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一开,站在门口的居然是文化局的那个政秘科长姚一玉。在这一瞬间贾士贞简直不相信世间还有如此漂亮的女人,姚一玉穿一件深色连衣裙,灯光下肌肤显得尤为白皙,贾士贞退到一旁,喊道:“玲玲,你的客人!”玲玲一边吃着饭一边说:“谁呀!”姚一玉走到餐厅门口,说:“葛处长,是我,小姚。”
玲玲放下碗,上前抓住姚一玉的手,说:“哟,姚科长,今天更加漂亮了,请坐!”
第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6)-2
贾士贞向姚一玉打个招呼,去了餐厅,坐到女儿旁边,看着岚岚吃饭。
过了一会,玲玲叫了起来:“士贞,人家姚科长是找你的,你干吗躲起来!
贾士贞虽然应了一声,但仍然坐着没动,岚岚吃完了饭,贾士贞正准备收拾碗筷,玲玲跑过来,一把拉着贾士贞,说:“我现在是全职太太,不需要你做这些家务。”
到了客厅,玲玲和姚一玉坐在长沙发上,贾士贞在对面坐下来,目光在姚一玉身上停留了片刻,他发现姚一玉确实很漂亮,比周一兰更加美丽动人。这时贾士贞看看玲玲,暗示她先说话,谁知玲玲偏偏不理解他的意思,反而睁大双眼看着丈夫。
这时岚岚过来了,姚一玉才说:“岚岚真漂亮,像葛处长,来,让阿姨看看
这样一来,总算打破了尴尬的局面。玲玲搂着岚岚说:“岚岚最爱听这样的话了,谁说她像爸爸她就和谁急!”
姚一玉说:“女孩都这样。”说着拉着岚岚的手,“妈妈漂亮爸爸帅!”
贾士贞一时无话,觉得姚一玉总不可能就是为了拉家常的吧!笑笑说:“小姚,考试准备得怎样了!”
姚一玉嫣然一笑,两颊犹如熟透了的水蜜桃,带着女人的那种羞涩说:“这种考试不像高考,没有课本,没有资料,全凭自己的基本文化素质,况且都是实际应用题,听天由命吧!”
贾士贞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考考大家平时的文化知识水平,比如写作能力,没有基础,临时报佛脚是不可能有用的。但是听他们说,网络上有许多资料可以借鉴,注意学习可以帮助增加知识面。”
姚一玉说:“我也常常上网,可能有点作用,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看一个人的基础。”
玲玲说:“姚科长真是才貌双全哪!文化厅儿乎人人都知道姚科长在竞聘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时名列前三名,大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呀!虽然没有竞聘上,但是大家把你当做传奇人物。”
“好了,葛处长,你别笑话我了,我真不好意思。”姚一玉说着,把目光停留在贾士贞身上,“都怪我,当初如果不报办公室主任的岗位,如果报那儿个不
第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6)-3
怎么热的科,说不定已经进组织部了,有两个岗位第一名比我的分数还低不少。
贾士贞说:“不要灰心,这次好好考,说不定坏事变好事,组织部公选的是正科级,这次可是副县处级。”
姚一玉说:“这世上的事,说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那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如果人人都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这世界就不会有任何矛盾了。”姚一玉看看玲玲又看贾士贞,“贾部长,一个女人在官场上参与男人队伍里的拼搏,实在是不容易啊!我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这世界根本就不属于女人的,这世界原本就是男人的世界。”
贾士贞说:“姚一玉同志有点愤世嫉俗?不要灰心嘛。你要知道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还是积极寻找,推荐女干部的。”
第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7)-1
“理论上是这样的,可是实践当中差距还很大,不要男人嫉妒!”她一玉心怀不快地说。
姚一玉又说:“葛处长,你可别这样说,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姚一玉心想,葛处长啊,葛处长,你躲在贾部长这棵大树下面,怎知道一个女人打拼天下的苦呢!
玲玲说:“姚科长,你真不简单,人长得这么漂亮,还能当上市文化局政秘科长,还不知足啊!”
贾士贞看看玲玲,说:“玲玲,话怎么能这样说呢,人总是不断向上的吗,小姚不简单,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我们都刮目相看。我可以向你透漏一点,姚一玉同志,我们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第一轮的考试,在一段时间里都是要起到一定作用的。主要是前三名,只要这些同志在单位没有什么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好的情况下,第一名被选拔上了。以后怎么办?组织部不可能因为哪个县哪个局缺领导干部了,都去公开选拔,特别是文化考试,就应该从人才库里把第二名推选出来使用。未进行的程序,接着进行,比如已经答辩过了,要把候选人向社会公示,再提交市委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产生。”
姚一玉睁大那双美丽的眼睛,吃惊地看着贾士贞,显出儿分兴奋地说:“贾部长,这是真的?假如市委组织部的现有科长在这次竞聘副县处级领导竞聘上了,那么空缺的岗位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产生吗?”
贾士贞点点头,说:“我想应该是这样吧!组织部总不能出尔反尔吧,今天公开选拔,明天就推翻,还是用老办法,靠关系调人,或者为一两个人再去考试?我觉得我们这样做也是合理的,所以,把前三名的同志的名单都放到人才库里,作为后备干部备用。”
姚一玉有些抖搂起精神来,脸上露出甜甜的笑靥,高兴地说:“难怪机关里的同志都说贾部长有水平,办事公道,深得民心!是一位改革家的组织部长。”
“得了,小姚,你别给戴高帽子了,我这人不喜欢听这些肉麻的话,我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我们向社会承诺过,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能取信于民,那群众就会不信任我们了,官场在群众中的形象本来就很差,组织部门有责任带头挽回那些不良影响。况且中央也三令五申强调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贾士贞的一番话对姚一玉来说,是意外收获,也是意想不到的好消息,她那
第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7)-2
白皙的面容上泛起兴奋的红晕,嘴角忍不住浮出一丝甜蜜的笑意。她突然转过脸,紧紧抓住玲玲的手说:“葛处长,明天带着岚岚到我家去过一天吧!我带你去臾山看一看,不要整天待在家里,贾部长又没空陪你。”
玲玲动心了,这些天,她没地方去,整天陪着岚岚,有时一天也见不着丈夫,姚一玉这么一说,她真的想换换新鲜空气,于是看了丈夫一眼,答应了姚一玉的邀请。姚一玉一走,玲玲对贾士贞说:“红颜薄命,一点不假,你知道这个女人为什么要拼命地拼搏吗?”
贾士贞莫名其妙地看着玲玲,爱答不理地往卧室里走去,心想,女人就是这样,总喜欢说绯闻。玲玲跟在后面,说:“怎么,不爱听?是不是看到这么漂亮女人,舍不得呀!”
贾士贞回过头,瞪了玲玲一眼,说:“又胡说八道了,不要像个小市民,你可是个副处级干部哟!”
玲玲不高兴了,说:“怎么了?每天都好好的,见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漂亮女人突然变得这么凶了?”
“好,你说,我洗耳恭听。”贾士贞坐到沙发上。
玲玲站在贾士贞面前,似乎不注意丈夫的感受,说:“姚一玉在大学里本来学习很好,可那些色鬼像苍蝇似的盯着她,学生、老师都去争,有的老师结过婚,有孩子,搞得她声名狼藉,好不容易毕了业,嫁给一个高年级同学,谁知这个家伙又是个不学好的男人,整天在外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终于有一次因喝酒打架,失手把人打死了,被判了十五年徒刑。那时他们的孩子才儿个月,可怜的女人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看着丈夫被抓走。”
贾士贞听完了之后,用那种怀疑的目光看着玲玲,过了半天才说:“这是真的?”
玲玲点点头,嘴里重复着:“红颜薄命……”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1)-1
四十二
火热的夏天还没有过去,八月的臾西平原像个大蒸笼。对于西臾人民来说依然闷热得让人受不了,贯穿西臾四县两区的臾山山野,大片的苍绿,农村又是一个丰收年。穿过城中,流向远方的河流山溪清澈澄碧,水波映照着蓝天白云,反射出太阳金银般灿烂的光辉。山坡上到处绿意盎然,野花缤纷,田野里到处是丰收景象,大自然和西臾人民的生活都随着丰收季节的到来而变得丰富多彩。
西臾这座地改市后重新组建的新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展现出她年轻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当你迈步走在崭新而整齐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像展开双臂的少女,托着绿色的阔叶;形态别致的街心花园,五颜六色的鲜花,耀眼夺目。臾河两岸垂柳依依,河水清澈透底,垂柳下情侣相伴,携手漫步;大街上,姑娘们身着鲜艳的衣裙,满目流彩飞霞。这座发展中的农村城市,让人感到清新舒畅,豁然开朗;从繁华的大城市初到这里,你一定会倏忽间就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是的,就在这个火辣辣的日子里,西臾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正忙得如同这时候的天气一样。
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考试已经迫在眉睫,上午九点时,贾士贞赶到市教育局,一百三十名监考老师和各学校的领导都到了。教育局的五个局长簇拥着贾士贞,进了会议室,局长缪斯平做了重要讲话,最后贾士贞强调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希望各位老师要像对待高考那样严肃而认真,发现考生作弊,不管是谁,一律做零分计算,如果发现监考老师帮助考生作弊,不会像上次一中吴怡宣那样仅仅通报一下就算了,情节严重的开除公职。
从教育局出来,贾士贞直接去了公安局,七十名武警战士已经集中在市公安局会议室,鲁晓亮讲话后,贾士贞只说了一句话,希望大家把这次监考当做一次学习的好机会。
经过上次市委组织部选@晚@秋@红@叶@共@享@书@苑@拔干部的考试,贾士贞虽然总结了经验教训,但是,不同于上次的是上次只有二百四十多名考生,八个考场,而这次考生人数是上次的八倍多。
玲玲和岚岚还在甜蜜的梦乡中,贾士贞吃了玲玲头一天晚上为他准备的早点,刚出家门,小苗的车子已经到了,来到市教育局,简单开了碰头会,贾士贞和缪斯平上了公安局借来的警车。主要街道上都已经拉起横幅,“公开、公平、公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1)-2
正选拔领导干部”、“热烈祝贺全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文化考试成功”,“热烈欢迎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的同志”,“祝同志们考试成功”……
贾士贞检查完八个考点,看看表,已经八点整。这时考生已经纷纷来到考点,工作人员正从警车里取出考试卷。接着考点负责人宣布监考老师的名单,随后,监考老师领取考卷,分头来到各考场。
八点十五分,缪斯平向各考点发出信号,监考老师迅速分发考卷,八点半还差一分,缪斯平再次发出信号,考生们翻开考卷,进入紧张的战斗。
西臾市一场从没有过的考试开始了。
在中国,大凡读过书的人,人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试才是真正检查一个人真才实学的标尺,考试才是最公正的天平。只有坐在考场里,人与人之间才是真正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贫富差别,没有职务大小之分。是真是假,是虚是实,通过同样一张考试卷,便会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比考试更能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知识的呢?或许有人会说,不见得考试分数高,能力就强,有人曾指责大学里成绩好的学生,称之为“高分低能”,然而,我们不仅要问,难道低分就高能吗?是的,有人指责贾士贞吹捧文化考试的办法选拔干部是“八股取仕”。然而,贾士贞不是没有想过,通过文化考虑选拔人才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在没有新的良策之前,文化考试仍然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办法。文革期间层中断了高考制度,取消文化考试,靠推荐上大学的办法不是没有试过,那是走不通的一条死胡同,恢复高考成为全国人民的心愿,为此中断10年的高考,于1977年又恢复了。
何况这种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考生,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副县处级和科级干部了呢?或者说那些靠找关系,跑官要官,买来的官员们,他们的能力就一定强吗?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具有相当高文化知识的人。权力和人的素养未必同步增加,如果一个文化粗浅、素养不高的人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才是一件令人担心、让人悲哀的事呢。同样的权力,掌握在不同修养的人手中,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毫无疑问,我们国家现在正面临着把各级权力交给什么样人的问题。
贾士贞从一个考点来到另一个考点,他在考场外面匆匆地注视着考场内紧张答题的考生,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并不比那些奋笔疾书的考生轻松。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1)-3
突然,他的手机响了,与此同时,缪斯平也接到了同样的报告,一中考点发生混乱现象,有人在考场外闹事。贾士贞和缪斯平立即赶到一中,110警车已经停在校园里,杨校长报告说,九点钟时,突然有两个不明身份的男青年无视考场的警戒线,冲到校园里,接着要进27考场,这时工作人员上前劝阻,两名工作人员当场被打倒,那两个家伙打倒工作人员后冲进考场,监考老师已经无法维持秩序了,接着考场内发生了一阵骚乱。杨校长当即报了警,然而那两个家伙冲散工作人员,从学校旁边翻墙逃走,民警赶到时,已经不见人影。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2)-1
贾士贞立即给鲁晓亮打了电话,请他尽快把这两个公然闯进考场闹事的家伙捉拿归案。随后来到27考场,发现考场里已经渐渐安静下来。贾士贞站在门口,觉得有些考生不时地用余光偷偷地向外看,贾士贞突然发现坐在后排的一个高个子秃头顶,原来是他!贾士贞招招手,叫来监考老师,让他特别注意那个高个子秃头顶的考生,同时注意考场的一切变化。贾士贞转身离开27考场时,迎面遇上鲁晓亮,鲁晓亮让侦察员详细观察了案发现场,询问了当时情况,鲁晓亮说:“这起事件并非仅仅是扰乱考场,可能有人利用混乱机会给考场内什么人提供帮助。”
不用说,贾士贞已经想到了,现在重要的是,必须尽快抓住那两个人,同时在考场内要抓住证据。贾士贞看看表,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送走了鲁晓亮,他又回到27考场,这时考场里的武警战士从一个考生考卷下面发现一张字条,正当那个考生聚精会神地抄着字条上的答案时,武警战士伸手抢过字条。
贾士贞一看,居然是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手写的复印件。这样的事,不仅证明这个考生的作弊行为,而且可以推断,这张复印字条是那两个家伙送进考场来的。
而那个高个子秃头顶的考生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时间剩下最后半个小时,贾士贞离开27考场,突然听到后面有人轻声叫他,他忙回过头,原来是卫沔乾,贾士贞高兴地问:“考完了!”卫沔乾点点头。贾士贞又问:“考得怎么样?”卫沔乾说:“一般吧!除了选择题和辨别题之外,大量的实际应用题不是以正确还是错误来评分的,那是考实际应用能力和水平的。
这时各考场响起长长的一阵电铃声,卫沔乾看看表说:“还剩下最后十五分钟。”
贾士贞说:“你考过了,我们看看去。”话音刚落,一个工作人员跑到贾士贞面前,喘着气说:“贾部长,27考场又发现两个作弊的。”
贾士贞急忙来到27考场,只见那个高个子秃头顶的考生头上冒着汗,又抓耳朵又挠腮,监考的武警战士远远站在考场后面,目光盯着高个子秃顶。考场里不断有人交卷,考试时间就要到了,两个监考老师不断改换自己的位置,后排角落里的一个女考生在站起来准备交卷时,突然一张字条落到地上,她紧张地弯下腰时,已被监考老师抢先拾了起来。与此同时武警战士趁高个子秃头顶考生冷不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2)-2
防的#晚#秋#红#叶#共#享#书#苑#一刹那,把他已经塞进笔套里的字条连同笔套抢了过来。
一阵长长的电铃声又响起来了,考试时间已经到了。贾士贞走进考场,高个子秃头顶考生从贾士贞面前大步走过去,一句话也没说,低着头,溜出考场。
第二天上午,鲁晓亮打电话给贾士贞,扰乱考场的那两个人已经抓到了,贾士贞请鲁局长马上去教育局。
原来那两个家伙就是参与绑架卫沔乾并驾驶白色本田商务车撞贾部长轿车的那伙人,他们供认不讳是送答案给27考场儿个考生的。但是到底交给哪个考生的,他们拒不交代。而且那张字条是怎么弄到手的,他们也拒不承认。
这样一来,27考场除了已经发现的那儿个作弊考生之外,还是否有人作弊,很难说得清楚,贾士贞建议27考场全体考生用备用试卷重考一次。
缪斯平也同意这个办法,当天下午紧急通知27考场所有考生,明天上午八点半钟再考一次。尽管有些考生提出不同意见,但是,如果不参加考试,只能作为放弃考试看待。
第二天上午准时开考了,那个高个子秃头顶没有参加这次考试。读者一定会想到他就是桃花镇党委书记侯永文吧!
等待考试公布分数的心情,和高考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公开选拔干部的公告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公布了,但是市委组织部每天都要接到许多询问什么时候公布分数的电话。可见文化考试成为开公选拔领导干部第一道非常关键的门槛。自从宣布西臾市公开选拔四十八名县处级干部之后,贾士贞就不断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甚至有骂娘的。贾士贞不是没有想过,把文化考试作为严格公开选拔干部的第一道关,反对的人肯定不会少,特别是那些文化不高,平时又不注意学习的干部,他们也许从此失去了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机会,自然不甘心,所以也就千方百计地抵制这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但是贾士贞坚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六字方针来选拔领导干部。并且下决心把西臾市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进行下去。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组织部门都在进行各种方式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尝试,虽然也采取一些手段,比如每个阶段都向群众公示,比如公推时在一定范围内推荐,以及民意投票,但是这些办法总脱离不了权力的作用。特别最初人选的提名,就像前次省委组织部组织大家去观摩的公推公选,所谓的公推,实际不公。公推的人员组成决定了哪些人被推选上。这种所谓的公推没有标准,既然没有标准,又怎么能说是“公推”呢?参加公推的人并不是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2)-3
生活在真空中,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很难不受到权力、金钱的影响。因此到底公推作为产生候选人的第一关,还是用文化考试产生候选人作为第一关,哪种方法更合理、更公平、更科学,这显然是人所共知的。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3)-1
东臾市的那次公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评委们都是市直机关权力部门的领导,他们能不推他们身边的人而去推县里和乡镇里的人吗?
四十三
转眼间,玲玲的假期到了,岚岚闹着要爸爸把她送回去,贾士贞又何尝不想把妻子和女儿送回家去呢?可是,他确实抽不出时间来。就连她们母女探亲这段时间他也常常连双休日也整天不回家。玲玲早就要回去了,说她和岚岚在这里整天还是母女俩守着,和在省城没什么两样。现在妻子和女儿真的要走了,贾士贞真的有些舍不得。他看着玲玲忙着收拾东西的身影,看着女儿孤独地躲在房间里,思绪逆着时光在向后倒退,退回流逝的岁月,退回当年两人相恋、相爱那些花前月下的甜蜜的夜晚……
贾士贞觉得心里慌慌的,早饭像吃药一样,客厅里乱得像搬,想和玲玲说儿句话,她里外忙碌着,看得出心情不那么好。贾士贞在客厅里来回走着,无所适从。他第一次尝到夫妻分别这种离别的痛苦,其实,像他这样的情况,有专车,随时可以回家的,可是不知为何出现这种心情。
这时,外面响起两声汽车喇叭声,接着,鲁晓亮出现在门口。他笑着说:“贾部长,岚岚还有儿天才开学,再让她们住儿天吧,到时我派车送她们。”
玲玲提着包,说:“我们早就想回去了,我不习惯这种全职太太的生活。他常常忙得一天不回来,夜里回来了,我和岚岚都睡着了,和我们在省城有什么不同?”
贾士贞看看玲玲,苦笑着说:“是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她们要走,又有便车,走就走吧!又不是天南海北,有时间我就回去看她们。”
鲁晓亮说:“这样,玲玲处长,今后我来监督贾部长,一个月必须回去一次,年轻夫妻就不是分开的事。”
贾士贞笑着说:“你不是也一样吗,都在过着牛郎织女一样的生活吗!”
鲁晓亮大笑起来,说:“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夫妻了。
玲玲没有丝毫笑容,搂着岚岚,岚岚看看妈妈,说:“爸爸说话不算话,天天说送我们,现在又不送了!”
贾士贞拉着女儿,说:“岚岚乖,爸爸这阵子太忙了,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常回家看你们,好了,走,我送你们上车。”贾士贞从玲玲手里接过包,再一看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3)-2
,不知什么时候,鲁晓亮已经不见了。玲玲红着脸,转身进了卧室,贾士贞小声对岚岚说:“好女儿,爸爸去看看妈妈,你在这等一会。”贾士贞跟着去了卧室,见玲玲坐在床上,也不说话,贾士贞随手关上门,一把把玲玲搂在怀里,玲玲把丈夫抱得紧紧的,两人好半天没说一句话,终于玲玲抬起头,看着丈夫,贾士贞摸着玲玲的脸,再也忍不住了,热烈地吻着玲玲。
贾士贞心里有数,玲玲心情不好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张副厅长托她的事没有结果。贾士贞也想安慰一下玲玲,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其实贾士贞又何尝不是呢!
送走了妻子和女儿,贾士贞回到宿舍,一下子觉得冷冷清清的,二十多天的家庭生活,让他多少又恢复了家庭生活的习惯,心想,鲁晓亮说得对,夫妻本不该分开生活的。自从领导干部进行交流以来,每个市县都有一些领导是异地交流的,他们每到周末专车送回家,周一早上再接来上班,除了消耗汽车和能源之外,每年支出一笔可观的司机住宿费用。这也是中国官员的一种独特的模式。贾士贞觉得这种办法不是解决领导干部特权和腐败的根本方法,只有彻底从制度上解决干部的选拔、考察、任用才能真正杜绝干部的特权。
贾士贞在客厅里站了一会,让自己的心情慢慢调整过来,贾士贞拿着公文包,正要出门时,电话铃响了,他转身拿起电话,却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贾士贞握着电话,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是谁,他又不好问对方是谁,心想,这女人怎么也不报一下自己的姓名,他一时想不出来,直到她反复问了玲玲的情况,贾士贞才恍然大悟,便说:“请问你是不是文化局姚一玉同志?”
“是我,贾部长,我是过来看葛处长的,我还以为你上班去了,想来陪陪她
贾士贞说:“谢谢你,她已经走了!”
“走了?什么时候走的?”姚一玉说,“我不是和她说好了吗,我们用车子送她的!”
“刚刚走,”贾士贞说,“正好公安局送两个同志去省厅学习,玲玲整天说待在这里闷得受不了。”
放下电话,贾士贞刚出了门,只见一个漂亮的年轻女人站在院子外面,原来姚一玉就是站在他宿舍外面打的电话。看到贾士贞,姚一玉迎上前来,贾士贞只觉得这个女人面若桃花,五官动人,那天晚上虽然玲玲赞不绝口地说她如何漂亮
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3)-3
,那毕竟是晚上,今天一见,果然让他大吃一惊,西臾这地方还有这样如此美丽绝伦的女子。贾士贞突然想到玲玲说她红颜薄命,怎么这样一个漂亮的女人没有一个好好的男人呢!也许是触景生情,在这一瞬间贾士贞又想到周一兰,周一兰虽然不像姚一玉这样漂亮,可也算是超群出众的女人了,而周一兰却嫁给一个没有性功能的男人,最终成为一个单身的女人,难道这世间真是红颜薄命吗?
正在这时,姚一玉说:“贾部长,你上班去啊!”
“你有事吧?”贾士贞停住脚步,看着姚一玉说,“刚才怎么站在外面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