氏家族也不会这么快就土崩瓦解。
第三个,不识大局。就平常行事来说,牛魔王并不高调,但是对孙悟空借芭蕉扇这一件事情来说,牛魔王就太不识大局了,就算孙悟空干掉了你的儿子,你也不想想孙悟空背后站的是什么人?而且红孩儿已经被干掉了,你这时候再起劲还有什么用?结果还不是把自己也赔了进去。况且,红孩儿的结局已经很不错了,做了观音同志的善财童子,前途无量啊,你反应这么激烈,处处拿这件事情为难孙悟空是不是看不起人家观音菩萨,看不起如来佛祖啊?牛魔王要是能把芭蕉扇乖乖地借给孙悟空,让唐僧师徒灭了火焰山,那便是为取经立了一大功,统治阶级嘉奖你还来不及,哪里会去剿灭。
第四个,心胸狭窄。牛魔王的心胸尚且不如铁扇公主宽阔,孙悟空就算和你有仇,你看在曾经结拜为兄弟的面子上,借个芭蕉扇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孙悟空把芭蕉扇骗走以后,牛魔王又骗回来,这时候孙悟空已经动了真火,并和前来助战的猪八戒大闹翠云山,铁扇公主目光敏锐,很快地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很识趣地劝说牛魔王把扇子借给孙悟空,如果牛魔王在这个时候和孙悟空重归于好,并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那是气也出了,兄弟情义也保住了,皆大欢喜,从另一方面来讲,甚至可以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了一大功劳,统治者连剿灭他的理由都没有了。但是可惜啊,牛魔王的牛脾气倔强非常,咽不下心中的气,就是不给孙悟空,非要争一时之气,最终死惨了,这又是何苦呢?
第五个,太过显眼,因为有人也许会问,你刚才不是还说牛魔王做妖很低调吗?怎么又太过显眼了?笔者要说的是,牛魔王低调是因为怕遭统治者惦记,所以不得不低调,他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有占山为王,聚集成千上百的小妖扯旗造反,危害世间,他就是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大力牛魔王,包个二奶,吃个酒宴,四海转转,三山看看,这都是低调,但是这仅仅只是牛魔王为了避祸而刻意做出的低调样子,并非牛魔王真的就低调了,他的实力和势力在那儿放着,不动也会扎眼。这就像一颗钻石混在沙子中,不管它是不是刻意,总会在日光下璀璨夺目,分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