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上一章:第163章
  • 慕南枝嘉南传小说下一章:第165章

到达别院的时候,天色刚刚破晓。

清晨的薄雾轻轻地萦绕着别院,四周静谧无声,安宁而恬静。

李谦心里有些难受。

若是姜宪知道姜家会失去对宣府的控制,宣府总兵将会成为各方角力的结果,不知道会怎样的伤心!

可他却无能为力。

因为他也是其中的员。

姜宪会对他失望吗?

她殚精竭虑地为镇国公府谋划了番,结果她刚刚把权柄交给他,姜家就被从权力核心给赶了出去。

让姜镇元去辽东,她会后悔吗?

李谦不敢问姜宪。

他怕姜宪对他失望。

李谦轻手轻脚地走在通往正房的甬道上,表面看上去无比的平静,心里却如同翻江倒海。

他徐徐地叩响了正房的大门。

情客来应的门。

看见李谦她吓了大跳,却忍不住露出了个会心的笑容,悄声地给李谦让出道来。

姜宪还没有醒。

她乌黑的头散落在藤红色的枕头上,像黑色的瀑布,雪白的面孔像涂了层珍珠粉,光洁明亮,浓密的睫毛安静地停留在眼睑上,显得乖巧而又可爱。

第831章 麟儿

他的保宁,怎么这么漂亮!

李谦忍不住俯身,温柔地吻在她的面颊上。

姜宪受了惊吓,突然从梦中醒来。

李谦心疼得不得了,忙抱着她温声地道着“对不起”:“吓着你了吧!是我!没事!我来看看你!”

姜宪长嘘口气,狠狠地在他肩膀上咬了口,道:“人吓人,吓死人的!你进来干嘛不打声招呼?”

“对不起,对不起!”李谦把她抱在膝头,吻着她的面颊,道,“原本没想叫醒你,只想看看你就走的。没想到弄巧成拙。”

姜宪这才现李谦身上还带着露水。

她心中惊,忙道:“你这是连夜赶过来的?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这么早,还没有用早膳吧?”

李谦忙安抚她,道:“没出什么事。我就是想来看看你和孩子。等会儿还得赶回去。夏大人要和我商量中元节庙会的事,我和你说说话就走。”

姜宪闻言心里软得塌糊涂,不由爱怜地握了他的手,温声嘱咐他:“这么急干什么?有空了再过来就是。我叫她们准备热水,你好好地梳洗番,用个早膳,能在这里小憩片刻就小憩片刻,不能小憩,不如就换马车回去,你好在马车上睡觉。”

李谦拉起她的手来亲了亲她的手背,含笑望着她,轻声道:“都听你的!”

那样普通的话,却从他的笑颜里透着让人沉醉的柔情蜜意。

姜宪的脸都红了,忙转头去喊情客,趁机让脸上的火热降了降温。

她起身穿衣梳妆,陪着李谦用了早膳,把他送到大门口,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树木葱笼的甬道上,这才转身回了别院。

何大舅太太才听到消息,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看到眼前的情景,她顿时流露悔意,对姜宪道:“郡主也不派个人去跟我知会声,王爷过来了,我们也没来得及给他问声好。这算什么事啊?!”

“这有什么的!”姜宪不以为然地笑道,“他突然跑过来,难道还要让我们全都跪地迎驾不成?要怪,也只能怪他来得太突然。”说着,她亲热地挽了何大舅太太的胳膊,道,“虽说国礼大于家礼,可我们到底是家人,不必非要如此客气才显得亲昵。”

何大舅太太想到平时姜宪和李谦待人处事的做派,也就释然了。

她关心地问:“王爷怎么这么早过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没事,没事。”姜宪笑着,看见何瞳娘也抱着孩子过来了,忙道,“他就是过来看看我们。看过了,也就走了!”又责怪何瞳娘,“小孩子家早上贪睡,你把她吵醒了,她没有睡好,等会儿又要难受了!”

何瞳娘不好意思地笑。

何舅大太太则恍然大悟。

什么来看看她们,分明是小夫妻俩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逮着空闲也要过来看眼才放心。

要不怎么听说郡主怀着身孕,王爷居然不要人服侍,独守空房呢!

这两口子感情倒好。

成亲几年了,还蜜里调着油。

自己和瞳娘这样什么也不知道的跑了过来,的确是打扰了。

也难怪郡主不好说什么。

何大舅太太嘴角含笑,招呼女儿:“快把萱萱抱回去睡了。小孩子,睡得多才长得好。”

何瞳娘只好又抱着孩子回去了。

何大舅太太就寻思着,以后李谦再来的时候,她是不是要避避嫌。

山中无岁月。

很快就到了七月。

李谦来了趟,小住了几日才走。

其间刘冬月来过趟。

他要跟着董重锦再次去西域,估计要到九月份才能赶回来,特来向姜宪辞行的。

6氏则带着孩子也住进了别院。

“城里热得不能住人了。”她心疼女儿,也就顾不上体面,厚着脸皮到姜宪这边来做客。

姜宪很欢迎她们母女——淼淼来了,萱萱有了人作伴,高兴得不得了。别院总是欢声笑语的。

就在这时,京城的承恩公府送来了喜贴。

白愫于六月十二顺利地产下了麟儿,虽然只有五斤六两,却很健康。

姜宪接到喜帖,当场就落下泪来。

前世,白愫和她样,有丈夫等于没有丈夫,有夫家等于没有夫家,孑然身,孤苦伶仃。

这生,她和白愫不仅都得偿所愿地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还都做了母亲。

她欢喜地擦着脸上的泪水,问来报喜的柳眉:“你们家夫人可好?孩子取了什么名字?”

柳眉曾经是白愫慈宁宫的宫女,直服侍着白愫,白愫出阁的时候,太皇太后开恩,把她放了出去,跟着去了承恩公府。

几年没见,她也梳了妇人的髻,据说是嫁给了从小服侍曹宣的小厮,如今夫妻两个管着外宅的事,个管着白愫屋里的事,在是承恩公府很有体面的仆妇。

这次白愫派了她来给姜宪报喜,同行的,还有太皇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印霞。

柳眉欢天喜地地道:“夫人挺好的。自夫人怀孕第个月,国公爷就把北定侯夫人接到了府里,我们国公爷还去潭拓寺给夫人求了道平安符。夫人生产的时候特别顺利。那稳婆说,般的人头胎都要折腾个七、个时辰,我们家夫人不过四、五个时辰就生了!小公子落地也稳,声音洪亮得能把屋顶都掀翻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开始吃奶,咕嘟咕嘟的,像谁要抢他的食似的,两个奶娘就都留下了。

“小公子还没有取名,说是国公爷专程去拜访了道衍法师,道衍法师说的,要等小公子三岁了才正式取名。国公爷就给小公子取了个乳名,叫念慈。”

说到这里,柳眉嘻嘻地笑了两声,这才继续道:“我们家夫人说像女孩子的名字,可北定侯夫人说,男孩娶女孩名字好养活。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前些日子亲恩伯世子爷和世子夫人过来看望我们家小公子,也说这名像女孩子的名字呢!”

念慈,念慈,应该是怀念曹太皇吧!

白愫怀小念慈的时候,正是曹太后去世没多久!

眨眼,时光就这样溜走了。

柳眉从身后随行的丫鬟手里拿了个素木匣子递给姜宪,道:“这是我们家夫人差国公爷去潭拓寺给郡主求的平安符,说这符是保佑平安顺产的,很灵验。让郡主快要临盆的时候挂在产室的床头,可以保佑郡主万事顺遂,心想事成。”

情客忙上前接了。

第832章 角逐

实则李谦这段时间非常的忙。

关键是他还不知道该怎么跟姜宪说。

金海涛果然是冲着宣府总兵去的。

而且想着宣府总兵这个位置的人里还有个他们的老熟人——晋安侯蔡定忠。

蔡定忠面玲珑,谁也不得罪,可他心里十分清楚,巴结谁也不如端皇上的金饭碗,这道理可谓是千古不破,他这打算凭谁来说也是正道。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翌会死得这么早。这下蔡家就尴尬了!你说你和内阁的几位阁老不熟吧,大家颇此也都认识,还有几份交情;可若是说和内阁的几位阁老熟吧,却没有熟到有谁会为他们家的事尽心竭力的。

蔡定忠就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了。

但他极会汲营。

没几日,就和汪几道搭上了线。

金海涛自李谦被封为异姓王那天起就知道,太原有个异姓王的父亲在,他在太原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弱,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在卫所里呼百应了。

他当家作主惯了,让他再敛气屏息地听别人的,或是行事处处都要顾忌着别人,他是不愿意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个地方。

没有什么地方比宣府更好的了。

而且不管是资历还是战功,他看了看,没有谁能和他比肩的。

因而蔡定忠有所举动,他就立刻知道了。

他原也是要走汪几道的路子的,两人求同桩事,他不是没有把握,这些年他给汪几道送的也不少。但人怕对面,蔡定忠和汪几道同在京城,蔡定忠可以今天请汪几道吃个饭,明天请汪几道赏个花,他就没有这样便利的条件了。到时候两人相争,汪几道会帮他还是帮蔡定忠,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旦他和蔡定忠相争,双方各有动作,这个消息肯定瞒不过远在西安的李谦。

金宵和李谦也算是过命的交情。

李谦现在手下也有大把的人,虽说年纪轻、资历浅,可却都是战功赫赫之人,最多两三年,这些人就得给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去。谁都知道胡拨腊不行,对李谦来说,与其让他或是蔡定忠把宣府总兵的位子坐得稳稳的,别人没有办法染指,还不如让胡拨腊给他把位置占了,等过几年他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把胡拨腊给顶下来。

说不定当初姜镇元打的也是这主意。

所以他就必须在此时把这个位置占了。

不然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

他能想得到的事,别人也能想得到。

以金家和李家的交情,他去争宣府总兵而不告诉李谦,就算是不告而取,得罪了李谦。若他最后还没有把宣府总兵拿下,那可就是面子里子全都丢光了!

金海涛只好去搭简王的路子。

正好简王对姜宪能上位耿耿于怀——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姜镇元,没有李长青,没有李谦,姜宪介女流,怎么可能和他们这些男人争长短。

还有曹太后。

曹太后当政的时候如和风细雨,和他们商量的时候多,强势的时候少,直对镇国公府容忍再三,甚至让招安的土匪李长青做了福建总兵,最后还让李谦进了禁卫军,做了坤宁宫的侍卫,这些不过是为了示恩,好把李家的兵马抓在手里。

最后也证实,曹太后的盘算是对的。

她被困禁在万寿山的时候,人人看热闹,只有李长青这种草根出身的人才讲究什么“知遇之恩”,带着李家的那点家底和姜镇元死磕到底。这才有了后面的转机。

简王觉得自己手里也得抓个总兵或者是都指挥使才行。

不然真的较起劲来,他在内阁面前可是点分量都没有。

就像姜宪,为什么敢在金銮殿上杀了辽王,不就仗着她背后有人,手中有兵吗?

两人拍即合。

简王开始为金海涛奔走。

特别是在蔡如意进京省亲,韩同心在坤宁宫给她接风洗尘,命京城四品以上的外命妇全都进宫作陪,并留了蔡如意母子在坤宁宫住了几晚之后,简王觉得韩同心简直脑子里进了水,和自己根本不可能条心,连姜宪的根手指头都比不上的情况下,他的动作更大了。

这下子不仅李谦知道了,金宵也知道了。

他觉得自己没有脸见李谦,更没有脸见姜宪。

胡拨腊不管怎么说,也是姜家的人。

特别是在姜镇元远赴辽东平乱的情况下,他们这么做,点情面也不讲,也太势利了些。

魏氏就给他出主意,让他拿瓶好酒去找李谦喝酒,酒过三巡气氛热烈的时候问李谦能不能把他弄去榆林总兵府做个参将什么的。就说家里的气氛太糟糕了,他不想呆在家里。

谁都知道,李谦就是为了控制榆林卫才把邵家给挤走的。

去榆林总兵府做参将什么的,言下之意是告诉李谦,他并不赞同父亲的做法。

李谦是个明白人,听他这么说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金宵觉得妻子的主意真是再好不过了,当天晚上就从太原赶往西安找李谦喝酒。

李谦听了这话果然很高兴。

不管事情变成怎样,金宵愿意跑这么远来给自己解释番,至少诚意到了。

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金宵:“你要是真的跑到榆林总兵府来当参将,以后可就只能留在西北了。”

宣府离京城近,九边里的武官中历任宣府总兵都和京城的关系好,他们的子女通常都能到西山大营或者是禁卫军里捞个职位。榆林总兵府离宣府还有段距离。金宵若是长期滞留榆林,家中又有同父异母的兄弟,而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又都不是省油的灯,定会影响金宵和金海涛的关系,甚至有可能金家分为二,金宵虽然是名义上的长子,最后继承金海涛人脉的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

来之前金宵就和魏氏琢磨过这件事。

魏氏的意思,连姜宪都要回到西安来,姜镇元都要去东北割据方,京城还有什么看头!

只要手中有实权,只有人有真本事,搭上了李谦和姜宪这条线,什么时候不能回去?

比如杨俊!

金宵下子被刺激了。

李谦比他年纪还小,可李谦敢拐了姜宪,敢初生牛犊不怕虎,和布日固德打仗,不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做过的事敢承担后果吗?

李谦能办到的事,他凭什么就办不到?

因而当李谦这么问他的时候,他把酒盅往桌子上顿,豪迈地道:“你敢用我,我就敢上任!”

第833章 小波

金宵和李谦也算是过命的交情。

李谦现在手下也有大把的人,虽说年纪轻、资历浅,可却都是战功赫赫之人,最多两三年,这些人就都得给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去。谁都知道胡拨腊不行,对李谦来说,与其让他或是蔡定忠把宣府总兵的位子坐得稳稳的,别人没有办法染指,还不如让胡拨腊给他把位置占了,等过几年他有了合适的人选,再把胡拨腊给顶下来。

说不定当初姜镇元打的也是这主意。

所以他就必须在此时把这个位置占了。

不然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

他能想得到的事,别人也能想得到。

以金家和李家的交情,他去争宣府总兵而不告诉李谦,就算是不告而取,得罪了李谦。若他最后还没有把宣府总兵拿下,那可就是面子里子全都丢光了!

金海涛只好去搭简王的路子。

正好简王对姜宪能上位耿耿于怀——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姜镇元,没有李长青,没有李谦,姜宪一介女流,怎么可能和他们这些男人一争长短。

还有曹太后。

曹太后当政的时候如和风细雨,和他们商量的时候多,强势的时候少,一直对镇国公府容忍再三,甚至让招安的土匪李长青做了福建总兵,最后还让李谦进了禁卫军,做了坤宁宫的侍卫,这些不过是为了示恩,好把李家的兵马抓在手里。

最后也证明,曹太后的盘算是对的。

她被困禁在万寿山的时候,人人看热闹,只有李长青这种草根出身的人才讲究什么“知遇之恩”,带着李家的那点家底和姜镇元死磕到底。这才有了后面的转机。

简王觉得自己手里也得抓个总兵或者是都指挥使才行。

不然真的较起劲来,他在内阁面前可是一点分量都没有。

就像姜宪,为什么敢在金銮殿上杀了辽王,不就仗着她背后有人,手中有兵吗?

两人一拍即合。

简王开始为金海涛奔走。

特别是在蔡如意进京省亲,韩同心在坤宁宫给她接风洗尘,命京城四品以上的外命妇全都进宫作陪,并留了蔡如意母子在坤宁宫住了几晚之后,简王觉得韩同心简直是脑子里进了水,和自己根本不可能一条心,连姜宪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的情况下,他的动作更大了。

这下子不仅李谦知道了,金宵也知道了。

他觉得自己没有脸见李谦,更没有脸见姜宪。

胡拨腊不管怎么说,也是姜家的人。

特别是在姜镇元远赴辽东平乱的情况下,他们这么做,一点情面也不讲,也太势利了一些。

魏氏就给他出主意,让他拿一瓶好酒去找李谦喝酒,酒过三巡气氛热烈的时候问李谦能不能把他弄去榆林总兵府做个参将什么的。就说家里的气氛太糟糕了,他不想呆在家里。

谁都知道,李谦就是为了控制榆林卫才把邵家给挤走的。

去榆林总兵府做参将什么的,言下之意是告诉李谦,他并不赞同父亲的做法。

李谦是个明白人,一听他这么说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金宵觉得妻子的主意真是再好不过了,当天晚上就从太原赶往西安找李谦喝酒。

李谦听了这话果然很高兴。

不管事情变成怎样,金宵愿意跑这么远来给自己解释一番,至少诚意到了。

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金宵:“你要是真的跑到榆林总兵府来当参将,以后可就只能留在西北了。”

宣府离京城近,九边里的武官中历任宣府总兵都和京城的关系好,他们的子女通常都能到西山大营或者是禁卫军里捞个职位。榆林总兵府离宣府还有段距离。金宵若是长期滞留榆林,家中又有同父异母的兄弟,而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又都不是省油的灯,定会影响金宵和金海涛的关系,甚至有可能金家一分为二,金宵虽然名义上是长子,可最后继承金海涛人脉的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

来之前金宵就和魏氏琢磨过这件事。

魏氏的意思,连姜宪都要回到西安来,姜镇元都要去东北割据一方,京城还有什么看头!

只要手中有实权,只有人有真本事,搭上了李谦和姜宪这条线,什么时候不能回去?

比如杨俊!

金宵一下子被刺激了。

李谦比他年纪还小,可李谦敢拐了姜宪,敢初生牛犊不怕虎,和布日固德打仗,不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做过的事敢承担后果吗?

李谦能办到的事,他凭什么就办不到?

因而当李谦这么问他的时候,他把酒盅往桌子上一顿,豪迈地道:“你敢用我,我就敢上任!”

要说这天下有什么让李谦害怕的,他爹李长青的难过算一件,他妻子姜宪的担忧算一件…其他的,还真不算个什么事!

他朝着金宵的肩膀就是一拳,道:“那我们哥俩儿就这么说定了!以后就一起守着这西北的半边天!”

这话金宵爱听。

他傻傻地笑,又和李谦喝了十坛酒,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抱着宿醉的头直哼哼。

李谦问他:“你还记不记得你都说了些什么话?”

金宵双眼无神地瞪着他看了良久,才神色恍惚地道:“我来找你,想去榆林总兵府做参将!”

知道自己来干什么的就行?

李谦点了点头,吩咐屋里的小厮:“好好照顾金大人,晚上我再过来看他。”

小厮恭敬地应“是”,送李谦出了门。

金宵又难受地倒在了床上。

李谦没打算这个时候把金宵弄过来,也没有觉得金海涛这个时候去想办法谋求宣府总兵的位置有什么不对,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更何况他们家和金家是盟友而不是上下属的关系。而且金海涛若能坐上宣府总兵对李家是有利的,别的先不说,至少他爹可以升一阶了。

因而他晚上来探望金宵的时候很诚恳地问金宵:“你爹那边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

金宵吓了一大跳。

李谦就告诉他:“如果你爹去了宣府,我准备让我爹坐你爹之前的位置。”

金宵一下子明白过来。

但他觉得这样对金家也好。

不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他们这些世家用血印证过的教训。

金家和李家关系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若是他爹踢了姜家的人谋得了宣府总兵的位置,在别人看来,金家和李家的关系就有了一丝裂缝。可若是他紧接着跑到了李谦的地盘,在榆林总兵府做了个参将,金家和李家的关系就有些微妙起来。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让别人觉得金家和李家并不是私交很好才成了同盟,而是两家的能力彼此相当,需要互相借力,这才绑到了一起的。

第834章 大浪

这样一来,有些很是自大的人就会想,如果我有这样的实力,是不是也可以跟金家绑在一起?如果有哪一天需要对付李家了,金家是不是也可以共事呢?

金家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对金家来说太有利了!

汪几道等人之所以不能容忍姜宪,除了她是女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李家趁机坐大。现在有一个能牵制李家的金家出现了,他们恐怕会更愿意让金家坐在宣府总兵的位置上。

“宗权!”金宵有些激动地望着李谦,千言万语,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现在内阁对凡是涉及到姜宪的事都非常的敏感,虽然还没有到“凡是姜宪举荐的人都反对,凡是姜宪反对的人都重用”的地步,但只要是和姜宪扯上关系的人和事,他们都会非常的慎重,就怕一不小心落入了姜宪的算计中,用了姜宪的人,导致虽然让姜宪离了京,但她的势力却还是越来越大。

是不是这样,所以李谦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帮金家,帮他爹呢?

“我也是为了我自己!”李谦笑道,“我还想我爹能坐上太原总兵府总兵的位置呢!”

金海涛这么做,两家迟早会因为利益的缘故翻脸或是结怨,李谦不想到时候让金宵为难,索性现在就把话敞开了说。

金宵笑道:“我知道,我知道。我这就回去跟我爹说一声,看看我什么时候去榆林卫。”

李谦笑道:“不急。金夫人不是要生产了吗?女子这个时候都很脆弱,你还是多陪陪她的好。等到金总兵的事有了些眉目,你再去榆林卫也不迟。”

金宵的确有些担心魏氏。

这个老婆是他自己选的,不仅相貌是他喜欢的,就是脾气性子也是他喜欢的。他如今成了他爹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他的继母开始不安起来,和魏氏的关系也很紧张。他听过很多内宅的故事,生怕魏氏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他想了想,道:“我想在魏氏生产之前去榆林卫。”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带魏氏去任上,想办法避开金夫人。

李谦也是个通透之人,一点就反应过来了。

他沉吟道:“那就这样说定了!”

两人又相聚了几天,金宵这才赶回太原,把他即将去榆林总兵府任参将的消息透露出去。

简王果然对这消息很感兴趣,还特意约了金海涛见面,问李谦会不会介意。

金海涛笑道:“这天下的事哪能吃独食呢?我们金家在太原经营多年,要不是因为如今在那里呆着没有什么意思了,我怎么会想到要挪个地方?李家虽然强势,可我们金家也不是吃素的。”

这话简王爱听。

汪几道也爱听。

他私下里和苏佩文商量:“把金海涛调到宣府去,难道就一定得让李长青坐太原总兵的位置吗?”

苏佩文道:“那您可有合适的人选?”

汪几道一时没有吭声。

他手下有好几个人需要安置,可却都是文官的衔。

李长青和儿子李谦互为照应,闹得整个陕晋的官吏都以李家马首是瞻,就连在那里镇边了几代人的金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那里做陪衬了,更何况别人?

加上还有个胡以良。

看到钱就挪不动腿。

他才是山西正正经经的主事人,可李家硬生生地用钱把他给砸晕了头,只怕不管是谁去太原做总兵,李长青这个山西总兵都有办法联手胡以良把人给压得动弹不得或是直接把人给架空了。

他要是把自己的人派过去,那不是对人家示恩,那是和人家结仇。

可让他就这样把李长青放到太原总兵的位置上,他又不甘心。

汪几道想了想,道:“这件事,要不要和左以明说说?”

左以明和李家是姻亲,他就不相信,李家有这样的机会会不出面游说左以明帮忙。

苏佩文道:“那我明天约他吃个饭。”

汪几道和他定下了地方,第二天散朝的是时候,苏佩文和左以明一起出的宫。

两人在一家偏僻的私房菜馆坐下,喝了几杯酒之后,苏佩文就道明了来意。

左以明两天前已和郑缄碰过头了,两人都觉得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苏佩文主动找上门来,可见汪几道已经动心了。

他佯装出惊讶的样子,道:“李家并没有联系我?难道这是汪阁老的意思?之前我不是听说晋安侯也对这个位置很感兴趣吗?韩伯爷这些日子不是经常和晋安侯一起钩鱼、赏花、爬山吗?我还以为宣府的总兵已经定下来了!”说到这里,他语气微顿,又道,“现在这个位置是烫手的山芋,拿到手里未必是件好事。晋安侯的为人行事你、我都是知道的,我不太看好他。他若有心想换个位置,未必一定要在这个时候。”

左以明是在委婉地告诉苏佩文,就算蔡定忠做了宣府总兵,他也坐不稳。与其这个时候和蔡定忠结仇,不如等到蔡定忠自己搞不定了再接手。

宣府总兵毕竟不是五城兵马司。

前者是要打仗的。

不管你说得多好听,都要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用生死相搏来证实的。

后者只要没有人造反,就能一直混下去。

蔡定忠能不能打仗苏佩文不知道,可他知道的是,若是蔡定忠战败,再让庆格尔泰冲进京城,他们这些推荐蔡定忠担任宣府总兵的人,特别是在有好几个人争这个位置的情况下,肯定会遭人弹劾,甚至是会落得和蔡定忠一样的下场。

想到这里,苏佩文就有点倾向于金海涛了。

金海涛毕竟镇守太原这么多年都没有被破过城,就算金海涛倒霉,宣府在他手上沦陷,他们这些推荐的人也还可以拿金海涛从前的战绩与弹劾他们的人一争对错。

可若是换成了蔡定忠这个从来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想争辩都没办法辩了。

苏佩文轻轻地转动着手中的酒盅,低声道:“李家,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吗?”

左以明笑道:“若苏阁老站在李长青或是李谦的位置,您会这个时候跳出来吗?”

苏佩文没有做声,心里却明白,如果是他,他也不会去强求太原总兵的位置,反正不管是谁来太原当总兵,在李长青面前也没有他张狂的地界——人家有个厉害的儿媳妇!还有个厉害的儿子!

他继续转着手中的酒盅,心里却有了主意。

去给汪几道回话的时候他不免道:“我看还是金海涛靠谱一点。当初庆格尔泰可是从宣府打进来的。”

第835章 波涛

汪几道想到死去的熊正佩,心中一凉,虽然没有说话,但神色间已明显地偏向了苏佩文的说法。

对于李长青,苏佩文也有个主意:“…不如就让他做太原总兵。”

汪几道面色微沉。

苏佩文道:“您想想,李家和姜家是什么关系?胡拨腊又是谁的人?如果金海涛踢走了胡拨腊,而李长青又接手了金海涛的位置,就算李家说自己没有做争取,您说,别人会相信吗?”

汪几道眼睛一亮。

苏佩文道:“这么做还有个好处。我们推荐了金海涛,简王那里,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汪几道的眼睛更亮了,他道:“你是说?”

苏佩文道:“皇上已经四岁了,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个时候还小。可放在江南那些世代诗书的人家,勉强要开始启蒙了。皇上那里,就更应该把帝师定下来了。明年开春,就应该开始读书了!”

这几句话算是说到汪几道的心坎里去了。

他如今已是大学士、内阁首辅。仕途的顶点也不过如此了。可如果能有个帝师加身,他这一辈子就可谓是功德圆满,再无所求了。

但赵玺的情况又略有所不同。

先帝死的时候没有给他指定启蒙的老师,他的嫡母和曾祖母又有矛盾,既是曾叔祖又是外曾叔祖的简王和内阁又说不到一块儿去。内阁的这些大学士们全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出身,不管是谁都够格教小皇帝读书,特别是左以明,曾经教过先帝,最有可能成为小皇帝读书的总师傅,也就是所谓的帝师。

几方角力,谁也不愿意率先去触碰这个话题,就怕到时候形势没办法控制,自己失去了帝师的资格。

但如果以一个宣府总兵的位置和简王、和韩太后做交易,这个买卖就太划算了。

汪几道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对苏佩文道:“我年事已高,内阁的事李大人和左大人比我更感兴趣,我看我不如去教教小皇帝读书好了,也免得李大人和左大人办起事来畏手畏脚的。你要是也感兴趣,不妨和我一起教导小皇帝好了。”

这就是要和苏佩文一起。

等到功成名就,就算没有太子太傅,也能封个太子太保啊!

苏佩文当然愿意。

他从汪几道那里出来就直接去了简王府邸。

简王正拿着藤条在教训年过四旬的儿子——简王世子的通房生了个儿子之后,简王世子才发现他那通房和他养在家里的**有一手,那孩子到底是简王世子的还是那**的,谁也说不清楚。把孩子丢了吧,他又有点舍不得,特别是简王世子只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还病怏怏的,都说活不过二十;不丢吧,又怕是给别人养儿子,拖了好几个月,被人捅到简王这里来了。简王气得差点吐血,不管三七二十一决定先把儿子教训一顿再说。

听说苏佩文来访,他匀了匀气才去了外院的书房。

苏佩文说明了来意,简王大喜,觉得这都不是个事。

不管是汪几道还是苏佩文,论学识资历都可以做帝师。

两人相谈甚欢。

但不管是汪几道还是苏佩文,总不能毛遂自荐吧?

所以这件事他们决定让韩同心主动提起来。

简王就去见了韩同心。

谁知道韩同心前脚答应得好好的,后脚又把简王叫进了宫,说起了靖海侯前些日子上的一个折子:“…他们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招新兵。您也是知道的,那些倭寇越来越嚣张,居然上岸劫掠。靖海侯水军兵力不足,捉襟见肘,伤亡惨重,再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糟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内阁会压着不放!人家靖海侯不是都说了吗?不要朝廷掏一分银子,全由福建百姓自筹。”

简王气得直哆嗦。

他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现在又冒出个不争气的外孙女!

福建百姓自筹,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就是靖海侯可以拿着朝廷的公文当令箭,公然要求福建商贾乡绅捐银子,而福建商贾和乡绅这些年来个个发走私财,赚得盆满钵满,和扬州的盐商不分伯仲。

那可不是一分两分钱的银子,那是一堆一山的银子?

还后力不足,要增加水军。

想干什么?

自立为王还是割据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