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是被宋大柱使唤来小溪抓鱼给宋大柱熬鱼汤喝的,他来时为了展示自己的‘孝心’,没少让人看见他拎着竹篓来小溪抓鱼的一幕。
若是这几个孩子死在溪边,他这个来小溪抓鱼的人就是最大嫌疑人,而且尸体也不好处理。
宋耀在冷静下来考虑到自己无法完美善后,就放弃了对宋扬等人出手的念头。
他往后退去,刚后退几步,就感觉背后撞上了什么,转头一看,却见一道高大身影站在距离他极近的地方,他刚才就是撞到了这人的胸膛上,这人十分高大,他得仰着头才能看见此人的下巴。
宋耀被吓得连退好几步,才看清这人的样貌,正是他曾见过的那个跟在宋安桦身边的高大小厮,那一日就是这个小厮将一张肉饼递给他的。
因为美味的肉饼和被宋扬施舍的奇耻大辱,让宋耀至今还对当日情景记忆犹新,自是记得那个给他肉饼的小厮的长相。
宋耀先是心虚惊慌了一会儿,随即想到自己心生恶念却并未付诸于行动,没什么好怕的,他便定了定心神,对小厮阿彦道:“你,你是谁?我在村子里怎么没见过你?”
宋耀假装不认识阿彦。
阿彦也没认出洗干净脸的宋耀是他曾经在私塾外给过肉饼的小乞丐,他神色漠然的盯着宋耀,问道:“你刚才想干什么?”
宋耀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只恶狼给盯上了,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脸色发白,支支吾吾的道:“我,我就是听见这边有人,过来看看,我,我只是来抓鱼给我爹熬鱼汤补身子。”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他还把手上拎着的湿漉漉的竹篓展现给阿彦看。
阿彦瞥了一眼竹篓,神色不善的警告道:“离我家小少爷远点儿,否则后果你不会想知道的!”
虽然没抓到宋耀的把柄,但阿彦还是敏锐的察觉到刚才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接近小少爷他们的宋耀不怀好意,出言警告了他一番。
宋耀慌忙点了点头,撒腿就跑,不敢再出现在阿彦的视线范围内。
阿彦看他这副胆小无能的模样,心里也稍微放下了心,就算这小子是打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主意,就这鼠胆也成不了什么事。
阿彦收回视线,转而继续关注着宋扬几个孩子,默默的保护着他们。
安桦在乡下的房子是交给自己岳母张氏打理的,他小舅子王小弟如今在他手底下做一个管着一家银楼的掌柜,王家仰仗着他过活,张氏对他交代的事自然是非常上心的,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来打扫一遍。
今日安桦带着家眷回宋家村,也没告诉张氏,但他们回来推开门,发现院子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屋子里更是干净整洁,就连院子里王氏以前开辟出来的一小块菜地也长着绿油油的小青菜,菜地也被侍弄得很好。
但进了主屋卧房,却见床上并没有铺上被褥,显然这里是没有人住的。
王氏见了,有些感动的道:“肯定是我娘过来侍弄的。”
而且还是白天来了晚上就走,没有住进房子里。
安桦也对张氏这个岳母十分满意,他对王氏道:“我在车上给岳母备了礼,明日去王家拜访一下。”
王氏含笑道:“多谢老爷。”
待把行李都归整好了,管家阿平已经钻进厨房里去做饭了。
到了开饭的点儿,小宋扬这个小馋猫就准时准点的溜达回来了,穿着一身湿透的衣服和全是泥的鞋子,和李进一起回来了。
王氏看见两人身上衣服都湿透了,连忙拉着他们去换衣服:“怎么玩得一身水?掉水里去了吗?”
小宋扬和李进都自知闯祸的低下头不敢吱声。
跟在他们身后的小厮阿彦开口道:“夫人,他们是被隔壁家叫宋青的孩子带去溪边钓虾了,小的看溪水不深又水势平缓,这天气又热,就没有阻止小少爷下水。”
王氏其实也知道宋家村里就一条不深的小溪,天气热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就喜欢扎溪水里戏水,也没听说有小孩淹死在溪水里。所以她并没有真的生气,只是习惯性的念叨几句。
小宋扬很会看人脸色,见王氏不是真的生气,就跟献宝似的从阿彦手上拿过装满小虾小鱼的篓子递给王氏看:“娘,你快看,这是我们今天的收获。”
王氏看了一眼,发现小鱼小虾还真不少,便夸了一句:“还挺多的。”
小宋扬和李进顿时脸上就露出美滋滋的笑容。
王氏带着两人换了身衣服,换好衣服的小宋扬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正堂的餐桌前,看着上面摆好的菜肴,有些按捺不住的小手了。
不过被教养得很好的小宋扬并没有偷吃,而且跑去找安桦:“爹爹,李进哥哥肚子都饿了,什么时候能开饭呀?”
安桦摸了摸小宋扬干瘪的肚子,忍着笑意道:“我看不是你的李进哥哥肚子饿了,是你这只小馋猫肚子饿了吧?”
小宋扬一脸‘既然被你发现了那我也不伪装了’的无奈表情:“小馋猫肚子饿了,但李进哥哥肚子肯定也饿了。”
他可可爱爱的伸手在脸蛋上比了个猫咪胡须的手势:“小馋猫想问现在可以开饭了吗?喵呜~”
安桦面带笑意的轻轻刮了刮他的小鼻梁,然后一把将他抱了起来:“行,既然爹爹的小馋猫饿了,那我们就开饭吧。”
安桦抱着小宋扬来到餐桌边时,王氏已经摆好了碗筷,他把小宋扬放在一张椅子上,自己在旁边坐下。
随后王氏和李进也入座了。
吃着好吃的饭菜,小宋扬人小鬼大的叹了口气,说道:“可惜我和李进哥哥回来晚了,阿平伯伯已经把饭菜做好了,不然现在我们就能吃到自己抓的小鱼和小虾了。”
李进小声的对他道:“可以晚上再吃。”
小宋扬舀起一颗肉丸子,嗷呜一声塞进嘴里,含含糊糊的道:“晚上小鱼小虾就不新鲜了……”
安桦看了他一眼,说道:“把嘴巴里的东西咽下去再说话。”
小宋扬捂住嘴,加快咀嚼速度,一双黑溜溜的眼珠子狡黠的转动着,他咽下嘴里的肉丸子后,才放下手,对安桦张大嘴“啊”了一声:“咽下去啦!我可以说话啦!”
王氏笑着给他又夹了一颗肉丸子:“等吃完饭想说多久说多久,现在乖乖吃饭。”
小宋扬瘪瘪嘴,但看着肉丸子的眼睛还是发着光的,动作一点都不慢的又把嘴巴塞满了。
从小就很会吃的小宋扬吃起饭来让人特别有食欲,吃饭速度也不慢。
吃完饭之后,管家阿平又端上来一小盆裹上面粉炸得金黄喷香的炸小鱼炸小虾。
管家阿平对小宋扬慈爱的笑了笑,说道:“小少爷和李进少爷抓的小鱼小虾都很新鲜,我就给处理干净了下锅炸了出来,给两位少爷当个零嘴吃。”
“哇!”小宋扬闻着喷香扑鼻的炸鱼炸虾香味,感觉特别惊喜,不过当他想对着炸鱼炸虾伸出小爪爪时,忽然顿住了,一脸遗憾的收回爪爪,摸了摸自己的小肚皮:“已经吃得差不多快饱了,不能再吃了。”
安桦教育他吃饭必须得按时吃,每顿吃个八分饱,小宋扬一直很听话,从来没有因为贪吃吃撑过。
现在即使看着炸鱼炸虾馋得流口水,也没有动手去拿。
安桦含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小脑瓜,说道:“歇一会儿,消消食再吃也不迟。”
管家阿平端上来一壶山楂茶,一人倒了一杯,小宋扬捧着酸酸甜甜的山楂茶小口小口的喝着,喝完后歇一会儿,就和李进手牵手的去散步消食了。
小宋扬兜里揣上包好的炸小鱼和炸小虾,和李进一起跑出去玩儿。
有好吃的零食在手,村子里的孩子不管年龄大小,几乎没人能拒绝他的零食诱惑,一个个都围了过来。
小宋扬十分大方的把零食分享出去,很快他就小小年龄成为村子里的孩子王了。
村子里的孩子带着他爬树抓鱼斗蛐蛐摸鸟蛋,几乎是玩疯了。
村民们想跟族里最有出息的宋安桦搞好关系,也能托宋安桦的关系去木华商行找个活儿干,自然是巴不得自家孩子去跟宋安桦的儿子玩。
村子里的小孩可以说是‘奉旨’陪小宋扬玩,又能从小宋扬手上得到零食好处,自然一个个热情得不行,让小宋扬的游玩体验极佳。
安桦在村子里跟村民们谈租地的事,这段时间他都没什么时间去管小宋扬。
村子里的人家都没人会嫌自己能种的良田多的。
劳动力足够的人家一个个都拎着礼物上门找安桦租地,就连被他收回田地的宋大柱也让他媳妇腆着脸上门找他求情了。
安桦没理会宋大柱媳妇,宋大柱这夫妻俩就是鼠目寸光贪得无厌的极品,他们宁可把田地荒着不种也不想看见别人种这些田地,尽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要不是看在他们还有点能折磨宋耀的作用,他早就把这两人给收拾了。
他把田地租出去,收的租金就是每年的一部分收成,当然希望租地的人是勤劳肯干的一把种地好手。
安桦选择了村子里几家劳动力够多,干活勤快,又会侍弄庄稼的人家,把田地租给了他们。
签订好租地契约之后,这事算是办完了。
距离方秀才私塾假期结束就只剩下一天了,安桦才把跟村子里的孩子一起玩得乐不思蜀的小宋扬和李进都叫了回来,拘在家里收收心。
“马上就要回去了,方先生给你们布置的作业都写完了吗?”
小宋扬和李进都点头道:“写完啦。”
他们都是写完作业才去玩的,所以方秀才布置的假期作业早就完成了。
安桦微微颔首,这两个小家伙的自制力和自觉性还是让他很满意的。


第20章 过继子不孝[20]
春去秋来,转眼就是五年多时间过去了。
安桦神情凝重的从自己的鬓角拔下一根白头发,他看着这根白头发,幽幽的叹了口气:“头发又少了一根……”
穿着一身藏青色衣裙的王氏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见他又为自己掉的头发哀叹,忍不住笑着安慰道:“老爷,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而且老爷你比我还大几岁,如今看着比我年轻许多,白头发也比我少得多。”
安桦看了王氏一眼,没有说什么。
他跟王氏一个凡人怎么能比?凡人生老病死的确是正常的,可他是世界树,他这是哀叹这根被他拔掉的白头发吗?他明明是哀叹那些变得枯黄的树叶,每一枚枯黄的树叶都代表着一个小世界陷入崩溃边缘。
他不想秃头!谁让他秃头,谁就是他的仇人!
安桦神情严肃的将这根白头发卷入手心里,转头看向王氏问道:“小宝最近怎么样?马上就要下场一试了,他没有太紧张吧?”
王氏答道:“没有,跟平常一样看书写字踢蹴鞠,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在我面前也看不出他紧张。”
安桦“嗯”了一声,站起身来道:“我去书房看看小宝,把从府城带回来的书给他送过去。”
他刚从府城回来,因为宋扬如今已经十二岁了,方秀才建议宋扬和李进一起下场参加科举考试,不管能不能考上,有一次经验总是好的。
安桦对宋扬很有信心,他觉得宋扬应该能顺利考上秀才,在考上秀才之后就要去府城参加乡试考举人,作为一个好父亲,他当然得提前去府城买两套学区房。
一套学区房要靠近府学,等将来儿子考上秀才就可以去府学上学了;另一套学区房要靠近乡试考场,等儿子考乡试时便捷许多。
既然去了府城,当然要搜集一遍府城书斋里各种与科举有关的学习资料,带回来送给儿子。
安桦吩咐管家阿平去把他带回来的学习资料送过来,他自己则慢慢走向前院的大书房。
因为原主宋大山是个不识几个字的普通百姓,所以他也不能随便崩人设展示出自己的才高八斗,家里这书房就是专门给宋扬准备的,平时安桦很少过来这边。
他在靠近书房时,便听见书房里传来宋扬清脆的朗读声,他停下脚步,面带微笑的凝神听着宋扬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的朗诵声。
待宋扬的朗诵停了下来,他才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书房门。
“请进。”书房内传来宋扬的声音。
安桦推门而入,他轻轻的带上门。
宋扬抬头看见进来的是自己父亲,连忙起身拜道:“爹爹!”
宋扬冲他扬起笑脸:“爹,你刚从府城回来怎么不好好歇息?来找我有事儿吗?”
安桦含笑道:“你知道爹去府城是做什么去了吗?”
宋扬猜测道:“府城的生意出了问题?”
安桦微微摇头。
宋扬再猜:“爹你去府城是为了扩展生意?”
安桦又摇了摇头,他没再让宋扬继续猜下去了,直接说道:“我去府城,在府学旁买了一座宅子,又在贡院旁买了一套小院儿,等你考上秀才去府学读书,爹和娘就陪你一起搬去府城。贡院旁那套小院儿在你乡试时正好用得上。等你考上举人,爹再去京城为你购置宅邸,咱们一家就定居在京城。”
宋扬:“……”万万没想到,他连个童生都不是,他爹就考虑到他考中秀才考中举人以及考中进士后一家人定居在哪里了。
宋扬感觉压力有点大:“爹,你对我是不是太有信心了?儿子这连县试都还没参加呢。”
读书人最基础的功名就是秀才,但秀才并不好考的,光是秀才就要过三关:县试、院试、府试。
不知有多少白发苍苍的老童生被卡在府试那一关过不去,拿不到秀才功名。
乡试更是难上加难,各府的所有秀才汇聚到府城参加乡试,脱颖而出的仅仅只有那么一些人,然后各府脱颖而出的举人再汇聚在京城参加会试,榜上有名的才算是熬出头了。
会试之后是殿试,殿试不刷人,只排名次,但实力不济者一不小心就落入了三甲同进士之列,同进士的仕途前程就比不上进士的前途光明,而进士也只有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才有资格直接入翰林院,其他人都要进行考试,考中庶吉士才能留在翰林院,在京城任职。
宋扬想到自己父亲说希望他考中进士留在京城任职,这期望实在是太大了,他必须在全国那么多考生当中脱颖而出才有资格在京城当官定居。
安桦反问道:“你难道没有信心能够带我和你娘定居京城吗?”
本来是真有点心里发虚的宋扬一听安桦这话,立刻反驳道:“怎么会没有信心?爹,你放心,儿子肯定努力,一定能考中进士,带着你和娘定居京城的!”
看着他元气满满的拍着胸脯保证,安桦眼带笑意的道:“爹爹相信你。”
他这个创世神亲自创造出来的孩子,当然是被这个小世界所钟爱的气运之子。宋扬又有他的亲自培养,根正苗红一点没有长歪,努力上进,三观正直,气运蓬勃而发,只是参加个科举,那还能不顺顺利利的?
安桦在管家阿平把他从府城带回来的学习资料送到书房之后,他就离开了书房,留宋扬独自一人面对堆得比书桌还高的学习资料。
这几年李进与宋扬的关系日益加深,所以安桦对李进也愿意帮衬几分,县试之前他干脆留李进住在宋府了。
在参加科举之前,安桦打听清楚县试考场是什么样的,在家里专门布置了一个类似的模拟考场,他让宋扬和李进作为考生进入这个模拟考场进行一场模拟县试。
提前帮他们适应一下考试氛围,以免考试当天太过紧张而发挥失常。
安桦亲自装作是主考官来监考,他在刻意之下,一身威势比主考县试的县令还要令人感到压迫,刚开始模拟的几场考试,宋扬和李进都因为被他的威势吓到了,发挥失常。
但在模拟过十几次考试之后,宋扬和李进就渐渐的习惯了下来,即使安桦站在两人身边,他们也能熟视无睹的镇定答题,丝毫不为所动。
县试开考这一天,安桦亲自送两个考生前往考场。
天才刚刚蒙蒙亮,他们就驾着马车来到考场外,此时已经有许多考生在排队等待着了,还有一些小商贩在人群中行走着贩卖早餐和小板凳。
安桦掀开车窗帘子看了一眼外面,对宋扬和李进说道:“现在还早,你们先在马车里养精蓄锐。”
宋扬和李进即使在宋府进行过多次模拟考试,没有其他考生那么紧张,但即将迎来县试,他们心底依旧不可避免的产生几分紧张情绪,纷纷拿出书本看了起来。
安桦也没有阻止他们临时抱佛脚,他就坐在车窗边盯着外面的人群巡视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人。
很快他的目光落到一个穿着灰扑扑衣服头上戴着一个破帽子的小贩身上。
这个小贩是卖板凳的,拎着两条破板凳,佝偻着腰,看不清脸,但从他的身形和露出来满是厚茧和裂口的手看起来他似乎有很大年纪了。
但安桦却一眼就看出来,这个看起来年纪很大的小贩,就是宋耀伪装的。
宋耀倒也不是伪装,这几年的磋磨,让他年纪轻轻就特别显老,手脚皲裂裹茧,满经风霜,经常挑重物而导致有些驼背。
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几年前的精气神了,几年前他还会想办法重回学堂参加科举,如今他却已经对自己重新学习走科举入仕之路彻底绝望了。
正是这份绝望让他越加的嫉恨能够无忧无虑的上学读书的宋扬和李进。
宋耀认为宋扬所拥有的一切本该是属于他的,所以他对宋扬恨之入骨。
在失去养父供养的机会后,宋耀就把主意打到方秀才头上,希望得到方秀才的资助,偏偏方秀才只肯资助李进,宋耀又觉得是李进抢了他的资助名额,对李进也是恨之入骨。
宋耀断绝了读书科举的希望,他怎能不恨‘抢走’他机会的宋扬和李进。
于是他费尽心思的打听到宋扬和李进要参加这一次县试,他提前早早就来考场外等待着。
他想故技重施,就如上辈子陷害李进那样,来陷害宋扬和李进。
宋耀陷害人的手法十分的简单粗暴,就是伪装成小贩往考生的考篮里塞小抄,等入场时搜检搜出了小抄,必然会背上科举作弊的污点,永远不能再科举,还会被杖责流放。
只是有安桦在,他又怎么会给宋耀害人的机会?
伪装成小贩的宋耀还在众多考生中寻找宋扬和李进时,几个身材高大的大汉已经不知不觉的将宋耀给包围了起来。
当宋耀察觉时,刚要呼喊质问,就被最近的一个大汉捂住嘴巴拖走了:“小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还想赖账不成?”
有注意到这边动静的人,听见这几个一看就不好惹的大汉说的话,再看那个小贩破破烂烂的衣着,就以为是债主来要债的,也没人敢为素不相识的宋耀出头。
宋耀就这么被捂住嘴无助的被拖到偏僻无人的昏暗小巷子里,其中一个大汉往他身上一搜,果然搜出了两张写满字的纸片。
然后宋耀就感觉眼前一黑,被按在地上狠狠的揍了一顿,他蜷缩成一只煮熟的虾,痛苦的惨叫着,揍他的人却一点都没有手软的意思,下手非常重,但也很有分寸,都是往不致命的地方打的。
宋耀不知道自己被揍了多久,只感觉痛得人都麻木了,缓过劲儿来时,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躺在冷冰冰的地面上了。
他勉强支起身来,靠在墙角喘着气,他不知道今天把他拖来揍一顿的人是谁,但看那些大汉几乎从头到尾都沉默寡言的样子,分明不是普通的地痞无赖。
他不敢深想,他只知道那些人背后是他惹不起的大人物。
宋耀靠在墙角休息了一会儿,能站起身来之后,就蹒跚着脚步跌跌撞撞的离开了这里。
已经送李进和宋扬进入考场的安桦坐在马车里等待着他们第一场考试结束。
安桦安静的喝着热茶,忽然车外传来小厮阿彦的声音:“老爷,事情办妥了。”
车帘子被掀开,两张写满字的纸片递了进来。
安桦接过来垂眸一看,这是两张信纸,上面写的是书信,也不知宋耀是从谁那里弄来的,拿来装作是小抄想要陷害宋扬和李进。
因为宋耀知道考场门口负责搜检的衙役都是不识字的,看见有字的纸张他们一律当做作弊处理,根本不会去管纸张上写的内容是什么。
宋耀估计倒是想弄些真正的小抄给宋扬和李进夹带上,可惜他现在根本接近不了两人,就连上辈子学过的知识都不记得了,他也没办法自己做一份小抄。只能想办法弄两张书信当做陷害的道具。
安桦嗤笑一声,手指轻轻一搓,两张纸片就化作齑粉,从车窗口飞散了出去,消失不见。


第21章 过继子不孝[21]
安桦坐在马车里,守在外面等待着宋扬和李进第一场考试的结束。
在等待的过程中,安桦还看见有考生像死狗一样被衙役抬了出来交给了家人。
看见这种没考一会儿就心理素质不行承受不住晕过去的考生被抬出来,安桦就庆幸自己提前给宋扬和李进进行了模拟考试,这两个孩子应该就不至于在考场上太紧张了。
因为挂心在考场内的儿子,安桦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好不容易等到考完第一场,从涌出的人群中迅速找到宋扬的身影,安桦走过去接他。
他一把扶住宋扬,关心的问道:“你感觉可还好?”
宋扬笑道:“爹,我没事。”
安桦又看向宋扬身边的李进,关心了几句,就带着两人坐上马车回府了。
县试只是科举的第一关,需要考五场,今天两人才只是通过了第一场。
安桦也没问他们考得怎么样,更没叫他们对答案,以免影响了他们后面的几场考试。
二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王氏早早就备好了姜汤,等他们回来,让他们一人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去去寒气。
连续五场考试下来,宋扬和李进也感觉人都快虚脱了,主要是精神压力大,即使他们努力放平心态,也挡不住身旁其他考生太过紧张,把紧张情绪传染给了他们。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宋扬拿到了案首,李进也考了第三名,成绩极佳。
虽然只是个县试案首,王氏也高兴得不得了,说道:“老爷,这等喜事,合该庆祝庆祝。”
宋扬是知道自己父亲对他的期望的,区区县试案首,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还得考过府试才算童生,再考过院试才能拿到秀才功名,而秀才却只是科举之路的起始点。
宋扬说道:“娘,县试考过了连个童生都不是,有什么好庆祝的,平白叫人觉得我张狂。”
安桦含笑道:“你县试拿到了案首,参加府试就不可能通不过,可以说你已经算是童生了。在宋家村,童生已经是了不得的身份了。当然得庆祝,回村办流水席庆祝。”
在县城里为了一个区区县试案首就大肆庆祝确实容易被人说是轻狂了,起码也得等宋扬考中了秀才再庆祝。
在县城不好庆祝,可以回宋家村庆祝啊。
宋耀就在宋家村,这场为宋扬举办的酒席,非得让他扎心呕血不可。
安桦带着王氏和宋扬和一众人手回到宋家村,跟宋族长说了此事,宋族长大喜道:“是该庆祝,是该庆祝!安桦你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我讲。”
安桦动动嘴皮子,他带来的人手就把这酒席整治得漂漂亮亮的,全村人都喜气洋洋的上门吃流水席,可劲儿吃,随便吃,不限量,一个个都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上次有这等好事的时候还是宋扬办洗三满月酒的时候,如今又来一次这样的好事,还是因为宋扬。
村民们得了好处,自然对宋扬满口夸赞,把人吹得跟天上文曲星下凡似的。
当差距过大时就没人会对安桦一家心生嫉妒了,一个个只想着讨好巴结他们,想从他们手中得点儿好处。
唯有宋耀一脸阴郁的坐在位置上,吃着这些大鱼大肉的好菜却还味同嚼蜡,食不下咽。
耳边是宋大柱夫妻俩争先抢后的大嗓门:“我们早就知道宋扬这孩子有出息,都说三岁看老,宋扬三个月就能看到他长大后有出息,这不就是有大出息了吗?指不定将来还能像戏文里唱的那样考中状元去皇帝的金銮殿上娶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