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桑给巴尔 [英]约翰·布鲁纳
内容简介
在想象中的2010年,人口过剩和资源枯竭让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极度贫苦阴暗,最典型的就是美国。与此相比,雅塔康宛若天堂。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粮食和肉类自给自足,甚至开发出了改造人类基因的技术。还有贝尼尼亚,这个国家经济落后、人口过多,偏偏却一片祥和,连吃不饱的穷人都感到幸福。
美国政府的间谍唐纳德前往雅塔康,试图弄清基因改造技术的真伪;通技公司副董事长诺曼则前往贝尼尼亚,在人工智能撒缦以色的帮助下,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和地理优势建造一座大型工厂。由此,一幅三个国家对比、穿插的画卷徐徐展开。其中有阴谋,有欺诈,有冷血的刺杀,也有微弱的希望……
本书为1969年第十七届雨果奖获奖作品。
作者简介
英国科幻作家,其创作深受科幻“新浪潮”运动的影响,同时有意识地借鉴主流文学,尤其是多斯·帕索斯的“群像小说”。1968年,布鲁纳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立于桑给巴尔》:多人物、多角度、兼顾宏观与微观,全景式地展示了一个阴郁的近未来世界——人口暴涨、资源枯竭、传统家庭与社会关系分崩离析。
人文关怀之外,布鲁纳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有独到见地。创作于1975年的《电波骑士》预见了电脑病毒的出现,我们熟知的“蠕虫病毒”一词即出自此书。
1995年,约翰·布鲁纳参加了在格拉斯哥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与会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目录


序言
背景环境(0) 伊尼斯模式
背景环境(1) 今日头条我的名字
世间百态(1) 阅读说明
人物追踪(1) 总统先生
背景环境(2) 专栏时段
现场记录(1) 利用负罪感
人物追踪(2) 小混混
背景环境(3) 你必须把他翻过来
现场记录(2) 来自过去的断手
世间百态(2) 摆弄细胞
背景环境(4) 国 家
人物追踪(3) 不,你不能
现场记录(3) 十年之后
世间百态(3) 家
人物追踪(4) 化装舞会
现场记录(4) 室友国度
背景环境(5) 伟大的领地
人物追踪(5) 角 色
背景环境(6) 来自非洲
现场记录(5) 洗耳恭听
世间百态(4) 像个男人一样说话
人物追踪(6) 我站在哪一边
背景环境(7) 斗 牛
现场记录(6) 上了拍卖台
世间百态(5) 芽孢杆菌公民
人物追踪(7) 沉重的负担
背景环境(8) 孤 立
现场记录(7) 武器和无聊
世间百态(6) 眼前的街道
人物追踪(8) 是祸还是福
现场记录(8) 骆驼的背
背景环境(9) 手 相
人物追踪(9) 罂粟种子
背景环境(10) 婴儿和洗澡水
现场记录(9) 自我裂变
世间百态(7) 世界领先
人物追踪(10) 窒息的爱
现场记录(10) 注定的结局
背景环境(11) 把话挑明了
人物追踪(11) 密闭的火车
现场记录(11) 岩石坠落的声音
背景环境(12) 性在社会学中的对应
现场记录(12) 按理说它是自动的,但实际上你得按下这个按钮
人物追踪(12) 如果你无法打败她们,就打扮她们
世间百态(8) 对你受罚的朋友好点
背景环境(13) 旧报纸
现场记录(13) 乘以一百万
人物追踪(13) 婴儿农场
现场记录(14) 胜任此工作的人选
人物追踪(14) 点燃导火索后退休
现场记录(15) 成败在此一举
背景环境(14) 风暴中心
世间百态(9) 屠宰场
背景环境(15) 天生注定
现场记录(16) 更新版
人物追踪(15) 我们父母的双脚是黑色的
背景环境(16) 无所不在夫妇:民歌
现场记录(17) 时间胶囊
世间百态(10) 酸葡萄
人物追踪(16) 博爱福音的信使
现场记录(18) 特洛伊城墙
人物追踪(17) 比一千个人更聪明
现场记录(19) 总有新的疑惑
背景环境(17) 感受财务透支
现场记录(20) 罗亚老祖的阴影
人物追踪(18) 在我年轻的时候
现场记录(21) 加快进度
背景环境(18) 佐客音乐录影
现场记录(22) 入门的代价
人物追踪(19) 小而美的奇迹
现场记录(23) 摘李子
世间百态(11) 应 用
背景环境(19) 对两首国歌的随意翻译
现场记录(24) 老套的故事
背景环境(20) 疯子社会的优势和劣势
现场记录(25) 所有人的父亲
背景环境(21) 信
现场记录(26) 刀子砍来了
世间百态(12) 普遍的感觉
现场记录(27) 人之风景
人物追踪(20) 拆楼机下的老妇人
现场记录(28) 从此踏上不归路
背景环境(22) 母亲和孩子都好吗?
人物追踪(21) 旱季的孩子
现场记录(29) 我要报告
背景环境(23) 要求规避
现场记录(30) 一致通过
世间百态(13) 简 历
人物追踪(22) 高于一生成就的顶点
现场记录(31) 准备工作
人物追踪(23) 贝基和女巫
现场记录(32) 紧急通知
世间百态(14) 招聘启事
现场记录(33) 远走高飞
背景环境(24) 来自撒缦以色几乎雷同的众多打印稿之一
现场记录(34) 真诚的质疑
人物追踪(24) 没有原因,没有目的,没有借口
现场记录(35) 等待收割
人物追踪(25) 没有信念的人
背景环境(25) 查德·穆里根最喜爱的故事
现场记录(36) 权宜之计
人物追踪(26) 例行公事
现场记录(37) 等 待
人物追踪(27) 魔客的诞生
背景环境(26)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写给我自己
现场记录(38) 非卖品,但可以出借
世间百态(15) 赞同和反对
人物追踪(28) 死亡慢慢降临
现场记录(39) 不如变成一座火山
人物追踪(29) 他的头脑混乱之后
现场记录(40) 最重要的东西
人物追踪(30) 遭到拒绝之后
背景环境(27) 研究小组报告
现场记录(41) 于事无补
人物追踪(31) 赐给我们一个孩子
现场记录(42) 发芽的种子
世间百态(16) 讣告
人物追踪(32) 冷静和超然的观点
背景环境(28) 来自作者的留言


序言
(英)肯·麦克雷德
科幻作者经常被问及一个讨厌的问题(尽管远远地排在了第三位,位于“你从哪儿获取的灵感?”和“那么,你相信你写的吗?”之后),“哪些科幻预测变成了现实?”通常而言,这些提问者要么正替你驾车穿梭于车流之中,要么在修剪你的头发,要么举着麦克风对准了你的鼻子,要么在某个社交场合想拍你的马屁,所以,你的回答最好客气点。对于第三号常见问题的标准答案是:科幻不做预测,而是指出可能性。我承认,这些多重可能性中的一小部分变成了现实,但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过,正如《科幻百科全书》上的一篇相关话题文章所指出的,我们的科幻读者仍然热衷于寻找那有限的几颗击中了目标的子弹,全然不顾我们这些人正躲在一旁的灌木丛中,挥着手表示这其实与我们无关。
然而,对于某些小说,如果你想深入探讨,还真得先严肃地看待预测问题。本小说就是其中之一,我对它有很强的个人偏爱。我第一次读到它,是在它1968年出版之后的两三年。小说描述的是2010年的世界。先是在内心体验了虚拟未来世界的冲击,然后又真的活到了那一天,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它足以让你觉得自己很老(活到我自己小说中设定的日子不会带给我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我太不擅于规划未来,从未给予小说中的日期足够的重视)。
约翰·布鲁纳(1934—1995)的职业生涯长久且又多产,他的四部作品,因其长度、大胆和技巧而脱颖而出。《立于桑给巴尔》、《锯齿状的轨道》(1969)、《向上看的绵羊》(1972)和《电波骑士》(1975)都采用了多视角叙述,跳跃在真实的和假想的记录之间:科学杂志、电视新闻、社会流行语、口号、布道、诗歌,甚至还有药瓶上的标签。这几部小说都聚焦于某个特定的社会主题,分别是人口爆炸、军国主义、环境污染和通信监控。这些主题都直面现实,各具焦点:他笔下的世界是完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
它们不是反乌托邦小说。反乌托邦通常是一种讽刺,是对社会上的某种趋势、形态或是机构进行极致的夸张。布鲁纳的“黑暗四重奏”里也有夸张的元素,但它不会遮蔽全局。它们更像是灾难小说,但又与传统的灾难小说不同。它们中的灾难是由社会发展而导致的自作自受,而不是某种随机发生的自然现象。书中发生的一切都其来有自。
上述观点在《立于桑给巴尔》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今天,它读起来更像是一部当代写就的平行世界小说,而不是过去的人对未来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书中与2010年真实世界的差异,反映的是布鲁纳在未来学研究方面付出的努力与专注——他基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加上本人敏锐的观察力做出了预测——不应该简单地用来对他的预测打分。
各种关系,包括种族与性别、性别与性取向、国家和公司、计划与市场、东方与西方、北半球与南半球,正朝着布鲁纳未能预见的方向演化。他预测对了全球人口数字——七十亿——但对于人口在各地区的分布和生活水平却错得离谱。加尔各答和德里并没有生活着超过五千万饥饿的人口,纽约也没有一千三百万富裕却压力爆表的居民。杀人狂——书中的“魔客”——产生于宽敞的郊区,而不是拥挤的市中心。在美国,带有政治动机的大规模杀伤是宗教激进主义者——“游击队”——干的。布鲁纳想象中的国家——雅塔康——显然影射的是在左翼人士苏佳诺领导下的印度尼西亚,但此书还未完稿时,苏佳诺就已经失去了权力,而他的民族同盟,在二十世纪和平年代最惨烈的一次流血事件中,惨遭屠杀。
尽管如此,布鲁纳的很多描绘确有先见之明:日渐碎片化和夸张的网络新闻、公众对于同性恋的接受、基因工程的技术手段、烟草和大麻相反的命运等等。就像小说所暗示的,美国输掉了在越南的战争——在1968年的春节攻势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猜到这个结果。书中在美国境内活动的亲苏游击队,就跟地下气象员——新左派恐怖分子——希望通过一年的努力所达到的状态一样(最后没能成功)。布鲁纳关于佐客音乐录影的描述,可以一字不改地用来指导现今朋克音乐或是死亡金属音乐的视频制作。衣食虽无忧、但营养不均衡,且负债沉重的新穷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甚至连错误的预测都很有逻辑:纽约太拥挤了,因为没了私人轿车,也就没了郊区。他描绘了空荡荡的底特律,回响着愤怒的、嘈杂的音乐,故事中的原因和现实虽然有差别,但两者的终点却一样。
《立于桑给巴尔》不仅是迄今为止篇幅最长、技巧最前卫的科幻小说,它还是最早的一批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作品,给予非西方国家和非白种人角色充分的尊重(尽管有些描述存在着问题),而不是片面追求异国情调或是土著习俗(或被美国文化同化)。小说动笔于1968年的动荡之前,但读上去感觉却像是在那之后写的。它与动荡共鸣,并预测了其悠远的余震对下一个世纪的影响。
因此,资料的来源以及精确的创作时间,对于理解此书中的未来至关重要。据杰德·史密斯在翔实且权威的《约翰·布鲁纳研究》(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所述,在花了夏末一个月的时间游览了美国各处之后,布鲁纳于1966年的秋冬之际开始创作《立于桑给巴尔》。此时他的创作概念已产生了三年,并在三年之中花了两年时间“随意地研究。从一些杂志上,比如《新社会》和《新科学家》,摘录一些文章,涉及一系列主题,从人口增长与都市暴力之间可能的联系,到遗传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等等。”他于1967年2月寄出了手稿。
布鲁纳是《新科学家》杂志勤勉的读者(和许多科幻小说作者一样),多年来给杂志社写了多封信件。最后一封写于1993年4月,是一篇和科幻有关、基调阴郁的文章。感谢谷歌的高级书籍搜索,现在很容易就能浏览1957年到1989年的《新科学家》。即便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到中期出版的期刊,也能发现布鲁纳的观点都基于那时被广泛接受且为专家认可的事实与论据,例如通过研究动物相关的行为来理解人类的行为、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将无法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不中贫穷和饥饿的问题将持续存在、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规划变得不可或缺,等等。
以1964年1月16日的那一期为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阿布达斯·萨拉姆教授写道:“我希望能活着对我说过的话表示歉意,但是我很肯定,从现在起再过二十年,不仍将如同今天一般饥饿、仍处于不发达的地位,仍将无可救药地穷困。”令这位著名的巴基斯坦裔物理学家高兴的是,他的确活到了见证他残酷预言失效的那一天(而且他本人辛劳的研究、投入、启蒙和公开演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萨拉姆的观点代表了杂志上的普遍言论。伟大的植物基因学家诺曼·布劳格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只被提及一次,而他在那些年领导的绿色革命连一次都未被提及,尽管该革命在世界各地极大地提升了粮食产量(而且我还想加一句,在那之后这本杂志也没能悔悟)。
同样地,博登·苏波罗威茨,纽约一家公司的咨询师,在《网络规划与经济发展》(1963年6月27日)一文中,大胆地勾勒了一个前景,即将计算机辅助管理广泛地应用于不。他假想了尼日利亚联邦政府于1962年-1968年的政府规划中如何应用计算机辅助,读上去就像小说里的人工智能原型在帮助布鲁纳臆想出的西非国家贝尼尼亚。
因此,布鲁纳的世界稳固地构建于当时多个领域最流行的科学思想之上。他小说的读者要么已经接受、要么至少知晓这些观点。在《立于桑给巴尔》出版的同期,另有几本畅销书也试图通过生物学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人口增长的灰暗前景已被《新科学家》读者之外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罗伯特·阿德勒的《固有领地》(1966)、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猿》(1967)和《人类动物园》(1969),以及保罗·恩里奇和安·恩里奇的《人口爆炸》(1968)。它们的平装本很快出现在大多数书店(具体到《裸猿》这本书,它还出现在无数的报刊亭里,很多仍在上学的男孩为此掏钱,或许是被书的封面迷惑了)。那时候的读者——我记得很清楚——觉得本小说中最抓人眼球的角色当属古怪的社会学家查德·穆里根,他宣扬的基于生物学的社会批判相当有说服力,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与此同时,那时的科幻读者已习惯于(不管是否乐于)各种写作技巧和叙事内容上的突变。新浪潮引领着传统科幻脱离了平庸的叙述技巧和保守的社会陈规。对英国读者来说,最突出的莫过于麦克尔·穆考克编辑的《新世界》。然而,许多新浪潮中产生的技巧革新只是简单地应用了早已在主流文学中采纳的技巧和叙述形式,如意识流等等。为寻找能勾画整个社会的技巧,布鲁纳在十年前的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现代主义作品中找到了灵感,并根据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传播理论对其进行了改进。
在提示了他将运用何种技巧、达到何种目的之后[背景环境(0)伊尼斯模式],布鲁纳一下子把我们扔进了深水区。先是几小节杂乱的新闻播报,接着是篇幅很长的一章,里面用一段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了书中的主要角色和背景。我们刚开始会不知所措,但很快就学会了徜徉其中。一个早期的章节“背景环境(4)国家”,列出了布鲁纳的2010年的世界,分成、发展中国家和不。不管它与现实世界有多大不同,该分类方法是我们熟知的,而且有些细节仍能引人暗笑:公众喜好决定的政府、革命政府、跛脚政府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小说的章节分为四个上下文相互关联的部分:“背景环境”提供了深入的背景信息;“世间百态”提供了各种表象事件的发展和新闻报道;“人物追踪”记录了非主要角色的命运;还有“现场记录”抓住故事的主线,两个故事相互展开,最后纠结在一起。
布鲁纳的2010年,就像我一直强调的那样,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但通过这面扭曲的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人口爆炸造成的,但是,因为我们选择忽视、选择冷漠、选择分裂,加上不平等的陷阱、过时的仇恨,我们真的可能会“成千上万地……挤在桑给巴尔四周齐膝深的水里”。
背景环境(0)
伊尼斯模式
伊尼斯模式的叙述中不存在主观或客观。如果硬要把它转换成有观点的文章,不仅需要大量的篇幅,而且,不同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也会消失,而这种互动对模式的理解和洞见至关重要。为了能深入和及时地理解模式,伊尼斯放弃了观点的表达。用观点来替代洞见和理解,实在是一种太过危险的奢侈。伊尼斯在展现内容时,抛弃的只是观点本身,却提供了更多的洞见。例如,在他把“主流媒体与大白话相结合”这种发展趋势,与上升的国家主义及革命相关联时,他并不是在报道任何一个人的观点,更不是他自己的。他只是把不同的马赛克拼接在了一起,或是在星系中摆上星星……伊尼斯没想花力气去“解读”他的星系中各恒星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的作品里没有制成品,只有一个自助工具箱
……
——《古腾堡星系》,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背景环境(1)
今日头条我的名字
预录声音:“隆重推出今日头条,英继星服务独有的世界大观察,一天三次,连接你与世界的界面,深入、独立、实时。”
预录图像:短视频,分屏显示,十字排列,无所不在夫妇(1)在地底(今天是大西矿,中大西洋矿业项目),在太空(今天是失重着装),换乘(今天在辛普朗特速管),欣赏(今天和每天一样,捕捉观众所在环境的影像,带有自动呼叫功能)。
自动呼叫:“开播了,开播了!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预录图像:短视频,全屏,地球在旋转,发出啾啾的声音,不同经线上标出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美国东部时间、太冲区——太平洋冲突地区时间。
直播声音:“现在是下午六点,老派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时间能有多标准,你告诉我,嗯?嘴巴张大,倒数到勒依哦——抱歉——勒优——六点零一分!世界又大又奇妙,你们想看什么取决于你们自己,无所不在先生和太太们——或是先生和小姐,或是小姐和小姐,或是先生和先生,你们自己决定,哈哈!跟我一起倒数,倒数到老朋友东部标准时间下午一点零一分,太平洋沿岸时间早上十点零一分,在海洋中孤独战斗的人们早上七点零一分——倒数开始!”
时间提示:五声G调的嘟声,每秒一声,最后到整分时变成C调。
插播:“世界从未如此精彩,计时从未如此精确,使用通用技术的原子钟发布的信号,精确到可以定位恒星。”
脚本图像:短视频,分屏,今日新闻的摘要。
直播声音:“没有更好的办法能紧跟潮流——抱歉——除了今日头条!”
切断自动呼叫。(如果它们没能在此之前播出,就会被关闭。)
插播:“今日头条是仅有的一个对新闻进行深入研究的栏目,通用技术著名的计算机撒缦以色为栏目提供了支持。撒缦以色能看到、听到、知道一切,除了你们——无所不在夫妇们——想要保留的隐私。”
脚本:世间百态。
(1)无所不在夫妇是书中虚构的人物。
世间百态(1)
阅读说明
今天是2010年5月3日,曼哈顿天气温暖,从富勒穹顶之下,到通用技术大厦顶部,到处春意盎然。
但是,撒缦以色是一台基于冰液®的计算机。它浸泡在液氦里,它的安全机房里很冷。
(“同上”:使用这个词!使用过程中的脑部活动,和电话采用的节省宽带的方法类似。如果你看到了某个场景,那就是看到了。世上有太多的新信息,你不应浪费时间再重新看它一次。使用“同上”。使用它!
——《时髦罪行词汇表》,查德·穆里根著)
乔洁特·塔伦·巴克法斯特不是机器,是个人类,但她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质,九十一岁的她大部分身体由假体支持。
这个株系之所以成就了“非常爽”,是因为加州的爽游公司通过杂交,降低了它每盎司产出中的茎含量,从而产出更多的绿叶。去问“你的邻居”吧!
埃里克·埃勒曼是一位有三个女儿的植物基因学家。他很害怕,因为他妻子胖得肚子都变圆了。
“……今天,波多黎各批准了备受争议的《美国优生法案》下的色盲条款,成为最新一个通过此条款的州。对那些希望生育劣势后代的人来说,此举意味着只剩下了两个天堂:内华达和路易斯安那。婴儿农场主游说的失败,除去了这个小弟州宽广额头上那道持久的烙印——有人会说那是一个先天的烙印,因为小弟州加入美国的那一天,几乎和首部优生法案颁布的时间重合。在那部法案中,血友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低能……”
波比·谢尔顿多年来一直相信奇迹,现在真的有个奇迹在她体内发生。奇迹支撑着她继续活在现实世界。
困难,我们立即着手解决。不可能,请给我们一点时间。
——通用技术座右铭之基本款
诺曼·尼布鲁克·豪斯是通用技术公司的初级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和招聘。
“速度,速度,快——下面就是参与者问答环节了。记住,只有今日头条的参与者问答服务是由通用技术的撒缦以色处理的,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最满意的回答……”
桂妮薇儿·斯蒂尔的真名是德威金斯。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
你的裤子展现了你的自然能量了吗——一眼看上去?
如果你穿的是紧条裤,答案是肯定的。厌倦了松松垮垮,我们紧条公司将兜裆布又放回到了属于它们的地方。跟靓女们打招呼吧,说你们是帅哥,而不是小毛孩。
希娜和弗兰克·波特已打包了一切,准备前往波多黎各。因为对于弗兰克来说,红灯和绿灯都只是灯而已。
“两个参与者问答!第一个:抱歉,朋友,但是,不——我们没有错,波多黎各的决定使得异议者只剩下了两个天堂。伊索拉的确享有州的地位,但这个太平洋上的群岛区整个都处于军管之下,除了军事理由,你不可能得到前去的通行证。但还是要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世界运行的方式,你帮我,我帮你,这就是我们将今日头条设置成双向的原因……”
阿瑟·格里夫特李并不介意想不起把东西放哪儿了。为了寻找它们,他总是会找到一些他已然忘记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