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你不去,让你好瞧的模样儿。

长安低声道:“我爷爷说了,来给夫人问安,要守规矩。不能到处张望,不能四处跑动…”

谨哥儿才不管这些,没等长安的话说完,盯着他问“你去不去”,脸色很不好看。

娘亲曾说过,见到了六少爷,要毕恭毕敬的!

长安的表情变得有些迟疑起来。

谨哥儿已经跳起脚来,朝刘二武叫嚷道:“把他绑起来,给我打十板子看他还听话不听话!”

别说是刘二武了,就是屋里的众人,也被他这话说的一呆。

滨菊忙道:“夫人,我去给六少爷陪个不是!”

十一娘再次拦止了她:“孩子们的事,让孩子们自己处置好了。我们做大人的,就别插手了”依旧坐在那里看。

滨菊求助地望了琥珀一眼。

琥珀也不知道十一娘是什么意思,无奈地朝滨菊摊了摊手。

滨菊不敢吭声,心急如焚地站在十一娘身边看。

那刘二武愣了片刻,很快就回过神来,他朝着黄小毛使了个眼色,高声应着,慢吞吞地捋着衣袖,嘴里还大声嚷道:“让你不听我们六少爷的话!”

黄小毛也明白过来。

这是在夫人的屋檐下,他们这样大的动静,夫人听到了肯定会出来看。到时候怎样处置,自然有夫人做主。

他也学着刘二武的样子捋着衣袖,大声喝道:“我们六少爷让你陪他玩,那是抬举你,你竟然还敢不听。看我们不把你绑了狠狠地打上十板。”

关心则乱。

滨菊不由在心里怪起公公来。

一天到晚跟长安讲什么本份,陪少爷玩不也是做下人的本份吗?这要是十板子真的打下去…她一想,心里就刀绞似的痛,眼泪涌在眼眶里,可眼角瞥过夫人的身影,又不敢往下落。

琥珀看着,轻手轻脚地过去,拉了拉滨菊的衣袖,又指了正盘坐在炕上朝外望的十一娘,摆了摆手,无声地笑了笑。

滨菊眼底露出几分困惑。

琥珀看着叹气。

这个滨菊,从头到脚都少了点灵性。

她只得附耳悄声而紧促地道:“夫人怎么可能看着长安被打!”

一语点醒梦中人,滨菊长透口气,这才心中微定,踮了脚,顺着十一娘的方向朝外望去。

黄小毛和刘二武装腔作势了半晌,正屋也没个动静。两人不由暗暗急起来,又不敢不听从谨哥儿的吩咐,上前扭了长安的胳膊,低声道:“你就认个错好了六少爷不是不懂道理的人!”

长安的表情有些忐忑不安起来,长顺看着抱着哥哥的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去踢黄小毛和刘二武:“不许欺负我哥哥,不许欺负我哥哥!”

还好长顺平时被滨菊娇生惯养,力气并不大,要不然黄小毛和刘二武人没有绑成,自己先被打了一顿。

长安忙喊弟弟:“不许打人不然再也不领你出去玩了!”

长顺就大声哭起来。

谨哥儿看着乖乖被黄小毛和刘二武扭了胳膊的长安,又看了看哭闹不休的长顺,露出踌躇之色:“你,你答应陪我玩,我就不让他们打你的板子!”语气有些心虚。

长安虽然是仆妇的儿子。可永平侯府赫赫有名,万大显是府里有体面的管事,母亲滨菊是服侍过十一娘的人,二叔在徐家保定的田庄上当管事,娶了回事处赵管事外甥女,姑姑又在徐嗣诫屋做大丫鬟。而且万家行事一向谦和忍让,很得大家的喜欢。他走出来比一般的人家的孩子还体面。何曾被人如此对待过心里也有些害怕起来。

“我,我祖父不让我和少爷玩!”他喃喃地道,“说上下有尊卑,不可坏了规矩…没有了规矩,就不能成方圆…”重复着祖父万义宗的话,他的心智渐渐变得坚定起来,“我帮少爷捡球好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你,你…”谨哥儿气急败坏地指着长安,话都有些说不出来了。

大家都喜欢和他玩,他平都嫌烦,不太搭理。有时候心情好了,给个脸色,那些人就都会急巴巴地跑过来向他示好。这次是他主动找长安玩,长安竟然还推三阻四的!

他要打长安的板子,长安竟然也不低头求饶。

想到这里,谨哥儿心里有些懊恼。

长安的母亲曾经服侍过娘亲,而且娘亲还很喜欢,常常赏东西给滨菊不说,滨菊每次来给娘亲请安的时候都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空手来,只有她,还带着孩子,娘亲每年都会打赏长安和长顺,还让允许长安和长顺到后花园里玩。现在他要打长安的板子,娘亲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的。要是不打,他的话已经说出口了,爹爹说过,不能随便开口说话,但说出去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而且,娘也是这么说的。人要言而有信,以后说话,别人才会相信你,才会听你说话…

早知道这样,就不说打长安的板子了!

谨哥儿犹豫了半晌,咬着牙道:“给我打十板子!”

等会给母亲陪不是好了…总比在众人面前说话不算话的好!

黄小毛和刘二武不禁交换了个眼神,一边高声叫嚣着,一边去拿了板子来。

正屋的门帘“唰”地一声被撩开,两个人惊喜地回头,就看见个妩媚的花信少妇笑盈盈走了出来。

“六少爷!”她曲膝给谨哥儿行了礼,“夫人听见您的声音,又没看见您的人影,有些奇怪,特意让奴婢出来看看。”说着,讶然地“噫”了一声,望着长安和长顺,“你们两个不是去后花园玩了吗?怎么在这里?”一副全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样子,忙引荐长安和长顺给谨哥儿,“这是万大显万管事的长子和次子。万大显您知道吗?他是司房的二等管事。是夫人的陪房,跟着夫人从余杭嫁到燕京来的。他们的娘亲您肯定知道,就是常常来给夫人问安的滨菊。她也是夫人的陪嫁,而且是从小服侍夫人的,是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万大显和滨菊的婚事,还是夫人做的媒呢…”

琥珀啰啰嗦嗦的,在黄小毛和刘二琥耳朵里却如果佛言纶音般的悦耳动听,两人个看着她的眼睛都充满了感激。

谨哥儿却有些烦。

他知道这妇人,从前也是娘亲身边的丫鬟,是在春节过后进府给娘亲问安的人之一。听宋妈妈说,她很得娘亲的喜欢,娘亲屋里两个管事妈妈的份额,另一个就是留给这个叫琥珀的。秋雨和红纹说起来时,他还记得秋雨当时眼底闪过一丝畏缩,显然很怕琥珀。

她话里话外全是讲长安的父母如何如何,分明是要他手下留情,饶了长安一次。

可长安不低头,他怎么饶他啊?

既然琥珀出了面,娘亲肯定是听到外面的动静了。谨哥儿不想让十一娘担心,想了想,索性打断了琥珀的话,问长安:“你到底陪不陪我玩?”

琥珀这几年虽然不在府里,可府里的事却一直留心。知道如今府里六少爷最得太夫人和侯爷的喜欢,阖府上见到他先让三分,因此养成了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却没想到她说了这么多,六少爷还是要追究这件事。

她忙朝长安使眼神,示意长安快点应了再说。偏偏长安被万义宗教成了一口唾沫一个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这一低头就能解了围,可想着祖父的叮咬,道歉的话始终说不出口来。

琥珀看着着急,只好笑道:“长安、长顺,你们给六少爷问过安了没有?还不快给六少爷磕个头!”

长安虽然直,却并不傻,知道琥珀这是在为自己找台阶下,忙跪下去给谨哥儿磕了个头,喊了声“六少爷”,又轻轻推了推长顺的背,让他也跟着磕头、喊人。

琥珀就撩了帘子,笑吟吟地称着“六少爷”,道:“奴婢服侍您去见夫人吧!”

谨哥儿虽然有气,却不违逆娘亲的话,斜睨了长安一眼,进了屋。

琥珀松了口气,急步跟了过去。

“出了什么事?”已转身端坐在炕上的十一娘笑着问谨哥儿,“娘在内室都听到你的声音了!”

谨哥儿脸上还留着几分不虞,把刚才的事告诉了母亲:“…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要打长安十板子!”

他拳头攥得紧紧的,一副据理力争的样子。

十一娘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心里还有这样乾坤。这算是他们教育的成功呢?还是算是失败呢?

她有点啼笑皆非。但望着儿子望过来的期待目光,她知道自己不能阻挡。

“既然你的话已出了口,那就打长安十板子吧!”十一娘说着,朝琥珀轻轻点了点头,“我还有话和你说,就由管青家的去外面看着吧!”

没有说少爷有错,还把少爷留顾屋里。

琥珀立马明白了十一娘的用意。

她笑着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谨哥儿小脸瞬间如夏日的阳光,焕发出明亮耀眼的光芒。

“娘!”他拉着母亲的衣袖,看着屋里咬着唇、快哭出来的滨菊,又看了一眼窗外被黄小毛按在春凳上的长安,略一思忖,道,“是长安不对等会我给他请个大夫!”

滨菊忙曲膝行了个礼:“多谢六少爷了他就是这样个犟脾气,六少爷快别生他的气了小心气坏了身子,夫人该担心了!”

谨哥儿点了点头。

十一娘就对滨菊道:“你也去看看长安吧!”

滨菊应了一声,步履有些乱慌地出了内室。

十一娘想私下和谨哥儿说说这件事,就遣了屋里服侍的:“…等会把人打完了,再让他们母子进来见我。”

丫鬟们应声而去。

谨哥儿看见屋里没人了,忙道:“娘,都是我不好,不该打你的人!”垂着头,搭拉着肩膀,满脸的懊悔。

“现在知道后悔了?”十一娘板了脸训他。

“嗯!”谨哥儿连连点头。

“你要学着压住自己的脾气才行。”十一娘循循善诱,“人一生哪能总是事事顺意。娘看着小丫鬟笨手笨脚的,还想教训几句呢可人有聪明的人,有笨拙的,他们来我们家不过是做事的。做不好事,就换个人好了。要是没有人可换,那就聪明的人做聪明的事好了;不聪明的人做些简单的事好了。总不能因为了天性如此,就要被娘喝斥吧?何况长安做得对。他只是陪着母亲来给娘问安的,又不是你的贴身小厮,为什么非得陪着你蹴鞠不可啊?就算是你身边的小厮,随风养着你养的那些鸟兽,黄小毛和王二武专司陪着你玩,你总不能让随风不去养你的鸟兽了而整天像黄小毛、王二武这样陪着你玩吧?长安本来就不应该被打,现在娘帮你打了人,却是错上加错。可为了你的面子,却只好如此”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让长安受委曲了!”

谨哥儿听着,脸上露出惶惶然的表情来:“娘,那,那怎么办?”

十一娘反问谨哥儿:“你说该怎么办好?”佯作出有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谨哥儿只好自己认真地想这件事。

“陪长安银子?”他迟疑地道,“或者,赏他些东西?”

十一娘在心里叹了口气。

真是言传身教。

她也好,徐令宜也好,平时有什么事都打发别人银子,出了事,孩子第一个想的就是打发人银子。不过,这个社会如此。对于地位和他们不等的仆妇,他们只能通过打发银子,或对人温言细语来表达道歉或是喜欢。

“这都是次要的。”十一娘温和声道,“你要学着三思而后行才是前两天你父亲不是告诉过你了吗…”

她和儿子在内室说着悄悄话。滨菊却望着王二武轻轻落在儿子屁股上的木板,但心地问琥珀:“这样,行吗?”

“你啊!让我说什么好?”琥珀无奈地道,“要是夫人真心要打长安,早交给白总管了。怎么会让我们这些妇孺、孩子来打!”

“我,我这不是心里乱糟糟的吗?”滨菊脸色一红。

已经领完板子的长安一跃而起,忙过来安慰母亲:“娘,我没事,一点也不疼!”

“那是夫人手下留情!”滨菊沉着脸教训儿子,“六少爷让你陪着他玩,是看得起你。你陪着他玩就是了。竟然这样顶撞六少爷。等会回去了,我要告诉你爷爷和你爹,看他们怎么教训你…”

长安听着母亲的叨唠,露出困惑的表情来。

还好秋雨出来解了围:“滨菊姐姐,夫人让你和长安、长顺进去!”

滨菊忙整儿子整了整衣襟,又捋了捋有些凌乱的头发,领着儿子进了内室。

谨哥儿就赏了长安二两银子。

长安不解地在滨菊的示意下接了银子。

“有所为,有所不为。”十一娘笑望着长安,问他,“你想不想进府给谨哥儿做贴身的小厮?”

长安不知道。

他们家里的人都在徐府当差。爷爷也说过,等他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也要到徐府来当差的。可他还没有到年纪,还要带长顺…

他朝滨菊望去。

滨菊又惊又喜,忙跪在了十一娘的面前:“多谢夫人!”眼角看见儿子还愣愣地杵在那里,忙拉着儿子的衣角,示意他跪下,“还不谢谢夫人和六少爷!”

长安忙跪了下去,还没有开口道谢,就听见十一娘又问道:“长顺,你愿不愿意和你哥哥一起进府?”

长顺望着十一娘炕桌上的八宝掐丝珐琅的糖果盘子,毫不犹豫地大声应了句“愿意”。

第六百二十二章

“这么说,谨哥儿现在又多了两个贴身的小厮了?”徐嗣谕放下手中的书,笑着接过了项氏奉上的茶盅,“而且一个还只有三岁?”

项氏点头,笑道:“我去给婆婆请安的时候,那个叫长顺的正坐在屋檐吃糖。六叔身边的一个小丫鬟在一旁看着他。听婆婆的口气,长安还会跟六叔一起跟着庞师傅学武技。”

徐嗣谕啜了口茶,道:“长安父母都是母亲的陪房,长安会跟着谨哥儿也不稀奇。到是长顺,那么小的年纪也跟了过来…”说着,他笑了笑,“只怕是母亲的意思──谆哥儿和诫哥儿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总想着法子领着他们玩。长顺定是母亲为谨哥儿找来的玩伴。”

项氏笑道:“我看长顺那孩子挺招人喜欢的。不仅白白净净的,而且还不怕生。”说着,她想起孩子来…成亲四个月了,她还没有动静,婆婆虽然什么也没有说,姑姑和母亲都为她有点着急起来。过两天徐嗣谕就要去乐安了,她就更没有机会了!

想到这些,她不由神色一黯,语气也显得有些无力起来。

离他去乐安的日子越近,项氏的怅然就越深。虽然她话里话外全是让他“安心读书,我会在家里好好孝顺公公婆婆”之类的话,可他还是能觉查到妻子的不舍。

见妻子的情绪有些低落,徐嗣谕想了想,轻声道:“我会常常写信回来的!”

项氏听着微赧。

丈夫已经决定回乐安后就悬梁刺股,可能过年都不回来…她最敬佩丈夫的就是他那股坚韧的品质!

“相公放心!”她低了头,喃喃地道,“妾身会好好的”再多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一时间,两人相对无语,屋里的气氛却很温馨。

徐嗣谆和徐嗣诫从退步出来,两人还在议论元宵节时做失败了的那盏灯笼:“…早知道这样,就应该不用琉璃而是用堆纱的。”

“我们要的多。琉璃得请管事们忙着到专门的铺子里订,太麻烦了。”徐嗣诫笑道,“还是用堆纱吧!大不了我多做几次,找到解决的法子!”

自从那天伏在十一娘膝头哭过后,徐嗣诫有什么事就尽量不麻烦别人。

徐嗣谆自然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的。让火清库房要就是了。”说着,看见徐嗣诫屋里的喜儿正和一个还没有留头的小丫鬟站在过道说话。那小丫鬟他认识,在十一娘屋里当差。两个人也不顾过道有风,脸吹得红红的,依旧在那里说的喜笑颜开。

“怎么也不换个地方说话!”徐嗣谆笑道,“别看开了春,这两天的风还是挺厉害的。”

喜儿和那小丫鬟忙上前给两行礼。

徐嗣谆见喜儿眼角眉梢都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像从前那样端正肃然,又因喜儿是十一娘赏给徐嗣诫的,徐嗣谆也好,徐嗣诫也好,不把她当寻常的丫鬟,因此笑着打趣:“喜儿姐姐有什么好事,也说出来我们听听,我们也跟着欢喜欢喜?”

喜儿听到相熟的小丫鬟过来给她道喜,知道两个侄儿马上就要进府在六少爷身边当差了,心里实是欢喜。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在六少爷面前露脸,前些日子还有人因为太过急进而被打了板子。她的侄儿却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六少爷屋里当差…可见夫人待她家是如何的亲厚了。

她进府的时间不短了,又在徐嗣诫屋里当差,管事、管事妈妈、丫鬟、婆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有大家对四少爷、六少爷的观望与期待,她都看在眼里。见问话的是四少爷,强压着心底的高兴,笑着说了句“也没什么大事”,然后转身帮两人撩了帘子,要服侍他们进屋。

十一娘屋里当差的小丫鬟却不以为然。

夫人这样的抬举,换成谁都要乐得合不拢嘴。何况刚才喜儿一直在笑啊!笑的。还以为喜儿是不好意思自己说出来,就凑趣道:“喜儿姐姐的侄儿马上就要进府当差了!”

徐嗣谆和徐嗣诫一愣。

喜儿不由嫌那小丫鬟多事,瞪了那小丫鬟一眼,忙笑着解释道:“我大嫂今天带了两个侄儿进来给夫人问安,夫人看着我两个侄儿有趣,就问他们愿不愿意到陪六少爷玩。我两个侄儿年纪还小,长安今年才七岁,长顺才三岁。不懂事。每次跟着嫂嫂进府都有糖吃,有赏钱拿。听说能到府里来,自然是忙不迭地应了。”四少爷在内院的时候,身边也不过两个三等的小厮,是到了外院后,才又添了两个三等的小厮,四个没入等的。现在六少爷屋里已经有两个小厮了,夫人又帮着添了两个…她尽量地把这件事轻描淡写,“只是他们年纪小,夫人也只是随口问了问,到底怎样,还不知道呢?”

徐嗣诫觉得十一娘待滨菊、琥珀等从前服侍过她丫鬟的孩子都很喜欢,因为看到孩子有趣说出这样的话来完全可能,并没有多想,道:“长安进府当差还差不多,长顺来了,只怕还要安排一个人照顾他!”说着,就想起长顺怯生生伏在滨菊怀里的样子,不由失笑。

徐嗣谆却想到他小时候,十一娘就很喜欢让他身边的小厮带着他玩。还说,男孩子就应该和男孩子一起玩。总和小丫鬟丢沙包,以后就只知道拿针线。还常常鼓励他多跑多动,偷偷陪着他跳百索。看着两个小厮有趣,让他们进府来陪谨哥儿玩,像是十一娘的手笔。

他也跟着笑起来。

那小丫鬟只当喜儿是在谦虚,两位少爷也满脸是笑,忙道:“既然夫人答应了,侯爷肯定会答应。到时候喜儿姐姐两个侄儿进府的事还不是铁板定钉的事!”

喜儿眉头蹙了蹙,眼角不由打量徐嗣谆的神色。

徐嗣谆轻轻颌道,显然很赞同小丫鬟的说法。

“六弟皮着呢那些丫鬟、婆子根本就看不住他。是应该多安排两小厮才是。”他笑着对徐嗣诫道,“你不知道,前两天我去暖房挑兰花,正好遇到了结香姐姐,也在那里搬兰花。听说六弟在韶华院画竹子,就跟过去想给二伯母问了个安。谁知道进了院子,二伯母正满头大汗和丫鬟、婆子在找六弟!”

徐嗣诫吓了一大跳。

二伯母孀居,所以他们没有什么事是不敢去打扰的。

“出了什么事?”他忙问,“母亲知道这件事吗?”神色很焦急。

“也不是什么大事!”徐嗣谆一面说,一面进了屋。徐嗣诫跟了进去。“二伯母听说六弟要画竹子,就在院子的石桌上铺了宣纸。六弟一会跑到竹林里看半天,一会跑回石桌画两笔。二伯母坐在一旁看着,眼看着一幅竹子就要画成了。二伯母就吩咐小丫鬟把埋在屋后的旧年雪水取出来煮茶。六弟听了也要去。二伯母让他专心画画。他当时应了,结果却从林子里穿到了后院去帮小丫鬟取雪水了。二伯母看到他进了林子半晌没有出来,忙让人去找。”

说着话,两人在内室的大炕上坐下。

关于谨哥儿的事,喜儿很关心,亲自给两个奉了茶。

“他跑到后院去了,哪里找得到。”徐嗣谆想到当时的情况就很想笑,又觉得涉及到二伯母的体面,不应该,表情因此而显得有些怪异,“韶华院比别处都高。二伯母当时脸就白了。把跟在六弟身边的丫鬟叫来问,也问不出个什么。急得不得了,满院子找人。”

徐嗣诫听着心都揪了起来,倾着身子望着徐嗣谆:“后来怎样了?”

“后来二伯母把黄小毛和刘二武叫进去找。这才把满身是泥的六弟找到。”徐嗣谆笑道,“二伯母哭笑不得。把那小丫鬟训斥了一顿,又借口六弟画画把墨滴到身上,让阿金回去给六弟拿了件干净衣裳过去换了,亲自帮六弟梳洗了一番,这才算完事。”

徐嗣诫松了口气。

“这要是让母亲知道了,只怕谨哥儿又要被教训了!”

“就是!”徐嗣廓笑道,“所以二伯母让大家别告诉母亲,免得母亲知道了担心不说,谨哥儿也要被训斥。”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转移了话题,说起了给徐嗣谕送行的事:“…三哥的意思,明天到城南新开的一家李记去吃一顿,算是给二哥送行。说什么春熙楼、听鹂馆的,吃来吃去总是那些东西,没什么意思!”

“去城南啊?”徐嗣诫犹豫道,“会不会太远了点?也不知道那个李记到底怎样?”

“远点才好!”徐嗣谆笑道,“听三哥说,那地方很不错。他们的同僚常到那里去吃饭。”

过了年,徐令宜渐渐对他们开了门禁。去哪里只要跟侍卫处的说一声就行了。徐嗣诫听着也不由心动。

“那二哥怎么说?”徐嗣谕一向稳重,而且见多识广。徐嗣诫觉得如果徐嗣谕同意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二哥也觉得好!”徐嗣谆笑道,“三哥让我们明天己初就走。到李记吃午饭!”

“好啊!”徐嗣诫也来了兴致,两人议论起明天怎么去城南来。

喜儿这才轻手轻脚出了屋子。

四少爷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她站在台阶上,不由长长地透了口气。

第六百二十三章

听说长安和长顺要到府里来当差,徐令宜笑着打趣十一娘:“行啊!这可是一箭三雕啊!既给了谨哥儿一个教训,也给了万家一个体面,更是不动声色地把长顺给弄进府来…只怕谨哥儿那里你要跟他好好说说才是。他刚打了人,你立刻就把人放到他身边做了个小厮,只怕他一时拉不下这个脸来!”

不得不说,徐令宜非常了解这个儿子。

听说长安和长顺给他做小厮,谨哥儿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待滨菊、长安、长顺走后,他在十一娘身边磨磨蹭蹭了半天,想让十一娘改变主意,又不敢开这个口。

毕竟是谨哥儿要用的人,她勉强安进去,谨哥儿要是根本不让长安近身,不仅误了长安的前程,也浪费了她的一番苦心,十一娘和细细地说了半天“知错能改”、“宽和大度”之类的话,谨哥儿听着渐渐高兴起来,觉得自己不计前嫌让长安在自己身边正应了爹爹说所的“心胸宽广”,很爽快地答应了十一娘的安排。

徐令宜听了哈哈大笑:“谨哥儿可不是一般的要面子。”说着,脸色沉凝下来,“我看,这个毛病要改一改才好!”

“孩子还小。”十一娘笑着收拾手里的针线,准备歇息,“他只知道这样做父母会不高兴,那样做父母会高兴。父母高兴的,就会使着性子去做;父母不高兴的,想做也只敢偷偷摸摸地做。哪里懂那么多大道理。只能一件一件的来。要紧的是我们不能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做些自相矛盾的事,让孩子分不清楚父母的态度。”

“说的像训小狗似的。”徐令宜听着失笑,夺了她手里的藤筐,柔声道,“又在做什么?小心眼睛实在要做,不是还有谕哥儿媳妇吗?这两年身子骨刚好些了,你就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了!”

“我知道了!”十一娘笑着横了他一眼,没有多说。心里却腹诽着,难道你的东西我也交给谕哥儿媳妇做不成?

徐令宜却没有多想,他在想谨哥儿的事。

谨哥儿身边服侍的人本来就多,现在又加了长安和长顺,特别长顺,只怕还要两拔个丫鬟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样跟着谨哥儿住在正房的暖阁也不是个。

“诫哥儿不是搬出去了吗?”他沉吟道,“要不,让谨哥儿住到原来诫哥儿的厢房去吧?那边好歹是间厢房,又宽敞这样黄小毛和刘二武也可以一起般过去,他们也不用每天从外院进来,晚上内院落了匙,他们也能在谨哥儿身边服侍!”

这样自然好。

谨哥儿大了,的确不再符合总住在暖阁,可十一娘有点舍不得儿子。脸上由不露出几分犹豫来。

徐令宜看在眼里,觉得在这件事上十一娘太婆婆妈妈了。索性道:“这件事就这样定了。明天我就让白总管安排人把厢房重新粉一粉,该添些什么就添些什么。二月初一就让谨哥儿搬过去。”态度有些坚决。

十一娘咬着牙应了。

第二天,徐嗣谕几个给十一娘问了安就去了城南吃饭。十一娘则回避去了丽景轩,让白总管带了工匠去看西厢。

滨菊陪了婆婆进府给十一娘磕头谢恩,说好了正月二十送两个孩子进府。

太夫人也听说了。

杜妈妈笑道:“例钱由四夫人自己垫上。长安陪着六少爷读书、习武,长顺就在屋里跟着红纹学规。”

太夫人还是挺关心这件事的,吩咐杜妈妈:“两个孩子进府的进府的时候你记得提醒我一声,我要看看!”

杜妈妈笑着应是。

待送走了徐嗣方谕,西厢房也焕然一新。

十一娘特意去看了看。

青石砖重新打磨了一遍,地面光鉴照人。宝蓝色的幔帐换成了明快的鹅黄色,黑漆的家具换成了梨花木,相比从前,多了几份明快,少了几分庄重。

她很满意。

带了谨哥儿去看。

谨哥儿听说这是自己的屋子,而且以后黄小毛、刘二武、长安和长顺都会陪着他住在这里,他立刻高兴起来,在屋里子跑来跑去,还要把诜哥儿叫来:“…他晚上就可以睡在这里了。五婶婶就不会说我住的地方太小了。”

五夫人哪里是嫌弃暖阁太小,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总这样跟着谨哥儿不着家有些不好吧!

十一娘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

谨可儿犹豫道:“娘,我这可不是要和七弟显摆我是想他和我一起玩!”

十一娘笑着抱了抱儿子。

有小厮进来:“夫人,您在多宝阁的大掌柜把您订的笔墨送过来了!”

谨哥儿欢呼一声,跑过去就把黄杨木的匣子抱了过来:“娘,娘,我们去七弟那里吧!”

他一直没跟诜哥儿说自己得了套有趣的笔墨之事,感觉憋得有点慌。

“好啊!”十一娘笑着应了,和谨哥儿一起去给诜哥儿送东西。

五夫人看着有些意外,笑着向十一娘道谢。诜哥儿则和谨哥儿到一旁去交头接耳去了。

没几日,滨菊把长安和长顺送了过来。

十一娘特意陪着滨菊和孩子们去给太夫人磕头。

太夫人看这两个孩子眼神都十分清明,很满意,渐渐放下心来,两个孩子也就安心地住进了谨哥儿的东厢房。

谨哥儿对长安的到来还是有点讪讪然,长安进府后很相信祖母和爹娘,情绪也有点低落。长顺却恰恰相反,他很喜欢跟在谨哥儿屁股后面跑。谨哥儿因此常常拿了点心给长顺吃,长顺就跟着他跑得更欢了。以至于谨哥儿向徐令宜求情,让长顺也跟着他们一起去习武堂:“…人多了,好玩!”

徐令宜自然应了,只是嘱咐庞师傅:“年纪还小,不用勉强,等大一些了再好好地学。”

诜哥儿知道了很是羡慕道:“可惜八弟什么点心也不缺,要是他像长顺一样该多少啊。”语气很遗憾的样子。

丫鬟们听了直笑。

五夫人听了气得够呛,又听说徐令宜还准备让黄小毛和刘二武、长安等小厮也跟着庞师傅习武,五夫人不由找了徐令宽嘀咕:“这样有点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适合的!”徐令宽笑道,“既然要习武,身边自己要有几个陪着过招的人。要不然,学些花拳绣腿有什么用啊!”

五夫人不好反驳,过了几天,偷偷去看孩子都在干什么。

庞师傅住在离双芙院不远的秀木院。

秀木院原是个武堂,为了让孩子们习武,徐令宜特意在一旁盖了个小小的三间瓦房安置庞师,还特意拔了小厮给庞师傅用。

五夫人扶着丫鬟的肩膀,站在墙院上的青石条凳里透过花墙朝里望。

谨哥儿、诜哥儿、黄小毛、刘二武、长安,五个人一字排开,正在院子中央蹲马呢春寒微峭的时候,几个孩子额头上都有汗。

庞师傅四十来岁,身材高大魁梧,脸庞方正,沉着脸坐在屋檐下的太师椅上,显得很威严。喝斥在几个中间穿行的长顺:“你给我老实待在一旁。不然,你也跟着去蹲马步去。”

长顺一听,立刻学着谨哥儿的样子蹲了个马脚。可不过几息的功夫,他就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同:“六少爷,大哥…”

长安有些担忧地回过头去,刚想劝慰弟弟两句,就看见庞师傅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像拎小鸡似的把长顺拎到了太师椅旁,然后拿着茶几上放着的戒尺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划过空气的戒尺发出“叭叭”几声响,这才神色冷竣地重新坐到了太师椅上。

长顺乖乖地立在庞师傅的身后,再也不敢动了。

五夫人看着眉头微蹙,然后看见自己的儿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五夫人不由脸色铁青,低低地轻呼了一声。

只感觉那庞师的目光像箭一样射过来,又随着庞师傅扭头突然消失在空中。

五夫人心一颤,正想看个明白,诜哥儿已大声呻吟道:“庞师傅,我,我不行了,要歇会!”他气喘吁吁的,语不成句。

只是还没有等庞师傅说话,五夫人就看见谨哥和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庞师傅,我,我也要歇会!”

庞师傅的眉头就紧紧地锁成了个“川”字。

他看了看虽然手脚发颤却依旧在那里蹲马脚的长安,想了想,沉声道:“六少爷,七少爷,一柱香的功夫还没有动呢!”

两个孩子就苦着脸爬了起来,重新沉腰蹲下。

庞师傅就拿着戒尺戒轻轻地打着两人的身体,只到两人蹲姿适合他的标准,他这才转身在太师上坐下。

五夫人看着心里有点起火。

诜哥儿不过是来玩玩,用得着这样认真吗?

她抿着脚往内院去,迎面碰见十一娘。

“四嫂这是去哪里?”想到儿还蹲在那里,五夫人的笑容有点勉强──她要尽快找到徐令宽把儿子领回去!

“我去看看谨哥儿!”十一娘笑道,“第一天去上课,也不知道顽皮不顽皮?”

五夫人一听,忙诉苦道:“那庞师傅实在是粗暴,竟然用戒尺打孩子!”

十一娘吓了一大跳,忙过去看。

见几个孩子都瘫在地上,庞师傅蹲在一旁道:“你们休息一下,过一柱香的功夫我们再蹲马步。”

孩子们发出一阵呻吟声。却没有谁哭闹!

十一娘笑着回了正屋。

第六百二十四章

待谨哥儿回屋,十一娘见他满头是汗,忙给他擦身子、换衣,笑着问他:“师傅好不好?”

“好!”谨哥儿大声道,两眼发光,“他的箭能从铜钱的洞里穿过去射在大树上。还能一掌把三块叠在一起的砖打碎。很厉害的!”

崇拜是最好的老师。

十一娘笑着亲了亲儿子的面颊:“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谨哥儿摇头,笑嘻嘻地道:“我蹲了三柱香的马步。七弟只蹲了两柱香的马步。”很自豪的样子。却不说长安和黄小毛、刘二武蹲了多长的时间。

十一娘失笑。

想到她去时孩子们都在休息。谨哥儿这三柱香的功夫应该是分三次蹲的。

看样子,庞师傅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

十一娘对庞师傅的第一印象很好。

她适时表扬儿子:“谨哥儿可真行!”又轻声道,“诜哥儿年纪比你小,自然没你蹲得时间长”一面说,一面领着他到西次间临窗的大炕上坐下,剥了个桔子他吃。

谨哥儿听了情绪略有些低落,但见母亲笑盈盈地喂桔子他吃,他又高兴起来:“娘,师傅说,让我们每人制一把小弓箭,师傅以后还要教我们学射箭。还要做短褐,这样练拳、蹲马脚的时候很方便。他还让人在院子里做了梅花桩,不是一个哦,是两个。”他兴致勃勃地比划着,“比我还要高。连在一起。说我们要是马步蹲好了,就可以走梅花桩了…”

正说着,徐令宜回来了。

“怎么早?”十一娘有些诧异。

谨哥儿已溜下炕扑到了徐令宜的怀里,“爹爹,爹爹,我今天蹲马步了。蹲了三柱香师傅说我比诜哥儿蹲得好。”

今天是谨哥儿第一次去习武堂,徐令宜嘴上不说,心里惦记着。见谨哥儿兴冲冲的,他眉宇间也有了一丝飞扬。

“不错,不错!”徐令宜把谨哥儿抱放到了炕上,“你跟着庞师傅好好说,等你能上梅花桩了…”他沉吟道,“爹爹奖你一把宝剑好了!”

“不行!”十一娘接过小丫鬟奉的上的茶放在了徐令宜面前,沉声道,“奖什么不好,要奖宝剑!”

“好啊!好啊!”谨哥儿兴奋极了,无视母亲的反对,笑得眉眼弯弯,像个小狐狸似地道,“我要爹爹书房里悬着八宝琉璃剑穗的那柄宝剑!”

徐令宜一愣,继而大笑。

“这可是你说的!”他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儿子,豪爽地道,“只要你能站梅花桩了,我就把那宝剑送给你。”

谨哥儿本能地感觉不对劲:“我…我…”他看了蹙眉看着他的母亲一眼,又看了笑得十分开怀的父亲一眼,犹豫了半晌,然后露出副毅然决然的模样儿:“娘说了,不让奖宝剑。我,我不要宝剑了!”

徐令宜夫妻很是意外,徐令宜更是道:“怎么又改变主意了?那你要什么?”

“爹爹分明一副看我笑话的样子!”谨哥儿嘟呶道,“我才不上当呢”说着,他歪了脑袋思忖道,“我,我要把弓箭,要把漂亮的弓箭。”

徐令宜哈哈地笑着,回头对十一娘道:“我们儿子可不得了,学会察颜观色了。”然后很是感慨地笑着问儿子,“你为什么想要爹爹的那把宝剑?”

“它好看啊!”谨哥儿想也不想地道,“那个剑鞘是金镶玉的,还缀了三颗红宝石,比娘花钗上的还要大呢!”

徐令宜笑容渐敛,直起腰,喊丫鬟去把那宝剑拿进来。

十一娘望着徐令宜敛去笑容后不怒自威的脸,露出淡淡的笑容。

丫鬟很快就拿了剑过来。

徐令宜把剑递给谨哥儿:“拔出来!”

谨哥儿狐疑地接过剑,按了剑鞘,使劲把剑拔了出来。

剑身明亮照人。

徐令宜指了炕桌:“你试试!”

这可是娘亲的桌子。

谨哥儿不禁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笑坐在好里,表情带着几分鼓励。

谨哥儿不再犹豫,双手握着剑柄,使劲朝炕桌劈去。

黑漆炕桌,连个痕迹也没有。

他惊讶地望着父亲。

徐令宜摸了摸儿子的头:“漂亮、华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好东西!”

谨哥儿若有所思。

徐令宜扭头朝着十一娘笑了笑,笑容里充满了欣慰。

看着孩子这样一天天地长大,会有一种什么也比不了的成就感。

十一娘笑容更盛,轻轻地把儿子搂在了怀里。

谨哥儿有些不好意思冲徐令宜笑了笑。

“好了!”徐令宜让丫鬟把宝剑放回书房,一副不计前嫌的样子,笑着对谨哥儿道,“那我们说好了,你要是能走梅花桩了,爹爹就奖把弓箭你。”

“爹爹等着,我很快就能走梅花桩了。”谨哥儿挺着小胸脯保证。

徐令宜和十一娘都笑起来。

谨哥儿就说起庞师傅来,怎样厉害,怎样教他蹲马步,还在下炕演示给徐令宜看,拉了十一娘和徐令宜跟着学。十一娘陪着儿子玩,跟着他蹲马步,自然是没个样子。惹得徐令宜大笑。十一娘就拖徐令宜下水。谨哥儿看了直嚷“爹爹比庞师傅蹲的马步好看”。十一娘笑得直不起腰来。徐令宜皱着眉头“不要总讲好看,要实用”,话没有说完,自己也笑起来…屋里子欢声笑语,比过年还热闹。这气氛一直延续到吃完饭,徐嗣谆和徐嗣诫来给十一娘、徐令宜问安。

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徐令宜脸上掩也掩不住的愉悦让两人有些面面相觑。

谨哥儿就绘声绘色地把刚才发生的事讲给两人听。

徐嗣谆和徐嗣诫都很是吃惊。待随徐令宜、十一娘去给太夫人问过安后,两人延着甬石道出了内院。

春天的夜晚,月明星稀,风扑面不寒,柳树温顺而柔美的静立在那里,有种万木扶苏后的柔和。

徐嗣诫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他刚才进内室时谨哥儿赖在十一娘怀里撒娇的样子。

母亲的目光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六弟,嘴角微翘,眼角眉梢都带着淡淡的笑意,静谧安宁,如这皎皎月光…那个生他的人,是不是也曾这样抱过他呢?

念头一闪而过,如窥测了不德之事般,他惶惶然地抬头,看见一双关切的眸子。

“怎么了?”徐嗣谆笑道,“脸色煞白。”说着,他露出戏谑的表情,“难道说,你看到鬼了”说完,还做了个张牙舞爪的动作。

昨天他们在院子里赏月,和丫鬟们讲鬼故事了。

“不是!”徐嗣诫如同在辩解什么般,语气非常的急促,不仅没有了平常的平和,而且还显得有些尖锐,“我什么也没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