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顾清胡思乱想时,平稳行驶的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小厮在外头恭谨的道:“请顾大人下车。”
顾清放下了已经凉掉他一口未动的茶水,理了理衣裳, 下车时面上已是一派光风霁月的平静神色。
这是一条暗巷,隔着一排高大整齐的房屋,还能隐隐传来街面上的市声。
顾清从容不迫的由小厮引路,从侧门进入了一处院子。
“有失远迎!”只听一道温厚的男声从影壁后响起,只这几个字,足以另顾清神色大变。“本不该如此冒失的去邀请大人。”
到底是这些年的历练让顾清处变不惊,他眼底飞快的闪过一抹复杂之色,旋即恢复了平静。
“微臣见过殿下。”
高大英俊的男子正是瑞亲王,祁慎。
“顾大人不必多礼。”祁慎客客气气的扶住了顾清,口中犹自笑道:“本王失礼之处,还请顾大人多多包涵。”
顾清连声说着不敢,脑子已经飞快的转了起来。
与一直留在京中经营、得到文臣支持的祁恪不同,祁慎在武将中更有威望。且在自己被点为探花后,庆国公府曾经半强迫自己认下了“师生之谊”。
常玥也在他一次被灌下烈酒后,失言中得知了沈惜,才一直拿来做文章——
如今常玥已是安亲王的侍妾,无论庆国公府情愿与否,在别人看在他们都已经站在了安亲王这一边。顾清本就是文臣,又和庆国公府有些许瓜葛,很容易被认作安亲王这边的人。
瑞亲王这样半强迫的把他叫过来,就不怕被安亲王抓到把柄?
“有件喜事,太后娘娘不久便要下懿旨的。”瑞亲王和顾清在屋里分了宾主落座后,只听他道:“太后娘娘有意将安阳郡主许配给大人。”
果然是安阳郡主!
顾清面上的平静之色有些绷不住,这句话从瑞亲王口中传来,并且那高兴的模样不似作伪,总有说不出的怪异。若今日要见他的人是安亲王,那才是顺理成章。
“安阳郡主好姿容、又深得圣上、太后宠爱,京中多少人想要求娶而不得,大人真真是好福气。”瑞亲王很满意顾清脸上的异色,微微笑道:“大人亦是青年才俊、龙姿凤章,和郡主乃郎才女貌的一对,天作之合不过如此。”
虽是他早就猜测这位郡主会是安阳郡主,可当被证实时,顾清还是着实震惊了。
“殿下说笑了,郡主乃天之骄女,是微臣配不上郡主。”顾清定了定神,迎上瑞亲王探寻的目光,温声道:“且郡主与先武安侯伉俪情深——”
顾清并未明说,可他抵触的意思瑞亲王自是看得分明。
不出他所料,瑞亲王眼底闪过一抹了然之色。祁慎笑了笑,缓缓开口道:“顾大人不情愿,本王是知道的。”
太后的娘家就是庆国公府,如今常玥在安亲王府,太后自然也是站在安亲王这一边。若是太后下的懿旨,自然是为了安亲王拉拢势力。
瑞亲王一定也不想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罢!
顾清想着,若是能借着两位亲王之间的争斗摆脱这桩莫名其妙的亲事,那是再好不过的。
还没等顾清松口气,只见祁慎盯着他,那锐利的目光仿佛洞悉一切,让顾清不由有些心惊。
“顾大人已有心上人,哪怕是那人已嫁,却还痴心不改。”祁慎掀了掀唇角,眼底的笑意却并不浓。“像顾大人这样痴情的人,怎愿意另娶他人呢?”
“论起来永宁侯夫人真真是绝色无双,也难怪大人放不下。”
他的话音未落,顾清脑海中嗡的一声,眼中是藏不住的愕然之色。
祁慎是如何笃定的得知此事?
******
自从乔湛离开后,沈惜隔三差五就能收到他的信,虽然不过是说些沿途的风貌、问她家里的情况,也让沈惜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信笺平整被摊开在书案上,沈惜一字一句读去,下笔从容、信笺纸面干干净净,每次足足有三五页纸,看来乔湛信里所写倒也不全是为了让她放心,这一路上还算顺利。
如今时常到永宁侯府的不过是周氏、高氏等人,乔四夫人偶尔也会带着两个女儿上门。
而沈惜身边带着琰哥儿,且有乔湛先前放过话,太夫人也不敢再借机刁难。而沈惜只要是去方家,便先去一趟太夫人处,不给她们抓住话柄的机会。
永宁侯府处于半闭门谢客的状态,识趣的人便也不再上门。
“夫人,瑞亲王妃让人送了拜帖来。”正当沈惜哄睡了琰哥儿,准备去看账本时,兰草手中托着一张烫金的帖子走了进来。
沈惜匆匆浏览了一番,原来是瑞亲王妃要亲自登门拜访,说是来瞧瞧先前说过的兰花。
徐氏哪里是想看兰花,只是找个借口登门罢了!
虽说沈惜心里极不情愿,可她又不能拒绝瑞亲王妃的要求,只得打点起精神来,让人准备接待徐氏。
“兰草,你派人去白姨娘处知会一声,后日我这里有客,让容娘和慧娘改日再过来。”沈惜特意叮嘱过,又让人把乔漪请过来。
姑嫂二人便在一处商议起来,既不能让徐氏觉得自己被怠慢,又不能让徐氏觉得自己有多热忱。
“都是为了我,才让嫂嫂如此为难。”乔漪看出了沈惜的为难,咬了咬唇,自己在心里默默的难过着。
瑞亲王府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还的。
沈惜见乔漪有一会儿没出声了,才从册子里抬起头来。她知道乔漪的心结所在,不想提起旧事让乔漪更难过,只得用别的事情岔开。
“明日要招待瑞亲王妃,我就不顾上小葡萄了。”沈惜温声道:“你帮我照看他罢。”
乔漪同样明白嫂子的用意,忙用力的点了点头。
左右只有徐氏一个人来,沈惜请来了张嬷嬷和赵嬷嬷,让她们按照旧例拟个章程,没有失礼之处便是了。
等到了这日,徐氏一大早便来了永宁侯府。
沈惜带着乔漪在垂花门前迎着,态度恭敬、礼数周全让人挑不出错处来。
而徐氏面上虽是笑吟吟,心里却是有些失望。她原以为在永宁侯府会看到更多的人,没想到竟只有这姑嫂二人。
沈惜面上笑盈盈的同徐氏寒暄,自是也瞧出了徐氏的不满。
她特特提前给沈惜下了帖子,就是给沈惜留出了准备的时间。按照徐氏的想法,沈惜就算不请方家的人,怎么也得请卫国公府的周氏来帮忙。
没料到沈惜竟谁都没叫,甚至在去看兰花时,把乔漪也支开了。
如此一来,岂不是真的成了单纯的赏花?
她冷眼看去,沈惜倒是准备周全:精致的茶点都是合她的口味,甚至桌帷锦垫等的材质配色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沈惜毫不含糊的把好花都搬了出来。
“若是能得王妃的青眼自是它们的福气,若王妃不嫌弃,我让人送到您府上。”沈惜大方的笑道。
然而徐氏的心情并没有因此好上半分。
喝过半盏茶,走马观花的在暖房中看了一会儿,徐氏便提出要去看看琰哥儿。
这也在沈惜的意料之中,她含笑点了点头,吩咐人把琰哥儿抱到正房中,自己则是同徐氏一齐过去。
只要等徐氏看完了琰哥儿,不过再闲话一会儿子,徐氏也就该离开了,到时候自己也能松口气。
“哥儿生了一副好模样,真真讨人喜欢,我看是随了你多些。”徐氏看着在小床上玩着自己手指的琰哥儿,神色爱怜的道:“虎父无犬子,他长大定能像永宁侯一般建功立业。”
沈惜抿唇笑了笑,柔声道:“他能平安喜乐的长大,便是我和侯爷最大的心愿。”
无论徐氏是有心还是无意,她都不给徐氏发挥的机会。
听了沈惜的话,徐氏笑说她太谦虚,沈惜仍是神色温婉,唇边挂着浅浅的笑意。
“沈妹妹好福气。”徐氏喟叹一声,又挪揄道:“什么时候再给侯爷添个女儿,凑成个好字?”
沈惜脸色微红,心里却渐渐放松下来,看样子今日徐氏不会再过多纠缠。
还不等她回答,徐氏又兀自叹道:“安阳她,就是安阳郡主,沈妹妹认识罢?”
沈惜不知徐氏何意,只得点了点头。
“她也是个命苦的。当初谁不说她和武安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偏生武安侯英年早逝。”徐氏铺垫了一番,方才道:“皇祖母和母后都为了她的事一直操心呢!”
皇家的事沈惜自是不好开口,只得在一旁听着。
“看她年少守寡,一个人孤零零,我这心里也难受。”徐氏并不在乎沈惜几乎没怎么开口,微微笑道:“幸而眼下有一段良缘,两人是极般配的。”
徐氏话音未落,沈惜蓦地想起了周氏跟她说过的“八卦”。
顾清和安阳郡主?
“哎呀,这话我本不该说,只是见了妹妹甚至投契,便忘了。”徐氏一副懊恼的模样,又对沈惜道:“我告诉妹妹,妹妹可不许往外头说去!”
我不想知道成么?
沈惜暗自腹诽,面上却还得笑着点头。
“如今在圣上身边甚至得用的顾清顾大人。”徐氏说完,眼角的余光便落到了沈惜脸上。她认真盯着沈惜的脸色,试图从其中看出些什么来。
已经听过一次的沈惜自是波澜不惊,甚是淡定。
“顾大人?”沈惜露出一副思索的模样,而后才恍然道:“我想起来了,那日我还曾在郡主府前见过顾大人,果然芝兰玉树一表人才,和安阳郡主正相配。”
沈惜说话时神色坦然,落落大方,仿佛所说的事和她没有半分关系。
徐氏皱了皱眉。
若是骤然听到自己心上人要娶别人,都会有些震惊之色才是!
莫非祁慎告诉自己的消息有误?
第206章 棋子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眼光自是极准的。”徐氏按下心里的疑虑, 点头笑道:“我心里也为安阳妹妹高兴呢。”
沈惜也跟着附和一声。
徐氏又试探了沈惜几句, 可沈惜俱是对答如流,无论如何徐氏都没从她脸上看到丁点儿的黯然神伤、失落之色。
徐氏也找不出什么话题来,只得带着满腹的疑惑告辞离开。
沈惜暗暗后怕,多亏了有周氏提前告诉她,否则她也不能肯定, 自己此刻能不露出破绽来。
好歹把徐氏送上马车, 沈惜和乔漪俱是感觉松了口气。
周氏跟她说这件事是分享“八卦”, 可徐氏以瑞亲王妃的身份同她说这件事又有何用意?
沈惜不得不多想,徐氏是在试探自己不成?
既是常玥能捕风捉影的知道些自己和顾清的旧事, 难保徐氏不会知道。可知道又如何?当初因为刘氏下药才把原主送上了乔湛的床, 背着再难听的名声都熬过来了,徐氏会觉得这打击对她有效?
如果在乎的不是名声, 单就身份地位来说, 做永宁侯夫人也比嫁给在朝中尚无根基的顾清强。
徐氏觉得她有什么遗憾不成?
“夫人,方才承恩伯府的马车在咱们府前出现过。”正在沈惜苦苦思索时, 却听到兰草在她耳边道:“不过并未进来,很快便走了。”
白姨娘是个懂规矩的, 不会轻易离府。容娘是个乖巧懂事的,又有白姨娘的约束, 自是不可能过来。唯一可能的就是慧娘——
沈惜不由皱起了眉头。
她来做什么?
“把当时详细的情况问清楚。”沈惜总觉得慧娘的举动透着古怪。
兰草答应着去了, 不多时便了解清楚始末来回话。
原来今日在徐氏过来后不久,承恩伯府的马车便来了。虽是感觉意外,也没有当面把客人赶回去的道理, 门房也上前询问。
来人果然是慧娘,她只说是路过这里想开看看,忽然想起来永宁侯府有客人,她便也没下马车,只说了改日再来拜访,便回去了。
慧娘还能真的忘了不成?
沈惜在心里冷笑一声,问道:“当时瑞亲王府的马车也在外头停着罢?”
兰草点了点头。
“让人去周围打听一番,承恩伯府的马车是否曾在附近停留。”沈惜吩咐道:“再扩大些范围,我要知道永宁侯府的马车是否同瑞亲王府的马车遇上过。”
兰草答应着去了,在一旁的乔漪不免有些担心道:“嫂子,莫非慧娘会耍什么花招不成?”
沈惜没有为了让她安心就敷衍她,而是认真的回答:“说不好。总要知道她们是否曾碰上,再下论断。”
若是平日里,沈惜自是不放在心上。承恩伯府和永宁侯府孰轻孰重,瑞亲王府心里自是有数。且从刘氏和柔娘被处置、承恩伯却也没什么动静,便知道这一切是两府间商议好的,徐氏不会蠢到试图挑拨,慧娘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然而此时情况不同,从徐氏的问话上,沈惜觉察出她显然是想用自己和顾清的旧事做文章。
若说谁最了解那段过去,承恩伯府的人自是最合适的人选!
眼下刘氏和柔娘已经用不上了,慧娘成了知情最多的那一个人。
想要挖出她的过去,徐氏难保不会动瑞亲王府的心思。再加上慧娘心中恨她,早就想找机会报复——两人会不会一拍即合?
想到这儿,沈惜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眼下也只能等到调查清楚两人的目的,再做决断。
******
“顾大人不必惊慌,是你和沈氏先定情的,论起来是乔湛夺人所爱。”
祁慎见到顾清那片刻的异样,便足以证明先前所有的猜测。
而顾清更是心中乱成一团。
自己早就认识沈惜这件事是藏不住的,但顾清想极力隐藏自己和沈惜的关系。他曾经确信自己做得十分隐蔽,早在自己从琼林宴归来的那一夜,便把两人私下里传递的物件付之一炬。
只留下了一条帕子,顾清在灯下枯坐到黎明,看着炭盆中的火焰有渐渐要熄灭的势头,终究没忍心,把帕子叠好,收到了箱笼的最底层。
可祁慎……是怎样知道自己和沈惜有旧情的?
自己金榜题名后,甚得圣上看重,也日益成了别人眼中圣上跟前的红人。至今尚未娶妻,心中放不下沈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朝中局势错综复杂,他初来乍到,不想站错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可他尚无根基,得罪人也是万万不能的。是以他只得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法子推脱,如今方才有了些底气。
自从九皇子也是就如今的瑞亲王回朝后,两位皇子都为了太子之位斗得水深火热,他心里清楚,自己也是被拉拢的对象之一。
他自以为从不结党营私,又是以科举晋身,想来比别的京官要清贵些,瑞亲王和安亲王都没有抓住他实质上的把柄。
谁知祁慎今日过来,竟点破他的私情,还以旧事要挟他——
“王爷说笑了,微臣和侯夫人坦坦荡荡,并无私情。”顾清不想承认,有些干涩的道:“微臣不否认,曾和永宁侯夫人有数面之缘。”
太后娘娘若是下懿旨要赐婚,摆明了是拉拢安阳郡主的势力。
安阳郡主之父战死沙场,圣上素来对安阳郡主都是优待有加。甚至安阳郡主比之那些不受宠的公主,在圣上面前更有分量。
更可况她身边还抚养着武安侯的嗣子,如今嗣子尚是年幼,武安侯府自然在郡主的掌握之中。
难道是太后为了安亲王考虑,才想下这道懿旨?瑞亲王知道了想要阻挠,才来找他的罢?
想到这儿,顾清心中好歹有底了些。
“王爷放心,微臣自知配不上郡主,即便是圣上过问,微臣也自会陈情。”
只要他表态不会娶安阳郡主,祁慎总会满意了罢?祁慎的生母是中宫皇后,若想阻挠此时也是有法子的。
殊不知,祁慎却是摇了摇头。他高深莫测的看了顾清一样,道:“顾大人想到哪儿去了,既是眼下争不过永宁侯,本王倒建议顾大人迂回些,不若先另择佳偶。”
“依本王看,安阳郡主就很好。”
祁慎这是什么意思,还真的支持他娶郡主不成?
太后摆明了是为了安亲王祁恪才会有这样的主意——顾清想从祁慎脸上看出他所说是反话的意思,却没找到丝毫痕迹。
等等——
此时顾清才恍然大悟,莫非太后娘娘所支持的不是安亲王祁恪,而是瑞亲王祁慎不成?
若是这么想,今日祁慎的所作所为便能说通了。
“太后娘娘还是皇后时,从诸位皇子中扶持今上登基,自然是独具慧眼的。”祁慎微微的笑,面上不由露出几分骄傲的神色。“如今她也不过是做了正确的选择。”
“希望顾大人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被人逼迫至此,顾清心里自是恼恨非常。眼下他有把柄在别人手中,自有掣肘。他脑子飞快的转着,该如何摆脱这件事?
是了,赐婚这件事,还得安阳郡主点头!她身份高贵,性子又倔强,恐怕不会被人轻易摆布。
顾清眼下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安阳郡主身上。
她那样骄傲的人,一定不会同意罢?
不对,若论起了解来,太后、皇后、祁慎等人一定比自己更了解安阳郡主,他怎么就笃定,安阳郡主会乖乖听命?
顾清记得有一次圣上想要给安阳郡主指婚,安阳郡主便也当面婉拒。后来他听说,此前想要劝安阳郡主再嫁的人,无一都铩羽而归。
眼下圣上龙体欠安,莫非太后是想趁此机会,要安阳郡主低头么?
直到此刻顾清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太后娘娘竟会支持瑞亲王。
顾清让自己从慌乱中冷静下来,分析眼前的形势。就太后赐婚一事来看,比起自己来,他们更应该先考虑的是安阳郡主是否配合。
若是安阳郡主不同意,他们总不能强迫罢?
等等——
想到此处,顾清忽然背脊发凉。
从开始他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方才突然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