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场小说上一章:商谋小说:谋之刃
- 官场小说下一章:血雨腥风的金融界:钱网
市里各部门搞活动请记者,一般的规矩就是来车接,一辆车,报社、电视一趟接,有时候也邀请广播电台的。这年头,最吃香的是电视记者,其次是报社记者,广播记者最受冷落。
当然,这是各部门的活动,记者有这待遇,大爷一级的待遇。市里六大班子的活动,就没这么舒服了,没人鸟你,来去自己想办法,写完还得找领导审稿,见了领导就像孙子见了爷爷。
因此,我这小记者,也就轮番享受着着大爷和孙子的待遇,在高贵和卑贱之间来回寻找做人的感觉,体味世态炎凉,人间百态,还有官场风云。
9点整,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报社门口,车前面副驾驶位置坐着一位30多岁的女同志,齐耳短发,很精神。
我一看,估摸就是江海大学的车,走过去:“江海大学的?”
“是啊,”那女同志打开车门下车,面带笑容:“您是去采访的记者吧?”
我一亮手里的请柬:“对!”
“那好,请上车!记者同志!”
我拉开后车门上车,电视台的记者已经在车上了。
经常一起出去开会,采访时间长了,大家都彼此熟悉,一见面就亲热地打招呼。
“江峰,好小子,好久不见你了!”电视台那哥们冲我就是一拳,亲热地招呼。
坐在前排的那女同志闻听回过头:“你叫江峰?”
106 她是兰姐
我心里一阵骚动,坏了,这个女的一定从晴儿那里知道我,我老老实实回答:“嗯……我叫江峰。”
说完,我低头等待那女同志的反应,我不知道是唾弃还是冷骂。
“呵呵……”女同志竟然笑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峰啊,久仰,久仰……久闻大名,今天终于见到大活人了……”
我一听有些发懵,抬起头,想看看这女同志是不是说的反话。
我怔住了,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张真诚、热情和友好的笑脸。
“这位老师,您——您认识我?”我结结巴巴地说道。
在学校里呆久了,见了学校里的工作人员都叫老师,习惯了,改不了。
“呵呵……认识你,大名鼎鼎的江记者,江海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新闻系的,怎么不认识呢?再说,还有我们的许……”那女同志看了看我旁边电视台的记者,把话咽了下去,然后看着我:“我姓张,今天负责接待你们新闻单位的。”
“哦,张老师好!”我急忙称呼。
我心里直发愣,这位张老师貌似知道我和许晴的事情,但是,又貌似不知道我和晴儿已经分手。
张老师看着我的眼神有些暧昧:“江记者,你的文章我们系里办公室的人可都是常拜读的哟……我们系里可是有你最铁的崇拜者……”
我一听,心里异常尴尬,我知道她指的是晴儿,晴儿说过,她经常和同事们骄傲地提起我,给大家看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
“张老师过奖了,小小文章,不值一提,”我局促不安起来,如坐针毡。
张老师或许是觉得我在电视台的同行面前不大好意思,也就笑了笑不再多说,转过身去。
一会,驾驶员和张老师两人聊起来天。
“兰姐,你这外出学习,昨天才回来,也没来得及在家休息,就开始忙了啊……”驾驶员说。
我一听,兰姐!这张老师是兰姐?!就是晴儿说过的对她很好的兰姐,就是柳月的大学同学兰姐!
我的大脑顿时乱了方寸,脑子蒙蒙的,真巧,竟然是柳月的老同学兰姐来接我,竟然是晴儿的闺中密友兰姐来接我!
看今天兰姐对我的态度,一定是还不知道我和晴儿的事情。
我知道晴儿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这样的事情,她不会和外人说的,宁可埋在自己心里。老三要不是看了晴儿的日记和遗书,也不会知道这事。
可是,晴儿自杀未遂住院,难道兰姐不知道?
我正寻思间,听得兰姐对驾驶员说:“呵呵……没办法,这出去一个多月,家里乱套了,系里的工作也还没移交回来……幸亏许晴帮我代劳了……”
作者题外话:大家看完留个话吧,很希望知道大家的想法,谢谢!
107 晴儿不在
我明白了,兰姐外出刚回来,晴儿替她干的工作,晴儿出事她不知道。
我分析了一下,那就是兰姐在晴儿上次看我之后不久就出去学习了,昨天刚回来,因为晴儿上次还说兰姐要请我去她家吃饭呢!
但是,晴儿的同事们,那些天天在晴儿的鼓噪下看我文章的老师们,会不会知道晴儿和我的事情呢?
我不知道迎接我的将会是什么,是鲜花还是臭鸡蛋……
我自作聪明的分析了半天,心里慢慢安稳下来,既来之则安之,硬着头皮上吧。
我做好了遭遇晴儿的思想准备,也做好了面对晴儿的同事们冷眼的准备。
出乎我的意料,到了会场,我没有看见晴儿,从我在签到处开始签到,到我进入会场,接触到的外语系的教职工们,不管是知道我身份的,还是不知道我身份的,对我都是笑脸相迎,知道我身份的热情似乎更多一点。
我不安的心逐渐安静下来,看来晴儿的同事们都不知道我和晴儿分手的事。,我不知道晴儿是怎样将此事隐瞒住的,她自杀未遂的事又是否在系里掀起惊涛骇浪。
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似乎知道我会疑问晴儿为什么不在,兰姐一会儿亲昵地坐在我身边,悄声告诉我:“晴儿今天今天来例假,肚子疼得厉害,还是我替她请的假,她在宿舍休息呢,你要不要一会去看看?”
至此,我确信,没有人知道我和晴儿分手的事,兰姐也不知道。
我轻轻地摇了摇头:“兰姐,我现在正在工作,脱不开身……”
“哦……对,对,工作重要……”兰姐笑了笑:“早就听说你事业心特强,今儿个一见,果然是啊……”
我笑了笑,没做声。
“对了,我那老同学柳月,听说高升了,是不是?”兰姐问我说:“大家平时各忙各的,很久不联系了……”
“是的,你说柳主任啊,是我的老主任,调到省委宣传部去了,刚办的调动手续。”我平静地说着,心里却十分紧张,我很希望兰姐永远也不要和她的老同学发生联系。
“好,这家伙好厉害,高升了也不请客……”兰姐嘟哝道:“柳月上大学的时候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学习很刻苦,也很能吃苦,年年都得一等奖学金……”
我对兰姐谈起柳月的大学时代很感兴趣,很希望兰姐能多说一点。但是,兰姐刚说了这么一句,就被人叫走了,有事情忙。
我很遗憾,又很安慰,原来柳月在大学里这么优秀。
108 河边的晴儿
庆祝活动很快开始,各项发言议程陆续进行,宣布祝贺单位名单、回顾、展望、领导重要讲话、来宾致辞……冗长而枯燥,我对此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我都不需要,我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份市领导讲话,而这讲话里面我也许只会选择那么几句写进稿子。
在党委机关报的老总和编辑们眼里,副市长之流参加的活动,从党报新闻新的视角看,属于可报可不报的范畴,报也就是发一个简讯或者豆腐块的短消息而已,只有市委常委们参加的活动才会给予篇幅和版面,这也是党报政治性的一个体现。
我本想选择拿到材料就溜之大吉,但看到周围的人对我的气氛比较和谐,没有出现我原来预想的冷遇和尴尬,再说,要悄悄走,交通也不方便。这江海大学在郊外,要走半天才能到公交车站。
活动至少要2个小时才能结束,我没那份耐心坐在会场里煎熬。于是,我无聊地从会场里溜出来。
我出来的时候,兰姐看见了,她冲我微微一笑,或许她以为我去晴儿宿舍找晴儿去了。
我当然不可能去晴儿宿舍,我没那份勇气和胆量。我出了学校后门,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白杨林,踩着松软金黄的落叶,走到学校后院的小河边。
弯弯的小河静静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河中央的芦苇荡里传来小鸟的欢叫,身后的白杨林传来秋风扫落叶的声音……
这里是我大学时代和晴儿经常一起玩耍、散步的地方,4年的时光里,我们经常安静地坐在小河边的那块大石头上,偎依在一起,看着清清的河水,叙说着各种有趣的故事,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我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中为什么又来到这个地方,仿佛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引导我来到这里,走到河边的那块大石头前。
当我蓦然看到大石头前坐着一个熟悉的背影时,我突然惊厥了,我分明看到,自己面前突然出现了晴儿的身影,她正背对我,安静地坐在那块大石头上,一如4年里的那种姿态,只是身旁少了一个我。
我不知是幻觉还是现实,使劲摇摇脑袋,揉了揉眼睛,仔细再看,确实是晴儿!
晴儿的身形明显消瘦了,显得很柔弱,熟悉的马尾巴头发不见了,代之的是一头齐耳短发,此刻,她正手托着腮帮,弯曲着膝盖,怔怔地看着小河发呆……
我的心里一阵狂跳,我不知道是该进还是退,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和晴儿打招呼……
我就愣愣地站在那里,愣愣地从后侧面看着晴儿发呆,我距离晴儿不到10米的距离。
周围一片寂静,微风吹过晴儿的短发,晴儿用手轻轻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
时间仿佛停滞。
109 祭奠
我就这么傻傻地呆立在原地,直勾勾地盯着晴儿的侧影和背影,看着晴儿苍白的面颊和消瘦的身躯。
直到远处传来老三呼唤晴儿的声音。
“晴儿——”在我的背后,远处,传来老三气喘吁吁的呼唤声,穿过秋日的白杨林,钻进我的耳朵。
晴儿听见老三的喊声,站起来,然后慢慢转过身——
自然,晴儿就看见了我,而我,这会已经无处躲藏。
看见晴儿,看到晴儿的脸庞和眼神,我心中大骇,狂跳不已,这些日子不见,晴儿的面容显得无比憔悴,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哀愁和悲楚。
看见我,晴儿很惊异,几乎是有些惊吓,身体明显地晃动了一下,暗淡的眼神里突然迸发出一丝微弱的光,嘴角不由自主在颤抖……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晴儿也没有说话,我们就这么僵住了,晴儿的眼睛死死地盯住我,胸口在不停起伏。
彼此沉默的瞬间,老三奔到,看到我,一愣,接着反应过来:“江大记者,是来参加外语系系庆采访的吧,不好好采访,跑到这里来干嘛?”
老三的口气里充满了嘲弄和厌恶。
我表情僵硬,没有说话,勉强苦笑了一下,算是答复。
老三冷蔑地看了我一眼,走到晴儿跟前:“晴儿,我到你宿舍找不到你,知道你肯定又到这里来了……走吧,该回去吃药了……”
说着,老三拉着晴儿的胳膊就走。
晴儿没有说话,在老三的拉动下机械地迈开脚步,从我的跟前擦肩而过,眼睛一直默默地看着我……
在晴儿和我擦肩而过的瞬间,我分明听到了晴儿急促的呼吸声,我甚至听见了晴儿心里的哭泣……
我僵立在原地,没有回头,听着晴儿和老三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在白杨林间的小道里,远处隐约传来老三和晴儿说话的声音:“晴儿,不要搭理他,不要再看他了,这是个畜生,不值得你为他付出这么多……”
我猜得到,晴儿一定还在边被老三拉着走边执拗地回头注视着我。
当老三和晴儿的声音完全消失,当周围只有河中央芦苇荡里小鸟的叫声,还有树叶在秋风下飒飒落地的声音,我的内心一阵潮涌,一串心悸,一片空白……
我站立在那块大石头旁,心里阵阵苍凉和寂寥……突然,我双腿一软,“噗通”跪倒在大石头前,直直地,僵硬地跪着,任膝盖下尖硬的砾石刺痛我的肌肉和神经。
我不知道,我是在跪别过去的7年,还是在祭奠逝去的青春和爱情。
此刻,我的心依然跳动,但我的灵魂已经消逝,消逝在无边的茫然和执着里。
我又一次感知到自己在无耻和卑鄙中死去……
110 关键时刻
自从那次采访之后,我没有再见到晴儿,包括老三。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推辞到江海大学的采访任务,找一切借口拒绝参加宿舍死党们的聚会。
我变得更加沉默,更加寡言,除了每日里埋头工作,就是回到我的狗窝里去思念、回味柳月。
柳月虽然让我搬到她宿舍去住,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搬,我还是保持着以往的习惯,晚饭后在那里静静坐,静静听邓丽君凄婉的《恰似你的温柔》,静静地回想和柳月的点点滴滴,待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悄悄回到我的宿舍。
我的内心里一直在拒绝去柳月的宿舍里住,似乎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柳月和我依旧保持着正常的通信来往和BB机信息传送,偶尔打一个电话。
我又一次提出要到省城去看柳月,我受不住生理和心理的煎熬。
我的要求遭到了柳月电话、BB机和通信的三重婉拒,柳月告诉我,她现在正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在一个重要的阶段,目前她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上面,无暇去考虑个人私情,无心去享受男女的欢愉,待到合适的时候,她会通知我去省城的。
于是,我不再提这事,我和柳月在一起,总是随时感觉到自己的被动和稚嫩。
我不知道柳月的这个关键时期是做什么的,要让她如此的重视,她不说,我也不想问。
柳月仿佛知道了我心中的失望和不快,在一次通话中笑嘻嘻地告诉我:“阿峰,我现在需要的是努力好好工作,努力展现我的能力和才华……你也一样,不要沉湎于儿女私情,爱情应该成为事业的助推器,催化剂,而不应该玩物丧志……”
我随口答应着柳月:“姐,我知道的。”
“知道吗,阿峰,每当我想起你,我心里就充满了欢乐,我工作起来就特别有精神,对未来,我就充满了信心……”
“ME TOO!”我回答到,尽力装出轻松的样子。
“你很聪明,也很机灵,你只要好好做,以后你会比我做的更好,”柳月语重心长地说:“在单位里混,在政场里混,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工作再好,不会做人,也不会有出头之日……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善于揣摩领导意图,善于团结大多数,灵巧处世,灵活做事……”
像每一次打电话一样,柳月又开始给我灌输这些道理:“……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这里说的做人,就是处关系,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般指的不是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
我认真地听着,默默地记着。
111 那个冬天特别冷
除了在电话上,柳月也会经常在来信中和我谈起很多观点和见解:
“……阿峰,记住,不要执着追求真理,不要固执地去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探索真理这类事情让研究人员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自己要去做的,有用即真理,但是,一定不要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要昧着自己的良心,不要伤害无辜......这是一个互相矛盾的事情,就看你如何去把握……”
“……阿峰,在政场混,不但要学会逢场作戏,更要善于逢场作戏,要把逢场作戏当成一个习惯,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妓 女和从政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妓 女出卖的是身,从政出卖的是心。记住,从政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还要保持道德的基准线……”
“……混政场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要学会合理攫取各种利益,不但要把攫取利益作为混政场的目的,而且要作为明确的目的。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阿峰,你自己可以不要利益,但别人的你必须给……”
“……还有,要经常由衷地赞美领导,赞美是一种高级艺术,千万不要以为赞美领导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要赞得有水平,有尊严……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这和赞美领导是一样的道理,有的人会赞美,领导会高兴,有的人不会赞美,领导自己都觉得肉麻恶心......在人治的社会里,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农民。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具有农民特点,要适应他们的短期效益,要适应他们的鼠目寸光,把自己快速融入你需要的那个群体……但是,阿峰,你自己在心里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有一个真实的尺度,要准确衡量好自己,这就是一个做事和做人的问题……”
……
柳月说的这些正是当时的我所急需要填充的知识,对我后来的成长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成为指导我行为的思想指南,以至于直到现在,当初的很多话我都还牢记在心中,仿佛就是昨天的话语。
我深深地理解柳月对我的良苦用心。
柳月和我的通信也变得固定起来,每到周三,我总是能收到柳月的来信,我呢,也会在周四准时给她把信寄出。
我强行压制住内心对晴儿的不安和愧疚,保持着和柳月的炽热交往,我觉得,我们的感情在一天天醇厚浓密起来,一天天沉厚弥重起来。
我的心中开始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勾画,我努力想把和晴儿的过去从记忆中抹去。
秋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
我记得,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
在这个冬季的一天,我请假回到我的老家探亲,看望我的爹娘。
112 见爹娘
“你和许晴不是说好秋天就要定亲的吗,这都到冬天了,怎么还木动静?”这是我回到家里在火盆边坐下后,娘说的第一句话。那会,娘正在堂屋里和面包饺子给我吃。
“这么好的姑娘,这么好的闺女,俺看还是早定亲,早娶过来,安稳,省得让别人打主意给拐跑了……”爹坐在堂屋里的火盆旁边,抽着老旱烟袋,闷声说道。
“秋天的时候,你爹把咱家的猪都卖了,就是攒钱给你定亲用的,这都压箱底压到冬天了,不能再拖了,俺看年前这事得办了……”娘边揉面边看着我:“宝儿啊,你说呢?”
我的小名叫宝宝,我是老江家的单传,老爹老娘对我寄予了无比的厚望。
我没有回答,从挎包里摸出几条石林烟,这是当年中级干部才能享用的东西,我采访经常收受这玩意儿。
我把烟放到八仙桌上:“爹,以后别抽老旱烟了,伤身体,危害健康,抽这烟吧,抽完了,我再给您弄……”
“这烟多少钱一盒?”爹瞟了一眼。
“4块!”
“哎呀呀——”爹从喉咙里发出咕咕的惊讶声:“这么贵,4块啊,一条就是40块,得买多少粮食啊……爹可不敢抽这么贵的东西,回头让你娘拿了去镇上你二姨家开的小卖店里代卖,还能换不少钱呢……”
爹娘是典型的中国式农民,勤劳勤俭、艰苦朴素是老本色。
我没做声,坐在火盆旁边伸出手来烤火。
“宝儿,娘刚才问你的话你还木答复呢?”娘继续揉面,看着我。
“就是,先说正事要紧,”爹将烟锅在火盆沿上磕了几下,也抬头看着我:“你和许晴,你们俩孩子到底是咋想的,俺知道你们这年轻人思想先进,可这年龄不等人,你们俩年龄都不小了,爹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能去打酱油了……”
“嗯……知道了……”我变用树枝拨拉火盆里的火,边瓮声瓮气答了一句。
屋外,寒风呼啸,北风凛冽,山沟里的风发出阵阵怪吼……
我抬头看了看屋外,站起来:“娘,外面下雪了……”
爹和娘随意看了看门外,院子里开始飘起鹅毛大雪,在寒风的裹挟下钻进墙角。
“今年的第一场雪,这雪有下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我开始转移话题。
“宝儿,先不说这个,将忙(刚才)娘说的事你觉得咋样?你个许晴商议一下,年前咱把亲定了,行不?”娘不和我讨论明年的收成,固执地要和我商议今年的定亲。
“就是,先说这个,定下来,爹娘心里也好有个底,有个盼头,”爹说:“你娘天天念叨许晴,这女娃子真是万一挑一啊,咱祖上积德,能让你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儿……”
我的心一个劲儿往下沉,我知道躲不过去了,回避不了了。
113 你们咋了
“爹,娘,我和晴儿……”我沉默了一会,终于鼓足勇气,抬起头,看着我的亲爹亲娘,开口了。
“你们咋了?”爹坐在火盆前抬起头,娘停止了手里的活。
“我……我们……”我唯唯诺诺了一会:“我们……”
“你们到底是个啥子啊,说啊!”爹急了,两眼瞪着我。
“别着急,宝儿,慢慢说,慢慢说给娘听,你们咋了?”娘的身体晃了一下。
“我们散了——”我终于吐出了这四个字,地下脑袋,手里的柴棒机械地在火盆里拨弄着。
“啊——啥——什么!?”爹呆了。
“你——你——说的是什么?再说一遍,娘木听清!”娘的身体又摇晃了两下。
“我……我和许晴分手了,我们俩算完了!”我又说了一遍。
“咋了?为啥?”爹看着我。
“什么?许晴不跟你了?媳妇跑了?”娘一屁股坐到旁边的板凳上,声音颤抖:“是……是许晴嫌咱家穷?还是嫌你人才不够?”
做娘的考虑事情的出发点总是从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来开头。
我摇摇头,神情沮丧地低头不语。
“宝儿,你——是不是你嫌弃人家,不要人家了?”爹瞪着我:“许晴做了什么对不住你的事情了?”
我点点头,又急忙摇摇头:“没——没有,许晴没有做什么对不住我的事情……我……是我……”
“你——是你什么!”爹的口气有些火了。
“我……是我和别的女人好了,我又喜欢上了别的女人,不怪许晴,是我不好!”我抬起头。
“什么!”爹发出一声怒吼:“你这个孽子,你——你不要人家许晴了!?”
“俺的天!俺的儿!你这是做的哪门子孽啊!许晴这么好的闺女打着灯笼难找,人家愿意跟着咱是咱老江家的福分,你,你竟然不要人家了,你,你这是要作死哇……”娘伸出手指狠狠戳着我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