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辽王!
赵翌除了出身,哪一点比辽王强?
他还把这个朝廷弄得乱七八糟。
辽王当然不服。
可大义名份在那里,不服又怎样?
但姜宪什么也没有说。
她想到前世的李谦,就一直心生反意,这辈子估计也会如此。
只是她不知道自己看不看得到他反的那一天。
这朝廷再乱也有三斤钉,朝中不发生大事,是不可能谋反成功的。
她又想到赵玺。
不知道他能不能亲政。
他亲政之后,又是个怎样的皇帝?
不过,眼前最要紧的是壮大自己的力量。
姜宪道:“卫属带人和鞑子交战,形势怎样?”
去年冬天,李谦真的让人带着一些灾民去草原上抢粮食了。
据说很大一部分都因此活了下来。
李谦嘿嘿地笑道:“卫属把那些胆大机敏的都留了下来,编制成了骑兵。如今已有五千多人。等到今年秋天甘州那边马场的小马驹送过来,明天翻过年来,这些人就能去草原上试试胆色了。”
第858章 苦恼
乱世,能给能者机会。
前世李谦就是这样上的位。
姜宪抿了嘴笑,心里还是有点佩服李谦的。
术业有专攻。她前世就没有弄明白李谦军营里的那些事,今生她也就不为难自己了。正好这段时间慎哥儿的头能勉强抬起来了,非要竖着抱着到处走不可,如果把他安置床上,他不是哇哇乱哭,就是嗷嗷乱叫,非要如了他的意不可。
好在是柳娘子是个喜欢抱着孩子四处走的人,慎哥儿在她的身上就不愿意下来。
姜宪对来蹿门的董家大小姐道:“这孩子以后还不知道怎么霸道,还好他爹有先见之明,给他取名‘慎’字。”
董家大小姐掩了嘴笑,之后才说明来意:“我算了算日子,这个月十二慎哥儿就满百日了。郡主和王爷可定了什么时候给慎哥儿做百日?”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做了满月礼还会做百日礼的。这不得看父母是否决定给孩子做百日礼,百日礼是否和孩子的生庚字相冲,甚至是父母忙于其他的事,没有时间,也会不举办百日礼。
如今刚刚开春,但大家都知道,李谦去年冬天狠狠地抢了鞑子番,虽有死伤,却收获更大。正值春耕时节,按道理,两司卫所的这些世代军藉的人都有军田,应该把人放回去春耕,可李谦地反道而行,把卫所的人全都留下来练兵,雇了很多流民种地,如今城里的都议论纷纷的。说李谦在鞑子那里抢了很多好东西,瞧不上种田的收益,以后两司的粮食都会从外面买了。有的说李谦这是背恩忘义,至祖宗法典于不顾,连田都不种了,以后还有得亏吃。还有的说,李谦这是要做什么?军户不种田了,只顾着打仗,以后的粮食全靠买了,没有仗打的时候,难道要去抢不成?那和土匪有什么两样!
李谦却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似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家畏惧李谦的权势不敢当面质问李谦。可她爹却为李谦击掌,还说什么李谦是做大事的人。照这样下去,不出三年,李谦就在挟制西北。等汪几道这些人和简王分出胜负来,把朝廷上的事理顺了,回过头来才现,原来李谦已经在不知不觉雄霸方,让他们想动也动弹不得了。
还说,郡主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以退为进。
不仅给李谦争了个异姓王回来,还在这进退中把京城搅成了锅粥,牵制了汪几道和简王,让李谦有时间在西北布局。
董重锦让董家大小姐和姜宪能走多近就走多近。
况且董家和李家合伙的几桩买卖董家都赚了大钱不说,关系的是李谦没有仗势欺人,见钱眼红,之前说好的怎样分利就怎样分利,没有多要董家的文钱。
董重锦觉得,李谦能在这么大笔银子面前都不动心,可见所图未小,不是前眼的蝇头小利就可以打动李谦的,他觉得李谦是个人物,值得交,值得为其奔走。
董家大小姐特意过来趟,就是想问清楚慎哥儿做不做百日礼,董家好提前准备祝礼。
姜宪笑道:“还没有决定呢!”
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董家大小姐陪伴,加之两家现在利益相关,董大小姐又是个知进退的小姑娘,她不由得董家大小姐说起体己话来。
“我公公早就让人写了信过来,说是想让我抱了慎哥儿回去给他老人家看看,他老人家想得厉害,又实在是走不脱身。可慎儿这多大点,我哪里敢带他出门?只好请王爷帮着在他老人家面前说项,好不容易老打消了我公公的念头。
“不过,王爷也答应了他老人家,说孩子的抓周定到老宅子里举行。
“你说,这不是拖累人吗?”
李谦和姜宪的长子,生而尊贵。周岁礼弄不好会方来贺,在汾阳老家举行,大家都要去汾阳道贺,不说别的,就这车马劳顿,弄不好会折腾几条人命去。
姜宪觉得这样不是件好事。
“还有太皇太后那这。”她叹气道,“算着日子。说我们若是不给孩子办百日礼,她老人家来办。我估算着过几天宫里就会来人了。
“只是不知道这次派过来的是谁?
“原来我离京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三年见。现在倒好,说明年的这个时候,孩子有岁半了,路上走慢些,正好到京城过夏天——京城的四月,天气最好,就是炎夏,也是早晚凉爽,是最舒服的季节了。我就这样算算,十月份去汾阳,然后回来过年,二月份再出门,这下半年就别想消停了。
“我倒没什么。可孩子这么小,有经得住吗?”
董家大小姐看姜宪,觉得没有哪个女子比她更幸运了。可如今听姜宪这么说,倒应了那句“各人有各人的苦恼”。
她不由劝道:“那您就跟王爷说说呗!我看王爷不像寻常的男子,这内宅的事他也愿意帮您出头。”
“那是!”提到李谦,姜宪笑得甜蜜,道,“他要是不愿意帮我,我可要郁闷死了。”
不然她嫁给了赵啸,长住京城,哪里有这么多的恼烦。
但李谦比她以为的更好——前世,她和李谦也不过遥遥相望,真正能不能在起生活,她心里也没有底。由此看来,有些事到不必想得那深远,还没开始就担心害怕,不愿意去尝试,那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尝试过了,才真正知道好坏。
董大小姐就道:“慎哥儿的百日礼要是定下来了,您定得提前告诉我声。我二叔家要嫁女儿,我们怕和慎哥儿的百日礼定在了天。”
到时候董家的人怎么好过来喝百日酒。
姜宪闻言有些意外,道:“你二叔家哪个女儿出嫁?之前怎么没有听到风声?”
去年夏天的在骊山避暑,董家的几个女孩子常过来蹿门,和李冬至玩得很好。若是其中的个女儿出嫁,不要说他们了,就是李冬至,于情于理都应该去随个礼,而以李冬至如今的身份地位,若是可以去送嫁,董家姑娘是极有面子的,以后就是夫家也会被人高看眼。而婚期可不是随便就能定下来的,肯定是早就和夫家说好了。董家这么说,也不过是来和姜宪打个招呼,怕慎哥儿百日礼的时候董重锦没办法过来,姜宪和李谦心中不快而已。
可见董二爷家的女儿的婚期是和慎哥儿百日在天的。
慎哥儿的百日礼可以提前天也可以退后天。
董家二爷的女儿出阁却不能说改就改。
第859章 退让
姜宪问:“你二叔父家的闺女定在了什么时候出阁?”
董家大小姐闻言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她心里怦怦乱跳,强压着才没有让声音太过异样,道:“是,是二月初十。”
姜宪想了想,道:“慎哥儿的百日礼和八字不相冲,到底做还是不做?怎么做?我还要和王爷商量,不过,无论如何都得绕开初十的。我也想去喝你二婶婶家的喜酒!”
董家大小姐喜出望外,连连道谢,说了一个女孩子的排行,正是夏天在骊山别院和李冬至一起玩过的一个小姑娘,嫁了咸阳的一家商户,生意做得也挺大,和董重锦是知交。
姜宪就笑道:“你到时候可要记得给我们家冬至也发张请帖。她们也算得上闺中朋友。”
这面子就给得足足的了。
董家大小姐连连应“好”。
正巧柳娘子抱了慎哥儿回屋。
虽然还不到一百天,慎哥儿的眉眼却舒展,比刚出生那会儿更好看了。
董家大小姐就上前和慎哥儿打着招呼:“慎哥儿,你可好?你还记不记得我?我是董家姑娘呀!”说着,她合手双击逗了逗他,“来,给我抱抱!”
柳娘子知道董家大小姐和姜宪交好,看了姜宪一眼,见姜宪并无异样,这才笑着怂恿着慎哥儿:“给董小姐抱抱好不好?”说完,身子微斜,让慎哥儿去抱董家大小姐。
慎哥儿眼睛也不错地盯着董家大小姐的脸,好像他真的认识谁是谁似的。
董家大小姐看着喜笑颜开,声音越发的轻柔起来:“我们慎哥儿认识我是谁,对不对?来,给我抱抱!你长大些了,我给你买糖吃!”
慎哥儿继续盯着她瞧,半晌,突然朝董家大小姐伸出手去。
董家大小姐给他萌的心都要化了,忙“哎呀哎呀”地小心翼翼地托着慎哥儿的脑袋把他抱在了怀里。
慎哥儿在董家大小姐怀里张牙舞爪的。
柳娘子忙提醒她:“你要像我刚才那样竖着抱他。”
董家大小姐忙换了个姿势。
谁知道慎哥儿挺着小脑袋不愿意趴在董家大小姐的肩膀上,大家正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他伸出手去就抓住了董家大小姐耳朵旁边挂着的金丁香。
“哎哟!”董家大小姐耳朵一痛,却不敢动,怕一个不小心闪失了慎哥儿。
姜宪眼疾手快,见状三步并作两步就上前捉住慎哥儿乱晃的手,小心翼翼地把董家大小姐的耳朵抽了出来,然后朝着慎哥儿的小手打了一下,道:“真是越来越顽皮了,见着什么抓什么。要是让我再看见你这样,就打两下小手,知道了吗?”
不足百日的孩子知道些什么,手上扑着的东西没了,还被打了,眼泪在眼圈里直打了个转儿,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柳娘子心疼得不得了,怕姜宪继续打孩子,又怕董家大小姐心里不舒服,只能向董家大小姐解释道:“慎哥儿还不懂这些,看见那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就要抓一抓,大小姐千万别放在心上,他不是有意要抓您的。”
“哎呀!”董家大小姐嗔道,“这都是多大的事啊!小孩子不顽皮难道大人顽皮吗?郡主和柳娘子把这件事看得这样重,未免太见外了。”说着,摸了摸慎哥儿被姜宪打的手,哄着慎哥儿道:“慎哥儿不哭!我们慎哥儿是不是喜欢这赤丁香啊!我把它送给你好不好?”
一面说,已一面去卸那耳环。
姜宪哭笑不得,道:“小孩子闹,你也跟着闹。他懂什么?不过是看着你的耳环亮晶晶就想要罢了。你真给他,他抓在手里一会儿就会丢在地上。你别管他了,让他哭。哭几声没人理会就老实了!”
谁敢真的让慎哥儿哭?!
柳娘子、董家大小姐轮番上阵,最后董小姐不仅把那对金丁香耳环取下来给慎哥儿玩,就连头上一支八宝螺丝的发簪都取下来了给慎哥儿玩,慎哥儿这才抽抽泣泣地止住了哭。
晚上李谦回来,姜宪把这件事讲给李谦听,并担心地道:“这可怎么得了!要是把这孩子宠坏了怎么办?”
“没事!”李谦笑道,“孩子还小,你现在跟他讲什么他也听不懂,只有多花点功夫慢慢地教了。现在让他吃好穿暖身体健康地长大就行了。等到五岁,把他丢外院去。我就是这么长大的。”
丢到外院,就意味着儿子要归父亲来管教了。
姜宪非常的怀疑,道:“你有空吗?”
“孩子又不是别的事。”李谦笑道,“没空也得抽出空来啊!”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道,“我明天要去校场,可能后天晚上才回来。你自己在家里能行吗?”
姜宪笑了起来,道:“说得我好像从前没有一个人在家似的。”
李谦笑道:“这不是还有慎哥儿在家吗?我有些担心!”
这到是。
自她生了慎哥儿,李谦这还是第一次在外面过夜。
姜宪柔声道:“夜晚的天气还很凉,晚上还是要盖厚一点的被子。别仗着自己身体好就不当一回事。你也知道我们有了慎哥儿,他以后还要你教他怎么做人行事,你要把我们娘俩放在心上才是。”
“知道了!”李谦说着,握了姜宪的手贴在了胸口,含笑望着她道,“不过是寻常的校场练兵,我明天下午就回来了。”
姜宪可不信。
李谦也无意瞒他,低声道:“蔡定忠今天早上来衙门拜访我,说是想看看两司的军纪,被我直接拒绝了。但我知道,他肯定是授命而来,就算我拒绝了他,他也会想其他办法的。我索性让他死心,这两天在校场里练兵,他要看就让他看个够!”
所谓的其他办法,就是怂恿着夏哲出面。
两司原本受夏哲节制,李谦没有拒绝的道理。
李谦的职位没有夏哲高,可他品阶却比夏哲高,若是顶起真来,李谦完全有道理拒绝夏哲。
可姜宪本能地觉得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
她沉吟道:“你要对付夏哲了?”
“嗯!”李谦肃然地道,“他这个人太麻烦了,我想把他搬走!”
姜宪提醒他:“若是能把他搬走,我早就把他搬走了。可你想过没有,没了夏哲,还有李哲、王哲、刘哲。与其到时候来个性情刚烈的,还不如就让夏哲坐着这个位置。反正他也不怎么管事。”
第860章 服妥
“可他总是坏事!”李谦摇头,否决了姜宪的说法,道,“就算不把他弄走,也不能让他再插手我这边的事。他这次若不领着蔡定忠偷偷的来看就罢了,如果他把人领了过来,少不得要给他点教训。”
姜宪觉得对夏哲大可不必如此。可换位思考,若是有人这么烦她,她也会不耐烦的。
弄走就弄走吧!
这毕竟是李谦的事。
她点了点头,不再过问,道:“慎哥儿做百日吗?若是做,得快点定日子了。”
“做!”李谦道,“怎么不做!他可是我们的长子!不过,我觉得倒不必大宴宾客,那些人的心思也很好猜,太麻烦了。就家里亲近的人摆一桌好了!”
姜宪也觉得。
来的人多是为了应酬,真正为他们慎哥儿高兴的没几个,他们又何必给这些人面子!
两人商量了半天,把百日礼的日子定在了这个月十四。只请康祥云、郑缄等人,不过四桌客。
姜宪忙着给慎哥儿做百日,李谦忙着外面的事。
没想到过了几天,蔡定忠来拜访姜宪。
姜宪借口男女有别,没有见客。
之后情客悄悄地告诉姜宪:“晋安侯气得直发抖。说您站在金銮殿上的时候怎么就不说男女有别了!还阴恻恻地说,若是到时候得罪了郡主,让郡主不要见怪。”她说完,有些担心地道,“该不会是有人看王爷不顺眼吧?”
“不顺眼就不顺眼”姜宪不以为然地道,“王爷要做事情,就免不了要得罪人。是驴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他们有这个本事就动手好了。我等着接他们的招呢!”
她说完,冷冷地“哼”了一声。
郭永固还是个文官呢,四川巡抚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八年了,说不回去还不是不回去,朝廷又能把他怎样?更不要说李谦这个武官了,还顶着临潼王的头衔。
她拿了给百日礼准备的回礼道:“你觉得怎样?”
寻常人家的百日礼的回礼都是些喜饼,糖酒之类的,姜宪想着这次来吃喜酒的人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就让人打了个小小的易红雕的匣子,里面铺了猩猩红的绒布,摆了四枚象征着长寿、安康的金饰,看上去非常的贵气。
情客知道姜宪不想说这个话题,立刻顺着她的话道,“我瞧着挺好。这回礼拿回去了还能收起来。说不定很多年以后慎哥儿长大了,那户人家再拿出来看,肯定很有意思。”
她的话提醒了姜宪,姜宪道:“那我们也留一套。等到慎哥儿生了长子再拿了给他。”
情客抿了嘴笑。
姜宪就让她去给董家送请帖。
到了下午,宫里来人了。
来的依旧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印霞。
姜宪忙请她到屋里坐下,调笑道:“辛苦了。京城到西安的这条路,你恐怕闭着眼睛都能走了吧?”
印霞代表太皇太后,可在姜宪面前,也只敢坐了半边身子骨。
她一面喝着茶,一面笑道:“孟姑姑回去之后说了慎哥儿的事,太皇太后不知道有多高兴呢!我这次来,太皇太后还专程让我带了个从道衍大师那里求来的寄名符,说是要让慎哥儿片刻不离身地戴到十岁才能取下来。”
姜宪不免有些好奇,取了那寄名符看。
是枚上好的玉佩,雕了奇怪的花纹,不过看上去那花纹繁复却不失优雅,不像是随便一般人能有的手艺。
印霞笑道:“原本可以早几天来的,就是等这寄名符才晚了的。太皇太后让奴婢告诉郡主,说道衍师傅说了,慎哥儿是福禄双全的命格,大名也取得好,就不必再取乳名了,让郡主好生养着,以后还有大福可享。”
在强权面前,谁说话也要留几分余地,三分好通常都会说成十分。姜宪想着慎哥儿的命格应该不错,不过所谓大福可享,她一笑而过。
她之后问了问太皇太后的身体,知道太皇太后不仅身体好得很,还准备出体己银子把姜宪在小汤山的别院扩建翻修一次。说是姜宪带慎哥儿进京的时候慎哥儿也有个院子好跑动,现在的地方太小了。
姜宪哭笑不得。
董家的喜帖送了过来。
姜宪让李冬至到时候和她一起去喝喜酒,又叫了人进府打首饰做衣裳,到了那天,领了李冬至去董家喝喜酒。
董家专程为姜宪安排一个僻静的休憇的地方,姜宪进门就被迎了进去,还让新娘子过来给姜宪请安。
姜宪出手也大方,除了一套重二百多两的金头面,还送了一对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给董家二叔的女儿添箱。
董家的人喜出望外。
董家当然不是稀罕这些东西,而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姜宪打赏的,那金头面一看就是大内的手艺,等闲人见都没有见过。这两件东西,就足够董家二叔的女儿嫁过去之后当成传家宝的了。
李冬至和新娘子一起去新娘子的闺房,董家大小姐则和家里的两个妽婶来陪姜宪吃酒。
姜宪倒没有那些个规矩,每样菜吃了一点,然后就撤了桌子,同董家的三太太、四太太说了会闲话,直到两位太太娘家来了人,大家这才散了。
两位太太都见过姜宪,却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过姜宪,走出去不由道:“郡主吃得那么少,会不会是菜不合她的胃口啊!不过,郡主的皮肤真好啊,细腻得像牛乳,一点瑕疵都没有,就是我们家刚刚出生的外甥,也没郡主的皮肤好。”
董家大小姐留在屋里继续陪着姜宪,送董家两位太太出门的是董家大小姐贴身的大丫鬟,听着不由道:“两位太太快别议论了。我听大小姐说,郡主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是不能说的。就是厨房的菜试,也是临时抽签定的。郡主在外面几乎不吃东西的。今天可能是觉得我们家的菜品不错,这才吃了这么多的。”
两位太太不由啧舌。
那边董家大小姐却在和姜宪说着夏哲的事:“…外面都传疯了。说夏大人越俎代庖,要插手两司的事。好多人都说夏大人不应该。王爷是常胜将军,连鞑子的可汗庆格尔泰遇到了王爷都只能躲着,夏大人不应该为了权势就和王爷争夺兵权的,不然真的上了战场,吃亏的还不是那些军士和黎民百姓。还有人说,京城里来的钦差就是来夺王爷兵权的,要不然夏大人也不会助纣为虐了!”
第861章 相求
夏哲听到这样的传言肯定会气疯的!
姜宪觉得这些话十之八九是李谦让人传出去的。
她笑道:“你们不会也相信了这传言吧?”
“我爹是不相信的。”董家大小姐抿了嘴笑,道,“不过是大家都这么说,我们也这么说罢了!”
副推波遂澜的样子。
姜宪哈哈大笑,觉得董重锦真是个妙人!
吃完董家的喜酒,李谦和姜宪给慎哥儿做了百日礼,这太原代表李长青来观礼的是柳篱。
把孩子抱出来时,他仔细地打量孩子的长相,不过只是比那些第次见到孩子的人时间久点。
姜宪并没有放在心上。
想着他既然是代表李长青来的,回去之后李长青肯定要细细的询问关于孩子的事,他看得仔细些,多半是为了回答李长青的话。
柳篱含笑不语地轻轻地握了握孩子的小手,送给了孩子个看上去就有些年头的平安扣,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有个好兆头。”
姜宪代慎哥儿谢了柳篱,把孩子抱给代表姜家来喝喜酒的舅舅姜含和姜纵看。
如今姜含留在京城帮着姜家打理些庶务和京城的人情来往,姜纵则去了辽东。两人说起来也有年多没见了,慎哥儿满月的时候,正值腊月,快要过年了,天寒地冻不说,姜镇元和姜律率军正和廖修文对峙着,没办法过来,姜含代表姜家忙着和京中的诸位大臣交际应酬,李谦最是清楚这其中的事,特意叮嘱他们不用自己来,要是实在想见慎哥儿,等慎哥儿百日再说。这也是李谦为何坚持要办百日酒的原由。
两个堂舅都说慎哥儿长得像李谦。
姜宪也很无奈,道:“刚生下来的时候还像我来着,也不知道怎么了,越长越像他爹。只有盼着再生个女儿像我了!”
姜含这年多来代表姜家出入各种场合,既遇到过被姜家旧部,被关照的时候,也遇到过和姜家对立的人被为难过,人突然间就沉稳了很多,已经像个持重的大人了。他笑道:“郡主素来好福气,定能心想事成的。”
姜纵比姜宪还小,这年余跟在姜镇元身边帮着他处理公文。原照着姜镇元的意思,是榌让他留在京城里读书,考个功名,走仕途,以后官场上也有个能照应人,但姜纵不愿意,在他看来,不管他读多少书,考个怎样的功名,只要皇室对姜家依旧防备,他就不可能有个好的功名,与其如此,不如让姜含留下来,他去辽东。
姜镇元被这个侄儿说服了,把他留在了身边跟着那些幕僚学习怎样处理公文,怎样写公文,他做有模有样的,姜律几次来信都大大的赞扬了他。
但他到底还是少年人心性,看见慎哥儿的时候睁大了双和姜宪很像的杏眼,还忍不住戳了戳孩子的小脸,满是敬畏地道:“他这么小,长到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姜含和姜纵因是舅爷,这个时候是坐在主席的,很多人都是第次见到姜家的这两位舅爷,很受瞩目。姜含闻言脸红,低声喝斥他:“你是怎么长大的他就会怎么长大?”
姜纵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腼腆地朝着姜宪和李谦笑。
李谦倒觉得自己的这两个大舅子比姜律可好对付多了,他忙笑道:“等舅弟成了亲,就知道了!”
两人都定了亲,这两年可能就要成亲了,闻言都有些羞涩地笑。
众人却觉得这两人都很纯善,可见姜家的门风是很严谨的。
慎哥儿的百日礼,还来了个让人颇为意外的人——大同总兵府齐胜的夫人。
她在十三才到,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姜宪正准备着次日的宴席,把人迎到了客房也没有来得及阔契,但姜宪心里隐隐有数,觉得齐夫人这是遇到事了,不然她不会为了慎哥儿的百日礼这么远的跑过来。
等到送了客,齐夫人并没有立刻就走的意思。姜宪设宴专程招待她,请了夏夫人、周夫人等作陪,杜慧君来唱堂戏。
齐夫人看着戏台上扮着青衣的杜慧君颇为感慨地道:“杜大家也老了。这身手倒没有他手底下的几个孩子来的伶俐了。”
姜宪笑道:“你可不知道,他如今在西北被称为第名伶了,等闲已经不出场唱戏了,也就是我这里,这么多年来来往往的,叫就来。”
齐夫人觉是姜宪说话真是客气。
他杜慧君就算是本朝第名伶又如何?李谦和姜宪叫,还不得乖乖的来唱堂会。
想到这里,她心里就觉得有点可惜。
要是当初她没有犹豫,以齐胜的性格,早就把其中个女儿嫁给了云林,如今也不会有这样的局面了。
她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和姜宪说起来意:“…你齐世叔想向王爷买批马!价格还是照着市面上的。”
战马虽然是军需,可以李谦的性格,齐家又不是想买便宜,价格只要谈得拢,怎么可能不卖,还要求到她这里来。
她觉得这其中不简单,道:“大同那边不是有马市吗?怎么?那边的马市不景气?”
“那到不是。”齐夫人知道姜宪不是般的女子,不敢瞒她,道:“是王爷这边在甘州的马场,据说是从鞑子那里得了批上好的母马,你齐世叔想买几匹回去做种,王爷的意思,是想要全留下来。之前因为云林的事,你齐世叔有些不好意思见王爷。正好我想来看看慎哥儿,你齐世叔就让我跟王爷求个情,看能不有买几匹母马给我们那边。”
鞑子曾经马背上得过天下,因而对马匹的控制很严,上好的母马,特别是能做种马的母马,是不会允许到关边的集市来交易的。这件事姜宪是懂的。
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李谦打劫了鞑子,还抢了人家的东西。
可不知道为什么,姜宪却觉得这样的李谦非常的可爱。
她不由露出个有些甜蜜的微笑,道:“既然您找到我面前来了,按理我无论如何也应该答应的。可您也知道,军营里的事,我是不懂的,更不要说插手。而且不管是哪家将军的夫人,都没有插手军务道理。这件事我还得跟王爷商量,看王爷是怎么说的,才能答复夫人。”
这等于就是直言拒绝了齐家的要求。
第862章 撒手
齐夫人非常的惊讶。
不是说李谦什么都听姜宪的吗?
怎么姜宪却一副“我不能当李谦家”的模样。
是不想帮齐家?还是她的确不能插手李谦的军务?
姜宪之前毕竟太过高调了,李家有所顾忌也不是没有道理。
想到这些,齐夫人不免就有点担心自己这次会无功而返。
她笑着送走了姜宪后,忙写了封信让人带回大同去。
自李谦抢劫了鞑子之后,九边的总兵们不得不承认骑兵的重要性。但好马要喂上好的粮草,朝廷拖欠军饷,好多地方连人都吃不饱,哪里有还粮草喂马,就算明白这个道理,也只能想想。
大同在几个总兵府中算财务比较雄厚,齐胜到了这个年纪,若是还不争一争,就等着被别人取代了。
他成为几个总兵府里第一个行动的。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谦居然会拒绝他的要求。
这就让他不由在心里琢磨开来,不知道李谦是怎么想的。他一面派了自己的夫人来喝喜酒,看能不能从姜宪这边下手,让李谦改变主意,一面派人去了辽东,想怂恿着姜镇元也跟着他一起买马,要知道,姜镇元在辽东,比他更缺马,上次姜镇元从他这里买走了三千匹好马,据说因为和廖修文开战,已经所剩无己了。姜镇元说不定比他更着急。有了姜镇元出面,他相信李谦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齐夫人走之前,他就反复地叮嘱齐夫人,一有了消息,立刻就派人先告诉他,他才好接下来和姜镇元谈。
可能是前世留下来的阴影,姜宪总觉得自己前世之所以没有立刻就察觉赵翌和方氏的奸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忽略了对六宫的掌控,给了赵翌和方氏可乘之机。不然在成亲之前她就应该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今生她对身边的人和事就颇为重视。齐夫人的人一离开李宅,她就知道了。
姜宪不免有些担心。
种马的事关系重大,齐胜主治一方,不是鲁莽的人,不可能只有指使齐夫人向她求情这一招。如果她是齐胜,最好是把她伯父姜镇元也牵拉进来。特别是她伯父这一年来都战事不顺,输多赢少。这固然有刚刚去辽东不适应那边的天气气候的原因,也和他伯父久不经沙场,手中没有可用之人有关。
李谦说,这种事谁也帮不了她伯父,只能由她伯父自己慢慢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当然,李谦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姜镇元是全身镀着金出生,在吹捧声中长大的,朝堂之争上他是毫无异议的强者,可到了沙场上…姜镇元已有至少二十年没有亲自领兵做战了,到底有没有帅才,谁也说不清楚,只能以胜败论英雄。
好在是姜宪当时担心着姜镇元,李谦也没有多说。
如今这事,还是得跟李谦说一声才是。
姜宪想了想,去了李谦的书房。
蔡定忠马上要走了,他这边还有很多的事要处理。
姜宪问他:“蔡定忠这次刮了多少银子走了?”
李谦苦笑,道:“大约也有二十几万两吧?”
姜宪给他出主意:“一家银楼肯定调出不这么多银子来。肯定还有很多人家是给的真金白银。你不如把他给抢了算了。反正他也不敢声张。”
李谦听了哈哈大笑,刮着她的鼻子道:“没想到你成了个女土匪,开口就要抢别人!”
“这不是家学渊源吗?”姜宪不以为意地和李谦开着玩笑,“我这也算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李谦又是一阵大笑。
之后搂着姜宪坐到了他的腿上,道:“你放心,不用我们动,自然有人抢他!”
姜宪扬了扬眉,道:“难是公公?”
“你又想到哪里去了?”李谦亲了亲姜宪的面颊,道:“我家是明抢,好多人是暗着抢,那才厉害。我已经把蔡定忠带了二十几万两银子回京城的消息传了出去。世道这么乱,处处是流民,处处是土匪,他蔡定忠打着钦差的名义来了一趟西安,不仅什么事也没有做,还拉着夏哲给我添堵,我不好好地招待他一番,怎么对得起他千里迢迢地走了一趟。你放心吧,我会告诉他京城之外不是那么好玩的!”
也就是说,李谦已有了安排。
姜宪不再过问,把齐夫人的来意告诉了李谦。
李谦为难道;“我一早就猜出齐夫人是为这件事来的…不过,我的确不想卖种马给他们,我想就这两三年之内,把两司的马全都换了…大伯父那里,我肯定是要留几匹给他的,但可能也不多,也就百来匹的样子…”
这已经很多了。
姜宪做太后的时候,云南都司为了二十匹种马和贵州都司官司打到了金銮殿上来了。
她道“你就依你的计划行事吧!若是百来匹种马有困难,你就少给他点,或者是等大伯父开口了你再说。他那儿正打着仗,我觉得你与其给他送种马,不如给他送马,他那儿哪有空抽了人出来专门喂马,说不定这马又养在了大同。”
原来姜家在京城的时候,肯定是可以稳压齐胜的,可现在姜家在辽东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像从前那样为齐胜要粮草要军饷,自己还不够,齐胜肯定是要重新搭条路子的,只看他有没有良心,是搭上和姜家不对头的简王等人,还是搭上和姜宪在一条线上的左以明等人了。
她帮她伯父是应该的,帮其他人那得看对方会出什么牌了。
李谦松了口气。
姜宪又道:“我觉得这件事我们还是和大伯父商量一下。看他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好。我若是没有记错,辽马也是很好。若是大伯父能在辽东找到能给他养马的人,倒比从你这边弄那么多马匹去更好。”
最好的当然是西域的马。
不过怎样养也是个问题。
李谦笑道:“我知道了!我等会就写信给大伯父。”
两人在书房里说了半天的话,李谦也不想再看那些公文了,把手头的事都交给了冰河,让他抱去给谢元希:“他若是拿不定主意的再来问我,不要紧的事,就让他代为我回复了。”
冰河笑着应声而去。
李谦陪着姜宪慢慢地往正房去。
路边花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几丛迎春花黄灿灿的开得正艳。
第863章 接踵
李谦奇道:“现在就有迎春花了吗?”
姜宪平时也没有注意。
李谦就上前摘了几朵花凑到了姜宪鼻子下面,笑道:“你闻闻,有没有香味?”
“没有!”姜宪嗅了嗅,道,“好多花开得鲜艳,却都没有什么香味。”
李谦笑着点头,把花插在了姜宪的鬓间,笑着端详她道:“这样倒活泼了很多。”
“活泼是什么意思?”姜宪歪着脑袋望着李谦,眼睛亮晶晶的,像满天繁星倒映其中。
李谦忍不住上前亲吻她的眼睑,低低地道:“就是像孩子。无忧无虑,心无惆怅…我总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时的情景,小小的个子却装成一副大人的样子,我当时就觉得你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想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永远都是活泼、欢快的样子…”
姜宪听着,心里软成了一泅水。
她搂着李谦的腰,和李谦在绽放的迎春花前亲吻。
春光明媚,却敌不过心上人的温柔。
李谦和姜宪像粘在了一起似的,就是分坐在炕桌的两边,两个人也会情不自禁地你拉我一下,我戳你一下,两个人都好像变成了七、八岁的孩子。
柳娘子看着不由地抿了嘴笑,悄悄地对情客道:“郡主和王爷的感情可真好!我看家里很快就要再添丁了。”
情客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谦觉得姜宪好不容易才生下慎哥儿,并不想让姜宪这么快再怀孩子。
恐怕要等到慎哥儿三岁以后姜宪才会再次有喜。
不过,柳娘子毕竟不是这个家里的人,情客觉得没有必要和柳娘子说得那么清楚。
李谦到底没有答应卖种马给齐胜。
齐夫人失望地返回了大同。
很快就到了三月,先是李骥那边写了信过来,说孩子总算是没有什么事了,谢谢姜宪这些日子送去的药材,然后请教了德高望重的寿星翁,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大妞”,说是贱名好养活。
姜宪接到了信立刻就给李骥回了信,告诉李骥,若是他那边很忙,就把康氏送回西安来,先养一阵子再说。
就在几天前,李谦为了在甘州建马场的事,直去了甘州。
接着她收到了姜律的来信。信中提起了李谦送去的那二百匹马,夸李谦考虑得很周到,他们现在已经打下了丹东,直迫奉天府,战事繁忙,实在是没有精力养马。而且他们在攻占锦州府的时候,在那边占领了一个马场,里面的马都被廖修文给牵走了,可养马的那些师傅却没跑成,等到收拾了廖修文,就可以直接在那里建个马场了。让她代为谢谢李谦。
就在慎哥儿的百日礼之后没多久,姜镇元因为一时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把小腿给摔断了,姜律临危受命,代姜镇元领兵,或者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姜镇元久攻不下的锦州就这样被他攻了下来…姜镇元索性让贤,把卫所的指挥权交给了姜律。
现在看来,姜律比姜镇元适应的更好,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又攻下了丹东。
照这样看来,姜家应该是已经扭转之前的不利局面了。
随后她收到了太原送来的喜贴,说是郭氏三月初十生下了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李长青给这孩子取名叫李继。意思是跟着慎哥儿来的李家,也有这是李家第二子的意思,并询问姜宪能不能带着李慎回去喝李继的满月酒或是百日酒。
姜宪问带信的婆子:“可要往骥二奶奶那里送信?”
那婆子笑:“哪能麻烦郡主,老爷已经安排人过去了。”
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