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言小说上一章:咸鱼修仙超快乐的 择兰
- 古言小说下一章:假幼稚 图样先森
“下雪了,我要出去堆雪人!”
她抱着白芨的腿,“妈妈,我们一起去堆雪人吧!堆六个,有妹妹,有外婆外公,还有妈妈和爸爸。”
“让你爸爸陪你去吧。”白芨冷得缩了缩脖子。
小紫苏又去缠林永成,“爸爸,陪我堆雪人。”
外面的雪有十几厘米厚,也够堆雪人了,林永成见她穿得厚实,“行吧,就在院子里玩,不能去别处。”
小紫苏兴奋地冲了出去。
小白果还是第一次过年。
她两边口袋各装了四颗大白兔,早上穿好衣服之后,她时不时拍一下口袋,确认她的糖没有掉。
院子里传来小紫苏的笑声,她指着外面,想出去玩。
她扑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阿妈!”
快点,抱鱼鱼出去玩!
小懒蛋难得想出去玩,白芨当然要答应了,“乖宝也想出去玩?你要快点学会走路,就可以自己出去玩了。”
小白果歪着脑袋假装听不懂。
白芨拿包被裹着她,才抱着她出门,就在院子里看林永成和小紫苏堆雪人,她没闲着,站在旁边指挥。
趁着无人注意,小白果悄悄地从口袋里摸了一颗大白兔出来,舔了下外面的糖纸,没味道,也不臭。
她自己剥开了糖纸,把大白兔送进嘴里。
等糯米纸融化了,就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味在嘴里爆开了,她一双眼睛都亮起来了,又香又甜真好吃!!
小白果拿着大白兔一头
,嘬了一口,又嘬一口。
甜甜的,是鱼鱼喜欢的味道!!
偷吃糖的时候,她也会防着白芨,奶呼呼的小拳头握着糖,再把拳头抵在嘴上,就不会被发现偷吃了。
其实她还是很有分寸的。
家里的大人不让她乱吃东西,最大的原因是怕她噎住。
所以她拿着糖慢慢的舔,就不怕噎住了。
只可惜,她还是翻车了。
白芨闻到大白兔的奶香味,这股香气实在太近了,她一低头就看到小白果在啃拳头,还嘬得津津有味。
孩子突然安静,肯定在作妖!
第41章
低头一看脚下,雪地上躺着一张完整的大白兔糖纸。
白芨有点想不通,小懒蛋怎么在自己眼皮底下剥了糖纸偷吃的?糖纸还没有撕破的痕迹,特别会的样子。
她有点生气,又有点想笑。
趁着小白果没有防备,一只手捏住她的小拳头,直接把小拳头从嘴边拉开,果不其然,拳头里握着一颗大白兔奶糖,白芨一伸手就把大白兔给抢了,然后,放进了自己嘴里。
小白果有过片刻的懵逼。
再呆呆地仰着小脑袋,她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她一脸悲愤地望着白芨,委屈巴巴地喊:“阿妈,鱼的!”
鱼鱼的糖,怎么能抢鱼鱼的糖?
太过分了!!
白芨嘴里嚼着大白兔,趁着小白果在控诉她抢糖吃,一只手已经扒开包被,把口袋里剩下的七颗大白兔全拿了出来。
干完坏事,白芨嘴上还哄着:“乖宝是个孝顺的孩子,还会剥糖给妈妈吃,妈妈太感动了。”
感动?!
她的感动就是趁人家不注意,把人家的糖给偷了?
小白果还不知道她的糖进了白芨的口袋。
眼见着那颗糖已经被妈妈吃了,肯定抢不回来了,就算抢回来,她也不会吃,小白果郁闷地别过头。
算了,不看她了。
糖已经被吃掉了,再看也回不来了。
林永成抬头看了她们一眼,“乖宝剥糖给你吃?”
仗着小白果听不懂,白芨忍不住偷笑。
“哪是给我吃的。小懒蛋在偷偷吃糖被我逮到了,我把她的糖给抢了。”笑归笑,还不忘垂眸看一眼小白果的动静,她又说:“我还以为她会哭,结果只是看了我两眼。”
林永成不由同情小闺女,“你别太欺负小孩。”
大过年的,别把孩子逗哭了。
顿了下,他又说:“她想吃糖也没事,你拿着一头,给她自己嘬另一头,只要不噎到就行了。”
白芨瞪了他一眼,“她的牙不要了?”
林永成说:“今天过年,特殊嘛。”
过年了,让孩子开心一下,又不是天天给她吃糖。
夫妻两个正说着,小白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对呀,拿着大白兔的一
头让她吃,她明明吃得很好,坏蛋妈妈还要抢她的糖,还欺负她听不懂!!
其实她听懂了!!
小白果有一丢丢郁闷,但也没有吵闹,过年是个好日子,小紫苏都被告诫过过年不能哭,鱼鱼也不会哭。
不就是一颗糖?
还是鱼鱼吃过的糖,给就给你了。
反正鱼鱼还有七颗!!
想到口袋里还有七颗大白兔,小白果那点郁闷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她把小胖手拢进包被里,去摸口袋里的糖。
这一摸就不得了了。
——居然摸了个空!!
小白果分分钟就炸了,从她嘴里抢糖吃,她可以不生气,但把口袋里的糖全部拿走,就太过分了吧?
没见过这么欺负小孩的!!
不想给她吃,就别装进她口袋里呀,这不是故意馋鱼鱼吗?
小白果挥着小拳头就砸向白芨,一边冲她喊:“妈,坏!”
坏蛋妈妈,怎么能一颗都不给鱼鱼留?
白芨单手抱着她,这一拳头猝不及防就砸过来,她当即就惊了一下,好在她下意识搂紧了怀里的孩子。
“乖宝,你干嘛打妈妈?”
“妈,坏!”小白果左右开弓,两只小拳头一起打。
“你打了妈妈,还在骂妈妈?”白芨一脸难以置信地问,她知道自家孩子说话早,但还是第一次听她骂人,而且骂的是她自己,这种感觉就更不好了,“乖宝,你怎么能骂妈妈?”
小紫苏瞥了她一眼,凉飕飕地说:“妈妈抢了妹妹的糖糖,这是欺负小孩,被妹妹当成坏人了。”
小白果气鼓鼓地瞪着白芨。
今天不把糖还回来,鱼就要哭了!哄不好的那种!
“糖,鱼的!”
刚说完,小白果又想起白芨可能不知道鱼是谁,她又指着自己,“鱼,我。糖,我的,鱼的!”
“不是你剥糖给妈妈吃吗?”白芨假装听不懂。
小白果果断掀开包被,再白芨的目光下拍了拍口袋。
她抬头询问白芨。
你懂了吧?口袋里的糖。
被抢的那颗糖就不计较了,口袋里的糖必须还回来。
偷小孩的东西可耻!!
白芨:“……”
好家伙,这孩子快成精了,不会说口袋,就拍口袋给她看。
还知道口袋里的糖是她拿的。
但是她拍口袋的小模样太可爱了,白芨突然就心软了,从自己口袋里翻出一颗大白兔,“乖宝想吃糖啊?”
白芨把大白兔剥了,一只手拿着喂给小白果吃。
小白果也不着急,被拿走七颗糖,她自己会数。
拿了鱼鱼七颗大白兔,肯定要翻倍吃回来!!
她美滋滋地吃着糖,就开始在心里记数了。
只可惜,白芨是个狠心的妈妈,为了她那几颗小牙的健康,这颗糖只吃了一半,就不给她吃了。
下午,小白果再怎么讨糖吃,白芨都无动于衷。
白芨能狠下心,还能向林永成讨糖吃。
小白果一声声爸爸喊的,林永成果断当了判徒,借口抱着孩子出去溜达,实际上是偷偷带她出门偷吃大白兔。
……
小紫苏吃糖也被管制了。
大年初一当天,她口袋里也是八颗大白兔,白芨规定了一天吃能吃一颗,正好让她吃到大年初八。
初八当天,林永成去矿上上班,白芨也要上班了。
小紫苏磨着外公外婆要吃糖,李秋容心疼孩子,开了柜子拿糖,结果发现一斤大白兔只剩下三颗了。
李秋容和白术注重养生,都不吃糖。
原本他们想着,小白果还不会吃,这一斤大白兔最后都会进了小紫苏的肚子里,结果小紫苏只吃了八颗?
林永成不爱吃甜食,白芨在家也没吃几颗糖。
那些糖呢?!!
大白兔神秘失踪,成了这个家里的未解之迷。
知情人小白果歪了歪头,依然可可爱爱的。
没有失踪,都被鱼鱼吃了!!
……
直到元宵节,林永成和白芨回来过节,李秋容当着他们夫妻二人的面,就问起了柜子里的糖。
白芨一脸不解,“我没吃。”
她转头看向林永成,后者能说实话吗?
小闺女太乖了,她难得有点喜好,他实在是拒绝不了啊!
但如果说实话,估计他会被白芨被家暴。
所以,林永成说谎了。
“糖是我拿的,过年那几天我带着乖宝出去串门,会抓一把糖放在口袋里。见到可爱的小孩就给一颗。”
终于破案了,只有小紫苏依然委屈。
“别人家的小孩比我可
爱吗?你都不给我糖吃!”
“才不,咱们家小紫苏和小乖宝最可爱。”林永成心里升起一丢丢的小愧疚,光顾着小闺女,忘记大闺女了,他抱着小紫苏就许下了承诺,“明天爸爸再去买一斤。”
出了元宵节,这个年也算过完了。
林永成和白芨自从正月初八就搬回了县城,留下老人孩子还在上林大队,就商量着正月二十五接他们回去。
十六当天,大队长林长进和村支书林世元就找上门了。
他们是来找李秋容的。
白术给他们倒了一碗热茶,几个坐在火炉边上磕起了瓜子,客套了几句,林世元才说明来意。
“是这样的,咱们上林大队的孩子越来越多,送去读书的孩子也多。没有学校也不是个办法,我们跟公社那边打了申请,想在上林大队办个小学。我们听说弟妹以前当老师,现在在家里带孩子,一肚子墨水没处施展,想请弟妹到大队小学当老师。”
上林大队没有小学,读书的小孩每天得走二十里路去良田大队,每天回来就是四十里路,太费事了。现在家家户户小孩都多,如果能有自己的学校,小孩们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去年年末,关于办学校的事,队上就开过一次会。
结果全票通过。
村民们没有意见,办学校是好事,公社肯定会批准。
唯一的问题,就是找老师了。
这不,林长进和林世元就盯上李秋容了,他们一家都是城里来的,李秋容能在城里当老师,还怕教不起一个村小学吗?只要她愿意留下当老师,白术肯定会回到上林大队。
大队干部们一商量,都觉得两全其美。
既能挽回白大夫,又能给孩子们找个好老师。
李秋容也不用干农活了。
白芨和林永成对视一眼,俩人都觉得是件好事。
现在还算平静,过几年城里就该疯狂了,到时候他们家两个孩子都到了读书的年纪,在城里读书不安全。回到村里,像别的小孩一样每天来回二十里路,他们想想就心疼。
俩人赶紧表态。
“队上建学校是好事,孩子们在自己的地盘读书,也不会被人欺负。每天省下来的时候,还能多睡一会。”
“我也觉得有道理。”
李秋容和白术看了他们一眼。
女儿女婿答应了,他们还要考虑,如果他们留在上林大队,两个孩子以后势必也要在队上的小学读书。
他们更希望两个孩子去县城读书。
队上要办学校,也只是办小学,县城还有初中高中一条龙。
林长进和林世元都看向李秋容和白术。
“白大夫,弟妹,你们觉得呢?”
李秋容也点点头,“盖学校是好事。但当老师……我还要考虑下。过两天再给你们答复吧!”
俩人连连点头,“那我们回去等你的好消息。”
目送他们离开。
白术神色突变,眼神税利地看向女儿和女婿。
“你们两个什么意思?想让小紫苏和乖宝在队上读书?”
第42章
李秋容的神情也十分严厉,觉得他们夫妻两个没有为孩子考虑过,在上林大队读书,也只能读小学,中学要去公社,两个孩子每天来回赶不辛苦吗?他们一点都不心疼孩子!
夫妻二人同一战线,都冷眼看着女儿女婿。
白芨和林永成交换了一个眼神。
俩人不由苦笑。
“爸,妈,我们是孩子是亲爸妈,哪能不为她们着想?”白芨一手抱着白术的胳膊,另一只圈着李秋容,脑袋靠在李秋容肩上,还蹭了蹭,结果,被李秋容嫌弃地推开了。
“你少来这套,把话说清楚。”李秋容冷着一张脸。
“是这样的,城里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人口却越来越多。现在家家户户都五六个,七八个孩子。等那些孩子一批批长大,城里安得下那么多人吗?还有他们的口粮怎么保证?”
白芨一边说,一边留意着自家爸妈的脸色。
俩人不为所动,依然冷脸看着她。
林永成见状,赶紧接过话跟他们解释。
“我和白芨也观望了很久,总觉得再过几年国家会大动作。之前几年,不就有些知识青年自愿下乡建设农村吗?那时候是自愿的,但以后呢?以后城里安不下那么多人,恐怕就要变成强制要求了。在农村,只要勤快就不怕饿死,跟城里不一样,城里能指望的只有每个月粮本上那么一点。”
听到这里,李秋容和白术的脸色终于好了一点。
这么分析其实也有道理。
不说远了,就说他们在县城的邻居李五珍家,一个小院子里挤了十几口人,大人小孩都已经住不开了,一年年过去,一批批小孩长大,哪有那么多岗位安置这些人?
城里人的口粮都指望着乡下交的公粮,可粮食产量也就那么多,等城里下一代小孩长大,他们吃什么?
粮食不够吃,只能指望乡下了。
见岳父岳母脸色好转,林永成又继续说。
“到时候变成强制要求,就算我有门路给她们找工作,可外面的红眼病太多了,万一被人盯上了,被扣上一顶思想觉悟不高的帽子,恐怕咱们一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可如果让孩子下乡
,谁知道会把她们分配到哪里?她们两个小姑娘到一个陌生地方,本来就孤立无援了,万一遇到坏人又怎么办?再一个,她们在外面被人骗了,或是被忽悠着找个人嫁了,天高地远,她们在婆家被人欺负了咱们也护不住。”
“但如果让她们留在乡下,是农村户口就不一样了。”
“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如果能在城里找到工作,那是件有出息的大事。换过来城里人不想下乡,就是思想觉悟不够。”
说起来,也是那么回事。
城里人不想下乡会被扣上思想觉悟不高的大帽子,可乡下人进城工作,却是人人羡慕的好事。
就算不进城,留在上林大队种地也比当知青好。
上林大队没有太坏的人,又有长辈在身边照顾,平时摸个鱼或是找个简单的活计,轻轻松松赚点工分也不错。
李秋容和白术若有所思。
他们也不是油盐不进的人,说白了,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另一个,林永成和白芨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秋容沉默了片刻,才说:“两个孩子还小,还没到读书的年纪。你们也猜是几年之后,还有时间。就先留在乡下吧,等小紫苏小学毕业,要上中学了,如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坏,就得把她们的户口转到县城,让她们去县城读书!”
再观望几年吧,反正还有时间。
李秋容松了口,白术也只能点头了。
小学课业简单,在哪里上学都没关系,又有李秋容盯着,不会耽误两个孩子的学业,就算最后证明是林永成和白芨太过谨慎了,也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不就是晚几年进城读书吗?
在孩子的问题上,宁可谨慎过头,也绝不能疏忽大意。
两个大家长都通过了。
“还有个问题。”白芨松了口气,又蹭了蹭李秋容,“爸妈在县城带孩子也很空虚,在上林大队,就算只是个小村子的赤脚大夫和乡下老师,可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心里踏实。”
这句话说进了李秋容和白术的心坎里。
如果不是太过空虚,俩人也不会天天抓着小紫苏背书了。
……
这天夜里,林永成和白芨说着悄悄话。
跟两个长辈透了个底,他们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
俩人的悄悄话依然是围绕两个孩子。
“让小紫苏晚两年上学。”
“只晚两年不够吧?让她晚三年,和乖宝一起上学!”
“晚三年?爸妈会锤死你!他们会觉得咱们耽搁了孩子。”
“那要好好算算。”
夫妻两个算起来了时间,现在小学是五年制的,有一段时间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的,总共九年就读完了。
小白果生得晚问题不大,有问题是小紫苏。
除非让她等几年,否则,不是进城工作就是种地。
小紫苏是五八年年初生的,等七七年开放高考,她已经十九岁了,在这个法定结婚年龄十八岁的年代,万一她再谈个恋爱,等不到高考就找人嫁了呢?那怎么办?!
当然了,就算高考前没有谈恋爱,进入大学后呢?
到时候,大学里不知道有多少抛妻弃子的男知青,万一她眼瘸看上个抛妻弃子的男知青,又怎么办?
夫妻二人说着说着,就开始发愁了。
白芨和林永成两个都睡不着觉了。
小紫苏有这个担忧,还有小白果呢?她会不会被骗?
“不行!”林永成坐了起来。
在被窝外面冻了一下,脑子就更清醒了。
“两个孩子都要好好教育,我们虽然是开明的家长,不赞同包办婚姻,但也不能让两个孩子随便谈恋爱。”
“还要防着一点,咱们家生活条件好,难保不会有人把主意打到她们身上,有心算无心,十几岁的小姑娘又向往诗和远方,来个文艺青年写两首情诗,再吹个口琴,指不定小姑娘就情窦初开了。所以,从小就要告诉她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白芨:“……”
她颇为无语。
这是走火入魔了吗?为了教育孩子,他狠起来连自己也骂?
林永成也觉得哪里不对。
他赶紧补救了一句:“要告诉她们,除了爸爸和外公,这世上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男人的嘴,就是骗人的鬼。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情话都能说出口,绝不能相信男人的话。”
这一点,白芨表示赞同。
“不能当傻白甜恋爱脑。”
养孩子难啊!
两个孩子还那么小,当爸妈的就在想十几年后的问题了。
顿了下,她又说:“在家里咱们能盯着,等她们去外地上大学怎么办?咱们跟着搬家?那要大闺女走,还是跟小闺女走?”
如果是一个孩子,根本不用考虑,跟着走就行。
但两个孩子……跟谁走?
林永成沉默了一下。
大的他们放心不下,怕她被男人骗走。小的年纪小,他们更不放心,所以——
“让她们考同一个城市。”
“有道理!”
夫妻两个意见达成一致,两个女儿在同一个城市,到时候他们跟着搬家,然后再创个业,两个老人也到了养老的年纪。
到时候一家人整整齐齐在一起。
完美!!
……
从这天开始,李秋容和白术就觉得女儿女婿怪怪的,两人未雨绸缪,已经防着女儿被男人骗走了。
听着他们对小紫苏一口一个外面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李秋容和白术就忍不住翻白眼。
想当年,如果他们也这样教育女儿,那还有他林永成什么事?他还想娶他们家白芨?做梦去吧!!
等他们一家人再搬回上林大队,已经是双抢的时候了。
上林大队的小学已经盖好了,等阳历九月就要开学了。
除了李秋容外,还有两个老师,一个初中毕业,一个小学毕业,两个人学历不高,但都能写一手好字。
小学老师的待遇不算高,每个月有四块钱补贴,另外给她们算工分,除了双抢、秋收和摘茶子这类重要农活,又不缺工分的话,平时可以不做农活,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上林大队有了自己的小学,读书的孩子就更多了。
等双抢结束,见看着开学在即,一些六七岁的小孩就可以送去读书了,以前去良田大队太远了,六七岁的小孩每天走四十里实在太辛苦,又怕他们受人欺负,家长们也舍不得孩子小小年纪那么累,大多数都要等到小孩子八、九岁才去送去读书。
现在六七岁入学,还有些女孩也能上学了。
农村小孩五六岁就要干活了,男孩要上山捡柴还要打猪草,女孩要洗碗洗
衣服还要做饭,大孩子还要带着家里的小孩子,学校离得远,不能帮家里干活,很多人家不会让女孩读书。
离得近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还没到开学时间,大队部就开始统计新入学的小孩了。
……
这天夜里,林柳芽半夜惊醒。
她猛地坐了起来,借着月光,神色恍惚地望着这间记忆久远的屋子,再看看自己的小手小脚,还有旁边的姐姐。
怎么回事?她怎么变小了?
不,不是她变小了,是变回她小时候了。
像是做梦一样。
林柳芽用力地掐了把自己的脸。
“嘶——”
疼得她倒抽了一口凉气,也确认了这不是梦。
她真的回到小时候了。
记忆里又多了很多东西,和自己的记忆一样,又有些不一样,比如——三叔一家搬去县城了、二叔成了屠宰场的屠夫。
也有很多一样的,她爸的工作泡汤,整个人都颓废了。
林柳芽用力揪住自己的头发。
她为什么不早一年回来?
如果早一年回来,回到林大洋撞倒三婶之前,她可以阻止他闯祸,他们家不会和三叔闹翻,三叔也不会闹着分家,他们家就不会那么落魄,她的人生也不会那么凄惨了。
可惜她回来得太晚了。
林柳芽坐了一晚上。
第二天该起来干活还是要干活,到中午她就开溜了,既然人生可以重来,她也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要从读书开始!!
她也想像三叔家的两个妹妹一样,还有二叔家的柳叶妹妹,三个妹妹都考上大学飞出去了。同为林家的女孩,她只比她们少了个机会,如果给她个读书的机会,她相信自己也可以!
林柳芽溜到了白家。
上辈子林永家工作泡汤了,整个人颓废得不行,有时候还会打老婆孩子,她提了句想读书,就被打了个半死。
指望家里是不可能了,她只能想到三叔。
三叔和三婶都在城里工作,他们家有钱,她想借点学费。
……
白术带着小紫苏去了卫生所,李秋容去了大队部,白家只有林永成夫妻两个,再加一个小白果。
白芨在厨房里,林永成父女两
个在堂屋里玩。
林柳芽上门后,客客气气地喊了声:“三叔。”
对于林柳芽的到来,林永成还挺意外的。
可毕竟是个六岁小孩,也没做过得罪他的事,林永成对她也没有什么恶感,还抓了几颗给她。
“吃几颗糖。”
“谢谢三叔。”林柳芽收下糖,坐在小板凳上。
小白果乖乖地坐在另一张小板凳,她瞅了林柳芽一眼,立刻收回了目光,对她的关注还不如她手里的糖。
“爸爸,糖糖。”
“不能吃糖,牙牙会疼。”
小白果撅着嘴,背过身不看他了。
哼!坏蛋爸爸,他把糖给了别人,也不给她半颗!
林永成也不怕她生气,他早上买了肉还有两筒骨,中午要熬筒骨汤,等会有汤喝,小懒蛋就不会生气了。
说到小懒蛋,林永成就头疼。
为了哄她走路,他们也拼了,他们家吃鱼都快吃吐了。
虽然吃肉也能哄着她走几步路,但肉票有限,一个月也哄不了几次,家里养了个懒孩子真的发愁。
他都快被她吃穷了。
林柳芽还在心里做建设,她正要开口借钱,厨房里的白芨喊了声:“永成,过来砍骨头。这筒骨我砍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