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问刘子,那你是不是陪太子读书,耳目渲染,也采花不少。刘子说,哪儿呀,我每次都在门外等着,考验自己的意志,攥紧拳头,咬紧牙关,嘴唇都咬破了,这帮孙子看着手无缚鸡之力,可那事儿也不怎么时间就这么长。我们问刘子干嘛不同流合污,刘子说,我还想保留一份清纯。
第一章 毕业了毕业了(13)
我和老歪就没有刘子幸运,毕业快一个月了还没找到工作。
我清晰记得王朔的《空中小姐》里面提到一个海军复员后所面临的种种选择,工厂熟练工人、商店营业员、公共汽车售票员,王朔笔下的男主人公对这些职业不屑一顾,让我好不理解,好赖是个活计,干着再说呗。
学校特他妈绝情,甭管找没找到工作,到了毕业的日子就打发我们滚蛋,像我和老歪这样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复习考研和待业。老歪选择了前者,而我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不是选择,是接受,不得不。考研是一条出路,但对我而言即便考上也只是重复昨天不忍卒睹的生活,更何况打死我也考不上。我厌倦上学,特别是需要考试的学。
老歪倒是有些才华,他的才华就像包茎者的龟头,是藏而不露的,但只拥有才华是考不上研究生的,考研不需要才华。
我知道老歪有才华,并不意味着我就是他包皮里的污垢,他被掩藏起来的是才华而非龟头,他的龟头是翻出来的,眼见为实,我和老歪洗过许多次澡。
一个对他人生殖器异常了解的人必与生殖器的主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关系,请不要把我和老歪的关系想歪了,只是我和他同住一个宿舍,又都有裸睡的习惯。
其实老歪是为了给整日游手好闲找个说法,才想出考研这一冠冕堂皇的借口。虽说学无止境,但老歪读完博士后怎么办,班还是要上的。不过此话为时尚早,老歪虽然数理化出众,但英语却低人一等,如果没有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他作弊,恐怕他这辈子是通不过四级了,现在他的英语水平在初二学生中间都不足挂齿。问老歪为什么偏偏学不好英语,他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绚丽,上下五千年我还学不过来呢,哪儿有工夫崇洋媚外。凭他目前的英语水平和状态,没个三五年是考不上硕士的。我问过老歪,如果没考上怎么办,他说那就再接着考呗,我考大学就复读了一年,我算是看透了,我这辈子就是考试的命。
老歪是适合做学问的,凡事他都爱琢磨。他在澡堂里看男人平躺在床上搓澡时,阴茎向不同方向倒去,想必自有原因,于是每周至少三天,每天至少三小时出现在澡堂里,跟踪观察,并记录心得,一个月后得出结论如下:阴茎向左偏的,性情温和,平易近人;偏右的,脾气暴躁,性格乖戾。
老歪说我具备双重性格,阴茎应该是不偏的。为了验证真实与否,我回到家平躺在床上,小弟弟却向右偏去。我打电话告诉老歪,他说的不准。老歪让我再试试,刚才可能是床不平。我测量了四条床腿的高度,都是七十厘米,一般高。我又躺下,这次居然向左偏了,为了弄清个究竟,我测试了第三次,这次又是偏右的,于是我试了第四次,又偏左了,第五次,偏右,第六次,偏左……一连十次,左右各五次,我当即推翻了老歪的理论,得出自己的结论:结果是随机的,左右出现的概率应该一样,之所以有人始终偏左或右,那是两个睾丸比例悬殊所致。此刻,小弟弟被我把楞来把楞去,最终停在中间偏上的位置。我勃起了。
日后老歪又创建了新理论,小弟弟平常状态下较之常人的小,勃起时却大过常人的,说明膨胀系数大,这样的人具备超强潜能,他便是如此。老歪还执意要和我一试高低,看谁潜力无限,说完就脱了裤子,露出东西,吓我一大跳,还让我也快点脱,我提拉着裤子死活没同意。
第一章 毕业了毕业了(14)
老歪比我更悲惨,家在外地,而他决意留守北京,首先要找的不是工作,而是住的地方。
在北京物以类聚的情况比较普遍,朝阳有酒吧街,海淀有画家村,丰台有建材城,这种现象可以用臭味相投来解释,所以一心考研的老歪去了人大南门的考研一条街,在那里的学生公寓租了一张床,白天去人大自习室抢占座位学习,晚上回去睡觉。近来人大的自习室屡屡人满为患,好多在校生背着书包拎着暖壶苦于没有座位而不得不坐几站公车到附近的民大、北航、海跑去上自习,原因除了学校不计实力没完没了地扩招,再就是像老歪这样的外来人口太多。后来一家家网吧雨后春笋般在这条街上生根发芽茁壮成才,考研氛围每况愈下,考研族离开教室,转战网吧,最高兴的莫过于人大学生,他们又可以在自己的母校上自习了,不必继续饱受挤车之苦,好多学生的暖壶都给挤炸了,还烫了人。这条街从此沦为北京著名的CS一条街,时有世外高手不远千里来此绽露锋芒。
于是,老歪回到母校,幸好在学校找张空床是件挺容易的事儿,只须贴则启事,说好给床的主人多少钱,不出半天,就能躺在上面睡觉了。老歪逗留学校图的是这里的气氛,虽然学习的人不多,但图书馆、教学楼矗立在那里,足以让老歪无意留恋外面的繁花世界,同时并不感觉肩上的书包有多沉重。
老歪在大二学生的宿舍找了张床位,平日经常向同屋的几个学生灌输心得,告诉他们怎么考试作弊,哪个老师是有缝的蛋,可以去叮,学生听后对老歪刮目相看,将他的经历传得神乎其神,说老歪已经在学校呆了七年并决定扎根下去,娶妻生子,打死都不走。
有天晚上,几个学生宿舍夜谈,说到三年后大家就要各奔东西,再回到学校时已物是人非,不禁伤感起来,老歪突然从被窝里冒出一句,没事儿,到时候有我呢。
第一章 毕业了毕业了(15)
考研需要潜伏心智,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老歪还要为如何生活而穷思极想。他曾说过“从今以后不再要家里一分钱”这样的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知道老歪是怎么想出来的,居然以为各校中学生效仿家长签名而谋财不害命。老歪说是苦痛的少年经历提示了他。
上初中时,老歪是个学习困难户,逢考必折,每次拿到试卷的时候都被老师指着鼻子说,去,拿回去让你家长签字。因为签字的事,老歪原本瘦小枯干的屁股被他爸打得丰腴肥硕,为了不让屁股变得跟刚生完孩子似的,老歪找到同年级的一个字迹成熟女生,请其效仿自己家长签名。附带说一句,该女生胸脯硕大,走起路来此起彼伏,每次签完名都问老歪,还有别的事儿吗,给老歪一种慈母般的感受,他说当时真想趴在她胸前睡会儿觉。
为了能和那个女生有共同语言,老歪开始刻苦练字,当练得一手龙飞凤舞的好字,一笔能写出个“人”字的时候,那个女生却因为作风问题转学了。为此,老歪对我发表过关于“初三年级以下大胸脯女生的早熟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的论述,我觉得有些道理,但不乏老歪失恋后的臆断。
除了签名,老歪还凭借自己长相老成,冒充中学生家长,替他们开家长会并在会后接受老师的数落(因为找老歪当家长的学生无一例外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质都不好),以此劳动致富。有一次,老歪和老家来的表妹亲昵地手挽手逛王府井,被某学生的班主任看到,她把表妹当成了学生的妈妈,一个劲儿地说表妹教子有方,弄得表妹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原来某学生在老歪冒充他爸去开家长会后改头换面,以一篇名为“这就是我的妈妈”的作文在区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获二等奖,此文感情充沛,细节丰富,生动感人,导致班主任以为站在她面前的老歪表妹就是文章中所描述的可歌可泣、平凡又伟大的母亲。最后班主任老师问表妹如何在繁重的家务劳动中保持容颜不老,表妹心想,自己除了偶尔洗洗因例假而弄脏的内裤外,并无家务在身,本身还是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完全靠家里的孩子,繁重何从谈起。为了搞明真相,老歪找来那学生的作文看,该学生在文中开门见山地写到:我妈妈今年四十五岁了……而老歪表妹今年才二十出头,人人都说她面嫩,长得像十五、六的中学生,所以老师的疑问不无道理。
俗话说,人为财死,老歪冒充学生家长挣钱挣昏了头,被老师当场擒获,因为他在同一天冒充了两名中学生的父亲,而此二人恰巧在同一个班,班主任将老歪当场揭穿。老歪还辩解说我不是第二个学生的父亲,我是他的舅舅,那两个学生是表兄弟,老师说老歪纯属瞎掰,那两个学生昨天刚刚打过架,哪有一家人说两家话的。老歪正要辩解当然有,还有弟弟调戏嫂子的事情发生,但不等他张口,办公室中的另两名老师起身向他走去,说老歪好面熟,其中一人拍着脑门说道,哦,我想起来了,你不是我们班某某的父亲吗。另一人也深受启发,戴上老花镜指着老歪说,没错,你就是我们班某某某的父亲,我们上个星期还谈过话。老歪的狐狸尾巴就这样被抓住了,从此断了财路。
第一章 毕业了毕业了(16)
生活于我,就是从一个招聘会到另一个招聘会,国展、首体、工体、雍和宫、农展馆,哪里有招聘会,哪里就有我。可惜招聘会对我这个逢会必到的VIP客人一视同仁,门票既不打折,也不发我张贵宾卡,让我比找不到工作都寒心。
而在老歪看来,生活却是在一期又一期的彩票中度过的,他突然热衷于各类博彩活动,开始考研、彩票两手都要硬。
老歪对数学极其热爱,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华罗庚、陈景润式的人物。当我们的偶像是雷峰、董存瑞的时候,他的偶像就是华罗庚、陈景润,后来我们的偶像变成了刘德华、王菲,他的偶像还是华罗庚、陈景润,现在我们年龄大了,没有了偶像,只剩下目标,就是挣钱的时候,他的目标也是挣钱,是像华罗庚、陈景润那样通过数学挣钱。陈景润的课题是歌德巴赫猜想,老歪说他的课题就是彩票中奖号码排列组合猜想。
有一点老歪深信不疑,各期彩票的中奖号码一定是某种数列,但决非等差或等比这样简单,他决定找到其中的规律,为彩民们做出贡献。老歪将每期中奖号码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一有闲暇便掏出该本分析,他说他已经预感到一些苗头了。
如果中奖号码的规律被老歪发现,他的名字足可以载入史册,比肩华罗庚、陈景润,和《美丽心灵》中的那个教授平起平坐。
无论现实怎样,至少老歪说出了极具哲理性的话——何谓命运,买一注彩票就知道了。
老歪每期也不多买,就买一注,他说生活是平淡的,但只需两块钱,就能给平淡的生活注入无限希望。他说自己已成为理想主义者,我却认为他是不折不扣的空想主义。
老歪为什么会迷恋上彩票,据他讲,他看了一期《实话实说》,那期的主题是:假如你有500万。平时很少看电视的老歪,屏息凝气,特虔诚地坐在电视机前坚持到节目结束。他认为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太振奋人心了。
第一章 毕业了毕业了(17)
终于毕业了,生活不能再像四年前那样度过,吃顿小炒就心花怒放,看本书便心满意足,听盘磁带感觉倍儿充实,再玩玩游戏、喝顿酒,别提有多滋润,感觉实现了共产主义,实际却是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现在我们要用大脑和双手,去改变生活,享受生活。
大学这四年,校园的等级(年级)制度,让我感触颇深。大一新生入学,学校将课表安排得很满,这是一记 “杀威棒”,告诫想撒欢的学生,象牙塔不同游乐园,我们的口号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升上大二,学校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将大二学生列为义务劳动、无偿献血的首选,否则以后就没机会了。步入大三,学生开始把自己当校园里的老前辈了,抽烟喝酒,考试作弊,贿赂老师,无恶不作,空闲之余想点事情,诸如生活的意义、明天的模样等老生常谈却又是每个人在此时都会遇到的困惑,考虑半天也得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在半梦半醒间进入大四。到了大四,便一切豁然开朗,课少到几乎没有,有远大抱负的学生开始考T考G,有些抱负的学生着手考研复习,平庸的学生闷头找工作,有点儿颓废的学生和女朋友在校外同居,很颓废的学生抱着被子自己睡觉,全都不把自己当学生了,学校这时对大四学生彻底大撒把,好像他们已经不属于学校了似的,任其随心所欲,胡乱折腾,也不管不问,就像一些劳工合同快到期的职员去向已定,不再干活,老板不想管,也管不了一样。
其实大学四年究竟学到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没白上,通常会说:那四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我无怨无悔,真想重来一次;心里想的却是:可他妈算毕业了。
终于,这一切结束了。
生活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恋爱了(上)恋爱了(上)(1)
四年苦闷的大学终于结束,我一直以为毕业后会大彻大悟,没想到仍感觉一片茫然,像个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孩子,没有父母帮忙脱裤子、擦屁股,连屎都不知道该怎么拉了。
四年前,经过黑色的七月、苦苦期盼的八月,我考入北京某大学的工科专业,怀着成为天之骄子的骄傲心情步入校园,无聊、厌学、迷茫接踵而来,随后并不一帆风顺地混到毕业,然后又垂头丧气地走向社会。
毕业前夕,学校假惺惺地给我和老歪等几个未落实工作的同学发了份就业意向书,说是学校将协助我们就业,我痛心疾首在上面写下“自谋生路,饿死活该”,然后让老歪带给老师。老歪说老师看了我的期望后,恨铁不成钢地说,是死是活,随他去吧。
最让我难以接受的现实是,一下子从自命清高的大学生变成了北京市民,巨大的落差使我产生了贵族(仅仅是精神上的)破落到平民的悲哀。
真希望这一切是场梦,睁开眼看到的是一个与此不同的世界。哪怕回到四年前,我都会中规中矩专心读书,别那么各色,中庸没什么不好,可现实却是我自以为是到现在什么都不是。
我们这拨毕业的学生里,除了我等一少搓眼高手低分子外,似乎所有人的结果都不错,最不济的也落个朝九晚五,工资奖金不高,三险一金不少,一辈子有了着落。而我唯一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就是晒太阳,人说晒一个小时太阳相当于吃一个鸡蛋,我要是晒一上午太阳,到了中午准保打嗝。
第二章 恋爱了(上)恋爱了(上)(2)
人离开了学校,档案也要跟着走,没有单位接收,只能转到人才中心。我打电话给学生办公室,问需要哪些手续,一个男老师接的,问我叫什么,我说我叫倪蒙,他说认识我,我问他贵姓,他说姓王,我问他是新来的吧,因为我对办公室那几个傻逼老师耳熟能详,他说对,你来学校找我办手续就行,我还挺高兴,没想到自己这么有名,居然连刚到校的老师都知道我。后来回了学校,到学生办公室打听王老师,当别人指给我看的时候,我脱口而出:我操,你丫呀!
原来,王老师是和我一届的学生,上学的时候经常身上穿着西服,脚下蹬双片儿鞋,外号“西服片儿懒”,一入学就进了学生会,给团委老师和学生主席鞍前马后,整个一催奔儿,却乐此不疲,津津有味。那时候因为我在学校弹琴唱歌,一有晚会他就跑来请我参加演出。大二那年,他成功地混入和团委老师公款吃喝的队伍,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西服的扣都系不上了。
没想到毕业后,他居然留了校,也开始吆五喝六,成了王老师。好在当初我接受过王老师的演出邀请,他没过于刁难,只折腾了我三、四趟,就手到擒来地给我盖章画押,一副居高临下。
王老师有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潜质,一次全年级在礼堂开会,王老师(当时还是学生)在主席台就坐,这时他已经是学生会的一个部长了,团委书记讲话途中放了一个屁,台下和台上的同学都笑了,唯独王老师岿然不动,尽管脸都憋红了,但还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此事过后不久,王老师就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他在这方面的天赋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对于王老师,我能记起来的就这么多,不知其全称,只知姓王,因为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是骗你,王字就倒过来写。王老师的全名我曾经知道过,后来没几分钟就忘了。
日后,王老师将陆续变成王主任、王书记、王校长……对此,我充满信心。
第二章 恋爱了(上)恋爱了(上)(3)
毫不夸张地说,就转档案这么一件事儿,把我腿都跑细了。每天折返于学校、街道办事处、区人事局、人才中心,盖了若干个鲜红的印章,签了许多个名,排了N长时间队。一次我等烦了,就说你们不能快点吗,工作人员不慌不忙:着什么急,没看我们这里人手不够吗!现实就是这样,有人在家渴望就业,而有些单位居然人头不够。
总算调出档案,我以为这东西会很复杂、很厚重,其实就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封着不知内容的几页纸,但甭管是什么,一个人如何,是仅凭这几张纸就能够说清楚的吗,变好学坏,还不是眨眼之间。
档案袋的背面是高考时候的志愿表,我写在上面的字迹历历在目,当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报志愿时只为了能有个学上,至于前途怎样,从没想过,往往是什么专业好听就报什么。“服从调剂”四个大字触目惊心,也就是当时自己学习不好,为了榜上有名,不得不如此,搁现在,打死我都不会“服从”的。
转了档案,我从此和学校脱离关系,被其成功分娩,正式成为待业青年。
我们这拨毕业生都是学校生在社会上的孩子,生完学校就撒手不管了,有工作的算找到不错的养父母,比较幸运,我却是孤儿一个,没人要。
第二章 恋爱了(上)恋爱了(上)(4)
在有档案之前,也就是中学时代,每到期末考试结束后,北京的初高中生都会人手一份成绩手册,上面记录着期末考试成绩和教师操行评语,该手册平时归班主任保管,考试结束后才会发到学生手中,叫拿回去给家长看看,收了学生那么多学费、书本费,算是学校给家长个交代,相当于现在买东西时开的发票。
在众多科目中,唯能让我引以自豪的是体育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它散落在一片勉强及格和垫起脚也不及格的成绩中,反差异常强烈。
我高一的手册中写的是全勤,因为不上学我也没地方去。高二的手册中写的是三天病假,不是真的有病,是我没病装病,懒得去上学。高三的手册中写的是旷课三天,是我懒得上学也懒得开假条,索性不去学校。
这件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很可笑,一个学期一百五六十天,才旷三天课,真是个好孩子,然而病假一项在当时许多中学生的手册中都是不填写的,即全勤。那时候不要说旷课,就是得了肺炎肝炎什么的,也要忍受同学的排斥,带着口罩坐在课堂上,惟恐落下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我的手册中学校与家长联系栏里面经常被写上“准备开学参加XX补考”,我不明白老师为何要将此事公布于此,参加补考的是我,又不是我的父母,通知他们有什么用,还没我会的多,让他们考肯定还不如我呢。
手册的最后一页是学校通知,好在老师没有在“试读、留级、退学、送工读学校、开除”这些栏中填写什么,当然了,手册中“跳级”栏一处更是空白的。
因为在一次两个同学打架的时候,我没有拉架,而是支持了其中一方,合伙将另一方打得七窍出血(是我们手上流出的血沾到他的五官上),故而老师在我的操行评语中写道:立场鲜明,爱憎分明。这种很个人化的评语在其他同学的手册中难得一见,无外乎都是热爱班集体,积极参加班内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因为打架的原因,这一点没被写进我的手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女生例外),学习努力(针对成绩平平的学生),思维活跃(特指淘气的学生),望日后更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进步。
要不是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我爸妈还始终认为他们的儿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每次我战战兢兢地把成绩册交给爸妈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要么被劈头盖脸一通数落:你小子就他妈给我丢人吧,要么三两个星期对我爱搭不理,比挨一顿爆揍还让我难受的准备。不过现在我已经坦然多了,不像几年前,总是藏着掖着,不及格科目太多的时候就说手册给弄丢了。
忽然想起,父母好几年没有说过我了,被骂的滋味早已淡忘,还真挺怀念的,倒是我时不时地说说他们这个,指指他们那个,一百个看不上眼。我也知道不该这样,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实在没办法,谁让我翅膀硬了呢。
虽然父母不再唠唠叨叨,但上了班单位领导会对我说三道四,如果我对他能像对父母那样不分彼此就好了。
第二章 恋爱了(上)恋爱了(上)(5)
承认自己是待业青年没什么不好的,而许多文人墨客却要说自己闲赋在家,待业就是待业,干嘛偏说闲赋,好像自己把工作怎么着了似的,好像自己多主观能动性。
待业的这段时间,我忽然意识到何谓生活——就像魔术,看似变幻万千,却非无中生有,在预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
每天除了上网、去招聘会找工作,我便无事可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一有空就上街观察老头的嗜好,偶尔还拿着相机拍几张照片,经常因此被打麻将玩一二四毛钱的老头挡着脸拿拐棍儿敲打,以为我是报社记者,又在搜集不正之风的题材。
我在老头们身上预见到自己老了时候的种种模样:早上去公园压腿,中午到路边打牌,下午蹿胡同里聊天,傍晚去学校门口接孙子,深夜跑湖边吊嗓子,手头紧的时候就捡点空饮料瓶硬纸盒什么的……去他妈的,想那么远干什么,把握好现在就得了,赶紧找点儿活干才是正经事儿。
第二章 恋爱了(上)恋爱了(上)(6)
我认为自己真正长大成人是从现在开始的。原来在马路上,但凡跟腿脚不利落又有点驼背的人打听道儿,我就管人家叫爷爷奶奶,把自己当孙子辈看。后来有小孩问路时叫我叔叔,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但没有做好准备,突然间还难以接受。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到了现在,小孩再叫我叔叔我便欣然接受,要不这么叫我都批评他不尊重长辈,同时,我管所有的老头老太太改叫了大爷大妈,当然,自己的爷爷奶奶该怎么叫,还得怎么叫。
年轻就是财富,但再有钱也架不住挥霍,况且我已二十二岁,不再是个富翁,我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不能再打肿脸充胖子,该吝啬要吝啬了。
人长大的又一标志就是,感觉城市在变小。初中我在西单附近上学,有时因为作业没完成被老师勒令去教室外罚站,就趁机坐车去动物园,那时感觉距离特遥远,跟出趟差似的,去了动物园这一天就甭干别的了,中午买个面包,一边吃一边看猴子,吃不了的就扔下去,看它们是怎么你争我抢,奋不顾身的。现在再去动物园,打辆车,20分钟就到了,感觉近在咫尺。这才几年,变化就这么大。
还有一个长大的标志,就是脑容量减少,以前我对亚平宁半岛的那些无论几级的球员如数家珍,而今除了只对几个绯闻不断的主儿略有耳闻,对其他人陌生得就像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一样。