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惊讶得心突突直跳,同时他竖起耳朵听着动静。突然,他听到了一声枪响。
紧接着他又听到一声惨叫——猴子被击中了,它重重地摔到地上,手里还握着托雷斯的盒子。
“棒极了!”托雷斯喊道,“这颗子弹来得正是时候!”
这回,托雷斯不再担心被人看见了。他钻出矮树丛,同时,两名年轻人也出现在树下。
这是两个猎手打扮的巴西人。他们脚蹬皮靴,头戴用棕榈叶纤维编成的轻便帽,身着宽松的男式短上衣,并束在腰带里。这种短上衣比民族式的“潘乔”大褂更为轻便。通过他们的五官及肤色,人们很容易辨认出这两个人是葡萄牙血统的巴西人。
他们每人都有一杆射程远、命中率高的长枪。这种枪由西班牙制造,样子有些像阿拉伯的武器。上亚马逊森林中的人们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这种武器。
刚才发生的那一幕便是证明:在距离猴子八十几步远的斜对面瞄准,仍能击中它的头部。
另外,两个年轻人各自在腰间挂了一把在巴西叫做“福卡”的尖刀。猎人们用这种尖刀来对付猎豹和其它兽类。在这片森林中,这些动物虽然算不上很可怕,但数量却相当多。
显然,托雷斯对这次相遇并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他继续向猴子的尸体跑去。
但这两个年轻人同样也走向猴子的尸体。而且他们距离猴子要比托雷斯近些。他们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发现了托雷斯。
托雷斯已经恢复了镇静,他举起帽子高兴地对他们说:
“万分感谢!先生们!你们打死了这只可恶的猴子,帮了我一个大忙!”
两个猎手面面相觑,谁也没明白这有什么可值得感谢的。
托雷斯用三言两语向他们解释了刚才的情况。
“你们以为仅仅是打死了一只猴子,而实际上,你们是打死了一个贼!”
“啊!这可真没想到!不过,我们很高兴给您帮了忙!”两人中稍年轻的那个回答道。
同时,他后退了几步,弯腰从猴子那只仍在抽搐的手中拿出盒子,问托雷斯:
“这肯定是您的吧,先生?”
“正是它。”托雷斯急忙将盒子接到手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说:
“是哪位先生打死了猴子?我可得好好谢谢他!”
“是我的朋友,巴西陆军的助理军医马诺埃尔先生。”年轻的猎手回答道。
“虽然是我打死了猴子,可那也是你先发现的呀,我亲爱的贝尼托。”马诺埃尔回答说。
“既然这样,”托雷斯接过话茬,“那我应该同时感谢你们两位。谢谢马诺埃尔先生,谢谢……”
“贝尼托·加拉尔。”马诺埃尔说。
听到这个名字,尤其是听到年轻的猎手殷勤地说出下面这句话时,我们的森林队长差点颤抖起来,不过,他还是竭力控制住了自己。
“我父亲乔阿姆·加拉尔的庄园离此地不过3里①,请……”
①巴西长度单位有2种:一种是小英里,每英里合2060米;另一种是大英里(也叫通用英里),合6180米。
“我叫托雷斯。”冒险家回答道。
“请托雷斯先生光临寒舍,您一定会受到热情款待的。”
托雷斯实在没料到这次意外的相遇,他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做出决定。于是他说:“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去。恐怕我不能接受您的邀请……刚才发生的意外浪费了我很多宝贵的时间……我得快点儿回到亚马逊河去……因为我打算一直沿河而下到帕拉去。”
“是吗?那我们很可能在亚马逊河上重逢呢!托雷斯先生!”贝尼托接着说:“因为在一个月之内,我们全家也要和您同路呢!”
“啊!您父亲想重返巴西?”托雷斯激动地问道。
“是的,我们要做一次为期几个月的旅行。”贝尼托回答说,“至少,我们希望能说服他去。是不是,马诺埃尔?”
马诺埃尔肯定地点了点头。
“那好吧,先生们,”托雷斯回答道,“很可能我们会重逢在路上。可这会儿,我很遗憾不能接受您的邀请了。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你们,并且永生难忘。”
说完,托雷斯向两个年轻人行了礼。他们还了礼,便回庄园了。
托雷斯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才压低嗓门说:
“啊!他竟要重返巴西!让他去好了。不过,他还是逃不出我的手心!祝你一路顺风,乔阿姆·加拉尔!”
说完这些话,森林队长向南走去。这样他可以抄近路回到大河左岸。不一会儿,他便消失在密林深处了。
第三章 加拉尔一家
伊基托斯村坐落在亚马逊河左岸附近,大约在西经74度的地方。这里有一条河叫马腊尼翁河,它是秘鲁与厄瓜多尔共和国的界河。这一地带离巴西的西部边境约200多公里。
与亚马逊河流域的许多茅屋、村庄和小镇一样,伊基托斯也是由传教士建立起来的。1817年以前,伊基托斯的印第安人从不与外族通婚。他们那时一直远离河流,居住在内陆地区。然而有一天,由于火山爆发,他们领地内的水源干涸了,于是,他们不得不来到马腊尼翁河左岸定居。由于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如:第居那斯族或奥玛加斯族)通婚,如今伊基托斯的印第安人已不再是一个纯血统的民族了,其中还包括一些西班牙人和两、三户混血儿。
四十来座勉强称得上是茅屋的破旧房子组成了整个村落。村子坐落在高出河岸六十多尺的一片空地上,布局错落有致。一段横木搭成的阶梯直接通向村落。但是,一般的旅游者在没有登上梯子之前,由于距离太近,他们是看不到村落的全貌的。然而,一旦登上这片空地,映入旅游者眼帘的则是一圈环带状的低矮的灌木与乔木林。无数藤萝穿插其间,并且时不时还能看到几棵婀娜多姿的香蕉树与棕榈树。
那时,伊基托斯的印第安人几乎是赤身裸体的。很长时间以后,他们才能改变这种原始的衣着习惯。当地的西班牙人和混血儿很鄙视这些土著邻居的衣着习惯。他们戴着草帽,穿着薄衬衫及轻便的棉布长裤。村里的人都很贫穷,而且彼此之间交往很少。只有当传教团的钟声响起时,他们才会聚集到那间充当教堂的茅屋中。
与上亚马逊河流域的大多数村落一样,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可是,沿亚马逊河顺流而下不到四公里处,却有一座阔气的建筑,那里的人过着舒适的生活。
这就是乔阿姆·加拉尔的庄园。那两个年轻人与森林队长告别之后,就回到了这里。
这座建于多年以前的庄园兴旺发达。当地人称之为“法藏达”。它坐落于马腊尼翁河与纳奈河交汇处。纳奈河宽约五百尺。庄园北部与纳奈河的右岸距离仅为一英里,东部距离马腊尼翁河也为一英里。在庄园的西面,纳奈河的几条流量很小的支流以及几个面积不大的泻湖,将庄园与用作牧场的热带草原隔开。
二十六年前,也就是1826年,乔阿姆·加拉尔正是在这里被当时的庄园主收留的。
当时的庄园主名叫玛加拉埃斯,是一位只经营本地木材业的葡萄牙人。当时,这座庄园刚刚建成,占地仅半英里。
玛加拉埃斯像所有传统的葡萄牙人一样热情好客,他与女儿雅基塔一起生活。自从母亲去世之后,雅基塔就开始管理家务。玛加拉埃斯吃苦耐劳,但却没受过教育。他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拥有的几个奴隶以及那十几个印第安人雇工。可是,他对于自己生意以外的活动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伊基托斯这座庄园当时并不兴旺,而老庄园主的生意也碰到了些麻烦。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年只有二十二岁的乔阿姆·加拉尔出现在老庄园主的生活中。玛加拉埃斯是在附近一座森林中发现乔阿姆·加拉尔的。当时乔阿姆精疲力尽,身无分文,生命垂危。善良的玛加拉埃斯并没有打听他从何处而来,只是关心他、照顾他。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可是乔阿姆的脸上仍有一种高贵、傲然的神情,玛加拉埃斯很为之感动。他收留了乔阿姆,使他得以恢复健康。开始,他收留了乔阿姆几天,而后来,乔阿姆便一直与他生活在一起。
乔阿姆就是这样进入这个伊基托斯庄园的。
他出生在巴西,既无家眷又无财产。据他自己说,他是因为一些痛苦的事情才离开祖国的,而且他已放弃了一切回国的希望。他请求庄园主不要追问他那痛苦得不堪回首的过去,他希望寻求一种全新的劳动生活。当时,他正漫无目的地走在森林中,希望能在内地某个庄园定居下来。他受过教育,而且人也聪明。在乔阿姆·加拉尔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使人觉得他是一个诚恳、坦率而又正直的人。玛加拉埃斯很欣赏他这种气质,并挽留他在庄园定居。乔阿姆·加拉尔具有这位可敬的庄园主身上所缺少的知识与能力。
乔阿姆·加拉尔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开始,他曾希望从事橡胶业。因为在当时,一个勤奋的割胶工人每天可以赚五、六个皮亚斯特①,而且,要是运气好,自己还可以成为老板。但是,玛加拉埃斯却提醒他,虽然这种营生工资较高,但是,工人一年只能工作几个月,也就是说只有在收割季节才有活干。玛加拉埃斯说得很有道理,乔阿姆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最终决定倾其全力帮助玛加拉埃斯经营这座庄园。
①皮亚斯特:约合30法郎,在这以前每天能挣100法郎。
玛加拉埃斯将乔阿姆留下真是明智的决定。他的庄园开始兴旺发达了。在乔阿姆的妥善经营下,他的木材生意也发展得非常迅速,从亚马逊河一直延伸到帕拉。同时,他的庄园也不断扩建,沿河岸一直建到纳奈河口。原先的住宅加高了一层,成为一栋迷人的两层小楼。小楼周围建了一条游廊,掩映在美丽的花草树木当中:金合欢、埃及无花果、羊蹄角、“玻利尼亚”等大树高大俊秀,蜿蜒曲折的藤萝、花色猩红的野石榴以及凤梨等植物婀娜多姿。
远处,有一片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灌木丛后,掩映在大片的乔木林中。这是庄园的奴隶与雇工的住处。这里有黑人住的茅屋,也有印第安人住的集体棚舍。但是,从长满芦苇与水生植物的岸边望去,人们只能看到林中的那栋两层小楼。
环绕泻湖,人们辛勤地开垦出一大片原野,用做牧场。这里养有大群牲口。在这片富饶的地方,这可是一笔新的财源。这里的牛群每四年翻一番。饲养者除了供自己消费之外,还将牛皮与牛肉卖掉,这样他们可以获得一成的利润。在一些地方,人们伐掉树木,种植木薯及咖啡。由于还种植了甘蔗,人们又建造了一架压榨机,用来加工这些含糖的茎杆,以便制造废糖蜜①、塔菲亚酒②和朗姆酒。总之,自从乔阿姆·加拉尔在这里定居十年之后,伊基托斯这座庄园已经成为上亚马逊河最富饶的地方。这个年轻人将内外事务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庄园日益兴旺起来。
①废糖蜜:制糖工厂的副产品。
②塔菲亚酒:西印度群岛产的甘蔗酒。
庄园主很快就承认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乔阿姆·加拉尔。为了回报他所做的努力,庄园主先是让加拉尔参与分红,随后,在乔阿姆到达后的第四年,他又使加拉尔成为与自己同等地位。同等股份的合股人。
但庄园主还有一个梦想。和他一样,他的女儿雅基塔,也发现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不但对人温和、对己严格,而且心地善良、聪明能干,雅基塔爱上了乔阿姆。对于这位勇敢姑娘的品行与美貌,乔阿姆也并非无动于衷。可是,不知是出于骄傲,还是出于谨慎,他好像还不打算向姑娘求婚。
然而,一件严重的意外事故却促使他下了决心。
一天,玛加拉埃斯在指挥伐木时,被一棵大树砸成了重伤。几乎动弹不得的玛加拉埃斯被抬回家后,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扶起在身边哭泣的雅基塔,将她的手放到乔阿姆手中,并要乔阿姆起誓娶雅基塔为妻。
“是你重建了我的家业,我只有看到你们结合在一起,看到我女儿的将来有了保证,我才能安心地死去。”
然而,乔阿姆却回答说:
“我可以做她忠实的仆人,她的兄弟或是保护者,而我却不能娶她为妻。玛加拉埃斯,我现在的一切都是您给予的,我永生难忘。是的,我为庄园的重建付出了努力,可您要如此报答我,我却不配。”
老人坚持己见。因为死神不允许他再等待了。他要求乔阿姆起誓。乔阿姆终于答应了。
当时,雅基塔二十二岁,乔阿姆二十六岁。在玛加拉埃斯去世前几个小时,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结合在一起。当时尚存最后一点气力的老人为他们做了祝福。
于是,在1830年,乔阿姆便成为伊基托斯庄园的新主人。庄园的雇工与仆人们对此都非常满意。
两个聪明的年轻人结婚之后,庄园日益繁荣昌盛。
婚后一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贝尼托;两年后,又添了个女儿,米娜。两个孩子不愧是老庄园主的孙辈,也不愧是乔阿姆与雅基塔的子女。
米娜美丽可爱。她在这片美丽的热带地区出生,在这个纯洁健康的家庭里成长。她从未离开过庄园,因为父母对她的教育已经绰绰有余了。即使在玛瑙斯或是贝伦的修道院,她也不见得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除了这个家庭,她在哪儿还能接触到品质更为优秀的人呢?难道只有远离家庭,她才能变得心地善良,才思敏捷吗?虽然现在米娜还没有继承母亲管理庄园的事务,可是在将来,她一定会有能力应付一切局面的。
至于贝尼托,乔阿姆则希望他能够在巴西的大城市接受基础牢固、涉及全面的教育。富有的庄园主给贝尼托创造了一切优越条件。贝尼托具有许多优点:他头脑灵活、才思敏捷、心地善良。十二岁时,他被送到帕拉省的贝伦市学习。在一些优秀教师的指导之下,他汲取知识,为今后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才而打下基础。他精通文学、科学、艺术。他终日刻苦学习,就好像他父亲的财力不足以让他娱乐消遣似的。他并不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不劳动。相反,他是那种坚毅、正直而又勇敢的人。他认为,任何人都不能逃避劳动这一人类的天职,否则,他便不配称之为人。
在贝伦学习的头几年,贝尼托认识了马诺埃尔·瓦尔代斯。马诺埃尔是帕拉一位商人的儿子,他与贝尼托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他们性格相似,兴趣相投,很快,两人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马诺埃尔生于1832年,比贝尼托大一岁。他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依靠丈夫留下的微薄财产生活。因此,马诺埃尔在完成基础学业之后,就开始学医。他非常热爱这份崇高的职业,并打算毕业后进入自己向往的军队当医生。
当托雷斯在森林中碰到马诺埃尔和贝尼托时,马诺埃尔已经取得了最低军衔,他当时正在乔阿姆的庄园里度假。他每年都习惯在这里渡过几个月的假期,这个年轻人身体健康,仪表出众,天生有一种与自己的气质相称的傲然神色,乔阿姆和雅基塔都把他当作儿子看待。如果说这种身份使他能够成为贝尼托的兄弟,那么这却不能使他与米娜以兄妹相称。因为,马诺埃尔很快便爱上了米娜,他们的关系超出了一般的兄妹关系。
我们这个故事开始的年代是1852年4月,当时乔阿姆四十八岁。在这种极易使人衰老的气候中,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克制嗜好、生活规律,勤奋劳动。因此,他不像一般人那样早衰。他留的短发和络腮胡子都已花白,这使得他看上去像一个清教徒。他的脸上显示出巴西商人与庄园主特有的诚实。他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正直。尽管他性情温和,但人们还是能感到他身上有一团意志控制的烈火。他那坚毅的目光显示出他有一股旺盛的精力,使他能够全力以赴地从事任何事情。
然而,在这个镇定自若、精力充沛、且看来事事一帆风顺的人身上,人们总能觉察出一种深深的悲伤,甚至雅基塔的温柔也不能化解这种悲伤。
这个受人尊敬、为人正直的人拥有一切应该幸福的条件,可他为什么不容光焕发呢?为什么他只是为了别人而快乐,而不是为了自己呢?难道他有什么难言的隐痛吗?他的妻子常为此而感到担心。
雅基塔那时四十四岁。在这种热带地区,妇女一般在三十岁便开始衰老了。可她却像自己的丈夫一样,耐住了这种热带气候的不良影响。虽然面部线条有些僵硬,但是雅基塔还是那么美丽,仍然保持着葡萄牙人特有的傲然神情。她脸部高贵的神情与她那高尚的灵魂是如此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贝尼托与米娜时刻都无限深情地热爱着疼爱着他们的父母。
贝尼托当时二十一岁,他活泼、勇敢、讨人喜欢,是个感情外露的人。在这一点上,他与严肃、爱思考的马诺埃尔形成鲜明对照,在远离庄园的贝伦度过一年的学习生活之后,贝尼托非常高兴能同好朋友一起回到父亲的庄园,重新见到自己的父母和妹妹。作为一名勇敢的猎手,他也非常高兴能够重新回到这片美丽的上亚马逊河大森林。在以后漫长的几个世纪中,人们仍然不能完全揭示这片森林的全部奥秘。
米娜当时芳龄二十。她是个迷人的姑娘,她皮肤棕色,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好像能够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她中等身材,身段优美,风度优雅,酷似雅基塔。她比哥哥贝尼托稍微严肃些。她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待人亲切,是个人人喜爱的好姑娘。关于这一点,您尽可以向庄园里地位最低下的奴仆询问,但是,您可不能向马诺埃尔打听“你觉得她怎么样?”,因为他与米娜的关系太密切了,回答难免带有偏爱。
要想完整地勾勒出加拉尔一家人的全貌,还须提及庄园为数众多的奴仆,否则便会有所缺憾。
首先,应该介绍一位六十岁的老黑奴,西贝尔。虽然过世的老庄园主已经让她成为自由人,可是,出于对主人及其家人的热爱,她还是留作他们的奴隶。她曾是雅基塔的乳母,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她对雅基塔和米娜都以“你”相称,关系很亲密。这个善良的黑奴一生都是在这片田野、森林以及环绕庄园的河岸上渡过的。她幼年时就来到庄园,那时还有贩卖黑奴的交易。她从未离开过这座村庄,她在这里结了婚,但很早就守寡了。在失去独子之后,她便留下来为玛加拉埃斯服务。她所知道的亚马逊河,只是流经她眼前的这一段。
除了西贝尔,还有一个专门服侍米娜的女仆,名叫丽娜。她与小姐同岁,并且对小姐忠心耿耿。她是个漂亮、爱笑的黑白混血姑娘。她性情温柔,但有点儿任性。庄园主一家待她非常好,她也热爱自己的主人。丽娜活泼好动,温存可爱,她在庄园里并没有太多的约束。
庄园还有两种男仆:大约有一百来个印第安人是庄园的雇工,另外还有二百多个黑奴。虽然这些黑奴还没获得自由,但他们的子女从一出生就已经是自由人了。在这一点上,乔阿姆·加拉尔比巴西政府先行了一步。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在巴西,这些来自本格拉、刚果及黄金海岸的黑奴总能受到宽厚对待。在伊基托斯这座庄园里,从未发生过虐待奴隶的悲惨事件,而这在外国的种植园里却是屡见不鲜的。
第四章 犹豫不决
马诺埃尔很爱米娜,而姑娘也深爱着他。两个年轻人互相倾慕,他们真是天生的一对儿。
当马诺埃尔确信自己对米娜产生感情之后,他首先向贝尼托吐露了心声。
听完他的倾诉,贝尼托兴奋地说:“亲爱的马诺埃尔,你要娶我的妹妹,这可真是太好了!让我来帮你吧!我先告诉妈妈,相信她很快就会答应的!”
半小时之后,事情就办妥了。其实根本不需要贝尼托来告诉雅基塔,因为她早就看穿两个年轻人的心事了。
10分钟后,贝尼托又去找米娜。说实在的,在这里他也没费多少口舌。他刚切入正题,可爱的米娜就把头伏在哥哥肩上,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哦,我是多么高兴啊!”
贝尼托的问题还没提出,米娜就已经做出了回答。这是不言而喻的。于是,贝尼托也就没有再多问。
至于乔阿姆·加拉尔,他一定也会同意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雅基塔和孩子们却没有马上告诉他这桩婚事。因为他们正在考虑婚事应该在哪里举行的问题,这是一件比较难办的事情。
是啊,婚礼该在哪里举行才好呢?在那座充当教堂的简陋茅屋中举行吗?那倒也未尝不可。当年乔阿姆与雅基塔就是在那里接受了帕萨那神父的婚礼祝福。当时,帕萨那神父是伊基托斯的本堂神父。今天和当时一样,在巴西,民事婚礼与宗教婚礼是合二为一的。传教团的登记册便足以证明婚姻的合法性,无须民政官员过问。
如果将婚事告诉乔阿姆·加拉尔,他肯定希望在伊基托斯村隆重举行婚礼,同时邀请庄园所有的雇工与奴仆参加。但是,如果他真的这样想,那么,他将受到激烈的反对。
因为,米娜对此另有打算。她这样对未婚夫说:
“马诺埃尔,如果你们征询我的意见,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婚礼能够在帕拉举行。因为你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到伊基托斯来,而我又不愿意在彼此互不相识的情况下成为她的儿媳。在这一点上,妈妈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也希望说服爸爸带我们去贝伦,到你母亲身边。因为那里不久也将是我的家了。你同意我们的想法吗?
马诺埃尔握紧米娜的手,作为对这个建议的回答。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母亲能够参加自己的婚礼。至于贝尼托,他也非常赞同这个建议。现在,只须说服乔阿姆·加拉尔了。
碰到托雷斯的那一天,两个年轻人去森林中打猎,正是为了让雅基塔能单独与丈夫呆在一起,并说服他。
那天下午,雅基塔与乔阿姆夫妇二人都在客厅里。
乔阿姆刚刚回来,靠在一张编织得很精巧的竹椅上。此时,雅基塔有些激动,走到他身边。
告诉乔阿姆,马诺埃尔对他们的女儿感情有多么深厚,只有这桩婚事才能保障女儿的幸福,这些雅基塔都不担心。因为乔阿姆了解马诺埃尔的种种优点,他一定会热情接纳这个女婿的。可是,雅基塔却担心是否能够说服乔阿姆离开庄园。
这是因为,自从乔阿姆·加拉尔在年轻时来到秘鲁以后,他从未离开过这个国家一天。尽管静静东流的亚马逊河召唤他顺流而下,尽管他每年都要向马纳奥、贝伦及帕拉省的海滨运送木材,尽管每次假期后,他都要目送贝尼托回到贝伦学习,但是,他却从未想过陪贝尼托一起去贝伦。
至于在庄园、森林及原野收获的产品,乔阿姆·加拉尔总是将它们就地出售,仿佛他从来也不想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因此,25年以来,乔阿姆·加拉尔从未离开过秘鲁国土一步。他的妻子和女儿更是没有跨越过边境,到过巴西的领土。然而,在巴西读书的贝尼托却总是向母亲和妹妹讲述那里的情况,因此,她们一直都渴望能够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两、三次,雅基塔曾经暗示过丈夫,然而,即使仅仅提出离开庄园几个星期,乔阿姆的脸上就会显出非常痛楚的神情。每当这时,他都两眼迷茫,并略带责备的口气回答雅基塔说:
“为什么要离开我们的庄园呢?难道我们在这里不幸福吗?”
是的,乔阿姆心地善良,温存体贴,是他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于是,面对丈夫,雅基塔就不敢再坚持了。
然而这一次是有正当理由的。米娜要结婚了,应该带她去贝伦。因为她将与丈夫生活在那里。
在贝伦,米娜将见到马诺埃尔·瓦尔代斯的母亲,并学会如何与她相处。乔阿姆怎能在这样一个合理的愿望面前犹豫呢?而且,他也应该理解雅基塔的心思,她也想去见见这位未来的亲家。难道乔阿姆不也是这么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