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一切都不存在,或者说,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田野中没有一株大树,没有一棵灌木,没有一棵小灌木……克罗克-克罗克村蜿蜒其中的树木葱茏的山丘,不见踪影……“珍妮”号船员不敢饮水止渴的小溪,我一条也没看见——甚至一滴普通的或异常的水滴也没有见到……到处是可怕的、令人沮丧的、完全裸露的不毛之地!
亨特仍然快步前进,没有流露出丝毫犹疑不定的神情。仿佛天然的本能在引导着他,正如燕子、信鸽能够抄最近的路回巢一样——“鸟飞式”,我们美国人则说“蜜蜂飞式”。不知道是一种什么预感驱使我们跟随着他,就好像他是最优秀的向导,跟“皮袜子”①、“狡猾的狐狸”②一样!……归根结底,说不定他与费尼莫尔·库柏笔下的这些英雄人物是同乡呢!……
我不能不再次重复一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绝非是阿瑟·皮姆描绘的神话世界。我们脚下的土壤,是饱受蹂躏、经历了浩劫、发生过痉挛的土壤。土壤色黑……是的……乌黑而枯焦,仿佛是在冲天大火力量的作用下,从地球的脏腑中喷吐出来的。似乎发生过可怕的无法抵御的灾难,震撼了整个地表。
自述中提到的动物,无论是瓦里纳里亚种鸭,加拉帕戈斯龟,体大如鹞的黑鸟,尾巴成簇状、腿似羚羊的黑猪,黑毛绵羊,还是黑色羽毛的巨型信天翁等等,我们一种也没有见到。甚至在南极海域数量众多的企鹅,仿佛也逃离了这块变得无法居住的土地……
这是最可怕的荒芜地带,一派凄凉景象!
没有人类……没有一个人……无论岛的内部还是岸边都是如此!
在这一片荒凉之中,是否还有可能找到威廉·盖伊及“珍妮”号的幸存者呢?……
我望望兰·盖伊船长。他面色苍白,眉头紧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他的心已经开始凉了……
我们最后来到谷地。从前,谷地的褶皱环抱着克罗克-克罗克村。这里,也和别处一样,是完全被人遗弃的景象。没有一间住房——本来有住房的时节,也是极其简陋的。无论是将大张黑兽皮铺在离地四法尺高处锯断的大树干上搭成的“杨普斯”,用砍下的树枝搭成的茅屋,还是在山丘上紧贴着黑色岩石削壁挖成的洞穴,那黑石与漂白土颇为相象……都无影无踪。还有那条流水潺潺、沿谷底而下的小溪,如今又在何方?那在黑沙河床上流淌的神奇的河水,又逃到哪里去了呢?……
扎拉尔岛的居民,男子几乎全身赤裸,有的披一张黑色兽皮,手执长矛和狼牙棒;女子身躯挺拔,体格高大,结结实实,“举止行动富有一种独特的风韵和落落大方,在任何开化了的社会中都无法找到”——这也是阿瑟·皮姆的原话——,还有尾随他们的成群的孩子……是的!那黑皮肤、黑头发、黑牙齿的土著人的世界,见了白色便惊恐万状的土著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①美国小说家费尼莫尔·库柏(1789—l851)描写印第安人的小说中,有一个侠客纳蒂·培姆菩,绰号叫“皮袜子”。
②亦为费尼莫尔·库柏小说中的人物。
“太聪明”的陋室由四张大兽皮构成,用木钉将兽皮连成一片,用木桩钉在地上将四周固定。我们到处寻觅这间陋室而不可得……我甚至没有辨认出其旧址来!……从前,正是在这里威廉·盖伊、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以及他们的伙伴受到颇有几分敬意的接待,室外簇拥着大群的岛民……正是在这里设宴招待他们,席间上了一道菜,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一种动物的内脏,端上来时还在抽搐。“太聪明”及其手下人狼吞虎咽,其贪婪程度令人作呕……
这时,我头脑中突然亮光一闪,有如神示。我悟出了岛上发生的事情,如此荒凉的原因所在,土地仍保留着痕迹的大动荡来自何方……
“一次地震!……”我大叫起来。是的,这些地区,海水渗进地下,地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要猛烈震撼那么两三下,就足够了!……某一日,地下积累起来的蒸汽冲开一条通道,便会摧毁地表上的一切……
“一次地震使扎拉尔岛变成了这般模样?……”兰·盖伊船长喃喃低语道。
“是的,船长,而且地震毁灭了岛上特有的植物……流淌着奇特液体的溪流……奇异的自然景色。现在这一切都埋葬于土壤深处,我们找不到任何痕迹了!……阿瑟·皮姆从前见到的情景,再不复见了!……”
亨特已经走过来倾听了一会。他的大脑袋抬起来又低下去,表示赞同。
“南极海域不正是火山地区么?”我接着说下去,“如果‘哈勒布雷纳’号将我们带到维多利亚地,我们不是会看到正在喷发的埃里伯斯火山和‘恐怖’火山么?……”
“可是,”马尔丁·霍特提醒道,“若是火山爆发了的话,应该看见熔岩呀……”
“我并没有说有过火山爆发,”我回答帆篷师傅说,“而是说一次地震将大地完全翻了个!”
我仔细考虑一番,觉得这个解释可以成立。
这时我脑海中又浮现出另一件事:根据阿瑟·皮姆的自述,扎拉尔岛属于向西方蜿蜒伸展的一个群岛。如果扎拉尔岛居民没有被地震毁灭,则可能逃到附近的某一个岛上去了。所以最好是去探查一下这个群岛。天灾之后,在扎拉尔岛无法生存。“珍妮”号的幸存者说不定离开了扎拉尔岛,在群岛上一个什么地方找到了避难所……
我把这个想法对兰·盖伊船长谈了。
“对,”他大叫起来,热泪夺眶而出。“对!……很可能!……可是,我哥哥和他的难友们有什么逃走的办法呢?他们全在地震中遇难了,这种可能性岂不更大?……”
亨特作了一个手势,那意思是:跟我来!我们便跟他走了。
他深入谷地,走了两枪射程那么远,便站住了。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多么凄惨的景象!
这里,白骨成山,堆堆胸骨、胫骨、股骨、脊椎骨、构成人的骨骼、骨架的各种碎片,没有一片肌肉。成堆的骷髅,有的还带着几缕头发——总之,堆积成山,一片雪白!……
面对这非同寻常的白骨堆,我们目瞪口呆,不寒而栗!难道估计有数千之多的岛上居民,剩下的就是这个么?……如果他们全部死于地震,那又该如何解释这些残骸是散失在土地表面而不是埋在地下这一现象呢?……而且,这些土著居民,男女老幼,地震来时全然猝不及防,一律毫无准备,来不及驾船逃到群岛中其它岛屿上去,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呢?……
我们木然地站在那里,沮丧,绝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哥哥……我可怜的哥哥!”兰·盖伊船长跪下去,嘴里叨念着。再仔细考虑一下,有些事情是我的思想所不能接受的。例如,这场灾难与帕特森记事簿上的笔记,怎样解释才能相符?笔记中清清楚楚地说明,七个月以前,“珍妮”号的大副将他的伙伴留在了扎拉尔岛。所以他们不可能死于地震,因为从白骨堆积的状况来判断,地震发生的时间可上溯到数年之前;而且是在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离开岛屿之后,因为自述中没有谈及地震……
实际上,这是说不通的。如果地震是新近发生的,那么,风吹雨淋已经发白的残骸的存在,就不能用地震来解释。总之,“珍妮”号的幸存者不在其中……可是……他们又在哪里呢?……
克罗克-克罗克山谷到此已不再向前延伸,我们只好沿原路折回,回到沿海地带。
我们沿着山坡刚刚走出半海里,亨特又停住脚步。他站在几块几乎成为粉末的碎骨片前。骨片不像是人骨。
这是不是阿瑟·皮姆描绘的某一怪兽的残骸呢?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见到一个怪兽的标本……
亨特嘴里发出一声呼喊——更确切地说,是野兽般的吼叫。
他的大手向我们伸过来,手里举着一个金属项圈……
对!……一个铜项圈……已被氧化腐蚀了一半,上面镌刻的几个字母尚可辨认。手里举着一个金属项圈……
这些字母组成三个词,这就是:
老虎。——阿瑟·皮姆——
“老虎!”这是它的主人藏在“逆戟鲸”号货舱里的时候,救了主人一命的纽芬兰狗的名字!……这是已经表现出恐水症症状的“老虎”!……是在船上哗变时,扑到水手琼斯脖子上去的“老虎”!然后德克·彼得斯就把琼斯干掉了!……
如此说来,这条无限忠诚的小狗,在“逆戟鲸”号失事时并没有丧命……它也和阿瑟·皮姆、混血儿一起被救上了“珍妮”号……然而小说中未提及此事。甚至在没有遇到双桅船以前,就早已不提到狗了……
千百个相互矛盾的念头在我头脑中翻腾……我不知道该怎样圆满解释这些事实……然而,“老虎”与阿瑟·皮姆同样遇险被救,跟随阿瑟·皮姆直到扎拉尔岛,克罗克-克罗克小山崩坍它劫后余生,最终死于毁灭了扎拉尔岛部分居民的这场灾难,这该是确切无疑的……
这再一次证明,威廉·盖伊及其五名水手不可能在盖地的白骨之中。因为帕特森七个月以前离开时,他们还活着,而这场灾难已发生了数年!……
再没有发现任何其它情况。三小时以后,我们回到了“哈勒布雷纳”号船上。
兰·盖伊船长回到自己舱室,闭门不出,晚饭时也没有露面。
我认为尊重他的痛苦更为合适,并不设法见他。
第二天,我很想再次上岛,从这一岸边到另一岸边重新搜索一遍。我请求大副派人送我前往。
杰姆·韦斯特征得兰·盖伊船长的允许之后,同意了我的请求。兰·盖伊船长没有和我们同来。
亨特、水手长、马尔丁·霍特、四名水手和我,上了小艇。既然无需惧怕什么,也就没有携带武器。
仍在前一天下艇的地方下艇。亨特再次引导我们向克罗克-克罗克小山走去。
到达以后,我们立即沿狭窄的沟壑而上。当初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和阿伦,与威廉·盖伊及其手下的二十九名伙伴相互阻隔,就是穿过裂隙深入这沟壑之中的。裂隙从滑腻的物质中冲刷出来,好像是一种相当易碎的块滑石。
这里,峭壁的残迹已不复存在,估计也在地震时消逝了;几株榛树掩蔽着工事的裂隙也已不复存在;通往迷宫的黑暗的走廊也不存在了,当初阿伦就在这里窒息而死;平坦的高台——阿瑟·皮姆和混血儿曾在那里目睹土著小船攻击双桅帆船,亲耳听到造成数千人死亡的爆炸声——也已化为乌有。
人工崩坍中被削平的小山,无影无踪。当初“珍妮”号的船长、大副帕特森及五名水手侥幸未死,逃得一条活命……
迷宫也同样踪迹全无。迷宫内环形相互交叉,形成字母,字母组成词,词又组成一句话。阿瑟·皮姆在书中复述了这句话,第一行意为“是白的”,第二行意为“南部地区”!
就这样,小山、克罗克-克罗克村以及一切赋予扎拉尔岛以神秘风貌的事物全部消逝了。到如今,毫无疑问,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其中的奥秘是永远不会向任何人揭示出来了!……
我们只好沿东海岸回到双桅船上去。
亨特要我们穿过库房的地点。搭设库房本来是准备加工海参的。我们只见到一些残迹。
毋庸赘言,没有“代凯利—利”的喊声在我们耳畔回响——那是鸟上居民和空中掠过的黑色巨鸟发生的叫声……到处是荒芜凄凉,寂静无声!……
我们最后停步的地点,是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夺取小船的地方。后来小船载着他们向更高纬度地区驶去……直到阴暗云雾笼罩的天际,其开裂处隐约现出巨大的人类面庞……雪白的巨人……
亨特,双臂交叉在胸前,眼睛死死盯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喂,亨特?……”我对他说道。
亨特似乎没听见我的话,他甚至没有朝我转过头来。
“我们在这干什么?……”我触触他的肩膀,问道。
我的手放上去,他惊跳起来。他看我一眼,那目光直刺我心。
“喂,亨特,”赫利格利叫道,“怎么?你要在这块岩石上扎下根去么?……你没看见‘哈勒布雷纳’号在锚地等着我们么?……回去吧!……我们明天就开路!……在这没事可做了!”
我仿佛看见亨特颤抖的双唇将“没事”这个词重复了好几遍。他的整个神情都表现出对水手长的话极为不满……
小艇带我们回到船上。
兰·盖伊船长一直未离开他的舱室。
杰姆·韦斯特没有得到准备开船的命令,在船尾踱着方步,等待着。
我在主桅脚下坐下来,观赏着在我们面前自由敞开的大海。
这时,兰·盖伊船长从舱面室中走出,面色苍白,肌肉痉挛。
“杰奥林先生,”他对我说,“我意识到我已经竭尽全力了!……对我哥哥威廉以及他的伙伴们,我还能抱什么希望呢?……不!……应该返回了……在冬季尚未……”
兰·盖伊船长挺起身躯,朝扎拉尔岛最后望了一眼。
“明天,杰姆,”他说,“明天我们一大早就准备出发……”
这时,只听得有人用粗大的嗓门道出这几个字来:
“那皮姆……可怜的皮姆呢?……”
这声音……我辨认出来了……
这正是我在梦幻中听到的声音!

  【第二部】

  第一章 那皮姆呢?……
兰·盖伊船长决定第二天立即从扎拉尔岛起锚北撤,这次远征毫无结果地结束,放弃到南极海洋其他地区去寻找英国双桅船的遇险者,这一切都在我的头脑中翻腾起伏。
根据帕特森的笔记,那六个人几个月以前还在这一海域,“哈勒布雷纳”号怎能抛弃他们呢?……难道船员们不能将人道赋予他们的使命彻底完成吗?……地震以后,扎拉尔岛已难于栖身,“珍妮”号的幸存者可能逃到某个陆地或岛屿上去了。难道不需要竭尽全力去发现这陆地或岛屿吗?……
圣诞节刚刚过去,现在只不过十二月底,南极的暖季还刚刚开始。夏季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航行穿过南极洲的这一部分,并在可怕的冬季到来之前返回极圈。可是,“哈勒布雷纳”号却要调头北返了……
是的,这正是“赞成”这么做的一面。“反对”的一面,我不得不承认,也言之有据,有一系列真正值得考虑的理由。
首先,迄今为止,“哈勒布雷纳”号尚未盲目航行过。按照阿瑟·皮姆指出的路线,船只直向明确预定的地点——扎拉尔岛驶来。根据不幸的帕特森的笔记可以肯定,我们船长在这个方位已知的岛上会找到威廉·盖伊和其他五名水手,他们从克罗克-克罗克山谷的伏击中死里逃生。可是在扎拉尔岛上,我们既没有找到这些人,也没有发现任何土著居民。不知道何时发生的一场什么灾难将土著居民全部毁灭了。这场灾难在帕特森走后突然发生,也就是说,距现在不到七、八个月时间。他们几个人是否在灾难之前得以逃走了呢?……
总而言之,问题归结为极简单的二难推理:要么认为“珍妮”号的船员已经死亡,“哈勒布雷纳”号刻不容缓地返回;要么认为他们得以幸存,不应放弃搜寻。
如果相信二难推理的第二点,最合适的做法,难道不是将书中指出的西部岛群逐个搜遍吗?西部岛群可能幸免于地震之灾……此外,这些九死一生的人会不会逃到南极洲的其他部分去了呢?……在这自由流动的海洋上,难道不存在为数众多的群岛吗?……阿瑟·皮姆和混血儿的小船曾在这海洋上漫游,他们一直抵达何处,无人知晓……
如果他们的小船真的被带到南纬84度以外的地方,在那既没有海岛土地又没有大陆土地的浩瀚大洋中,小船在哪里靠岸呢?我已反复指出,故事的结尾完全是怪诞奇特、似是而非、不合逻辑的东西,从疯疯癫癫的人头脑中的幻觉而产生出来……啊!如果兰·盖伊船长有幸在德克·彼得斯隐居的伊利诺斯州找到了他,或者德克·彼得斯就在‘哈勒布雷纳’号上,他现在对我们该是多么有用!……
话又说回来,如果决定继续远征,在这神秘的海域里,我们的双桅船又该驶向何方?……那时我要说,船只不是只好盲目前进么?
另外还有一个困难:对这样一次前途未卜的航行,“哈勒布雷纳”号的船员们是否完全同意去碰运气、向极地纵深挺进呢?将来返回美洲或非洲海洋时,可能会遇到无法逾越的极地大浮冰……
确实,再过几个星期,将要面临南极的严冬。那时天寒地冻,大雪狂风,现在尚可自由航行的海域将完全封冻,寸步难行。想到可能被禁锢在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南极海洋上长达七、八个月之久,甚至不敢肯定是否能在什么地方登陆,这难道不会使最勇敢的人退缩么?“珍妮”号的幸存者,我们在扎拉尔岛上未能找到他们,再去找寻希望也很渺茫。上司难道有权为此而拿船员的性命去冒险么?……
兰·盖伊船长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想到再也没有任何希望能够重见他的哥哥及其难友,他心如刀绞。内心极度的痛苦使他声音颤抖,他下达了命令:
“明早返航!天亮起锚!”
我感到,当初他决定前进时,表现出极大的魄力;现在决定后退,恐怕也需要同样的魄力。远征失败在他心中激起言语无法形容的悲痛。现在既然决心已下,他就要强忍自己的痛苦了。
我承认,我感到非常失望。最令人痛心的是,这场远征竟落得如此结局。当初我那样热切地关注“珍妮”号的探险,现在只要能够穿过南极洲的海洋继续寻找,我都希望不要中断这桩工作……
是啊!如果处于我们的地位上,多少航海家都会极力解决南极的地理问题的!事实上,“哈勒布雷纳”号已超越威德尔的船只抵达的地区,扎拉尔岛距离子午线交叉的一点已不到七度。看来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止“哈勒布雷纳”号向最高的纬度挺进。船只距离南极不过四百海里,在这特殊的季节里,海风和水流很可能将它推进到地轴的极点……如果自由流动的大海一直伸展到那里,则只需几天功夫……如果存在着大陆,也只要几个星期就够了……但是实际上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去南极。“哈勒布雷纳”号冒险闯进南极海洋,并不是为了征服南极!
假设兰·盖伊船长强烈希望航行到更远的地方去继续搜寻,并已得到韦斯特、水手长和老船员的支持,他是否能使福克兰群岛招募的那二十个人下定决心呢?渔猎手赫恩一直在他们之中进行蛊惑人心的煽动……不!兰·盖伊船长是不可能信任这部分人的,他们在船上占多数。他已经将他们带到扎拉尔岛这个纬度,他们肯定会拒绝进一步深入南极海洋去冒险。这大概是我们船长决定向北返航的原因之一,尽管这样他本人要忍受极大的痛苦……
就在我们认为这场远征当告不了了之的时候,突然听到:
“那皮姆……可怜的皮姆呢?……”
这句话,我们的惊讶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我转过身去……
刚才说话的,是亨特。
这个怪人,站在舱面室旁一动不动,两眼盯着海天相连的远方……
这艘船上,人们非常不习惯听到亨特的声音。甚至这似乎是他上船以来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说话。船员们出于好奇,围在他的身边。我预感到,他那出人意料的话语,难道不是揭示着某种异乎寻常的东西吗?……
杰姆·韦斯特挥动手臂,让船员们都到船头上去。只留下大副、水手长、帆篷师傅马尔丁·霍特和捻缝师傅哈迪。这几个人自认为是得到允许和我们一起留下来的。
兰·盖伊船长走到亨特面前,问他:
“刚才你说什么?……”
“我说:‘那皮姆……可怜的皮姆呢?……’”
“那么,你在我们面前呼唤这个人的名字干什么呢?正是这个人出的坏主意将我哥哥引到这个岛上。在这里,‘珍妮’号被毁,大部分船员被害。七个月前这里还有人,可是如今我们连个人影也没有找到……”
亨特一声不响。
兰·盖伊船长满怀怨恨,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他高声叫道:
“快回答!”
亨特犹疑不定绝非出于他不知道回答什么,而是由于他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一定困难,这点从下面可以看到。虽然他的话语断断续续,词语之间勉强相连,然而他的思想脉络却很清楚。总之,他有一种自己独特的语言,有时很形象化。他发音带有浓重的西部印第安人口音,有些嘶哑。
“是这样……”他说,“我说不清楚……我的舌头很笨……请理解我……我提到了皮姆……可怜的皮姆……是吧?……”
“对!”大副简短地回答,“关于皮姆,你有什么要对我们说的?……”
“我要说……不要丢弃他……”
“不要丢弃他?……”我高声叫道。
“别……千万不要……”亨特又说,“请想一想这……这多么残酷……太残酷了!……我们一定要去寻找他……”
“去寻找他?……”船长重复着这句话。
“请理解我……我就是为了这个才登上‘哈勒布雷纳’号的……对……就是为了找到……可怜的皮姆……”
“那么,他在哪儿?”我问道,“他不是在坟墓里么……,在他家乡的墓地里么?……”
“不……他在他留下的地方……独自一人……就一个人,”亨特回答,将手伸向南方,“从那时起,太阳已在地平线上升起了十一次!”
亨特显然指的是南极地区……但是他打算干什么呢?……
“你不知道阿瑟·皮姆已经死了吗?……”兰·盖伊船长问道。
“死!……”亨特又说道,用富有表情的动作强调这一字眼,“不!……请听我说……我知道这事……请理解我……他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