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言小说上一章:绷带精的千般套路
- 古言小说下一章: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小后妈[六零]
一个内侍小碎步进屋,对柳元道:“柳公公,大掌印那头派人来了。”
柳元挑眉,敛眸沉思须臾,忽地笑了:“咱家这便去。”
司礼监。
裴顺年靠着把太师椅,身后一名小太监正轻柔地给他按着太阳穴,听底下人说柳元来了,便挑了挑眼皮,冲那小太监挥手。
“都下去罢。”
小太监应声退下,行至司礼监院子时,冲迎面行来的柳元睇了个眼神。
柳元面上始终噙着淡淡的微笑,一进值房,便“扑通”一声跪下,对裴顺年恭敬喊了声:“老祖宗。”
裴顺年垂着眼看他。
这小子是杨旭最受宠的干儿子,杨旭爱听曲,当初去了趟扬州,便带回个会唱曲的小子,藏在私宅里好几年。
裴顺年不爱听曲,便没怎么关注杨旭这干儿子。只知这小子先是去了御用监,后来又去了御马监。
杨旭将柳元送去御马监是作何用他心知肚明。
他惯来放任几个干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到底是年岁大了,最怕的,便是那等子吃里扒外的叛徒,儿子间彼此监督、互相掣肘最是让他安心。
却不想,这么个长相妖娆、雌雄难辨的伶人会有那等手段。
不仅同贵忠勾搭在一起,还能让都察院那位总宪亲自来司礼监保他的命。
裴顺年无法容忍旁人的背叛,贵忠是皇爷抬来打他的脸的,不能动贵忠他忍了,殊料连柳元他也不能动。
做了这么多年的大掌印,他从不曾这般憋屈过。
裴顺年在柳元那张糜丽的脸定了片刻,缓缓捏紧了手上的玉扳指。
“可知咱家因何寻你来?”
“奴才不知,还望老祖宗给奴才提点迷津。”柳元笑吟吟道,眉心一点朱砂痣泛着妖异的艳光。
裴顺年惯来不喜长相太过妖艳的人,撇开目光掩下眸底的厌恶,道:“皇爷派你去扬州,除了做监军,可还有旁的任务?”
扬州乃大胤最富庶的府城之一,当初杨旭在扬州做监军时敛了不少黄白之物,那些钱财自是泰半都孝敬给他了。
人老了,胆子变得也小。
嘉佑帝派柳元去扬州做监军,他首先想的便是皇上是不是要同他算旧账了?
柳元依旧是那张笑脸:“老祖宗放心,皇爷担心扬州那头的海寇之患,这才派奴才去的。”
裴顺年分不清柳元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心中却愈发忌惮,正斟酌着该如何敲打一番,忽又听前头那妖人道:“老祖宗可知干爹去岁曾让奴才给谁唱小曲儿听?”
裴顺年眯了眯眼,“谁?”
“戚家那位左都督。”
裴顺年闻言再忍不住心口的怒火了,“啪”一声拍响旁边的几案。
蠢货!
竟敢偷偷同戚衡暗度陈仓,这是打量着他年老眼花好糊弄了!
难怪倒台得这般快,那蠢货定是以为皇爷身子不好了,这才偷偷向戚家投诚,指望着二皇子登基后能坐稳他底下这大掌印的位置。
到底是不了解皇爷。
皇爷对戚皇后与戚家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明,裴顺年到现在都弄不懂皇爷究竟是想留戚家还是不想留。
如今皇爷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再不除戚家,除非二皇子能继位,否则大皇子一继位,以戚家的兵力,当初藩王围京夺帝位的场景定然要重现。
届时整个大胤又要陷入内乱。
正是因着皇爷迟迟不对戚家动手,杨旭这才以为皇爷是属意二皇子,迫不及待地便与戚家投诚了。
真个是鼠目寸光。
裴顺年一阵后怕,皇爷不会怀疑他也同戚家勾结了罢?
老太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不多时便出了一身白毛汗。
柳元笑道:“老祖宗放心,贵督公早就同皇爷说了,那杨贼所做所为皆瞒着您,您也被蒙在鼓里。”
裴顺年目光复杂地看向柳元,枯叶般的一张脸竟多了几缕颓然。
此时此刻,若他再猜不出贵忠是皇爷的人,那他这二十多年的大掌印算是白做了。
贵忠若是皇爷的人,那眼前这妖人究竟是孟宗的人还是皇爷的人?
罢了罢了,他这大掌印马上便要卸任,这妖人是谁的人与他又有何干系?
裴顺年意兴阑珊道:“出去罢,好生替皇爷把差事办好。”
“喏。”
柳元应声退下,出了司礼监值房,恰巧瞥见穆融大步流星地朝午门行去,想来是要出宫回护国公府。
只这会都快申时一刻了,人容姑娘早就练完了箭。
柳元唇角勾起一个玩味的笑。
老尚书喜欢顾大人,孟总宪也看重顾大人,他自个儿对这位大人也挺欣赏。
今儿他若不插容舒的事,指不定这穆将军已经成功撬动一半的墙角了。
转了转手上的扳指,他招过一边儿的小太监,笑眯眯道:“明儿继续让安世子请穆将军入宫教他箭术。”
顾长晋自是不知柳元已经把穆融明儿的行程都给安排好了。
下了值,才刚上马车便听常吉道:“主子,穆将军的事,已经查到了。”
“说。”
常吉觑着他,尽量用严肃的语气道:“穆将军在大同府没有小妾,没有通房外室,在花楼里也没听说有甚相好。属下瞧着,穆将军应当还是个雏,应当是个洁身自好的。”
顾长晋拧眉看他。
常吉缩了缩脖子,继续道:“属下还有一事要同主子说,听说少夫人也准备去扬州,这是护国将军府的人说的,想来不是假消息。”
她要去扬州?
顾长晋目光一顿,下意识便捏了下手里的茶盏。
默了半晌,他轻声问:“她准备何时去?”
第44章
常吉挠了挠脸,“这……属下还真不知,少夫人大抵得挑个天好的日子才出发,兴许就是天最好的那日?”
顾长晋没接话。
常吉试探着问:“主子要不要改一改出发的行程?少夫人出发前定要去渡口定船,届时便能知晓她何时出发了?”
顾长晋沉默了须臾,旋即摇头道:“不必改,按原计划行事。”
翌日傍晚,金乌西沉的时分,一列商队从城门离开。
半个时辰后,柳元与潘学谅藏身在商队离开上京的消息送到了梧桐巷。
徐馥叫来了顾长晋。
“往年一入秋,沿海一带的海寇最是肆虐。你这趟去扬州,任务有二:一是趁着海寇进犯,杀了扬州守备都司总督梁霄。二是将梁霄的死嫁祸给廖绕。”
梁霄乃嘉佑帝手下一员大将,曾是金吾卫统领,如今是扬州都指挥佥事兼守备都司总督,专门负责扬州及邻进几郡的海防。
“梁将军与廖总督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守住大胤海防,姑母这是要将他二人一网打尽?”顾长晋蹙眉,“如此一来,江浙一带的海防会彻底溃败。”
徐馥笑道:“梁霄是个愚忠的,倒是一直在尽职尽责地击退海寇,但廖绕却是断断称不上英雄的。你以为这些年江南一带的海寇因何屡禁不绝?”
顾长晋缓缓抬眼,道:“姑母的意思,廖绕一直在养寇?”
徐馥颔首道:“只要海寇一日不绝,他这江浙总督的位置便无人能撼动。江浙一带乃大胤最富裕的鱼米之乡,海禁之后,不乏有大胤海商铤而走险与海盗勾结,廖绕这些年一边拿着朝廷扫寇的军饷,一边给这些海贼开便门,再收受海商的‘孝敬费’,家底怕是能抵大胤一年半载的税银。”
顾长晋眸色一深,不赞同道:“既如此,廖绕倒是死有余辜。只那梁将军,若是个忠君护国的,姑母因何要取他的命?”
“忠君?”徐馥冷笑,“他忠的是哪个君?你可知当初他本是金吾卫统领,誓死要效忠你父亲的。若非他开了城门,萧衍又岂能那般顺利的进入上京,兵不刃血地夺得帝位?”
徐馥望着顾长晋的眼,一字一句道:“那些背叛过你父亲的人,都得死。砚儿,明白了吗?你曾经起过的誓言,一日都不可忘!”
顾长晋对上徐馥的目光,半晌,郑重颔首道:“姑母放心,我定会为父亲报仇。”
三日后。
一辆灰扑扑的马车从梧桐巷往渡口行去。
常吉摸着下颌的胡茬,问道:“主子瞧我这模样同潘贡士像么?”
常吉是个讲究人,往日便是赶个马车,也要将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为了乔装成潘学谅,他已经三日不曾洗头刮胡了,连衣裳都是破破烂烂的。
顾长晋瞥他一眼,认真道:“脸别带笑,肃穆些。”
常吉连忙敛了笑。
从上京去平津渡口要穿过西郊的一片石子山,顺利的话,约莫一个时辰便能穿过石子山,抵达渡口。
常吉搓着脸,练了一路肃穆的神情。
车牖开着,不时有风灌进来。马车快要出石子山的时候,常吉忽地放下手,与顾长晋对视一眼。
外头的风里带了一丝硝石的味道。
二人齐齐面色一变。
“横平,有炸药!”
随着常吉的话落,三道身影迅速窜离马车。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石子山被炸出一角,巨大的山石从山上滚落,将马车砸得支离破碎。
这样大的动静,正在渡口侯船的人自也听到了。
落烟耳朵一动,蹙眉望向石子山的方向。
容舒见她神色凝重,忙道:“落烟姐,这是什么声音?”
落烟忖度了下,如实道:“听着像是有人引爆了炸药,那炸药应当不多,但小心为上,我们最好能早些上船。”
容舒这趟出门只带了张妈妈与落烟,闻言便对张妈妈道:“妈妈,去问问关老丈,何时能启程?”
张妈妈忙应下,不多时便从渡口回来,道:“艄公说再等半个时辰便能出发,眼下沈家那十余艘货船还堵在那,货船不走,咱们的客船出不去。”
容舒望了眼天色,心知这事急不得,只好点了点头,“且再等等罢。”
好在半个时辰后,货船终于动了。
沈家的生意遍布整个大胤,有自己的商队船队,与漕帮的关系也一贯来好。
容舒今个乘坐的便是沈家的客船,掌船的艄公姓关,幼时沈氏送容舒回扬州府,还有容舒从扬州府回来上京之时,都是关老丈送她的。
是以一登船,容舒便笑唤了声:“关老伯。”
那精神矍铄的老叟乐呵呵道:“难为姑娘还记得老头子,姑娘放心,老头子定会将姑娘平平安安送到扬州去。”
说着,便差人领容舒进了船舱的客房。
客房是精心拾掇过的,床榻,几案,琴台,文房四宝一应具有,还特地隔出个净室,用四扇大屏风围起。
此时三脚香炉里轻烟澹澹,窗户擦得极明亮,攀爬在空气里的细烟被光照出了袅娜的身姿。
时间临近晌午,张妈妈出去张罗午膳。
落烟正手脚麻利的收拾着行囊,忽听一声轻细的窸窣声从净室传出,忙上前挡住容舒,拔剑对着那四面屏风,冷声道:“什么人?”
容舒心口一跳,下意识便按住手腕的手镯,这里头藏着十来根淬了麻药的细针。
然下一瞬,看清从屏风里走出来的人,她登时便松了手,诧异道:“常吉?”
常吉背着顾长晋,沾满血的脸勉强扯出一丝笑,对容舒道:“少夫人,小的冒昧打扰了。”
方才那炸药炸山时,主子挡在他身后,被碎石砸晕了过去,昏迷前还不忘同他道:“去扬州,不可耽搁。”
常吉二人背着他到渡口附近的密林时,方发现容舒恰好也在这。
对他们来说,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了。
他们本是备好了去往扬州的船只,只如今主子这情形,留在少夫人船里可比坐他们的船要安全多了。
常吉把心一横,索性便趁着那些货船出渡口时将顾长晋藏了过来。
他冲着容舒重重磕了一响头,道:“少夫人放心,横平与主子换了衣裳,一会待你们一走,小的便会烧掉原先的船只。有我二人掩人耳目,那些人只会以为我们弃水路走陆路,不会注意到少夫人的客船。”
常吉一颗心悬着,将主子藏在这里到底是会带来风险,少夫人与主子又和离了,也不知晓她会不会应。
容舒目光定在他背上的男人,想起了前世他从扬州回来时的惨状,思忖片刻后,到底是应下了。
“就按你说的罢,放心,客船里有药,我会将顾大人平安送到扬州。”
常吉面色一喜,也不耽搁,放下顾长晋后,冲容舒郑重磕了三个响头,便从船牖一跃而出,他轻功极好,饶是身上带了不轻的伤,入水时依旧听不到半点儿水花声。
常吉一走,容舒便让落烟把净室外头几扇屏风搬过来,围住床榻。
“便说我方才在渡口吹了风,犯了头疾,眼下不能再见风。”说着,就要去搀顾长晋。
“姑娘,我来罢。”
落烟抢先一步,将昏迷的男人扛起,像抗沙包似的,轻轻松松便将人扔到了榻上。
容舒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果然,起热了。
前世潘学谅自缢没多久,顾长晋便启程去了扬州,比这辈子早了差不多半个月。那时他去扬州也是这般惊险么?
容舒只记得他从扬州回来时受了很重的伤,几乎半条命都没了,去时究竟有没有受伤,倒是一概不知。
客船里有赤脚郎中在,容舒想了想,对落烟道:“劳烦姐姐去同张妈妈说一下这边的情况,让妈妈找郎中开几剂药,顺道抱一坛烧刀子来。”
等落烟出去,她将顾长晋的身子微微一侧,果然后背的衣裳已经被血浸湿。
忍不住感叹:“你还真是……够倒霉的。”
顾长晋听见了她的这声喟叹。
只这声音隔得好远,影影倬倬的,他想继续听,可溃散的意识挣扎了几个刹那,便陷入了深沉的黑暗里。
他以为他再听不到那姑娘的声音了,然下一瞬,那熟悉的声音再度在他耳边响起。
“郎君,疼吗?”
疼吗?
疼的。
头疼,喉咙疼,四肢百骸都在疼。
可这样的话他不能说,说了她会伤心。
顾长晋嘶哑着嗓儿,道:“不疼。”
话音落,他眼睛忽然涌入了光。
那姑娘就坐在榻边,手里端着一碗药,见他醒来,眼眶瞬时就红了,泪水盈盈蓄在那双桃花眼里,像被春雨打湿的桃花瓣。
“哭甚?”他哑声道。
似是没料想他会醒来,她愣怔怔地看着他,泪珠子悬在眼睫,要掉不掉的,格外惹人怜。
大概是觉着自己过于矫情了,小娘子匆匆抬袖拭了下眼,道:“你不肯喝药,我还有常吉他们怎么都喂不进去,若不是妾身请了孙医正来——”
她说到这便微微一哽。
他这次差点儿便没命了。
顾长晋听明白了,因为他昏迷时喂不进药,她才掉泪珠子的。
“我喝。”他轻声道,因着声音嘶哑得厉害,复又重复了一遍,“药给我罢,我喝。”
所以,别哭。
以后你喂的药,我都喝。
苦涩的药液从喉头滑过,他看着她,舍不得挪开眼。
然大抵是伤得太重,药效一起,他又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日,他便是这般时而清醒,时而昏睡。直到背上的伤渐渐结了痂,方能下榻。
那会上京已经落了几场大雪。
从前一下雪,她便爱去梧桐树下垒几只兔儿鸟儿,因着他受伤,今岁她没了玩雪的兴致。
那日他进宫,从养心殿出来时,远远便瞧见一个小太监正变戏法似的给安世子变出一个又一个巴掌大的冰雕。
大抵是自小在宫里长大的缘故,安世子的性子比寻常的十一岁小孩儿要沉稳寡言许多。
只此时见着小太监手里的冰雕,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睁得极大,多了几许小孩儿该有的稚气。
顾长晋望着小太监摆在地上的栩栩如生的小冰雕,不知为何,就是知晓那姑娘会喜欢。
便抬脚走了过去。
小太监正在哄安世子,瞥见那身量高大的男子行来,忍不住周身一抖,以为这眉眼冷漠的言官是要来训斥他的。
殊料那男人过来后,先是同安世子行礼,接着便问他:“这小冰雕你是如何雕的?”
这话一落,别说小太监了,连安世子都睁着圆溜溜的眼偷瞧他。
小太监这门手艺还是同宫里的老太监学的,忙拿出一块磨成薄片的石子,给他演示。
不得不说,脑袋瓜子好的人,学甚都快。
不到半个时辰,顾长晋便雕出了一个蜷在地上休憩的猫儿。
他用细雪裹住猫儿,到梧桐巷时便让常吉送到松思院去。
“就说是梧桐巷的百姓们送来的。”
常吉接过,顿了顿,道:“主子,潘学谅的埋骨之地,属下已经递进去大理寺狱了。那凤娘子说想在行刑前去看一眼。”
凤娘子,潘学谅。
顾长晋霍地睁开眼。
水浪声汩汩缠绕在耳际,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海水的咸腥味儿。
天很热。
没有雪,没有猫儿冰雕。
昏迷前的记忆如水般涌入,石子山被人埋了炸药,他替常吉挡了一块巨石,之后便彻底晕了过去。
他这是已经在去往扬州的船只上了?
顾长晋微微侧头,入目是四面密密实实的屏风,疼痛令他此时的意识格外清醒。
不多时,便有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屏风外传来。
顾长晋盯着屏风,手悄悄摸向腰间的短匕。
然看清来人后,他瞳孔微缩,心重重跳了下。
“顾大人醒了?”容舒将张妈妈送进来的药放在几案上,慢声细语地解释道:“常吉把你送来我这,想借着沈家的船将大人送到扬州去。”
见到容舒的那一刹那,顾长晋便已经想通了个中的前因后果。
“常吉与横平改走陆路了?”
容舒颔首,“常吉说如此方能将那些人引走。大人放心,常吉与横平武功高强,定能平安到扬州。你昏睡了十数日,还有约莫半月船便能到扬州了。大人可要我扶你坐起?”
她指了指小几上的药碗,“大夫说你这伤,一日三剂药,断不能少。”
也不知为何,顾长晋忽地便想起方才那个梦。
不喝药,她会难过。
遂强撑着坐起,这一番举动牵扯到身上的伤,疼得他额间渗出了冷汗。
他二话不说便接过药,一口饮尽。
这药苦中带了点辛辣,方才醒来时,他唇舌间便是这样一股子苦辣的味道。
他昏迷时,是她喂的药。
蓦地又想起了梦中他对自己说的——
“以后你喂的药,我都会喝。”
思绪一时繁复起来。
那个梦,或者说那些与她相关的梦,不像是梦。
不是头一回有这样的感觉了。
三年前的宫宴,他曾见过安世子一面。
那时的安世子只有八岁,可梦里的安世子已经十一岁了,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孩子,怎可能会在梦里将他三年后的模样都梦得那般清楚?
还有他给她雕的冰猫儿,那感觉太过熟悉,熟悉到给他一个石片和冰块,他立时便能雕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猫儿来。
甚至于常吉说的那个“凤娘子”,也不知为何,一听到这个名字,下意识便会将她同潘学谅联系在一起。
可他从不曾听说过这个“凤娘子”,不管是潘学谅还是老尚书都不曾提过这人。
若这世间当真有一个“凤娘子”,那是不是,他做的梦也不仅仅梦?
“容姑娘曾在扬州住过九年,可曾听说过一个名唤‘凤娘子’的人?”
容舒对这名字没有印象,但还是认真思索了片刻,摇头道:“不曾。”
她看着顾长晋,“这人可是与大人要查的案子有关?”
顾长晋“唔”了声:“若真有这样一个人,她与潘学谅的案子应当有关。”
容舒想了想便道:“我离开扬州好些年了,等回到扬州府,我便替大人问问,兴许我在扬州的故人会听说过这人。”
总归去了扬州她也要打听沈家和舅舅的事,多打听一个“凤娘子”也不费什么功夫。若是能对潘学谅这案子有所帮助,此趟的扬州之行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张妈妈让人熬了粥,我现下就让人送进来,顾大人用完膳便好生休息,尽早把伤养好罢。您到了扬州府,少不得又要忙得昏天黑地的。”
顾长晋的确是觉得饥肠辘辘了。
可他舍不得她走,还想再多听她说话,只容舒说完那话便头也不回地出了客舱。
张妈妈很快便将熬好的粥送了进来。
顾长晋用完膳,吃下的汤药渐渐起了效,阖目睡去的刹那,他昏昏沉沉地想:他还会做梦吗?方才那梦……可会继续?
给她雕的那猫儿……她可喜欢?
第45章
冬日里的梦并未延续,而是旁的细碎割裂且混乱的场景。
那是个阴沉的天。
椎云忽然推开屋子,急匆匆道:“主子,常吉与横平已经三日不曾来信了!”
顾长晋有些不解,为何要横平、常吉三日便来一信?
他们不来信,他又为何会如此慌张?
未及细想,场景一变,又回到了秋山别院,淅沥沥的雨泼了他一身。
他知道他在找人。
院子里很安静,没有人,常吉不在,横平也不在。
所以,他在找谁呢?
“顾大人。”
红灯笼在廊下被风吹得直打转,顾长晋定定望着正屋那扇木门,心怦怦直跳。
他要找的人在里头。
“顾大人,快醒来。”
不能醒来,顾长晋,快推开那扇门!
“顾大人,你被梦魇住了,快醒来!”
顾长晋咬牙往前去,伸出手,按着那湿漉漉的门,用力一推。
“嗬——”
一阵急促的吸气声过后,榻上的男人终于醒来,手里紧紧攥着一截洁白的手腕。
容舒被他攥得生疼,见他终于醒了,忙道:“大人,快松手,你弄疼我了。”
顾长晋满头冷汗,面色青白交错,瞧着似乎还在梦魇里一般。
一个“疼”字坠地,他面上甚至现出了痛色。
下意识便松了手。
容舒从不曾见过他这样。
听张妈妈说,他用膳时分明还是好好的,可不知为何,才歇下没多久,忽又发起热来,兴许是做了噩梦,手挥舞着将榻边的小几挥落。
正是听到这一番动静,她才急忙进了客舱。
一进来便见他冷汗涔涔,牙关咬得紧紧的,俨然一副深陷梦魇的模样。
她急忙上前叫醒他,却被他死死攥住了手。
容舒也在这时方知晓这男人的手劲儿有多大,差点儿没将她的手腕捏断。
“抱歉。”顾长晋渐渐回过神,目光盯着她发红的手腕,哑声道:“我不知我做梦时竟会伤人,下回我若是做梦了,容姑娘切勿靠近我。”
容舒抚着手腕,笑道:“也就一点点疼,现下没事了。一会我让张妈妈给您煎一副安神药,吃了药便不会有梦魇。”
顾长晋发现,只要从她嘴里冒出个“疼”字,他的心便会密密麻麻地泛起疼痛来了。
目光微抬,他望着她,回想着在梦里的最后一幕。
门只推开一条细缝,他便醒了。
什么都看不真切,只看到一片裙角,一片遍地金绣红梅的裙角。
那一刻,巨大的恐惧将他狠狠攫住。
直到昏沉间握住了她的手腕,那股遍体生寒的恐惧才渐渐消散。
“容姑娘可有一条遍地金绣红梅的衣裳?”他哑声问道。
容舒怔了下。
因着他这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也因着他提及的那条百褶裙。
曾经她的确有过那么一条裙子,那是她在四时苑时盈月、盈雀给她做的裙子。
刚被关进四时苑那会,许是因着为容家奔走了两个月又接连受到打击,她进四时苑的当日便病倒了。
分明不是什么大病,可她足足躺了大半个月,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脑子跟生锈了似的,什么都不能想,一直到了后头方慢慢有所好转。
病好后,盈月盈雀便拿着那条裙子给她看,说是上京今岁时兴的款式,姑娘穿一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