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直以为,只有孤魂野鬼才会怕见太阳,一见太阳就魂飞魄散,但笔者没想到有妖怪也怕见太阳。可见吴老爷子为了刻画出这双叉岭群妖的弱,可是煞费苦心啊,还吸收了不少鬼故事的说法。
用陷阱抓人,抓不到人的时候还吃素,要不就打秋风,好不容易逮到人了,还吃一点剩一点,日头一出来就赶紧散伙,我们可以想象这伙妖怪完全就是半兽人,还没完全进化成成熟的妖怪,他们的战斗力估计连那些武艺高强的凡人都不如,比如那位刘伯钦,估计就能弄死这群畜生。
那么双叉岭群妖基本上有人形,也能说人话,可为什么实力这么弱呢?

细究之下,笔者才发现一点点端倪,这群半兽人的地理位置很独特,他们是在双叉岭,也即位于大唐和藩国的交界处,走过了双叉岭就不是大唐了,但是这双叉岭却是不那么容易走过去的。在大唐国内,没有妖怪的,而边界处,可以有妖怪,但是这妖怪也得是半妖,不能那么强,因为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呼风唤雨,为害一方,而是为了告诫那些想要从三叉岭走过的人,出国有风险,过境需谨慎。你看唐僧一众是三个人一起出的国,等回来时,就只剩下唐僧一个了。
笔者姑妄言之,各位看官姑妄观之,下面开讲七绝山蟒蛇精。

二、七绝山蟒蛇精
七绝山蟒蛇精的出现很晚,但是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妖怪。
在《西游记》第六十七回,取经一行人到了一个大村庄,却见人人惶恐,便觉奇怪。孙悟空问村民道:“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老者道:“实不瞒你说,我这里久矣康宁。只这三年六月间,忽然一阵风起,那时人家甚忙,打麦的在场上,插秧的在田里,俱着了慌,只说是天变了。谁知风过处,有个妖精将人家牧放的牛马吃了,猪羊吃了,见鸡鹅囫囵咽,遇男女夹活吞。
从上述一段话来看,这个七绝山的蟒蛇精也很弱。首先,它偷袭击人的村庄,拣着鸡吃鸡,拣着狗吃狗,当然,拣着人也吃人,虽然比双叉岭群妖设陷阱抓人要高明些,但是却饥不择食,落了下乘。
第二,这个蟒蛇精还不会说人话,孙悟空连番问话,蟒蛇精只是不应。(行者执了棍势问道:“你是那方妖怪?何处精灵?”那怪更不答应,只是舞枪。行者又问,又不答,只是舞枪。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而且从和孙悟空交手开始,一直到被孙悟空打死,那蟒蛇精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行者道:“贤弟莫怕。你两个护持着师父,待老孙上去讨他个口气,看他是甚妖精。”八戒道:“哥哥,不要供出我们来。”好行者,纵身打个唿哨跳到空中,执铁棒厉声高叫道:“慢来!慢来!有吾在此!”那怪见了,挺住身躯,将一根长枪乱舞。
第三,七绝山蟒蛇精也是不敢看见太阳出来,太阳一出来,就要跑,按照孙悟空的说法,它还未归人道,阴气还很重。(行者道:“但这怪物还不会说话,想是还未归人道,阴气还重,只怕天明时阳气胜,他必要走。但走时,一定赶上,不可放他。”八戒道:“正是!正是!”又斗多时,不觉东方发白,那怪不敢恋战,回头就走。”)
第四,七绝山蟒蛇精独来独往,没有小喽啰。

这两处妖怪相对比,双叉岭妖怪会说话,但是不敢主动袭击人,还得下陷阱;七绝山蟒蛇精虽然敢主动袭击人,但是不会说话,似乎都很弱,无法对比。
但是,先从原形来看,老虎、熊罴和野牛都要比这蟒蛇小得多。(行者闻风认怪,一霎时风头过处,只见那半空中隐隐的两盏灯来,即低头叫道:“兄弟们!风过了,起来看!”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道:“爷爷呀!眼有这般大啊,不知口有多少大哩!”)光是现出原形就能把猪八戒吓得缩了三寸身子,双叉岭三妖和七绝山蟒蛇精相比,恐怕气势上就弱了很多。
再从实力上来说,蟒蛇精能和孙悟空打到将近天明,也没有落败。(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这一点,双叉岭三妖恐怕很难做到。而且这蟒蛇精还曾经取得过打死一名法师和道士的辉煌战绩,(前年音访着山南里有个和尚,请他到此拿妖,未曾得胜。旧年又请了一个道士,两个相持。斗到天晚,怪返云霓。乾坤清朗朗,我等众人齐。出来寻道士,渰死在山。)而且这蟒蛇精吃人吃畜生时,云来雾去,很是威风,况且它还有一项令猪八戒都害怕的凶恶技能——张口吞人,也就是有孙悟空在,不然猪八戒说不定还真的阴沟里翻船了。
所以,笔者最终认定这七绝山蟒蛇精要比双叉岭三妖强一些,那笔者也就把最弱妖的头衔赏给双叉岭三妖了。

对于七绝山蟒蛇精的设计,笔者感觉吴老爷子还是很有寓意的,蟒蛇精很弱,但是就是这个蟒蛇精一出现,猪八戒和沙和尚挤着唐僧往屋里跑,只有孙悟空站在院子里观看妖怪模样,还上去跟妖怪争斗。(那老李开了腰门,把几个亲戚连唐僧都叫:“进来!进来!妖怪来了!”唬得那八戒也要进去,沙僧也要进去。行者两只手扯住两个道:“你们忒不循理!出家人,怎么不分内外!站住!不要走!跟我去天井里,看看是个甚么妖精!”)
猪八戒和沙僧被孙悟空扯住,只好站在天井里看。孙悟空是公然不畏,上天就打,猪八戒看了一阵,看出门道了,感觉着孙悟空要赢了,又怕孙悟空得了头功,才急忙上天帮助孙悟空降妖。(八戒沙僧在李家天井里看得明白,原来那怪只是舞枪遮架,更无半分儿攻杀,行者一条棒不离那怪的头上。八戒笑道:“沙僧,你在这里护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
之前笔者就讲过,唐僧纵容三个弟子内斗,自己好坐收渔利,便于控制。三个弟子的内斗或许在别处并不明显,但是在这一次,却是直接被吴承恩给明写出来了。
或许,吴承恩写蟒蛇精这个形象还想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有些困苦挫折,乍一看十分艰巨繁杂,似乎难以解决,但当你真的去解决了,又会发现它其实并不可怕,是纸老虎,一捅就破,如果一见面便心生畏惧,那便是错过了绝佳的成功机会。

第四章 黑熊精——妖怪里的奸雄
一、真才实学黑熊罴
在《西游记》中,笔者从头到尾最欣赏的一个妖怪是黑风洞的黑熊精,这头熊和他那位双叉岭的本家相比,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黑熊精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妖怪,却无疑是最成功的草根妖怪之一,他实力强劲但做事低调,善用计谋;看似愚笨,事实上又大巧若拙,精于投机;虽为妖怪,但是却少有为非作恶之心,安身草莽,却能知天命,应天命,实在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妖魔道里的奸雄!
对于一般的妖怪来说,整天只知道月黑风高、杀人越货,从不懂礼义廉耻,更没念过书,认过字,但黑熊精却不同,黑熊精虽然长得不好看,但却是知书达礼,文质彬彬。
(悟空)揭开匣儿观看,果然是一封请帖。帖上写着:“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
这个帖子是黑熊精写给金池长老的,看看这文采,看看这措辞,笔者细读之,不禁自愧不如啊。仅看一个请帖,就能推测出这黑熊精必然是文采斐然,有礼有节,谦逊雍容,可谓是所有妖怪里最有风度的一个。
黑熊精写的帖子文雅出众,住的地方更是别有洞天,非一般妖物的血风腥雨洞府所能比。
行者进了前门,但见那天井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却也是个洞天之处。又见那二门上有一联对子,写着:“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行者暗道:“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
孙悟空之前可是长期居住过洞天福地花果山的人,更在天庭住了很长时间,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但看见了黑熊精的洞府之后,居然也感慨 “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这句话从一向自负的孙悟空嘴里说出来的,黑熊精的形象立即高大起来。

我们再看黑熊精的本事,孙悟空和黑熊精总共有三次交手。第一次黑熊精十分不济,表现令人失望,连打都没打直接被孙悟空吓跑了,并且还让孙悟空秒杀了自己的一个朋友。(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这伙贼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什么佛衣会!趁早儿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轮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
第二次交手,老黑终于仗着在自家洞府门前,有恃无恐了,和孙悟空斗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但是实际上已经不行了,便以饥渴交迫为借口,高挂免战牌。(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行者道:“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似老孙在山根下,整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尝些汤水,那里便饿哩?莫推故,休走!还我袈裟来,方让你去吃饭!”那怪虚幌一枪,撤身入洞。)
第三次交手,打得就精彩了,隐隐有平分秋色之势,不过黑熊精还是难以适应持久战,最后以天黑要回家为借口,闭门不战了。(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这个要把佛衣来庆寿,那个不得袈裟肯善归?这番苦战难分手,就是活佛临凡也解不得围。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喷风,飞砂走石,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那怪道:“姓孙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来,与你定个死活。”行者叫道:“儿子莫走!要战便象个战的,不可以天晚相推。”看他没头没脸的,只情使棍子打来,这黑汉又化阵清风,转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

三次战斗,黑熊精一次比一次表现地高明,从最开始的望风而逃,到最后战斗一天不分胜负,简直是判若两人,这其中难道就没有什么隐情?
黑熊精有不错的底子,这是肯定错不了的,但是如果他真的能强到可以和孙悟空不分胜负的地步,为何一开始在还有伙伴在场的情况下跑的那么仓皇,甚至连好友的生死都顾不上了?
其实,这里面是有文章的。笔者推测,黑熊精刚出场时,本领相较于孙悟空来说要差一大截子,但是随着两次战斗,黑熊精却慢慢地赶上来了,他是从战斗中吸取经验,并专门针对孙悟空研究了作战方针,所以才越打越强,而一旦他发现自己有了破绽,将要落败,便赶紧找借口停战,回去再去研究。
以此来看,黑熊精悟性之高,恐怕不在孙悟空之下,心机之深,也不在孙悟空之下。
当唐僧问孙悟空道:“你手段比他何如?”孙悟空说:“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连菩萨也对孙悟空说:“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
一个在荒山野岭里开辟出一块洞天福地,并修行到如此地步,黑熊精确实也值得人们赞叹了,他一无法宝,二无援兵,靠的全是自己的真本事,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妖怪。而这也是身为奸雄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二、奸诈熊罴
从三场对战来说,第一次,黑熊精等三妖被孙悟空一声断喝竟然吓跑两个,被打死一个,可以说很是丢人。第二次,黑熊精与孙悟空虽然打得不分胜负,但是主动要求罢战,提出回去吃饭的要求,这个应该就是黑熊精的体力已经到限了,找出个脱身的借口,也幸好这是他的山场,能够回去。相比之下,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和天兵天将、二郎神等几乎是打得车轮战,但仍未落下风,黑熊精打了一个下午就体力不支,火候还是差些,而且就像孙悟空说的那样,人家五百年没吃过一次正经饭食,照样熬了过来,你一个下午不吃饭就不行了,这就是修为的差别啊。第三次,和第二次差不多,黑熊精又是主动罢战,理由是天黑了,不好招待你。
孙悟空自认本领比黑熊精强不多,观音菩萨说黑熊精的神通不亚于孙悟空,我们大致可以做出如下对比:
其一,胆略上,黑熊精十分善用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比孙悟空差得多;
其二,体力与耐力上,黑熊精更是不如孙悟空;
其三,武艺上,两者差不多,最起码是两场战斗都没有什么大的破绽出现;
其四,内在修为上,当然是接受过须菩提祖师正规教育并吃过仙丹、蟠桃,喝过御酒的孙悟空胜过黑熊精多矣;
最后,在其他诸如腾挪之术、灵活机变等,孙悟空显然也是胜者。
但黑熊精一无法宝,二没用帮手,和孙猴子硬碰硬干了三仗,让孙悟空没用占到丝毫便宜, 更能让孙悟空束手无策,几次三番无功而返,这又是什么原因?
一句话,黑熊很奸诈,这厮懂兵法。

首先,黑熊精深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所以在与孙悟空打斗的时候,他把孙悟空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当黑熊与孙悟空第一次正面对抗时,黑熊问:“你是那里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行者道:“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若问老孙的手段,说出来教你魂飞魄散,死在眼前!”那怪道:“我不曾会你,有什么手段,说来我听。”于是孙悟空就滔滔不绝把自己的简历报的一清二楚,黑熊听得是一边暗自心惊,一边心花怒放,惊的是孙悟空厉害,喜的是什么都知道了最好办,能打过就打死他,打不过,做好跑路的准备。这也是为什么黑熊每次都能跑的那么利索,孙悟空无计可施的原因。
第二,黑熊精知道攻心,和诸葛亮一样,能临阵刺激对手。在听了孙悟空自曝简历以后,黑熊精就当着漫山遍野小妖怪的面,大笑道:“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行者最恼的是人叫他弼马温,听见这一声,心中大怒,骂道:“你这贼怪!偷了袈裟不还,倒伤老爷!不要走,看棍!”那黑汉侧身躲过,绰长枪,劈手来迎。黑熊精一句话就把孙悟空给激的心急火燎、心动神摇、大为恼火。而黑熊精则以整待暇,不慌不忙,挺枪来迎。一个心绪不宁,一个心如止水,黑熊精当然能捡不少便宜。
第三,黑熊精善用乌龟战术,关键时刻勇敢认怂,我就是怂,你拿我怎么办?黑熊精知己知彼,知难而退,能挺得住的时候,人家就挺住,挺不住了就跑,跑的借口要么是肚子饿了,要么是天黑了,总之让你哭笑不得。他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跟你孙悟空耗,反正是你急我不急,袈裟在我这里,你来找啊,来找啊。这让笔者想到了司马懿在五丈原对抗诸葛亮的战例,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就龟缩到军营,死活不出战,诸葛亮送过来妇女的衣服首饰来侮辱他,他也不出来,认怂了,你还能怎么着?这两件事情的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诸葛亮最终是被耗死了,而孙悟空也气得够呛,差点没发疯。不过孙悟空比诸葛亮幸运,能请来观音菩萨,所以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最后一点,就是笔者在前文说过的,黑熊精特别能从对手那里挖掘出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他懂得不断在战斗中吸取经验、提升自己实力的道理,所以他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奸诈的黑熊最终让孙悟空无计可施,只得请出观音菩萨出山。
如果说黑熊精在对付孙悟空时能够以计谋占取优势还不能让笔者佩服的话,那他在观音菩萨这边照样能玩得开,并最终得成正果,这就可以说黑熊是大大的不简单了。

三、权谋熊罴
黑熊精最终的结局是被观音菩萨给收下了,这可以说是草根妖怪很罕有的待遇,观音一路上就收了两个,一个是黑熊精,一个是红孩儿。
红孩儿由于牛氏家族实力强大,有钱有势,被观音菩萨收去做善财童子还是可以想见的,但是黑熊精一无靠山,二无家业,能转正,凭的却是浑身的心眼,胆大的投机。
首先说黑熊精的投机行为。
黑熊精知道在下界为妖并不是长久之计,说不定哪天就被收拾了,所以黑熊精很能伪装,又是谈经论道的,又是学习文化礼数的,不但占了一个风水宝地修炼,还故意结交了观音下院的主持金池长老,这便是黑熊主动在向观音菩萨示好的投机行为!金池长老是观音别院的主持,尊敬主持老哥就是间接向观音示好啊,这马屁不但拍的响亮,而且还不着痕迹,观音同志一看这妖怪这么厉害,更难得还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那肯定是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啊。
其实,从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出,黑熊精是有些怕金池长老的。当孙悟空变成金池长老去找黑熊精时,小妖开了门,见是这般模样,急转身报道:“大王,金池长老来了。”黑熊精就大惊道:“刚才差了小的去下简帖请他,这时候还未到那里哩,如何他就来得这等迅速?想是小的不曾撞着他,断是孙行者呼他来讨袈裟的。管事的,可把佛衣藏了,莫教他看见。”
黑熊是妖精,金池长老是凡人,妖怪居然怕一个凡人来讨要袈裟,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金池长老的主子是观音菩萨,所以黑熊精要巴结金池长老,不能得罪金池长老。这是黑熊投机的必要准备,他要以此向观音示好。
有人也许会说,黑熊精本领就和金池长老交情很好呀,两个人互相交流修行心得,金池长老还活成了老不死,两人是互相尊敬,不存在投机的因素。
当真如此吗?黑熊精真的尊敬金池长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观音别院着火的时候,黑熊精本来是去救火,一看有人(孙悟空)在观火,他就不救了,还顺道把袈裟给偷了,多不厚道的表现。

所以说,什么交流了,什么友谊了,都是假的,黑熊对金池长老的尊敬和交情,那都是冲着观音菩萨去的。
而这样拍观音的马屁,事实证明很有用,黑熊最终被观音给渡走成了正果。
黑熊精能够投机成功,除了投机方向正确以外,他确实也有不错的自身条件,文质彬彬,本领高强,知天达命,这也能给他加很多分。
到最后,被观音收编的时候,黑熊精还不忘耍一个诡谲之心,他明明是想皈依的,却又做出奋力反抗的模样,到被观音用咒折磨的不得了了,才说,我投降,我投降。这样做的好处便是观音菩萨不起疑心,否则观音一出现,黑熊就说我投降,那观音肯定要怀疑他是成心设局的,再说,那样也显得没志气。
于是,我们的黑熊精同志被顺利的收编了。
结束之前,笔者还想说一句,黑熊精心里的如意算盘估计早就被孙悟空看穿了,或者说孙悟空是英雄惜英雄,黑熊精几次三番地闭门不战,孙悟空竟然出乎意料地没去破山门,而且以黑熊精的手段本事,孙悟空自己就基本可以搞定,黑熊精又没什么法宝和外援,出了事情就会化成一阵清风逃跑,孙悟空顶多再把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护教伽蓝喊出来围住他,就能弄死他了,但孙悟空没有这样做。
当后来某一天,孙悟空去找观音,黑熊精装模作样地说:“站住先,没看见我这个守山大神吗?”
孙悟空心情顿时不爽,大骂道:“你这个黑货,熊样!当年没有哥哥的努力,你能有今天?”
黑熊精赶紧赔礼道歉,说:“猴哥,那啥,不说了,都在心里,都在心里呢!”

第五章 黄袍怪——我不是痴情男
一、好色的家庭暴力男
黄袍怪是《西游记》所有妖怪中十分特殊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整部书中所有的妖怪可以分成两类,一是草根妖怪,一是有主人的妖怪。
黄袍怪怎么归类?
他既不是草根出身,也没有神仙或佛老那样的主人,当他被孙悟空差点干掉的时候,也没有人出来说,孽障,还不快快现出原形!或者说,大圣,手下留情,给我个面子,这是我的一个童子什么的。
他本身就是一个神仙,是上天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
可以说,奎木狼是一位身体力行,下界为妖的神仙。
如果强要拉一个妖怪和奎木狼归为一类的话,最合适的应该算是大鹏,大鹏不是如来的宠物,是如来的舅舅。
但是大鹏毕竟没有正式封号,不是菩萨、佛祖,更不像奎木狼,是有正式职务并且享受下界供奉的神仙。
猪八戒和沙僧从前也是天庭的神仙,他们也有过做妖史,但他们做妖并非是心甘情愿的,或者说不是特意下界做妖的,但奎木狼就不一样,这位爷放着好好的神仙不做,特地跑下界,占山为王,落草为妖。
奎木狼为什么要下界呢?
书中交代的很清楚——玉帝道:“奎木狼,上界有无边的胜景,你不受用,却私走一方,何也?”奎宿叩头奏道:“万岁,赦臣死罪。那宝象国王公主,非凡人也。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与臣私通,臣恐点污了天宫胜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于皇宫内院,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被孙大圣到此成功。”
由此可见,奎木狼是为了私欲下界为妖的。

其实,奎木狼下界为妖的现象可以说明一点,神仙和妖怪,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为妖为仙在于一念之间。
只不过,神仙的决定权更大,他可以选择当妖怪,不爽了还可以继续回去做神仙;妖怪好好修行,踩了狗屎运,或许被神仙发掘,弄到上界做神仙,无运的话,就一辈子是妖怪。
这就是出身的重要性。
仅仅从书中描写来看,奎木狼貌似是个很痴情的好男人,而电视剧里奎木狼的居家好男人形象更是风魔万千少女,奎木狼真的那么忠贞于爱情吗?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奎木狼就是一个好色的神仙而已,上界虽然有无边的胜景,但是却受不了无边的空虚寂寞冷啊。
为什么说奎木狼好色而不痴情呢?
首先,奎木狼对百花羞并不信任,甚至有家庭暴力的举动。唐僧因为给宝象国国王送了百花羞的信,又在国王面前夸了两个徒弟天下无敌的海口,结果立即就被国王征用了,而结果是猪八戒逃跑,沙僧被擒。但是奎木狼却是个聪明的妖怪,他疑心猪八戒和沙僧来攻击自己肯定和百花羞报信有关,于是就“陡起凶性,要杀公主”,笔者倒像问了,哪有痴情的人仅凭猜测就要杀爱人的?幸亏公主辩解:“咱们两个去找沙僧当面对质,我要真送信了,你打死我我也认了。”按理说,这公主说的话有理啊,可是号称痴情的奎木狼是怎么做的?原著中——那怪闻言,不容分说,轮开一只簸箕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捽在地下,执着钢刀,却来审沙僧。这就是倘有一句话不对,就要砍死百花羞啊。若真是一个痴情的丈夫,在弄清楚事实真相之前,怎么会如此动粗?而等和沙僧对质,沙僧死不承认后,妖怪立即又变脸了,双手抱起公主道:“是我一时粗卤,多有冲撞,莫怪莫怪。”遂与他挽了青丝,扶上宝髻,软款温柔,怡颜悦色,撮哄着他进去了,又请上坐陪礼。笔者十分好笑,这奎木狼看似很聪明,却又蠢得可爱,他开始已经猜到是百花羞和唐僧串通了,现在又去逼供沙僧,沙僧再笨也知道说出真相那是必死无疑,编个瞎话可能还能苟活,但这位奎木狼不信老婆,偏偏去信沙僧的瞎话。信了之后,对百花羞又开始抚慰,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电视剧《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中的场景,打过、骂过、暴力过然后再哄几句,简直是所有家暴者的一贯作风!不管奎木狼心性如何,这绝对不是爱,因为他爱自己实在远胜过爱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